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8403A - 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8403A
CN113708403A CN202110942723.3A CN202110942723A CN113708403A CN 113708403 A CN113708403 A CN 113708403A CN 202110942723 A CN202110942723 A CN 202110942723A CN 113708403 A CN113708403 A CN 113708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target
grid
parameter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27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uo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uo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uo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uo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427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84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8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84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服务器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并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再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变流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发电设施的快速增长,为了解决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的电参数不稳定,越来越多的变流器需要布置到待并网的新能源发电设施中,在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
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
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中获取待调元器件的并网工作状态参数的同时获取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当前运行工作状态参数;
在所述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当前运行工作状态参数与所述待调元器件的并网工作状态参数的差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根据所述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预设调参控制策略生成所述目标调整参数。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变流器预设的受控指令规则集;
在所述预设的受控指令规则集中获取与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对应的指令规则;
根据所述指令规则并利用所述目标调整参数生成并向所述目标变流器发出所述调参指令。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目标调整参数是否在预设范围;
当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在预设范围时计算预计调参时间;
当所述目标调整参数超过所述预设范围值时生成故障信息,并向待命人员发送故障处理任务信息。
优选的,所述故障处理任务信息包括目标变流器所在位置信息、故障信息对应处理预案信息。
优选的,所述目标变流器为光伏发电变流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系统,所述变流器并网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
数据提取模块;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
数据加工模块,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
调参指令编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
许可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所述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所述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服务器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并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以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并在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可以使得新能源变流器在并网前与已入电网的其他变流器的参数自动同步,保证了变流器新入网的调参可靠性及准确率,解决了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位本发明实施例变流器并网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随着新能源发电设施的快速增长,为了解决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的电参数不稳定,越来越多的变流器需要布置到待并网的新能源发电设施中,在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
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可以通过已并网变流器的主机的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
步骤S2,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
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以进行加密传输,在服务器上进行解密,所述变流器的运行指标包括变流器的输出端的电参数,如电压、电相位等。
步骤S3,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
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可以是直接调整参数,如降低频率15HZ、降低电压20V等;所述目标调整参数也可以是间接参数,如需要降低设备温度时,所述间接参数可以为,控制散热风机转速至1500r/min。
步骤S4,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
本步骤中,调参指令可以通过目标变流器的受控规则对应生成。
步骤S5,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
所述并网许可指令,包括向目标变流器的主机发出允许输出端断路器接通的指令。
本发明通过服务器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并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以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并在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可以使得新能源变流器在并网前与已入电网的其他变流器的参数自动同步,保证了变流器新入网的调参可靠性及准确率,解决了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3,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从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中获取待调元器件的并网工作状态参数的同时获取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当前运行工作状态参数。
本步骤中,所述待调元器件可以是具有与服务器直接通信的元器件也可以是通过变流器主机与服务器通信的元器件。
步骤S32,在所述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当前运行工作状态参数与所述待调元器件的并网工作状态参数的差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根据所述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预设调参控制策略生成所述目标调整参数。
所述预设预设调参控制策略包括线性调整策略,如在待调元器件为变压模块时,所述预设调整策略为线性匀速变压,如1min内匀速将电压由150V调整至220V,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可以为(70V/min)。
本实施例,所述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当前运行工作状态参数与所述待调元器件的并网工作状态参数的差值的设置,保证了系统的容差性,避免了目标变流器频繁调参。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4,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具体包括:
步骤S41,获取所述目标变流器预设的受控指令规则集。
所述受控指令规则可通过变流器主机的预设指令集获取。
步骤S42,在所述预设的受控指令规则集中获取与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对应的指令规则。
例如,需要降低变流器机箱内部温度,则需要查询目标变流器中散热风扇的受控指令规则。
步骤S43,根据所述指令规则并利用所述目标调整参数生成并向所述目标变流器发出所述调参指令。
例如,需要降温时,所述调参指令为:set fun speed as 1500R/min。
本实施例的设置可以兼容多种不同型号的变流器进行并网控制。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4,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判断所述目标调整参数是否在预设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范围根据不同待调元器件的性能设置。如目标降温范围可以为5℃-20℃。
步骤S402,当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在预设范围时计算预计调参时间。
本步骤中,例如根据目标变流器散热风扇性能数据计算散热完成时间作为所述预计调参时间。
步骤S403,当所述目标调整参数超过所述预设范围值时生成故障信息,并向待命人员发送故障处理任务信息。
所述预设范围可以是目标变流器设备元件的受控调节范围时。
具体地,所述故障处理任务信息包括目标变流器所在位置信息、故障信息对应处理预案信息。
所述处理预案信息预先存设预服务器,且可以通过待命人员的处理经历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进行更新。本实施例的设备调参超限反馈设置,能够及时通知待命人员对目标变流器进行有正对性且高效的处理,保障了设备的安全。
具体地,所述目标变流器为光伏发电变流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系统,所述变流器并网控制系统包括:
100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
所述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可以通过已并网变流器的主机的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
200数据提取模块;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
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以进行加密传输,在服务器上进行解密,所述变流器的运行指标包括变流器的输出端的电参数,如电压、电相位等。
300数据加工模块,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
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可以是直接调整参数,如降低频率15HZ、降低电压20V等;所述目标调整参数也可以是间接参数,如需要降低设备温度时,所述间接参数可以为,控制散热风机转速至1500r/min。
400调参指令编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
所述调参指令可以通过目标变流器的受控规则对应生成。
500许可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
所述并网许可指令,包括向目标变流器的主机发出允许输出端断路器接通的指令。
本发明通过服务器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并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以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并在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可以使得新能源变流器在并网前与已入电网的其他变流器的参数自动同步,保证了变流器新入网的调参可靠性及准确率,解决了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如图6所示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所述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服务器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并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以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并在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可以使得新能源变流器在并网前与已入电网的其他变流器的参数自动同步,保证了变流器新入网的调参可靠性及准确率,解决了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未图示),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所述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服务器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并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以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并在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可以使得新能源变流器在并网前与已入电网的其他变流器的参数自动同步,保证了变流器新入网的调参可靠性及准确率,解决了变流器并网时由于与已并网设备电参数的不同会产生许多杂波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
