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943A - 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 Google Patents

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943A
CN113676943A CN202110379034.6A CN202110379034A CN113676943A CN 113676943 A CN113676943 A CN 113676943A CN 202110379034 A CN202110379034 A CN 202110379034A CN 113676943 A CN113676943 A CN 113676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session
output
application
output stream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90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巴尔达萨雷
L·M·德马克
G·德尔格雷科
S·瓦伦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76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5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81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dispatcher, e.g. round robin, multi-level priority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2Event management; Broadcasting; Multicasting;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04L67/145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avoiding end of session, e.g. keep-alive, heartbeats, resumption message or wake-up for inactive or interrupted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1Adding application-functional data or data for application control, e.g. adding meta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一种用户设备可以接收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其中输出流经由输出组件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该用户设备可以经由短程无线通信组件传输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通告。用户设备可以配置与执行应用会话相关联的主处理线程来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主处理线程可以被配置为提供输出流以:使输出组件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地操作,并且防止操作系统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暂停应用会话。

Description

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5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BLUETOOTH CONTINUOUSBACKGROUND DISCOVERY FOR MOBILE DEVIC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3/024,843的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公开被视为本专利申请的部分,并且通过引用并入本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针对移动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短程无线通信支持相对短的距离(例如,30米内)之上的无线通信。例如,蓝牙
Figure BDA0003012099480000011
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该无线技术标准用于使用从2.4吉赫兹(GHz)至2.485GHz的短波长超高频(UHF)无线电波来在短程之上交换数据。蓝牙低功耗(BLE)是蓝牙通信的一种形式,其允许与以低功率运行的设备通信。这样的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传输通告,以允许一个或多个其他短程无线通信设备来检测设备、和/或发起或者建立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短程无线通信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现中,一种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通信地耦合到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发起与应用相关联的应用会话;激活持续发现模式,该持续发现模式与在应用会话期间允许对设备的发现相关联,其中持续发现模式用以使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组件反复地传输通告;基于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来获取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根据输出流来控制输出组件;检测与在后台(background)状态下执行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后台事件;基于后台事件,在后台状态下执行应用会话;以及基于根据输出流控制输出组件,来防止设备的操作系统暂停处于后台状态的应用会话,直到持续发现模式被解激活为止。
在一些实现中,一种方法包括:传输与短程无线通信协议相关联的通告,其中通告与应用会话的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地被传输;检测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后台事件;基于检测到后台事件来在后台状态下执行应用会话;处理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其中输出流与在持续发现模式中执行应用会话相关联;以及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与提供静音的(muted)音频内容相关联地控制输出组件,该静音的音频内容与输出流相关联,其中静音的音频内容被提供来防止设备的操作系统在后台事件之后的阈值时间段暂停应用会话,以允许通告的与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的继续传输。
在一些实现中,一种存储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该一个或多个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收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其中输出流经由输出组件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经由短程无线通信组件来传输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通告;以及配置与执行应用会话相关联的主处理线程来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其中主处理线程被配置为提供输出流以:使输出组件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地操作,以及防止操作系统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暂停应用会话。
附图说明
图1A-图1D是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实现的示意图。
图2是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实现的示意图。
图3是在其中可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的示例环境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示例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示例过程的流程图,该示例过程有关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移动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实现的以下详细描述参考附图。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指示相同或类似的元素。
