CN113733921B - 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3921B
CN113733921B CN202111202012.9A CN202111202012A CN113733921B CN 113733921 B CN113733921 B CN 113733921B CN 202111202012 A CN202111202012 A CN 202111202012A CN 113733921 B CN113733921 B CN 113733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tograph
lower arm
connecting rod
mounting seat
b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20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3921A (zh
Inventor
黄思俊
袁骞
吴楠
张奇
李波
赵志远
贾荣
郗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RRC CED Railway Electric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RRC CED Railway Electric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RRC CED Railway Electric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RRC CED Railway Electric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20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3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3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3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3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3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22Supporting means for the contact bow
    • B60L5/28Devices for lifting and resetting the collector
    • B60L5/32Devices for lifting and resetting the collector using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20Details of contact bow
    • B60L5/205Details of contact bow with carbon contact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包括:下臂、下拉杆下端分别经铰接点A、B铰接在底框架上;下臂、下拉杆上端分别经铰接点C、D与上框架后端铰接;上框架前端经铰接点E与连接杆铰接,该上框架前端设弓头;还包括:一端经铰接点F与下臂上端铰接的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其另一端经铰接点G与连接杆铰接;各铰接点间长度比例关系为:AB段:BD段:CD段:AC段=716:1160:288:1590,其中CD段与CE段之间的夹角处于155°~170°;底框架整体呈前低后高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4°,下臂在受电弓处于落弓位时的闭口方向的迎风角度小于等于0°。该单滑板高速受电弓阻力更低,性能优良,有效降低了弓头纵向自由度对弓网系统的冲击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动车组的牵引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因为采用AC25kV牵引供电,受电弓通过三组同等高度的支持绝缘子安装和固定在车顶,对于单列8编组动车组,每列车通常安装两架受电弓,一架正常受流,另一架作为备用品可以随时投入使用。升弓指令发出后,受电弓通过升弓驱动装置克服自重将弓头碳滑板升至接触网,与接触网发生相对滑动摩擦,从而将接触网电流输送给动车组提供动力来源。因此,受电弓除了要承受弓网动态力外,还需承受强气流干扰,异物撞击,风沙雨雪等外部环境侵袭,运行环境比较恶劣。
现有的高速受电弓常见的故障包括结构裂纹、备用受电弓异常自行升起,无法正常升弓,构件表面喷涂不良出现锈蚀以及影响行车安全的弓网事故等。高速受电弓整体结构设计时需考虑轻量化、空气动力学特性及结构强度技术目标,而这些技术目标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还需考虑后期的检修维护性,因此高速受电弓结构设计是一个多目标保证及优化的系统性工程。
在用高速受电弓的弓头碳滑板数量通常分为一根或两根即可满足导电需求。根据弓头碳滑板的数量,高速受电弓通常分为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双滑板高速受电弓。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随着车辆速度的提高,强气流对受电弓的气动抬升力、阻力、噪声等均会产生显著影响,为保证优异的弓网跟随性,受电弓必须尽可能轻量化,但这样会使得作为备用受电弓在落弓位时,强气流产生的气动抬升力比较容易大于落弓保持力而发生自行升起现象,这一现象在动车组进出隧道尤其明显,现有的技术是通过在底框架的三个绝缘子安装座处增加角度调整垫圈,使得备用受电弓下臂在闭口方向运行时的迎风角度由正仰角变为0°或负仰角。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因为结构相对简单,具备低阻力、低噪声特征,同时检修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是目前高速受电弓主流技术路线。
