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1842B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91842B CN113691842B CN202010420436.1A CN202010420436A CN113691842B CN 113691842 B CN113691842 B CN 113691842B CN 202010420436 A CN202010420436 A CN 202010420436A CN 113691842 B CN113691842 B CN 1136918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content
- projection
- mobile phone
- electronic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95 ligh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9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569 neur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49 pul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07—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ortable device, e.g. video client on a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7—Establishing a sec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lient and a peripheral device or smart car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27—Monitoring of local network, e.g. connection or bandwidth variations; Detecting new devices in the local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内容投射方法及设备,涉及投屏技术领域,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简单的碰一碰操作,实现了第三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快速建立投屏连接。其中,第一电子设备为已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投屏连接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第三电子设备播放第二内容;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第三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状态信息;第三电子设备根据连接状态信息将第二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用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投屏的方式可以实现对信息或内容的快捷分享。在需要投屏时,用户在一个设备上输入投屏码等用于与另一个设备建立投屏连接的标识信息,在这两个设备建立投屏连接后,用户可以将一个设备上需要分享的投屏内容发送至另一个设备,由该另一个设备对投屏内容进行显示,例如,在企业会议、教学演示、集体宣讲等场景下,均可能涉及到上述的投屏过程。
用户想把多个设备投屏到同一个设备时,目前的操作一般是多个设备间都需要装同一个应用,然后每个设备都要进行“连接到同一网络>搜索设备>发起设备请求连接>被请求设备确认连接”的过程。例如,手机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电视时,通过手机端点击“投屏”搜索周边的设备,点击搜索列表结果中的目标设备请求连接,目标设备确认连接,即可完成连接。连接电视C的设备A和设备B都要重复进行上述过程,而搜索周边的设备发现速度较慢,耗时较长;若发现周边有多个设备,列表会不断跳动刷新,容易误触连接到其他设备;请求设备和目标两侧设备均需确认,操作繁琐。
部分第三方软件可实现在电脑上同时投屏多个手机,但需要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分别安装同一软件,并连入同一WiFi网络环境,而且仍然需要多个手机重复投屏步骤。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多投屏方案,可实现手机和电脑同时投屏至电视,可以在大屏幕上同时展示多个小屏幕。然而,每个手机和电脑都要重复操作与电视建立联系,操作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容投射方法及设备,在第一电子设备已将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之后,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简单的碰一碰操作,实现了让第三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快速建立连接进行互动。不仅如此,该方案还减少了第三电子设备无线连接搜索第二电子设备的等待时长,减少误触的错误连接,提高了操作精准度和自然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具备NFC芯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播放第一内容,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播放第二内容,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内容;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通过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实现了第三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快速建立投屏连接。也就是说,第三电子设备无需投屏应用或第三方软件,也无需靠近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就可以获得在先的连接状态信息,从而将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上投屏的操作简便,减少了错误连接,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MAC地址;
基于所述蓝牙MAC地址,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第三电子设备在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之后,通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传输连接状态信息,能够可靠、稳定的将缓存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完整的连接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过蓝牙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投屏连接过程中用到的校验信息发送给第三电子设备,将免去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投屏连接过程中的校验过程,更加快速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起投屏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通过NFC发送连接状态信息,可以降低对电子设备的近场通信能力的要求,也能够通过碰一碰操作快速建立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供确定投射策略的选项;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到作用于所述提示信息的输入操作;
响应于所述输入操作,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通过提供确定投射策略的选项,使得第三电子设备即将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时,给予用户选择投射策略的权利。同时,也考虑到第二电子设备部分外设的能力,例如,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设备可以使用第二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麦克风等外设,允许用户选择将音频内容还是视频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或是使用第二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视,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显示内容和/或音频内容投射至所述电视。
这样,用户能够根据实际投射需要,仅将显示内容投射至电视,或者仅将音频内容投射至电视,或者将显示内容和音频内容一并投射至所述电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视和音箱,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显示内容投射至所述电视;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音频内容投射至所述音箱。
这样,用户能够根据实际投射需要,将显示内容投射至电视,将音频内容投射至音箱,以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校验信息。
这样,能够帮助第三电子设备快速找到第二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校验,进行快速的投屏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容投射方法,应用于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具备NFC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播放第二内容,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已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投屏连接的设备;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通过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实现了第三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快速建立投屏连接。也就是说,第三电子设备无需投屏应用或第三方软件,也无需靠近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就可以获得在先的连接状态信息,从而将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上投屏的操作简便,减少了错误连接,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MAC地址;
