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9981A - 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9981A
CN113719981A CN202010450419.2A CN202010450419A CN113719981A CN 113719981 A CN113719981 A CN 113719981A CN 202010450419 A CN202010450419 A CN 202010450419A CN 113719981 A CN113719981 A CN 113719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ressure
indoor
parameter
variation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04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9981B (zh
Inventor
罗彪
林勇
梁文潮
刘景春
李金波
李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04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9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9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9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第二气压变化参数,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为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为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旨在提高压差检测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空气调节设备的性能也不断优化。其中,空气调节设备(例如空调器、新风机)在对室内环境的气压进行调控时,大多需要对室内外压差进行检测。
然而,目前在检测室内外压差时一般是压差传感器直接检测压差值,该类传感器结构复杂,一端设于室内,另一端设于室外,通过检测室外的气压值和室内的气压值,将室内外气压值的差值作为压差,在压差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与室外空气连通,对安装要求较高,若安装不好则会导致压差检测结存在严重的设备误差,因此当前的压差检测方式的可靠性较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旨在提高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第二气压变化参数,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为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为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特征参数修正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气压差。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包括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第一变化特征线,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包括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第二变化特征线,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变化特征线对应的斜率,作为所述特征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特征参数修正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斜率修正所述第二变化特征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气压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变化特征线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变化特征线之间的间距;
将所述间距对应的压差值作为所述气压差。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在不同的第一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一气压值;
根据各所述第一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一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
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后,在不同的第二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二气压值;
根据各所述第二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二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第一气压值与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未发生变化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的步骤;
当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第一气压值与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切换至关闭状态,返回执行所述当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在不同的第一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一气压值的步骤;
其中,所述阻隔件设于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的通风口。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二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二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检测时刻的先后,确定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压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
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第一气压值与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未发生变化;
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第一气压值与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以及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确定风机开启时室内外的气压差。其中,采用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气压变化特征参数表征室外气压变化特征参数,由于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室内气压变化的差异可认为是送风所形成的室内外压差所导致的,因此基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中检测的室内气压变化参数便可实现室内外气压差的准确测量。上述压差检测的过程中,仅需要使用室内环境的气压参数,而无需使用室外环境的气压参数,因此压差检测的过程中,只需在室内侧安装气压传感器,而且气压传感器无需与室外环境连通,使用安装较为便利,有效避免结构复杂、安装不当所导致的压差检测结果存在严重的设备误差,从而实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的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一实施例运行涉及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室内风机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时气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图5为本发明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获取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第二气压变化参数,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为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为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
由于现有技术中,在检测室内外压差时一般是压差传感器直接检测压差值,该类传感器结构复杂,一端设于室内,另一端设于室外,在压差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与室外空气连通,对安装要求较高,若安装不好则会导致压差检测结存在严重的设备误差,因此当前的压差检测方式的可靠性较低。
本发明提供上述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可应用于对室内风机送风或排风时所形成的室内外环境的气压差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2,气压传感器1003等。存储器10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处理器1001分别与存储器1002和气压传感器1003连接。其中,气压传感器1003设于室内环境,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气压值。在本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1003具体为绝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1003可设于空气调节设备的室内侧(如空调器的室内机等),也可设于空气调节设备上的任意位置(如新风净化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括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并执行以下实施例中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气压与室外环境气压的差值。
参照图2,提出本申请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第二气压变化参数,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为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为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
室内风机具体指的是可对室内环境进行送风或排风操作的设备,可具体为空调器、新风机等空气调节设备中位于室内的风机。
这里的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具体为表征气压值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的参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通过持续获取室内环境的气压值,得到表征气压连续变化特性的参数(如气压变化趋势线),也可通过获取多于一个时刻检测到的气压值,得到表征不同时间点检测的气压随时间变化特性的参数。例如,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可具体为气压变化率(单位时长内的气压变化幅度)、气压变化趋势曲线等。
