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0897A - 一种着陆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着陆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0897A
CN113730897A CN202111172446.9A CN202111172446A CN113730897A CN 113730897 A CN113730897 A CN 113730897A CN 202111172446 A CN202111172446 A CN 202111172446A CN 113730897 A CN113730897 A CN 113730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ramp
grass
landing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24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刚
孙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nning River Outdoor Sports Cloth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nning River Outdoor Sports Cloth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nning River Outdoor Sports Clothing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nning River Outdoor Sports Cloth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24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08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0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0897A/zh
Priority to US17/704,470 priority patent/US11471750B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9/00Design or layout of playing courts, rinks, bowling greens or areas for water-skiing; Covers therefor
    • A63C19/10Ice-skating or roller-skating rinks; Slopes or trails for skiing, ski-jumping or tobogga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18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ski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9/00Design or layout of playing courts, rinks, bowling greens or areas for water-skiing; Covers therefor
    • A63C19/04Mats or carpets for cou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18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skiing
    • A63B2069/185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skiing for ski-ju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着陆坡,其包括坡道本体,坡道本体包括倾斜坡道、设置在倾斜坡道下端且突出于倾斜坡道坡面的颗粒挡坝、以及设置在颗粒挡坝远离倾斜坡道一侧的减速坡道;在减速坡道上铺设有旱雪草滑毯,在倾斜坡道上和旱雪草滑毯上均铺设有旱雪颗粒层;旱雪草滑毯包括安装网板和设置在安装网板板面上的旱草本体,旱草本体间隔设置有多根,安装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旱雪颗粒的粒径,多根旱草本体之间填充有旱雪颗粒;旱草本体包括一端固接在安装网板上支撑柱、以及固接在支撑柱另一端上的旱草端。本申请具备不受季节约束、安全性高且有助于飞跃者完成完整“运动飞跃”动作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着陆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动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滑雪和风筝冲浪两种具有“运动飞跃”的运动项目,本申请涉及一种着陆坡。