基于所述蓝牙MAC地址,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蓝牙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第三电子设备在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之后,通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传输连接状态信息,能够可靠、稳定的将缓存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完整的连接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三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过蓝牙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投屏连接过程中用到的校验信息发送给第三电子设备,将免去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投屏连接过程中的校验过程,更加快速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起投屏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通过NFC发送连接状态信息,可以降低对电子设备的近场通信能力的要求,也能够通过碰一碰操作快速建立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供确定投射策略的选项;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到作用于所述提示信息的输入操作;
响应于所述输入操作,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通过提供确定投射策略的选项,使得第三电子设备即将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时,给予用户选择投射策略的权利。同时,也考虑到第二电子设备部分外设的能力,例如,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设备可以使用第二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麦克风等外设,允许用户选择将音频内容还是视频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或是使用第二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视,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显示内容和/或音频内容投射至所述电视。
这样,用户能够根据实际投射需要,仅将显示内容投射至电视,或者仅将音频内容投射至电视,或者将显示内容和音频内容一并投射至所述电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视和音箱,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显示内容投射至所述电视;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音频内容投射至所述音箱。
这样,用户能够根据实际投射需要,将显示内容投射至电视,将音频内容投射至音箱,以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校验信息。
这样,能够帮助第三电子设备快速找到第二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校验,进行快速的投屏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容投射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具备NFC芯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通信系统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系统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投射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投射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投射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投射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操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四;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五;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六;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七;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八;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九;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一;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二;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三;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四;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五;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六;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也可称为内容投射系统)100中。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中可包括N(N为大于1的整数)个电子设备。这N个电子设备之间可通过通信网络互联。
示例性的,上述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例如,上述通信网络可以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s,LAN),也可以是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s,WAN),例如互联网。上述通信网络可使用任何已知的网络通信协议来实现,上述网络通信协议可以是各种有线或无线通信协议,诸如以太网、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火线(FIREWIRE)、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NFC、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通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支持网络切片架构的通信协议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通信协议。
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中的各个电子设备之间可通过Wi-Fi协议建立Wi-Fi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中的各个电子设备登陆同一账号(例如华为账号)后可通过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互联。
示例性的,上述通信系统100中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例如,如图2中的(a)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1可作为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102可以作为第一电子设备101的目标设备。电子设备101可将其显示或播放的内容投射至第二电子设备102中。后续实施例中可将一个电子设备投射至另一个电子设备上的具体内容称为投射内容,例如,该投射内容可以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灯效或网页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设备可以有多个。例如,上述通信系统100中除了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二电子设备102外还可以包括第三电子设备103。如图2中的(b)所示,当第二电子设备102为目标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三电子设备103均可作为第二电子设备102的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102发送投射内容。这样,第一电子设备101和第三电子设备103可将各自的投射内容同时投射至目标设备上显示或播放。例如,A手机可将其演示文档投射至电视中播放,同时,B手机可将显示的视频画面投射至电视中显示或播放。
也就是说,通信系统100中的多个源设备可将投射内容投射至一个目标设备中,实现多设备之间进行内容投射时的跨设备交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上述通信系统100中设置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绑定的电子标签,也可称为射频标签或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电射频识别)标签。电子设备通过发送射频信号可读取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息。
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这里对上述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上述电子标签可以包括三种实现形式,即:被动式标签、半主动式标签和主动式标签。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子标签可以是被动式标签、半主动式标签或者主动式标签中的任一种。
(1)被动式标签:当电子标签为被动式标签时,电子标签中没有内部供电电源。电子标签与其他设备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芯片靠近时,可以接收到其他设备的NFC芯片发送的电磁波信息。此时,电子标签的内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驱动。当电子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电磁波信号时,可以向其他设备的NFC芯片发送电子标签中保存的数据,如笔记本电脑的设备信息。
(2)半主动式标签:半主动式标签的工作方式与被动式标签的工作方式类似。当电子标签为半主动式标签时,电子标签中包括一个小型电池,该小型电池的电力足以驱动电子标签的内部IC,使得IC处于工作的状态。由于半主动式标签中包括上述小型电池;因此相比于被动式标签,半主动式标签的反应速度更快。
(3)主动式标签:当电子标签为主动式标签时,电子标签中包括内部供电电源,用以供应内部IC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的讯号。一般来说,主动式标签允许在较长的距离进行射频通信,并且主动式标签拥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可以用来储存其他设备的NFC芯片传输过来的数据。
如图3所示,上述电子标签具体可以为使用NFC技术实现的NFC标签301(NFC标签也可称为NFC贴片)。当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中的NFC芯片与NFC标签301接触或靠近时,手机中的NFC芯片可检测到NFC标签301发出的NFC信号,进而通过该NFC信号读取到NFC标签301中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手机可响应与NFC标签301靠近或接触的碰一碰操作,从NFC标签301中获取NFC标签301中存储的信息。