现有的单滑板受电弓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将碳滑板21通过两组机械垂向弹性装置22与上臂25铰接形成一种悬臂梁结构,为了维持碳滑板21在不同升弓高度始终处于水平位置,通过一个完全刚性的弓头平衡杆23连接下臂26和弓头转轴,为了保持受电弓自身结构可靠性,这种弓头平衡杆23必须过度设计强度和刚度,而碳滑板21只具备单一的垂向缓冲和自由度。由于接触网因自身结构特性,不可避免存在接触线的弛度、定位器、吊弦等硬点,碳滑板21在贴靠接触网进行高速滑动动态受流时,碳滑板21与接触网硬点在行车方向会发生恶劣的弓网冲击,长期以往,不利于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寿命。
此外,无论是单滑板高速受电弓,还是双滑板高速受电弓,底框架24均是整弓部件中受力最恶劣的部件,除了要承受弓网动态作用力、底框架以上部件的重力、整弓风阻外,还需承受额定的升弓驱动装置的推力,现有的受电弓的底框架24通常与车顶平面水平放置,为了保证升弓驱动装置的推力角度,现有技术是通过增加设在底框架24上的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铰接中心距离底框架24的横梁三的高度实现,但是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已经出现部分底框架24与侧梁所连接焊缝裂纹问题。
因此,如何降低底框架24应力水平以及避免滑板受电弓影响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寿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能降低底框架的应力水平以及避免影响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寿命,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包括:底框架、升弓驱动装置、下臂、上框架、下拉杆、弓头和连接杆;其中,
所述下臂下端通过铰接点A铰接在所述底框架上;
所述升弓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框架上,与所述下臂下端连接;
所述下拉杆下端通过铰接点B铰接在所述底框架上;
所述下臂上端通过铰接点C与所述上框架后端铰接;
所述下拉杆上端通过铰接点D与所述上框架后端铰接;
所述上框架前端通过铰接点E与连接杆铰接,该上框架前端设置所述弓头;还包括:
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该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一端通过铰接点F与所述下臂上端铰接,该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另一端通过铰接点G与所述连接杆铰接;
各铰接点之间长度的比例关系为:AB段:BD段:CD段:AC段=716:1160:288:1590,其中CD段与CE段之间的夹角处于155°~170°;
所述底框架整体呈前低后高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4°,与该底框架铰接的所述下臂在受电弓处于落弓位时的闭口方向的迎风角度小于等于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其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合理设计受电弓铰接机构参数,使得受电弓在落弓位闭口运行时下臂的迎风角度处于小于等于0°,优选达到0°~-2°,降低受电弓在落弓位时的气动抬升力,防止受电弓在过隧道时自行升起现象;另外由于铰接结构杆件组合参数的合理设计,改变了受电弓升弓推力传递系数,在限定的升弓推力范围内,能增加初始升弓抬升力,降低因弓体发生粘接无法正常升弓的故障率;通过采用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能在弓头与接触网的硬点时,实现弹性缓冲,将以往的硬性冲击接触转变为柔性接触,使得该受电弓不会影响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受电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滑板受电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的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的底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的底框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的下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的下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的支撑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A-A处剖视图;
图2至图9中:1-底框架;11-侧梁;12-前端横梁;13-中间横梁;14-后端横梁;15-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6-下臂安装座;17-下拉杆安装座;18-前绝缘子安装座;19-后绝缘子安装座;110-气管;2-升弓驱动装置;3-下臂;4-上框架;5-下拉杆;6-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1-连接杆一;62-连接杆二;63-弹簧安装座一;64-直线轴承;65-螺旋弹簧一;66-弹簧安装座二;67-弹簧推板;68-螺旋弹簧二;7-弓头;71-;711-支撑板一;712-支撑板二;713-托管;714-弓角支撑;715-第一隔套;716-第二隔套;717-紧固件;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术语“和/或”是表示两者任一或两者同时均可实现,例如,X和/或Y表示既包括“X”或“Y”的情况也包括“X和Y”的三种情况。
