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4299B -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4299B
CN113694299B CN202111011788.2A CN202111011788A CN113694299B CN 113694299 B CN113694299 B CN 113694299B CN 202111011788 A CN202111011788 A CN 202111011788A CN 113694299 B CN113694299 B CN 1136942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usion
pump
medicine
storage container
enteral nutr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17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4299A (zh
Inventor
董凡
杨鲁强
黄湘安
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MEIRUI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MEIRUI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MEIRUI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MEIRUI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17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4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4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4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4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4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7/00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medicines orally, e.g. spoons; Pill count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time indication or reminder for taking medicine
    • A61J7/001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medic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61M5/16831Monitoring, detecting, signalling or eliminating infusion flow anomal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44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 devices or media
    • A61M5/445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 devices or media the media being heated in the reservoir, e.g. warming bloodba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2005/14208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with a programmable infusion control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usion progr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18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ala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79Masses, volumes, levels of fluids in reservoirs, flow rates
    • A61M2205/3393Masses, volumes, levels of fluids in reservoirs, flow rates by weighing the reservo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04Heartbeat characteristics, e.g. ECG, blood pressure modulation
    • A61M2230/06Heartbeat rate onl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输注系统包括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所述输液泵通过第一输液管进行静脉输液,所述肠内营养泵通过第二输液管进行肠内喂食,所述输液泵和所述肠内营养泵通信连接;控制方法的步骤如下:启动所述输液泵,并实时记录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所述输液泵以第一输液速率进行输注;将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和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启动所述肠内营养泵,所述肠内营养泵以第二输液速率进行输注。本发明满足了要结合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两种给药途径的临床治疗需求,尤其是满足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的需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解决了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注装置不能中西结合自动联合用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治疗用的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过程时,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是两种不同的药物给药途径。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输注装置。输液泵是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将含有药物、营养物质等的溶液通过输液管注射至人体体内,并且能够控制输液量和输液管内的输液速率。肠内营养泵是将一些只需要化学特性或者不需要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或者口服药物溶液等通过鼻饲管注入到人体的胃肠道内。
