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3618A -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3618A
CN113703618A CN202111010603.6A CN202111010603A CN113703618A CN 113703618 A CN113703618 A CN 113703618A CN 202111010603 A CN202111010603 A CN 202111010603A CN 113703618 A CN113703618 A CN 113703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knob
electrode
area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0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3618B (zh
Inventor
吴常志
孙莹
许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06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3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3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3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3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3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高旋钮报点率。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包括画面显示区域和旋钮设置区域,显示区被划分为多个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电极,包括画面显示区域的第一类触控电极和旋钮设置区域的第二类触控电极;旋钮,位于屏幕,包括第一触控区域的第一触点组件和第二触控区域的第二触点组件,第二类触控电极包括与第一触点组件交叠的第一电极和与第二触点组件交叠的第二电极;驱动周期包括多个时段,第一时段,第二电极接收接地信号,第一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第二时段,第一电极接收接地信号,第二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Description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车载产品中的触控显示装置为例,用户可通过手指触摸屏幕对播放器的音量等参数进行调节。然而,该种操作方式无法实现盲操作,驾驶员进行调节时视线需要注视屏幕,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位置处设置旋钮,通过手动旋转旋钮进行参数调节,但边框增设旋钮不仅会增大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增大其占用空间,而且也不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的集成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提高了触控显示装置的集成度,并提高了旋钮报点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区,包括画面显示区域和旋钮设置区域,所述显示区被划分为多个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
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和第二类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画面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旋钮设置区域;
旋钮,位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屏幕上且位于所述旋钮设置区域,所述旋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触点组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触点组件,所述第一触点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所述第二触点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触点组件交叠,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触点组件交叠;
一个驱动周期包括多个时段,多个所述时段与多个所述触控区域一一对应;
在各所述时段内,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区域中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其中,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除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所述第二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一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二时段,除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所述第一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
一个驱动周期包括多个时段,多个时段与多个所述触控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各所述时段内,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区域中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其中,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除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所述第二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一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二时段,除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所述第一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旋钮的结构进行调整,使其包括位于不同触控区域的两组触点组件,可以在一个驱动周期内对旋钮检测信号进行两次侦测。具体地,结合分时触控的原理,在第一时段内,第一触控区域内的触控电极与检测信号线之间的传输通路导通,第一触控区域中的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该时段,将位于第二触控区域内的第二电极作为接地电极,将位于第一触控区域内的第一电极作为感应电极,第一电极将感应到的包含有电容信息的旋钮检测信号传输出去,从而实现一次旋钮检测信号的侦测。在第二时段,第二触控区域内的触控电极与检测信号线之间的传输通路导通,第二触控区域中的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该时段内,将位于第一触控区域内的第一电极作为接地电极,将位于第二触控区域内的第二电极作为感应电极,第二电极将感应到的包含有电容信息的旋钮检测信号传输出去,从而实现另一次旋钮检测信号的侦测。
