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1985A -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1985A
CN113691985A CN202110897732.5A CN202110897732A CN113691985A CN 113691985 A CN113691985 A CN 113691985A CN 202110897732 A CN202110897732 A CN 202110897732A CN 113691985 A CN113691985 A CN 113691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earphone
talkback
module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77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良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77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1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1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1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4Access security using delegated authorisation, e.g. open authorisation [OAuth] protocol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94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forcing coll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5/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 H04Q5/24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for two-party-lin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针对无法有效的控制多人对讲时的语音传输顺序,由于对讲耳机的带宽限制,多人对讲时什么内容也听不清,语音传输也会被冲突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利用语音控制系统实现多个设备的自动排序、语音传输与静音检查,包括以下步骤:S1:由一号耳机设备组网后,其他耳机陆续加入,进行连接测试;S2:在多人对讲网络中,静音检查模块同时对多人对讲设备进行声音检查。本发明配合并联控制单元即能简单控制各个设备,发送语音完成后通知管理设备发送完成,当有耳机检测到设备需要传输语音时,先发送请求到排队管理设备申请,通过后才开始传输语音,有效的避免了多人对讲过程中的语音冲突。

Description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对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语音对讲是通过语音并借助传输媒介的沟通方式,常见的有座机通话、手机通话、对讲机通话、网络上面的语音聊天等。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对讲机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已从专业化领域走向普通消费,从军用扩展到民用。它既是移动通信中的一种专业无线通信工具,又是一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具有消费类产品特点的消费工具。对讲机是一种一点对多点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使许多人同时彼此交流,但是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人讲话;可分为消耗流量及消耗话费的两种形式;上个世纪语音通话只停留在电话、手机跟对讲机、到现在逐渐发展成一种普遍的通讯手段、不仅仅只通过电话、还有聊天软件、甚至于手机软件都能实现语音通话,现有的耳机对讲主要包括三种方式,1.半双工对讲即:单一通道,听和说不能同时,说的时候其他人只能听,在多人同时说话时就互相干扰,都听不到,类似于微信发语音,主要产品为模拟电台;2.双全功对讲单人,即双向通道,听和说可以同时进行,但是只能满足1对1对讲,类似于打电话。主要产品蓝牙1V1对讲;3.双全功多人对讲,即在单人对讲的基础上允许多人接听,2人即以上可以同时说话,类似于微信群聊。
现有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无法有效的控制多人对讲时的语音传输顺序,由于对讲耳机的带宽限制,多人对讲时什么内容也听不清,语音传输也会被冲突,而现有专利不易解决此类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无法有效的控制多人对讲时的语音传输顺序,由于对讲耳机的带宽限制,多人对讲时什么内容也听不清,语音传输也会被冲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利用语音控制系统实现多个设备的自动排序、语音传输与静音检查,包括以下步骤:
S1:由一号耳机设备组网后,其他耳机陆续加入,进行连接测试;
S2:在多人对讲网络中,静音检查模块同时对多人对讲设备进行声音检查;
S3:同时检测多台设备是否静音;
S4:如果有人说话,分配带宽给正在发送语音的设备;
S5:如果静音,将耳机的带宽保留给需要发送语音的设备和管理设备;
S6:一号耳机发起组网后成为排队管理设备,其他耳机加入都变成普通设备,普通设备实时检测MIC设备确认是否需要发送,需要发送语音时,先向管理设备请求发送授权,请求通过后才能开始发送,发送完成后通知管理设备发送完成;
S7:通过对加入网络的耳机进行语音通信时间排队方法,当有耳机检测到设备需要传输语音时,先发送请求到排队管理设备申请,通过后才开始传输语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语音控制系统中的接入模块辅助接入多个耳机设备,同时对多个耳机设备进行语音调试。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语音控制设备上连接有静音检查模块,且静音检查模块对接入的多个设备进行语音检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语音控制系统中设有处理模块,且处理模块上连接有并联控制单元,并联控制单元与多个设备并联连接,处理模块上还连接有语音输入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转化模块和降噪模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静音检查模块检查到有语音发射设备,并联控制单元将耳机带宽分配到该设备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5,静音检查模块检查到多个设备静音,带宽保留在一号设备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6,语音控制系统上还设分配系统,确定发起组网的设备为管理设备,其他设为普通设备,管理设备通过并联控制单元控制普通设备,分配系统分别与管理设备和普通设备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7,管理设备上设有审核单元,普通设备上设有申请单元,语音控制系统上还设有自动排序模块,自动排序模块配合进行语音通信时间排队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实现多人语音对讲,在多人对讲网络中,加入静音检查机制,通过检测MIC语音,判断有无人说话,从而搞笑的保证带宽分布;通过对加入网络的耳机进行语音通信时间排队方法,一号耳机发起组网后,就变成排队管理设备,其他耳机加入后都变成普通设备,普通设备实时检测MIC设备确认是需