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
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中获取待调元器件的并网工作状态参数的同时获取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当前运行工作状态参数;
在所述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当前运行工作状态参数与所述待调元器件的并网工作状态参数的差值超出预设误差范围时,根据所述目标变流器对应待调元器件的预设调参控制策略生成所述目标调整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变流器预设的受控指令规则集;
在所述预设的受控指令规则集中获取与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对应的指令规则;
根据所述指令规则并利用所述目标调整参数生成并向所述目标变流器发出所述调参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目标调整参数是否在预设范围;
当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在预设范围时计算预计调参时间;
当所述目标调整参数超过所述预设范围值时生成故障信息,并向待命人员发送故障处理任务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处理任务信息包括目标变流器所在位置信息、故障信息对应处理预案信息。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变流器为光伏发电变流器。
7.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已并网变流器的当前设备状态数据;
数据提取模块;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数据中提取变流器运行指标作为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
数据加工模块,根据所述当前变流器并网参数确定目标变流器的目标调整参数;
调参指令编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整参数向目标变流器发出调参指令;
许可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变流器已执行完毕调参指令时,向目标变流器发出并网许可指令。
8.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所述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所述变流器并网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42723.3A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7084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2723.3A CN113708403A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2723.3A CN113708403A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8403A true CN113708403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52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2723.3A Pending CN113708403A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840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5782A (zh) * 2010-11-30 2011-04-0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控制方法
WO2016177208A1 (zh) * 2015-08-26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网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149746A (zh) * 2018-09-05 2019-01-04 广东铨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7371A (zh) * 2018-10-31 2019-01-15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锁相环影响的电压源型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52207A (zh) * 2020-09-22 2020-12-29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WO2020258508A1 (zh) * 2019-06-27 2020-12-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模型超参数调整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6564A (zh) * 2020-11-30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变流器、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5782A (zh) * 2010-11-30 2011-04-0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控制方法
WO2016177208A1 (zh) * 2015-08-26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网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149746A (zh) * 2018-09-05 2019-01-04 广东铨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7371A (zh) * 2018-10-31 2019-01-15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锁相环影响的电压源型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258508A1 (zh) * 2019-06-27 2020-12-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模型超参数调整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2207A (zh) * 2020-09-22 2020-12-29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2636564A (zh) * 2020-11-30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变流器、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 WANG等: "Optimal Synchronization Interval in the PS-PWM based MMCs with Sub-module Asynchronism", 2020 15TH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9 November 2020 (2020-11-09) *
周诗颖;邹旭东;童力;朱东海;高晓璐;赵迎迎;康勇;: "考虑锁相环影响的LCL型并网变换器电流环控制器参数设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no. 04, 20 February 2016 (2016-02-20) *
段斌;陈明杰;李辉;赖俊;: "基于电能质量态势感知的分布式发电主动运行决策方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 no. 21, 10 November 2016 (2016-11-10) *
毕大强;周稳;戴瑜兴;李显国;: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储能变流器无缝切换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化, no. 10, 25 May 2016 (2016-05-25) *
翟登辉;王鹏;辛军;任志航;杨东海;: "具备VSG特征并网变流器的预同步及主动孤岛判别方法研究", 电测与仪表, no. 15, 10 August 2018 (2018-08-10) *
贾宇虹;贺超;陈国柱;: "并网逆变器的相序自适应控制研究", 机电工程, no. 12, 20 December 2013 (2013-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os Santos Neto et al. Design of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a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 in wind systems
Susperregui et al. Second‐order sliding‐mode controller design and tuning for grid synchronisation and power control of a wind turbine‐drive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US201301767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frequency converter
Xie et al.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in presence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and series compensation and mitigation of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by proper control of series capacitor
Martinez et al. Second‐order sliding‐mode‐based global control scheme for wind turbine‐driven DFIGs subject to unbalanced and distorted grid voltage
Amin et al. Nonlinear control operation of DFIG-based WECS incorporated with machine loss reduction scheme
Jaladi et al. DC‐link transient improvement of SMC‐based hybrid control of DFIG‐WES under asymmetrical grid faults
Rahimi Mathematical modeling,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PMSG‐based wind turbines operating with an alternative control structure in power control mode
CN109217776A (zh) 一种电机的加热方法、装置及变频器
Jaladi et al. A new hybrid control scheme for minimizing torque and flux ripple for DFIG‐based WES under random change in wind speed
US2022032102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verter Contro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Minimisation of the H-Infinity Norm
Tremblay et al. Real-time simulation of a fully detailed type-IV wind turbine
CN113708403A (zh) 一种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Memon et al. Dynamic response and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enhancement of brushless 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 using Salp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US20230067971A1 (en)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control system
Mesbahi et al. A hybri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active filter for non linear conditions
WO201919980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renewable energy plant
Oonsivilai et al.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tabu search for optimum PID controller tuning AVR system
CN110071528B (zh) 一种逆变器并网型分布式电源故障模型构建方法
Ghamri et al. Robust AVR design for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Gupta et al. Model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single area power system for load frequency control
Li et al. Multi-objective visual design method of control system for synchronous motor drives
Wanik et al. Simulation of microturbine gener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during grid faults under new grid code requirements
Ahsanullah Memon et al. Internal mode control based coordinated controller for brushless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in wind turbines during fault conditions
Asadollah et al. Comparison of Voltag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Wind Pa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