示例性的,NFC标签301中一般设置有线圈,通过该线圈可存储NFC标签301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一个电子设备可以与一个或多个NFC标签301绑定。例如,每个NFC标签301均唯一对应一个NFC卡号,那么,可预先在NFC标签301的线圈中写入其NFC卡号和电子设备A的标识,从而在NFC标签301中建立该NFC标签301与电子设备A之间的绑定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NFC标签301中存储的绑定关系可以是NFC标签301出厂时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例如首次使用)NFC标签301时手动设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以NFC标签301与通信系统100中的电视(也可称为智能电视)绑定举例,仍如图3所示,当用户需要将源设备(例如手机)中显示或播放的内容作为投射内容投射至智能电视(即目标设备)上时,可打开手机的NFC功能靠近或触碰NFC标签301。当手机与NFC标签301之间的距离足够近时,手机通过发射近场信号可从NFC标签301中读取到NFC标签301与智能电视之间的绑定关系。例如,手机可从NFC标签301中读取到智能电视的标识。该标识可以为智能电视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设备名称或IP地址等。
也就是说,手机通过读取上述绑定关系可确定出本次进行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为智能电视。那么,手机作为源设备,可根据读取到的智能电视的标识开始向智能电视发送本次投射内容,使得智能电视可作为目标设备显示或播放该投射内容,完成本次内容投射过程。
其中,上述电视(或智能电视)可以是使用模拟信号工作的模拟电视机,也可以是使用数字信号工作的数字电视机,还可以是能够播放图像、音频或视频的任意显示输出设备。在一些场景中,也可以将上述电视(或智能电视)称为智慧屏或大屏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中的NFC芯片与NFC标签301接触或靠近时,手机中的NFC芯片不仅读取到NFC标签301中存储的信息,还能够将读取到的信息缓存或存储至手机中。也就是说,手机可响应与NFC标签301靠近或接触的碰一碰操作,从NFC标签301中获取NFC标签301中存储的信息,手机还可以进一步记录下来该NFC标签301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电子设备标识、设备校验信息。这样,如图4所示,另一手机可以不必再与NFC标签301靠近或接触,只需要与已与NFC标签301碰一碰操作过的手机靠近或接触,也能够读取到上述绑定关系。另一手机通过读取上述绑定关系可确定出本次进行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为智能电视。那么,另一手机作为源设备,可根据读取到的智能电视的标识开始向智能电视发送本次投射内容,使得智能电视可作为目标设备显示或播放该投射内容,完成本次内容投射过程。
可以看出,用户通过使用源设备与NFC标签“碰一碰”的方式,使源设备可方便、快速的确定出本次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从而自动开始向目标设备投射本次投射内容,简化了跨设备进行内容投射时用户的操作流程,提高和丰富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提高了内容投射时多设备之间协同的工作效率。
在已有一个源设备通过与NFC标签“碰一碰”的方式,与目标设备建立内容投射关系的基础上,另一个源设备与已与目标设备建立内容投射关系的源设备“碰一碰”,可以使另一个源设备也方便、快速的确定出本次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从而自动开始向目标设备投射本次投射内容,简化了跨设备进行内容投射时用户的操作流程,提高和丰富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提高了内容投射时多设备之间协同的工作效率。
示例性的,上述通信系统100中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以手机作为上述电子设备举例,图5示出了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I2C接口是一种双向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A)和一根串行时钟线(derail clock line,SCL)。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C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不同的I2C总线接口分别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充电器,闪光灯,摄像头193等。例如: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C接口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使处理器110与触摸传感器180K通过I2C总线接口通信,实现手机的触摸功能。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17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所述I2S接口和所述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它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例如:处理器1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播放音乐的功能。
MIPI接口可以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显示屏194,摄像头193等外围器件。MIPI接口包括摄像头串行接口(camera serial interface,CSI),显示屏串行接口(displayserial interface,DSI)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和摄像头193通过CSI接口通信,实现手机的拍摄功能。处理器110和显示屏194通过DSI接口通信,实现手机的显示功能。
GPIO接口可以通过软件配置。GPIO接口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信号,也可被配置为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GP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摄像头193,显示屏194,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80等。GPIO接口还可以被配置为I2C接口,I2S接口,UART接口,MIPI接口等。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手机充电,也可以用于手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手机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手机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手机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手机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手机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手机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手机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手机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手机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手机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手机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手机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手机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手机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手机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查看短消息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新建短消息的指令。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手机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手机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180B检测手机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镜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镜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手机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180B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
气压传感器180C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通过气压传感器180C测得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磁传感器180D包括霍尔传感器。手机可以利用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机是翻盖机时,手机可以根据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的开合。进而根据检测到的皮套的开合状态或翻盖的开合状态,设置翻盖自动解锁等特性。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手机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手机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手机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场景,手机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180F测距以实现快速对焦。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手机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手机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手机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手机可以确定手机附近没有物体。手机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手机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8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手机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手机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手机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
