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7973B - 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7973B
CN113697973B CN202111195587.2A CN202111195587A CN113697973B CN 113697973 B CN113697973 B CN 113697973B CN 202111195587 A CN202111195587 A CN 202111195587A CN 113697973 B CN113697973 B CN 113697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diffusion
floating
micro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55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7973A (zh
Inventor
黄俊波
孙连军
汪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Gong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Gong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Gong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Gong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955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7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7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7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7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7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包括固定在岸边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安装在水域内的扩散装置和连接管道,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通过连接管道连通多个扩散装置,多个所述扩散装置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扩散装置包括安装在水底的支撑柱、分流环座、扩散单元和伸缩软管;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纳米气泡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分流环座内,再通过伸缩软管进入扩散单元内,扩散进入水域内,便于工作人员针对水域内的水情,而控制微纳米气泡扩散的深度,从而为水域内的好氧生物的新陈代谢提供充足的氧量,同时对水域内的不同深度的水体充分均匀地混合,提高了无污染的生态治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背景技术
曝气设备是在水处理中,对需要处理的水域内提供充足的氧气,为水域内的好氧生物的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氧量,同时对水域内的水体充分均匀地混合,达到无污染的生态治理的目的;曝气设备由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扩散装置等组成,曝气设备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景观工程、河道整治、中水回用、污水处理、气液混合等场合。
公开号为CN111039471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曝气设备,该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废水处理的效能。曝气叶轮设置于方型池内,曝气叶轮安装于中空轴底端,中空轴顶端穿过方型池顶板通过减速机安装于电机的轴,方型池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方型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为第一段池、第二段池、第三段池,之间分别用折流板隔开,折流板包括上板、下板,上板、下板之间留有过水口;曝气叶轮包括平板型叶轮、倒伞型叶轮、泵型叶轮,平板型叶轮、倒伞型叶轮、泵型叶轮分别设置于第一段池、第二段池、第三段池内;曝气喷头分别左右对称设置于中空轴两侧,曝气喷头的进气口分别与氧气进入口连通;中空轴底端安装有喷嘴,喷嘴、中空轴分别与空压机连通。