背景技术
滑雪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运动。但以往,人们只能在短暂而寒冷的冬天,依赖天然降雪或人工造雪,才能进行滑雪运动。为了让滑雪运动不受自然季节的制约,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了塑料雪用于四季滑雪,塑料雪简称“旱雪”,由“旱雪”做成的滑道称为“旱雪滑道”。
真雪滑道包括滑行雪道和着陆坡。与之相应地,“旱雪滑道”也“旱雪滑行道”和“旱雪着陆坡”。
人没有翅膀,却从未停止对飞行的渴望。因此,人们在许多运动项目中设计了“运动飞跃”,尤其是在滑雪和风筝冲浪这两个运动项目中。在此,人们仅凭借用自身技术和力量,就实现了炫酷的飞翔。众所周知,人类的“飞行”太稀少了,所以非常炫酷并具有极佳的观赏性。但是人类在没有羽翼的前提下在着陆坡上完成“运动飞跃”的运动项目是非常危险的,常常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甚至是伤残。
运动损伤给人们带来了太多麻烦、痛苦和焦虑:
1、给飞跃者带来伤痛甚至伤残、违背了运动健身的初衷;
2、抑制了“运动飞跃”的普及和发展;
3、迫使“运动飞跃”的训练进程缓慢,难以快速赶超国际水平;
4、让行业决策者和运动场运营商担惊受怕。
因此,为没有翅膀又要强行起飞的飞跃者设计一座科技含量较高的跳台着陆坡尤为重要,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着陆坡。人所共知,一套完整的“运动飞跃”共分为5个步骤:
1、加速滑行;
2、起跳升空;
3、空中飞跃;
4、精准着陆;
5、保持滑行。
发明人认为,一座科技含量较高的跳台的着陆坡,应该能满足以下5大需要:
1、安全:允许飞跃者毫无顾忌地尝试高难新动作,确保每一次着陆安全无损伤;
2、高度仿真:飞跃者依旧使用真雪的滑雪装备和滑雪技术或者滑浪的装备和滑浪技术进行“运动飞跃”,要求着陆坡提供较为逼真的滑行性能,如:刻刃、滑行、制动、缓冲,都要与滑雪或滑浪场地相近,足以替代真雪进行训练和比赛;
3、飞跃完整:完成一套完整的“运动飞跃”动作,其中5个步骤缺一不可;
4、不限季节、地域、不限温度、湿度;
5、环保:低成本。
现有的旱雪着陆坡是采用“气垫喷水”的技术实现的。“气垫喷水”具体为将气垫充气、安装在起跳台下方的斜坡上,然后在气垫上持续均匀喷水助滑。“气垫喷水”技术虽然能够保证飞跃者的安全,但气垫不能提供刻刃滑行。因此,100%的飞跃者都是趴倒结束,使“运动飞跃”无法践行最后一步:保持滑行。“气垫喷水”的另一点不足是:该项着陆技术只能在盛夏或严冬使用,因为喷水会彻底打湿飞跃者,被打湿的飞跃者无法抵御春秋季节的“寒冷”,导致飞跃者消耗大量的体能。大面积持续充气、放气、持续且均匀地喷水,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还需要人工进行实时操控。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亟需一种能满足不受季节约束、在降低运动飞跃过程中受伤几率的同时,还满足飞跃者完成完整“运动飞跃”动作的着陆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着陆坡存在有受季节约束、安全性低且不能满足飞跃者完成完整“运动飞跃”动作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着陆坡受季节约束、安全性低且不能满足飞跃者完成完整“运动飞跃”动作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着陆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着陆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着陆坡,包括坡道本体,所述坡道本体包括倾斜坡道、设置在所述倾斜坡道下端且突出于倾斜坡道坡面的颗粒挡坝、以及设置在所述颗粒挡坝远离倾斜坡道一侧的减速坡道;
在所述减速坡道上铺设有旱雪草滑毯,在倾斜坡道上和所述旱雪草滑毯上均铺设有旱雪颗粒层;
旱雪草滑毯包括安装网板和设置在所述安装网板板面上的旱草本体,所述旱草本体间隔设置有多根,安装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旱雪颗粒的粒径,多根旱草本体之间填充有旱雪颗粒;