温度传感器180J用于检测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利用温度传感器180J检测的温度,执行温度处理策略。例如,当温度传感器180J上报的温度超过阈值,手机执行降低位于温度传感器180J附近的处理器的性能,以便降低功耗实施热保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另一阈值时,手机对电池142加热,以避免低温导致手机异常关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又一阈值时,手机对电池142的输出电压执行升压,以避免低温导致的异常关机。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手机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设置于耳机中,结合成骨传导耳机。音频模块170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应用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血压跳动信号解析心率信息,实现心率检测功能。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手机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手机的接触和分离。手机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手机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手机中,不能和手机分离。
上述手机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手机的软件结构。
仍以手机为上述电子设备举例,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
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层中可以安装通话,备忘录,浏览器,联系人,相机,图库,日历,地图,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APP(应用,application)。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仍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层中还可以安装投射应用。用户可以从桌面、设置功能或下拉菜单等入口打开投射应用。
上述投射应用可作为内容投射时手机(即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即目标设备)之间的桥梁,将手机中需要投射的应用内的投射内容发送给目标设备。例如,投射应用可接收应用程序框架层上报的投屏事件,进而,投射应用可与正在运行的应用(例如视频APP)交互,将该应用中正在显示或播放的内容作为投射内容通过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目标设备。
另外,用户还可以使用上述投射应用设置NFC标签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例如,可在投射应用中设置一个用于绑定NFC标签的选项。手机检测到用户打开该选项后,投射应用可显示待绑定的电子设备的列表。用户在该列表中选中需要绑定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后,可将手机靠近需要绑定的NFC标签。这样,手机通过NFC信号可将用户在投射应用中选中的电子设备的标识写入NFC标签中,从而在NFC标签内建立该NFC标签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中可以运行NFC服务(NFCservice)、投屏状态管理。
示例性的,手机开启NFC功能后可在应用程序框架层中开始运行NFC服务。当手机靠近或触碰NFC标签时,NFC服务可调用内核层的NFC驱动读取NFC标签中存储的绑定关系,从而获取到进行本次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进而,NFC服务可向上述投射应用上报投射事件,从而触发投射应用将手机正在显示或播放的内容作为投射内容发送给目标设备,开始本次内容投射过程。
投屏状态管理模块与NFC服务以及蓝牙功能关联。示例性的,手机A已通过靠近或触碰NFC标签,将手机A中内容投射至目标设备后。当手机B靠近或触碰手机A,手机B中的NFC服务提供近场发现功能,将手机B的蓝牙MAC地址发送给手机A。手机A响应于收到的蓝牙MAC地址,发出定向的蓝牙连接请求,手机B接受来自手机A的蓝牙连接请求后,手机A与手机B建立蓝牙连接。手机A的投屏状态管理模块通过蓝牙向手机B推送缓存的连接状态信息,手机B通过缓存的连接状态信息获取到进行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进而,手机B的NFC服务可向投射应用上报投射事件,从而触发投射应用将手机B正在显示或播放的内容作为投射内容发送给目标设备,开始内容投射过程。
当然,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Wi-Fi服务(Wi-Fi service)、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其中,Wi-Fi服务可用于提供加入Wi-Fi网络或与其他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等Wi-Fi相关的功能。上述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上述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上述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上述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手机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上述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如图6所示,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每个NFC标签701在出厂时均可在NFC标签701内存储自身的NFC卡号。并且,如图7所示,每个NFC标签701中可预先设置一个标志位,该标志位可用于指示NFC标签701是否与电子设备建立了绑定关系。例如,当NFC标签701中的标志位为00时,说明该NFC标签701还未与电子设备绑定;当NFC标签701中的标志位为01时,说明该NFC标签701已经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绑定。
用户在首次使用NFC标签701时,可使用预设的投射应用在NFC标签701内建立该NFC标签701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
以手机中安装有上述投射应用举例,如图8所示,使用投射应用在NFC标签701内建立上述绑定关系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801、手机显示投射应用的NFC标签绑定界面,该界面中包括待绑定的设备列表。
示例性的,用户在首次使用NFC标签701时,可打开手机的NFC功能靠近或触碰NFC标签701。此时,手机与NFC标签701可通过NFC信号进行交互,使得手机读取到NFC标签701中的NFC卡号以及预设的标志位。如果该标志位为00,说明NFC标签701还未与电子设备绑定。进而,如图9所示,手机可提示用户建立NFC标签701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
如果检测到用户点击图9所示的确认按钮901,如图10所示,则手机可打开投射应用并自动跳转至NFC标签701的绑定界面1001。在绑定界面1001中,手机可显示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组成的设备列表1002。设备列表1002中的电子设备均为可以与NFC标签701绑定的设备。例如,设备列表1002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与手机登录同一账号(例如华为账号)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又例如,设备列表1002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与手机接入同一Wi-Fi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用户在设备列表1002中可选择需要与NFC标签701绑定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FC标签701可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绑定。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上述设备列表1002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作为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
或者,如图11所示,投射应用中可预先设置单个电子设备的绑定选项1101和多个电子设备的绑定选项1102。如果用户选中绑定选项1101,则手机可在对应的绑定界面中提示用户从设备列表中选择一个电子设备与NFC标签701绑定。如果用户选中绑定选项1102,仍如图11所示,手机可在对应的绑定界面中显示预先设置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组1103,每个设备组中包括多个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为一个设备组,智能音箱1和智能音箱2为一个设备组,智能电视和智能灯泡为一个设备组。这样,用户通过在绑定界面中选择设备组,可触发手机将NFC标签701与设备组中的多个电子设备绑定。
S802、手机接收用户在上述设备列表中选择绑定设备的第一操作。
在步骤S802中,手机显示出上述投射应用的绑定界面后,用户可在绑定界面列出的设备列表或设备组中选择与NFC标签701绑定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用户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可称为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手机检测到用户在绑定界面上选择了绑定设备后,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803-S804。
S803、响应于第一操作,手机提示用户使用手机靠近待绑定的NFC标签701。
以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举例,手机检测到用户在上述绑定界面选择了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后,可确定NFC标签701与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之间的绑定关系。此时,手机需要将该绑定关系写入NFC标签701内。由于手机与NFC标签701之间需要通过短距离的NFC信号进行通信,因此,如图12所示,如果手机没有检测到NFC标签701发出的NFC信号,则手机可在投射应用中显示提示1201,提示1201用于指导用户将手机靠近或接触等待与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绑定的NFC标签701。
S804、手机将上述绑定设备的标识写入NFC标签701中,以建立NFC标签701与绑定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
