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9570A -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9570A
CN113679570A CN202111029613.4A CN202111029613A CN113679570A CN 113679570 A CN113679570 A CN 113679570A CN 202111029613 A CN202111029613 A CN 202111029613A CN 113679570 A CN113679570 A CN 113679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electric
mount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96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金托
谭启良
罗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0296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9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9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957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61H1/0244Hi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2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2Beds
    • A61H2201/0146Mattr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61H2201/1642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83Surface of inte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8Hi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康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底板、电动升降支撑柱、撑手杆、手柄控制器、头枕、体位调整床、上身支撑系统、腿部训练动力系统、腿部固定系统、蓄电池和柔性床垫;工作机底板顶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支撑柱。本发明实现了对康复患者的自动康复训练,在患者平躺时可同时对患者的腰部和腿部进行垫高支撑,减小髋骨部分的受力,使髋骨便于自然恢复,带动腿部进行自然活动训练,并针对不同的康复时期,配合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康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注意较多问题,早期关节还没复原,软组织疤痕还未复原,因此在康复过程中主要要预防关节脱位,同时要配合,关节活动度和关节肌肉力量的训练,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康复技师或者康复医生来协助康复患者来进行康复训练,针对康复的不同时期,要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和关节肌肉力量的训练,此种情况下,康复患者需要在康复训练的时间被送往医院,寻找合适的康复技师和康复医生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康复技师和康复医生的体力消耗巨大;并且在康复患者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在平躺状态下,由于髋关节和盆骨的位置较低,即髋关节和盆骨为整个身体的支点,腰部和大腿骨骼的位置较高,会增加髋关节两侧的压力,不利于髋关节软组织的恢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注意较多问题,早期关节还没复原,软组织疤痕还未复原,因此在康复过程中主要要预防关节脱位,同时要配合,关节活动度和关节肌肉力量的训练,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康复技师或者康复医生来协助康复患者来进行康复训练,针对康复的不同时期,要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和关节肌肉力量的训练,此种情况下,康复患者需要在康复训练的时间被送往医院,寻找合适的康复技师和康复医生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康复技师和康复医生的体力消耗巨大;并且在康复患者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在平躺状态下,由于髋关节和盆骨的位置较低,即髋关节和盆骨为整个身体的支点,腰部和大腿骨骼的位置较高,会增加髋关节两侧的压力,不利于髋关节软组织的恢复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底板、电动升降支撑柱、撑手杆、手柄控制器、头枕、体位调整床、上身支撑系统、腿部训练动力系统、腿部固定系统、蓄电池和柔性床垫;工作机底板顶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支撑柱;工作机底板顶部安装有体位调整床;体位调整床顶部安装有撑手杆;体位调整床顶部前侧安装有手柄控制器;体位调整床顶部连接有柔性床垫;柔性床垫顶部连接有头枕;体位调整床顶部安装有上身支撑系统;体位调整床底部右侧安装有腿部训练动力系统;体位调整床右侧安装有腿部固定系统;腿部固定系统底部活动连接于腿部训练动力系统;体位调整床底部左侧安装有蓄电池;体位调整床可使病人平躺并根据需要调整体位;上身支撑系统可在进行体位调整时对人体上身进行支撑;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可为腿部活动提供动力;腿部固定系统可对腿部进行支撑保护和调整。