目前这两种输注装置在对应的临床治疗场景中都是独立使用,而在临床治疗中,对于一些患有多种疾病或者病理复杂疾病的患者,有时需要采取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治疗过程中需要将含有中药成分的溶液输送至人体的胃肠道内,还要同时或者先后将含有西药成分的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至人体的血液中。比如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已经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推荐方式(参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月28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的通知》”)。众多的临床治疗数据表明,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新冠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以一些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为例,ICU病房中的危重症患者无法通过口腔正常复用中药药剂,因此需要采用肠内营养泵将中药药剂输送至患者胃肠道内;同时还需要采用输液泵将西药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至人体的血液,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但由于目前临床应用中的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是相互独立、各自控制的输注装置,无法实现自动联合用药,达不到很好的中西结合的治疗效果,因此亟待一种可以对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进行匹配控制的输注控制方法,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进行匹配控制的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满足中西结合的临床治疗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输注系统包括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所述输液泵通过第一输液管进行静脉输液,所述肠内营养泵通过第二输液管进行肠内喂食,所述输液泵和所述肠内营养泵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启动所述输液泵,并实时记录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所述输液泵以第一输液速率进行输注;
S102、将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和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启动所述肠内营养泵,所述肠内营养泵以第二输液速率进行输注。
本发明输注系统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第一输注模式和第二输注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输注模式为:在所述步骤S102中,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所述输液泵停止运行,所述肠内营养泵启动;
所述第二输注模式为:在所述步骤S102中,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所述输液泵保持运行,所述肠内营养泵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注模式下,当所述肠内营养泵启动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所述肠内营养泵的输注进度是否已经完成,当完成时,启动所述输液泵。
进一步的,所述输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输液泵和所述肠内营养泵通信连接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显示界面显示与所述第一输注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式标签和与所述第二输注模式对应的第二模式标签,当所述显示器的显示界面显示第一模式标签和所述第二模式标签时为模式选择界面,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中,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所述显示器显示出模式选择界面时,检测在模式选择界面显示的预定时长内,是否有人通过模式标签触发选择指令;
如果没有选择指令被触发,则控制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停止运行;
如果有选择指令被触发,则判断所述选择指令是由所述第一模式标签触发还是由所述第二模式标签触发,并根据触发所述选择指令的模式标签对应的输注模式控制所述输液泵和所述肠内营养泵。
本发明输注系统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按照以下方法设定:
根据患者的年龄确定药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通过查询喂食速率等级表确定喂食速率,所述喂食速率等级表反映的是年龄与喂食速率间的对应关系;
将查询到的与相应年龄对应的喂食速率设定为所述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
本发明输注系统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输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输液泵和所述肠内营养泵通信连接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存储器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药物数据库,所述药物数据库存储的内容至少包括药物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病症;
所述主控制器从所述存储器的所述药物数据库中调取所述输液泵输注的药物和/或所述肠内营养泵输注的药物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病症,并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输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药物获取模块,所述药物获取模块获取所述输液泵输注的药物和/或所述肠内营养泵输注的药物的名称后,将药物名称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数据库中还存储有药物禁忌信息,在获取所述输液泵输注的药物及所述肠内营养泵输注的药物的名称后,在启动输液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要输注的两种药物是否可以匹配使用,如果不能匹配使用,则不启动所述输液泵和/或所述肠内营养泵,如果可以匹配使用,则启动所述输液泵和/或所述肠内营养泵。
具体的,所述输液泵至少包括第一输液管、第一驱动模块、计时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输液管分别与第一药物存储容器及静脉针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输液管中的液体提供驱动力,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实时记录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并将输液时间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和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肠内营养泵发出控制信号;
所述肠内营养泵至少包括第二输液管、第二驱动模块及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输液管分别与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及鼻饲管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输液管中的液体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信,并将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根据控制信号启动所述肠内营养泵。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肠内营养泵堵塞检测步骤:
a.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进行称重的称重传感器;
b.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计算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
c.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判断所述第二输液管是否堵塞,当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低于正常值时则认为所述肠内营养泵发生堵塞;