可见,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旋钮的报点率可以增大一倍,例如,当触控报点率为120Hz时,旋钮报点率可增大至240Hz,从而显著降低了旋钮漏报点的风险,改善了旋钮转速度限制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种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旋钮旋转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时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时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旋钮旋转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时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旋钮导致触控显示装置占用空间较大、集成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在该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中,旋钮置于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并利用触控显示面板内的触控电极实现对旋钮旋转档位的检测,既避免了旋钮占用边框宽度,还提高了触控显示装置的集成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种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1,显示区1包括画面显示区域2和旋钮设置区域3,并且,显示区1被划分为多个触控区域4。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显示面板5,触控显示面板5包括多个触控电极7,具体可为自容式触控电极。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分时触控的方式,即,分时采集不同触控区域4中位于画面显示区域2内的触控电极7所感应到的触控检测信号。示例性的,显示区1被划分为n个触控区域4,各触控区域4包括m个呈矩阵式排布的触控电极7,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m条检测信号线,每个触控区域4内的m个触控电极7分别与这m条检测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一个驱动周期包括与n个触控区域4一一对应的n个时段,在一个时段内,仅控制其对应的触控区域4内的触控电极7与检测信号线之间的通路导通,只有该触控区域4内的触控电极7能将感应到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检测信号线中,从而实现n个触控区域4的分时检测。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旋钮6,旋钮6位于触控显示面板5的屏幕上且位于旋钮设置区域3,旋钮6包括接地触点8、第一感应触点9和第二感应触点10,接地触点8、第一感应触点9和第二感应触点10分别与触控显示面板5的屏幕接触且三者位于同一触控区域4内。其中,接地触点8背向触控显示面板5一侧设有接地弹片12,第一感应触点9背向触控显示面板5一侧设有第一感应弹片13,第二感应触点10背向触控显示面板5一侧设有第二感应弹片14。此外,旋钮6还包括旋转金属片11,多个旋转金属片11沿旋钮6的周向间隔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旋钮检测原理如下:
进行旋钮检测时,接地触点8下方的触控电极7作为接地电极,用于接收接地信号,第一感应触点9和第二感应触点10下方的触控电极7则作为感应电极,用于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旋钮6旋转时,旋转金属片11随之发生旋转,旋转金属片11在旋转过程中与接地弹片12接触与否、与第一感应弹片13接触与否、以及与第二感应弹片14接触与否均会改变接地触点8下方的触控电极7与感应触点下方的触控电极7之间所形成的互容大小,互容的电容量发生变化后,第一感应触点9和第二感应触点10下方的触控电极7所感测到的旋钮检测信号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而在旋钮6旋转过程中,旋转金属片11与接地弹片12、第一感应弹片13和第二感应弹片14之间具有多种接触状态。示例性的,旋钮6具有四种接触状态:在第一种接触状态下,旋转金属片11与接地弹片12接触,旋转金属片11与第一感应弹片13接触,旋转金属片11与第二感应弹片14接触;在第二种接触状态下,旋转金属片11与接地弹片12接触,旋转金属片11不与第一感应弹片13接触,旋转金属片11与第二感应弹片14接触;在第三种接触状态下,旋转金属片11与接地弹片12接触,旋转金属片11与第一感应弹片13接触,旋转金属片11不与第二感应弹片14接触;在第四种接触状态下,旋转金属片11与接地弹片12接触,旋转金属片11不与第一感应弹片13接触,旋转金属片11不与第二感应弹片14接触。
在这四种接触状态下,接地触点8下方的触控电极7与感应触点下方的触控电极7之间所形成的互容各不相同,即,在不同的接触状态下,第一感应触点9下方的触控电极7和第二感应触点10下方的触控电极7感应并传输的旋钮检测信号也不相同。根据第一感应触点9和第二感应触点10下方的触控电极7所传输的旋钮检测信号即可判断当前旋钮6所处的接触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旋钮6当前处于哪一种接触状态,旋钮6顺时针旋转一次或者逆时针旋转一次之后,旋钮6所切换的接触状态都不相同。示例性的,结合图3所示的一种旋钮旋转示意图,假定旋钮6在当前状态下处于第一种接触状态,若旋钮6在当前状态下顺时针旋转一次,旋钮6则切换至第二接触状态,而若旋钮6在当前状态下逆时针旋转一次,旋钮6则切换至第三接触状态。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感应触点9下方的触控电极7和第二感应触点10下方的触控电极7反馈的包含有电容信息的旋钮检测信号,判断旋钮6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
但是,发明人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结构中,接地触点8、第一感应触点9和第二感应触点10位于同一触控区域4,因此,只有在该触控区域4对应的时段内,感应触点下方的触控电极7与检测信号线之间的通路才能导通,进而才能对旋钮检测信号进行侦测。也就是说,结合图4所示的时序图,在一个驱动周期T内只能进行一次旋钮检测信号的侦测,其中,图4中的t表示时段,touch表示触控检测,knob表示旋钮检测。如此一来,旋钮6的报点率需与触控的报点率保持一致,例如,当触控的报点率为120Hz时,旋钮6的报点率也只能为120Hz。这就导致旋钮6的报点率受限,如若旋钮6转速过快,容易导致漏报点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结合图1,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1,显示区1包括画面显示区域2和旋钮设置区域3,其中,旋钮设置区域3为用于设置旋钮6的区域,画面显示区域2为不被旋钮6遮挡、正常进行画面显示的区域;显示区1被划分为多个触控区域4,触控区域4包括第一触控区域15和第二触控区域16。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显示面板5,触控显示面板5包括多个触控电极7,触控电极7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17和第二类触控电极18,第一类触控电极17位于画面显示区域2,第二类触控电极18的至少部分位于旋钮设置区域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旋钮设置区域3上设置有旋钮6,用户手指无法触摸,因此,第二类触控电极18可不用做触控检测。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旋钮6,旋钮6位于触控显示面板5的屏幕上且位于旋钮设置区域3,旋钮6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触点组件19和至少两个第二触点组件20,第一触点组件19位于第一触控区域15,第二触点组件20位于第二触控区域16。