在客户端设备上,诸如移动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交通工具中的设备、位置检测设备等)上,应用可能需要扫描短程无线通信(蓝牙、蓝牙低功耗(BLE,或者其他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设备。例如,应用可能需要使用短程无线通信来检测是否有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在客户端设备的特定距离内。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可以使客户端设备(例如,反复地)传输通告来广播客户端设备的存在和/或允许其他设备检测到客户端设备的存在。然而,当这样的应用正在后台中运行(例如,不在前台(foreground)中和/或不被显示)时,短程无线通信扫描可以由客户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停用,由此防止客户端设备在应用在后台中时传输通告。这可以导致关于短程无线通信和/或应用的执行的不可靠行为。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些实现克服这些和其他问题,由此支持可靠的短程无线通信并且改进应用性能。
在一些实现中,一种系统和/或方法可以从第一移动设备向第二移动设备传达数据。第一移动设备和/或第二移动设备可以运行或者执行应用。应用可以使用短程无线通信协议(例如,在设备之间)传达数据。应用可以具有与控制由特定操作系统(例如,iOS)(例如,经由输出组件的驱动)管理的输出组件相关联的配置设置。例如,应用可以被配置为向输出组件提供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的输出流,以对应地输出被配置为对用户不可检测到的不可感知的内容。这样的不可感知的内容可以包括静音的音频内容,不可标识的光内容等。
在一些实现中,当音频播放器应用被激活时,具有不可感知的内容的输出流可以被与音频播放器应用的输出流混合(和/或,诸如通过音频混合来组合来自应用的声音,使用应用的音频输出可以被混合)。输出流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而被混合:不影响扬声器输出与音频播放器应用相关联的音频内容的能力。一些实现支持从第一移动设备到第二移动设备的通信,即使移动设备两者中的任一移动设备进入后台状态。以这种方式,依赖或涉及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扫描的应用和/或客户端设备的性能可以被改进,由此降低了计算资源(例如,处理资源、存储器资源、功率资源等)和/或通信资源的消耗,这些资源不然被用于在应用处于后台状态(或者已经由操作系统暂停)之后尝试继续短程无线通信扫描。
此外,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些实现允许在没有要求对操作系统的更新或修改的情况下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扫描。例如,因为操作系统被配置为允许应用在处于后台状态时在控制输出组件时继续运行,所以操作系统可以被防止暂停应用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由此允许应用继续短程无线通信扫描。以这种方式,本来可能被用于设计和/或更新操作系统以使得应用和/或客户端设备能够持续地执行短程无线通信扫描的计算资源,可以反而被节省。
图1A-图1D是示例100的示意图,示例100与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相关联。如图1A-图1D所示,示例100包括第一设备(示出为“设备1”)和第二设备(示出为“设备2”)。在示例100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本文中统称为“设备”)是短程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具有蓝牙能力、BLE能力等的设备)。在一些实现中,设备是相同类型的设备(例如,两个设备都是智能电话(如示例100所示)、物联网(IoT)设备等)或者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是智能电话,并且第二设备可以是IoT设备)。
在示例100中,第一设备包括应用模块、操作系统、输出系统和短程无线通信组件。应用模块使得一个或多个应用能够被安装、被打开和/或被执行。操作系统被配置为监视应用模块的应用的应用会话,以管理第一设备的计算资源(例如,处理资源、存储器资源、功率资源等)。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系统可以是旧有操作系统,该旧有操作系统不必被更新和/或被重新配置以启用对第一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如示出的,输出系统包括扬声器(例如,用以发出与音频内容相关联的声音)和光发射器(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器等),并且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其他输出组件(例如,显示器,触觉输出等)。短程无线通信组件包括支持(例如,与第二设备或其他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的天线和/或其他组件。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其他组件(例如,输入组件、其他输出组件、其他通信组件等)。
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第一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启用使用应用的持续发现模式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该应用利用短程无线通信(在图1A-图1D中示出为“短程无线通信应用”并且在本文中称为“应用”)。在示例100中,持续发现模式通过使应用控制输出系统的输出组件,来防止应用在处于后台状态时被暂停(例如,被第一设备的操作系统暂停),由此使得应用能够继续经由短程无线通信来传输通告,直到持续发现模式被暂停为止。
如图1A并且通过附图标记105所示,应用在在第一设备上被安装和/或打开以发起应用会话。可以基于与(例如,经由第一设备的用户界面)下载应用、发起第一设备的安装程序、和/或打开应用相关联的用户输入来安装和/或打开应用以发起应用会话。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在应用会话期间,应用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短程无线通信组件来检测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和/或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通信。例如,应用可以与从其他设备获取信息、向其他设备提供信息、检测和/或记录第一设备在其他设备的范围内等相关联。
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应用可以被配置为(例如,用持续发现模式)向输出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以支持对第一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因此,一旦被安装和/或打开,应用就可以允许用户设备持续地被发现(例如,在应用的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时)。
如图1A进一步并且由附图标记110所示,应用会话由操作系统监视。在监视应用会话(以及第一设备的其他应用的其他应用会话)时,示例实现100中的操作系统被预配置(例如,作为旧有操作系统)为利用应用状态管理协议来控制应用和/或应用会话的状态。操作系统可以基于分配某些类型的资源(例如,第一设备的某些处理线程)用于应用的应用会话、和/或基于启用对第一设备的某些组件的访问或控制(例如,输出系统的输出组件和/或短程无线通信组件)来控制应用和/或操作系统的状态。
如图1A所示,根据应用状态管理协议,应用可以处于各种状态(例如,基于由操作系统控制)。例如,操作系统可以基于第一设备的某些操作参数来控制应用的状态。操作参数可以包括应用的运行时间(例如,应用会话的总体时间长度)、应用的空闲时间(例如,应用会话的用户交互之间的时间长度)、第一设备的处理负载(例如,使用中的处理资源和/或存储器资源的量)等。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系统被预配置为基于操作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参数是否满足操作参数的一个或多个阈值来控制应用的状态。
在示例100中,应用可以处于未附接状态110-1、已初始化状态110-2、前台状态110-3、待机状态110-4、后台状态110-5以及暂停状态110-6。根据应用状态管理协议,在应用被安装在第一设备上之前、或者在应用从第一设备被卸载之后,应用可以(相对于第一用户设备)处于未附接状态110-1。应用在(例如,基于用户输入)被启动之后处于已初始化状态110-2。在已初始化状态110-2下,应用可以与发起应用会话相关联地运行(例如,由第一设备执行)。在(例如,经由用户输入)应用被打开和/或应用会话被访问之后,应用处于前台状态110-3。在前台状态110-3下,操作系统允许应用控制第一设备的显示器来呈现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以允许用户在应用会话期间经由图形用户界面与应用交互。
在应用会话不再使用第一设备的显示器之后,应用处于待机状态110-4。例如,在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已经(例如,基于用户输入)被关闭或者被解激活之后,应用可以移动到待机状态110-4。待机状态110-4和/或已初始化状态110-2可以涉及以类似方式运行的应用(例如,有关与和第一设备的最近的用户交互相关联)。基于发生后台事件,应用处于后台状态110-5。例如,后台事件可以是应用在待机状态110-4下处于空闲的阈值时间段(例如,默认时间段、由用户设置定义的时间段、特定于应用的时间段等)的到期,将应用会话移动到后台状态110-5的用户输入,另一应用被打开和/或利用第一设备的显示器等。
