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0098A - 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 Google Patents

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0098A
CN113730098A CN202010477531.5A CN202010477531A CN113730098A CN 113730098 A CN113730098 A CN 113730098A CN 202010477531 A CN202010477531 A CN 202010477531A CN 113730098 A CN113730098 A CN 113730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as
patch
dress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75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皓然
高中伟
陈世昌
廖家淯
廖鸿信
黄启峰
韩永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75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0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0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0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5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sub-pressure or over-pressure therapy, wound drainage or wound irrigation, e.g. for use with 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4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负压贴合组件,用于贴附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包含:气密贴片,具有连通部及敷料区,连通部与敷料区相连通;敷料贴片,位于敷料区;电池模块;薄型泵,电连接电池模块;以及感控模块,电连接电池模块及薄型泵,检测薄型泵的气压及流量并加以调控;其中,敷料贴片贴附于该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后,气密贴片披覆于该敷料贴片并将敷料贴片容置敷料区内,薄型泵开始作动,经由连通部汲取气密贴面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之间的空气,使其为负压,以将气密贴片及敷料贴片能够紧密贴合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

Description

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尤指一种通过泵将气密贴片 与使用者皮肤之间形成负压,使敷料贴片能够紧密贴附于使用者皮肤。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医疗贴布因个人肤质不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每人 肤质不同,胶布上的胶层附着力度也有所差异;若胶布上的胶层附着力过高, 会难以取下或是取下后会残留部分胶层于使用者皮肤表面,若胶层附着力不 足,则会产生使用时贴布脱落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案提出一种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利用负压使医疗 贴片能够紧密贴合在使用者的皮肤上。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利用薄型泵抽 取气密贴片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气体,使其形成负压,令贴片能够紧密贴合 于使用者的皮肤。
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医用负压贴合组件,用于贴附于 一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包含:一气密贴片,具有一连通部及一敷料区,该连 通部与该敷料区相连通;一敷料贴片,位于该敷料区;一电池模块;一薄型 泵,电连接该电池模块;以及一感控模块,电连接该电池模块及该薄型泵, 检测该薄型泵的气压及流量并加以调控;其中,该敷料贴片贴附于该使用者 的皮肤表面后,该气密贴片披覆于该敷料贴片并将该敷料贴片容置该敷料区内,该薄型泵开始作动,经由该连通部汲取该气密贴面与该使用者的皮肤表 面之间的空气,使其为负压,以将气密贴片及敷料贴片能够紧密贴合于该使用 者的皮肤表面。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案医用负压贴合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案医用负压贴合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案感控模块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A为本案底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B为本案底板的仰视图。
