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5510B -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5510B
CN113685510B CN202010421795.9A CN202010421795A CN113685510B CN 113685510 B CN113685510 B CN 113685510B CN 202010421795 A CN202010421795 A CN 202010421795A CN 113685510 B CN113685510 B CN 113685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en gear
synchronizer
driven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17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5510A (zh
Inventor
赵虹桥
张晨
黄波
凌晓明
刘学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17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5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5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5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5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5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with more than one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convertible for varying the gear-ratio, e.g. for selecting one of several shafts as the in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5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nine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8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even engag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该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二主减齿轮、差速器齿圈、差速器、8挡从动齿轮、4挡从动齿轮、3挡从动齿轮、7挡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6/8挡主动齿轮、过渡主动齿轮、内输入轴、3挡主动齿轮、5/7挡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5挡从动齿轮、倒挡齿轮、过渡从动齿轮、6挡从动齿轮、2挡从动齿轮、第一主减齿轮、2挡主动齿轮、4挡主动齿轮、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外输入轴及同步装置。该九挡双离合变速器极大地缩短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整体长度,能够应用到前横置前驱的车辆。

Description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是将两个变速箱和两个离合器集成在一个变速器壳体内,两根可转动地套接在一起的内、外输入轴分别与其中一个离合器相连接,两根输入轴分别传输两个变速箱速度组的动力,通过在两个离合器之间自动切换从而完成换挡程序,因此可实现换挡过程中动力的持续性,即在换挡过程中不中断动力,克服了AMT换挡冲击的缺点,车辆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可以传递到车轮,换挡迅速平稳,不仅保证了车辆的加速性,而且由于车辆不再产生由于换挡引起的急剧减速情况,也极大的改善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但是,由于现有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多采用双输出轴或者单输出轴,且采用共用主动齿轮或者线性布置齿轮组,因此其轴向尺寸较长,所以对于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这样的车辆,特别是小型车,由于其安装空间受到限制,上述变速器便较难采用,而且由于其变速的挡位较少,使发动机较难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从而对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产生不利影响。
现有的一种双离合器手动变速箱,该变速箱包括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发动机转动经单独的离合器可选择地输入这些输入轴上。与第一变速箱速度组相关联的第一齿轮组位于突出的第一输入轴的后端和副轴之间。与第二变速箱速度组相关联的第二齿轮组位于第二输入轴和副轴之间。该变速箱仅通过一个副轴实现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减速传动。
可见,现有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一般采用单输出轴或者双输出轴的结构形式,变速器的整体长度较长,难以应用到前横置前驱的车型。并且,单输出轴或者双输出轴的结构形式导致现有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构较为庞大,在相同变速器尺寸的情况下可布置的挡位较少,不利于使得发动机处在最佳区域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整体长度较长,难以应用到前横置前驱的车型的问题,提供一种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二主减齿轮、差速器齿圈、差速器、8挡从动齿轮、4挡从动齿轮、3挡从动齿轮、7挡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6/8挡主动齿轮、过渡主动齿轮、内输入轴、3挡主动齿轮、5/7挡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5挡从动齿轮、倒挡齿轮、过渡从动齿轮、6挡从动齿轮、2挡从动齿轮、第一主减齿轮、2挡主动齿轮、4挡主动齿轮、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外输入轴及同步装置;
