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3355A - 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 Google Patents

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3355A
CN113713355A CN202111164039.3A CN202111164039A CN113713355A CN 113713355 A CN113713355 A CN 113713355A CN 202111164039 A CN202111164039 A CN 202111164039A CN 113713355 A CN113713355 A CN 113713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ing
reaction speed
electromagnetic
conversion reaction
train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40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国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jing Malong Yixi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jing Malong Yixi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jing Malong Yixi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jing Malong Yixi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40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3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3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3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34Tackling, blocking or grappling dummies, e.g. boxing or wrestling or American- football dumm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44/00Sports without balls
    • A63B2244/10Combat sports
    • A63B2244/102Box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包括底座、站桩和主机,站桩和主机分别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侧,站桩上设置有若干空心的充气假肢,充气假肢为具有弹性的可收缩结构,主机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每个充气假肢的内腔与空气压缩机之间均通过充气管连通,充气管上设置有电磁充气阀,在电磁充气阀与充气假肢之间的充气管上设置有泄气口,泄气口上设置有电磁泄气阀,主机上设置有控制器,空气压缩机、电磁充气阀和电磁泄气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能模拟组合拳击技法,具有对练功能,训练效果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Description

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及运动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跑步、太极、拳击格斗、体能训练、体形训练等娱乐健身运动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其中拳击格斗运动以其具有健身、攻防、发泄等功能也博得很多人的喜爱,但由于它是一项双人对打运动,需要有人陪练,对于没有时间去健身房,在家里又找不到对手的拳击爱好者来说,若是仅依靠跳绳、哑铃、杠铃、沙袋、拳击靶或发泄球练习,会因为缺少互动性,而影响到训练效果和运动体验,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专门的辅助训练器械。目前,拳击格斗训练所使用的辅助器械大多是一些固定式的结构,比如吊式沙袋、立式沙袋及没有动能的速度球等简单器械,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拳击训练机,但大都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没有模拟运动的功能,不能进行刺拳、勾拳等各种组合拳击技法的教学训练,也不能起到较好的对练效果,而在拳击格斗运动中,最主要是训练人们的速度、力量、反应能力、移动步伐、出拳(出腿)的时机和准确性等,这就使得利用这些固定结构的辅助器械难以提高拳击格斗的水平,难以满足训练的需要。因此,研制开发能模拟组合拳击技法,具有对练功能,训练效果好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是客观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模拟组合拳击技法,具有对练功能,训练效果好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站桩和主机,站桩和主机分别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侧,站桩上设置有若干空心的充气假肢,充气假肢为具有弹性的可收缩结构,主机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每个充气假肢的内腔与空气压缩机之间均通过充气管连通,充气管上设置有电磁充气阀,在电磁充气阀与充气假肢之间的充气管上设置有泄气口,泄气口上设置有电磁泄气阀,主机上设置有控制器,空气压缩机、电磁充气阀和电磁泄气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站桩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人造皮革层、弹性层、塑料包裹层和钢管,钢管内设置有骨架,骨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充气管的出气端从站桩的下方伸入到钢管的内部后依次穿过钢管、塑料包裹层、弹性层和人造皮革层与相应的充气假肢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骨架包括竖轴和多组撑杆,多组撑杆从上到下间隔布置,站桩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底部设置有底板,竖轴的上端与顶板连接,下端与底板连接,撑杆的一端与竖轴连接,另一端与钢管连接。