更为优选的是,体位调整床包括有第一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转轴杆、第一轴承架板、第二轴承架板、固定连接座、床底板、安装底托架、电动升降台和腰部支撑托板;第一动力电机安装于工作机底板顶部;第一动力电机输出轴固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轴心固接有第一转轴杆;第一转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架板;第一轴承架板底部固接于工作机底板;第一转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架板;第二轴承架板底部固接于工作机底板;第一转轴杆外侧固接有固定连接座;固定连接座顶部固接有床底板;床底板底部固接有安装底托架;床底板顶部连接有柔性床垫;床底板顶部安装有撑手杆;床底板一侧安装有手柄控制器;床底板顶部安装有上身支撑系统;床底板底部右侧安装有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床底板右侧安装有腿部固定系统;床底板底部左侧安装有蓄电池;安装底托架内侧顶部固接有电动升降台;电动升降台顶部固接有腰部支撑托板。
更为优选的是,上身支撑系统包括有第一安装杆、电动滑轨、第二安装杆、电动滑动杆架和弧形托板;第一安装杆固接于床底板;第一安装杆中部固接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固接有第二安装杆;第二安装杆固接于床底板;电动滑轨外侧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动杆架;电动滑动杆架上部固接有弧形托板。
更为优选的是,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包括有电机座板、第二动力电机、第二转轴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限位安装杆架、第一内螺纹滑动座、第一转动安装座、第一电动气缸、第一稳定托架、第五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限位安装杆架、第二内螺纹滑动座、第二转动安装座、第二电动气缸、第二稳定托架和第六传动轮;电机座板顶部固接于床底板;电机座板一侧固接有第二动力电机;第二动力电机输出轴固接有第二转轴杆;第二转轴杆与电机座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外表面固接有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轴心固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安装杆架;第一丝杆顶部转动连接于床底板;第一限位安装杆架顶部固接于床底板;第一限位安装杆架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内螺纹滑动座;第一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传动连接于第一丝杆;第一内螺纹滑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安装座;第一转动安装座固接有第一电动气缸;第一电动气缸连接于腿部固定系统;第一内螺纹滑动座一侧固接有第一稳定托架;第一稳定托架内侧接触于第一电动气缸;第一丝杆外表面固接有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轴心固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安装杆架;第二限位安装杆架顶部固接于床底板;第二丝杆顶部转动连接于床底板;第二丝杆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内螺纹滑动座;第二内螺纹滑动座内侧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安装杆架;第二内螺纹滑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安装座;第二转动安装座固接有第二电动气缸;第二内螺纹滑动座固接有第二稳定托架;第二稳定托架内侧接触于第二电动气缸。
更为优选的是,腿部固定系统包括有安装轴承套筒、安装套杆、安装座板、第一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块、半圆环底托板、第一电动转动环板、第一气囊垫、第二电动转动环板、第二气囊垫和转动衔接座;安装轴承套筒固接于第一电动气缸;安装轴承套筒内侧转动连接有安装套杆;安装套杆顶部固接有安装座板;安装座板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滑块;安装座板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滑块;安装座板顶部固接有半圆环底托板;半圆环底托板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转动环板,半圆环底托板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电动转动环板;第一电动转动环板内侧连接有第一气囊垫;第二电动转动环板内侧连接有第二气囊垫;第一电动滑块和第二电动滑块均通过内置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转动衔接座;转动衔接座固接于床底板。
更为优选的是,腰部支撑托板顶部为与腰部曲线贴合的形状。
更为优选的是,撑手杆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顶部前后两侧。
更为优选的是,上身支撑系统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顶部前后两侧。
更为优选的是,腿部固定系统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右部前后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注意较多问题,早期关节还没复原,软组织疤痕还未复原,因此在康复过程中主要要预防关节脱位,同时要配合,关节活动度和关节肌肉力量的训练,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康复技师或者康复医生来协助康复患者来进行康复训练,针对康复的不同时期,要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和关节肌肉力量的训练,此种情况下,康复患者需要在康复训练的时间被送往医院,寻找合适的康复技师和康复医生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康复技师和康复医生的体力消耗巨大;并且在康复患者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在平躺状态下,由于髋关节和盆骨的位置较低,即髋关节和盆骨为整个身体的支点,腰部和大腿骨骼的位置较高,会增加髋关节两侧的压力,不利于髋关节软组织的恢复的问题;