现有的曝气设备通过扩散装置将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扩散到水域内,但是现有的扩散装置大多固定在水体内部,无法调节在水体内的高度,降低了水体与氧气混合的效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包括固定在岸边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安装在水域内的扩散装置和连接管道,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通过连接管道连通多个扩散装置,多个所述扩散装置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内部设置有气泡雾化单元、压力罐和两相流溶气单元;所述两相流溶气单元连通压力罐,所述压力罐连通气泡雾化单元,所述两相流溶气单元将空气和水同时吸入混合成气液混合液输送入压力罐,所述气泡雾化单元将压力罐内的气液混合液输释放;
所述扩散装置包括安装在水底的支撑柱、分流环座、扩散单元和伸缩软管;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外圈固接分流环座,所述分流环座的内部开设一号环腔,所述分流环座的外圈固接多个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连通一号环腔,所述支撑柱的外圈滑动安装多个扩散单元,相邻所述扩散单元之间通过伸缩软管连通,底部所述扩散单元的底面与一号环腔的顶面通过伸缩软管连通;使用时,将支撑柱安装到待处理水域的水底,将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安装到岸边,将扩散单元滑动安装到支撑柱上,并将扩散单元固定在水域内的合适深度,启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纳米气泡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分流环座内,再通过伸缩软管进入扩散单元内,扩散进入水域内,便于工作人员针对水域内的水情,而控制微纳米气泡扩散的深度,从而为水域内的好氧生物的新陈代谢提供充足的氧量,同时对水域内的不同深度的水体充分均匀地混合,提高了无污染的生态治理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扩散单元包括扩散环座、弹簧软管、浮动环、分散器和浮动推板;所述支撑柱的外圈滑动安装多个扩散环座,所述扩散环座的底部与顶部均开设二号环腔,所述二号环腔的底端连通伸缩软管,所述扩散环座的外圈开设浮动环槽,所述浮动环槽的外圈滑动安装浮动环,所述浮动环槽的底面开设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滑动安装弹簧软管,所述弹簧软管的一端连通二号环腔,所述弹簧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浮动环的内部,所述浮动环的外圈设置多个分散器,所述浮动环的顶面固接多个浮动推板,顶部所述分散器对齐浮动推板的底面;使用时,微纳米气泡由伸缩软管导入二号环腔内,再经过弹簧软管进入浮动环内,微纳米气泡从分散器内喷出,向上喷出的微纳米气泡推动浮动推板向上滑动,带动浮动环沿着浮动环槽向上滑动,使得弹簧软管拉伸,当浮动环向上浮动到顶端时,浮动环在自身重力和弹簧软管的拉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分散器喷出的微纳米气泡在水体内上下浮动,从而提高了氧气与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充分的混合,继而提高了水体的生态治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浮动环的内部开设三号环腔,所述浮动环的外壁固接多个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圈连通三号环腔,所述固定管的管口转动安装分散器,所述分散器的中部固接凸杆,所述凸杆套在固定管的内部,所述凸杆的端头外圈固接多个扇叶,所述凸杆的外圈固接螺旋叶片,所述凸杆与分散器的内部开设腔体,所述凸杆的外圈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腔体,所述分散器的外壁螺纹安装多个喷嘴;使用时,微纳米气泡从浮动环内进入固定管内,高速流动的微纳米气泡在经过扇叶与螺旋叶片时,推动凸杆进行旋转,带动分散器进行旋转,微纳米气泡通过多个喷嘴旋转进入水体内,同时喷嘴搅动混合处的水体,提高了微纳米气泡与水体的混合程度,同时喷嘴旋转喷出微纳米气泡,当喷嘴转动至浮动推板的底部时,推动浮动环上升,当喷嘴转动出浮动推板的底部时,推动浮动环下降,进一步提高了浮动环上下浮动的频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氧气与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充分的混合效果。
优选的,所述喷嘴的内部底侧设置锥形管,所述喷嘴的内部顶侧滑动安装浮帽,所述浮帽的底部内壁与锥形管的顶部外壁滑动配合,所述浮帽的外圈开设限位环槽,所述喷嘴的顶部内壁固接多个挡杆,所述挡杆的端头与限位环槽滑动配合,所述浮帽的顶面固接桨叶;使用时,微纳米气泡从喷嘴内喷出的时候,微纳米气泡推动浮帽向上滑动,使得微纳米气泡从浮帽与喷嘴内壁的空隙喷出,经过桨叶时,带动桨叶转动,将微纳米气泡进行打散细化,提高了微纳米气泡的细化程度,当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关闭时,浮帽在自身的重力下降锥形管密封,降低了扩散装置内进水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扩散装置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浮动推板的顶部开设多个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固接波纹板,所述波纹板的底部凹槽内设置有多个绒毛;使用时,微纳米气泡喷向浮动推板时,微纳米气泡进入波纹板的底部凹槽内,大量的气泡附着在绒毛的表面,提高了浮动推板的浮力,加速浮动环上升的速度,当浮动推板到达顶部时,浮动环撞击浮动环槽的顶部,使得浮动推板发生震动,将绒毛表面的气泡震落,降低了浮动推板的浮力,加速浮动环下降的速度,从而加快了微纳米气泡在不同水层的浮动速度,提高了微纳米气泡与水体混合的速率。