进一步的,站桩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段和下段,上段与下段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转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杆、滑块和滑道,滑道上沿滑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加工有安装孔和腰形孔,滑块滑动安装在腰形孔内,电机安装在下段的钢管内,连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竖轴包括上轴和下轴,上轴位于上段内,下轴位于下段内,上轴和下轴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下轴的上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上轴的下端与连接件转动连接,上轴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站桩的底部与底座之间通过多根螺栓连接,在站桩底部和底座之间的螺栓上设置有减震弹簧。
进一步的,底座上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加工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站桩的底部固定在移动块上,在靠近主机一侧的滑槽内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气缸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滑槽内的底部沿滑槽的长度方向加工有导向槽,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凸起。
进一步的,充气假肢的端部设置有配重块。
本发明中的充气假肢经过压模而成具有各种攻击形态,用以模拟各种拳击格斗姿态,本发明在投入使用前,根据需要在站桩上设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充气假肢,再根据拳击格斗的训练需求,在控制器内输入相应的控制命令,由控制器控制空气压缩机、电磁充气阀和电磁泄气阀的工作,运行时,先打开相应的电磁充气阀并关闭相应的电磁泄气阀,启动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通过充气管输送到相应充气假肢的内腔,这时充气假肢在气压的作用下撑大弹起,形成相应的拳击攻击动作,该动作完成后,关闭电磁充气阀,开启电磁泄气阀,由于充气假肢具有弹性,停止充气时,在弹性收缩的作用下,充气假肢内的空气经过充气管后从泄气口排出,充气假肢收缩复位等待下次充气撑大,以此类推,在空气压缩机、电磁充气阀和电磁泄气阀的相互作用下,对各个充气假肢进行充气和泄气操作,从而模拟各种拳击组合拳法,具有对练功能,能够对人们的力量、反应速度、出拳时机和准确性等进行训练,从而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本发明能模拟组合拳击技法,具有对练功能,训练效果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空气压缩机5和充气管6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站桩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动机构2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站桩,3-主机,4-充气假肢,5-空气压缩机,6-充气管,7-电磁充气阀,8-泄气口,9-电磁泄气阀,10-控制器,11-人造皮革层,12-弹性层,13-塑料包裹层,14-钢管,15-竖轴,16-撑杆,17-顶板,18-底板,19-上段,20-下段,21-转动机构,22-电机,23-连杆,24-滑块,25-滑道,26-安装孔,27-腰形孔,28-连接件,29-螺栓,30-减震弹簧,31-滑槽,32-移动块,33-气缸,34-复位弹簧,35-导向槽,36-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1、站桩2和主机3,为了节约成本,底座1可使用空心塑料箱体制作,并使用钢结构的支架加以固定即可,为了提高整个训练机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能,防止其产生位移或晃动,也为了提高训练机的抗击打能力,可在空心箱体内装入水、铁沙等高重量、高密度等增重材料,站桩2为现有结构,用于安装充气假肢4,站桩2和主机3分别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侧,站桩2上设置有若干空心的充气假肢4,充气假肢4为具有弹性的可收缩结构,充气假肢4可使用橡胶材料压模成形,其充气后能够模拟各种拳击格斗姿态,而内部无压力气体的情况下,能够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保持下垂收缩状态,充气后既能变成各种拳击形态,在实际使用时,具体的拳击形态和数量根据需要确定,比如,即可选用手部拳击形态,也可选用腿部的格斗形态,也可根据拳击格斗的组合选用相配套的充气假肢4形态,主机3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5,空气压缩机5为现有设备,用于对充气假肢4进行充气,每个充气假肢4的内腔与空气压缩机5之间均通过充气管6连通,充气管6上设置有电磁充气阀7,在电磁充气阀7与充气假肢4之间的充气管6上设置有泄气口8,泄气口8上设置有电磁泄气阀9,主机3上设置有控制器10,空气压缩机5、电磁充气阀7和电磁泄气阀9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0连接。
本发明中的充气假肢4经过压模而成具有各种攻击形态,用以模拟各种拳击格斗姿态,本发明在投入使用前,根据需要在站桩2上设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充气假肢4,再根据拳击格斗的训练需求,在控制器10内输入相应的控制命令,由控制器10控制空气压缩机5、电磁充气阀7和电磁泄气阀9的运动,运行时,先打开相应的电磁充气阀7并关闭相应的电磁泄气阀9,启动空气压缩机5,空气压缩机5将压缩空气通过充气管6输送到相应充气假肢4的内腔,这时充气假肢4在气压的作用下撑大弹起,形成相应的拳击动作,该动作完成后,关闭电磁充气阀7,开启电磁泄气阀9,由于充气假肢4具有弹性,停止充气时,在弹性收缩的作用下,充气假肢4内的空气经过充气管6后从泄气口8排出,完成充气假肢4内的压力释放,充气假肢4收缩复位等待下次充气撑大,以此类推,在空气压缩机5、电磁充气阀7和电磁泄气阀9的相互作用下,对各个充气假肢4进行充气和泄气操作,从而模拟各种拳击组合拳法,具有对练效果,能够对人们的力量、反应速度、出拳时机和准确性等进行训练,从而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本发明中,充气假肢4的数量可以为3-12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个;通过控制器中控制主板的程序设置,可以任意组合各充气假肢4的动作顺序,也可分别控制每个充气假肢4充气后弹起并维持动作的时间,基于充气假肢4预先设置的各种姿态,从而能够模拟拳击格斗过程中的各种组合动作,实现较好的训练效果。例如01号假肢的预设姿态为直冲拳,02号假肢的预设姿态为下勾拳,03号假肢的预设姿态为踢腿。通过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可以是先直冲拳再下勾拳,然后踢腿;也可以是先下勾拳再直冲拳,然后踢腿;或者先踢腿再直冲拳,然后下勾拳等。同时,可以控制各个动作间的间隔时间,例如先直冲拳后,间隔1秒再出下勾拳,也可以间隔0.5秒就出下勾拳,以适应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训练需要。同理,依此类推,根据设置的充气假肢4的数量,均可通过控制器对所有假肢的动作顺序进行任意排列组合,也可任意调整各动作间的间隔时间。