(2)、设计了体位调整床,上身支撑系统,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和腿部固定系统,在使用时康复患者躺在体位调整床上方的柔性床垫顶部,头部位置靠在头枕顶部,两组上身支撑系统分别位于患者两个腋下,并将双腿放置到两组腿部固定系统内部,在康复患者平躺时,体位调整床可以将患者的腰部垫高,腿部固定系统可对腿部进行支撑保护,避免髋骨受力较大,在康复患者腿部要进行活动的情况下,此时即可控制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收缩,防止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影响体位调整床转动角度,进而可控制体位调整床可使病人平躺并根据需要调整体位,当体位调整床转动倾斜后,两个上身支撑系统托住康复病人的腋下,进而可在进行体位调整时对人体上身进行支撑,体位调整结束后可控制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带动腿部固定系统进行缓慢运动,即两个腿部固定系统带动两个腿进行活动训练,针对不同的康复时期,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可配合腿部固定系统带动腿部进行不同程度的腿部滑动,配合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
(3)、实现了对康复患者的自动康复训练,在患者平躺时可同时对患者的腰部和腿部进行垫高支撑,减小髋骨部分的受力,使髋骨便于自然恢复,并且在腿部需要训练时自动调整患者的体位,形成不同的角度,并带动腿部进行自然活动训练,并针对不同的康复时期,配合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体位调整床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体位调整床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体位调整床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身支撑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腿部训练动力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腿部固定系统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腿部固定系统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腿部固定系统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工作机底板,2、电动升降支撑柱,3、撑手杆,4、手柄控制器,5、头枕,6、体位调整床,7、上身支撑系统,8、腿部训练动力系统,9、腿部固定系统,10、蓄电池,11、柔性床垫,601、第一动力电机,602、第一传动轮,603、第二传动轮,604、第一转轴杆,605、第一轴承架板,606、第二轴承架板,607、固定连接座,608、床底板,609、安装底托架,6010、电动升降台,6011、腰部支撑托板,701、第一安装杆,702、电动滑轨,703、第二安装杆,704、电动滑动杆架,705、弧形托板,801、电机座板,802、第二动力电机,803、第二转轴杆,804、第三传动轮,805、第四传动轮,806、第一丝杆,807、第一限位安装杆架,808、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9、第一转动安装座,8010、第一电动气缸,8011、第一稳定托架,8012、第五传动轮,8013、第二丝杆,8014、第二限位安装杆架,8015、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6、第二转动安装座,8017、第二电动气缸,8018、第二稳定托架,8019、第六传动轮,901、安装轴承套筒,902、安装套杆,903、安装座板,904、第一电动滑块,905、第二电动滑块,906、半圆环底托板,907、第一电动转动环板,908、第一气囊垫,909、第二电动转动环板,9010、第二气囊垫,9011、转动衔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工作机底板1、电动升降支撑柱2、撑手杆3、手柄控制器4、头枕5、体位调整床6、上身支撑系统7、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腿部固定系统9、蓄电池10和柔性床垫11;工作机底板1顶部焊接有电动升降支撑柱2;工作机底板1顶部安装有体位调整床6;体位调整床6顶部安装有撑手杆3;体位调整床6顶部前侧安装有手柄控制器4;体位调整床6顶部连接有柔性床垫11;柔性床垫11顶部连接有头枕5;体位调整床6顶部安装有上身支撑系统7;体位调整床6底部右侧安装有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体位调整床6右侧安装有腿部固定系统9;腿部固定系统9底部转动连接于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体位调整床6底部左侧螺栓连接有蓄电池10;体位调整床6可使病人平躺并根据需要调整体位;上身支撑系统7可在进行体位调整时对人体上身进行支撑;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可为腿部活动提供动力;腿部固定系统9可对腿部进行支撑保护和调整。
在使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时,首先将此装置稳定放置在室内地面,然后外接电源,初始状态下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2处于向上伸长状态,即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2对上方的体位调整床6形成支撑,可通过手柄控制器4控制装置进行运行,康复患者躺在体位调整床6上方的柔性床垫11顶部,头部位置靠在头枕5顶部,两组上身支撑系统7分别位于患者两个腋下,并将双腿放置到两组腿部固定系统9内部,在康复患者平躺时,体位调整床6可以将患者的腰部垫高,腿部固定系统9可对腿部进行支撑保护,避免髋骨受力较大,在康复患者腿部要进行活动的情况下,此时即可控制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2收缩,防止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2影响体位调整床6转动角度,进而可控制体位调整床6可使病人平躺并根据需要调整体位,当体位调整床6转动倾斜后,两个上身支撑系统7托住康复病人的腋下,进而可在进行体位调整时对人体上身进行支撑,体位调整结束后可控制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带动腿部固定系统9进行缓慢运动,即两个腿部固定系统9带动两个腿进行活动训练,针对不同的康复时期,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可配合腿部固定系统9带动腿部进行不同程度的腿部滑动,配合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实现了对康复患者的自动康复训练,在患者平躺时可同时对患者的腰部和腿部进行垫高支撑,减小髋骨部分的受力,使髋骨便于自然恢复,并且在腿部需要训练时自动调整患者的体位,形成不同的角度,并带动腿部进行自然活动训练,并针对不同的康复时期,配合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的效果。
