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3699A - 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3699A
CN113713699A CN202111111303.7A CN202111111303A CN113713699A CN 113713699 A CN113713699 A CN 113713699A CN 202111111303 A CN202111111303 A CN 202111111303A CN 113713699 A CN113713699 A CN 113713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xygen
air outlet
air inle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13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qingd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qingd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qingd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qingd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13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36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3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3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0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with O2 features or with parameter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2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08Oxyg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包括:进气容器,所述进气容器开设有空气进气口、氧气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气流驱动设备,所述气流驱动设备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对接连通;出气容器,所述出气容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对接连通;以及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置于所述出气容器内。经过上述初混、二次混合、一次整流、分流和二次整流后的空气和氧气能够充分均匀混合,保证氧浓度监测设备和氧浓度控制设备准确可靠工作,确保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好。

Description

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背景技术
当前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支持设备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比较典型的呼吸支持设备为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其同时具备呼吸支持、制氧、消毒等多种功能。使用时,通过高流量专用鼻塞或其他患者接口,持续为患者提供可以调控并具有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21%~100%)、温度(31~37℃)和湿度的高流量(8~80L/min)吸入气体的治疗方式。
当某些呼吸类疾病患者需要进行氧疗时,设备需要将空气与氧气进行混合形成含有设定氧浓度的混合气体输送至人体。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呼吸支持设备存在空气与氧气混合不均匀问题,导致氧浓度监测设备得不到正确的检测数据反馈,氧浓度控制设备得不到氧浓度监测设备准确的信息反馈,进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呼吸支持设备的工作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空气与氧气混合不均匀,影响设备对氧浓度检测和控制精度,进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氧混匀装置,所述空氧混匀装置包括:
进气容器,所述进气容器开设有空气进气口、氧气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
气流驱动设备,所述气流驱动设备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对接连通;
出气容器,所述出气容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对接连通;以及
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置于所述出气容器内。
上述方案的空氧混匀装置应用装备于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中,具体用在气体混合阶段,以将空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均匀,保证最终输送至患者的混合气体中实时氧浓度与设定氧浓度匹配。具体而言,工作时空气从空气进气口流入进气容器内,氧气从氧气进气口流入进气容器内,空气和氧气能够在进气容器内初步混合;紧接着在气流驱动设备的风驱动作用下,初步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穿过第一进气口流入气流驱动设备内实现了二次混合,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气体被送入出气容器内,混合气体在出气通道内依次经过一次整流、分流(穿过分流件)、二次整流,最后从第三出气口流出,形成均匀混合的混合气体。经过上述初混、二次混合、一次整流、分流和二次整流后的空气和氧气能够充分均匀混合,保证氧浓度监测设备和氧浓度控制设备准确可靠工作,确保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好。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氧气进气口分设于所述进气容器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氧气进气口相对设置或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氧混匀装置还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设置于所述进气容器的内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板设置为至少两块,至少两块所述扰流板均呈朝向所述第一出气口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驱动设备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和扇叶,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扇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扇叶驱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件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两个过流孔,至少两个所述过流孔均匀分散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件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分流件在所述出气容器内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各所述分流件上的所述过流孔相对设置;或者,至少相邻两个所述分流件上的所述过流孔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氧混匀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氧混匀装置还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出气口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氧混匀装置;10、进气容器;11、空气进气口;12、氧气进气口;13、第一出气口;20、气流驱动设备;21、第一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30、出气容器;31、第二进气口;32、第三出气口;40、分流件;41、过流孔;50、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展示的一种空氧混匀装置100,顾名思义其用于将空气与氧气充分均匀混合,以得到质地均匀的空氧混合气体,从而保障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示例性地,所述空氧混匀装置100包括:进气容器10、气流驱动设备20、出气容器30以及分流件40。