所述外输入轴和内输入轴同轴嵌套,所述内输入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动力源连接,所述外输入轴通过第二离合器与动力源连接,所述外输入轴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所述4挡主动齿轮、2挡主动齿轮及6/8挡主动齿轮,所述内输入轴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所述过渡主动齿轮、3挡主动齿轮及5/7挡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的方向依次空套有所述2挡从动齿轮、6挡从动齿轮、过渡从动齿轮、倒挡齿轮及5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的方向依次空套有所述4挡从动齿轮、8挡从动齿轮、3挡从动齿轮及7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减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主减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2挡主动齿轮和2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3挡从动齿轮同时与所述3挡主动齿轮及倒挡齿轮啮合,所述4挡主动齿轮和4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5/7挡主动齿轮同时与所述5挡从动齿轮及7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6/8挡主动齿轮同时与所述6挡从动齿轮及8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过渡主动齿轮与过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差速器齿圈同时与所述第一主减齿轮及第二主减齿轮啮合;
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用于控制各个空套齿轮与其所处的轴的结合和分离,以实现九个前进挡和倒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在传统手动变速器的基础进行改进,从而以结构简单的平行轴式结构达到了结构复杂的旋转轴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的效果,结构更加紧凑。因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手动变速器的资源,所以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制造成本,使其成本低于AT、CVT等自动变速器。
通过绕行方式,借用其它挡位齿轮实现1、9挡传动,从而取消了1、9挡主、从动齿轮,以较少的齿轮获得更多的挡位传动,极大地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减轻变速器重量,节约整车成本。在实现九挡双离合变速器时,外输入轴和内输入轴上一共只有六个主动齿轮,这样,使得本发明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的外型尺寸与普通的六、七挡变速器的外型尺寸相差不大(甚至更小),因而,有利于变速器的小型化,利于前横置前驱车辆的布置。
在与普通六、七挡变速器相同外型尺寸的前提下可设置九个挡位,从而使传动比范围变大,传动比分配更加合理,进而明显提高整车的动力性能和传动效率。本发明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共有9个前进挡位,其速比范围较大,相对于传统六、七挡变速器来说其速比分配更加合理,可以使发动机有更多的几率工作在其最佳工作区间,提高整车动力性、经济性。
此外,倒挡传递借用第二输出轴作为惰轮轴,第二输出轴及3挡从动齿轮作为倒挡的传动部件,节省了一个专用的倒挡轴,增加齿轮重复利用,减重并节省成本。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的中心距可以设计得较小,结构更紧凑。倒挡传递路径简单,只使用3挡从动齿轮作为惰轮换向,减少了齿轮啮合数量,传动更平稳,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的框架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第二主减齿轮;2、差速器齿圈;3、差速器;4、4挡从动齿轮;5、第一同步器;6、8挡从动齿轮;7、3挡从动齿轮;8、第二同步器;9、7挡从动齿轮;10、第二输出轴;11、6/8挡主动齿轮;12、过渡主动齿轮;13、内输入轴;14、3挡主动齿轮;15、5/7挡主动齿轮;16、第一输出轴;17、5挡从动齿轮;18、第三同步器;19、倒挡齿轮;20、第四同步器;21、过渡从动齿轮;22、6挡从动齿轮;23、第五同步器;24、2挡从动齿轮;25、第一主减齿轮;26、2挡主动齿轮;27、4挡主动齿轮;28、动力源;29、第二离合器;30、第一离合器;31、外输入轴;32、空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第二主减齿轮1、差速器齿圈2、差速器3、8挡从动齿轮6、4挡从动齿轮4、3挡从动齿轮7、7挡从动齿轮9、第二输出轴10、6/8挡主动齿轮11、过渡主动齿轮12、内输入轴13、3挡主动齿轮14、5/7挡主动齿轮15、第一输出轴16、5挡从动齿轮17、倒挡齿轮19、过渡从动齿轮21、6挡从动齿轮22、2挡从动齿轮24、第一主减齿轮25、2挡主动齿轮26、4挡主动齿轮27、第二离合器29、第一离合器30、外输入轴31及同步装置。动力源28例如可以是发动机、电机,或者电机与发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总成。
所述外输入轴31和内输入轴13同轴嵌套,所述内输入轴13通过第一离合器30与动力源28连接,所述外输入轴31通过第二离合器29与动力源28连接,所述外输入轴31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所述4挡主动齿轮27、2挡主动齿轮26及6/8挡主动齿轮11,所述内输入轴13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所述过渡主动齿轮12、3挡主动齿轮14及5/7挡主动齿轮15。