旱草本体包括一端固接在安装网板上支撑柱、以及固接在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上的旱草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在倾斜坡道上的旱雪颗粒层在旱雪颗粒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从倾斜坡道的上端自由滚落,形成稳定、平整的着陆面,进而能够在不受季节约束以及保障飞跃者安全的前提下,有助于飞跃者进行刻刃滑行的着陆动作,从而利于飞跃者完成整套的“运动飞跃”动作。旱雪草滑毯铺设在减速坡道上后,能够对旱雪颗粒形成良好、稳定的铺设基础,飞跃者滑入减速坡道后,飞跃者继续采用刻刃滑行的动作,利于飞跃者在减速坡道有限的减速距离下,迅速、安全的完成着陆后的减速、制动等着陆动作,从而足够替代真实雪滑道供飞跃者完成飞跃动作。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呈螺旋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的支撑柱能够显著增大支撑柱的弹性,提升支撑柱的减震性能的同时,还降低飞跃者着陆时支撑柱不易折断的可能性,更加有利于滑行者进行着陆滑行,同时也有效延长了旱雪草滑毯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依次间隔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在安装板上形成高低错落的层结构,既能提升旱雪草滑毯的减震、缓冲的性能,还能有效提升旱雪颗粒在旱雪草滑毯内的储存空间,提升旱雪颗粒层铺设在旱雪草滑毯上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飞跃者着陆后减速、制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在所述颗粒挡坝与减速坡道之间且连通坡道本体上下的固定漏板,在所述固定漏板上设置有与固定漏板贴合的活动漏板,所述活动漏板能在固定漏板上移动,固定漏板下方设置有收纳槽;
固定漏板和活动漏板上均开设有孔径、布局一致的漏孔,漏孔的孔径大于旱雪颗粒的粒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飞跃者在倾斜坡道上反复完成着陆后,旱雪颗粒会逐渐下滑堆积在固定漏板上,移动活动漏板使活动漏板上的漏孔与固定漏板上的漏孔完全对应后,堆积的颗粒旱雪能够通过漏孔落入收纳槽内进行收集。将旱雪颗粒完成收集后,利于旱雪颗粒层的表面保持平整,利于飞跃者持续飞跃、着陆。再次移动活动漏板使将活动漏板固定漏板上的漏孔错位,从而保证颗粒旱雪不会继续落至收纳槽内,从而飞跃者可以继续进行飞跃、着陆等动作。
可选的,在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孔径小于旱雪颗粒的粒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旱雪颗粒完成收集后,向收纳槽内的旱雪颗粒进行冲水清理,有效冲刷掉旱雪颗粒表面粘附的尘土、夹杂在旱雪颗粒之间的杂质等杂物,从而对收纳并清洗过的旱雪颗粒进行重复使用,大大降低运动场地的成本,达到清洁、环保的目的。清洗后的旱雪颗粒能够发挥旱雪颗粒自身的优异性能,利于飞跃者完成安全地着陆。
可选的,所述收纳槽上设置有用于提升旱雪颗粒的提升管,所述提升管的上端连通倾斜坡道上端的上方,提升管上安装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管连通收纳槽和倾斜坡道的上方,接通电机电源后电机带动绞龙轴转动提供升力,将暂存在收纳槽内完成清洗的旱雪颗粒输送至倾斜坡道的上端,从而完成旱雪颗粒的重复利用。重新提升至倾斜坡道上端的旱雪颗粒由倾斜坡道的上端沿坡面自然滚落,对倾斜坡道上的旱雪颗粒层进行回填,保持旱雪颗粒层的动态平衡,以达到持续供飞跃者稳定、安全着陆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收纳槽上设置有一端连通收纳槽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安装有电机;
进料管远离收纳槽的一端连通有储藏箱,所述储藏箱上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安装有电机,出料管的出料端位于倾斜坡道上端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冬季便于造雪时,将旱雪颗粒进行储存,然后在倾斜坡道和减速坡道上铺设真雪,完成旱雪着陆坡和真雪着陆坡两种模式的切换。
可选的,所述坡道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阻挡旱雪颗粒的防护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飞跃者反复着陆的过程中,防护布能够有效防止颗粒旱雪侧流,减少旱雪颗粒的流失、浪费,显著降低着陆坡的成本。
可选的,所述坡道本体为防锈的坡道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制成的坡道本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较高的结构强度,对旱雪颗粒进行清洗时,清洗的水不会对不锈钢的坡道本体造成腐蚀,能够有效延长着陆坡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能有效保证着陆坡的使用稳定性以及对飞跃者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的,旱雪颗粒为采用热塑性材质制成的旱雪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塑材料具有良好的户外耐久性,且耐晒、抗冻、抗雨雪,能够长期在户外进行使用。此外热塑材质对人体无害且环保,利于飞跃者完成飞跃动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通过设置坡道本体、旱雪草滑毯和旱雪颗粒层,铺设在倾斜坡道上的旱雪颗粒层在旱雪颗粒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从倾斜坡道的上端自由滚落,形成稳定、平整的着陆面,进而能够在不受季节约束以及保障飞跃者安全的前提下,有助于飞跃者进行刻刃滑行的着陆动作,从而利于飞跃者完成整套的“运动飞跃”动作;