示例性的,用户可按照图12所示的提示将手机靠近或接触NFC标签701。当手机与NFC标签701之间的距离足够近时,手机可检测到NFC标签701发出的NFC信号。进而,如图13所示,手机可将用户在绑定界面中设置的绑定设备的标识写入NFC标签701中。例如,手机可将绑定设备的MAC地址、设备名称或IP地址等写入NFC标签701中。这样,在NFC标签701中便建立了NFC标签701与绑定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后续,手机等进行内容投射的源设备通过读取NFC标签701中绑定设备的标识,可确定出与NFC标签701绑定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即进行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
另外,手机将上述绑定设备的标识写入NFC标签701后,NFC标签701可将预设的标志位从00修改为01,以指示当前NFC标签701已经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绑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将绑定设备的标识写入NFC标签701后,用户可继续在投射应用中设置与NFC标签701绑定的绑定设备在进行内容投射时的投射策略。
以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1举例,手机将智能电视、智能音箱1的标识写入NFC标签701后,也可在投射应用中提示用户设置向这两个绑定设备进行内容投射时的投射策略。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用户可在设置界面1401中设置在向智能电视、智能音箱1进行内容投射时,将源设备的显示内容投射至智能电视中显示,将源设备的音频内容投射至智能音箱1中播放1。当然,用户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在智能电视中投射显示内容时的具体投射策略、在音箱中投射音频内容时的具体投射策略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类似的,手机接收到用户在设置界面1401中设置的投射策略后,可建立NFC标签701、绑定设备(即智能电视、智能音箱1)以及上述投射策略之间的关联关系。后续,手机可通过靠近或触碰NFC标签701触发手机按照用户设置的投射策略向上述两个绑定设备进行内容投射,从而简化跨设备进行内容投射时的操作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在进行内容投射时的投射策略可以是用户使用投射应用手动设置的,也可以是手机根据绑定设备的类型、位置、设备能力等信息预先设置的。例如,当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为智能音箱1和智能音箱2时,手机可默认投射策略为使用距离用户最近的智能音箱进行内容投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投射策略也可以是源设备在向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进行内容投射的过程中动态设置的。例如,当手机向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例如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进行内容投射时,可动态的获取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的音频播放能力。进而,手机可根据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的音频播放能力确定在智能电视和/或智能音箱上投射音频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对投射策略的具体内容和投射策略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任何限制。
示例性的,用户可按照上述方法为不同的NFC标签分别设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绑定设备。当用户需要在某一个或某一组绑定设备上进行内容投射时,可开启源设备的NFC功能靠近或触碰对应的NFC标签,从而将NFC标签中已绑定的一个或多个绑定设备作为本次进行内容投射时的目标设备开始内容投射过程。
以下将以手机为源设备举例阐述手机通过触碰NFC标签701向目标设备进行内容投射的方法,如图15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501、响应于手机A与NFC标签701的碰一碰操作,手机A获取与NFC标签701绑定的一个或多个绑定设备。
示例性的,通过上述步骤S801-S804,手机已经为NFC标签701设置了对应的绑定设备。那么,当用户希望将手机(即源设备)中的内容(例如显示内容、音频内容)投射至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时,如图16所示,用户可开启手机A的NFC功能触碰(或靠近)NFC标签701,即执行手机A与NFC标签701的碰一碰操作。
响应于手机A与NFC标签701的碰一碰操作,手机A可从NFC标签701中读取到已经与NFC标签701绑定的一个或多个绑定设备的标识,该绑定设备可作为手机的目标设备参与本次内容投射。也就是说,用户使用源设备触碰NFC标签的碰一碰操作,可触发源设备获取到参与本次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从而自动与目标设备完成后续的内容投射过程,简化了内容投射时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多设备协同工作时的效率。
当然,如果NFC标签701中没有存储绑定设备的标识,则手机可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801-S804建立NFC标签701与相应绑定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
S1502、当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为一个电子设备时,手机A向该绑定设备发送投射内容开始本次内容投射。
当手机A读取到NFC标签701中只有一个绑定设备的标识时,说明与NFC标签701绑定的绑定设备只有一个,那么,本次进行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即为该绑定设备。
以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举例,手机A读取到NFC标签701中智能电视的标识后,如图17所示,手机A可将智能电视作为本次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向智能电视发送本次的投射内容开始内容投射。其中,该投射内容可以包括手机正在播放的内容,例如,手机正在播放的显示内容和/或音频内容。该显示内容可以包括图片、视频中的画面或当前显示界面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等。
例如,手机可根据智能电视的标识查询当前接入的Wi-Fi网络中是否包含智能电视。如果包含智能电视,说明智能电视已经接入Wi-Fi网络,那么,手机可通过该Wi-Fi网络向智能电视动态的发送本次的投射内容。如果不包含智能电视,说明智能电视还未接入手机所在的Wi-Fi网络,则手机可提示用户将智能电视接入手机所在的同一Wi-Fi网络中。进而,手机可通过该Wi-Fi网络向智能电视动态的发送本次的投射内容。
或者,如果手机所在的Wi-Fi网络中不包含智能电视,手机也可以根据读取到的智能电视的标识(例如智能电视的MAC地址)自动与智能电视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例如,手机可与智能电视建立蓝牙连接或Wi-Fi P2P连接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另外,手机向智能电视发送的投射内容可以包括手机的显示内容。例如,手机可通过镜像投屏的方式,将实时显示的每一帧图像发送给智能电视,由智能电视同步显示手机的显示界面。又例如,手机可通过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的投屏的方式,将手机显示界面中的视频、图片等部分显示内容发送给智能电视进行显示。
示例性的,当手机A接触或靠近上述NFC标签701时,如果手机正在显示幻灯片A的播放界面,则当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时,手机A可作为源设备将整个播放界面(即显示界面中全部显示内容)作为投射内容发送给智能电视,或者,手机可作为源设备将播放界面中幻灯片A的视频图像(即显示界面中部分显示内容)作为投射内容发送给智能电视。
当然,手机向智能电视发送的投射内容也可以包括手机正在播放的音频内容,例如,该音频内容可以是与手机正在显示的幻灯片画面对应的音频文件。智能电视接收到手机实时发来的投屏内容后可显示或播放该投屏内容,以完成本次内容投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仍以本次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为智能电视举例,手机在向智能电视进行内容投射的过程中,用户通过手机与NFC标签701的交互,可触发手机向智能电视发送对应的投射指令,从而实现内容投射过程中相应的控制功能。
S1503、当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为多个电子设备时,手机A确定本次内容投射的主设备。
其中,本次内容投射的主设备(master)可以为源设备(即手机),也可以为与NFC标签701绑定的多个绑定设备中的一个。主设备可作为控制节点通过星型拓扑结构与其他设备(即从设备)连接并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有多个时,手机可根据这多个绑定设备的设备类型、设备能力等信息确定具体的主设备。例如,手机可查询这多个绑定设备的计算能力,并将计算能力最强的绑定设备确定为本次内容投射的主设备,此时,手机与其他绑定设备可作为主设备的从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预先设置在不同内容投射场景下对应的具体主设备。例如,可设置当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和智能灯泡时,主设备为智能电视,从设备为手机和智能灯泡。又例如,可设置当绑定设备为智能音箱1和智能音箱2时,主设备为手机,从设备为智能音箱1和智能音箱2。又例如,可设置当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时,主设备为手机,从设备为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那么,手机可根据在NFC标签701中读取到的多个绑定设备的标识,确定出在这几个绑定设备组成的内容投射场景下对应的具体主设备。
S1504、若手机A为主设备,则手机按照投射策略向各个绑定设备发送投射内容。
如果手机A确定出本次内容投射的主设备为手机A(即源设备),则手机A可作为本次内容投射的控制节点,按照一定的投射策略向各个绑定设备(即目标设备)实时发送本次的投射内容,使得各个绑定设备接收到投射内容后开始播放或显示该投射内容。其中,上述投射策略可以是用户在绑定NFC标签701时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手机根据绑定设备的设备类型、设备能力等信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手机确定自己为主设备后动态生成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当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时,手机A向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进行内容投射时可作为主设备,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可作为手机A的从设备。在这种投射场景下,可设置投射策略为使用智能电视播放投射内容中的显示内容,使用智能音箱1播放投射内容中的音频内容。