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空套有所述2挡从动齿轮24、6挡从动齿轮22、过渡从动齿轮21、倒挡齿轮19及5挡从动齿轮17,所述第二输出轴10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空套有所述4挡从动齿轮4、8挡从动齿轮6、3挡从动齿轮7及7挡从动齿轮9,所述第一主减齿轮25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所述第二主减齿轮1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轴10上;所述2挡主动齿轮26和2挡从动齿轮24啮合,所述3挡从动齿轮7同时与所述3挡主动齿轮14及倒挡齿轮19啮合,所述4挡主动齿轮27和4挡从动齿轮4啮合,所述5/7挡主动齿轮15同时与所述5挡从动齿轮17及7挡从动齿轮9啮合,所述6/8挡主动齿轮11同时与所述6挡从动齿轮22及8挡从动齿轮6啮合,所述过渡主动齿轮12与过渡从动齿轮21啮合,所述差速器齿圈2同时与所述第一主减齿轮25及第二主减齿轮1啮合。
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用于控制各个空套齿轮与其所处的轴的结合和分离,以实现九个前进挡和倒挡。
这样,6、8挡共用一个主动齿轮,5、7挡共用一个主动齿轮。并且,通过绕行方式,借用其它挡位齿轮实现1、9挡传动,从而取消了1、9挡主、从动齿轮,减少了主、从动齿轮的使用量,缩短了变速器的轴向长度、减轻了变速器的重量。
外输入轴31为空心轴,同轴套设在内输入轴13上,内输入轴13可为实心轴或空心轴。所述第一输出轴16、第二输出轴10及外输入轴31平行间隔设置,以构成平行轴式结构。动力源28与内输入轴13同轴。
在一实施例中,各个空套齿轮可通过轴承空套在其所处的轴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器30与第二离合器29共用壳体以集成为双离合器。以使得变速器空间更为紧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九挡双离合变速器还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空心轴32,所述6挡从动齿轮22固定在所述空心轴32上,所述过渡从动齿轮21空套在所述空心轴32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装置包括第一同步器5、第二同步器8、第三同步器18、第四同步器20及第五同步器23,所述第一同步器5及第二同步器8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轴10上,所述第三同步器18及第五同步器23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所述第四同步器20设置在所述空心轴32上。
所述第一同步器5位于所述4挡从动齿轮4与8挡从动齿轮6之间,用于控制所述4挡从动齿轮4及8挡从动齿轮6与所述第二输出轴10的结合和分离;所述第二同步器8位于所述3挡从动齿轮7与7挡从动齿轮9之间,用于控制所述3挡从动齿轮7及7挡从动齿轮9与所述第二输出轴10的结合和分离;所述第三同步器18位于所述5挡从动齿轮17与倒挡齿轮19之间,用于控制所述5挡从动齿轮17及倒挡齿轮19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6的结合和分离;所述第四同步器20位于所述倒挡齿轮19与过渡从动齿轮21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过渡从动齿轮21与所述空心轴32的结合和分离;所述第五同步器23位于所述6挡从动齿轮22与2挡从动齿轮24之间,用于控制所述6挡从动齿轮22及2挡从动齿轮24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6的结合和分离。
上述的第一同步器5、第二同步器8、第三同步器18、第四同步器20及第五同步器23均为常规的同步器,其通过拨叉控制在所处的轴上滑动。
并且,所述第一同步器5及第二同步器8的齿毂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10上;所述第三同步器18及第五同步器23的齿毂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所述第四同步器20的齿毂通过焊接、花键、过盈压装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所述6挡从动齿轮22上。
然而,也可以是,所述第四同步器20的齿毂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空心轴32上。
通过控制上述的第一同步器5、第二同步器8、第三同步器18、第四同步器20、第五同步器23、第一离合器30及第二离合器29的不同状态结合或分离,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
这样,在实现九挡双离合变速器时,外输入轴31和内输入轴13一共只有六个主动齿轮,这样,使得该九挡双离合变速器的外型尺寸与普通的六、七挡双离合变速器的外型尺寸相差不大甚至更小,因而,有利于变速器的小型化,利于前横置前驱车辆的布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减齿轮25、2挡从动齿轮24、第五同步器23、6挡从动齿轮22、过渡从动齿轮21、第四同步器20、倒挡齿轮19、第三同步器18、5挡从动齿轮17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主减齿轮1、4挡从动齿轮4、第一同步器5、8挡从动齿轮6、3挡从动齿轮7、第二同步器8及7挡从动齿轮9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5/7挡主动齿轮15、5挡从动齿轮17及7挡从动齿轮(9)为共面齿轮组,所述6/8挡主动齿轮11、6挡从动齿轮22及8挡从动齿轮6为共面齿轮组,所述第一主减齿轮25和第二主减齿轮1及差速器齿圈2为共面齿轮组。通过构造共面齿轮组能够减小变速器的轴向尺寸,降低变速器的体积。
在一实施中,所述内输入轴13及所述外输入轴31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第一输出轴16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第二输出轴10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以实现各个轴的稳定支撑。