如图2-4所示,体位调整床6包括有第一动力电机601、第一传动轮602、第二传动轮603、第一转轴杆604、第一轴承架板605、第二轴承架板606、固定连接座607、床底板608、安装底托架609、电动升降台6010和腰部支撑托板6011;第一动力电机601安装于工作机底板1顶部;第一动力电机601输出轴固接有第一传动轮602;第一传动轮60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603;第二传动轮603轴心固接有第一转轴杆604;第一转轴杆604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架板605;第一轴承架板605底部焊接于工作机底板1;第一转轴杆604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架板606;第二轴承架板606底部焊接于工作机底板1;第一转轴杆604外侧焊接有固定连接座607;固定连接座607顶部焊接有床底板608;床底板608底部螺栓连接有安装底托架609;床底板608顶部连接有柔性床垫11;床底板608顶部安装有撑手杆3;床底板608一侧安装有手柄控制器4;床底板608顶部安装有上身支撑系统7;床底板608底部右侧安装有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床底板608右侧安装有腿部固定系统9;床底板608底部左侧安装有蓄电池10;安装底托架609内侧顶部螺栓连接有电动升降台6010;电动升降台6010顶部螺栓连接有腰部支撑托板6011。
首先康复患者躺在体位调整床6上方的柔性床垫11顶部,然后即可控制电动升降台6010带动腰部支撑托板6011缓慢向上运动,即腰部支撑托板6011对康复患者的腰部形成向上的支撑,同时腿部固定系统9可对腿部进行支撑保护,避免髋骨受力较大,在康复患者腿部要进行活动的情况下,此时即可控制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2收缩,防止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2影响床底板608转动角度,进而可控制接通第一动力电机601电源,然后第一动力电机601带动第一传动轮602进行转动,第一传动轮602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603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603带动第一转轴杆604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转轴杆604通过固定连接座607带动床底板608进行转动,即此时床底板608顶部康复患者的头部位置向上抬高,腿部位置向下降低,待床底板608转动至所需角度时,此时再控制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2分别向上不同程度的伸长对床底板608的底部四个位置进行支撑,同时上身支撑系统7对康复患者上半身进行支撑,并且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带动腿部固定系统9对腿部进行活动训练,完成了病人的体位调整。
如图5所示,上身支撑系统7包括有第一安装杆701、电动滑轨702、第二安装杆703、电动滑动杆架704和弧形托板705;第一安装杆701固定插接于床底板608;第一安装杆701中部固定插接有电动滑轨702;电动滑轨702固定插接有第二安装杆703;第二安装杆703固定插接于床底板608;电动滑轨702外侧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动杆架704;电动滑动杆架704上部焊接有弧形托板705。
待床底板608转动至所需角度时,此时再控制四个电动升降支撑柱2分别向上不同程度的伸长对床底板608的底部四个位置进行支撑,同时上身支撑系统7对康复患者上半身进行支撑,即弧形托板705将康复患者的腋下托住,避免康复患者上身向下滑动对康复患者的髋骨造成压力,同时针对不同的患者,可控制电动滑轨702带动电动滑动杆架704滑动移动,即电动滑动杆架704带动弧形托板705进行移动,根据不同身长的病人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图6所示,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包括有电机座板801、第二动力电机802、第二转轴杆803、第三传动轮804、第四传动轮805、第一丝杆806、第一限位安装杆架807、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8、第一转动安装座809、第一电动气缸8010、第一稳定托架8011、第五传动轮8012、第二丝杆8013、第二限位安装杆架8014、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5、第二转动安装座8016、第二电动气缸8017、第二稳定托架8018和第六传动轮8019;电机座板801顶部焊接于床底板608;电机座板801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动力电机802;第二动力电机802输出轴固接有第二转轴杆803;第二转轴杆803与电机座板80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803外表面固接有第三传动轮804;第三传动轮80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轮805;第四传动轮805轴心固接有第一丝杆806;第一丝杆806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安装杆架807;第一丝杆806顶部转动连接于床底板608;第一限位安装杆架807顶部固接于床底板608;第一限位安装杆架807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8;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