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某技术特征要素,还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技术特征要素。
术语“由……组成”表示排除任何未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若将该术语用于权利要求中,则该术语将使权利要求成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以外的技术特征要素,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如果该术语只是出现在权利要求的某子句中,那么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明确列出的要素,其他子句中所记载的要素并不被排除在整体权利要求之外。
除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单滑板受电弓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包括:底框架1、升弓驱动装置2、下臂3、上框架4、下拉杆5、弓头7和连接杆8;其中,
所述下臂3下端通过铰接点A铰接在所述底框架1上;
所述升弓驱动装置2设置在所述底框架1上,与所述下臂3下端连接;
所述下拉杆5下端通过铰接点B铰接在所述底框架1上;
所述下臂3上端通过铰接点C与所述上框架4后端铰接;
所述下拉杆5上端通过铰接点D与所述上框架4后端铰接;
所述上框架4前端通过铰接点E与连接杆8铰接,该上框架4前端设置所述弓头7;还包括:
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该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一端通过铰接点F与所述下臂3上端铰接,该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另一端通过铰接点G与所述连接杆8铰接;
各铰接点之间长度的比例关系为:AB段:BD段:CD段:AC段=716:1160:288:1590,其中CD段与CE段之间的夹角处于155°~170°;这种几何运动机构的设计可以使得下臂3位于落弓位时闭口迎风角度小于等于0°,同时还能增加升弓驱动装置推力传递系数,在额定升弓气压范围内,受电弓初始升弓抬升力可以增加约40N。
所述底框架1整体呈前低后高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4°。
如图3所示,上述受电弓中,所述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包括:
连接杆一61、应力突变缓冲装置和连接杆二62;其中,
所述连接杆一61一端经所述应力突变缓冲装置与所述连接杆二62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二62能沿所述连接杆一61的长度方向压缩所述应力突变缓冲装置。
上述受电弓中,所述应力突变缓冲装置包括:弹簧安装座一63、直线轴承64、螺旋弹簧一65、螺旋弹簧二68、弹簧推板67和弹簧安装座二66;其中,
所述弹簧安装座二66内固定设置所述直线轴承64,所述直线轴承64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一61上;
所述弹簧推板67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一61的一端,并与所述弹簧安装座二66保持间隔;
所述螺旋弹簧一65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一61的一端,处于所述弹簧安装座二66与所述弹簧推板67之间;
所述螺旋弹簧二68一端套设在所述弹簧推板67外侧的所述连接杆一61端头上;
所述弹簧安装座一63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二62一端,该弹簧安装座一63套设在所述螺旋弹簧一65与螺旋弹簧二68外面,能沿所述连接杆一61向所述弹簧安装座二66的方向压缩所述螺旋弹簧一65和螺旋弹簧二68;
所述螺旋弹簧一65的刚度K1大于螺旋弹簧二68的刚度K2。
这种结构的应力突变缓冲装置,使弓头平衡杆具备应力突变缓冲能力,进而能使弓头平衡杆连接的弓头的碳滑板在行车方向具备一定的柔性,避免与接触网硬点接触时造成冲击,弓网动态受流时可以进一步提升接触网结构寿命,解决了现有单滑板受电弓在行车方向无缓冲特性,碳滑板与接触网硬点发生刚性碰撞冲击,导致影响接触网结构寿命的问题。
如图4、5所示,上述受电弓中,所述底框架1包括:
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多个绝缘子安装座、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下臂安装座16和下拉杆安装座17;其中,
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呈前低后高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4°;
所述多个绝缘子安装座分布设置在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的前端横梁和两根侧梁的后端上;
所述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设置在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的后端横梁上;