当应用的应用会话被结束和/或被解激活时,应用处于暂停状态110-6。示例100的操作系统被预配置为暂停在后台状态110-5下运行阈值时间段之后的进行中的应用会话。因此,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在应用处于后台状态110-5阈值时间段之后将应用解激活来将应用移动到暂停状态110-6。附加地或备选地,操作系统可以基于接收结束应用会话的用户输入来将应用移动到暂停状态110-6。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当应用会话不利用第一设备的主处理线程时和/或当应用会话不利用第一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时,应用会话可以是不活动的。
以这种方式,操作系统可以被预配置为监视应用和/或应用会话以允许第一设备控制应用的状态。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在没有更新和/或更改操作系统的应用状态管理协议(例如,经由对操作系统的更新或修改)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例如,经由应用和/或应用会话)被配置为激活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由此允许具有旧有操作系统的第一设备使用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如图1B并且由附图标记115所示,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持续发现模式被配置为使短程无线通信组件反复地传输通告,该通告允许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在该其他设备在第一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时,检测第一设备。持续发现模式的激活可以与应用和/或应用会话相关联。例如,第一设备和/或应用模块可以基于以下来激活持续发现模式:接收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用户输入(例如,作为应用的自组织(ad hoc)用户设置),应用会话被发起(例如,作为应用的默认模式),应用会话是活动的(例如,作为应用的固定操作模式)等。
以这种方式,持续发现模式可以被激活,以允许第一设备和/或应用会话持续地经由通告的传输而被检测(例如,在应用会话仍然活动时)。
如图1B进一步并且由附图标记120所示,针对应用会话的应用数据基于持续发现模式而被配置。例如,应用数据可以包括图形用户界面数据、输出流和通告。图形用户界面数据可以是由应用会话用于显示与应用相关联的信息和/或接收针对应用会话的用户输入的任何数据。
输出流可以包括数据的流(例如,音频数据、光发射器、激活数据等),该数据的流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以控制输出组件。如本文中所描述的,输出流可以与不可感知的内容(例如,不可感知的音频内容或者不可感知的光内容)相关联。因此,当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时,输出流可以被获取,以使(多个)输出组件输出不可感知的内容并且防止操作系统暂停应用会话(例如,因为操作系统可以在使用输出组件时认为应用是活动的),而没有降级与输出可听内容或可视内容相关联的用户体验。
通告可以被配置为包括与设备相关联的设备标识符和/或与应用的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例如,名称、用户名、标识编号等)。例如,应用可以从操作系统或者设备的其他系统来获取设备标识符。附加地或备选地,应用可以基于用户登录到应用中、和/或在注册与应用的应用平台相关联的账户时连同其他用户信息一起提供用户标识符来获取用户标识符。因此,当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时,通告可以被配置为包括设备标识符和/或用户标识符,以允许其他设备和/或其他设备的用户标识该设备和/或该用户。
以这种方式,针对应用的应用数据可以针对应用会话而被配置,以允许应用会话继续在第一设备的后台中(例如,在后台状态110-5下)运行,而不在阈值时间段之后被操作系统暂停。
如图1B进一步并且由附图标记125所示,处理线程基于应用数据而被管理。例如,应用可以指示某些类型的应用数据将经由第一设备的某些处理线程而被处理。第一设备的各种处理线程可以被指定关于被操作系统管理的某个优先级。例如,操作系统可以基于哪些处理线程正在被特定应用会话使用来管理应用和/或应用会话的状态。如所示的,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主处理线程(在本文中示出并且称为“主线程”)和子处理线程(在本文中示出并且称为“子线程”)。主线程是与相对更高的优先级(例如,给定的专用处理资源和/或存储器资源)相关联的、用于处理应用会话的数据的处理线程,并且子线程与更低的优先级(例如,可以基于包括主线程的其他处理线程的使用和处理负载而被限制或者移除的被分配的资源)相关联。
如所示出的,输出流可以经由主线程而被处理,如由应用和/或应用模块指定的。因此,在应用会话是活动时(例如,处于已初始化状态110-2、处于前台状态110-3、处于待机状态110-4和/或处于后台状态110-5),无论应用的状态,输出流都将被处理。在一些实现中,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如果应用会话正在利用主处理线程,则操作系统被预配置为将应用会话视为活动的应用。因此,因为输出流被配置为利用主线程,所以操作系统可以被防止暂停应用会话(例如,因为应用会话不会对操作系统显现为不活动的),即使是在阈值时间段的关于处理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其他数据的不活动性之后。
在一些实现中,输出流可以被指定用于与在持续发现模式中操作的应用会话结合的操作。因此,如果应用会话是活动的,但是持续发现模式还未被激活,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则输出流可以不被用于经由主处理线程来控制输出组件。
以这种方式,第一设备的处理线程可以被管理以使输出组件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地操作(例如,以输出静默和/或不可检测到的频率的闪烁的光)、和/或防止操作系统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暂停应用会话。
如图1C并且由附图标记130所示,输出组件被控制以根据输出流来输出不可感知的内容。如本文中所描述并且示出的,输出组件可以包括扬声器(例如,用于媒体播放和/或警报)或者光发射器(例如,用于作为相机闪光灯、手电或者其他照明设备)。在一些实现中,输出流可以与将由扬声器输出的静音的内容相关联。在这样的情况下,扬声器可以输出静默或者人耳听不见的频率范围中的音频信号。附加地或备选地,输出流可以与将由光发射器输出的光发射的内容相关联。在这样的情况下,光发射器可以输出对人眼不可检测到的频率(或闪烁)的光信号或光。
以这种方式,第一设备和/或应用可以控制输出组件来输出不可感知的内容,并且因此避免设备的操作系统暂停应用会话,而没有降级与输出可听内容或可视内容相关联的用户体验。
如图1C进一步并且由附图标记135所示,通告在应用期间被传输用于对应用和/或第一设备的持续发现。通告可以根据任何合适的短程无线通信协议反复地被传输。例如,使用短程无线通信协议,通告可以被传输以广播第一设备的存在和/或检测其他设备的存在(例如,第一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的设备)。
如本文中所描述的,通告可以反复地被传输来指示与第一设备相关联的设备标识符,该设备标识符允许接收通告的另一设备(例如,第二设备)发现第一设备。附加地或备选地,通告可以反复地被传输来指示与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以允许其他设备(或者其他设备的用户)标识用户,该用户与应用会话相关联。
根据一些实现,通告基于应用会话是活动的(例如,基于启动应用会话的用户输入和/或作为应用的默认配置)并且基于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例如,基于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用户输入)而被传输。
以这种方式,第一设备被配置为在应用会话期间反复地传输通告,以支持对第一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如图1C进一步并且由附图标记140所示,操作系统被配置为基于输出流来使得应用会话能够在后台中运行。例如,基于应用会话使用主线程来控制(多个)输出组件,操作系统允许应用会话持续地在后台中运行(例如,在后台状态110-5下)。因此,因为应用数据被配置为使用主处理线程来控制输出组件,所以操作系统将应用会话视为活动的应用会话。因此,使用主处理线程和/或经由输出流来控制输出组件防止操作系统暂停应用和/或解激活应用会话。
以这种方式,第一设备可以经由短程无线通信持续地被发现,因为通告将在应用会话是活动时反复地被传输,并且通过认为应用会话是活动的,操作系统被防止暂停应用会话(例如,将应用移动到暂停状态110-6)。
如图1D并且由附图标记145所示,应用会话基于后台事件来在后台中运行。例如,第一设备(例如,经由操作系统)可以基于检测到后台事件而将应用移动到后台状态110-5。后台事件可以包括打开另一应用、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解激活;(例如,用以锁定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的锁定模式的激活、第一设备的待机模式的激活(例如,降低第一设备的功耗的低功率模式)等。
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在应用会话期间,第一设备将经由短程无线通信组件来继续传输通告。因此,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中运行时,第一设备可以经由短程无线通信来继续传输通告。此外,应用会话可以超越与应用会话在后台中不活动相关联的阈值时间段而继续在第一设备的后台中运行,因为:基于使用主处理线程来处理输出流和/或基于控制输出组件,在应用会话在后台中时,该应用会话保持是活动的。