其中,第二类触控电极18包括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垂直于触控显示面板5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电极21与第一触点组件19交叠,第二电极22与第二触点组件20交叠。
一个驱动周期包括多个时段,多个时段与多个触控区域4一一对应。在各时段内,与其对应的触控区域4中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其中,与第一触控区域15对应的时段为第一时段,在第一时段,除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第二电极22接收接地信号,第一电极21传输旋钮检测信号,与第二触控区域16对应的时段为第二时段,在第二时段,除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第一电极21接收接地信号,第二电极22传输旋钮检测信号。其中,触控检测信号用于进行触摸位置的判断,旋钮检测信号用于进行旋钮6旋转情况的判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旋钮6的结构进行调整,使其包括位于不同触控区域4的两组触点组件,可以在一个驱动周期内对旋钮检测信号进行两次侦测。具体地,结合图6所示的时序图,其中,T表示驱动周期,t表示时段(第一时段用t1表示,第二时段用t2表示),touch表示触控检测,knob表示旋钮检测,结合上述分时触控的原理,在第一时段t1内,第一触控区域15内的触控电极7与检测信号线之间的传输通路导通,第一触控区域15中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该时段,将位于第二触控区域16内的第二电极22作为接地电极,将位于第一触控区域15内的第一电极21作为感应电极,第一电极21将感应到的包含有电容信息的旋钮检测信号传输出去,从而实现一次旋钮检测信号的侦测。在第二时段t2,第二触控区域16内的触控电极7与检测信号线之间的传输通路导通,第二触控区域16中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该时段内,将位于第一触控区域15内的第一电极21作为接地电极,将位于第二触控区域16内的第二电极22作为感应电极,第二电极22将感应到的包含有电容信息的旋钮检测信号传输出去,从而实现另一次旋钮检测信号的侦测。
可见,相较于图2所示的结构,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旋钮6的报点率可以增大一倍,例如,当触控报点率为120Hz时,旋钮6报点率可增大至240Hz,从而显著降低了旋钮6漏报点的风险,改善了旋钮6转速度限制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请再次参见图5,触控电极7和旋钮设置区域3可采用不同的形状设计,例如,触控电极7的形状为矩形,而旋钮设置区域3的形状为圆形,此时可能出现某个触控电极7的一半电极位于旋钮设置区域3,而另一半电极位于画面显示区域2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限定第二类触控电极18的至少部分位于旋钮设置区域3,也就是将同时位于旋钮设置区域3和画面显示区域2的这类触控电极7限定为了第二类触控电极18。一方面,如若触点组件设置在旋钮6边缘附近,触点组件较大可能地会与旋钮设置区域3和画面显示区域2交界处的触控电极7交叠,将上述触控电极7设定为第二类触控电极18,可以更多数量的触控电极7作为旋钮检测的感应电极,提高旋钮6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的检测准确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在旋钮设置区域3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旋钮6后,用户的手指通常不会去触摸旋钮6与屏幕的交界,因此即使该位置处的触控电极7不用作触控检测,也不会影响到显示装置的触控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触点组件19包括第一触点23和第一弹片24,第一触点23与触控显示面板5的屏幕接触,第一弹片24位于第一触点23背向触控显示面板5一侧;第二触点组件20包括第二触点25和第二弹片26,第二触点25与触控显示面板5的屏幕接触,第二弹片26位于第二触点25背向触控显示面板5一侧。
旋钮6还包括多个旋转金属片11,旋转金属片11位于第一弹片24和第二弹片26背向触控显示面板5一侧,且多个旋转金属片11沿旋钮6的周向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旋钮6还包括旋钮壳体,上述第一触点组件19、第二触点组件20和旋转金属片11均置于旋钮壳体内,且旋钮壳体的旋转能够带动旋转金属片11的旋转。
与图2所示的结构对应的旋钮检测原理类似,本发明实施例中旋钮检测模拟手指触控,旋转金属片11在旋转过程中与各个弹片的接触与否,均会改变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所形成的互容大小,互容发生变化后,作为感应电极的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感测到的旋钮检测信号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以旋钮6包括两个第一触点组件19和两个第二触点组件20,以及旋钮6包括三种接触状态为例。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旋钮6旋转示意图,在第一种接触状态下,旋转金属片11不与第一个第一触点组件19的第一弹片24(以下简称第一个第一弹片24)接触、与第二个第一触点组件19的第一弹片24(以下简称第二个第一弹片24)接触、与第一个第二触点组件20的第二弹片26(以下简称第一个第二弹片26)接触、不与第二个第二触点组件20的第二弹片26(以下简称第二个第二弹片26)接触;在第二种接触状态下,旋转金属片11与第一个第一弹片24接触、与第二个第一弹片24接触、与第一个第二弹片26接触、与第二个第二弹片26接触;在第三种接触状态下,旋转金属片11与第一个第一弹片24接触、不与第二个第一弹片24接触、不与第一个第二弹片26接触、与第二个第二弹片26接触。
在每种接触状态下,无论第一电极21作为接地电极、第二电极22作为感应电极,还是第二电极22作为接地电极、第一电极21作为感应电极,两个感应电极反馈的旋钮检测信号均对应相应接触状态下的信号。因此,无论是侦测到第一电极21传输的旋钮检测信号还是侦测到第二电极22传输的旋钮检测信号,都可以根据该旋钮检测信号确定当前旋钮6所处的接触状态。而且,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旋钮6当前处于哪一种接触状态,旋钮6顺时针旋转一次或者逆时针旋转一次之后,旋钮6所切换的接触状态都不相同。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第二触控电极7和第三触控电极7反馈的包含有电容信息的旋钮检测信号,判断旋钮6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下台阶区域27,显示区1指向下台阶区域27的方向为第一方向x;旋钮6包括两个第一触点组件19和两个第二触点组件20,两个第一触点组件19沿第一方向x排列,两个第二触点组件20沿第一方向x排列,且第一触点组件19和第二触点组件20对称设置。如此设置,旋转金属片11更易于与第一触点组件19和第二触点组件20内的弹片形成特定的几种接触状态,简化了旋钮6设计,也降低了旋钮6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的判断难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选通模块28和控制模块29。