优选的,所述扩散环座的内部开设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两端连通底部与顶部的二号环腔;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连接孔,将支撑柱上的扩散环座串联,从而实现了对不同深度的水体,同时进行微纳米气泡与水体混合。
优选的,所述弹簧软管的管壁两侧均固接多个弹性拉绳,所述弹性拉绳的底端与收纳槽的侧壁固接,相邻所述弹簧软管的管壁之间固接多个弹性拉绳;使用时,浮动环向上浮动时,带动弹簧软管拉伸,使得弹性拉绳拉伸,当浮动环向下滑动时,弹性拉绳复位,将弹簧软管拉入收纳槽内,弹簧软管复位,从而降低了弹簧软管发生缠绕变形,影响浮动环浮动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扩散环座的底部设置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螺杆、弧形夹块和弹簧;所述扩散环座的底部外圈开设多个螺纹孔,所述扩散环座的底部内圈开设多个滑槽,所述滑槽连通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安装螺杆,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弧形夹块,所述滑槽的两侧均开设收纳孔,所述收纳孔的内壁与弹簧的一端固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弧形夹块固接,所述螺杆远离弧形夹块的一端开设十字槽;使用时,将扩散环座套在支撑柱的外圈,将扩散环座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使用十字螺丝刀拧动螺杆,使得螺杆沿着螺纹孔向内旋转移动,螺杆推动弧形夹块夹紧支撑柱,将扩散环座固定锁紧,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调整微纳米气泡与水体混合和深度范围。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外圈开设多个固定环槽,所述弧形夹块的内圈凸块与固定环槽的内圈滑动配合,所述弧形夹块的内圈凸块开设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滑动安装顶块,所述顶块的内部开设多个通水孔,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吸水膨胀橡胶;使用时,当水通过顶块上的通水孔进入安装槽内,吸水膨胀橡胶吸水膨胀,将顶块顶出安装槽,进一步对支撑柱进行夹持固定,降低了扩散环座在水体内发生松动的概率,同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与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通过设置扩散环座、弹簧软管、浮动环、分散器、浮动推板、扇叶、螺旋叶片和喷嘴;通过高速流动的微纳米气泡在经过扇叶与螺旋叶片时,推动分散器进行旋转,微纳米气泡通过多个喷嘴旋转进入水体内,同时喷嘴搅动混合处的水体,提高了微纳米气泡与水体的混合程度,喷嘴旋转喷出微纳米气泡,当微纳米气泡向上喷出时,推动浮动推板向上浮动,带动浮动环沿着向上浮动,使得弹簧软管拉伸,当浮动环向上浮动到顶端时,浮动环在自身重力和弹簧软管的拉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喷嘴喷出的微纳米气泡在水体内上下旋转浮动,从而提高了氧气与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充分的混合,继而提高了水体的生态治理效果。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通过设置波纹板和绒毛;微纳米气泡进入波纹板的底部凹槽内,大量的气泡附着在绒毛的表面,提高了浮动推板的浮力,加速浮动环上升的速度,当浮动推板到达顶部时,浮动环撞击浮动环槽的顶部,使得浮动推板发生震动,将绒毛表面的气泡震落,降低了浮动推板的浮力,加速浮动环下降的速度,加快了微纳米气泡在不同水层的浮动速度,提高了微纳米气泡与水体混合的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扩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扩散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中E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波纹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夹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F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支撑柱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连接管