所述进气容器10开设有空气进气口11、氧气进气口12和第一出气口13;所述气流驱动设备20开设有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所述第一进气口2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3对接连通;所述出气容器30开设有第二进气口31和第三出气口32,所述第二进气口31与所述第二出气口22对接连通;所述分流件40设置于所述出气容器30内。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空氧混匀装置100应用装备于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中,具体用在气体混合阶段,以将空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均匀,保证最终输送至患者的混合气体中实时氧浓度与设定氧浓度匹配。具体而言,工作时空气从空气进气口11流入进气容器10内,氧气从氧气进气口12流入进气容器10内,空气和氧气能够在进气容器10内初步混合;紧接着在气流驱动设备20的风驱动作用下,初步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穿过第一进气口21流入气流驱动设备20内实现了二次混合,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气体被送入出气容器30内,混合气体在出气通道内依次经过一次整流、分流(穿过分流件40)、二次整流,最后从第三出气口32流出,形成均匀混合的混合气体。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经过上述初混、二次混合、一次整流、分流和二次整流后的空气和氧气能够充分均匀混合,保证氧浓度监测设备和氧浓度控制设备准确可靠工作,确保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进气容器10为内部中空的柱状或箱型结构,内部腔体形成为容纳空气和氧气并提供两者初混的空间。例如,进气容器10可采用不锈钢、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和氧气在进气容器10内的所述空气进气口11与所述氧气进气口12分设于所述进气容器10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所述空气进气口11与所述氧气进气口12相对设置或呈夹角设置。将空气进气口11和氧气进气口12采用相对或者呈夹角设置,空气和氧气流入进气容器10内后,两股气流的路径存在重合,也即会形成空气与氧气对冲的效果,从而使空气与氧气初步混合更加充分。
更进一步地,所述空氧混匀装置100还包括扰流板50,所述扰流板50设置于所述进气容器10的内侧壁上。流入进气容器10内的空气和氧气流到扰流板50上,扰流板50对两者形成挡流和扰流效果,空气和氧气便会朝不同方向形成不规则扩散,使得两者混合更加充分且均匀。
更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板50设置为至少两块,至少两块所述扰流板50均呈朝向所述第一出气口13的方向倾斜设置。同时设置至少两块扰流板50,对空气和氧气的扰流和混匀效果加强,且由于扰流板50是朝向第一出气口13方向倾斜设置的,扰流板50对空气和氧气起到扰流作用的同时,空气和氧气还能够顺着扰流板50朝向第一出气口13方向快速流动,即扰流板50还对混合气体起到导流作用,保证初混气体更加快速、有效的通过进气容器10,减轻混流冲击造成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驱动设备20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和扇叶,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扇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扇叶驱动连接。初混气体流入壳体中后,驱动电机驱动扇叶旋转,扇叶对初混气体形成搅拌而能够保证初混气体二次混合,混匀更加充分。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分流件40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两个过流孔41,至少两个所述过流孔41均匀分散设置。过流孔41允许混合气体穿过分流件40,以便从第三出气口32流出。且由于至少两个过流孔41时均匀分散布置的,因而对穿过分流件40的混合气体的均匀分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件40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分流件40在所述出气容器30内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各所述分流件40上的所述过流孔41相对设置;或者,至少相邻两个所述分流件40上的所述过流孔41错位设置。如此能够实现对混合气体多次分流,加强对混合气体的分流混匀效果。
可选地,上述的分流件40形成为格栅状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过流孔41为圆形孔、方形孔、椭圆形孔、三角形孔等其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即可,在此不作特别限定。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空氧混匀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口2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3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口31与所述第二出气口22之间。如此能够防止进气容器10、气流驱动设备20和出气容器30的接口处产生气体泄漏,提高设备气密性,避免气源浪费和供氧浓度不准。
进一步地,所述空氧混匀装置100还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出气口32处。氧气浓度传感器对经过混匀处理后最终输出的空氧混合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反馈,以便前端调节空气或者氧气的通入流量,实现气流比例的调校,保证输出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满足使用需求。
综上之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其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氧混匀装置包括:
进气容器,所述进气容器开设有空气进气口、氧气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
气流驱动设备,所述气流驱动设备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对接连通;
出气容器,所述出气容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对接连通;以及