所述下臂安装座16设置在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的两个侧梁上,所述下臂安装座16与所述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中心孔距离所述后端横梁14的距离H不大于30mm,该下臂安装座16与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的水平距离L为500~550mm;
所述下拉杆安装座17设置在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的前端横梁12上。
上述受电弓中,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是由所述两根侧梁11、所述前端横梁12、中间横梁13和所述后端横梁14连接成的日字形框架结构。
优选的,绝缘子安装座为三个,一个前绝缘子安装座18和两个后绝缘子安装座19,前绝缘子安装座18设置在前端横梁和中间横梁的底部,两个后绝缘子安装座19分设在两个测梁11后端的外侧。
上述受电弓中,所述侧梁11、前端横梁12、中间横梁13和后端横梁14均采用表面已抛光处理的不锈钢梁。底框架整体采用不锈钢焊接成型,各钢梁并进行电解抛光表面处理,解决了现有的受电弓必须通过喷涂进行防腐的要求,在动车组全寿命周期范围无需额外多次返修和喷涂,对环境友好。
如图6、7所示,上述受电弓中,所述下臂3为工字形铸铝一体式结构体,其主体为下臂管32,所述下臂管32的顶端设有与所述上框架4连接的转轴一31,底端设有与底框架1连接的转轴二33;
所述下臂管32的顶端还分别设有导电板35和弓头平衡杆铰接安装座37;
所述下臂管32的底端还分别设有凸轮板34和柔性驱动杆安装座36。
上述的工字形铸铝一体式结构下臂,相对钢材下臂,重量可以降低约20%以上,同时将下臂中的其它结构件(导电板、柔性驱动装置安装座、凸轮板、弓头平衡杆铰接安装座、转轴、下臂管等)采用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后期装配和检修效率,并充分利用铝合金耐候特性,解决了现有的受电弓必须通过喷涂进行防腐的要求,在动车组全寿命周期范围无需额外多次返修和喷涂,对环境友好。
上述受电弓中,所述升弓驱动装置2铰接设置在所述底框架1的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上;
参见图1,所述弓头7包括:碳滑板、两组垂向弹性装置、两组支撑装配结构71和两根弓角;其中,所述碳滑板设置在所述垂向弹性装置上;
所述两组垂向弹性装置分别通过两组支撑装配结构71连接并固定在所述上框架4左右侧并偏离所述上框架4形成悬臂梁结构;
两根弓角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装配结构71上。
如图8、9所示,上述受电弓中,所述支撑装配结构71包括:
支撑板一711、支撑板二712、托管713、弓角支撑714、第一隔套715、两组第二隔套716和紧固件717;其中,
所述弓角支撑714呈L型结构,其垂直侧板中心部位设有托管安装通孔,所述托管安装通孔两侧各设有一个侧通孔;
所述支撑板一711和支撑板二712均设有与所述弓角支撑714的托管安装通孔、侧通孔相对应的中心通孔和两个侧边通孔;
所述托管71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弓角支撑714、支撑板一711、第一隔套715和支撑板二712并经所述紧固件717紧固连接;
所述支撑板一711与支撑板二712上相对的侧边通孔之间各设置一个第二隔套。
上述支撑装配结构中,所述支撑板一711的板厚为S1;
所述支撑板二712的板厚为S2;
所述第一隔套与第二隔套的长度均为S3;
所述弓角支撑714距离所述托管713端部的距离S≥S1+S2+S3。
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滑板受电弓,通过合理设计受电弓铰接机构参数,使得受电弓在落弓位闭口运行时下臂的迎风仰角处于0°~-2°,降低受电弓在落弓位时的气动抬升力,防止受电弓在过隧道时自行升起现象;另外由于铰接结构杆件组合参数的合理设计,改变了受电弓升弓推力传递系数,在限定的升弓推力范围内,能增加初始升弓抬升力,降低因弓体发生粘接无法正常升弓的故障率。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滑板受电弓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2~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滑板受电弓,包括:底框架1、升弓驱动装置2、下臂3、上框架4、下拉杆5、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弓头7和连接杆8;其中,
所述底框架1与下臂3、下拉杆5铰接,形成铰接点A、B;
所述上框架4与下臂3、下拉杆5、连接杆8铰接,形成铰接点C、D、E;
所述弓头平衡杆6与下臂3、连接杆8铰接,形成铰接点F、G;
优选的,各铰接点之间的长度比例关系为:AB:BD:CD:AC=716:1160:288:1590,其中CD与CE的夹角为155°~170°。
参见图5、6,所述底框架1包括:侧梁11、横梁一12、横梁二13、横梁三14,气管、前绝缘子安装座、两组后绝缘子安装座,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下臂安装座16,下拉杆安装座17;
优选的,侧梁一11、横梁一12、横梁二13、横梁三14组成的一个“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与水平面夹角α在3°~4°。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侧梁一、侧梁二、横梁一、横梁二可以采用60mm×40mm×3mm规格的矩形钢管,横梁三可以采用60mm×60mm×3mm规格的矩形钢管。
进一步的,根据相关计算,采取这种结构的底框架,侧梁一和横梁三的焊缝应力水平可降低40%。
具体的,所述横梁一12前端设有两组下拉杆安装座17。
具体的,所述横梁三14上设有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