8内侧传动连接于第一丝杆806;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8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安装座809;第一转动安装座809固接有第一电动气缸8010;第一电动气缸8010连接于腿部固定系统9;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8一侧固接有第一稳定托架8011;第一稳定托架8011内侧接触于第一电动气缸8010;第一丝杆806外表面固接有第六传动轮8019;第六传动轮8019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五传动轮8012;第五传动轮8012轴心固接有第二丝杆8013;第二丝杆8013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安装杆架8014;第二限位安装杆架8014顶部固接于床底板608;第二丝杆8013顶部转动连接于床底板608;第二丝杆8013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5;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5内侧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安装杆架8014;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5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安装座8016;第二转动安装座8016固接有第二电动气缸8017;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5固接有第二稳定托架8018;第二稳定托架8018内侧接触于第二电动气缸8017。
在体位调整床6和上身支撑系统7体位调整结束后,此时控制接通第二动力电机802电源,然后第二动力电机802带动第二转轴杆803进行转动,然后第二转轴杆803带动第三传动轮804进行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轮804带动第四传动轮805进行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805带动第一丝杆806进行转动,进而第一丝杆806带动,第一丝杆806带动第六传动轮8019进行转动,然后第六传动轮8019带动第五传动轮8012进行转动,第五传动轮8012带动第二丝杆8013进行转动,此时第一丝杆806和第二丝杆8013同步转动分别带动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8和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5向上运动,即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8和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5分别在第一限位安装杆架807和第二限位安装杆架8014表面向上滑动,第一内螺纹滑动座808带动第一转动安装座809、第一电动气缸8010和第一稳定托架8011向上运动,在第一电动气缸8010向上运动过程中,控制第一电动气缸8010伸长,即第一电动气缸8010带动腿部固定系统9进行运转,同时第二内螺纹滑动座8015带动第二转动安装座8016、第二电动气缸8017和第二稳定托架8018向上运动,同样在第二电动气缸8017向上运动过程中,控制第二电动气缸8017伸长,即第二电动气缸8017带动另一组腿部固定系统9进行运转,针对不同的康复时期,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可配合腿部固定系统9带动腿部进行不同程度的腿部滑动,配合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进而完成了对腿部活动训练的辅助。
如图7-9所示,腿部固定系统9包括有安装轴承套筒901、安装套杆902、安装座板903、第一电动滑块904、第二电动滑块905、半圆环底托板906、第一电动转动环板907、第一气囊垫908、第二电动转动环板909、第二气囊垫9010和转动衔接座9011;安装轴承套筒901固接于第一电动气缸8010;安装轴承套筒901内侧转动连接有安装套杆902;安装套杆902顶部固接有安装座板903;安装座板903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滑块904;安装座板903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滑块905;安装座板903顶部固接有半圆环底托板906;半圆环底托板906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转动环板907,半圆环底托板906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电动转动环板909;第一电动转动环板907内侧连接有第一气囊垫908;第二电动转动环板909内侧连接有第二气囊垫9010;第一电动滑块904和第二电动滑块905均通过内置电动滑轨702滑动连接有转动衔接座9011;转动衔接座9011固接于床底板608。
康复患者躺在体位调整床6上方的柔性床垫11顶部,头部位置靠在头枕5顶部,两组上身支撑系统7分别位于患者两个腋下,并将腿放置到半圆环底托板906内侧,然后控制第一电动转动环板907和第二电动转动环板909同时向内侧转动合并,将腿部环绕,此时第一电动转动环板907和第二电动转动环板909内侧的第一气囊垫908和第二气囊垫9010贴合腿部,触感柔软不会对腿部造成物理挤压,由此完成对腿部的固定,然后可控制转动衔接座9011内部相应的内置电动滑轨702带动第一电动滑块904和第二电动滑块905向上运动,进而第一电动滑块904和第二电动滑块905带动安装座板903向上移动一定距离,进而将康复患者的腿部向上进行短距离的抬高,减少髋骨的受力,在康复患者腿部需要活动训练时,此时控制腿部训练动力系统8进行运转,即第一电动气缸8010在向上运动的同时进行伸长,然后第一电动气缸8010通过安装轴承套筒901带动安装套杆902向上运动,进而安装套杆902带动安装座板903向上运动,即安装座板903在第一电动滑块904和第二电动滑块905之前进行转动,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滑块904和第二电动滑块905继续缓慢向上移动,进而安装座板903在向上运动的同时进行转动,安装座板903带动半圆环底托板906、第一电动转动环板907、第一气囊垫908、第二电动转动环板909和第二气囊垫9010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了康复患者的腿部进行运动,针对不同的康复时期,配合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此时由于康复患者的上半身固定,进而腿部运动即可完成对髋骨的训练康复。
