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3629A - 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3629A
CN113693629A CN202110821487.XA CN202110821487A CN113693629A CN 113693629 A CN113693629 A CN 113693629A CN 202110821487 A CN202110821487 A CN 202110821487A CN 113693629 A CN113693629 A CN 113693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ring
emboli
fixing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14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3629B (zh
Inventor
王必佳
李学刚
肖力
后显华
樊荣
周振华
陈康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214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3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3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3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3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3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61B8/0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for diagnosis of the bra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61B8/0891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for diagnosis of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 A61B8/4209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by using holders, e.g. positioning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 A61B8/4209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by using holders, e.g. positioning frames
    • A61B8/4227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by using holders, e.g. positioning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straps, belts, cuffs or br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8/481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 e.g. microbubbles introduced into the bloodstrea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eur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套在患者的头上;支撑结构,一端与固定环滑动连接;调节结构,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一端与患者的头顶相抵;填充模块,固定安装在支撑结构以及固定环的内壁上,与患者的头部相接触。本申请通过增加固定装置与头部的接触面积增大固定装置与头部的最大静摩擦力,使得该装置不会因为患者转动头部而导致与头部发生相对滑动。同时相比于现在的只是将固定装置和患者额头一圈相固定的方式相比,增大了头部对固定装置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固定装置对头部局部的压强,减小了患者的疲劳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缺血性脑血管病亦称缺血性脑卒中或脑梗死,占脑血管病的70~80%,大多数脑梗死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它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
所以对体内的血栓监测尤为重要,尤其是可能会通过到头部的血栓,在医院做血栓监测时,一般是将超声波探头置于患者太阳穴附近的血管,通过超声波监测通过头部血管的血栓量以及血栓的大小。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所以让不可能医生手持超声探头接触到所监测血管的位置。而将超声波探头可以很稳定的固定在患者头部是个问题。现在的医院使用的固定装置笨重,时间久了容易让患者觉得疲惫。而且在患者头部进行运动时,会使得超声波探头发生偏离,影响监测效果。
发明创造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出了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套在患者的头上;支撑结构,一端与固定环滑动连接;调节结构,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一端与患者的头顶相抵;填充模块,固定安装在支撑结构以及固定环的内壁上,与患者的头部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弹性固定条,两端皆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第一通孔,为开设在弹性固定条中部的通孔;连接片,周边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位于固定条下方;第二通孔,为开设在连接片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空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调节螺栓,头部位于固定条外,尾部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连接片和弹性固定条滑动连接;固定螺母,安装在弹性固定条和连接片之间,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限位螺母,安装在固定螺母和连接片之间,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支撑盘,安装在连接片的下方,与调节螺栓的尾部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接环,套在连接片的周边上,与连接片之间密封,且转动连接;支撑条,有至少两根,一端与固定环滑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充模块由多个橡胶气囊组成,所述橡胶气囊包括:固定气囊,固定在固定环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第一支撑气囊,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第二支撑气囊,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