那么,手机A可作为主设备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显示内容发送给智能电视,由智能电视开始显示该显示内容。同时,手机可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音频内容发送给智能音箱1,由智能音箱1开始播放该音频内容。
或者,手机A可作为主设备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显示内容和音频内容发送给智能电视,由智能电视播放该显示内容和音频内容。同时,手机A可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音频内容发送给智能音箱1,由智能音箱1开始播放该音频内容。即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可同时播放本次投射的音频内容。其中,上述智能电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智能音箱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类似的,为了保证智能电视显示的显示内容与智能音箱播放的音频内容同步,手机在向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发送上述显示内容和音频内容之前,可与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进行时间同步。进而,手机可将添加有时间戳的显示内容和音频内容分别发送给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使得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能够同步的按照时间戳进行内容投射。
或者,手机向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进行内容投射时的投射策略可以是动态设置的。例如,手机可作为主设备获取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的设备能力。以智能电视具有显示和音频播放能力、智能音箱具有音频播放能力举例,手机可动态的确定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显示内容投射至智能电视中显示,并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音频内容同时投射至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中播放。进而,手机可作为主设备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显示内容和音频内容发送给智能电视,同时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音频内容发送给智能音箱。
S1505、若手机A不是主设备,则手机A将投射内容发送给主设备,由主设备按照投射策略控制其他绑定设备开始本次内容投射。
如果手机A确定出本次内容投射的主设备为NFC标签701的多个绑定设备中的一个,则手机A可将本次投射内容发送给主设备,由该主设备按照一定的投射策略控制其他各个绑定设备开始内容投射。
示例性的,当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和智能灯泡时,智能电视可作为内容投射时的主设备,智能灯泡可作为智能电视的从设备。在这种投射场景下,可设置投射策略为使用智能电视显示和播放投射内容,并由智能电视控制智能灯泡的灯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A通过读取NFC标签701获取到与NFC标签701绑定的绑定设备有多个时,手机也可默认自身为本次内容投射过程中的主设备,此时,手机无需再执行上述步骤S1503和S1505,可按照步骤S1504中的相关方法按照投射策略向各个绑定设备发送投射内容,完成本次内容投射。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投射方法中,用户可以通过触碰NFC标签的方式,方便、快捷的将源设备中的投射内容投射至用户所需的目标设备中,实现“碰一碰投射”的功能。并且,源设备可一次性将投射内容同时投射至多个目标设备中,通过多个目标设备的协同配合在不同投射场景下实现不同的投射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多设备之间协同的工作效率。
S1506、手机A缓存连接状态信息;
手机A中的投屏状态管理模块缓存手机A的连接状态信息,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包括手机A本次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信息,以及手机A与目标设备连接过程中的校验信息。目标设备信息可以是设备标识,包括设备的唯一性ID,例如设备的MAC地址,设备的IMEI号,sim卡的Imsi号等内容,或者设备的临时I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他用户的手机B通过与手机A进行碰一碰操作以获取上述连接状态信息,在下面步骤中详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在手机的投射应用中设置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和投射策略后,还可以将NFC标签701、对应的绑定设备以及对应的投射策略分享给其他用户。例如,用户A可将NFC标签701、绑定设备以及投射策略通过微信等方式分享给用户A的同事。那么,用户A同事的手机接收到该分享内容后可保存NFC标签701、绑定设备以及投射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用户A的同事使用其手机触碰NFC标签701时,该手机也可同样执行上述步骤S1501-S1505向对应的绑定设备进行内容投射。
S1507、响应于手机B与手机A的碰一碰操作,手机B获取手机A中缓存的连接状态信息。
用户已经将手机A中的内容(例如显示内容、音频内容)投射至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示例性的,如图17所示,用户已经将手机A中的幻灯片A投射至智能电视。那么,当其他用户希望将手机B(即源设备)中的内容(例如显示内容、音频内容)投射至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时,如图19所示,其他用户可开启手机B的NFC功能触碰(或靠近)手机A,即执行手机B与手机A的碰一碰操作。
示例性的,响应于手机B与手机A的碰一碰操作,手机B中的NFC服务提供近场发现功能,将存储在手机B的NFC标签中的蓝牙MAC地址发送给手机A。响应于收到的蓝牙MAC地址,手机A向手机B发出蓝牙连接请求。手机B通过来自手机A的蓝牙连接请求后,手机A与手机B建立蓝牙连接。手机A的投屏状态管理模块通过蓝牙向手机B推送缓存的连接状态信息。手机B通过缓存的连接状态信息获取到进行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信息以及校验信息,手机B无需再次校验即可与目标设备建立投屏连接。可选地,手机B的NFC服务可向投射应用上报投射事件,从而触发投射应用将手机B正在显示或播放的内容作为投射内容发送给目标设备,开始内容投射过程。
响应于手机B与手机A的碰一碰操作,手机B可从手机A中读取到已经与NFC标签701绑定的一个或多个绑定设备的标识,该绑定设备可作为手机B的目标设备参与本次内容投射。也就是说,用户使用第二源设备触碰投射中的第一源设备的碰一碰操作,可触发第二源设备获取到参与本次内容投射的目标设备,从而自动与目标设备完成后续的内容投射过程,简化了内容投射时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多设备协同工作时的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机A与智能电视进行有线连接,从而将手机A中的内容投射至智能电视。然后,手机B开启NFC功能,将其NFC芯片触碰(或靠近)手机A的NFC芯片。手机B可以如前所述与手机A建立蓝牙连接后,通过蓝牙接收手机A缓存的连接状态信息,也可以直接通过NFC芯片从手机A接收该连接状态信息。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机A与智能电视进行无线连接,从而将手机A中的内容投射至智能电视。其中,无线连接可以是如前所述的NFC连接,也可以是Wi-Fi、蓝牙等其他无线通信连接。然后,手机B开启NFC功能,将其NFC芯片触碰(或靠近)手机A的NFC芯片。手机B可以如前所述与手机A建立蓝牙连接后,通过蓝牙接收手机A缓存的连接状态信息,也可以直接通过NFC芯片从手机A接收该连接状态信息。
S1508、手机B根据获取的连接状态信息提供协同选项。
以用户已经将手机A中的幻灯片A投射至智能电视为例,手机B通过碰一碰操作从手机A中读取到智能电视的标识,智能电视可作为手机B的目标设备参与本次内容投射。对于多个源设备将内容投射至一个目标设备,同一时间只有一个源设备可以使用目标设备的摄像头、麦克风等外围设备,目标设备的屏幕则可以由多个源设备同时共享。示例性的,如图20所示,用户已将手机A中的幻灯片A投射至智能电视,其他用户再将手机B中的幻灯片B投射至智能电视,在手机B上显示协同设置界面2001。协同设置界面2001为用户提供多个协同选项,包括与智能电视共享屏幕、与智能电视共享音频、与智能电视共享摄像头等。例如,用户选择与智能电视共享屏幕、与智能电视共享音频,那么参见图21,手机B中的幻灯片B投射至智能电视,并且幻灯片B中的视频内容也投射至智能电视中播放。与此同时,手机A中的幻灯片A也在智能电视中与幻灯片B并列显示。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源设备将内容投射至多个目标设备,第二源设备碰一碰第一源设备,也可以对是否将第二源设备的内容投射至多个目标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选择。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NFC标签701的绑定设备为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手机A向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进行内容投射时可作为主设备,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1可作为手机A的从设备。在这种投射场景下,可设置投射策略为使用智能电视播放投射内容中的显示内容,使用智能音箱1播放投射内容中的音频内容。
那么,手机A可作为主设备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显示内容发送给智能电视,由智能电视开始显示该显示内容。同时,手机可将本次投射内容中的音频内容发送给智能音箱1,由智能音箱1开始播放该音频内容。示例性的,如图22所示,用户已将手机A中的幻灯片A投射至智能电视,其他用户再将手机B中的幻灯片B投射至智能电视,在手机B上显示协同设置界面2101。协同设置界面2101为用户提供多个协同选项,包括与智能电视共享屏幕、与智能音箱1共享音频。例如,用户选择与智能电视共享屏幕、与智能音箱1共享音频,那么参见图23,手机B中的幻灯片B投射至智能电视,并且幻灯片B中的音频内容投射至智能音箱1中播放。与此同时,手机A中的幻灯片A也在智能电视中与幻灯片B并列显示。
通过第二源设备触碰或靠近第一源设备,可以让第二源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目标设备快速建立连接,减少了第二源设备无线连接搜索目标设备的等待时间,也减少了误触的错误连接,提供了操作的精准度。在多人会议需要共享手机屏幕比较手机不同版本效果的场景中,只需要一个手机连接到电视或投影仪,其他手机通过与已连接电视或投影仪的手机简单的碰一碰,就可以将其他手机的内容也投射至电视或投影仪,多个手机的内容可以同时显示在电视或投影仪上,方便对比和讨论,提高了与会者的工作效率。
S1509、手机B根据用户对协同选项的选择向绑定设备发送投射内容开始本次内容投射。
手机B在发送投射内容的同时或之前,根据获取到的目标设备信息将校验信息和投射内容发送给目标设备,从而发起连接请求。目标设备接收到校验信息后,自动完成连接验证,并分屏展示手机A和手机B的投射内容。以手机A、手机B投射至智能电视为例,如图21所示,手机A中的投射内容与手机B中的投射内容在智能电视中均为竖屏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手机A中的投射内容与手机B中的投射内容在智能电视中的并列显示规格,既可以是均为竖屏,也可以是均为横屏,或者是其中一个投射内容是横屏,另一个投射内容是竖屏。以上显示方式取决于源设备的屏幕状态,目标设备根据源设备播放内容等比例放大,再基于目标设备的显示范围适当进行布局。