以这种方式,应用会话在第一设备的后台中运行,以允许第一设备在应用会话正与启用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相关联地在后台中运行时,继续传输通告。
如图1D进一步并且由附图标记150所示,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中运行时,对通告的响应从第二设备被接收。在一些实现中,响应可以在后台事件之后的在阈值时间段之后被接收,该后台事件由操作系统用来暂停应用(例如,因为应用会话在后台中运行时,该应用会话保持是活动的)。第一设备和/或应用可以根据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利用的任何合适的短程无线通信协议来处理响应。
根据一些实现,基于接收响应,第一设备可以使用短程无线通信协议来建立与第二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以这种方式,基于接收到响应,第一设备可以建立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短程无线通信会话。
如图1D进一步并且由附图标记155所示,短程无线通信会话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被建立。短程无线通信会话可以与应用会话相关联,以允许应用和/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信。例如,应用可以获取与第二设备相关联的信息,诸如设备信息、用户信息、应用信息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短程无线通信会话可以被利用来记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彼此的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例如,用于第一设备的位置监视,用于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用户相关联的联系跟踪等)。
在一些实现中,应用可以被安装在第二设备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与短程无线通信会话相关联地,第一设备上的应用会话可以被与第二设备上的应用会话合并。因此,可以经由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而被配置的短程无线通信会话可以允许设备上的应用交换数据(例如,与游戏会话、数据共享会话等相关联)。
在一些实现中,第二设备可以与保护对安全环境的访问(例如,园区的安全区域、建筑的内部、交通工具的内部等)相关联。例如,第一设备和/或应用可以与经由与第二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来启用对安全环境的无线入口或无密钥入口相关联。因此,基于第二设备检测到来自第一设备的通告(例如,在应用会话在第一设备的后台中时),第二设备可以使携带第一设备的用户能够访问安全的环境(例如,通过解锁安全环境的锁定或安全性机制)。
以这种方式,当应用通过持续发现模式在第一设备的后台中被管理时,短程无线通信会话可以与应用相关联地被建立。
如以上所指示,提供图1A-图1D作为示例。其他示例可以与关于图1A-图1D所描述的不同。
图2是与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相关联的示例20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示例200的设备包括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应用和音频应用的应用模块、以及具有混合器和扬声器的输出系统。短程无线通信应用可以与示例100的应用对应。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在示例200中,设备和/或短程无线通信应用被配置为用持续发现模式操作。因此,短程无线通信应用正在提供静音的内容流,以使扬声器输出静音的内容(或者静默)。音频应用是被配置为经由设备的扬声器来输出(例如,与音频媒体数据相关联的)音频内容的应用。
如图2并且由附图标记210所示,在短程无线通信应用处于持续发现模式时,来自音频应用的音频内容流被接收。设备和/或输出系可以确定扬声器将输出与音频内容流相关联的音频内容。
如图2并且由附图标记220所示,音频内容流被与静音的内容流混合。例如,使用混合器,设备和/或输出系统可以使用不更改静音的内容或音频内容的输出(例如,使得音频内容如所设计或所配置的而被输出)的任何合适的技术组合音频内容流和静音的内容流。作为示例,混合器可以生成混合流,该混合流包括交替的来自静音的内容流的静音的内容数据和来自音频内容流的音频内容数据。因此,设备和/或输出系统可以使得静音的内容流能够被与音频内容流组合以形成混合流,该混合流当被提供给输出组件时,使输出组件在不干扰音频内容的输出的情况下,输出静音的内容和音频内容。
如图2并且由附图标记230所示,被组合的音频内容和静音的内容由扬声器输出。例如,设备和/或输出系统可以使扬声器根据混合流来输出内容,以提供静音的音频内容和音频内容两者。以这种方式,尽管另一应用正在被打开和/或使用扬声器,应用会话也可以继续在后台状态下运行,并且不抑制音频内容的播放。
如以上所指示,提供图2作为示例。其他示例可以与关于图2所描述的不同。
图3是在其中可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的示例环境3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环境300可以包括主要用户设备310(例如,与示例100的第一设备对应)、一个或多个次要用户设备320(例如,其可以包括示例100的第二设备)、应用平台330和网络340。环境300的设备可以经由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的组合而被互连。
主要用户设备310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该一个或多个设备能够接收、生成、存储、处理和/或提供与使用后台应用来启用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相关联的信息,如本文中其他地方所描述的。主要用户设备310可以包括通信设备。例如,主要用户设备31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用户设备(UE)、移动电话(例如,智能电话或蜂窝电话,以及其他示例)、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可穿戴通信设备(例如,智能腕表或一副智能眼镜,以及其他示例)、IoT设备、或者类似类型的设备。如本文其他地方所描述的,主要用户设备310可以与环境300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信。
次要用户设备320可以包括任何短程无线通信设备,该短程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为检测来自主要用户设备310的短程无线通信通告和/或对来自主要用户设备310的短程无线通信通告进行响应,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因此,次要用户设备320可以包括与主要用户设备310类似类型的设备。
应用平台330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该一个或多个设备能够接收、生成、存储、处理、提供和/或路由与应用相关联的信息,该应用被配置为支持主要用户设备310的持续发现,如本文中其他地方所描述的。例如,应用平台330可以与被配置为与应用的后端系统相关联,该应用的后端系统被配置为收集和/或监视与短程无线通信、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和/或短程无线通信设备相关的活动,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应用平台330可以包括通信设备和/或计算设备。例如,应用平台330可以包括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客户端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主机服务器、代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例如,在计算硬件上执行)、云计算系统中的服务器、包括云计算环境中所使用的计算硬件的设备、或者类似类型的设备。应用平台330可以与环境300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信,如本文中其他地方所描述的。
网络340包括一个或多个有线和/或无线网络。例如,网络340可以包括蜂窝网络(例如,第五代(5G)网络、第四代(4G)网络、长期演进(LTE)网络、第三代(3G)网络、码分多址(CDMA)网络等)、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电话网络(例如,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私有网络、自组织网络、内联网、互联网、基于光纤的网络等、和/或这些或其他类型的网络的组合。网络340支持环境300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提供图3所示的设备和网络的数目和布置作为示例。在实践中,与图3所示的设备和/或网络相比,可以存在附加的设备和/或网络、更少的设备和/或网络、不同的设备和/或网络、或者不同地被布置的设备和/或网络。此外图3所示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可以在单个设备内被实现,或者图3所示的单个设备可以被实现为多个分布式的设备。附加地或备选地,环境300的一组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设备)可以执行被描述为由环境300的另一组设备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图4是设备400的示例组件的示意图,设备400可以与主要用户设备310和/或次要用户设备320对应。在一些实现中,主要用户设备310和/或次要用户设备3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400和/或设备4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如图4所示,设备400可以包括总线410、处理器420、存储器430、存储组件440、输入组件450、输出组件460和通信接口470。