具体的,所述侧梁11的中间部位设有下臂安装座16。
优选的,所述下臂安装座16与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中心孔距离横梁三14的距离H不大于30mm。
优选的,所述下臂安装座16与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水平距离L在500~550mm。
优选的,所述底框架1是通过不锈钢材料焊接成型,焊后表面进行电解抛光处理,这样的好处在于无需增加喷漆从而达到耐候防腐目的,在后期检修维护的时候,也避免了反复进行脱漆、再喷漆的工作,解决了受电弓运行过程中因油漆不良出现底框架1腐蚀的问题,具备环境友好特性。
在一种具体配合方案中,所述底框架1的下臂安装座16与底框架1的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水平距离为500~550mm,下臂安装座16的中心低于升弓驱动装置2的30mm处,确保升弓驱动装置2推力位于最佳施力状态。
所述升弓驱动装置2与底框架1铰接,具体的,可以通过柔性传动机构(如钢丝绳、链条等)驱动下臂3的凸轮板旋转实现升弓动作,随着升弓高度改变,自适应调整驱动角度。
参见图6、7,所述下臂3包括:与上框架4铰接的转轴一、下臂管、与底框架1所铰接的转轴二、凸轮板、导电板、柔性传动机构安装座、与弓头平衡杆6铰接安装座。
优选的,下臂3采用铸铝方式将上述零部件进行一体化成型,整体呈对称式“工”字形结构,能简化后期装配,同时铸铝下臂3具备质量轻,耐候性强,终身免喷涂。
优选的,为降低风阻,下臂3的管体为圆形变截面且由上而下逐渐加粗。
参见图3,所述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包括:连接杆一61、连接杆二62和应力突变缓冲装置;连接杆一61经应力突变缓冲装置与连接杆二62的一端连接,连接杆二62能通过应力突变缓冲装置向连接杆一61方向相对伸缩。
具体的,应力突变缓冲装置包括:弹簧安装座一66、直线轴承64、螺旋弹簧一65、螺旋弹簧二68、弹簧安装座二63和弹簧推板67;
具体的,所述螺旋弹簧一65的刚度K1大于螺旋弹簧二68的刚度K2;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弹簧一65位于下臂3一侧,螺旋弹簧二68位于弓头侧;
所述弹簧安装座一63与连接杆二62连接形成活动端;
所述弹簧安装座一63一端设有弹簧安装座二66;
所述直线轴承64安装在弹簧安装座二66,优选的,可以通过弹簧卡子将直线轴承64固定在弹簧安装座二66内部;
所述螺旋弹簧一65、螺旋弹簧二68安装在弹簧安装座一63内;所述连接杆一61端部还设有弹簧推板67;所述螺旋弹簧一65、螺旋弹簧二68位于弹簧推板67两侧。
具体的,当受电弓闭口方向运行时,若弓头与接触网硬点发生碰撞,连接杆二62被动推动螺旋弹簧二68发生大位移形变缓解吸收这种弓网冲击;反之,当受电弓开口运行时,连接杆二62被动推动螺旋弹簧一65发生大位移形变缓解吸收这种弓网冲击。
参见图1,所述弓头7,包括碳滑板、两组垂向弹性装置、两组支撑装配71、两根弓角;其中,所述两组垂向弹性装置分别通过两组支撑装配结构71连接并固定在弓头7左右侧并偏离上框架4形成悬臂梁结构;
参见图8、9,两组支撑装配结构71的构成相同,均包括支撑板一711、支撑板二712、一根托管713、弓角支撑714、一组第一隔套715(为大隔套)、两组第二隔套716(为小隔套)和紧固件716;其中,
所述弓角支撑714呈“L”型结构,垂直侧板中心部位设有托管安装孔,托管安装孔两侧对称设有一个小通孔作为侧通孔;
所述支撑板一711和支撑板二712的板厚为S1和S2,均设有与弓角支撑714相对应的中心通孔和侧边通孔,支撑板一711和支撑板二712形位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套715和第二隔套716为空心圆柱体,二者长度均为S3;
具体的,所述弓角支撑714的垂直侧板中心部位的托管安装孔穿过托管714端部一定距离S后可以通过焊接实现固定,S≥S1+S2+S3;
所述支撑板一711的中心通孔穿过托管713后贴靠弓角支撑714;
所述第一隔套715穿过托管713端部与支撑板一、二711贴靠;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二712的中心通孔穿过托管端部后,利用两组紧固件穿过支撑板二712的侧边通孔及两组第二隔套716、支撑板一711的侧边通孔、弓角支撑714的垂直侧板的侧通孔后与弓角支撑714紧固连接。
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阻力更低,性能优良,有效降低了弓头纵向自由度对弓网(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冲击影响,降低了后期的弓网系统检修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8)

1.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包括:底框架(1)、升弓驱动装置(2)、下臂(3)、上框架(4)、下拉杆(5)、弓头(7)和连接杆(8);其中,
所述下臂(3)下端通过铰接点A铰接在所述底框架(1)上;
所述升弓驱动装置(2)设置在所述底框架(1)上,与所述下臂(3)下端连接;
所述下拉杆(5)下端通过铰接点B铰接在所述底框架(1)上;
所述下臂(3)上端通过铰接点C与所述上框架(4)后端铰接;
所述下拉杆(5)上端通过铰接点D与所述上框架(4)后端铰接;
所述上框架(4)前端通过铰接点E与连接杆(8)铰接,该上框架(4)前端设置所述弓头(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该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一端通过铰接点F与所述下臂(3)上端铰接,该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另一端通过铰接点G与所述连接杆(8)铰接;
各铰接点之间长度的比例关系为:AB段:BD段:CD段:AC段=716:1160:288:1590,其中CD段与CE段之间的夹角处于155°~170°;