道;3、支撑柱;4、分流环座;5、伸缩软管;6、一号环腔;7、扩散环座;8、二号环腔;9、弹簧软管;10、浮动环;11、分散器;12、浮动推板;13、浮动环槽;14、收纳槽;15、三号环腔;16、固定管;17、凸杆;18、扇叶;19、螺旋叶片;20、腔体;21、通孔;22、喷嘴;23、锥形管;24、浮帽;25、限位环槽;26、挡杆;27、桨叶;28、槽口;29、波纹板;30、连接孔;31、弹性拉绳;32、螺杆;33、弧形夹块;34、弹簧;35、螺纹孔;36、滑槽;37、收纳孔;38、固定环槽;39、安装槽;40、顶块;41、吸水膨胀橡胶;42、安装孔;43、地锚;44、楔槽;45、楔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包括固定在岸边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安装在水域内的扩散装置和连接管道2,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通过连接管道2连通多个扩散装置,多个所述扩散装置通过连接管道2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的内部设置有气泡雾化单元、压力罐和两相流溶气单元;所述两相流溶气单元连通压力罐,所述压力罐连通气泡雾化单元,所述两相流溶气单元将空气和水同时吸入混合成气液混合液输送入压力罐,所述气泡雾化单元将压力罐内的气液混合液输释放;
所述扩散装置包括安装在水底的支撑柱3、分流环座4、扩散单元和伸缩软管5;所述支撑柱3的底部外圈固接分流环座4,所述分流环座4的内部开设一号环腔6,所述分流环座4的外圈固接多个连接管道2,所述连接管道2连通一号环腔6,所述支撑柱3的外圈滑动安装多个扩散单元,相邻所述扩散单元之间通过伸缩软管5连通,底部所述扩散单元的底面与一号环腔6的顶面通过伸缩软管5连通;使用时,将支撑柱3安装到待处理水域的水底,将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安装到岸边,将扩散单元滑动安装到支撑柱3上,并将扩散单元固定在水域内的合适深度,启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产生的微纳米气泡通过连接管道2进入分流环座4内,再通过伸缩软管5进入扩散单元内,扩散进入水域内,便于工作人员针对水域内的水情,而控制微纳米气泡扩散的深度,从而为水域内的好氧生物的新陈代谢提供充足的氧量,同时对水域内的不同深度的水体充分均匀地混合,提高了无污染的生态治理的效果。
如图2至图9所示,所述扩散单元包括扩散环座7、弹簧软管9、浮动环10、分散器11和浮动推板12;所述支撑柱3的外圈滑动安装多个扩散环座7,所述扩散环座7的底部与顶部均开设二号环腔8,所述二号环腔8的底端连通伸缩软管5,所述扩散环座7的外圈开设浮动环槽13,所述浮动环槽13的外圈滑动安装浮动环10,所述浮动环槽13的底面开设收纳槽14,所述收纳槽14的内部滑动安装弹簧软管9,所述弹簧软管9的一端连通二号环腔8,所述弹簧软管9的另一端连通浮动环10的内部,所述浮动环10的外圈设置多个分散器11,所述浮动环10的顶面固接多个浮动推板12,顶部所述分散器11对齐浮动推板12的底面;使用时,微纳米气泡由伸缩软管5导入二号环腔8内,再经过弹簧软管9进入浮动环10内,微纳米气泡从分散器11内喷出,向上喷出的微纳米气泡推动浮动推板12向上滑动,带动浮动环10沿着浮动环槽13向上滑动,使得弹簧软管9拉伸,当浮动环10向上浮动到顶端时,浮动环10在自身重力和弹簧软管9的拉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分散器11喷出的微纳米气泡在水体内上下浮动,从而提高了氧气与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充分的混合,继而提高了水体的生态治理效果。
所述浮动环10的内部开设三号环腔15,所述浮动环10的外壁固接多个固定管16,所述固定管16的内圈连通三号环腔15,所述固定管16的管口转动安装分散器11,所述分散器11的中部固接凸杆17,所述凸杆17套在固定管16的内部,所述凸杆17的端头外圈固接多个扇叶18,所述凸杆17的外圈固接螺旋叶片19,所述凸杆17与分散器11的内部开设腔体20,所述凸杆17的外圈开设多个通孔21,所述通孔21连通腔体20,所述分散器11的外壁螺纹安装多个喷嘴22;使用时,微纳米气泡从浮动环10内进入固定管16内,高速流动的微纳米气泡在经过扇叶18与螺旋叶片19时,推动凸杆17进行旋转,带动分散器11进行旋转,微纳米气泡通过多个喷嘴22旋转进入水体内,同时喷嘴22搅动混合处的水体,提高了微纳米气泡与水体的混合程度,同时喷嘴22旋转喷出微纳米气泡,当喷嘴22转动至浮动推板12的底部时,推动浮动环10上升,当喷嘴22转动出浮动推板12的底部时,推动浮动环10下降,进一步提高了浮动环10上下浮动的频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氧气与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充分的混合效果。
所述喷嘴22的内部底侧设置锥形管23,所述喷嘴22的内部顶侧滑动安装浮帽24,所述浮帽24的底部内壁与锥形管23的顶部外壁滑动配合,所述浮帽24的外圈开设限位环槽25,所述喷嘴22的顶部内壁固接多个挡杆26,所述挡杆26的端头与限位环槽25滑动配合,所述浮帽24的顶面固接桨叶27;使用时,微纳米气泡从喷嘴22内喷出的时候,微纳米气泡推动浮帽24向上滑动,使得微纳米气泡从浮帽24与喷嘴22内壁的空隙喷出,经过桨叶27时,带动桨叶27转动,将微纳米气泡进行打散细化,提高了微纳米气泡的细化程度,当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关闭时,浮帽24在自身的重力下降锥形管23密封,降低了扩散装置内进水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扩散装置的安全性。
