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1895B - 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1895B
CN113721895B CN202111285490.0A CN202111285490A CN113721895B CN 113721895 B CN113721895 B CN 113721895B CN 202111285490 A CN202111285490 A CN 202111285490A CN 113721895 B CN113721895 B CN 113721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target
application
data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54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1895A (zh
Inventor
朱洪伟
严常洪
刘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ot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ot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ot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ot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54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1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1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1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1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1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1Schema design and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的配置中心,所述系统还包括模型构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和所述数据模型的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通过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和所述配置中心作为应用层与工业数据的桥梁,实现了前端自动根据后端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和应用展示。

Description

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工业数据模型对应用进行建模是为了能在生态内的工业数据、平台、服务之间建立数据与应用的对接和桥梁,目前国内主流厂商类似产品大多是由于业务系统和数据的演进为了适配各自的生态而生。
在传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产品中,开发过程往往是采用前端进行开发页面,后端进行设计数据库的前后端分离的方法,在不同的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重复对前端和后端进行配置的开发步骤,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建模方法,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的配置中心,所述系统还包括模型构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
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应用层,所述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应用层发送所述应用展示模型,以使所述应用层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指标模型中提取目标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解析所述通用组件数据库中的通用组件,以得到预设数量的组件脚本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特征参数调用目标脚本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脚本数据打包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匹配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其中,所述筛选条件为所述数据模型的特征参数中的任一项字段值;
关联相匹配的所述数据模型与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建模方法,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的模型构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从互联网工业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目标工业数据,所述目标工业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对所述目标工业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并根据数据类型封装得到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向配置中心发送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以使所述配置中心根据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构建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建模系统,所述应用建模系统包括配置中心和模型构建平台;
所述模型构建平台从互联网工业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目标工业数据,所述目标工业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对所述目标工业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并根据数据类型封装得到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
所述配置中心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应用建模系统还包括应用层;
所述配置中心向所述应用层发送所述应用展示模型;
所述应用层接收所述应用展示模型,以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建模装置,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的配置中心,所述系统还包括模型构建平台,所述应用建模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
关联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和所述数据模型的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应用建模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应用建模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的配置中心,所述系统还包括模型构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和所述数据模型的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通过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和所述配置中心作为应用层与工业数据的桥梁,实现了前端自动根据后端提供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和应用展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的配置中心的应用建模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建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建模系统的配置中心的界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建模系统的配置中心的图表编辑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的模型构建平台的应用建模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应用建模系统-100;模型构建平台-110;配置中心-120、应用层-130;互联网工业数据库-200;通用组件数据库-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建模方法,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100的配置中心120,所述应用建模系统100还包括模型构建平台110,如图1所示,所述应用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S101,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模型构建平台为能够自动处理互联网工业数据并生成数据模型的平台,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内具有自定义的模型处理逻辑,能够自动收集互联网工业数据,并通过统计、分类、映射等数据处理操作,将收集的所述互联网工业数据封装为能够用于数据展示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优选的,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包括OT Metrice平台和iPaas平台,所述OT Metrice平台能够根据预设指令自动获取目标应用的互联网工业数据,其中,所述互联网工业数据包括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图标标签信息等等工业特性数据。所述OT Metrice平台在获取了目标应用的互联网工业数据后,即能够对所述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并计算出适用于互联网计算展示的基础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所述iPaas平台能够将OT Metrice平台发送的基础数据模型与指标模型联合起来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模型输入至aPaas平台,并从所述aPaas平台获取aPaas图标或展示类组件的数据模型,所述iPaas平台将从所述aPaas平台获取的数据模型与OT Metrice平台发送的指标模型发送给所述配置中心。
如图3所示,所述配置中心为能够将模型构建平台传输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进行自定义配置和关联的控制中心,具体的,所述用户能够登陆所述配置中心界面,对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进行自定义配置。所述配置中心会根据用户的自定义配置和预设的关联处理逻辑处理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
当用户将需要构建目标应用的指令信息输入至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会自动从互联网工业数据库200中调用目标工业数据,并将所述目标工业数据封装为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所述配置中心接收所述模型构建平台的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
步骤S102,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300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配置中心能够从通用组件数据库300中调用通用组件,所述通用组件可以为能够用于展示数据的各类型组件,例如按钮、文本、日期和下拉框等。