图5A为本案气体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5B为本案气体泵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6A为本案气体泵的剖面示意图。
图6B至图6D为本案气体泵作动示意图。
图7A及图7B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气流示意图。
图7C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避免气体回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1:气密贴片
11:连通部
12:敷料区
2:敷料贴片
3:电池模块
4:薄型泵
41:底板
411:第一底表面
412:第二底表面
413:容置槽
4131:容置底面
414:出气槽
4141:侧壁部
4142:出气通道
415:定位部
4151:固定孔
416:通气孔
4161:进气端
4162:通气端
417:闭锁珠
418:进气管
419:出气管
41a:第一侧壁
41b:第二侧壁
41c:第三侧壁
41d:第四侧壁
42:气体泵
421:进流板
421a:进流孔
421b:汇流排槽
421c:汇流腔室
422:共振片
422a:中空孔
422b:可动部
422c:固定部
423:压电致动器
423a:悬浮板
423b:外框
423c:支架
423d:压电元件
423e:间隙
423f:凸部
424:第一绝缘片
425:导电片
426:第二绝缘片
427:腔室空间
43:顶盖
431:固定柱
5:感控模块
51:气体通道
52:感应器
53:控制器
6:连接软管
A-A、B-B: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 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 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 案。
本案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100请参阅图1A及图1B,其为本案的 一较佳实施例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医用负压贴 合组件100用于贴覆于一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包含有一气密贴片1、敷料贴片2、 电池模块3、薄型泵4及感控模块5;气密贴片1具有一连通部11及一敷料区12, 连通部11与敷料区12相连通,敷料区12供敷料贴片2容设其中;电池模块3用 于提供驱动电源,电连接薄型泵4及感控模块5,而感控模块5亦电连接薄型泵 4,检测薄型泵4作动时其气压、气体流量,并加以调控。
敷料贴片2可为用于伤口的敷料,用于贴附于伤口上,或敷料 贴片2可为药物贴片,如酸痛贴片、晕车贴片、心绞痛贴片、阿兹海默症贴片、 巴金森氏症贴片、癌症止痛贴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贴片等处方药贴片,贴 覆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当敷料贴片2贴覆于使用者的伤口或是使用者贴覆位置 (如前胸、后背、手臂、腹部,到臀部、大腿)的皮肤表面后,将气密贴片1批 覆于敷料贴片2上并将该敷料贴片2容置该敷料区12内,使气密贴片1与敷料贴 片2皆浮贴于使用者皮肤表面,开始驱动薄型泵4,薄型泵4通过连通部11汲取 气密贴片1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空气,使其形成负压,让气密贴片1与敷料贴 片2能够紧密贴合在使用者的皮肤表面。
此外,本案医用负压贴合组件100更包含有一连接软管6,连接 软管6连接于气密贴片1的连通部11与感控模块5之间。
请参阅图2,感控模块5包含有一气体通道51、一感应器52及一 控制器53,气体通道51连接于连接软管6与薄型泵4之间,感应器52及控制器 53位于气体通道51内,当薄型泵4开始作动后,吸取气密贴片1及使用者皮肤 表面之间的空气,并通过连通部11、连接软管6、感应器52检测通过气体通道 51的气体流量及气体压力,该控制器53电连接该感应器52及该薄型泵4,控制 器53依据感应器52所检测的气体流量及气体压力调控薄型泵4。
请参阅图3A及图3B所示,薄型泵4包含一底板41、一气体泵42 及一顶盖43,气体泵42容设于底板41内,再由顶盖43固定于底板41上。
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底板41包含有一第一底表面411、一 第二底表面412、一容置槽413、一出气槽414、一定位部415、一通气孔416、 一闭锁珠417、一进气管418、一出气管419、第一侧壁41a、第二侧壁41b、第 三侧壁41c及第四侧壁41d,第一底表面411及第二底表面412为两彼此相对的 表面,容置槽413自该第一底表面411凹陷形成,具有一容置底面4131,出气 槽414自容置底面4131凹陷形成,出气槽414具有一侧壁部4141及一出气通道4142,出气通道4142位于侧壁部4141,定位部415呈方形,自第一底表面411 凸出且围绕容置槽413设置,通气孔416则位于定位部415上,具有一进气端 4161及一通气端4162,通气端4162连通至容置槽413,进气管418自第一侧壁 41a向外延伸,且连通通气孔416的进气端4161,出气管419自与第一侧壁41a 的第三侧壁41c向外延伸,并与出气槽414的出气通道4142相连通,其中,进 气管418与出气管419错位设置;值得注意的是,进气管418及出气管419也可 设置于第二侧壁41b或第四侧壁41d,并不以此为限。
承上所述,闭锁珠417为一圆型珠,通气孔416为一圆型通孔, 闭锁珠417的直径介于通气孔416的通气端4162的直径与进气端4161的直径之 间;闭锁珠417的直径可为0.5mm至1mm之间,于一实施例中,闭锁珠417的 直径为0.8mm,且闭锁珠417可为一钢珠。