其中,选通模块28包括与多个触控区域4一一对应的多个选通电路30,选通电路30包括多个选通开关31,选通开关31的控制极与控制信号线32电连接,选通开关31的第一极与一个触控电极7电连接,选通开关31的第二极与一条检测信号线33电连接,并且,同一选通电路30中多个选通开关31的控制极电连接至同一控制信号线32,多个选通电路30中第i个选通开关31的第二极电连接至同一检测信号线33,i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控制模块29与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电连接,控制模块29用于在第一时段向第二电极22提供接地信号,在第二时段向第一电极21提供接地信号。
基于上述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见图10,控制模块29通过与选通开关31的第一极电连接的方式实现与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的电连接,此时,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感应到的旋钮检测信号传输至检测信号线33中。
具体地,显示区1被划分为n个触控区域4,一个驱动周期包括n个时段,假定第1个时段为第一时段,第2个时段为第二时段。在第1个时段(第一时段),控制信号线32控制与第1个触控区域4对应的多个选通开关31导通,第1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7将触控检测信号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在该时段内,控制模块29向第2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二电极22传输接地信号,第1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一电极21作为感应电极,将旋钮检测信号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在第2个时段(第二时段),控制信号线32控制与第2个触控区域4对应的多个选通开关31导通,第2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7将触控检测信号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在该时段内,控制模块29向第1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一电极21传输接地信号,第2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二电极22作为感应电极,将旋钮检测信号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
在该种设置方式中,触控检测信号和旋钮检测信号分别通过检测信号线33传输,无需为旋钮检测信号设置额外的传输信号线,减小了显示装置内的布线复杂度,并且节省了走线占用的空间。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控制模块29与第一电极2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信号线50电连接,控制模块29与第二电极2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信号线51电连接,此时,第一电极21感应到的旋钮检测信号可通过第一连接信号线50传输至控制模块29中,第二电极22感应到的旋钮检测信号可通过第二连接信号线51传输至控制模块29中,利用控制模块29对旋钮的旋转情况进行检测。
具体地,显示区1被划分为n个触控区域4,一个驱动周期包括n个时段,假定第1个时段为第一时段,第2个时段为第二时段。在第1个时段(第一时段),控制信号线32控制与第1个触控区域4对应的多个选通开关31导通,第1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7将触控检测信号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在该时段内,控制模块29通过第二连接信号线51向第2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二电极22传输接地信号,第1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一电极21将感应到的旋钮检测信号通过第一连接信号线50传输至控制模块29;在第2个时段(第二时段),控制信号线32控制与第2个触控区域4对应的多个选通开关31导通,第2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7将触控检测信号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在该时段内,控制模块29通过第一连接信号线50向第1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一电极21传输接地信号,第2个触控区域4内的第二电极22将感应到的旋钮检测信号通过第二连接信号线51传输至控制模块29。
在该种设置方式中,旋钮检测信号通过单独的连接信号线传输,不易受到触控检测信号的影响,传输可靠性更高。而且,该种设置方式利用控制模块29对旋钮的旋转情况进行单独检测,触控检测和旋钮检测分开进行,控制模块29的设计复杂度更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时序图,第一时段t1包括第一子时段t11和第二子时段t12,第二子时段t12位于第一子时段t11之后,在第一子时段t11,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第二子时段t12,第二电极22接收接地信号,第一电极21传输旋钮检测信号。第二时段t2包括第三子时段t21和第四子时段t22,第四子时段t22位于第三子时段t21之后,在第三子时段t21,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第四子时段t22,第一电极21接收接地信号,第二电极22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结合图10所示的结构,以第一时段t1为例,在第一时段t1,控制信号线32控制选通开关31在整个第一时段t1内持续导通。在第一子时段t11,第一类触控电极17将触控检测信号通过导通的选通开关31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在第二子时段t12,控制模块29向第二电极22提供接地信号,第一电极21将感应到的旋钮检测信号通过导通的选通开关31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
结合图11所示的结构,以第一时段t1为例,在第一时段t1,控制信号线32仅控制与选通开关31在第一子时段t11内导通,在第二子时段t12关闭。在第一子时段t11,第一类触控电极17将触控检测信号通过导通的选通开关31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检测信号线33中,在第二子时段t12,控制模块29向第二电极22提供接地信号,第一电极21将感应到的旋钮检测信号通过第一传输信号线50传输至控制模块29中。