所述底框架(1)整体呈前低后高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4°,与该底框架(1)所铰接的所述下臂(3)在受电弓处于落弓位时的闭口方向的迎风角度小于等于0°;
所述应力突变缓冲式弓头平衡杆(6)包括:连接杆一(61)、应力突变缓冲装置和连接杆二(62);其中,
所述连接杆一(61)一端经所述应力突变缓冲装置与所述连接杆二(62)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二(62)能通过所述应力突变缓冲装置沿所述连接杆一(61)的长度伸缩;
所述应力突变缓冲装置包括:弹簧安装座一(63)、直线轴承(64)、螺旋弹簧一(65)、螺旋弹簧二(68)、弹簧推板(67)和弹簧安装座二(66);其中,
所述弹簧安装座二(66)内固定设置所述直线轴承(64),所述直线轴承(64)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一(61)上;
所述弹簧推板(67)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一(61)的一端,并与所述弹簧安装座二(66)保持间隔;
所述螺旋弹簧一(65)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一(61)的一端,处于所述弹簧安装座二(66)与所述弹簧推板(67)之间;
所述螺旋弹簧二(68)一端套设在所述弹簧推板(67)外侧的所述连接杆一(61)端头上;
所述弹簧安装座一(63)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二(62)一端,该弹簧安装座一(63)套设在所述螺旋弹簧一(65)与螺旋弹簧二(68)外面,能沿所述连接杆一(61)向所述弹簧安装座二(66)的方向压缩所述螺旋弹簧一(65)和螺旋弹簧二(68);
所述螺旋弹簧一(65)的刚度K1大于螺旋弹簧二(68)的刚度K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1)包括:
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多个绝缘子安装座、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下臂安装座(16)和下拉杆安装座(17);其中,
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呈前低后高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4°;
所述多个绝缘子安装座分布设置在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的前端横梁和两根侧梁的后端上;
所述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设置在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的后端横梁上;
所述下臂安装座(16)设置在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的两个侧梁上,所述下臂安装座(16)与所述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中心孔距离所述后端横梁(14)的距离H不大于30mm,该下臂安装座(16)与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的水平距离L为500~550mm;
所述下拉杆安装座(17)设置在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的前端横梁(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字形平面框架结构体是由所述两根侧梁(11)、所述前端横梁(12)、中间横梁(13)和所述后端横梁(14)连接成的日字形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11)、前端横梁(12)、中间横梁(13)和后端横梁(14)均采用表面已抛光处理的不锈钢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3)为工字形铸铝一体式结构体,其主体为下臂管(32),所述下臂管(32)的顶端设有与所述上框架(4)连接的转轴一(31),底端设有与底框架(1)连接的转轴二(33);
所述下臂管(32)的顶端还分别设有导电板(35)和弓头平衡杆铰接安装座(37);
所述下臂管(32)的底端还分别设有凸轮板(34)和柔性驱动杆安装座(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弓驱动装置(2)铰接设置在所述底框架(1)的升弓驱动装置安装座(15)上;
所述弓头(7)包括:碳滑板、两组垂向弹性装置、两组支撑装配结构(71)和两根弓角;其中,所述碳滑板设置在所述垂向弹性装置上;
所述两组垂向弹性装置分别通过两组支撑装配结构(71)连接并固定在所述上框架(4)左右侧并偏离所述上框架(4)形成悬臂梁结构;
两根弓角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装配结构(7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配结构(71)包括:
支撑板一(711)、支撑板二(712)、托管(713)、弓角支撑(714)、第一隔套(715)、两组第二隔套(716)和紧固件(717);其中,
所述弓角支撑(714)呈L型结构,其垂直侧板中心部位设有托管安装通孔,所述托管安装通孔两侧各设有一个侧通孔;
所述支撑板一(711)和支撑板二(712)均设有与所述弓角支撑(714)的托管安装通孔、侧通孔相对应的中心通孔和两个侧边通孔;
所述托管(71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弓角支撑(714)、支撑板一(711)、第一隔套(715)和支撑板二(712)并经所述紧固件(717)紧固连接;