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称重故障检测步骤:
a.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进行称重的称重传感器;
b.根据实时采集的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绘制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
c.根据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预测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在输注过程中某一采样时间点的理论重量,将某一采样时间点的理论重量和该采样时间点的实际采样重量进行比较,当两者的差值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则认为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称重正常,反之则认为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称重处于故障状态;
肠内营养泵药物溶液加热步骤:
a.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内的药物溶液进行加热的保温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进行称重的称重传感器;
b.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计算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
c.根据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设定所述保温装置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越大,所述保温装置的加热温度就越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越小,所述保温装置的加热温度就越高。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匹配控制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之间通过信号的通信交互,以实现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的自动协同运行,从而可以配套使用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两种给药模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满足了要结合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两种给药途径的临床治疗需求,尤其是满足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的需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解决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注装置不能中西结合自动联合用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输注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器在设置输液速率时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器在输液时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器模式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器在输液时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都是利用机械驱动力将液体或流体输入至人体体内的输注装置,只是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输送途径,输液泵是静脉注射的方式,肠内营养泵是肠内喂食的方式,这两种输注装置在临床治疗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实施例的输注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交互,从而根据临床治疗需求匹配控制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通常输液泵适用于西药治疗,肠内营养泵适用于中药治疗,从而实现中西结合治疗。但输液泵输注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西药,肠内营养泵输注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中药、中成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输液泵至少包括第一输液管(未图示)、第一驱动模块、计时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通信模块。其中,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第一药物存储容器(如药袋、药瓶等)相连,另一端和静脉针相连。第一驱动模块用于为第一输液管中的液体提供驱动力,控制第一输液管中液体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率,以将第一输液管内的液体注入至人体静脉。计时模块用于实时记录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并将输液时间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计时模块及第一通信模块相连,控制模块从计时模块获取输液时间后,将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和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该预设时间为肠内营养泵的协同工作时间,例如当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发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肠内营养泵的运行,如使肠内营养泵启动运行,开始中药喂食,相比于人工手动控制的方式,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精确性高。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之间的通信,将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发送给肠内营养泵。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肠内营养泵至少包括第二输液管(未图示)、第二驱动模块及第二通信模块。其中,第二输液管的一端与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相连,另一端和鼻饲管相连,第二药物存储容器中的药物溶液经第二输液管及鼻饲管输入患者的胃肠道,实现口服药物的给药方式。第二驱动模块为第二输液管中的液体提供驱动力。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二驱动模块相连,并与输液泵的第一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当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经第一通信模块发送过来的控制信号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根据控制信号切换运转状态,例如第二驱动模块可以根据控制信号从工作状态切换为停止状态,或者从停止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具体可根据用药需求相应设置,比如,可控制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同时运行,以对患者同步进行静脉注射和肠内喂食两种给药方式;或者可控制输液泵先进行输液后,然后再控制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喂食,以实现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两种给药方式的无缝切换。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优选采用无线通信模块,以减少整理线缆的不便。例如可采用红外无线通信、射频无线通信、蓝牙无线通信等无线通信方式。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启动输液泵,将药物溶液通过输液泵输送至人体静脉,实时记录输液泵的输液时间;输液泵启动后,将根据所设定的第一输液速率进行输液,以将药物溶液输送至人体静脉;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可通过计时模块进行实时记录,并可通过显示器对输液时间进行显示;