站桩2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人造皮革层11、弹性层12、塑料包裹层13和钢管14,钢管14内设置有骨架,骨架的下端与底座1连接,通过弹性层12的设置,可防止训练者在对站桩2击打时受伤,并起到吸收冲击力的作用,弹性层12可选用海绵等柔性材料。
充气管6的出气端从站桩2的下方伸入到钢管14的内部后依次穿过钢管14、塑料包裹层13、弹性层12和人造皮革层11与相应的充气假肢4内腔连通,这样的设置使得充气管6隐藏在站桩2的内部,避免充气管6外置造成现场管路的杂乱,提高训练机外观的整洁,也可起到保护充气管6的作用,防止其受损。
骨架包括竖轴15和多组撑杆16,多组撑杆16从上到下间隔布置,站桩2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7,底部设置有底板18,竖轴15的上端与顶板17连接,下端与底板18连接,撑杆16的一端与竖轴15连接,另一端与钢管14连接。竖轴15为骨架的中心轴,通过多组撑杆16与钢管14连接,将整个站桩2连为一体,确保站桩2具有较好的刚性,使得站桩2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站桩2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段19和下段20,上段19与下段20之间通过转动机构21转动连接,通过分体式和转动机构21的结构设计,使得上段19能够转动,配合充气假肢4,能够更加逼真的模拟拳击组合技法,完成更为复杂的拳击格斗动作,从而提高训练机的训练效果。
转动机构21包括电机22、连杆23、滑块24和滑道25,电机22为现有设备,可在市场上选购,滑道25上沿滑道25的长度方向依次加工有安装孔26和腰形孔27,滑块24滑动安装在腰形孔27内,电机22安装在下段20的钢管14内,连杆23的一端与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24转动连接,竖轴15包括上轴和下轴,上轴位于上段19内,下轴位于下段20内,上轴和下轴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8,下轴的上端与连接件28固定连接,上轴的下端与连接件28转动连接,上轴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6内。转动机构21的工作原理是:电机22带动连杆23转动,连杆23带动滑块24在滑道25内的腰形孔27内滑动,由于电机22的位置固定,滑道25的端部也固定在上轴上,连杆23在腰形孔27内滑动时就会迫使滑道25以上轴为圆心转动,在电机22的不断转动过程中,就会带动滑道25进行摆动,从而带动上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左右来回转动。
站桩2的底部与底座1之间通过多根螺栓29连接,在站桩2底部和底座1之间的螺栓29上设置有减震弹簧30,当站桩2受到冲击时,这些冲击会传至站桩2底部的减震弹簧30,减震弹簧30能够吸收和减少冲击和振动。
底座1上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加工有滑槽31,滑槽31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32,站桩2的底部固定在移动块32上,在靠近主机3一侧的滑槽31内安装有气缸33,气缸33的活塞杆端部与移动块32固定连接,气缸33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一端与滑槽3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块32固定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设置了气缸33,气缸33能够带动移动块32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站桩2前后移动,从而能够更好的模拟各种拳击技法,具有更好的攻防效果,提高训练效果。气缸33为单作用气缸,只有一腔可输入压缩空气,实现一个方向的运动,能够通过活塞杆推动移动块32向前移动,当移动块32到达滑槽31前端时停止移动,这时关闭气缸33 ,移动块32在复位弹簧34的回弹作用下,向后移动,使气缸33复位,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站桩2的前后移动,配合充气假肢4完成攻击和退守动作。为了节约成本,移动块32可使用空心塑料箱体制作,为了提高移动块32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能,防止其产生位移或晃动,也为了提高训练机的抗击打能力,可在空心箱体内装入水、铁沙等高重量、高密度等增重材料。
站桩2固定在移动块32上,并随着移动块32前后移动,为了防止移动块32在滑槽31内产生位移和晃动,滑槽31内的底部沿滑槽31的长度方向加工有导向槽35,移动块32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槽35滑动配合的凸起,导向槽35可设置成燕尾形,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能够保证移动块32在滑槽31内移动的平稳性。
充气假肢4的端部设置有配重块36,充气假肢4在停止充气并开启电磁泄气阀9时,其中的气体在充气假肢4自身的弹性收缩下会逐渐缩小,但这个过程较为缓慢,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训练效果,因此在充气假肢4的端部设置配重块36,配重块3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迅速下落,并带着充气假肢4下落,同时快速将充气假肢4内的气体挤出,从而不影响训练机的使用。
为了提高模拟的逼真程度,可在站桩2的上方设置人形头部橡胶假体。为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可在充气假肢4、站桩2及人形头部橡胶假体等各区域任意位置安装各类传感器,如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计数传感器等等,以获取学员训练时在单位时间内其中目标位置的次数和击中受体的力量等,从而评价学员面对各种组合拳时的攻防转换反应速度和击打能力。