示例性地,如图21所示,手机A中的投射内容为竖屏播放的PPT内容,手机B中的投射内容为竖屏播放的视频、PPT等内容。将手机A中的内容与手机B中的内容投射至智能电视时,在智能电视屏幕左半部分竖屏显示手机A竖屏播放的PPT内容,在智能电视屏幕右半部分竖屏显示手机B竖屏播放的视频、PPT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机A中的投射内容为横屏播放的视频内容,手机B中的投射内容为竖屏播放的文档内容。将手机A和手机B中的内容投射至智能电视时,智能电视在电视屏幕左半部分横屏显示手机A播放的视频内容,在智能电视屏幕右半部分竖屏显示手机B播放的文档内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机A中的投射内容为横屏播放的视频内容,手机B中的投射内容也为横屏播放的视频内容。将手机A和手机B中的内容投射至智能电视时,智能电视在电视屏幕左半部分横屏显示手机A播放的视频内容,在智能电视屏幕右半部分横屏显示手机B播放的视频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电子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可集成为一个设备,例如,可将触摸传感器作为输入设备,将显示屏作为输出设备,并将触摸传感器和显示屏集成为触摸屏。
此时,如图24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触摸屏2401,所述触摸屏2401包括触摸传感器2406和显示屏2407;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402;一个或多个摄像头2408;存储器2403;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未示出);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2404,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2405连接。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2404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2403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402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2404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实体器件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器2402具体可以为图5所示的处理器110,上述存储器2403具体可以为图5所示的内部存储器116和/或外部存储器120,上述摄像头1308具体可以为图5所示的摄像头193,上述显示屏2407具体可以为图5所示的显示屏194,上述触摸传感器2406具体可以为图5所示的传感器模块180中的触摸传感器180K,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拍摄方法。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具备NFC芯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播放第一内容,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播放第二内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内容;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上显示协同设置界面,所述协同设置界面为用户提供多个协同选项,所述协同选项用于指示在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触碰后,对是否将第三电子设备的内容投射至多个所述协同选项中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选择;
响应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被选择的指令,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多个所述协同选项中被选择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分别将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同时投射至多个所述协同选项中被选择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屏幕状态、投射内容,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范围,将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进行布局显示或播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MAC地址;
基于所述蓝牙MAC地址,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供确定投射策略的选项;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到作用于所述提示信息的输入操作;
响应于所述输入操作,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视,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显示内容和/或音频内容投射至所述电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视和音箱,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显示内容投射至所述电视;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音频内容投射至所述音箱。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校验信息。
9.一种内容投射方法,应用于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具备NFC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播放第二内容,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已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投屏连接的设备;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上显示协同设置界面,所述协同设置界面为用户提供多个协同选项,所述协同选项用于指示在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触碰后,对是否将第三电子设备的内容投射至多个所述协同选项中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选择;
响应于多个所述协同选项中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被选择的指令,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多个所述协同选项中被选择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内容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显示第一电子设备投射的第一内容的同时,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屏幕状态、投射内容,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范围,将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进行重新布局并同时显示或播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NFC芯片触碰或靠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NFC芯片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MAC地址;
基于所述蓝牙MAC地址,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蓝牙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过NFC芯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状态信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供确定投射策略的选项;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接收到作用于所述提示信息的输入操作;
响应于所述输入操作,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视,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显示内容和/或音频内容投射至所述电视。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视和音箱,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确定的投射策略将所述第二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显示内容投射至所述电视;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音频内容投射至所述音箱。
15.如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容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内容投射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校验信息。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内容投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具备NFC芯片,所述内容投射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内容投射系统执行时,使得所述内容投射系统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0436.1A CN113691842B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1/089771 WO2021233079A1 (zh) | 2020-05-18 | 2021-04-26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17/760,166 US20230021994A1 (en) | 2020-05-18 | 2021-04-26 | Cross-Device Content Proj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EP21807755.0A EP4084486B1 (en) | 2020-05-18 | 2021-04-26 | Cross-device content proj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0436.1A CN113691842B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91842A CN113691842A (zh) | 2021-11-23 |