所述浮动推板12的顶部开设多个槽口28,所述槽口28的内部固接波纹板29,所述波纹板29的底部凹槽内设置有多个绒毛;使用时,微纳米气泡喷向浮动推板12时,微纳米气泡进入波纹板29的底部凹槽内,大量的气泡附着在绒毛的表面,提高了浮动推板12的浮力,加速浮动环10上升的速度,当浮动推板12到达顶部时,浮动环10撞击浮动环槽13的顶部,使得浮动推板12发生震动,将绒毛表面的气泡震落,降低了浮动推板12的浮力,加速浮动环10下降的速度,从而加快了微纳米气泡在不同水层的浮动速度,提高了微纳米气泡与水体混合的速率。
所述扩散环座7的内部开设多个连接孔30,所述连接孔30的两端连通底部与顶部的二号环腔8;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连接孔30,将支撑柱3上的扩散环座7串联,从而实现了对不同深度的水体,同时进行微纳米气泡与水体混合。
所述弹簧软管9的管壁两侧均固接多个弹性拉绳31,所述弹性拉绳31的底端与收纳槽14的侧壁固接,相邻所述弹簧软管9的管壁之间固接多个弹性拉绳31;使用时,浮动环10向上浮动时,带动弹簧软管9拉伸,使得弹性拉绳31拉伸,当浮动环10向下滑动时,弹性拉绳31复位,将弹簧软管9拉入收纳槽14内,弹簧软管9复位,从而降低了弹簧软管9发生缠绕变形,影响浮动环10浮动的概率。
如图10至图11所示,所述扩散环座7的底部设置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螺杆32、弧形夹块33和弹簧34;所述扩散环座7的底部外圈开设多个螺纹孔35,所述扩散环座7的底部内圈开设多个滑槽36,所述滑槽36连通螺纹孔35,所述螺纹孔35内部螺纹安装螺杆32,所述滑槽36的内部滑动安装弧形夹块33,所述滑槽36的两侧均开设收纳孔37,所述收纳孔37的内壁与弹簧34的一端固接,所述弹簧34的另一端与弧形夹块33固接,所述螺杆32远离弧形夹块33的一端开设十字槽;使用时,将扩散环座7套在支撑柱3的外圈,将扩散环座7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使用十字螺丝刀拧动螺杆32,使得螺杆32沿着螺纹孔35向内旋转移动,螺杆32推动弧形夹块33夹紧支撑柱3,将扩散环座7固定锁紧,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调整微纳米气泡与水体混合和深度范围。
所述支撑柱3的外圈开设多个固定环槽38,所述弧形夹块33的内圈凸块与固定环槽38的内圈滑动配合,所述弧形夹块33的内圈凸块开设多个安装槽39,所述安装槽39的内部滑动安装顶块40,所述顶块40的内部开设多个通水孔,所述安装槽39的内部设置有吸水膨胀橡胶41;使用时,当水通过顶块40上的通水孔进入安装槽39内,吸水膨胀橡胶41吸水膨胀,将顶块40顶出安装槽39,进一步对支撑柱3进行夹持固定,降低了扩散环座7在水体内发生松动的概率,拆卸时,将吸水膨胀橡胶41加热烘干,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与安装。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板开设多个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42的内圈滑动安装地锚43,所述地锚43的底部外圈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安装孔42的外圈开设多个楔槽44,所述楔槽44的内部滑动安装楔钉45;使用时,使用地锚43穿过安装孔42,旋转插入水底的土地内,使用楔钉45插入楔槽44,将地锚43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支撑柱3,同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与移动。
工作时:首先,将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安装到岸边,将支撑柱3安装到待处理水域的水底,使用连接管道2将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与分流环座4连通,将扩散环座7套在支撑柱3的外圈,将扩散环座7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使用十字螺丝刀拧动螺杆32,使得螺杆32沿着螺纹孔35向内旋转移动,螺杆32推动弧形夹块33夹紧支撑柱3,当水通过顶块40上的通水孔进入安装槽39内,吸水膨胀橡胶41吸水膨胀,将顶块40顶出安装槽39,进一步对支撑柱3进行夹持固定,降低了扩散环座7在水体内发生松动的概率,再使用伸缩软管将扩散环座7与分流环座4连通;