2. 通过设置螺旋状的支撑柱,能够显著增大支撑柱的弹性,提升支撑柱的减震性能的同时,还降低飞跃者着陆时支撑柱不易折断的可能性,更加有利于滑行者进行着陆滑行,同时也有效延长了旱雪草滑毯的使用寿命;
3. 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既能提升旱雪草滑毯的减震、缓冲的性能,还能有效提升旱雪颗粒在旱雪草滑毯内的储存空间,提升旱雪颗粒层铺设在旱雪草滑毯上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飞跃者着陆后减速、制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着陆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着陆坡除去一侧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旱雪草滑毯的侧视图;
图4是坡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漏板和活动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着陆坡除去一侧防护网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坡道本体;11、倾斜坡道;12、颗粒挡坝;13、减速坡道;14、连接板;141、出口;2、旱雪草滑毯;21、安装网板;22、旱草本体;221、支撑柱;2211、第一支撑柱;2212、第二支撑柱;222、旱草端;3、旱雪颗粒层;4、收纳组件;41、收纳槽;42、固定漏板;43、活动漏板;5、提升管;6、储藏组件;61、进料管;62、储藏箱;63、出料管;7、防护装置;71、防护网;72、防护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着陆坡,结合图1、图2,包括坡道本体1、铺设在坡道本体1上的旱雪草滑毯2、铺设在 坡道本体1上和旱雪草滑毯2上旱雪颗粒层3、设置在坡道下部用于回收旱雪颗粒的收纳组件4、连通收纳组件4与坡道本体1上方的提升管5、连通收纳组件4的储藏组件6、以及设置在坡道本体1两侧的防护装置7,旱雪颗粒层3形成着陆坡的坡面,供飞跃者安全着陆。
参照图1,坡道本体1为上部由一端向坡道本体1的另一端倾斜设置的立体框架结构,在立体框架结构倾斜的上部铺设有网板(这个就是您提到的第一网板),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旱雪颗粒的孔径,从而能将旱雪颗粒层3铺设在坡道本体1上,此外还便于将旱雪草滑毯2铺设在网板上。坡道本体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或在其表面上涂刷防锈材料,使得坡道本体1具有防锈性能而不易受潮腐蚀,既能保持坡道本体1的结构稳定性,还利于搭建,便于建造着陆坡。
结合图1、图2,坡道本体1包括倾斜坡道11、设置在倾斜坡道11下端且突出与倾斜坡道11坡面的颗粒挡坝12、设置在颗粒挡坝12背离倾斜坡道11一侧的减速坡道13,减速坡道13由靠近颗粒挡坝12的一侧向减速坡道13远离颗粒挡坝12的一侧倾斜设置,在飞跃者完成着陆后冲下的颗粒在倾斜的减速坡道13上不易堆积在颗粒挡坝12与减速坡道13的连接处,进而不会妨碍飞跃者进行着陆、减速和制动。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坡道11坡面的夹角为30°,飞跃者飞跃过程中的抛物线与倾斜坡道11的坡面的夹角小于35°,旱雪颗粒层3的厚度为30cm,堆积密度为0.6g/cm3。飞跃者的着陆首次缓冲距离为90cm,飞跃者的二次缓冲距离为15米。当飞跃难度超大的着陆坡时,旱雪颗粒层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cm,堆积密度为0.4g/cm3,飞跃者的首次缓冲距离为1.5m。足够厚度的旱雪颗粒层3、充足的首次缓冲距离,以及充足的二次缓冲距离能够为飞跃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滑行保障,全方位地保护滑行者的安全。
参照图2,颗粒挡坝12的长度与倾斜坡道11的宽度相一致,颗粒挡坝1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倾斜坡道11和减速坡道13呈圆弧连接,颗粒挡坝12的上部同样呈弧形,弧形连接处既能够对旱雪颗粒进行阻碍,使旱雪颗粒层3稳定铺设在倾斜坡道11上,还不会干涉飞跃者进行顺畅地着陆,使得飞跃者滑过颗粒挡坝12时不会产生卡顿,利于飞跃者完成着陆动作。旱雪颗粒层3铺设在倾斜坡道11上后,旱雪颗粒在自重作用下向倾斜坡道11下端滚动,滚落至颗粒挡坝12上方的旱雪颗粒被颗粒挡坝12阻碍,从而使得旱雪颗粒层3在倾斜坡道11上形成稳定的着陆坡面。