总线410包括支持设备400的组件之间的有线和/或无线通信的组件。处理器42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图形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专用集成电路、和/或另一类型的处理组件。以硬件、固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420。在一些实现中,处理器420包括一个或多个能够被编程以执行功能的处理器。存储器430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和/或另一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闪速存储器、磁性存储器、和/或光学存储器)。
存储组件440存储与设备400的操作有关的信息和/或软件。例如,存储组件440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磁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固态磁盘驱动器、压缩盘、数字多功能光盘、和/或另一类型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输入组件450使设备400能够接收输入,诸如用户输入和/或被感测的输入。例如,输入组件450可以包括触摸屏、键盘、小键盘、鼠标、按钮、麦克风、开关、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组件、加速计、陀螺仪、致动器等。输出组件460使设备400能够诸如经由显示器、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来提供输出。通信接口470使设备400能够诸如经由有线连接和/或无线连接与其他设备通信。例如,通信接口470可以包括接收器、传输器、收发器、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卡、天线等。
设备400可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例如,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430和/或存储组件440)可以存储一组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指令、代码、软件代码、程序代码等)以供处理器420执行。处理器420可以执行该一组指令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在一些实现中,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对该一组指令的执行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和/或设备400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在一些实现中,硬连线电路装置可以代替指令或者与指令结合地被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现不限于硬件电路装置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提供图4所示的组件的数量和布置为作为示例。与图4所示的组件相比,设备400可以包括附加的组件、更少的组件、不同的组件或不同地被布置的组件。此外,附加地或替代地,设备400的一组组件(例如,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执行被描述为由设备400的另一组组件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图5是示例过程500的流程图,示例过程500与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相关联。在一些实现中,图5的一个或多个过程框可以由用户设备(例如,主要用户设备310、次要用户设备320等)执行。附加地或备选地,图5的一个或多个过程框可以由设备4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执行,诸如处理器420、存储器430、存储组件440、输入组件450、输出组件460、通信接口470等。
如图5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传输与短程无线通信协议相关联的通告,其中通告与应用会话的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地被传输(框510)。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的,用户设备可以传输与短程无线通信协议相关联的通告。在一些实现中,通告与应用会话的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地被传输。
如图5进一步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检测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后台事件(框520)。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的,用户设备可以检测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后台事件。
如图5进一步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基于检测到后台事件而在后台状态下执行应用会话(框530)。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的,用户设备基于检测到后台事件而在后台状态下执行应用会话。
如图5进一步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处理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其中输出流与在持续发现模式中执行应用会话相关联(框540)。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的,用户设备可以处理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在一些实现中,输出流与在持续发现模式中执行应用会话相关联。
如图5进一步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与提供静音的音频内容相关联地控制输出组件,该静音的内容与输出流相关联,其中静音的音频内容被提供来防止设备的操作系统在后台事件之后的阈值时间段暂停应用会话,以允许通告的与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的继续传输(框550)。例如,如以上所描述的,用户设备可以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与提供静音的音频内容相关联地控制输出组件,该静音的内容与输出流相关联。在一些实现中,静音的音频内容被提供来防止设备的操作系统在后台事件之后的阈值时间段暂停应用会话,以允许通告的与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的继续传输。
过程500可以包括附加的实现,诸如以下所描述的任何单个实现或者实现的组合、和/或与本文中其他地方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过程结合。
在第一实现中,通告基于与发起应用会话相关联的第一用户输入而被传输,并且持续发现模式基于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第二用户输入而被激活。
在第二实现中,单独地或者与第一实现组合,通告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设备相关联的设备标识符,该设备标识符允许接收通告的另一设备发现该设备;或者与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以允许其他设备标识该用户,该用户与应用会话相关联。
在第三实现中,单独地或者与第一实现和第二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组合,输出流是第一输出流,并且过程500可以包括:确定输出组件将输出与第二输出流相关联的音频内容,混合第一输出流和第二输出流以形成混合流,以及控制输出组件来输出混合流,以提供静音的音频内容和音频内容两者。
在第四实现中,单独地或者与第一实现至第三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组合,控制输出组件可以包括:使设备的操作系统使用主处理线程来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基于主处理线程正被用于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操作系统被防止暂停处于后台状态的应用会话。