之后,启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产生的微纳米气泡通过连接管道2进入分流环座4内,再通过伸缩软管5进入二号环腔8内,再经过弹簧软管9进入浮动环10内,微纳米气泡从浮动环10内进入固定管16内,高速流动的微纳米气泡在经过扇叶18与螺旋叶片19时,推动凸杆17进行旋转,带动分散器11进行旋转,微纳米气泡推动浮帽24向上滑动,使得微纳米气泡从浮帽24与喷嘴22内壁的空隙喷出,经过桨叶27时,带动桨叶27转动,将微纳米气泡进行打散细化,微纳米气泡通过多个喷嘴22旋转进入水体内;微纳米气泡喷向浮动推板12时,微纳米气泡进入波纹板29的底部凹槽内,大量的气泡附着在绒毛的表面,提高了浮动推板12的浮力,加速浮动环10上升的速度,使得弹簧软管9在向上拉伸,使得弹性拉绳31拉伸,当浮动推板12到达顶部时,浮动环10撞击浮动环槽13的顶部,使得浮动推板12发生震动,将绒毛表面的气泡震落,降低了浮动推板12的浮力,浮动环10在自身重力和弹簧软管9和弹性拉绳31的拉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喷嘴22喷出的微纳米气泡在水体内上下旋转浮动,从而实现了微纳米气泡在与水体上下旋转浮动混合,进一步提高了微纳米气泡与水体混合的范围;为水域内的好氧生物的新陈代谢提供充足的氧量,对水域内的不同深度的水体充分均匀地混合,提高了无污染的生态治理的效果。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岸边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安装在水域内的扩散装置和连接管道(2),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通过连接管道(2)连通多个扩散装置,多个所述扩散装置通过连接管道(2)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的内部设置有气泡雾化单元、压力罐和两相流溶气单元;所述两相流溶气单元连通压力罐,所述压力罐连通气泡雾化单元,所述两相流溶气单元将空气和水同时吸入混合成气液混合液输送入压力罐,所述气泡雾化单元将压力罐内的气液混合液输释放;
所述扩散装置包括安装在水底的支撑柱(3)、分流环座(4)、扩散单元和伸缩软管(5);所述支撑柱(3)的底部外圈固接分流环座(4),所述分流环座(4)的内部开设一号环腔(6),所述分流环座(4)的外圈固接多个连接管道(2),所述连接管道(2)连通一号环腔(6),所述支撑柱(3)的外圈滑动安装多个扩散单元,相邻所述扩散单元之间通过伸缩软管(5)连通,底部所述扩散单元的底面与一号环腔(6)的顶面通过伸缩软管(5)连通;
所述扩散单元包括扩散环座(7)、弹簧软管(9)、浮动环(10)、分散器(11)和浮动推板(12);所述支撑柱(3)的外圈滑动安装多个扩散环座(7),所述扩散环座(7)的底部与顶部均开设二号环腔(8),所述二号环腔(8)的底端连通伸缩软管(5),所述扩散环座(7)的外圈开设浮动环槽(13),所述浮动环槽(13)的外圈滑动安装浮动环(10),所述浮动环槽(13)的底面开设收纳槽(14),所述收纳槽(14)的内部滑动安装弹簧软管(9),所述弹簧软管(9)的一端连通二号环腔(8),所述弹簧软管(9)的另一端连通浮动环(10)的内部,所述浮动环(10)的外圈设置多个分散器(11),所述浮动环(10)的顶面固接多个浮动推板(12),顶部所述分散器(11)对齐浮动推板(12)的底面;
所述浮动环(10)的内部开设三号环腔(15),所述浮动环(10)的外壁固接多个固定管(16),所述固定管(16)的内圈连通三号环腔(15),所述固定管(16)的管口转动安装分散器(11),所述分散器(11)的中部固接凸杆(17),所述凸杆(17)套在固定管(16)的内部,所述凸杆(17)的端头外圈固接多个扇叶(18),所述凸杆(17)的外圈固接螺旋叶片(19),所述凸杆(17)与分散器(11)的内部开设腔体(20),所述凸杆(17)的外圈开设多个通孔(21),所述通孔(21)连通腔体(20),所述分散器(11)的外壁螺纹安装多个喷嘴(22);
所述喷嘴(22)的内部底侧设置锥形管(23),所述喷嘴(22)的内部顶侧滑动安装浮帽(24),所述浮帽(24)的底部内壁与锥形管(23)的顶部外壁滑动配合,所述浮帽(24)的外圈开设限位环槽(25),所述喷嘴(22)的顶部内壁固接多个挡杆(26),所述挡杆(26)的端头与限位环槽(25)滑动配合,所述浮帽(24)的顶面固接桨叶(27);
所述浮动推板(12)的顶部开设多个槽口(28),所述槽口(28)的内部固接波纹板(29),所述波纹板(29)的底部凹槽内设置有多个绒毛;
所述扩散环座(7)的内部开设多个连接孔(30),所述连接孔(30)的两端连通底部与顶部的二号环腔(8);
所述弹簧软管(9)的管壁两侧均固接多个弹性拉绳(31),所述弹性拉绳(31)的底端与收纳槽(14)的侧壁固接,相邻所述弹簧软管(9)的管壁之间固接多个弹性拉绳(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环座(7)的底部设置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螺杆(32)、弧形夹块(33)和弹簧(34);所述扩散环座(7)的底部外圈开设多个螺纹孔(35),所述扩散环座(7)的底部内圈开设多个滑槽(36),所述滑槽(36)连通螺纹孔(35),所述螺纹孔(35)内部螺纹安装螺杆(32),所述滑槽(36)的内部滑动安装弧形夹块(33),所述滑槽(36)的两侧均开设收纳孔(37),所述收纳孔(37)的内壁与弹簧(34)的一端固接,所述弹簧(34)的另一端与弧形夹块(33)固接,所述螺杆(32)远离弧形夹块(33)的一端开设十字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外圈开设多个固定环槽(38),所述弧形夹块(33)的内圈凸块与固定环槽(38)的内圈滑动配合,所述弧形夹块(33)的内圈凸块开设多个安装槽(39),所述安装槽(39)的内部滑动安装顶块(40),所述顶块(40)的内部开设多个通水孔,所述安装槽(39)的内部设置有吸水膨胀橡胶(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板开设多个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42)的内圈滑动安装地锚(43),所述地锚(43)的底部外圈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安装孔(42)的外圈开设多个楔槽(44),所述楔槽(44)的内部滑动安装楔钉(45)。