旱雪颗粒采用热塑性材质制成,例如PP材料或TPE材料,热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户外耐用性和良好的抗腐蚀性,既能够长期在户外使用,还便于用水对旱雪颗粒进行冲洗,保持旱雪颗粒清洁。
颗粒旱雪为圆柱体状,旱雪颗粒端面的直径为2.5mm,其高度为3mm。当飞跃者与旱雪颗粒接触时,上述尺寸规格的旱雪颗粒能够有效降低旱雪颗粒进入飞跃者耳眼鼻或呼吸道的可能性。在进行颗粒旱雪的堆积填充时,由于颗粒旱雪的颗粒松散,颗粒旱雪能够自由滚落形成平整规范的坡面,无需人工堆砌,省时省工,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旱雪颗粒层3的厚度与颗粒挡坝12的垂直高度一致,本实施例中旱雪颗粒层3的厚度为15cm至150cm,堆积密度为0.4g/cm3至0.6g/cm3。当滑行者的飞跃难度系数越大,旱雪颗粒层3的厚度越大,从而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改变着陆坡的参数,以达到提升着陆坡的使用适用性。
结合图2、图3,旱雪草滑毯2铺设在减速坡道13的不锈钢网板上,旱雪草滑毯2包括安装网板21、一端与安装网板21一体成型的支撑柱221、以及一体成型设置在支撑柱221远离安装网板21一端上的旱草端222。支撑柱221间隔设置有多根,间隔设置的支撑柱221既利于在支撑柱221受力后有充足的变形空间,旱雪颗粒铺设在旱雪草滑毯2上后,旱雪颗粒还能填充在多根支撑柱221之间,从而利于旱雪颗粒稳定位于旱雪草滑毯2上。旱草端222呈球状,球状的旱雪端既能为飞跃者提供制动的阻力,还利于飞跃者在减速坡道13上顺畅地滑动。
参照图3,支撑柱221呈360°螺旋状,从而有效增大支撑柱221的弹性,在飞跃者着落过程中对支撑柱221施加较大的压力时,大大降低支撑柱221受力而折断的可能性,同时还能提升着陆坡的减震性能,进一步利于飞跃者完成安全着陆。
支撑柱221包括第一支撑柱2211和第二支撑柱2212,第二支撑柱2212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柱2211的长度,第一支撑柱2211和第二支撑柱2212依次间隔设置,一个第一支撑柱2211位于四根第二支撑柱2212之间,一根第二支撑柱2212位于四根第一支撑柱2211之间。第一支撑柱2211和第二支撑柱2212间隔设置,形成具有高度差的储存空间,从而提升旱雪颗粒铺设旱雪草滑毯2上的稳定性。
结合图4和图5,收纳组件4包括设置在坡道本体1下部的收纳槽41、安装在颗粒挡坝12与减速坡道13连接处的固定漏板42、以及滑动设置在固定漏板42上的活动漏板43。收纳槽41、固定漏板42和活动漏板43均采用不锈钢板加工而成。收纳槽41呈漏斗状且收纳槽41较大的槽口朝向坡道本体1。在收纳槽4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孔径小于旱雪颗粒的粒径,从而将旱雪颗粒收入收纳槽41并对旱雪颗粒进行冲洗时,冲洗用水能从排水孔完全漏出,冲洗用水不会对旱雪颗粒形成长时间的浸泡,降低旱雪颗粒被浸泡的可能性,有效延长旱雪颗粒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5,固定漏板4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坡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在固定漏板42的两端分别经两次弯折加工形成两个搭接端,两个搭接端便于预制在坡道本体1的框架结构上,再使用螺栓等连接件,即可将固定漏板42稳定安装在坡道本体1上。
在固定漏板42两个搭接端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活动漏板43的滑动槽,活动漏板43的长度小于滑动槽的长度。
参照图5,固定漏板42和活动漏板43上均开设有漏孔,漏孔的孔径和布局均一致,固定漏板42的漏孔与活动漏板43上的漏孔既能完全开通,还能相互错位闭合,旱雪颗粒能够通过漏孔落入收纳槽41内。飞跃者在着陆坡坡上着陆时,固定漏板42的漏孔与活动漏板43上的漏孔错位设置,使得旱雪颗粒不会漏入收纳槽41内,当需要对旱雪颗粒进行回收时,移动活动漏板43并将固定漏板42与活动漏板43的漏孔对应设置,使得漏孔连通坡道本体1上下,以便旱雪颗粒落至收纳槽41内。
参照图4,在倾斜坡道11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下边缘与倾斜坡道11连接,连接板14的上边缘与滑道的加速坡道的下端连接。在连接板14上开设有供旱雪颗粒喷出的出口141。
参照图4,提升管5的下端连接在收纳槽41侧壁的下部,提升管5的上端连通出口141。提升管5采用绞龙管,提升管5上安装有电机,当电机通电工作时,位于收纳槽41内的旱雪颗粒能经过提升管5被输送至倾斜坡道11的上端,从而对旱雪颗粒完成循环再利用。
结合图4和图6,储藏组件6包括一端连通收纳槽41侧壁底部的进料管61、位于坡道本体1下方且与进料管61远离收纳槽41一端连通的储藏箱62、以及下端连通储藏箱62箱壁底部的出料管63,出料管63的上端连通出口141,进料管61远离收纳槽41的一端位于储藏箱62箱壁的上部。