作为优选,每根所述支撑条内壁上皆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气囊和第二支撑气囊,且第一支撑气囊和第二支撑气囊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环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沿连接环周向的凹槽,分别与第一充气凹槽和第二充气凹槽;所述第一充气凹槽与第一支撑气囊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凹槽与第二支撑气囊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片中设置有第一充气室、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所述第一充气室位于第二充实上方,与第一充气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室与第二充气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充气室位于第一充气室上方,与固定气囊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环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支撑条的一端设在有T型滑动头,所述T型滑动头位于T型滑槽内,与固定环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安装在连接片的下表面,用于测量连接片与支撑盘之间的距离;执行结构,与第一充气室、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连通;控制器,与红外测距传感器通信连接,与执行结构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执行结构包括:第一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与第一充气室连通;第二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与第二充气室连通;第三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与第三充气室连通;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弹性固定条的下表面,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一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充气室中,用于采集第一充气室中的气压,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二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充气室中,用于采集第二充气室的气压,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三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第三充气室中,用于采集第三充气室的气压,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增加固定装置与头部的接触面积增大固定装置与头部的最大静摩擦力,使得该装置不会因为患者转动头部而导致与头部发生相对滑动。同时相比于现在的只是将固定装置和患者额头一圈相固定的方式相比,增大了头部对固定装置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固定装置对头部局部的压强,减小了患者的疲劳感。相对于现有的固定装置,本申请中对超声探头是通过两个相邻支撑条上的填充模块来夹紧的,结构更加简单,也减少了一些冗余结构,尽可能的减小了整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条侧面示意图
图4为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控制组件的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
11-调节螺栓,12-固定螺母,13-限位螺母,14-弹性固定条,15-连接片,151-第三充气室,152-第一充气室,153-第二充气室,16-支撑盘,21-支撑条,211-T型滑动头,22-连接环,221-第一充气凹槽,222-第二充气凹槽,3-固定环,31-T型滑槽,41-固定橡胶,42-第一支撑气囊,43-第二支撑气囊,51-控制器,52-第一气泵,53-第二气泵,54-第三气泵,55-第一气压传感器,56-第二气压传感器,57-第三气压传感器,58-压力传感器,59-红外测距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支撑结构、调节结构和填充模块。固定环套在患者的头上。固定环设置有T型滑槽31。
如图2所示。调节结构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一端与患者的头顶相抵。调节结构包括:弹性固定条14、连接片15、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调节螺栓11、限位螺母13、固定螺母12和支撑盘16。弹性固定条14的两端皆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第一通孔为开设在弹性固定条14中部的通孔。连接片15周边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位于固定条下方。连接片15中设置有第一充气室152、第二充气室153和第三充气室151,第一充气室152位于第二充实上方,与第一充气凹槽连通。第二充气室153与第二充气凹槽连通。第三充气室151位于第一充气室152上方,与固定气囊连通。
第二通孔为开设在连接片15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空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调节螺栓11头部位于固定条外,尾部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连接片15和弹性固定条14滑动连接。固定螺母12安装在弹性固定条14和连接片15之间,与调节螺栓11螺纹连接。限位螺母13,安装在固定螺母12和连接片15之间,与调节螺栓11螺纹连接。支撑盘16安装在连接片15的下方,与调节螺栓11的尾部转动连接。
填充模块固定安装在支撑结构以及固定环的内壁上,与患者的头部相接触。填充模块由多个橡胶气囊组成,橡胶气囊包括:固定气囊、第一支撑气囊42和第二职称气囊43。固定气囊固定在固定环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第一支撑气囊42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第二职称气囊43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结构一端与固定环滑动连接。支撑结构包括:连接环和支撑条21。连接环套在连接片15的周边上,与连接片15之间密封,且转动连接。连接环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沿连接环周向的凹槽,分别与第一充气凹槽和第二充气凹槽。第一充气凹槽与第一支撑气囊42连通。第二充气凹槽与第二职称气囊43连通。