在一实施中,所述4挡主动齿轮27、2挡主动齿轮26及6/8挡主动齿轮11通过焊接、花键连接、过盈压装或一体成型固定在所述外输入轴31上;所述过渡主动齿轮12、3挡主动齿轮14及5/7挡主动齿轮15通过焊接、花键连接、过盈压装或一体成型固定在所述内输入轴13上。
上述实施例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在各个挡位的动力传动如下(动力源28以发动机为例):
一挡动力传动路线: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结合,第五同步器23和2挡从动齿轮24结合,第一离合器30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0传递给内输入轴13,经由固定在内输入轴13上的过渡主动齿轮12传到过渡从动齿轮21,再通过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6挡从动齿轮22,再由6挡从动齿轮22传到6/8挡主动齿轮11,再由6/8挡主动齿轮11经外输入轴31传到2挡主动齿轮26,再由2挡主动齿轮26传到2挡从动齿轮24,再通过第五同步器23和2挡从动齿轮24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第一主减齿轮25,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二挡动力传动路线:第五同步器23和2挡从动齿轮24结合,第二离合器29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29传递给外输入轴31,经由固定在外输入轴31上的2挡主动齿轮26传到2挡从动齿轮24,再通过第五同步器23和2挡从动齿轮24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第一主减齿轮25,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三挡动力传动路线:第二同步器8和3挡从动齿轮7结合,第一离合器30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0传递给内输入轴13,经由固定在内输入轴13上的3挡主动齿轮14传到3挡从动齿轮7,再通过第二同步器8和3挡从动齿轮7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0上的第二主减齿轮1,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四挡动力传动路线:第一同步器5和4挡从动齿轮4结合,第二离合器29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29传递给外输入轴31,经由固定在外输入轴31上的4挡主动齿轮27传到4挡从动齿轮4,再通过第一同步器5和4挡从动齿轮4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0上的第二主减齿轮1,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五挡动力传动路线:第三同步器18和5挡从动齿轮17结合,第一离合器30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0传递给内输入轴13,经由固定在内输入轴13上的5/7挡主动齿轮15传到5挡从动齿轮17,再通过第三同步器18和5挡从动齿轮17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第一主减齿轮25,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六挡动力传动路线:第五同步器23和6挡从动齿轮22结合,第二离合器29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29传递给外输入轴31,经由固定在外输入轴31上的6/8挡主动齿轮11传到6挡从动齿轮22,再通过第五同步器23和6挡从动齿轮22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第一主减齿轮25上,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七挡动力传动路线:第二同步器8和7挡从动齿轮9结合,第一离合器30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0传递给内输入轴13,经由固定在内输入轴13上的5/7挡主动齿轮15传到7挡从动齿轮9,再通过第二同步器8和7挡从动齿轮9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0上的第二主减齿轮1,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八挡动力传动路线:第一同步器5和8挡从动齿轮6结合,第二离合器29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29传递给外输入轴31,经由固定在外输入轴31上的6/8挡主动齿轮11传到8挡从动齿轮6,再通过第一同步器5和8挡从动齿轮6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0上的第二主减齿轮1,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九挡动力传动路线: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结合,第二同步器8和7挡从动齿轮9结合,第二离合器29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29传递给外输入轴31,经由固定在外输入轴31上的6/8挡主动齿轮11传到6挡从动齿轮22,再通过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过渡从动齿轮21,再由过渡从动齿轮21传到过渡主动齿轮12,再由过渡主动齿轮12经由内输入轴13传到5/7挡主动齿轮15,再由5/7挡主动齿轮15传到7挡从动齿轮9,再通过第二同步器8和7挡从动齿轮9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0上的第二主减齿轮1,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倒挡动力传递路线:第四同步器20和倒挡齿轮19结合,第一离合器30闭合,发动机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0传递给内输入轴13,经由固定在内输入轴13上的3挡主动齿轮14传到3挡从动齿轮7,再由3挡从动齿轮7传到倒挡齿轮19,再通过第四同步器20和倒挡齿轮19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第一主减齿轮25,再通过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差速器3输出动力。