进料管61和出料管63均采用绞龙管,在进料管61和出料管63上均安装有电机,从而分别使得位于收纳槽41内的旱雪颗粒能够被吸入储藏箱62内,和将位于储藏箱62内的旱雪颗粒吸向出口141,从而旱雪颗粒经过出口141被喷至倾斜坡道11的上端。
参照图6,防护装置7包括沿坡道本体1长度方向搭建的支架(图中未示出)、固定在支架上朝向坡道本体1一侧的防护网71、以及固定设置在防护网71朝向坡道本体1一侧的防护布72。防护布72的高度为0.5m至1m,防护网71的高度大于防护布72的高度。在两个支架下端之间好固定设置有防护网71和防护布72,从而对旱雪颗粒形成全面的阻挡。防护网71和防护布72的下边缘均与坡道本体1的坡面抵接,有效减低旱雪颗粒被飞跃者推出至坡道本体1外的可能性,降低旱雪颗粒产生浪费的可能性,以达到降低着陆坡制造成本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支架采用脚手架支撑,脚手架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搭建方便、便于安装防护网71等特点,利于搭建着陆坡。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道本体(1),所述坡道本体(1)包括倾斜坡道(11)、设置在所述倾斜坡道(11)下端且突出于倾斜坡道(11)坡面的颗粒挡坝(12)、以及设置在所述颗粒挡坝(12)远离倾斜坡道(11)一侧的减速坡道(13);
在所述减速坡道(13)上铺设有旱雪草滑毯(2),在倾斜坡道(11)上和所述旱雪草滑毯(2)上均铺设有旱雪颗粒层(3);
旱雪草滑毯(2)包括安装网板(21)和设置在所述安装网板(21)板面上的旱草本体(22),所述旱草本体(22)间隔设置有多根,安装网板(21)的网孔孔径小于旱雪颗粒的粒径,多根旱草本体(22)之间填充有旱雪颗粒;
旱草本体(22)包括一端固接在安装网板(21)上支撑柱(221)、以及固接在所述支撑柱(221)另一端上的旱草端(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21)呈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21)包括第一支撑柱(2211)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211)的第二支撑柱(2212),第一支撑柱(221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12)依次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颗粒挡坝(12)与减速坡道(13)之间且连通坡道本体(1)上下的固定漏板(42),在所述固定漏板(42)上设置有与固定漏板(42)贴合的活动漏板(43),所述活动漏板(43)能在固定漏板(42)上滑动,固定漏板(42)下方设置有收纳槽(41);
固定漏板(42)和活动漏板(43)上均开设有孔径、布局一致的漏孔,漏孔的孔径大于旱雪颗粒的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槽(41)的槽底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孔径小于旱雪颗粒的粒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41)上设置有用于提升旱雪颗粒的提升管(5),所述提升管(5)的上端连通倾斜坡道(11)上端的上方,提升管(5)上安装有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41)上设置有一端连通收纳槽(41)的进料管(61),所述进料管(61)安装有电机;
进料管(61)远离收纳槽(41)的一端连通有储藏箱(62),所述储藏箱(62)上连接有出料管(63),所述出料管(63)安装有电机,出料管(63)的出料端位于倾斜坡道(11)上端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阻挡旱雪颗粒的防护布(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本体(1)为防锈的坡道本体(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着陆坡,其特征在于:旱雪颗粒为采用热塑性材质制成的旱雪颗粒。
CN202111172446.9A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着陆坡 Pending CN113730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2446.9A CN113730897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着陆坡