S102、将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和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当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启动肠内营养泵,肠内营养泵启动后,将根据所设定的第二输液速率进行输液,以将药物溶液输送至人体胃肠道。
本实施例中,计时模块将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实时发送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对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和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外发送,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驱动模块,从而启动肠内营养泵。
在一种具体应用中,肠内营养泵只是根据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来启动运行,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可以提前设定好,从而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启动运行即可,控制信号只是相当于一个装置启动的触发开关。具体的,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可按照以下步骤设定:
S1021、根据患者的年龄确定药量;不同年龄的患者能够承受的(口服)用药剂量不同,比如,年龄较大的患者消化能力较弱,药量要小一些,如一次输注100ml,年轻人的消化能力比较强,药量可大一些,如一次输注300ml,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肠内营养泵输注的口服药物溶液的药量,以发挥最佳的药物口服治疗效果;
S1022、通过查表确定喂食速率,将喂食速率作为第二输液速率,设定肠内营养泵以第二输液速率将药物溶液输送至人体胃肠道。
本实施例步骤S1022中的查表是指查询喂食速率等级表,喂食速率等级表反映了年龄与喂食速率(目标输注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喂食速率等级表可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表1.喂食速率等级表
患者的年龄区间(单位:周岁) 患者的喂食速率(ml/h)
20~30 80
30~40 100
40~50 60
50~60 50
60~70 40
表1中给出了患者的年龄区间与肠内营养泵喂食速率之间的最佳对应关系,比如对于40~50周岁的患者,喂食速率为60ml/h,以该喂食速率喂食到患者的胃肠道内的药物溶液,可以对患者产生最佳的药物吸收效果,并保障患者的喂食安全性。
依据患者的年龄,通过查表确认好喂食速率后,即可将该喂食速率设定为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肠内营养泵即以第二输液速率运行,将药物溶液输送至人体胃肠道。比如患者的年龄为45周岁,则在上述表1中查找得到:40~50周岁的年龄区间对应的喂食速率为60ml/h,则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设为60ml/h,将药物溶液以60ml/h的速率输送至人体胃肠道,保障患者的(中药)药物喂食安全性和药物喂食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输注系统还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与输液相关的信息及用户的操控信息。显示器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设置于输液泵或肠内营养泵上。比如,当输液泵配置有显示器时,输液泵的第一输液速率和/或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按照以下步骤设定:
S1001、显示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多个输液速率标签,每一个输液速率标签与一个输液速率对应,如图3所示,显示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了6个标签,其中,标签1对应的输液速率为5ml/min,标签2对应的输液速率为6ml/min,标签3对应的输液速率为7ml/min,以此类推;
S1002、将输液管连接好后,触发和想要的输液速率对应的输液速率标签,输液泵或肠内营养泵就会根据与被触发的输液速率标签对应的输液速率运行,显示器的显示界面则切换到输液设置完成界面,如图4所示,显示与药物溶液输注相关的信息,便于医护人员实时获取患者的实际输液状态;如对于输液泵来说,连接输液管就是将第一输液管的一端接瓶塞穿刺器接入第一药物存储容器,另一端接静脉穿刺针插入人体静脉;对于肠内营养泵,连接输液管就是将第二输液管的一端接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另一端接鼻饲管。
进一步的,设置好输液泵的第一输液速率后,根据静脉输注药量和第一输液速率计算预设时间,即预设时间=静脉输注药量/第一输液速率;比如输液泵的药袋容量是100ml,设定的第一输液速率是5ml/min,则预设时间为20min,则输液泵在输液20分钟后完成静脉输液,然后启动肠内营养泵,这样可以实现静脉输液完成后自动启动肠内喂食。
为了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显示器可设置为自动启动显示,在显示器上设置人体感应模块,如红外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等,人体感应模块在感应到医护人员靠近显示器时,自动点亮屏幕,从而医护人员能够直接在显示界面上进行操控。
进一步的,在步骤S102中,当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显示器则从输液显示界面切换至模式选择界面(图5),并发出提示信号,如声光提示等;在模式选择界面显示表示不同运行模式的模式标签,如图5中的第一模式标签和第二模式标签,医护人员可通过点击相应的模式标签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
为了保障用药安全及治疗安全,更进一步的,当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启动肠内营养泵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在模式选择界面显示的预定时长内,是否有人通过模式标签触发选择指令;
如果没有选择指令被触发,则控制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停止运行;
如果有选择指令被触发,则判断是由第一模式标签触发的选择指令还是由第二模式标签触发的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触发的选择指令控制相应的输注装置。例如,若检测到选择指令由第一模式标签触发,第一模式标签对应的运行模式是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先后依次独立运行,则控制输液泵停止运行,并控制肠内营养泵启动;若检测到选择指令由第二模式标签触发,第二模式标签对应的运行模式是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先后协同运行,则控制输液泵继续运行,并控制肠内营养泵启动。选择指令是否被触发及输注模式的判断过程可以由输液泵的第一驱动模块和肠内营养泵的第二驱动模块执行,或由独立于输液泵及肠内营养泵的主控制器执行。通过设置与不同模式标签对应的运行模式,可以实现两种输注装置先后独立或是先后协同工作,实现中西医联合用药的效果。