本实施例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换挡过程如下:
1挡换2挡过程:1挡时,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结合,第五同步器23和2挡从动齿轮24结合;第一离合器30闭合,第二离合器29打开;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发出1挡换2挡指令后,此时第二离合器29仍处在打开状态,即第二离合器29和外输入轴31都不传递动力;随着换挡过程继续,第一离合器30逐渐打开,与此同时第二离合器29逐渐闭合,此过程中,始终有离合器结合,不会出现扭矩中断;第一离合器30完全打开、第二离合器29完全闭合后,换挡过程结束。此时第一离合器30处在打开状态,即第一离合器30、内输入轴13不传递动力,发动机扭矩经由第二离合器29传递到2挡从动齿轮24上。
2挡换3挡过程:2挡时,第五同步器19和2挡从动齿轮24结合;第二离合器29闭合,第一离合器30打开;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发出2挡换3挡指令后,换挡执行机构预先将第二同步器8和3挡从动齿轮7结合;此时第一离合器30仍处在打开状态,即第一离合器30和内输入轴13都不传递动力;随着换挡过程继续,第二离合器29逐渐打开,与此同时第一离合器30逐渐闭合,此过程中,始终有离合器结合,不会出现扭矩中断;第二离合器29完全打开、第一离合器30完全闭合后,换挡过程结束。此时第二离合器29处在打开状态,即第二离合器29、外输入轴31不传递动力,发动机扭矩经由第一离合器30传递到3挡从动齿轮7上。
其它挡位的相互切换与1挡换2挡过程类似,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在传统手动变速器的基础进行改进,从而以结构简单的平行轴式结构达到了结构复杂的旋转轴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的效果,结构更加紧凑。因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手动变速器的资源,所以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制造成本,使其成本低于AT、CVT等自动变速器。
通过绕行方式,借用其它挡位齿轮实现1、9挡传动,从而取消了1、9挡主、从动齿轮,以较少的齿轮获得更多的挡位传动,极大地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减轻变速器重量,节约整车成本。在实现九挡双离合变速器时,外输入轴和内输入轴上一共只有六个主动齿轮,这样,使得本发明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的外型尺寸与普通的六、七挡变速器的外型尺寸相差不大(甚至更小),因而,有利于变速器的小型化,利于前横置前驱车辆的布置。
在与普通六、七挡变速器相同外型尺寸的前提下可设置九个挡位,从而使传动比范围变大,传动比分配更加合理,进而明显提高整车的动力性能和传动效率。本发明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共有9个前进挡位,其速比范围较大,相对于传统六、七挡变速器来说其速比分配更加合理,可以使发动机有更多的几率工作在其最佳工作区间,提高整车动力性、经济性。
此外,倒挡传递借用第二输出轴作为惰轮轴,第二输出轴及3挡从动齿轮作为倒挡的传动部件,节省了一个专用的倒挡轴,增加齿轮重复利用,减重并节省成本。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的中心距可以设计得较小,结构更紧凑。倒挡传递路径简单,只使用3挡从动齿轮作为惰轮换向,减少了齿轮啮合数量,传动更平稳,效率更高。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主减齿轮(1)、差速器齿圈(2)、差速器(3)、8挡从动齿轮(6)、4挡从动齿轮(4)、3挡从动齿轮(7)、7挡从动齿轮(9)、第二输出轴(10)、6/8挡主动齿轮(11)、过渡主动齿轮(12)、内输入轴(13)、3挡主动齿轮(14)、5/7挡主动齿轮(15)、第一输出轴(16)、5挡从动齿轮(17)、倒挡齿轮(19)、过渡从动齿轮(21)、6挡从动齿轮(22)、2挡从动齿轮(24)、第一主减齿轮(25)、2挡主动齿轮(26)、4挡主动齿轮(27)、第二离合器(29)、第一离合器(30)、外输入轴(31)及同步装置;
所述外输入轴(31)和内输入轴(13)同轴嵌套,所述内输入轴(13)通过第一离合器(30)与动力源(28)连接,所述外输入轴(31)通过第二离合器(29)与动力源(28)连接,所述外输入轴(31)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所述4挡主动齿轮(27)、2挡主动齿轮(26)及6/8挡主动齿轮(11),所述内输入轴(13)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固定有所述过渡主动齿轮(12)、3挡主动齿轮(14)及5/7挡主动齿轮(15);
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空套有所述2挡从动齿轮(24)、6挡从动齿轮(22)、过渡从动齿轮(21)、倒挡齿轮(19)及5挡从动齿轮(17),所述第二输出轴(10)上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空套有所述4挡从动齿轮(4)、8挡从动齿轮(6)、3挡从动齿轮(7)及7挡从动齿轮(9),所述第一主减齿轮(25)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所述第二主减齿轮(1)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轴(10)上;所述2挡主动齿轮(26)和2挡从动齿轮(24)啮合,所述3挡从动齿轮(7)同时与所述3挡主动齿轮(14)及倒挡齿轮(19)啮合,所述4挡主动齿轮(27)和4挡从动齿轮(4)啮合,所述5/7挡主动齿轮(15)同时与所述5挡从动齿轮(17)及7挡从动齿轮(9)啮合,所述6/8挡主动齿轮(11)同时与所述6挡从动齿轮(22)及8挡从动齿轮(6)啮合,所述过渡主动齿轮(12)与过渡从动齿轮(21)啮合,所述差速器齿圈(2)同时与所述第一主减齿轮(25)及第二主减齿轮(1)啮合;
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用于控制各个空套齿轮与其所处的轴的结合和分离,以实现九个前进挡和倒挡;