US17/704,470 US11471750B1 (en) 2021-10-08 2022-03-25 Landing ram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2446.9A CN113730897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着陆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0897A true CN113730897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2446.9A Pending CN113730897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着陆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1750B1 (zh)
CN (1) CN11373089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5955A (zh) * 2021-12-14 2022-04-26 北京奔流野外运动服装有限公司 颗粒旱雪及其在旱雪公园的安全防护装置中的用途
CN115317886A (zh) * 2022-07-29 2022-11-11 北京奔流野外运动服装有限公司 颗粒旱雪及颗粒旱雪着陆坡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49A (ja) * 1992-06-29 1994-01-18 Taikisha Ltd 人工雪、及び、人工雪の固化防止方法
JPH1033747A (ja) * 1996-07-25 1998-02-10 Katsuzo Kanemitsu 人工雪材及び人工スキー場施設
KR20050074347A (ko) * 2005-05-20 2005-07-18 강희정 전천후 건식 스키장
US20070001021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Jingming Lang Artificial snow and artificial ski areas
CN1891779A (zh) * 2005-07-01 2007-01-10 郎静明 人造雪及人造滑雪场
CN204840891U (zh) * 2015-07-20 2015-12-09 深圳市乐滑四季科技有限公司 旱雪滑道支撑架
CN106390431A (zh) * 2016-09-18 2017-02-15 青岛闪电极限运动装备有限公司 豆芽式滑雪铺地板
JP2017176834A (ja) * 2017-03-29 2017-10-05 サン,イングイ 人工常温雪
WO2017211086A1 (zh) * 2016-09-18 2017-12-14 青岛闪电极限运动装备有限公司 滑雪铺地板及其拼接底板
CN206896779U (zh) * 2017-04-12 2018-01-19 张书峰 旱地滑雪单元
CN111437587A (zh) * 2020-03-31 2020-07-24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一种智能滑雪装置
CN214030938U (zh) * 2020-10-14 2021-08-24 西安圣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存放生物质燃料的储料仓
CN214209411U (zh) * 2020-12-22 2021-09-17 中山市紫马滑雪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珠串的旱雪雪道
CN219501951U (zh) * 2021-10-08 2023-08-11 北京奔流野外运动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着陆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8477A (en) * 1978-01-10 1979-04-10 Ralph Larson Simulated ski slope slide structure
US5381668A (en) * 1991-11-20 1995-01-17 Taikisha, Ltd. Method of maintaining artificial snow surface
GB0706698D0 (en) * 2007-04-05 2007-05-16 Brown Edward Artificial ski slope assembly
DE102014000845A1 (de) * 2013-10-31 2015-04-30 Mr. Snow Gmbh Schichtverbund mit einer textilen Gleitoberfläche aus Schlingenware
CA2994124A1 (en) * 2017-06-09 2018-12-09 Dreamsbig, Llc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outdoor surface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49A (ja) * 1992-06-29 1994-01-18 Taikisha Ltd 人工雪、及び、人工雪の固化防止方法
JPH1033747A (ja) * 1996-07-25 1998-02-10 Katsuzo Kanemitsu 人工雪材及び人工スキー場施設
