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5974A - 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5974A
CN113725974A CN202111030028.6A CN202111030028A CN113725974A CN 113725974 A CN113725974 A CN 113725974A CN 202111030028 A CN202111030028 A CN 202111030028A CN 113725974 A CN113725974 A CN 113725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nnection mode
state information
batteries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00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
聂俊
赵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1110300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5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5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4Parallel/serial switching of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to charge or loa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充放电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切换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切换模块与若干电池连接,若干电池与所述切换模块连接组成电池组内部电路;所述切换模块,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向所述切换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通过电池状态信息改变电池组内部电池的连接方式,当电池一致性发生变化时仍可使电池最大效率供电。

Description

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充放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和并联。电池串联时电流相等,并联时电压相等。电池出厂时,厂家根据电池的特性将电池先串联再并联组成电池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每块电池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使电池连接特性发生变化,电池原有的连接方式不再适合此时的电池状态,电池的输出效率下降,无法被充分利用。当某块电池损坏或电池特性发生太大变化导致无法继续使用时,需要将全部的电池更换,或返厂修理,使依赖电池组工作的设备一段时间无法工作。
此外太阳能电池的连接方式也是固定的,当光照不均匀时,每块电池所产生的电压不相等,固定的电池连接方式无法充分利用电池所产生的电量。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的电池接法无法充分利用电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切换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切换模块与若干电池连接,若干电池与所述切换模块连接组成电池组内部电路;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向所述切换模块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开关单元及若干监测单元,所述若干监测装置与若干电池一一对应;其中,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
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打开或闭合,从而切换电池组内部电路的连接方式。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若干监测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其中,
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若干监测单元采集的电池状态信息转换为电池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电池状态数据输出至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计算方法对所述电池状态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目标连接方式,并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向所述开关单元输出控制信号。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所述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所述电池动态串并联方法包括:
采集电池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生成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目标连接方式;
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输出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计算方法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目标连接方式,包括:
根据预设连接方式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若干输出功率;
从所述若干输出功率中的确定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最大输出功率确定目标连接方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计算方法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目标连接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组内部电路的整体输出功率;
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整体输出功率、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及预设连接方式训练得到连接方式映射模型;
根据所述连接方式映射模型,得到目标连接方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输出控制信号,包括:
对比当前连接方式与所述目标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的大小;
若所述目标连接方式与所述当前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之差超过预设误差范围,则输出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采集电池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电路状态确定初始连接方式;
根据所述初始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电池组内部电路。
可选地,在所述采集电池状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出现异常信息,则根据所述异常信息输出断路信号;
根据所述断路信号将所述异常信息对应的电池断开。
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切换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切换模块与若干电池连接,若干电池与所述切换模块连接组成电池组内部电路;所述切换模块,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向所述切换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通过电池状态信息改变电池组内部电池的连接方式,当电池一致性发生变化时仍可使电池最大效率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电池组内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第一等效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第二等效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第三等效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第四等效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切换模块 22 开关单元
20 控制模块 21 监测单元
12 处理单元 S1~S19 第一至第十九开关
11 模数转换单元 B1~B3 第一至第三电池
R 负载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切换模块10及控制模块20,其中,所述切换模块10与若干电池连接,若干电池与所述切换模块10连接组成电池组内部电路;
所述切换模块10,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20。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切换模块10至少包括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若干开关,所述若干开关可以改变电池的连接方式,从而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