如此设置,控制模块29向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传输接地信号的时间与触控检测信号传输的时间错开,可以避免接地信号对触控信号的传输产生干扰,影响触控精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见图9,第一触控区域15和第二触控区域16相邻设置,此时,旋钮6尺寸较小,在触控显示面板5上的屏幕占用空间较小,画面显示区域2占比更大,显示效果更优。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9,触控区域4还包括多个第三触控区域34,第三触控区域34仅位于画面显示区域2。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时序图,与第三触控区域34对应的时段为第三时段t3,至少一个第三时段t3位于第一时段t1和第二时段t2之间。
在该种设置方式中,第一时段t1和第二时段t2间隔设置,从而令两次旋钮检测信号的侦测间隔一段时间,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上传输的信号的切换无需太过频繁,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进而提高了对旋钮6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结合图5,该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
结合图6,一个驱动周期包括多个时段,多个时段与多个触控区域4一一对应。该驱动方法包括:
在各时段内,与其对应的触控区域4中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其中,与第一触控区域15对应的时段为第一时段,在第一时段,除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第二电极22接收接地信号,第一电极21传输旋钮检测信号,与第二触控区域16对应的时段为第二时段,在第二时段,除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第一电极21接收接地信号,第二电极22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分析,采用上述驱动方法,在一个驱动周期内,在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中可分别进行一次旋钮检测信号的侦测,从而使旋钮6的报点率可以增大一倍,显著降低了旋钮6漏报点的风险,改善了旋钮6转速度限制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2,第一时段t1包括第一子时段t11和第二子时段t12,第二子时段t12位于第一子时段t11之后,在第一子时段t11,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第二子时段t12,第二电极22接收接地信号,第一电极21传输旋钮检测信号;第二时段t2包括第三子时段t21和第四子时段t22,第四子时段t22位于第三子时段t21之后,在第三子时段t21,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第四子时段t22,第一电极21接收接地信号,第二电极22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段t1和第二时段t2内,第一类触控电极17传输完触控检测信号之后,再向作为接地电极的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传输接地信号,以避免该接地信号对触控检测信号的传输产生干扰,影响触控精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和图6,第一触控区域15和第二触控区域16相邻设置,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相邻,此时,可按照触控区域4的排列顺序进行顺次的分时驱动,无需改变原有的驱动顺序。
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9和图13,第一触控区域15和第二触控区域16相邻设置,触控区域4还包括多个第三触控区域34,第三触控区域34仅位于画面显示区域2。与第三触控区域34对应的时段为第三时段t3,至少一个第三时段t3位于第一时段t1和第二时段t2之间。此时,第一时段t1和第二时段t2间隔设置,从而令两次旋钮检测信号的侦测间隔一段时间,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上传输的信号的切换无需太过频繁,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进而提高了对旋钮6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包括画面显示区域和旋钮设置区域,所述显示区被划分为多个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
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和第二类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画面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旋钮设置区域;
旋钮,位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屏幕上且位于所述旋钮设置区域,所述旋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触点组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触点组件,所述第一触点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所述第二触点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触点组件交叠,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触点组件交叠;
一个驱动周期包括多个时段,多个所述时段与多个所述触控区域一一对应;
在各所述时段内,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区域中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其中,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除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所述第二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一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二时段,除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所述第一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点组件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一弹片,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屏幕接触,所述第一弹片位于所述第一触点背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一侧;
所述第二触点组件包括第二触点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屏幕接触,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第二触点背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一侧;