CN113691842B true CN113691842B (zh) | 2023-03-31 |
Family
ID=7857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20436.1A Active CN113691842B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21994A1 (zh) |
EP (1) | EP4084486B1 (zh) |
CN (1) | CN113691842B (zh) |
WO (1) | WO20212330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95905B (zh) * | 2020-08-05 | 2024-08-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15145517A (zh) * | 2021-03-31 | 2022-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投屏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
CN113542839B (zh) * | 2021-06-09 | 2022-10-1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15022852B (zh) * | 2021-12-16 | 2023-10-2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控制蓝牙传输速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4565070B (zh) * | 2022-02-23 | 2023-11-10 |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标签绑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14257920B (zh) * | 2022-02-25 | 2022-07-29 |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
CN116841485A (zh) * | 2022-03-25 | 2023-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投屏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CN116980866A (zh) * | 2022-04-22 | 2023-10-31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标签的绑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CN116298799B (zh) * | 2023-03-10 | 2024-03-19 | 深圳市晶存科技有限公司 | 芯片测试多界面联动显示方法及系统 |
CN116434791B (zh) * | 2023-06-12 | 2023-08-11 | 深圳福德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音频播放器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10950A (zh) * | 2014-12-25 | 2015-03-11 |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2016177132A (ja) * | 2015-03-20 | 2016-10-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
CN106534547A (zh) * | 2016-11-15 | 2017-03-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屏幕投影连接方法 |
CN110515576A (zh) * | 2019-07-08 | 2019-1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958475A (zh) * | 2019-10-30 | 2020-04-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55447B2 (ja) * | 2014-02-12 | 2019-01-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EP3123622B1 (en) * | 2014-03-26 | 2020-03-04 | Sony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enabling nfc communication |
CN104965632A (zh) * | 2015-05-29 | 2015-10-07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方法及终端 |
CN107690063A (zh) * | 2016-08-04 | 2018-02-13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遥控器及投影方法 |
JP7147193B2 (ja) * | 2018-03-09 | 2022-10-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
US10757109B2 (en) * | 2018-05-10 | 2020-08-25 | Rovi Guid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ng a public device to a private device with pre-installed content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
JP7385285B2 (ja) * | 2018-11-14 | 2023-11-22 | コネクトフリ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
2020
- 2020-05-18 CN CN202010420436.1A patent/CN113691842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4-26 EP EP21807755.0A patent/EP4084486B1/en active Active
- 2021-04-26 US US17/760,166 patent/US2023002199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4-26 WO PCT/CN2021/089771 patent/WO2021233079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10950A (zh) * | 2014-12-25 | 2015-03-11 |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2016177132A (ja) * | 2015-03-20 | 2016-10-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
CN106534547A (zh) * | 2016-11-15 | 2017-03-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屏幕投影连接方法 |
CN110515576A (zh) * | 2019-07-08 | 2019-1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958475A (zh) * | 2019-10-30 | 2020-04-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84486A1 (en) | 2022-11-02 |
EP4084486A4 (en) | 2023-05-31 |
EP4084486B1 (en) | 2024-07-03 |
WO2021233079A1 (zh) | 2021-11-25 |
US20230021994A1 (en) | 2023-01-26 |
CN113691842A (zh) | 2021-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91842B (zh)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投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3542839B (zh) | 电子设备的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3923230B (zh) | 数据同步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489215A (zh) | 一种应用程序中等待场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4040242B (zh) | 投屏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119641B (zh) | 通过转发模式连接的多tws耳机实现自动翻译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1052204A1 (zh) | 基于通讯录的设备发现方法、音视频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2033320A1 (zh) | 蓝牙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125130B (zh) | 控制通信服务状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704205B (zh) | 日志存储的方法、芯片、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2170856A1 (zh) | 建立连接的方法与电子设备 | |
CN114124980B (zh) | 一种启动应用的方法、设备、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22170854A1 (zh) | 视频通话的方法与相关设备 | |
CN111492678B (zh) |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509651A (zh) | 一种屏幕共享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4064160A (zh) | 应用图标布局方法及相关装置 | |
WO2022152174A1 (zh) | 一种投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3271577B (zh) | 媒体数据播放系统、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5460445A (zh) | 电子设备的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5515112A (zh) | 蓝牙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117255400A (zh) | 应用组件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4490006A (zh) | 任务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017227A (zh) |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7850989A (zh) |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 |
CN115857964A (zh) | 应用程序安装方法及相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