模式选择界面显示的预定时长是指显示器上显示模式选择界面的时间,在该时间内医护人员可在显示器上对输注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选择,如果在该时间内医护人员没有进行选择,说明用户不需要进行中药喂食,或是医护人员疏忽了对输注系统的操作,此时输注系统则将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同时关闭,以保障患者的输注安全。
更具体的,模式选择界面中的第一模式标签代表第一输注模式,第二模式标签代表第二输注模式。在第一输注模式下,会控制肠内营养泵启动,并控制输液泵停止,即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患者完成静脉注射,并紧接着开始肠内(中药)喂食。在第二输注模式下,控制输液泵继续运行,并同时启动肠内营养泵,即对患者同时进行静脉注射和肠内(中药)喂食的协同输注。当医护人员触发第一模式标签时,输注系统进入第一输注模式,当医护人员触发第二模式标签时,输注系统进入第二输注模式。由此既可以选择静脉注射和中药喂食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执行,也可以选择静脉注射和中药喂食先后协同进行,以满足患者的临床输注需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输注模式下,当肠内营养泵启动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肠内营养泵的输注进度是否已经完成,例如(口服)药物溶液是否已输注完成,如果输注已完成则控制肠内营养泵停止,并向输液泵发送启动指令,控制输液泵重新启动,以将注射药物输送至人体静脉。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在第一输注模式下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不是同时进行,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临床需求,例如一些患者的静脉输液时间比较长(比如5小时),如果要完成静脉输液后才能进行肠内喂食,则肠内喂食就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为此,将静脉输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静脉输液完成后,中断静脉输液,启动肠内(中药)喂食,等肠内喂食结束后再继续静脉输液,这样就既能满足患者静脉注射给药时间和肠内喂食给药时间,又能够实现中西结合治疗,发挥中西治疗的最大疗效,保障患者的临床输注治疗效果。
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可选的,在输注系统运行期间,控制方法还包括心率监测步骤,通过监控患者的心率情况判断患者的输液过程或者喂食过程是否出现异常。例如,在输液泵进行静脉注射时或者肠内喂食时,将患者的心率作为生理特征参数,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输液过敏反应或者喂食过敏反应。比如在正常状态下,人体的心率一般为50~70次每分钟,当静脉输液或肠内喂食时,检测到患者的心率大于100,说明患者心率过快,可能是药物引起了过敏反应,因此判断出患者的输液过程出现异常,并发出声光警报信号,提示医护人员及时处理输液异常状态。
为了保障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在输液泵启动前,医护人员准备好要输液泵要输注的药物溶液后,根据所选择的药物溶液来确定匹配治疗用的肠内营养泵要输注的药物溶液,以适应病人的病症。
进一步可选的,输注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和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和存储器及显示器相连,主控制器与输液泵及肠内营养泵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药物数据库,药物数据库的内容至少包括药物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病症,如表2所示,表2示例性的示出了部分药物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病症。主控制器可以从存储器调取药物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图6),以便于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每种药物名称及其对应的病症,保障患者的输注安全性。
表2.药物数据库
药物名称 病症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肝病
注射用胸腺五肽 恶性肿瘤
静脉注射复方肾病用氨基酸 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
地塞米松注射液 急性白血病
前列地尔注射液 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
七叶一枝花 腮腺炎
风栗壳 中风
马尾连 痢疾
龙葵 高血压
青天葵 肺结核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输注系统还包括药物获取模块,药物获取模块与主控制器相连,药物获取模块可以在准备好要输注的药物溶液后,获取药物名称,并将药物名称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药物名称从存储器的药物数据库调取相应的药物信息,并在显示器上显示药物溶液名称及其对应的病症。药物获取模块作为人机交互的接口,可以是键盘、语音输入装置或二维码扫码器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药物的名称。
显示器、主控制器以及存储器可设置在输液泵或肠内营养泵上,或者是独立于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的电子设备上,该电子设备通过通信模块和输液泵及肠内营养泵相互通信。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脑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或者云端设备。
再进一步的,在获取输液泵及肠内营养泵要输注的药物名称后,在启动输液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两种输注装置要输注的药物是否可以匹配使用,如果不能匹配使用,则进行报警提示,不启动输液泵和/或肠内营养泵,如果可以匹配使用,则启动输液泵和/或肠内营养泵。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中药、西药)是不能匹配使用的,否则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或者会导致人体对药物成分的吸收效果不佳。因此启动输液泵之前,先判断静脉注射药物和肠内喂食药物是否能够匹配使用。例如,根据临床经验,口服药物丹参,其适应症状为通经止痛,注射药物溶华法林,其适应症状为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两种药物匹配使用会导致人体出现出血倾向,即这两种药物无法同时输注或者先后输注,通过判断两种药物能否匹配使用可以排除药物的结合禁忌,保障患者的安全,保证静脉注射和肠内喂食的联合用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药物是否可以匹配使用可以由主控制器在通过药物获取模块得到药物名称后,根据药物数据库中存储的用药禁忌信息进行判断,药物禁忌信息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并存储在药物数据库中。通过判断注射药物溶液和口服药物溶液是否可匹配使用,判断中药和西药结合使用的禁忌,防止不同中西药混用产生的过敏现象,保障了患者的注射用药和口服用药这两者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的,肠内营养泵还包括用于对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口服药物溶液存储容器)进行称重的称重传感器,此时,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称重传感器采集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根据采集到的重量值计算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根据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可以精确掌握患者的实际中药喂食速率;