在第五实现中,单独地或者与第一实现至第四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组合,操作系统可以被配置为:除非应用会话正在使用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否则在阈值时间段之后暂停正在后台状态下运行的应用会话,并且输出组件是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中的一个输出组件。
在第六实现中,单独地或者与第一实现至第五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组合,过程500包括: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接收与通告相关联的响应,其中该响应从另一设备并且经由短程无线通信协议而被接收;以及建立与其他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以支持设备与该另一设备之间的通信会话。
尽管图5示出了过程500的示例框,但是在一些实现中,与图5所描绘的框相比,过程500可以包括附加的框、更少的框、不同的框、或者不同地被布置的框。附加地或备选地,过程500的两个或更多个框可以并行地被执行。
根据一些实现,至少提供了以下示例。
示例1.一种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发起与应用相关联的应用会话;激活持续发现模式,持续发现模式与在应用会话期间允许对设备的发现相关联,其中持续发现模式用以使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组件反复地传输通告;基于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来获取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根据输出流来控制输出组件;检测与在后台状态下执行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后台事件;基于后台事件,在后台状态下执行应用会话;以及基于根据输出流控制输出组件,来防止设备的操作系统暂停处于后台状态的应用会话,直到持续发现模式被解激活为止。
示例2.根据示例1的设备,其中应用基于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而被发起,并且持续发现模式基于与第一用户输入不同的第二用户输入而被激活。
示例3.根据示例1的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激活持续发现模式时,被配置为:将通告配置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设备相关联的设备标识符,或者与应用的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
示例4.根据示例1的设备,其中以下至少一项:输出流与静音的音频内容相关联,并且输出组件是设备的扬声器;或者输出流与光发射内容相关联,并且输出组件是设备的光发射器。
示例5.根据示例1的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输出流来控制输出组件时,被配置为:使设备的操作系统使用设备的主处理线程来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其中,基于主处理线程正被用于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操作系统被防止暂停处于后台状态的应用会话。
示例6.根据示例1的设备,其中后台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另一应用的打开;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解激活;设备的显示器的关闭;设备的锁定模式的激活;或者设备的待机模式的激活。
示例7.根据示例1的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防止设备的操作系统暂停处于后台状态的应用会话时,被配置为:在从检测到后台事件的阈值时间段之后,使操作系统允许应用会话在后台状态下执行,其中操作系统被预配置为在阈值时间段之后,暂停正在设备的后台状态下运行的进行中的应用会话。
示例8.一种方法,包括:由设备传输与短程无线通信协议相关联的通告,其中通告与应用会话的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地被传输;由设备检测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后台事件;基于检测到后台事件,由设备在后台状态下执行应用会话;由设备处理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其中输出流与在持续发现模式中执行应用会话相关联;以及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由设备与提供静音的音频内容相关联地控制输出组件,静音的音频内容与输出流相关联,其中静音的音频内容被提供来防止设备的操作系统在后台事件之后的阈值时间段暂停应用会话,以允许通告的与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的继续传输。
示例9.根据示例8的方法,其中通告基于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而被传输,第一用户输入与发起应用会话相关联,并且持续发现模式基于第二用户输入而被激活,第二用户输入与应用会话相关联。
示例10.根据示例8的方法,其中通告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设备相关联的设备标识符,设备标识符允许接收通告的另一设备发现设备,或者与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用户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用户标识符用以允许另一设备标识用户。
示例11.根据示例8的方法,其中输出流是第一输出流,其中方法还包括:确定输出组件将输出与第二输出流相关联的音频内容,其中第二输出流与正在设备上执行的音频应用会话相关联;混合第一输出流和第二输出流以形成混合流;以及控制输出组件来输出混合流,以提供静音的音频内容和音频内容两者。
示例12.根据示例8的方法,其中控制输出组件包括:使设备的操作系统使用主处理线程来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其中基于主处理线程正被用于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操作系统被防止暂停处于后台状态的应用会话。
示例13.根据示例8的方法,其中操作系统被配置为:除非应用会话正在使用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否则在阈值时间段之后,暂停正在后台状态下运行的应用会话,其中输出组件是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中的一个输出组件。
示例14.根据示例8的方法,还包括: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接收与通告相关联的响应,其中响应从另一设备经由短程无线通信协议而被接收;以及建立与另一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以支持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的通信会话。
示例15.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指令,指令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一个或多个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收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其中输出流经由输出组件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经由短程无线通信组件来传输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通告;以及配置与执行应用会话相关联的主处理线程来向输出组件提供输出流,其中主处理线程被配置为提供输出流以:使输出组件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地操作,以及防止操作系统在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暂停应用会话。
示例16.根据示例15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基于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以使通告在应用会话期间反复地被传输,输出流被接收。
示例17.根据示例15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不可感知的内容是静音的音频内容,并且输出组件包括扬声器。
示例18.根据示例17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应用会话是第一应用会话,并且输出流是第一输出流,其中一个或多个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还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确定输出组件将提供与第二输出流相关联的音频内容,其中第二输出流与正在执行的第二应用会话相关联;使第一输出流能够与第二输出流被组合以形成混合流,混合流当被提供给输出组件时,使输出组件输出不可感知的内容和音频内容。
示例19.根据示例15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不可感知的内容是光发射内容,并且输出组件包括光发射器。
示例20.根据示例15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短程无线通信组件包括蓝牙低功耗BLE组件。