腰部支撑托板6011顶部为与腰部曲线贴合的形状。
以便于腰部支撑托板6011顶部与腰部完全贴合,避免悬空增加负担。
撑手杆3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608顶部前后两侧。
以便于康复患者在必要时可以两只手分别撑着两个撑手杆3。
上身支撑系统7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608顶部前后两侧。
以便于上身支撑系统7对康复患者的两个腋下进行支撑。
腿部固定系统9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608右部前后两侧。
以便于两组腿部固定系统9分别对两个腿部进行固定和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底板和电动升降支撑柱;工作机底板顶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支撑柱;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撑手杆、手柄控制器、体位调整床、上身支撑系统、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和腿部固定系统;工作机底板顶部安装有体位调整床;体位调整床顶部安装有撑手杆;体位调整床顶部前侧安装有手柄控制器;体位调整床顶部安装有上身支撑系统;体位调整床底部右侧安装有腿部训练动力系统;体位调整床右侧安装有腿部固定系统;腿部固定系统底部活动连接于腿部训练动力系统;体位调整床可使病人平躺并根据需要调整体位;上身支撑系统可在进行体位调整时对人体上身进行支撑;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可为腿部活动提供动力;腿部固定系统可对腿部进行支撑保护和调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是,体位调整床包括有第一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转轴杆、第一轴承架板、第二轴承架板、固定连接座、床底板、安装底托架、电动升降台和腰部支撑托板;第一动力电机安装于工作机底板顶部;第一动力电机输出轴固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轴心固接有第一转轴杆;第一转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架板;第一轴承架板底部固接于工作机底板;第一转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架板;第二轴承架板底部固接于工作机底板;第一转轴杆外侧固接有固定连接座;固定连接座顶部固接有床底板;床底板底部固接有安装底托架;床底板顶部连接有柔性床垫;床底板顶部安装有撑手杆;床底板一侧安装有手柄控制器;床底板顶部安装有上身支撑系统;床底板底部右侧安装有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床底板右侧安装有腿部固定系统;床底板底部左侧安装有蓄电池;安装底托架内侧顶部固接有电动升降台;电动升降台顶部固接有腰部支撑托板。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是,上身支撑系统包括有第一安装杆、电动滑轨、第二安装杆、电动滑动杆架和弧形托板;第一安装杆固接于床底板;第一安装杆中部固接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固接有第二安装杆;第二安装杆固接于床底板;电动滑轨外侧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动杆架;电动滑动杆架上部固接有弧形托板。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是,腿部训练动力系统包括有电机座板、第二动力电机、第二转轴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限位安装杆架、第一内螺纹滑动座、第一转动安装座、第一电动气缸、第一稳定托架、第五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限位安装杆架、第二内螺纹滑动座、第二转动安装座、第二电动气缸、第二稳定托架和第六传动轮;电机座板顶部固接于床底板;电机座板一侧固接有第二动力电机;第二动力电机输出轴固接有第二转轴杆;第二转轴杆与电机座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外表面固接有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轴心固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安装杆架;第一丝杆顶部转动连接于床底板;第一限位安装杆架顶部固接于床底板;第一限位安装杆架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内螺纹滑动座;第一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传动连接于第一丝杆;第一内螺纹滑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安装座;第一转动安装座固接有第一电动气缸;第一电动气缸连接于腿部固定系统;第一内螺纹滑动座一侧固接有第一稳定托架;第一稳定托架内侧接触于第一电动气缸;第一丝杆外表面固接有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轴心固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安装杆架;第二限位安装杆架顶部固接于床底板;第二丝杆顶部转动连接于床底板;第二丝杆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内螺纹滑动座;第二内螺纹滑动座内侧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安装杆架;第二内螺纹滑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安装座;第二转动安装座固接有第二电动气缸;第二内螺纹滑动座固接有第二稳定托架;第二稳定托架内侧接触于第二电动气缸。