b、根据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判断第二输液管是否出现阻塞,具体是,如果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低于正常值,甚至为0,则认为第一输液管中药物溶液流动不正常,并发出提示报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肠内营养泵出现堵塞。例如正常情况下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为5g/min~10g/min,输注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计算得到的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为1g/min,明显低于正常值,以此可以判断第一输液管出现堵塞现象,由此不仅能通过称重传感器检测患者的真实肠内喂食速率,还可以检测肠内营养泵是否出现堵塞现象,一举两得。
更进一步的,根据实时采集的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绘制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图7),并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通过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可以了解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随时间的波动情况,以便于用户能够实时观查。
再进一步的,根据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预测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在输注过程中某一采样时间点的理论重量,将某一采样时间点的理论重量和该采样时间点的实际采样重量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差值判断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称重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其中,在采样时间点的实际采样重量为称重传感器在采样时间点对第二药物存储容器进行称重后获得。
例如得到图7所示的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后,对曲线进行拟合,如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图7所示的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的拟合方程,y=-6.8X+500,式中的y为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理论重量,x为采样时间点,根据拟合方程可以计算出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在某一采样时间点的理论重量,然后将计算得到的理论重量和该采样时间点的实际采样重量进行比较,如在某一采样时间点的实际采样重量为350g,计算得到的该采样时间点的理论重量为346g,两者的差值为4g,如果4g在容许的误差范围(误差范围为经验值)内,则认为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称重不处于故障状态,反之则认为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称重处于故障状态(可能是肠内营养泵的中药喂食过慢,进而引起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称重过程出现故障)。
可选的,肠内营养泵还包括保温装置,如电阻丝等,用于对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内的药物溶液进行加热。一些(口服)药物溶液长期处于室温环境中,药物溶液的温度很容易下降至30℃以下,而通常情况下,38℃是人体肠胃环境的适宜温度,如果将低温的药物溶液直接输送至人体胃肠道内,不仅不利于患者的胃肠道对药物成分的吸收,而且对于一些ICU危重症患者,还可能会引起患者的呕吐、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等胃肠道并发症,通过保温装置对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内的药物溶液进行加热,可以使药物溶液保持在38℃左右的适宜温度,便于药物的吸收和减少输液的不良反应。
进一步的,根据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设定保温装置的加热功率,以便于肠内营养泵在进行肠内喂食的过程中药物溶液能够维持在常温环境的适宜温度。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代表患者的肠内喂食速率,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越大时,表明第二输液管内药物溶液的输送速率越快,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内药物溶液的消耗也越快,保温装置的加热温度就越低;反之,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越小时,第二输液管内口服药物溶液的输送速率越慢,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内口服药物溶液的消耗越慢,对应的,保温装置的加热温度就越高。根据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自适应调节保温装置的加热温度,进而使得输送至人体胃肠道内的药物溶液稳定地维持在38℃,提高了口服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的,可以通过控制保温装置的加热功率来使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内的口服药物溶液达到目标温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102中,当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启动肠内营养泵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肠内营养泵是否装管,如果检测到肠内营养泵已经装管,则启动肠内营养泵,否则不启动肠内营养泵。本发明的装管是指将第二输液管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第二输液管穿过第二驱动模块后(第二驱动模块挤压第二输液管以提供驱动力),将第二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鼻饲管。只有当肠内营养泵装管完成以后,才能够启动肠内营养泵的中药喂食过程,保障肠内营养泵的运转安全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8)

1.一种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连接的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
所述输液泵至少包括第一输液管、第一驱动模块、计时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和第一药物存储容器相连、另一端和静脉针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输液管中的液体提供驱动力,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实时记录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并将输液时间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和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肠内营养泵;
所述肠内营养泵至少包括第二输液管、第二驱动模块及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一端和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相连、另一端和鼻饲管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输液管中的液体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信,并将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根据控制信号切换运转状态;