支撑条21有至少两根,一端与固定环滑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条21的一端设在有T型滑动头211,T型滑动头211位于T型滑槽31内,与固定环滑动连接。每根支撑条21内壁上皆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气囊42和第二职称气囊43,且第一支撑气囊42和第二职称气囊43间隔设置。当医护人员向不同的充气室进行充气时,会使得第一支撑气囊42或第二职称气囊43之间交替增压,轮替对患者头部进行压迫。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由于超声造影液存在有半衰期,而流入到头部的栓子存在有随机性,所以加快了头部血液循环后,会使得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在使用时,将该装置套在患者的头上,给固定气囊充气,使得固定气囊和固定环可以先固定在患者的一个位置,再将调节螺栓11压下,使得支撑盘16顶在患者的头顶上,此时医护人员通过超神探头寻找用于监测颅内栓子的血管位置,为了放置支撑条21会阻碍到医生寻找血管位置,所述此处的支撑结构是可以与固定环进行转动的。在医生找到血管位置后,让医护人员压住调节螺栓11的端部,使得支撑盘16紧帖在患者的头顶。然后向下转动限位螺母13,使得限位螺母13将连接盘压下,使得支撑条21的另一端与固定环抵紧,使得支撑结构不会与固定条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然后向上转动固定螺母12,使得固定螺母12对弹性固定条14差生压力,使得弹性固定条14产生形变,会给调节螺栓11一个向下的力,此时医护人员便可以松开压在调节螺栓11头部的手,由弹性固定条14对调节螺栓11提供压力,使得支撑盘16可以紧压在患者的头顶。由于弹性固定条14的两端皆与固定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以弹性固定条14会对固定环产生一个拉力,减小了人体皮肤与固定气囊之间的静摩擦力。而且由于固定环作用在患者皮肤上的重力减小,所以可以适当的降低固定气囊对皮肤的压力,避免固定气囊对皮肤压力过大影响到头部的血液运行。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头部的重力感。
如图5所示,为了更好的控制各个气囊之间充气以及放气的情况,以及固定装置对患者头部的压力更加精准,所以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59、执行结构和控制器51。红外测距传感器59安装在连接片15的下表面,用于测量连接片15与支撑盘16之间的距离。执行结构与第一充气室152、第二充气室153和第三充气室151连通。控制器51与红外测距传感器59通信连接,与执行结构电连接。
执行结构包括:第一气泵52、第二气泵53、第三气泵54、压力传感器58、第一气压传感器55、第二气压传感器56和第三气压传感器57。第一气泵52与控制器51电连接,与第一充气室152连通。第二气泵53与控制器51电连接,与第二充气室153连通。第三气泵54与控制器51电连接,与第三充气室151连通。压力传感器58,安装在弹性固定条14的下表面,与控制器51通信连接。第一气压传感器55安装在第一充气室152中,用于采集第一充气室152中的气压,与控制器51通信连接。第二气压传感器56安装在第二充气室153中,用于采集第二充气室153的气压,与控制器51通信连接。第三气压传感器57安装在第三充气室151中,用于采集第三充气室151的气压,与控制器51通信连接。
在工作时,第三气泵54先启动,给第三充气室151充气,使得固定气囊膨胀,将固定环固定在患者额头一周,当确定好需要超声造影的位置后,并完成了对限位螺母13以及固定螺母12的调节后,根据压力传感器58的数值,来对固定气囊中的气压进行调节。然后根据红外测距传感器59的数值,来确定第一支撑气囊42以及第二职称气囊43的可充的最大压力值,并通过第一气压传感器55、第二气压传感器56以及第三气压传感器57的反馈,形成了控制闭环。可以实现对患者头部的自动按压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速度,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固定气囊中气压的自动调节。
本申请通过增加固定装置与头部的接触面积增大固定装置与头部的最大静摩擦力,使得该装置不会因为患者转动头部而导致与头部发生相对滑动。同时相比于现在的只是将固定装置和患者额头一圈相固定的方式相比,增大了头部对固定装置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固定装置对头部局部的压强,减小了患者的疲劳感。相对于现有的固定装置,本申请中对超声探头是通过两个相邻支撑条21上的填充模块来夹紧的,结构更加简单,也减少了一些冗余结构,尽可能的减小了整体的重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创造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环,套在患者的头上;
支撑结构,一端与固定环滑动连接;
调节结构,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一端与患者的头顶相抵;
填充模块,固定安装在支撑结构以及固定环的内壁上,与患者的头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弹性固定条,两端皆与固定环固定连接;
第一通孔,为开设在弹性固定条中部的通孔;
连接片,周边与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位于固定条下方;
第二通孔,为开设在连接片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空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调节螺栓,头部位于固定条外,尾部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连接片和弹性固定条滑动连接;
固定螺母,安装在弹性固定条和连接片之间,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
限位螺母,安装在固定螺母和连接片之间,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
支撑盘,安装在连接片的下方,与调节螺栓的尾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连接环,套在连接片的周边上,与连接片之间密封,且转动连接;
支撑条,有至少两根,一端与固定环滑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模块由多个橡胶气囊组成,所述橡胶气囊包括:
固定气囊,固定在固定环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
第一支撑气囊,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
第二支撑气囊,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内壁上,与连接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条内壁上皆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气囊和第二支撑气囊,且第一支撑气囊和第二支撑气囊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环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沿连接环周向的凹槽,分别与第一充气凹槽和第二充气凹槽;所述第一充气凹槽与第一支撑气囊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凹槽与第二支撑气囊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中设置有第一充气室、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所述第一充气室位于第二充实上方,与第一充气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室与第二充气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充气室位于第一充气室上方,与固定气囊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支撑条的一端设在有T型滑动头,所述T型滑动头位于T型滑槽内,与固定环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红外测距传感器,安装在连接片的下表面,用于测量连接片与支撑盘之间的距离;
执行结构,与第一充气室、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连通;
控制器,与红外测距传感器通信连接,与执行结构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结构包括:
第一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与第一充气室连通;
第二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与第二充气室连通;