KR20050074347A (ko) * 2005-05-20 2005-07-18 강희정 전천후 건식 스키장
US20070001021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Jingming Lang Artificial snow and artificial ski areas
CN1891779A (zh) * 2005-07-01 2007-01-10 郎静明 人造雪及人造滑雪场
CN204840891U (zh) * 2015-07-20 2015-12-09 深圳市乐滑四季科技有限公司 旱雪滑道支撑架
CN106390431A (zh) * 2016-09-18 2017-02-15 青岛闪电极限运动装备有限公司 豆芽式滑雪铺地板
WO2017211086A1 (zh) * 2016-09-18 2017-12-14 青岛闪电极限运动装备有限公司 滑雪铺地板及其拼接底板
JP2017176834A (ja) * 2017-03-29 2017-10-05 サン,イングイ 人工常温雪
CN206896779U (zh) * 2017-04-12 2018-01-19 张书峰 旱地滑雪单元
CN111437587A (zh) * 2020-03-31 2020-07-24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一种智能滑雪装置
CN214030938U (zh) * 2020-10-14 2021-08-24 西安圣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存放生物质燃料的储料仓
CN214209411U (zh) * 2020-12-22 2021-09-17 中山市紫马滑雪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珠串的旱雪雪道
CN219501951U (zh) * 2021-10-08 2023-08-11 北京奔流野外运动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着陆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5955A (zh) * 2021-12-14 2022-04-26 北京奔流野外运动服装有限公司 颗粒旱雪及其在旱雪公园的安全防护装置中的用途
CN115317886A (zh) * 2022-07-29 2022-11-11 北京奔流野外运动服装有限公司 颗粒旱雪及颗粒旱雪着陆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71750B1 (en)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30897A (zh) 一种着陆坡
DE60115477T2 (de) Wasservergnü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EP1381435B1 (en) Contoured variably tensionable soft membrane ride surface for ride attraction
US7547255B2 (en) Contoured variably tensionable soft membrane ride surface for ride attraction
CN219501951U (zh) 一种着陆坡
KR20160009645A (ko) 스키 점프용 유희(遊戱) 설비
US7562401B2 (en) Wakeboard-only artificial pool system
CN202569478U (zh) 仿真冲浪器
CN202620688U (zh) 冲浪滑道设备
AU2007201135B2 (en) Contoured variably tensionable soft membrane ride surface for ride attraction
CN208267537U (zh) 一种溜冰场用防撞围栏
CN115518360A (zh) 一种防摔伤的武术飞跳练习装置
CN215329438U (zh) 一种具有避雷结构的轻质高弹性抗冲击屋顶停机坪
EP1608443B1 (de) Gleitvorrichtung für surfboards
WO2010009541A1 (en) Sport landing pad
CN212974107U (zh) 一种带可旋转网球的网球训练器
CN210331615U (zh) 管状滑雪气包
CN207109481U (zh)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CN107354835A (zh) 一种飞机迫降缓冲救援跑道
CN110152269B (zh) 一种模拟跳台滑雪运动的滑雪台组合体
CN115317886A (zh) 颗粒旱雪及颗粒旱雪着陆坡
CN207055796U (zh) 一种陡坡冲刺娱乐设施
CN112640800A (zh) 一种多层羊舍
WO2012071570A2 (en) Inclined sand training apparatus
CN220226394U (zh) 一种全季候运动屋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