所述输注系统具有第一输注模式和第二输注模式:
启动所述输液泵,并实时记录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所述输液泵以第一输液速率进行输注,将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和预设时间进行比较,
所述第一输注模式为: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输液泵停止,启动所述肠内营养泵,所述肠内营养泵以第二输液速率进行输注;
所述第二输注模式为: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所述输液泵继续运行,启动所述肠内营养泵,所述肠内营养泵以第二输液速率进行输注;
所述肠内营养泵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内的药物溶液进行加热的保温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进行称重的称重传感器;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计算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根据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设定所述保温装置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越大,所述保温装置的加热温度就越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减少率越小,所述保温装置的加热温度就越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注模式下,当所述肠内营养泵启动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所述肠内营养泵的输注进度是否已经完成,当完成时,启动所述输液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输液泵和所述肠内营养泵通信连接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显示界面显示与所述第一输注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式标签和与所述第二输注模式对应的第二模式标签,当所述显示器的显示界面显示第一模式标签和所述第二模式标签时为模式选择界面:
当所述输液泵的输液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所述显示器显示出模式选择界面时,检测在模式选择界面显示的预定时长内,是否有人通过模式标签触发选择指令;
如果没有选择指令被触发,则控制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停止运行;
如果有选择指令被触发,则判断所述选择指令是由所述第一模式标签触发还是由所述第二模式标签触发,并根据触发所述选择指令的模式标签对应的输注模式控制所述输液泵和所述肠内营养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按照以下方法设定:
根据患者的年龄确定药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通过查询喂食速率等级表确定喂食速率,所述喂食速率等级表反映的是年龄与喂食速率间的对应关系;
将查询到的与相应年龄对应的喂食速率设定为所述肠内营养泵的第二输液速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输液泵和所述肠内营养泵通信连接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存储器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药物数据库,所述药物数据库存储的内容至少包括药物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病症;
所述主控制器从所述存储器的所述药物数据库中调取所述输液泵输注的药物和/或所述肠内营养泵输注的药物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病症,并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出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药物获取模块,所述药物获取模块获取所述输液泵输注的药物和/或所述肠内营养泵输注的药物的名称后,将药物名称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数据库中还存储有药物禁忌信息,在获取所述输液泵输注的药物及所述肠内营养泵输注的药物的名称后,在启动输液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要输注的两种药物是否可以匹配使用,如果不能匹配使用,则不启动所述输液泵和/或所述肠内营养泵,如果可以匹配使用,则启动所述输液泵和/或所述肠内营养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实时采集的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绘制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根据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重量-时间曲线预测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在输注过程中某一采样时间点的理论重量,将某一采样时间点的理论重量和该采样时间点的实际采样重量进行比较,当两者的差值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则认为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称重正常,反之则认为所述第二药物存储容器的称重处于故障状态。
CN202111011788.2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694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1788.2A CN113694299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1788.2A CN113694299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4299A CN113694299A (zh) 2021-11-26
CN113694299B true CN113694299B (zh) 2023-09-05

Family

ID=7865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1788.2A Active CN113694299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42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0567B (zh) * 2022-03-29 2024-05-14 深圳市好克医疗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肠内营养泵的控制方法、系统、肠内营养泵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854A (zh) * 2005-05-14 2008-09-17 B·布朗·梅尔松根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多个输液泵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28137A (zh) * 2009-08-12 2010-01-20 善德仕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肠外营养输液泵
CN203389152U (zh) * 2013-05-14 2014-01-15 钟荣芬 输注管理系统
CN105188802A (zh) * 2013-03-14 2015-12-23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用于个体化医疗保健用途的泵系统
CN105579080A (zh) * 2013-09-24 2016-05-11 柯惠有限合伙公司 喂送套件和肠内喂送泵