通气孔416自通气端4162至进气端4161呈渐缩状的锥形,并供 闭锁珠417容设其中,而锥形的通气孔416的倾斜角度为10度至14度之间,于 一实施例中,其倾斜角度为12度,其中,进气端4161的直径为0.68mm,通气 端4162的直径为1.2mm。
气体泵42设置于容置槽413的容置底面4131并且封盖出气槽 414,请再参阅图5A及图5B,气体泵42包含一进流板421、一共振片422、一 压电致动器423、一第一绝缘片424、一导电片425及一第二绝缘片426依序堆 叠组合设置。其中进流板421具有至少一进流孔421a、至少一汇流排槽421b 及一汇流腔室421c,进流孔421a供导入气体,进流孔421a对应贯通汇流排槽421b,且汇流排槽421b汇流到汇流腔室421c,使进流孔421a所导入气体得以汇流至汇流腔室421c中。于本实施例中,进流孔421a与汇流排槽421b的数量 相同,进流孔421a与汇流排槽421b的数量分别为4个,并不以此为限,4个进 流孔421a分别贯通4个汇流排槽421b,且4个汇流排槽421b汇流到汇流腔室 421c。
请参阅图5A、图5B及图6A所示,上述的共振片422通过贴合方 式组接于进流板421上,且共振片422上具有一中空孔422a、一可动部422b及 一固定部422c,中空孔422a位于共振片422的中心处,并与进流板421的汇流 腔室421c对应,而可动部422b设置于中空孔422a的周围且与汇流腔室421c相 对的区域,而固定部422c设置于共振片422的外周缘部分而贴固于进流板421 上。
请继续参阅图5A、图5B及图6A所示,上述的压电致动器423接 合于共振片422上并与共振片422相对应设置,包含有一悬浮板423a、一外框 423b、至少一支架423c、一压电元件423d、至少一间隙423e及一凸部423f。 其中,悬浮板423a为一正方形型态,悬浮板423a之所以采用正方形,乃相较 于圆形悬浮板的设计,正方形悬浮板423a的结构明显具有省电的优势,因在 共振频率下操作的电容性负载,其消耗功率会随频率的上升而增加,又因边 长正方形悬浮板423a的共振频率明显较圆形悬浮板低,故其相对的消耗功率 亦明显较低,亦即本案所采用正方形设计的悬浮板423a,具有省电优势的效 益;外框423b环绕设置于悬浮板423a的外侧;至少一支架423c连接于悬浮板 423a与外框423b之间,以提供弹性支撑悬浮板423a的支撑力;以及一压电元 件423d具有一边长,该边长小于或等于悬浮板423a的一悬浮板423a边长,且 压电元件423d贴附于悬浮板423a的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悬浮板 423a弯曲振动;而悬浮板423a、外框423b与支架423c之间构成至少一间隙 423e,用以供气体通过;凸部423f为设置于悬浮板423a贴附压电元件423d的 表面的相对的另一表面,凸部423f于本实施例中,可为通过于悬浮板423a利 用一蚀刻制程制出一体成形突出于贴附压电元件423d的表面的相对的另一表 面上形成的一凸状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5A、图5B及图6A所示,上述的进流板421、共振 片422、压电致动器423、第一绝缘片424、导电片425及第二绝缘片426依序堆 叠组合,其中压电致动器423的悬浮板423a与共振片422之间需形成一腔室空 间427,腔室空间427可利用于共振片422及压电致动器423的外框423b之间的 间隙填充一材质形成,例如:导电胶,但不以此为限,以使共振片422与悬浮 板423a的一表面之间可维持一定深度形成腔室空间427,进而可导引气体更迅 速地流动,且因悬浮板423a与共振片422保持适当距离使彼此接触干涉减少, 促使噪音产生可被降低,当然于另一实施例中,亦可借由压电致动器423的外 框423b高度加高来减少共振片422及压电致动器423的外框423b之间的间隙所 填充导电胶的厚度,如此气体泵2整体结构组装不因导电胶的填充材质会因热 压温度及冷却温度而间接影响到,避免导电胶的填充材质因热胀冷缩因素影 响到成型后腔室空间427的实际间距,但不以此为限。另外,腔室空间427将 会影响气体泵42的传输效果,故维持一固定的腔室空间427对于气体泵42提供 稳定的传输效率是十分重要。
为了了解上述气体泵42提供气体传输的输出作动方式,请继续 参阅图6B至图6D所示,请先参阅图6B,压电致动器423的压电元件423d被施 加驱动电压后产生形变带动悬浮板423a向下位移,此时腔室空间427的容积提 升,于腔室空间427内形成了负压,便汲取汇流腔室421c内的气体进入腔室空 间427内,同时共振片422受到共振原理的影响被同步向下位移,连带增加了 汇流腔室421c的容积,且因汇流腔室421c内的气体进入腔室空间427的关系, 造成汇流腔室421c内同样为负压状态,进而通过进流孔421a及汇流排槽421b来吸取气体进入汇流腔室421c内;请再参阅图6C,压电元件423d带动悬浮板 423a向上位移,压缩腔室空间427,同样的,共振片422被悬浮板423a因共振 而向上位移,迫使同步推挤腔室空间427内的气体往下通过间隙423e向下传 输,以达到传输气体的效果;最后请参阅图6D,当悬浮板423a回复原位时, 共振片422仍因惯性而向下位移,此时的共振片422将使压缩腔室空间427内的 气体向间隙423e移动,并且提升汇流腔室421c内的容积,让气体能够持续地 通过进流孔421a及汇流排槽421b来汇聚于汇流腔室421c内,通过不断地重复 上述图6C至图6D所示的气体泵42提供气体传输作动步骤,使气体泵42能够使 气体连续自进流孔421a进入进流板421及共振片422所构成流道产生压力梯 度,再由间隙423e向下传输,使气体高速流动,达到气体泵42传输气体输出 的作动操作。
图7A为第3A的A-A剖面线图,图7B为第3A的B-B剖面线图,请 参阅图7A所示,当气体泵42作动后,汲取容置槽413内的气体,向下输送至 出气槽414内,此时容置槽413内呈现负压状态,薄型泵4外的气体将由底板41 的进气管418进入,且将位于通气孔416内的闭锁珠417向上推动,使闭锁珠417 脱离通气孔416的进气端4161,气体得以由进气管418通过进气端4161,进入 至通气孔416内,而由于通气端4162的直径大于闭锁珠417的直径,闭锁珠417 无法封闭通气端4162,致使气体将通过通气端4162进入至容置槽413内,并持 续往出气槽414输送;请再参阅图7B,气体导送至出气槽414后,则通过出气 通道4142进入出气管419,由出气管419排出,来完成气体输送的过程。