前述公开内容提供了说明和描述,但并不旨在是详尽的或者将实现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可以鉴于以上公开做出修改,或者可以从实现的实践中获得修改。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旨在被广义地解释为硬件、固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将明显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可以以不同形式的硬件、固件和/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而被实现。被用于实现这些系统和/或方法的实际的专用控制硬件或软件代码并不限制实现。因此,本文在不参考特定软件代码的情况下来描述系统和/或方法的操作和行为——应理解,基于本文中的描述,可以使用软件和硬件来实现系统和/或方法。
如本文所使用的,取决于上下文,满足阈值可以指的是值大于阈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小于阈值、小于或等于阈值、等于阈值等,取决于上下文。
尽管在权利要求中叙述了特征的特定组合和/或在说明书中公开了这些特征的特定组合,但是这些组合并不旨在限制各种实现的公开。事实上,这些特征中的许多特征可以以权利要求书中未具体叙述和/或说明书中未公开的方式被组合。尽管所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可能仅直接取决于一个权利要求,但是各种实现的公开包括与权利要求集中的每个其他权利要求组合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
除非明确地描述,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元件、动作或指令均不应被解释为关键的或必要的。而且,如本文所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互换使用。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冠词“该”旨在包括结合冠词“该”所引用的一个或多个项,并且可以与“该一个或多个”互换使用。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集合”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例如,相关项、不相关项、相关项和不相关项的组合等),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互换使用。在仅意图一项的情况下,使用短语“仅一个”或者类似的语言。而且,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有(has)”、“具有(have)”、“具有(having)”等旨在是开放式术语。此外,短语“基于”旨在意味着“至少部分地基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而且,如在文本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在系列中被使用时旨在是包含性的,并且可以与“和/或”互换使用,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例如,如果结合“两者中的任一”或“仅…中的一项”使用)。

Claims (20)

1.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发起与应用相关联的应用会话;
激活持续发现模式,所述持续发现模式与在所述应用会话期间允许对所述设备的发现相关联,
其中所述持续发现模式用以使所述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组件反复地传输通告;
基于所述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来获取与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
根据所述输出流来控制输出组件;
检测与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后台事件;
基于所述后台事件,在所述后台状态下执行所述应用会话;以及
基于根据所述输出流控制所述输出组件,来防止所述设备的操作系统暂停处于所述后台状态的所述应用会话,直到所述持续发现模式被解激活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应用基于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而被发起,并且所述持续发现模式基于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不同的第二用户输入而被激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激活所述持续发现模式时,被配置为:
将所述通告配置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设备标识符,或者
与所述应用的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输出流与静音的音频内容相关联,并且所述输出组件是所述设备的扬声器;或者
所述输出流与光发射内容相关联,并且所述输出组件是所述设备的光发射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所述输出流来控制所述输出组件时,被配置为:
使所述设备的所述操作系统使用所述设备的主处理线程来向所述输出组件提供所述输出流,
其中,基于所述主处理线程正被用于向所述输出组件提供所述输出流,所述操作系统被防止暂停处于所述后台状态的所述应用会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后台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另一应用的打开;
所述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解激活;
所述设备的显示器的关闭;
所述设备的锁定模式的激活;或者
所述设备的待机模式的激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防止所述设备的所述操作系统暂停处于所述后台状态的所述应用会话时,被配置为:
在从检测到所述后台事件的阈值时间段之后,使所述操作系统允许所述应用会话在所述后台状态下执行,
其中所述操作系统被预配置为在所述阈值时间段之后,暂停正在所述设备的所述后台状态下运行的进行中的应用会话。
8.一种方法,包括:
由设备传输与短程无线通信协议相关联的通告,
其中所述通告与应用会话的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地被传输;
由所述设备检测与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的后台事件;
基于检测到所述后台事件,由所述设备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所述应用会话;
由所述设备处理与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
其中所述输出流与在所述持续发现模式中执行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以及
在所述应用会话正在所述后台状态下执行时,由所述设备与提供静音的音频内容相关联地控制输出组件,所述静音的音频内容与所述输出流相关联,
其中所述静音的音频内容被提供来防止所述设备的操作系统在所述后台事件之后的阈值时间段暂停所述应用会话,以允许所述通告的与所述持续发现模式相关联的继续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告基于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而被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与发起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并且所述持续发现模式基于第二用户输入而被激活,所述第二用户输入与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告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设备标识符,所述设备标识符允许接收所述通告的另一设备发现所述设备,或者
与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所述用户与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所述用户标识符用以允许所述另一设备标识所述用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出流是第一输出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输出组件将输出与第二输出流相关联的音频内容,
其中所述第二输出流与正在所述设备上执行的音频应用会话相关联;
混合所述第一输出流和所述第二输出流以形成混合流;以及
控制所述输出组件来输出所述混合流,以提供所述静音的音频内容和所述音频内容两者。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输出组件包括:
使所述设备的所述操作系统使用主处理线程来向所述输出组件提供所述输出流,
其中基于所述主处理线程正被用于向所述输出组件提供所述输出流,所述操作系统被防止暂停处于所述后台状态的所述应用会话。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系统被配置为:
除非所述应用会话正在使用所述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否则在所述阈值时间段之后,暂停正在所述后台状态下运行的应用会话,