所述九挡双离合变速器还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空心轴(32),所述6挡从动齿轮(22)固定在所述空心轴(32)上,所述过渡从动齿轮(21)空套在所述空心轴(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装置包括第一同步器(5)、第二同步器(8)、第三同步器(18)、第四同步器(20)及第五同步器(23),所述第一同步器(5)及第二同步器(8)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轴(10)上,所述第三同步器(18)及第五同步器(23)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所述第四同步器(20)设置在所述空心轴(32)上;
所述第一同步器(5)位于所述4挡从动齿轮(4)与8挡从动齿轮(6)之间,用于控制所述4挡从动齿轮(4)及8挡从动齿轮(6)与所述第二输出轴(10)的结合和分离;
所述第二同步器(8)位于所述3挡从动齿轮(7)与7挡从动齿轮(9)之间,用于控制所述3挡从动齿轮(7)及7挡从动齿轮(9)与所述第二输出轴(10)的结合和分离;
所述第三同步器(18)位于所述5挡从动齿轮(17)与倒挡齿轮(19)之间,用于控制所述5挡从动齿轮(17)及倒挡齿轮(19)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6)的结合和分离;
所述第四同步器(20)位于所述倒挡齿轮(19)与过渡从动齿轮(21)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过渡从动齿轮(21)与所述空心轴(32)的结合和分离;
所述第五同步器(23)位于所述6挡从动齿轮(22)与2挡从动齿轮(24)之间,用于控制所述6挡从动齿轮(22)及2挡从动齿轮(24)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6)的结合和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减齿轮(25)、2挡从动齿轮(24)、第五同步器(23)、6挡从动齿轮(22)、过渡从动齿轮(21)、第四同步器(20)、倒挡齿轮(19)、第三同步器(18)、5挡从动齿轮(17)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二主减齿轮(1)、4挡从动齿轮(4)、第一同步器(5)、8挡从动齿轮(6)、3挡从动齿轮(7)、第二同步器(8)及7挡从动齿轮(9)向远离所述动力源(28)的方向依次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器(5)及第二同步器(8)的齿毂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10)上;
所述第三同步器(18)及第五同步器(23)的齿毂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16)上;
所述第四同步器(20)的齿毂通过焊接、花键、过盈压装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所述6挡从动齿轮(22)上;或者是,所述第四同步器(20)的齿毂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空心轴(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5/7挡主动齿轮(15)、5挡从动齿轮(17)及7挡从动齿轮(9)为共面齿轮组,所述6/8挡主动齿轮(11)、6挡从动齿轮(22)及8挡从动齿轮(6)为共面齿轮组,所述第一主减齿轮(25)和第二主减齿轮(1)及差速器齿圈(2)为共面齿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九挡双离合变速器的一挡动力传动路线为:
所述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结合,所述第五同步器(23)和2挡从动齿轮(24)结合,所述第一离合器(30)闭合,所述动力源(28)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0)传递给内输入轴(13),经由固定在所述内输入轴(13)上的过渡主动齿轮(12)传到过渡从动齿轮(21),再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6挡从动齿轮(22),再由所述6挡从动齿轮(22)传到6/8挡主动齿轮(11),再由所述6/8挡主动齿轮(11)经外输入轴(31)传到2挡主动齿轮(26),再由所述2挡主动齿轮(26)传到2挡从动齿轮(24),再通过所述第五同步器(23)和2挡从动齿轮(24)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第一主减齿轮(25),再通过所述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所述差速器(3)输出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九挡双离合变速器的九挡动力传动路线为:
所述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结合,所述第二同步器(8)和7挡从动齿轮(9)结合,所述第二离合器(29)闭合,所述动力源(28)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29)传递给外输入轴(31),经由固定在所述外输入轴(31)上的6/8挡主动齿轮(11)传到6挡从动齿轮(22),再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器(20)与过渡从动齿轮(21)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过渡从动齿轮(21),再由所述过渡从动齿轮(21)传到过渡主动齿轮(12),再由所述过渡主动齿轮(12)经由内输入轴(13)传到5/7挡主动齿轮(15),再由所述5/7挡主动齿轮(15)传到7挡从动齿轮(9),再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器(8)和7挡从动齿轮(9)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0)上的第二主减齿轮(1),再通过所述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所述差速器(3)输出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九挡双离合变速器的倒挡动力传动路线为:
所述第四同步器(20)和倒挡齿轮(19)结合,所述第一离合器(30)闭合,所述动力源(28)提供的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0)传递给内输入轴(13),经由固定在所述内输入轴(13)上的3挡主动齿轮(14)传到3挡从动齿轮(7),再由所述3挡从动齿轮(7)传到倒挡齿轮(19),再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器(20)和倒挡齿轮(19)的结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6)上的第一主减齿轮(25),再通过所述差速器齿圈(2),并最终由所述差速器(3)输出动力。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九挡双离合变速器。
CN202010421795.9A 2020-05-18 2020-05-18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Active CN113685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1795.9A CN113685510B (zh) 2020-05-18 2020-05-18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1795.9A CN113685510B (zh) 2020-05-18 2020-05-18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5510A CN113685510A (zh) 2021-11-23
CN113685510B true CN113685510B (zh) 2024-01-26

Family

ID=78575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1795.9A Active CN113685510B (zh) 2020-05-18 2020-05-18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5510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6601A (ja) * 2001-01-09 2002-07-26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
EP1717489A2 (en) * 2005-04-29 2006-11-02 Pujol Muntala S.A. Epicycloidal-gear multiplier / reducer useable in wind generators and similar devices
DE102009024240A1 (de) * 2009-05-29 2010-12-0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Getriebeanordnung
WO2011157479A1 (de) * 2010-06-18 2011-12-2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CN103711845A (zh) * 2013-12-30 2014-04-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DE102012222119A1 (de) * 2012-12-04 2014-06-05 Zf Friedrichshafen Ag Kraftfahrzeuggetriebe
DE102012222117A1 (de) * 2012-12-04 2014-06-05 Zf Friedrichshafen Ag Kraftfahrzeuggetriebe
WO2015024750A1 (de) * 2013-08-19 2015-02-2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JP2015143568A (ja) * 2013-12-24 2015-08-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5370817A (zh) * 2014-08-29 2016-03-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05370814A (zh) * 2014-08-29 2016-03-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05443675A (zh) * 2014-08-29 2016-03-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0683818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7435713A (zh) * 2017-06-26 2017-12-0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7575543A (zh) * 2017-09-18 2018-01-1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
CN110230667A (zh) * 2018-03-06 2019-09-1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九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10003756U (zh) * 2019-04-30 2020-01-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九挡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04200B1 (ko) * 2015-05-18 2017-0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더블클러치 변속기
US10533641B2 (en) * 2015-07-10 2020-01-14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6601A (ja) * 2001-01-09 2002-07-26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
EP1717489A2 (en) * 2005-04-29 2006-11-02 Pujol Muntala S.A. Epicycloidal-gear multiplier / reducer useable in wind generators and similar devices
DE102009024240A1 (de) * 2009-05-29 2010-12-0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Getriebeanordnung