这里的关闭状态指的是室内风机不向其所在的室内环境送风或排风的状态;开启状态指的是室内风机向其所在的室内环境送风或排风的状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压差检测的精准性,可在室内风机的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前后持续或在不同时刻获取设于室内环境中的绝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值,对应作为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也可在室内风机的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前后持续或在不同时刻获取设于室内环境中的绝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值,对应作为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压差检测的便利性,简化测量过程,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可以在不连续的两个状态下检测,例如,室内风机当前处于开启状态时,可持续或在不同时刻获取设于室内环境中的绝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值作为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并且可获取当前时刻之前设定时长内室内风机处于任一关闭状态时持续或在不同时刻获取设于室内环境中的绝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值作为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也就是说,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时间与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获取时间只要不超过设定时长,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之后即使存在多于一次的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的切换,当前需要检测压差时只需对开启状态下的气压变化参数进行检测,无需切换室内风机的状态再次检测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从而实现压差测量过程的简化。
步骤S20,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
不同的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对应有不同的气压差。第一气压变化参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与气压差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预先配置,可以是映射表格、计算公式、处理算法等。在对应关系中,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与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之间的偏差越大,则对应的气压差越大。基于对应关系,可确定当前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所对应的气压差。
具体的,例如,当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包括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且在切至开启状态前设定时长内检测的气压值的第一差值,且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包括室内风机切换至开启状态时设定时长内检测的气压值的第二差值时,可将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作为气压差。又如,当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包括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由连续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值所形成的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变化趋势特征线,且当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包括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由连续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值所形成的随时间变化的第二变化趋势特征线,对第一变化趋势特征线与第二变化趋势特征线进行偏差分析,得到气压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以及室内风机处于出风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确定室内外的气压差。其中,采用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气压变化特征参数表征室外气压变化特征参数,由于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室内气压变化的差异可认为是送风所形成的室内外压差所导致的,因此基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中检测的室内气压变化参数便可实现室内外气压差的准确测量。上述压差检测的过程中,仅需要使用室内环境的气压参数,而无需使用室外环境的气压参数,因此压差检测的过程中,只需在室内侧安装气压传感器,而且气压传感器无需与室外环境连通,使用安装较为便利,有效避免结构复杂、安装不当所导致的压差检测结果存在严重的设备误差,从而实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的可靠性提高。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申请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确定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
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具体指的是表征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特性的参数,例如,设定时长内的变化幅度,波动特点、变化速度等。
第一气压变化参数的类型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例如,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为随时间变化的气压变化趋势直线或曲线时,可确定该线的斜率、极值点、波动特点等作为特征参数;而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为不同时刻检测的离散的气压值时,各气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偏差以及大小关系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偏差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等可作为其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等等。
步骤S22,根据所述特征参数修正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基于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对第二气压变化参数进行修正,使修正后的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具有与第一气压变化参数相同的变化趋势。
步骤S23,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气压差。
对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修正后的第二气压变化参数进行偏差分析,由于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与修正后的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因此可基于其变化趋势,对第一气压参数与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对整体的偏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室内环境在开启状态时所对应形成的室内外环境的气压差。
具体的,参照图4,图4为室内风机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过程中所检测的气压值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其中纵向表征的是气压值,横向表征的是检测的时刻。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可包括在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下不同时刻或持续检测的气压值对应形成的表征气压变化的第一变化特征线(如图4中的a);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可包括在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下不同时刻或持续检测的气压值对应形成的表征气压变化的第二变化特征线(如图4中的b)。具体的,在步骤S10中,在获取室内风机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对应在不同时刻检测到的压力值后,基于时间先后将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下不同时刻检测到的气压值连接形成第一变化趋势曲线,基于时间先后将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下不同时刻检测到的气压值连接形成第二变化趋势曲线。第一变化趋势曲线可直接作为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也可进行直线拟合后作为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如图4中的A);第二变化趋势曲线可直接作为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也可进行直线拟合后作为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如图4中的B)。
在得到第一变化特征线和第二变化特征线后,所述步骤21可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变化特征线对应的斜率,作为第一变化特征线对应的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基于此,步骤S22包括:根据所述斜率修正所述第二变化特征线。具体的,将第二变化特征线变成与第一变化特征线斜率相同的变化特征线。在第二变化特征线修正后,确定所述第一变化特征线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变化特征线之间的间距,将所述间距对应的压差值作为所述气压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变化趋势曲线经过直线拟合得到第一变化特征线,第二变化趋势曲线经过直线拟合得到第二变化特征线,可将确定第一变化特征线与第二变化特征线之间的间距(如图4中的d),间距的大小可表征室内风机开启前后室内环境气压的变化量,因此间距的数值可认为是由于室内风机开启形成的压差值,则可将间距的数值作为压差值,并将得到的压差值作为气压差。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变化特征线为第一变化趋势曲线,而第二变化特征线为第二变化趋势曲线时,可基于室内风机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的切换时刻,基于一定的时间间隔,将两个变化趋势曲线中,与切换时刻间隔相同的多个检测时刻所对应的气压值进行比较得到两条曲线的偏差,基于得到的偏差及其对应的检测时刻综合分析得到气压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室内外气压平衡时,无论室内风机是否开启,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趋势应是大致相同的,基于此,通过室内风机关闭时的气压变化趋势对室内风机开启时气压变化参数进行修正,再结合风机开启与关闭时的气压变化确定开启状态所对应的气压差,从而有效避免风机开启后风速等因素对检测得到的气压变化参数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保证基于风机开启与关闭状态所检测的气压变化参数得到的气压差的精准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先分别分析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与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变化趋势特征参数,判断两个变化趋势特征参数的偏差量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才执行步骤S22,若否,则可直接基于当前的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气压差。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的又一实施例。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当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在不同的第一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一气压值;