要发送,需要发送语音时,先向管理设备请求发送授权,请求通过后才能开始发送;根据当前正在发送的人员数量动态处理是否允许其他设备发送数据;配合并联控制单元即能简单控制,发送完成后通知管理设备发送完成,当有耳机检测到设备需要传输语音时,先发送请求到排队管理设备申请,通过后才开始传输语音,有效的避免了多人对讲过程中的语音冲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的系统结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的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的静音检查模块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专利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专利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专利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专利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涉及到电路、电子元器件和控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专利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参照图1-4,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利用语音控制系统实现多个设备的自动排序、语音传输与静音检查,包括以下步骤:
S1:由一号耳机设备组网后,其他耳机陆续加入,进行连接测试;
S2:在多人对讲网络中,静音检查模块同时对多人对讲设备进行声音检查;
S3:同时检测多台设备是否静音;
S4:如果有人说话,分配带宽给正在发送语音的设备;
S5:如果静音,将耳机的带宽保留给需要发送语音的设备和管理设备;
S6:一号耳机发起组网后成为排队管理设备,其他耳机加入都变成普通设备,普通设备实时检测MIC设备确认是否需要发送,需要发送语音时,先向管理设备请求发送授权,请求通过后才能开始发送,发送完成后通知管理设备发送完成;
S7:通过对加入网络的耳机进行语音通信时间排队方法,当有耳机检测到设备需要传输语音时,先发送请求到排队管理设备申请,通过后才开始传输语音。
本发明中,S1,语音控制系统中的接入模块辅助接入多个耳机设备,同时对多个耳机设备进行语音调试。
本发明中,S2,语音控制设备上连接有静音检查模块,且静音检查模块对接入的多个设备进行语音检查。
本发明中,S3,语音控制系统中设有处理模块,且处理模块上连接有并联控制单元,并联控制单元与多个设备并联连接,处理模块上还连接有语音输入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转化模块和降噪模块。
本发明中,S4,静音检查模块检查到有语音发射设备,并联控制单元将耳机带宽分配到该设备上。
本发明中,S5,静音检查模块检查到多个设备静音,带宽保留在一号设备上,保障了带宽的合理分配。
本发明中,S6,语音控制系统上还设分配系统,确定发起组网的设备为管理设备,其他设为普通设备,管理设备通过并联控制单元控制普通设备,分配系统分别与管理设备和普通设备相连,需要发送语音时,先向管理设备请求发送授权,请求通过后才能开始发送,有效的避免了多人对讲过程中的语音冲突。
本发明中,S7,管理设备上设有审核单元,普通设备上设有申请单元,语音控制系统上还设有自动排序模块,自动排序模块配合进行语音通信时间排队方法,保障了对讲过程的有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利用语音控制系统实现多个设备的自动排序、语音传输与静音检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由一号耳机设备组网后,其他耳机陆续加入,进行连接测试;
S2:在多人对讲网络中,静音检查模块同时对多人对讲设备进行声音检查;
S3:同时检测多台设备是否静音;
S4:如果有人说话,分配带宽给正在发送语音的设备;
S5:如果静音,将耳机的带宽保留给需要发送语音的设备和管理设备;
S6:一号耳机发起组网后成为排队管理设备,其他耳机加入都变成普通设备,普通设备实时检测MIC设备确认是否需要发送,需要发送语音时,先向管理设备请求发送授权,请求通过后才能开始发送,发送完成后通知管理设备发送完成;
S7:通过对加入网络的耳机进行语音通信时间排队方法,当有耳机检测到设备需要传输语音时,先发送请求到排队管理设备申请,通过后才开始传输语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语音控制系统中的接入模块辅助接入多个耳机设备,同时对多个耳机设备进行语音调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语音控制设备上连接有静音检查模块,且静音检查模块对接入的多个设备进行语音检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语音控制系统中设有处理模块,且处理模块上连接有并联控制单元,并联控制单元与多个设备并联连接,处理模块上还连接有语音输入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转化模块和降噪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静音检查模块检查到有语音发射设备,并联控制单元将耳机带宽分配到该设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静音检查模块检查到多个设备静音,带宽保留在一号设备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语音控制系统上还设分配系统,确定发起组网的设备为管理设备,其他设为普通设备,管理设备通过并联控制单元控制普通设备,分配系统分别与管理设备和普通设备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管理设备上设有审核单元,普通设备上设有申请单元,语音控制系统上还设有自动排序模块,自动排序模块配合进行语音通信时间排队方法。
CN202110897732.5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691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7732.5A CN113691985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7732.5A CN113691985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1985A true CN113691985A (zh) 2021-11-23

Family

ID=78578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7732.5A Pending CN113691985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1985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1686A1 (en) * 2001-05-03 2002-12-05 Howard Michael D.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CN101183961A (zh) * 2006-12-26 2008-05-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用户语音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US20080214247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Invent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19387A1 (en) * 2009-11-18 2011-05-1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bandwidth usage between a communication server and a media device