所述旋钮还包括多个旋转金属片,所述旋转金属片位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背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一侧,且多个所述旋转金属片沿所述旋钮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下台阶区域,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下台阶区域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所述旋钮包括两个所述第一触点组件和两个所述第二触点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触点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两个所述第二触点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一触点组件和所述第二触点组件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
选通模块,包括与多个所述触控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选通电路,所述选通电路包括多个选通开关,所述选通开关的控制极与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一极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二极与一条检测信号线电连接,并且,同一所述选通电路中多个所述选通开关的控制极电连接至同一所述控制信号线,多个所述选通电路中第i个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二极电连接至同一所述检测信号线,i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段向所述第二电极提供接地信号,在所述第二时段向所述第一电极提供接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段包括第一子时段和第二子时段,所述第二子时段位于所述第一子时段之后,在所述第一子时段,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所述第二子时段,所述第二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一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所述第二时段包括第三子时段和第四子时段,所述第四子时段位于所述第三子时段之后,在所述第三子时段,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所述第四子时段,所述第一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区域还包括多个第三触控区域,所述第三触控区域仅位于所述画面显示区域;
与所述第三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三时段,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时段位于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之间。
8.一种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
一个驱动周期包括多个时段,多个时段与多个所述触控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各所述时段内,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区域中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其中,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除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所述第二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一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二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二时段,除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以外,所述第一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段包括第一子时段和第二子时段,所述第二子时段位于所述第一子时段之后,在所述第一子时段,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所述第二子时段,所述第二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一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所述第二时段包括第三子时段和第四子时段,所述第四子时段位于所述第三子时段之后,在所述第三子时段,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传输触控检测信号,在所述第四子时段,所述第一电极接收接地信号,所述第二电极传输旋钮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相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控区域相邻设置,所述触控区域还包括多个第三触控区域,所述第三触控区域仅位于所述画面显示区域;
与所述第三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时段为第三时段,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时段位于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之间。
CN202111010603.6A 2021-08-31 2021-08-31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13703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0603.6A CN113703618B (zh) 2021-08-31 2021-08-31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0603.6A CN113703618B (zh) 2021-08-31 2021-08-31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3618A true CN113703618A (zh) 2021-11-26
CN113703618B CN113703618B (zh) 2023-08-04

Family

ID=78657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0603.6A Active CN113703618B (zh) 2021-08-31 2021-08-31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36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7985A (zh) * 2021-03-18 2021-06-18 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触控屏
CN114281216A (zh) * 2021-12-28 2022-04-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6153238A (zh) * 2022-12-21 2023-05-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9814A1 (en) * 2012-03-26 2013-09-26 Peng Zeng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Virtual Knobs On A Touchscreen Interface