所述控制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向所述切换模块10输出控制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控制模块20为可以对若干开关输出控制信号的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至少还可以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计算。
所述切换模块10,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切换模块10及控制模块20,其中,所述切换模块10与若干电池连接,若干电池与所述切换模块10连接组成电池组内部电路;所述切换模块10,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20;所述控制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向所述切换模块10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模块10,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通过电池状态信息改变电池组内部电池的连接方式,当电池一致性发生变化时仍可使电池最大效率供电。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所述切换模块10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20连接的开关单元22及若干监测单元21,所述若干监测装置与若干电池一一对应;其中,
所述监测单元21,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监测单元可以为电压、电流监测装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包括每一块电池的电压及电流。
所述开关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打开或闭合,从而切换电池组内部电路的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开关单元22可以为可编程开关,所述可编程开关可以被所述控制模块20输出的高低电平控制开启和闭合的切换,电池组内部电路的连接方式和通断由可编程开关控制。电压、电流监测装置采用差分信号监测方法,每块电池都有独立的电压和电流监测装置,并把信号传给控制模块20。
本实施例通过以上电路,实现了通过控制可编程开关从而使电池组内部电路中多节电池任意串并联。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
所述控制模块20包括模数转换单元11及处理单元12,所述模数转换单元11与若干监测单元21连接,所述处理单元12与所述开关单元22连接;其中,所述模数转换单元11,用于将若干监测单元21采集的电池状态信息转换为电池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电池状态数据输出至所述处理单元12。
可以理解的是,监测单元21监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为模拟信号,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和处理,故需要一个功能模块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12,用于根据预设计算方法对所述电池状态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目标连接方式,并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向所述开关单元22输出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计算方法可以为两种,第一种是预设多种可能的连接方式,根据电池的状态信息分别计算每种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选择使当前状态下输出效率最大的连接方式,控制可编程开关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第二种是基于强化学习的算法,将电池组内部电路的整体输出功率作为奖励函数,监测到的每块电池的电压和电流作为初始状态,串联或并联作为转移函数,经过训练后可得到相应的模型,根据电池组内部电路中电池的状态可得到最优的连接方式,所述最优的连接方式即为上述目标连接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模块20启动后,控制模块20通过电池状态信息判断电池是否需要从电路中断开。然后计算此时电池组内部电路的最优连接方式,使之输出效率最大化。
在具体实施中,本发明也可用于多个旧电池的连接。旧电池的损耗程度各不相同,单纯的串联或并联产生的最大功率取决于电池特性最差的电池,无法充分利用电池,还会进一步加剧旧电池中特性较好的电池的损耗。通过本发明可充分考虑每块电池的特性,选择与其他电池合适的连接方式,最大化电池的输出,减少投入成本,使旧电池的利用率最大化。
假设Ci为i节电池串并联方法的数量,其中i≥2,当i为2时,两节电池串并联方式的数量为2,当i为3时,三节电池的串并联方式的数量为8,当i为n时,n节电池串并联方式的数量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3243184110000071
以3节电池为例,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电池组内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初始时所有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由计算可知,三节电池共有8种连接方式。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第一等效电路图。
第一至第三电池B1~B3串联,图3中第四开关S4,第十二开关S12,第十开关S10,第六开关S6,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第十九开关S19闭合,其他可编程开关均断开,即可完成第一至第三电池B1~B3的串联。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第二等效电路图。
第一至第三电池B1~B3并联,图3中第一至第四开关S1~S4,第十六开关S16,第六开关S6,第十开关S10,第十七开关S17,第十九开关S19闭合,其他可编程开关均断开,即可完成第一至第三电池B1~B3并联。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第三等效电路图。
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串联后再与第三电池B3并联,图3中第一至第四开关S1~S4,第十二开关S12,第十开关S10,第九开关S9,第十八开关S18,第十九开关S19闭合,其他可编程开关均断开,即可完成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串联后再与第三电池B3并联。
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第四等效电路图。
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并联后再与第三电池B3串联,图3中可第四开关S4,第十二开关S12,第一开关S1,第六开关S6,第十开关S10,第十三开关S13,第七开关S7,第三开关S3,第十九开关S19闭合,其他可编程开关均断开,即可完成第一电池B1与第二电池B2并联后再与第三电池B3串联。
继续参考图6,第一电池B1与第三电池B3串联后再与第二电池B2并联,图3中第四开关S4,第十二开关S12,第十三开关S13,第十四开关S14,第十五开关S15,第一开关S1,第六开关S6,第十一开关S11,第七开关S7,第三开关S3闭合,其他可编程开关均断开,即可完成第一电池B1与第三电池B3串联后再与第二电池B2并联。
继续参考图7,第一电池B1与第三电池B3并联后再与第二电池B2串联,图3中第一开关S1,第六开关S6,第十开关S10,第八开关S8,第十六开关S16,第十三开关S13,第七开关S7,第三开关S3,第十九开关S19闭合,其他可编程开关均断开,即可完成第一电池B1与第三电池B3并联后再与第二电池B2串联。
继续参考图6,第二电池B2与第三电池B3串联后再与第一电池B1并联,图3中第四开关S4,第十六开关S16,第一开关S1,第六开关S6,第十开关S10,第十三开关S13,第十四开关S14,第十五开关S15闭合,其他可编程开关均断开,即可完成第二电池B2与第三电池B3串联后再与第一电池B1并联。
继续参考图7,第二电池B2与第三电池B3并联后再与第一电池B1串联,图3中第四开关S4,第十二开关S12,S1,第六开关S6,第十开关S10,第十七开关S17,S2,S3,第十九开关S19闭合,其他可编程开关均断开,即可完成第二电池B2与第三电池B3并联后再与第一电池B1串联。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路中电池发生异常时,可将其从电路中断开避免影响其他电池工作。图3所示的电路中,第四开关S4,第八开关S8断开可将第一电池B1从电路中断开,第十开关S10,第十一开关S11断开可将第二电池B2从电路中断开,第十四开关S14,第十九开关S19断开可将第三电池B3从电路中断开。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可编程开关对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进行改变,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连接需求,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并且还可将异常的电池断开,提高整体电路的可靠性。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所述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
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电池动态串并联方法包括:
步骤S10:采集电池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上述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切换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切换模块与若干电池连接,若干电池与所述切换模块连接组成电池组内部电路,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电池组内各节电池的电压、电流信息,该电压、电流信息可以通过上述电路中的具有监测功能的模块或原件进行采集。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具有监测功能的模块或原件的数量应该与电池数量一致,即每一节电池都对应有一个模块来负责采集信息。
步骤S20: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生成控制信号。
需要理解的是,在对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后,可以得到当前电池状态信息下最优连接方式,所述控制信号根据当前电池状态信息对应的最优连接方式生成。
步骤S30: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组由若干节电池通过一定连接方式组成,现有的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固定,本实施例通过改变电池组的各节电池间的连接关系,从而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各节电池间连接有若干可编程开关。
本实施例通过电池状态信息改变电池组内部电池的连接方式,当电池一致性发生变化时仍可使电池组最大效率供电。
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0: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目标连接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对电池状态信息的计算包括但不限于当前电池状态信息下的输出功率。
步骤S220: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输出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10包括:
根据预设连接方式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若干输出功率。
从所述若干输出功率中确定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最大输出功率确定目标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式适合用于本发明的嵌入式版本,通过有限的搜索在短时间内即可得到相对较优的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此方法对控制模块的计算能力要求不高,功耗较低,但当电路中电池数量过多时,搜索的状态空间过大,无法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10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整体输出功率。
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整体输出功率、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及预设连接方式训练得到连接方式映射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强化学习的算法,将电路的整体输出功率作为奖励函数,监测到的电池状态信息,串联或并联作为转移函数,经过训练后可得到相应的连接方式映射模型。
根据所述连接方式映射模型,得到目标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可智能的筛选出电路中多节电池在某状态下电路的最佳连接方式,当电路中有较多的电池时仍可获得最佳的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此方法对控制模块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适合大型设备。
本实施例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当前状态下最佳的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并同时提供了两种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在满足计算速率要求的情况下供不同类型的设备使用。
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步骤S220,包括:
步骤S221:对比当前连接方式与所述目标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计算时,无论何种方法,都能得到当前连接方式与目标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此时只需额外对两个功率进行一个简单比较。
步骤S222:若所述目标连接方式与所述当前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之差超过预设误差范围,则输出控制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目标连接方式与当前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可以忽略,此时为了简化操作并且避免频繁操作对整体电路寿命的影响,可以不进行连接方式的改变。
在具体实施中,预设误差范围可以在应用前进行多次测量,最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并不对预设误差范围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根据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的状态信息,计算此时电路的最佳连接方式,若存在连接方式与现有方式输出的效率差别较大,则在不影响电池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控制可编程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方式,使电路输出效率最大化。
参考图11,图11为本发明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所述步骤S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01:根据预设电路状态确定初始连接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设电路状态为电池组内部电路一开始的默认连接方式,在供电过程中,先以默认连接方式工作一段时间,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采样。
S02:根据所述初始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电池组内部电路。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出现异常信息,则根据所述异常信息输出断路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异常信息代表存在某节电池的电压、电流明显不同于其他电池。
根据所述断路信号将所述异常信息对应的电池断开。
本实施例在监测到某块电池的特性变化过大,此时该电池与其他电池的连接会降低整体的输出特性,在不影响设备工作的情况下将该电池与电路断开,从而提高整体的输出,减少电池一致性的差异带来的损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切换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切换模块与若干电池连接,若干电池与所述切换模块连接组成电池组内部电路;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向所述切换模块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开关单元及若干监测单元,所述若干监测装置与若干电池一一对应;其中,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采集电池状态信息;
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打开或闭合,从而切换电池组内部电路的连接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若干监测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其中,
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若干监测单元采集的电池状态信息转换为电池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电池状态数据输出至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计算方法对所述电池状态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目标连接方式,并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向所述开关单元输出控制信号。
4.一种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所述电池动态串并联方法包括:
采集电池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生成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电池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状态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目标连接方式;
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输出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计算方法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目标连接方式,包括:
根据预设连接方式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若干输出功率;
从所述若干输出功率中的确定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最大输出功率确定目标连接方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计算方法对所述电池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目标连接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组内部电路的整体输出功率;
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整体输出功率、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及预设连接方式训练得到连接方式映射模型;
根据所述连接方式映射模型,得到目标连接方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输出控制信号,包括:
对比当前连接方式与所述目标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的大小;
若所述目标连接方式与所述当前连接方式的输出功率之差超过预设误差范围,则输出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池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电路状态确定初始连接方式;
根据所述初始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电池组内部电路。
10.如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电池状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出现异常信息,则根据所述异常信息输出断路信号;
根据所述断路信号将所述异常信息对应的电池断开。
CN202111030028.6A 2021-09-02 2021-09-02 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Pending CN113725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0028.6A CN113725974A (zh) 2021-09-02 2021-09-02 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0028.6A CN113725974A (zh) 2021-09-02 2021-09-02 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974A true CN113725974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8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0028.6A Pending CN113725974A (zh) 2021-09-02 2021-09-02 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59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545A (zh) * 2022-03-28 2022-08-12 岳阳耀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堆叠的储能电池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879A (zh) * 2013-09-22 2014-01-29 钟东龙 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管理方法
CN106253842A (zh) * 2016-09-07 2016-12-21 华南理工大学 光伏电池串并联自动切换电路及方法
CN110224455A (zh) * 2019-04-08 2019-09-10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串并联切换装置及包含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电池组
JP2020048266A (ja) * 2018-09-14 2020-03-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CN111431227A (zh) * 2020-03-26 2020-07-17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串并联切换控制电路及电池装置
CN111682270A (zh) * 2020-05-13 2020-09-18 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 串并联切换装置及包含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电池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879A (zh) * 2013-09-22 2014-01-29 钟东龙 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管理方法
CN106253842A (zh) * 2016-09-07 2016-12-21 华南理工大学 光伏电池串并联自动切换电路及方法
JP2020048266A (ja) * 2018-09-14 2020-03-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CN110224455A (zh) * 2019-04-08 2019-09-10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串并联切换装置及包含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电池组
CN111431227A (zh) * 2020-03-26 2020-07-17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串并联切换控制电路及电池装置
CN111682270A (zh) * 2020-05-13 2020-09-18 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 串并联切换装置及包含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电池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545A (zh) * 2022-03-28 2022-08-12 岳阳耀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堆叠的储能电池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1644B (zh) 多电池组系统、其控制方法和使用其的电池组
EP2796887B1 (en) Isolation resistance measurement apparatus having fault self-diagnosis function and fault self-diagno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315663A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438479A (zh) 电源系统
CN1877956B (zh) 电池充电器
EP4336698A1 (en) Batter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3725974A (zh) 电池动态串并联连接电路及方法
CN113659678A (zh) 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组均衡系统
CN115101840A (zh) 电池系统和电池包连接状态识别方法
CN114914990A (zh) 一种便携电器内置电池组充放电均衡控制方法
CN108682880B (zh) 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堆输出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99329B (zh) 蓄电池组辅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134270B (zh) 直流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853024A (zh)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电路拓扑结构、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051755B (zh) 高效率的电池唤醒充电方法和电路
CN202712900U (zh) 一种对多组锂电池放电系统
CN115764017A (zh) 铅酸蓄电池活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3124538U (zh)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主动均衡装置
CN210454524U (zh) 电池均衡控制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CN101232114A (zh) 动力电池组的均衡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889324B (zh) 电池组二次平衡充电装置及方法
CN209283131U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路的直流有刷电机调速系统
CN113725931A (zh) 电池组充电电路、电池组放电电路和电池组
CN110854954A (zh) 一种储能系统电池簇智能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12858894A (zh) 接触器工作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