第三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与第三充气室连通;
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弹性固定条的下表面,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一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充气室中,用于采集第一充气室中的气压,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二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充气室中,用于采集第二充气室的气压,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第三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第三充气室中,用于采集第三充气室的气压,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CN202110821487.XA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113693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1487.XA CN113693629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1487.XA CN113693629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3629A true CN113693629A (zh) 2021-11-26
CN113693629B CN113693629B (zh) 2024-01-26

Family

ID=7865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1487.XA Active CN113693629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362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2960Y (zh) * 2004-04-30 2005-09-07 郎鸿志 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的立体定位架
US8353853B1 (en) * 2003-01-24 2013-01-1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ncephalic insonication
US20130018277A1 (en) * 2011-07-15 2013-01-17 Jung-Tung Liu Non-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CN204233147U (zh) * 2014-11-25 2015-04-01 张海波 一种用于脑血管病人的头部造影固定装置
CN111789657A (zh) * 2020-07-19 2020-10-20 郑水芝 一种外科用头部伤口加压止血结构
CN112315593A (zh) * 2020-08-26 2021-02-05 杭州市大江东医院 通用式脑出血微创手术定位装置
CN212853508U (zh) * 2020-04-28 2021-04-02 王敏 一种超声波影像诊断用的探头支撑架
CN213190172U (zh) * 2019-11-14 2021-05-14 张涛 一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3551924U (zh) * 2020-10-23 2021-06-29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经颅多普勒超声栓子监测支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3853B1 (en) * 2003-01-24 2013-01-1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ncephalic insonication
CN2722960Y (zh) * 2004-04-30 2005-09-07 郎鸿志 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的立体定位架
US20130018277A1 (en) * 2011-07-15 2013-01-17 Jung-Tung Liu Non-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CN204233147U (zh) * 2014-11-25 2015-04-01 张海波 一种用于脑血管病人的头部造影固定装置
CN213190172U (zh) * 2019-11-14 2021-05-14 张涛 一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2853508U (zh) * 2020-04-28 2021-04-02 王敏 一种超声波影像诊断用的探头支撑架
CN111789657A (zh) * 2020-07-19 2020-10-20 郑水芝 一种外科用头部伤口加压止血结构
CN112315593A (zh) * 2020-08-26 2021-02-05 杭州市大江东医院 通用式脑出血微创手术定位装置
CN213551924U (zh) * 2020-10-23 2021-06-29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经颅多普勒超声栓子监测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3629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504967A (ja) 連続的な非侵入的血圧モニターシステム
CN110897806B (zh) 能对患者背部起到支撑作用的临床护理用防褥垫
CN109199677A (zh) 一种腰椎牵引器
CN113693629A (zh) 一种用于通过超声造影监测颅内栓子用的固定装置
CN113599179A (zh) 脚部康复训练鞋
CN211912033U (zh) 一种防压疮型称重气垫床
CN112515908A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充气头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914929A (zh) 一种妇产科综合检查仪
CN114099170B (zh) 一种重症患者的辅助康复装置
CN113317939B (zh) 一种康复理疗用多功能理疗装置
CN216455075U (zh) 一种血栓监测用的固定装置
CN114948587B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柔性智能颈椎牵引装置
CN210844078U (zh) 一种康复站立床
CN114748263A (zh) 一种智慧医疗床
CN204581866U (zh) 可控双柱中空气囊垫
CN210408557U (zh) 桡动脉穿刺用固定装置
CN211067728U (zh) 一种妇产科用产前诊断检查装置
CN209500428U (zh) 助行输液架
CN211272059U (zh) 一种颈椎牵引器
CN112891128A (zh)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眩晕诊疗装置
US20050111996A1 (en)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 apparatus
CN214712678U (zh) 一种多功能测压止血带
CN214550131U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充气头枕装置
CN211535429U (zh) 一种协助儿童腰穿的固定装置
CN214157784U (zh) 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