Claims (10)

1.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站桩(2)和主机(3),所述站桩(2)和主机(3)分别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侧,所述站桩(2)上设置有若干空心的充气假肢(4),所述充气假肢(4)为具有弹性的可收缩结构,所述主机(3)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5),每个充气假肢(4)的内腔与空气压缩机(5)之间均通过充气管(6)连通,所述充气管(6)上设置有电磁充气阀(7),在电磁充气阀(7)与充气假肢(4)之间的充气管(6)上设置有泄气口(8),泄气口(8)上设置有电磁泄气阀(9),所述主机(3)上设置有控制器(10),所述空气压缩机(5)、电磁充气阀(7)和电磁泄气阀(9)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桩(2)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人造皮革层(11)、弹性层(12)、塑料包裹层(13)和钢管(14),钢管(14)内设置有骨架,骨架的下端与底座(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6)的出气端从站桩(2)的下方伸入到钢管(14)的内部后依次穿过钢管(14)、塑料包裹层(13)、弹性层(12)和人造皮革层(11)与相应的充气假肢(4)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包括竖轴(15)和多组撑杆(16),多组撑杆(16)从上到下间隔布置,所述站桩(2)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7),底部设置有底板(18),竖轴(15)的上端与顶板(17)连接,下端与底板(18)连接,撑杆(16)的一端与竖轴(15)连接,另一端与钢管(1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桩(2)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段(19)和下段(20),所述上段(19)与下段(20)之间通过转动机构(2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1)包括电机(22)、连杆(23)、滑块(24)和滑道(25),所述滑道(25)上沿滑道(25)的长度方向依次加工有安装孔(26)和腰形孔(27),所述滑块(24)滑动安装在腰形孔(27)内,所述电机(22)安装在下段(20)的钢管(14)内,所述连杆(23)的一端与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24)转动连接,所述竖轴(15)包括上轴和下轴,上轴位于上段(19)内,下轴位于下段(20)内,上轴和下轴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8),所述下轴的上端与连接件(28)固定连接,上轴的下端与连接件(28)转动连接,所述上轴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桩(2)的底部与底座(1)之间通过多根螺栓(29)连接,在站桩(2)底部和底座(1)之间的螺栓(29)上设置有减震弹簧(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加工有滑槽(31),滑槽(31)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32),所述站桩(2)的底部固定在移动块(32)上,在靠近主机(3)一侧的滑槽(31)内安装有气缸(33),气缸(33)的活塞杆端部与移动块(32)固定连接,所述气缸(33)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一端与滑槽(3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块(3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内的底部沿滑槽(31)的长度方向加工有导向槽(35),所述移动块(32)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槽(35)滑动配合的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假肢(4)的端部设置有配重块(36)。
CN202111164039.3A 2021-09-30 2021-09-30 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Pending CN113713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4039.3A CN113713355A (zh) 2021-09-30 2021-09-30 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4039.3A CN113713355A (zh) 2021-09-30 2021-09-30 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3355A true CN113713355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85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4039.3A Pending CN113713355A (zh) 2021-09-30 2021-09-30 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3355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8315A (en) * 1976-07-21 1978-05-09 Schemmel Robert Archer Device for self-defense training
CN1036907A (zh) * 1988-04-19 1989-11-08 杰里·L·威尔逊 自动化拳击机
DE4026818A1 (de) * 1990-08-24 1992-02-27 Herbert Hoffmann Boxtrainingsgeraet
US8777818B1 (en) * 2010-12-22 2014-07-15 Larry E. Tate, Jr. Training device
CN204745593U (zh) * 2015-05-10 2015-11-11 宿州学院 一种拳击速度训练器
CN105148487A (zh) * 2015-09-23 2015-12-16 淄博大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在框式结构上的拳击架
CN105617635A (zh) * 2016-02-27 2016-06-01 沈思覃 一种气动拳击陪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424527U (zh) * 2017-01-03 2017-08-22 朱忠江 体育锻炼用固定沙袋