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是,腿部固定系统包括有安装轴承套筒、安装套杆、安装座板、第一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块、半圆环底托板、第一电动转动环板、第一气囊垫、第二电动转动环板、第二气囊垫和转动衔接座;安装轴承套筒固接于第一电动气缸;安装轴承套筒内侧转动连接有安装套杆;安装套杆顶部固接有安装座板;安装座板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滑块;安装座板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滑块;安装座板顶部固接有半圆环底托板;半圆环底托板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转动环板,半圆环底托板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电动转动环板;第一电动转动环板内侧连接有第一气囊垫;第二电动转动环板内侧连接有第二气囊垫;第一电动滑块和第二电动滑块均通过内置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转动衔接座;转动衔接座固接于床底板。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是,腰部支撑托板顶部为与腰部曲线贴合的形状。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是,撑手杆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顶部前后两侧。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是,上身支撑系统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顶部前后两侧。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是,腿部固定系统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床底板右部前后两侧。
CN202111029613.4A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Withdrawn CN113679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9613.4A CN113679570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9613.4A CN113679570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9570A true CN113679570A (zh) 2021-11-23

Family

ID=78585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9613.4A Withdrawn CN113679570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95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8559A (zh) * 2023-11-27 2024-01-05 湖南康立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用脊柱手法理疗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8559A (zh) * 2023-11-27 2024-01-05 湖南康立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用脊柱手法理疗床
CN117338559B (zh) * 2023-11-27 2024-04-02 湖南康立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用脊柱手法理疗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39646B1 (en) Lower limb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JP5259629B2 (ja) 身体障害者用の訓練器具
CN101530367B (zh) 一种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
KR100942968B1 (ko) 재활치료용 운동기구
KR20170139035A (ko) 수직 위치에서의 보행의 구동과 함께 정와위 또는 부분 와위 자세에서 사람의 하지를 구동하기 위한 장치
CN213311299U (zh) 一种可实现腰椎减压、脊柱矫正的治疗床
CN111359165A (zh) 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5902356A (zh) 一种下肢康复设备
CN113679570A (zh)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WO1998019744A2 (en) Multi-trauma therapeutic machine
CN111437572A (zh) 一种行走康复用锻炼器材及锻炼方法
CN101966115B (zh) 治疗床
CN101791256B (zh) 自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机
CN109701220A (zh) 一种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踝关节肌力训练装置
CN205924401U (zh) 一种倾斜式踏步训练系统
CN207492924U (zh) 动力外骨骼
CN212067606U (zh) 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2395746U (zh)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变形总成
CN112473080A (zh) 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床
CN211132070U (zh) 一种患者康复治疗用多功能理疗床
KR101213299B1 (ko) 척추 교정 장치
CN113101146A (zh) 一种偏瘫患者跪位康复训练装置
CN112716729A (zh) 骨科脊柱护理用康复床
US20020140268A1 (en) Seating device for maneuvering a body part
CN105232312A (zh) 髋部动态熏蒸治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