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置于所述出气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氧气进气口分设于所述进气容器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氧气进气口相对设置或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氧混匀装置还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设置于所述进气容器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设置为至少两块,至少两块所述扰流板均呈朝向所述第一出气口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设备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和扇叶,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扇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扇叶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两个过流孔,至少两个所述过流孔均匀分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分流件在所述出气容器内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各所述分流件上的所述过流孔相对设置;或者,至少相邻两个所述分流件上的所述过流孔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氧混匀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氧混匀装置还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出气口处。
10.一种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氧混匀装置。
CN202111111303.7A 2021-09-18 2021-09-18 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Pending CN1137136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1303.7A CN113713699A (zh) 2021-09-18 2021-09-18 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1303.7A CN113713699A (zh) 2021-09-18 2021-09-18 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3699A true CN113713699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8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1303.7A Pending CN113713699A (zh) 2021-09-18 2021-09-18 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369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0678A1 (en) * 2001-09-14 2003-04-17 Richard Wartman Reduced-oxygen breathing device
KR20120111398A (ko) * 2011-03-31 2012-10-10 주식회사 멕 아이씨에스 인공 호흡 장치
CN104555931A (zh) * 2015-01-23 2015-04-29 广东欧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制氧机
CN206045820U (zh) * 2016-08-31 2017-03-29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混合装置
CN110917914A (zh) * 2019-12-19 2020-03-27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气体混合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112973483A (zh) * 2021-03-29 2021-06-18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混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0678A1 (en) * 2001-09-14 2003-04-17 Richard Wartman Reduced-oxygen breathing device
KR20120111398A (ko) * 2011-03-31 2012-10-10 주식회사 멕 아이씨에스 인공 호흡 장치
CN104555931A (zh) * 2015-01-23 2015-04-29 广东欧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制氧机
CN206045820U (zh) * 2016-08-31 2017-03-29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混合装置
CN110917914A (zh) * 2019-12-19 2020-03-27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气体混合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112973483A (zh) * 2021-03-29 2021-06-18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混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20754A (en) Controllable partial rebreathing anesthesia circuit and respiratory assist device
US20140158133A1 (en) Nasal Venti System
CN111658933A (zh) 一种具有氧气浓度自我调节的防疫呼吸机
Cavaglià et al.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COVID‐19 era: Proposal for a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losed‐loop circuit minimizing air contamination, oxygen consumption, and noise
US20160243329A1 (en) High flow ventilation system for endoscopy procedures
CN113713699A (zh) 空氧混匀装置及呼吸制氧消毒一体机
CN213077044U (zh) 一种采用新型湿化方式的呼吸机装置
CN111905226A (zh) 一种提供湿化氧疗的呼吸维持系统
Null et al. 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 during transportation
CN216258622U (zh) 呼吸氧疗一体机
CN210872226U (zh) 一种实验猴用雾化给药面罩
CN209221262U (zh) 一种呼吸麻醉面罩
CN207694060U (zh) 医用呼吸机湿化器
CN209048832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机
CN201426909Y (zh) 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及其面罩
KR102103025B1 (ko) 산소 유량계 결합 가습기구
CN215537586U (zh) 呼吸机及其气体混合装置
CN217187379U (zh) 一种供氧用定量控温湿化装置
CN21151297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108295366A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
CN219814946U (zh) 一种用于气切湿化雾化氧疗装置
CN208626375U (zh) 一种手持式二氧化碳吸入面罩
CN215024294U (zh) 一种呼吸机
CN212730658U (zh) 一种提供湿化氧疗的呼吸维持系统
CN215461162U (zh) 一种吸氧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