如图4所示,所述通用组件数据库300可以为组件市场。
所述配置中心可以为wlPaas平台,所述wlPaas平台包括图表编辑器,用户可以在所述图表编辑器中看到所述配置中心获取的展示类组件的预览图像,并且能够配置中心平台输入控制所述图表编辑器处理逻辑的控制参数,从而调整所述配置中心的处理过程。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300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指标模型中提取目标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解析所述通用组件数据库300中的通用组件,以得到预设数量的组件脚本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特征参数调用目标脚本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脚本数据打包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中心接收到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发送的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后,从所述指标模型中提取包括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的目标特征参数。
如图4所示,所述配置中心能够从通用组件数据库300中提取出对应通用组件的RCC文件,通过解析所述RCC文件得到预设数量的js脚本数据。所述配置中心根据从所述指标模型中提取的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对所述js脚本数据进行筛选,以得到目标脚本数据。所述配置中心将所述目标脚本数据进行打包处理,并将打包好的目标脚本数据输入至所述图表编辑器,即能够通过所述图表编辑器展示所述目标脚本数据对应的目标通用组件。
其中,所述指标信息、所述维度信息和所述图表标签信息均为工业领域中的工业特性数据,所述指标信息可以为与工业设备相关的工业特性数据。所述维度信息可以为工业领域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待采集数据,如房号、人员名单和时间等。所述图表标签信息可以为与工业图表要求相关的度量信息。例如,所述指标信息可以为设备开机时长、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设备空虚率等;所述维度信息可以为厂房、班房、执行人员、采集时间、上数时间等;所述图表标签信息可以为显示小数点后位数、数据间隔等。
步骤S103,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中心用于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将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通过关联模型的方式关联起来,从而需要先生成一个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之间的关联模型,以声明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的关联关系。
具体的,所述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匹配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其中,所述筛选条件为所述数据模型的特征参数中的任一项字段值;
关联相匹配的所述数据模型与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能够获取所述数据模型的特征参数中的任一项字段值,作为筛选匹配的预设条件,从而能够筛选匹配出对应的数据模型和目标通用组件。
具体的,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的关联关系中,一个指标可以关联多个目标通用组件来进行展示,一个目标通用组件可以用于与多个指标进行关联,最终生成的应用展示模型可以包括多个指标和多个目标通用组件。
步骤S104,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中心在生成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的关联模型后,即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所述配置中心的模型容器内,所述模型容器即能够根据所述关联模型将多个目标通用组件根据数据模型进行组合,最终生成对应所述数据模型的应用展示组件。
举例来说,所述模型容器能够将一些基础组件组合成一个复杂的复合组件,例如:图表中的表格、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等,所述基础组件包括按钮、文本、日期和下拉框等。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应用层,所述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应用层发送所述应用展示模型,以使所述应用层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
通过上述应用建模方法,能够在前端页面与后端数据库中提供模型构建平台和配置中心作为桥梁,使得后端数据的更新,能够通过模型构建,组件生成的方式,动态的在前端页面上进行展示。
参考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建模方法,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的模型构建平台,如图5所示,所述应用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S201,从互联网工业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目标工业数据,所述目标工业数据包括目标应用的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步骤S202,对所述目标工业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并根据数据类型封装得到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步骤S203,向配置中心发送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以使所述配置中心根据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构建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具体的,所述模型构建平台构建所述指标模型和所述数据模型的步骤,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应用建模系统的模型构建平台,实质上是一个在后端数据库和前端界面之间的一个服务层,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能够根据前端页面提交的目标应用对应的工业特性数据,从后端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数据,并结合模型构建平台内的预设规则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从而实现当用户在前端提出需求时,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自动从后端数据库提取数据并使用所述数据。
当用户修改后端数据时,所述模型构建平台也能根据预设规则自动从后端调取对应修改部分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并使用所述模型。
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能够根据自定义处理逻辑处理互联网工业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从而无需和传统开发过程中,在面对不同的工业数据时都需要一个独立开发的前后端营运来支撑。通过模型自动构建的方法,节约前后端研发人员的重复性工作,大大提升了应用开发的效率。
参考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建模系统100,所述应用建模系统100包括配置中心120和模型构建平台110;
所述模型构建平台110从互联网工业数据库200中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目标工业数据,所述目标工业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所述模型构建平台110对所述目标工业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并根据数据类型封装得到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120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300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
所述配置中心120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120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应用建模系统100还包括应用层130;
所述配置中心120向所述应用层130发送所述应用展示模型;
所述应用层130接收所述应用展示模型,以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应用建模装置,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100的配置中心120,所述应用建模系统100还包括模型构建平台110,所述应用建模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300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
关联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和所述数据模型的特征参数,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应用建模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应用建模方法。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由模型构建平台从互联网工业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工业数据,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业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从而能够将互联网工业数据库中零散的工业特性数据按照预设的处理逻辑自动构建成数据模型,能够极大的缩短应用开发周期。所述配置中心能够在获取了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指标模型后,将所述数据模型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的通用组件进行关联组合,从而自动生成能够在应用层进行展示的应用展示模型,从而使得前端页面开发与后端的数据更新结合起来。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和所述配置中心作为前端和后端的桥梁,从而使得前端展示组件动态加载,无需重新发布系统,对用户自定义工业数据模型提供了无缝无损的对接方案。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应用建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应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应用建模系统,所述应用建模系统包括配置中心和模型构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模型构建平台从互联网工业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目标工业数据,所述目标工业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对所述目标工业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并根据数据类型封装得到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指标模型中提取目标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解析所述通用组件数据库中的通用组件,以得到预设数量的组件脚本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特征参数调用目标脚本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脚本数据打包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应用层,所述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应用层发送所述应用展示模型,以使所述应用层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匹配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其中,所述筛选条件为所述数据模型的特征参数中的任一项字段值;