请再参阅图7C所示,气体泵42停止作动的当下,容置槽413内 的气体压力高于薄型泵4外的气体压力,导致气体将由容置槽413导送至通气 孔416,并将位于通气端4162的闭锁珠417推至进气端4161,由于闭锁珠417 的直径大于进气端4161的直径,故当闭锁珠417被推送至进气端4161时,将封 闭进气端4161,停止气体由进气端4161通过,达到阻止气体逆流的效果。
请再参阅图3B及图7C所示,底板41的定位部415具有至少一固 定孔4151,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孔4151数量为3个,但不以此为限,顶盖43 则具有至少一固定柱431,固定柱431其数量与位置皆与固定孔4151对应,并 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固定孔4151内,用以定位及固定,使顶盖43固设于定位部 415并封盖容置槽413。
综上所述,本案所提供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利用薄型泵吸取 气密贴片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空气,使其形成负压,达到紧密贴合的效果, 并通过感控模块调控薄型泵吸气的气压及流量,以因应不同使用者的肤质, 且可调整气密贴片与皮肤表面之间的压力,达到舒适的效果,使用后,将气 体由传输软管导入气密贴片内,使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达到平衡后,即可取 下气密贴片,无须撕取,可轻易取下,不会产生疼痛感,同样的,亦不会有残胶的情况,极具产业利用性。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 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Claims (11)

1.一种医用负压贴合组件,用于贴附于一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包含:
一气密贴片,具有一连通部及一敷料区,该连通部与该敷料区相连通;
一敷料贴片,位于该敷料区;
一电池模块;
一薄型泵,电连接该电池模块;以及
一感控模块,电连接该电池模块及该薄型泵,检测该薄型泵的气压及流量并加以调控;
其中,该敷料贴片贴附于该使用者的皮肤表面后,该气密贴片披覆于该敷料贴片并将该敷料贴片容置该敷料区内,该薄型泵开始作动,经由该连通部汲取该气密贴片与该使用者的皮肤表面之间的空气,使其为负压,以将该气密贴片及该敷料贴片能够紧密贴合于该使用者的皮肤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连接软管,该连接软管连接于该气密贴片的该连通部及该感控模块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感控模块包含有一气体通道、一感应器及一控制器,该气体通道连通于该连接软管与该薄型泵之间,该感应器位于该气体通道内,用以检测该气体通道内的气体流量及气体压力,该控制器电连接该感应器及该薄型泵,以通过该感应器所量测的气体流量及气体压力来调控该薄型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薄型泵包含:
一底板,具有:
一第一底表面;
一第二底表面,与该第一底表面相对;
一容置槽,自该第一底表面凹陷形成,设有一容置底面;
一出气槽,自该容置底面凹陷形成,设有一出气通道;
一定位部,自该第一底表面凸出且围绕该容置槽;
一通气孔,位于该定位部,具有一进气端及一通气端,该通气端连通该容置槽,其中,该通气孔自该通气端至该进气端呈渐缩状;
一闭锁珠,容设于该通气孔;
一进气管,与该通气孔的该进气端相连通;以及
一出气管,与该出气槽的该出气通道相连通;
一气体泵,设置于该容置槽的该容置底面,且封盖该出气槽;以及一顶盖,固设于该定位部并封盖该容置槽;
其中,该闭锁珠的直径介于该通气端的直径与该进气端的直径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闭锁珠的直径介于0.5mm至1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闭锁珠的直径为0.8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闭锁珠为一钢珠。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具有至少一固定孔,该顶盖具有至少一固定柱,穿设于该至少一固定孔。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泵具有:
一进流板,具有至少一进流孔、至少一汇流排槽及一汇流腔室,其中该进流孔供以导入一气体,该进流孔对应贯通该汇流排槽,且该汇流排槽汇流到该汇流腔室,使该进流孔所导入的该气体汇流至该汇流腔室中;
一共振片,接合于该进流板上,具有一中空孔、一可动部及一固定部,该中空孔位于该共振片中心处,并与该进流板的该汇流腔室对应,而该可动部设置于该中空孔周围且与该汇流腔室相对的区域,而该固定部设置于该共振片的外周缘部分而贴固于该进流板上;以及
一压电致动器,接合于该共振片上并与该共振片相对应设置;
其中,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腔室空间,以使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该气体由该进流板的该进流孔导入,经该汇流排槽汇集至该汇流腔室中,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该可动部产生共振传输该气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器包含:
一悬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态,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的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该悬浮板弹性支撑;以及
一压电元件,具有一边长,该边长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之的一悬浮板边长,且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用负压贴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泵进一步包含一第一绝缘片、一导电片及一第二绝缘片,其中该进流板、该共振片、该压电致动器、该第一绝缘片、该导电片及该第二绝缘片依序堆叠组合设置。
CN202010477531.5A 2020-05-29 2020-05-29 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Pending CN113730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7531.5A CN113730098A (zh) 2020-05-29 2020-05-29 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7531.5A CN113730098A (zh) 2020-05-29 2020-05-29 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0098A true CN113730098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7531.5A Pending CN113730098A (zh) 2020-05-29 2020-05-29 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009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35749U (zh) * 2015-12-04 2016-04-06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倒流的呼吸器
CN105484982A (zh) * 2014-09-15 2016-04-13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气压动力装置
CN107530531A (zh) * 2015-04-27 2018-01-02 史密夫及内修公开有限公司 减压装置
CN109414351A (zh) * 2016-05-09 2019-03-01 康沃特克科技公司 负压伤口敷料管理系统
CN110833634A (zh) * 2019-11-29 2020-02-25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负压引流系统及其引流方法
CN111110215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4982A (zh) * 2014-09-15 2016-04-13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气压动力装置
CN107530531A (zh) * 2015-04-27 2018-01-02 史密夫及内修公开有限公司 减压装置
CN205135749U (zh) * 2015-12-04 2016-04-06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倒流的呼吸器
CN109414351A (zh) * 2016-05-09 2019-03-01 康沃特克科技公司 负压伤口敷料管理系统
CN111110215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
CN110833634A (zh) * 2019-11-29 2020-02-25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负压引流系统及其引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8943B1 (ko) 압전 마이크로 블로어
TW202140929A (zh) 致動傳感模組
TWI696758B (zh) 微型泵浦
CN107795465B (zh) 微型流体控制装置
TWI768362B (zh) 醫用負壓貼合組件
CN113730098A (zh) 医用负压贴合组件
TWM579275U (zh) 健康監測裝置
CN112741595A (zh) 血压量测模块
CN210660518U (zh) 微型泵
TWI724598B (zh) 血壓量測模組
CN111202493A (zh) 健康监测装置
CN113143232B (zh) 用于检测使用者心血管系统的穿戴式设备
TWI738237B (zh) 血壓量測模組
CN211603081U (zh) 气体检测模块
CN112741606B (zh) 血压量测模块
CN209945941U (zh) 微粒监测模块
CN112392698B (zh) 微型泵
CN211500945U (zh) 流体控制装置
CN113143233A (zh) 血压设备
CN113331804A (zh) 血压量测模块
TW202118445A (zh) 血壓量測模組
US20200163559A1 (en) Health monitoring device
CN108278196B (zh) 流体控制装置
CN112649561A (zh) 气体检测模块
CN110873681A (zh) 具有微粒检测模块的行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