WO2011157479A1 (de) * 2010-06-18 2011-12-2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12222119A1 (de) * 2012-12-04 2014-06-05 Zf Friedrichshafen Ag Kraftfahrzeuggetriebe
DE102012222117A1 (de) * 2012-12-04 2014-06-05 Zf Friedrichshafen Ag Kraftfahrzeuggetriebe
WO2015024750A1 (de) * 2013-08-19 2015-02-2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JP2015143568A (ja) * 2013-12-24 2015-08-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3711845A (zh) * 2013-12-30 2014-04-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05370817A (zh) * 2014-08-29 2016-03-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05370814A (zh) * 2014-08-29 2016-03-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05443675A (zh) * 2014-08-29 2016-03-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0683818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7435713A (zh) * 2017-06-26 2017-12-0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7575543A (zh) * 2017-09-18 2018-01-1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
CN110230667A (zh) * 2018-03-06 2019-09-1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九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10003756U (zh) * 2019-04-30 2020-01-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九挡变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拖拉机变速箱发展综述;徐立友;曹青梅;周志立;牛毅;;农机化研究(第12期);195-198 *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李增辉;田华;刘富庆;;时代汽车(第05期);43-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5510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9155B (zh) 七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2343976B (zh) 九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10770063U (zh)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10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5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9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8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7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499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2B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6B (zh) 十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497B (zh) 十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4B (zh) 十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0B (zh) 十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1B (zh) 十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3685503B (zh) 十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2343980B (zh) 十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10106497U (zh) 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2343975B (zh) 九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3931980B (zh) 一种六挡双离合变速传动机构
CN113685498A (zh) 九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2343979B (zh) 十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2343983B (zh) 九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2343978B (zh) 十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3389853B (zh) 一种十速双离合变速器、变速箱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