关联相匹配的所述数据模型与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4.一种应用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建模系统包括配置中心和模型构建平台;
所述模型构建平台从互联网工业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目标工业数据,所述目标工业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所述模型构建平台对所述目标工业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并根据数据类型封装得到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从所述模型构建平台获取对应目标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指标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
所述配置中心根据预设的筛选条件、所述数据模型和所述目标通用组件,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与所述数据模型的关联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将所述数据模型、所述目标通用组件以及所述关联模型导入模型容器内,以通过所述模型容器组合生成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展示模型;
所述配置中心根据所述指标模型从通用组件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通用组件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指标模型中提取目标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指标信息、维度信息和图表标签信息;
解析所述通用组件数据库中的通用组件,以得到预设数量的组件脚本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特征参数调用目标脚本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脚本数据打包生成所述目标通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建模系统还包括应用层;
所述配置中心向所述应用层发送所述应用展示模型;
所述应用层接收所述应用展示模型,以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建模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建模方法。
CN202111285490.0A 2021-11-02 2021-11-02 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21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5490.0A CN113721895B (zh) 2021-11-02 2021-11-02 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5490.0A CN113721895B (zh) 2021-11-02 2021-11-02 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1895A CN113721895A (zh) 2021-11-30
CN113721895B true CN113721895B (zh) 2022-03-29

Family

ID=7868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5490.0A Active CN113721895B (zh) 2021-11-02 2021-11-02 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189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164A (zh) * 2011-04-18 2011-09-21 上海实时数据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指标体系模型的敏捷商业智能数据构建方法
CN109614100A (zh) * 2018-10-26 2019-04-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前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58846A (zh) * 2019-04-19 2019-07-26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和方法
WO2021088909A1 (zh) * 2019-11-06 2021-05-14 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算子开发的方法和系统
CN112883698A (zh) * 2021-03-22 2021-06-0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图表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10833A (zh) * 2021-04-15 2021-07-13 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机器学习模型可视化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2457A (zh) * 2020-03-30 2020-08-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语句识别的前端开发页面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434133B (zh) * 2021-08-27 2022-02-15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搭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5505B (zh) * 2021-09-13 2021-12-17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164A (zh) * 2011-04-18 2011-09-21 上海实时数据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指标体系模型的敏捷商业智能数据构建方法
CN109614100A (zh) * 2018-10-26 2019-04-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前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58846A (zh) * 2019-04-19 2019-07-26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和方法
WO2021088909A1 (zh) * 2019-11-06 2021-05-14 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算子开发的方法和系统
CN112883698A (zh) * 2021-03-22 2021-06-0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图表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10833A (zh) * 2021-04-15 2021-07-13 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机器学习模型可视化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1895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7739B2 (en) Risk identification model building and risk identification
CN110716951B (zh) 方便配置的标签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304746B2 (en) Creating a user model using component based approach
US20140171017A1 (en) Billing system user interface tool
EP2524345A1 (en) Attribute aggregation for standard product unit
CN102222285B (zh) 多维度数据联动计算装置和多维度数据联动计算方法
CN107908662A (zh) 搜索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实现装置
CN113721895B (zh) 应用建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3729A (zh) 一种审核节点处理方法、装置
CN113138760A (zh) 一种页面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JP6290716B2 (ja) 環境影響評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3590588A (zh) 一种异构数据库增量数据实时迁移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1708788A (zh) 业务单据数据的计算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705070B (zh) Erp系统中的物料信息录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2363716A (zh) 动态组装评估模型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540467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电子记账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40372181A1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onfiguration of business unit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nfiguration of business units
CN109345173A (zh) 一种物料出库数据确定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2580980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82327A (zh) 一种异常信息发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063187B (zh) 一种电子商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581161B (zh) 对象选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126015B (zh) 一种报表编制方法、设备
CN113888054A (zh) 业务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542258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