CN108543273A (zh) * 2018-04-12 2018-09-18 平顶山学院 一种基于导轨可滑动的武术训练设备
CN208911424U (zh) * 2018-08-15 2019-05-31 苏州品三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摆动式拳击训练球
CN209630575U (zh) * 2018-11-14 2019-11-15 周凤菊 一种武术训练用沙袋
CN111701208A (zh) * 2020-06-28 2020-09-25 山西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
CN212700425U (zh) * 2020-07-22 2021-03-1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武术训练用靶座
CN212762755U (zh) * 2020-05-13 2021-03-23 山东宁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桁架钢管除锈装置
CN213313268U (zh) * 2020-10-26 2021-06-0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武术教学工具
CN213912258U (zh) * 2020-09-27 2021-08-10 朱凤强 一种体育训练用沙袋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8315A (en) * 1976-07-21 1978-05-09 Schemmel Robert Archer Device for self-defense training
CN1036907A (zh) * 1988-04-19 1989-11-08 杰里·L·威尔逊 自动化拳击机
DE4026818A1 (de) * 1990-08-24 1992-02-27 Herbert Hoffmann Boxtrainingsgeraet
US8777818B1 (en) * 2010-12-22 2014-07-15 Larry E. Tate, Jr. Training device
CN204745593U (zh) * 2015-05-10 2015-11-11 宿州学院 一种拳击速度训练器
CN105148487A (zh) * 2015-09-23 2015-12-16 淄博大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在框式结构上的拳击架
CN105617635A (zh) * 2016-02-27 2016-06-01 沈思覃 一种气动拳击陪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424527U (zh) * 2017-01-03 2017-08-22 朱忠江 体育锻炼用固定沙袋
CN108543273A (zh) * 2018-04-12 2018-09-18 平顶山学院 一种基于导轨可滑动的武术训练设备
CN208911424U (zh) * 2018-08-15 2019-05-31 苏州品三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摆动式拳击训练球
CN209630575U (zh) * 2018-11-14 2019-11-15 周凤菊 一种武术训练用沙袋
CN212762755U (zh) * 2020-05-13 2021-03-23 山东宁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桁架钢管除锈装置
CN111701208A (zh) * 2020-06-28 2020-09-25 山西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
CN212700425U (zh) * 2020-07-22 2021-03-1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武术训练用靶座
CN213912258U (zh) * 2020-09-27 2021-08-10 朱凤强 一种体育训练用沙袋
CN213313268U (zh) * 2020-10-26 2021-06-0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武术教学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93319B1 (ko) 무술용 육체 상호작용 장치 및 방법
US10981044B2 (en) Method of training with an exercise punching ball
CN104645584B (zh) 遥控模拟动态足球人墙训练装置
CN101124020A (zh) 对练设备
CN111494904B (zh) 一种行进间篮球变向训练器的使用方法
CN101411941B (zh) 模拟实战的对练桩
WO2008024087A1 (fr)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pour sportifs ou enfants
RU2538514C1 (ru) Спортивный снаряд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ударов
CN113713355A (zh) 拳击格斗攻防转换反应速度训练机
CN114470711B (zh) 一种拳击对打训练用装置
CN112843625B (zh) 一种手、腕一体式训练手套
CN105903160B (zh) 强化组合模拟训练场
CN201939983U (zh) 一种乒乓球、网球或壁球击球力量训练器
CN201299953Y (zh) 模拟实战的对练桩
CN208877861U (zh) 一种拳击训练用双头旋转标靶
CN2382440Y (zh) 立体动靶搏击训练健身器
JPH0413007Y2 (zh)
CN215232010U (zh) 一种可调节自动摆动式拳击训练球
RU181521U1 (ru) Робот-тренажер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спортсменов единоборцев
CN201612996U (zh) 沙型桩
RU200808U1 (ru) Адаптивно-координ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боксеров
CN212817990U (zh) 一种格斗训练装置
CN215822319U (zh) 一种拳击速度球训练器
RU1796228C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тренировки спортсменов-единоборцев Родионова В.Л.
RU2778753C1 (ru) Снаряд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 тренировки спортсмен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