CN202111195587.2A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Active CN113697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5587.2A CN113697973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5587.2A CN113697973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7973A CN113697973A (zh) 2021-11-26
CN113697973B true CN113697973B (zh) 2023-02-03

Family

ID=7866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5587.2A Active CN113697973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79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1806B (zh) * 2022-10-28 2024-02-09 浙江国氢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榫卯结构的纳米气泡水轮切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4631B2 (ja) * 1993-08-30 2003-09-08 日立機電工業株式会社 高水深曝気槽における曝気装置
JP2013163177A (ja) * 2011-09-12 2013-08-22 Blue Aqua Industry Kk 水力発電装置を配設した散気方法及び散気装置
CN104445656B (zh) * 2014-09-15 2016-04-06 浙江永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河道治污专用曝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62345A (zh) * 2020-03-23 2020-07-03 宁波财经学院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CN212993864U (zh) * 2020-07-09 2021-04-20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黄颡鱼养殖的微孔曝气增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7973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52384A (en)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CA1139464A (en) Multiple stage jet nozzle aeration system
US8298418B2 (e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bringing ozone into contact with a flow of liquid, in particular a flow of drinking water or wastewater
CN201087142Y (zh) 固液分离溶气装置
US20160279583A1 (en) Disperser
CN113697973B (zh) 一种多功能微纳米曝气设备
US4229302A (en) Waste treatment apparatus with floating platform
JP3758471B2 (ja) ガス溶解装置
CN108373207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装置及其方法
CN102774921B (zh) Nm气浮系统装置
US9073024B2 (en) Mixing bubble generator and installation configuration
CN108128909A (zh) 一种层流交换式微纳米增氧活水机
KR102274793B1 (ko) 신재생에너지 발전기능을 구비한 수질정화장치
JP2011167674A (ja) 水中曝気装置
JP3782841B2 (ja) 渦流式散気装置
CN211896234U (zh) 漂浮曝气装置
CN203284243U (zh) 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
CN205099402U (zh) 一种潜水射流提升曝气机
CN203128310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
CN207153493U (zh) 微细气泡产生系统
KR100968752B1 (ko) 멀티폭기교반기기
CN206828217U (zh) 浮筒式离心曝气机
CN110272116A (zh) 漂浮曝气装置
EP3568232A1 (en) Fluid flow control apparatus
CN103112960A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