US20120040682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T-Mobile Usa, Inc. Prioritization of data communication
CN103379044A (zh) * 2012-04-26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及其动态调整带宽的方法
US20130315108A1 (en) * 2012-05-23 201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ing motion and voice activate controls
CN104704814A (zh) * 2012-07-30 2015-06-10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 视频会议中的视频带宽分配
CN105791609A (zh) * 2016-03-07 2016-07-20 无锡捷中科技有限公司 Voip对讲中的平等话权控制方法
US10419896B1 (en) * 2018-12-03 2019-09-17 Keenstar Corporation Walkie-talkie messaging system
CN110266508A (zh) * 2019-06-12 2019-09-20 深圳市点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耳机实现对讲功能的方法、装置、系统与存储介质
CN113015037A (zh) * 2021-03-17 2021-06-22 深圳市城市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对讲mnc网络组网技术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1686A1 (en) * 2001-05-03 2002-12-05 Howard Michael D.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CN101183961A (zh) * 2006-12-26 2008-05-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用户语音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US20080214247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Invent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19387A1 (en) * 2009-11-18 2011-05-1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bandwidth usage between a communication server and a media device
US20120040682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T-Mobile Usa, Inc. Prioritization of data communication
CN103379044A (zh) * 2012-04-26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及其动态调整带宽的方法
US20130315108A1 (en) * 2012-05-23 201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ing motion and voice activate controls
CN104704814A (zh) * 2012-07-30 2015-06-10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 视频会议中的视频带宽分配
CN105791609A (zh) * 2016-03-07 2016-07-20 无锡捷中科技有限公司 Voip对讲中的平等话权控制方法
US10419896B1 (en) * 2018-12-03 2019-09-17 Keenstar Corporation Walkie-talkie messaging system
CN110266508A (zh) * 2019-06-12 2019-09-20 深圳市点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耳机实现对讲功能的方法、装置、系统与存储介质
CN113015037A (zh) * 2021-03-17 2021-06-22 深圳市城市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对讲mnc网络组网技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6905B1 (en) System for audio communication using lte
US7742758B2 (en) Mobile conferencing and audio sharing technology
AU694786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radio channels
US743371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0352928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話グループ・コール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142803A (zh) 使至少两个手持装置能够加入网络服务的通信系统
CN101573954A (zh) 用于在会议会话期间混合信号的网络实体、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2104473A (zh) 一种单工终端与双工终端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JPWO2007116722A1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52928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話グループ・コール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6601262A (zh) 一种高清蓝牙音频收发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9151813A (zh) 一种无线内部通话方法和系统
CN115278440A (zh) 一拖多双模蓝牙级联话务耳机系统
CN106488023A (zh) 一种对讲通话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3813032B (zh) 一种指挥调度坐席语音管理系统
WO2012022165A1 (zh) 一种基于手机终端实现单工通信的方法
CN113691985A (zh) 一种新的耳机语音对讲主讲人控制方法
CN209201160U (zh) 一种多网融合的语音网关
CN111294325B (zh) 集群通信方法、业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JP2008098707A (ja) 無線ページング装置
CN105207764B (zh) 一种通话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6604209A (zh) 一种基于蓝牙协议的功能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0481857C (zh) 蓝牙设备通过网关与多个远端用户进行电话会议的方法
CN101946530B (zh) Dect电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
CN100396122C (zh) 一种控制集群网络多路语音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