具体的,在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下,可持续获取室内环境的绝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作为第一气压值。
步骤S12,根据各所述第一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一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
具体的,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可包括第一变化特征线,可按照上述实施例提及的第一变化特征线的相关生成方式基于第一气压值及其对应的检测时刻生成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其他方式对不同时刻检测得到的第一气压值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
步骤S13,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后,在不同的第二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二气压值;
室内风机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后,在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下,可持续获取室内环境的绝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作为第二气压值。
步骤S14,根据各所述第二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二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
具体的,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可包括第二变化特征线,可按照上述实施例提及的第二变化特征线的相关生成方式基于第二气压值及其对应的检测时刻生成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其他方式对不同时刻检测得到的第二气压值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时间间隔较短的时间内,在不考虑室内风机出风对气压影响的前提下室内气压变化应该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基于此,在关闭状态与开启状态切换的前后检测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可准确表征当前关闭状态下室内外气压平衡时的变化特点,使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作为开启状态下室内气压变化分析时的一个背景压力,因此通过此方式所获取的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所分析得到的气压差可与室内风机当前开启状态下所能达到的实际压差更为吻合,从而使得到的气压差更为精准。
进一步的,在步骤S14后,还包括:判断各所述第一气压值与各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阻隔件的开关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阻隔件设于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的通风口;若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未发生变化,则执行步骤S20;若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切换至关闭状态,返回执行所述当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在不同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一气压值的步骤。
这里的通风口指的是用于供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气流通过的通道。阻隔件具体用于封闭通风口,以阻隔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气流的流通。阻隔件未封闭通风口时,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流可流通;阻隔件封闭通风口时,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流不可流通。阻隔件可具体包括空间对应的门和/或窗等。基于此,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可包括使通风口的气体流通面积增大的阻隔件的位置的变化(如门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以及使通风口的气体流通面积减小的阻隔件的位置的变化(如门从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这里,在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检测的过程中室内外之间的通风口阻隔件发生变化时,重新获取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直至保证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过程中室内外之间的通风口阻隔件未发生变化才基于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气压差,避免气压差的检测精度受开关门等操作的影响,保证气压差的检测过程室内环境处于一个稳定的气压状态,从而保证检测到的气压差更为精准。
其中,阻隔件的开关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可通过监控是否存在特定指令进行判断。特定指令可由用户在改变阻隔件的开关状态时自行发出;也可由设于通道口和/或阻隔件上的传感器检测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对应的特征参数时发出。此外,阻隔件的开关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还可通过监控室内环境中的气压变化情况分析得到。具体的,为了实现对阻隔件开关状态的及时准确的检测,阻隔件的开关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判断:基于检测时刻的先后,确定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压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判定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未发生变化;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判定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具体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相邻的两个时刻检测的气压差大于阈值表明气压发生突变,可认为室内环境中存在开关门窗等动作,相邻的两个时刻检测的气压差小于或等于阈值表明气压稳定,可认为室内环境中不存在开关门窗等动作。例如,在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t1时刻检测的第一气压值为P1,t2时刻检测的第一气压值为P2,t3时刻检测的第一气压值为P3;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t4时刻检测的第二气压值为P4,t5时刻检测的第二气压值为P5,t6时刻检测的第二气压值为P6,其中t1<t2<t3<t4<t5<t6,若P1与P2的差值的绝对值以及P3与P2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P4与P5的差值的绝对值以及P5与P6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阻隔件的开关状态未发生变化;否则,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则已发生变化。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阻隔件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可不切换风机状态,而是直接执行步骤S20,在步骤S20执行的过程中,基于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气压变化趋势特征对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中由于开关状态变化导致的突变值进行滤除调整,基于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调整后的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气压差,从而提高气压差检测的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风速对气压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步骤S20之前,还可获取各所述第一气压值的检测时刻对应的室内环境的第一风速,获取各所述第二气压值的检测时刻对应的室内环境的第二风速;根据所述第一风速修正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根据所述第二风速修正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基于此,步骤S20包括:根据修正后的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其中,第一风速越大,则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修正值越大;第二风速越大,则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修正值越大。此外,随时间变化的第一风速的变化幅度越大,则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修正值越大,随时间变化的第二风速的变化幅度越大,则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修正值越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例如空调器、新风机等。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室内风机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可与室外风机等连接,以按照上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任一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检测室内风机开启状态所对应的室内外气压差。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任一实施例的相关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气调节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第二气压变化参数,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为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为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特征参数修正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气压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包括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第一变化特征线,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包括室内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的室内环境的气压变化的第二变化特征线,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对应的变化趋势的特征参数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变化特征线对应的斜率,作为所述特征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特征参数修正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斜率修正所述第二变化特征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气压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变化特征线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变化特征线之间的间距;