WO2018109833A1 (ja) * 2016-12-13 2018-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なら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532631B1 (ja) * 2018-10-15 2019-06-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タッチパネル入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857234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
CN112650419A (zh) * 2021-02-24 2021-04-13 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碰旋钮触控屏及其功能启动方法
US20210223907A1 (en) * 2020-01-16 2021-07-22 Synaptics Incorporated Excitation schemes for an inpu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9814A1 (en) * 2012-03-26 2013-09-26 Peng Zeng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Virtual Knobs On A Touchscreen Interface
WO2018109833A1 (ja) * 2016-12-13 2018-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なら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532631B1 (ja) * 2018-10-15 2019-06-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タッチパネル入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223907A1 (en) * 2020-01-16 2021-07-22 Synaptics Incorporated Excitation schemes for an input device
CN111857234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
CN112650419A (zh) * 2021-02-24 2021-04-13 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碰旋钮触控屏及其功能启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7985A (zh) * 2021-03-18 2021-06-18 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触控屏
CN114281216A (zh) * 2021-12-28 2022-04-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4281216B (zh) * 2021-12-28 2023-10-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6153238A (zh) * 2022-12-21 2023-05-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3618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03618B (zh) 旋钮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230315230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ng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484085B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触摸定位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379682B2 (en) Touch sensor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94890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conservation in a multi-zone input device
JP4848457B2 (ja) 静電容量センサ、位置センサ
US20110048812A1 (en) Two-dimensional position sensor
WO2016082378A1 (zh) 内嵌式触控模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6248953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5009186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CN103294319A (zh) 电容式触摸屏
EP2600230B1 (en) Position detector and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US2017025532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EP2849028B1 (en) Operating device
EP3936983A1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a clicked state and an unclicked state of a button for capacitive touch device
CN11107805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
JPWO2014045602A1 (ja) 表示装置
CN11382112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91256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evice with reduced number of signal lines
US20210157421A1 (en) Position detecting sensor,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20200393932A1 (en)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function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165261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64648B (zh) 盲文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装置、显示控制方法
US20220253155A1 (en) Input device and input system
CN203324956U (zh) 电容式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