CN105616167A (zh) * 2016-02-26 2016-06-01 杨冉 一种肠内营养输注与血糖控制一体机及控制方法
CN205494439U (zh) * 2016-02-26 2016-08-24 杨冉 一种肠内营养输注与血糖控制一体机
WO2018022204A1 (en) * 2016-07-25 2018-02-01 Smiths Medical Asd, Inc. Group coordination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 plurality of medical devices
CN108042369A (zh) * 2018-02-11 2018-05-18 蒋华荣 一种肠内营养液专用安全便捷加热装置
CN108338929A (zh) * 2018-03-12 2018-07-31 四川省肿瘤医院 便携式肠内营养输送装置
CN109821109A (zh) * 2019-02-25 2019-05-31 广东乐之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多联动输注泵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96908A (zh) * 2020-01-09 2020-05-0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种鼻饲液输注装置
CN210963406U (zh) * 2019-08-13 2020-07-10 成都誉美医院 一种输液袋加热保温装置
CN211132190U (zh) * 2019-10-16 2020-07-31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煎药设备
CN211584657U (zh) * 2019-12-31 2020-09-29 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带加热功能的输液称重装置及监控系统
CN111820735A (zh) * 2020-07-13 2020-10-27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液体重量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156019A (zh) * 2020-10-28 2021-01-01 青岛市市北区福山老年公寓 一种智能鼻饲进食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2908B2 (en) * 2014-08-01 2019-05-21 Medela Holding Ag Neonatal enteral feeding system
US20210212903A1 (en) * 2020-01-15 2021-07-15 Christopher O'Keefe Feed and flush deliver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854A (zh) * 2005-05-14 2008-09-17 B·布朗·梅尔松根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多个输液泵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28137A (zh) * 2009-08-12 2010-01-20 善德仕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肠外营养输液泵
CN105188802A (zh) * 2013-03-14 2015-12-23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用于个体化医疗保健用途的泵系统
CN203389152U (zh) * 2013-05-14 2014-01-15 钟荣芬 输注管理系统
CN105579080A (zh) * 2013-09-24 2016-05-11 柯惠有限合伙公司 喂送套件和肠内喂送泵
CN105616167A (zh) * 2016-02-26 2016-06-01 杨冉 一种肠内营养输注与血糖控制一体机及控制方法
CN205494439U (zh) * 2016-02-26 2016-08-24 杨冉 一种肠内营养输注与血糖控制一体机
WO2018022204A1 (en) * 2016-07-25 2018-02-01 Smiths Medical Asd, Inc. Group coordination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 plurality of medical devices
CN108042369A (zh) * 2018-02-11 2018-05-18 蒋华荣 一种肠内营养液专用安全便捷加热装置
CN108338929A (zh) * 2018-03-12 2018-07-31 四川省肿瘤医院 便携式肠内营养输送装置
CN109821109A (zh) * 2019-02-25 2019-05-31 广东乐之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多联动输注泵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210963406U (zh) * 2019-08-13 2020-07-10 成都誉美医院 一种输液袋加热保温装置
CN211132190U (zh) * 2019-10-16 2020-07-31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煎药设备
CN211584657U (zh) * 2019-12-31 2020-09-29 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带加热功能的输液称重装置及监控系统
CN111096908A (zh) * 2020-01-09 2020-05-0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种鼻饲液输注装置
CN111820735A (zh) * 2020-07-13 2020-10-27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液体重量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156019A (zh) * 2020-10-28 2021-01-01 青岛市市北区福山老年公寓 一种智能鼻饲进食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4299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17117A1 (en) Infusion system with concurrent tpn/insulin infusion
KR101183053B1 (ko) 환자 모니터링 및 약제 투여 시스템 및 사용 방법
US11344231B2 (en) Bodily fluid monitoring system
US20060064053A1 (en) Multichannel coordinated infusion system
US20070158249A1 (en) Dialysis machine with transport mode
RU2769055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нескольких инфузий пациенту
CN113694299B (zh) 一种输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559506A (zh) 一种5g智能输液器监测控制系统
JP6058873B2 (ja) 携帯型注入装置及び携帯型注入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002542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mittent infusion
Plasse et al. Portable infusion pumps in ambulatory cancer chemotherapy
CN205796151U (zh) 一种远程报警的微量注射泵
CN214807412U (zh) 一种自控回抽给药式微量泵注设备
CN205494439U (zh) 一种肠内营养输注与血糖控制一体机
CN107158514A (zh) 对输液进行调控的操控系统
JP5623762B2 (ja) 疼痛緩和装置
Brindha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Pump Therapy
JP2018038891A (ja) 携帯型注入装置及び携帯型注入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