将所述间距对应的压差值作为所述气压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气压变化参数,获取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在不同的第一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一气压值;
根据各所述第一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一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
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从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后,在不同的第二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二气压值;
根据各所述第二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二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二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二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第一气压值与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未发生变化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变化参数和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确定所述开启状态对应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气压差的步骤;
当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第一气压值与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切换至关闭状态,返回执行所述当所述室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时,在不同的第一时刻检测室内环境的第一气压值的步骤;
其中,所述阻隔件设于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的通风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二时刻及其对应的第二气压值生成所述第二气压变化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检测时刻的先后,确定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压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气压值之间的第二差值;
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第一气压值与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未发生变化;
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阻隔件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第一气压值与所述第二气压值检测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8.一种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的步骤。
9.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装置。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所述室内外气压差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50419.2A 2020-05-25 2020-05-25 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19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0419.2A CN113719981B (zh) 2020-05-25 2020-05-25 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0419.2A CN113719981B (zh) 2020-05-25 2020-05-25 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9981A true CN113719981A (zh) 2021-11-30
CN113719981B CN113719981B (zh) 2022-09-27

Family

ID=78671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0419.2A Active CN113719981B (zh) 2020-05-25 2020-05-25 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99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334A (zh) * 2017-02-07 2017-06-23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风量控制方法与装置
CN207849673U (zh) * 2017-11-28 2018-09-11 山西彩云归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节进风量的新风系统
CN109632022A (zh) * 2018-12-25 2019-04-16 上海理工大学 住宅房间24小时平均通风量的测试估算方法
CN110260472A (zh) * 2019-05-10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395284A (zh) * 2019-07-31 2019-11-01 常州大学 一种高速地铁列车车内压力智能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334A (zh) * 2017-02-07 2017-06-23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风量控制方法与装置
CN207849673U (zh) * 2017-11-28 2018-09-11 山西彩云归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节进风量的新风系统
CN109632022A (zh) * 2018-12-25 2019-04-16 上海理工大学 住宅房间24小时平均通风量的测试估算方法
CN110260472A (zh) * 2019-05-10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395284A (zh) * 2019-07-31 2019-11-01 常州大学 一种高速地铁列车车内压力智能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9981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358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40819B (zh) 用于调整传感器元件的温度的方法
EP059279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air quality level
US927959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mper performance diagnostics
US9863932B2 (en) Gas measurement apparatus, gas measurement system, gas measurement method, and gas measurement program
WO2019057038A1 (zh) 一种室内空气湿度推算方法及空调器
CN112145020B (zh) 窗户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59010B (zh) 空调器的冷媒补充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EP3748249B1 (en)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427971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JP4816581B2 (ja) 空調機の省エネルギー性分析装置、空調システム、空調機の省エネルギー性分析方法および分析プログラム
JP2008275557A (ja) ガス警報器
CN113719981B (zh) 室内外气压差检测方法、装置、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06720B (zh) 一种设置空调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US20040123657A1 (en) Mass flow controller for control purge and manag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12056990B (zh) 清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US11486405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fluid delivery parameter
CN113566400A (zh) 湿度检测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US20210293733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gas sensor device and gas sensor device for ascertaining pie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an air quality
CN108956886B (zh) 一种脱硝系统cems测量特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473359A (zh) 一种燃烧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85980B (zh) 新风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1814A (zh) 新风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84712B (zh) 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5523672U (zh) 一种甲醛检测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