所述托管(713)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框架(4)连接;
所述支撑板一(711)与支撑板二(712)上相对的侧边通孔之间各设置一个第二隔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滑板高速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支撑装配,所述支撑板一(711)的板厚为S1;
所述支撑板二(712)的板厚为S2;
所述第一隔套与第二隔套的长度均为S3;
所述弓角支撑(714)距离所述托管(713)端部的距离S≥S1+S2+S3。
CN202111202012.9A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Active CN113733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2012.9A CN113733921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2012.9A CN113733921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3921A CN113733921A (zh) 2021-12-03
CN113733921B true CN113733921B (zh) 2023-02-21

Family

ID=78726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2012.9A Active CN113733921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392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29082U (zh) * 2012-01-20 2012-09-12 青岛四方法维莱轨道制动有限公司 高速列车受电弓
CN204586529U (zh) * 2015-02-06 2015-08-26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电动式单臂双受流受电弓
JP6605841B2 (ja) * 2015-05-25 2019-11-13 東洋電機製造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シングルアーム式パンタグラフ
CN106183830B (zh) * 2016-09-29 2018-11-0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弓头平衡装置
CN106347134B (zh) * 2016-09-29 2018-08-0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
CN109501596A (zh) * 2019-01-02 2019-03-2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受电弓、轨道车辆及其检修系统
CN110126625B (zh) * 2019-05-16 2021-08-31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新型高速受电弓及其轻量化动态设计方法
CN110315984B (zh) * 2019-07-18 2020-10-27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受电弓防止飘弓的调整方法
CN111674262B (zh) * 2020-06-30 2024-06-18 成都永贵东洋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升降型受电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3921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7248U (zh)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CN108394283B (zh) 一种新型伞状垂直升降受电弓弓体
CN104590029B (zh) 电力机车及受电弓
CN108725207B (zh) 三元系结构单臂受电弓
CN113733921B (zh) 一种单滑板高速受电弓
CN108130865B (zh) 一种阻尼减载声屏障
CN215883324U (zh) 一种轻轨地铁用受电弓
CN115570984A (zh) 一种高速受电弓弓头结构
CN110549856A (zh) 一种受电弓结构
CN207790346U (zh)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CN110254462A (zh) 一种无固定支承座的抗侧滚扭杆装置及轨道车辆
CN209747006U (zh) 一种太阳能户外广告牌
CN208263983U (zh) 一种受流装置及一种无轨电车
CN210315084U (zh) 一种悬挂式空铁轨道梁悬吊系统
CN110450639B (zh) 一种电气化列车受电弓碳滑板装置
CN208263981U (zh) 三元系结构单臂受电弓
CN209249076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CN201923769U (zh) 永磁起重器桥式吊梁
CN214253641U (zh) 一种教学用单臂受电弓模型
CN220354383U (zh) 一种耐用性强的制氧机阀片
CN217180350U (zh) 一种钢化玻璃加工用强度检测装置
CN218540361U (zh) 一种桥梁抗震连接器
JP2015119601A (ja) パンタグラフの頂点カバー及び該頂点カバーを有するパンタグラフ
JP2817126B2 (ja) 鉄道車両用集電装置の集電舟
CN219717845U (zh) 一种用于输变电抗震铁塔的线缆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