其中所述输出组件是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出组件中的一个输出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应用会话正在所述后台状态下执行时,接收与所述通告相关联的响应,
其中所述响应从另一设备经由所述短程无线通信协议而被接收;以及
建立与所述另一设备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以支持所述设备与所述另一设备之间的通信会话。
15.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包括:
一个或多个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接收与应用会话相关联的输出流,
其中所述输出流经由输出组件与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
经由短程无线通信组件来传输与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的通告;以及配置与执行所述应用会话相关联的主处理线程来向所述输出组件提供所述输出流,
其中所述主处理线程被配置为提供所述输出流以:
使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不可感知的内容相关联地操作,以及
防止操作系统在所述应用会话正在后台状态下执行时暂停所述应用会话。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基于持续发现模式被激活以使所述通告在所述应用会话期间反复地被传输,所述输出流被接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不可感知的内容是静音的音频内容,并且所述输出组件包括扬声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应用会话是第一应用会话,并且所述输出流是第一输出流,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还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确定所述输出组件将提供与第二输出流相关联的音频内容,
其中所述第二输出流与正在执行的第二应用会话相关联;
使所述第一输出流能够与所述第二输出流被组合以形成混合流,所述混合流当被提供给所述输出组件时,使所述输出组件输出所述不可感知的内容和所述音频内容。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不可感知的内容是光发射内容,并且所述输出组件包括光发射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短程无线通信组件包括蓝牙低功耗BLE组件。
CN202110379034.6A 2020-05-14 2021-04-08 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Pending CN1136769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24843P 2020-05-14 2020-05-14
US63/024,843 2020-05-14
US16/983,482 2020-08-03
US16/983,482 US10863580B1 (en) 2020-05-14 2020-08-03 Continuous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for user devices using a background appl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943A true CN113676943A (zh) 2021-11-19

Family

ID=73653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9034.6A Pending CN113676943A (zh) 2020-05-14 2021-04-08 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3580B1 (zh)
EP (1) EP3910972B1 (zh)
JP (1) JP7219300B2 (zh)
CN (1) CN1136769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8839B2 (en) * 2020-07-22 2022-08-16 Dell Products L.P. Automatic media contro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2430A1 (en) * 2010-04-07 2011-10-13 Apple Inc. Opportunistic Multitasking
US20150212918A1 (en) * 2012-09-29 2015-07-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Reminding apparatus i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remind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665038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用于操作该电子设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79137A1 (en) * 2007-05-10 2008-11-13 Nokia Corporation Discontinuous inquir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874531B2 (ja) 2012-05-17 2016-03-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通信端末
GB2504461B (en) * 2012-06-14 2014-12-03 Microsoft Corp Not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events
US9100421B2 (en) * 2012-11-12 2015-08-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sessio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in a larg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US10948593B2 (en) * 2018-06-22 2021-03-16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between fixed and mobile endpoints and relate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2430A1 (en) * 2010-04-07 2011-10-13 Apple Inc. Opportunistic Multitasking
US20150212918A1 (en) * 2012-09-29 2015-07-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Reminding apparatus i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remind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665038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用于操作该电子设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INAL THESIS: "Bluetooth Low Energy and Smartphones for Proximity-Based Automatic Door Locks", INSTITUTIONEN FÖR DATAVETENSKAP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ages 2 - 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63580B1 (en) 2020-12-08
EP3910972A1 (en) 2021-11-17
EP3910972B1 (en) 2024-01-17
JP2021193551A (ja) 2021-12-23
JP7219300B2 (ja) 202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7021B2 (en) Power preservation in GPS-equipped tracking devices
US9848396B1 (en) Tracking device power preservation through signal strength reduction
US11984012B2 (en) Safe zones in tracking device environments
US10008097B1 (en) Lost tracking device configuration
US87251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mode changes to wireless devices
US11765263B2 (en) Tracking functionality standby mode for third party electronic devices
US93984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mode changes to wireless devices
US20180279093A1 (en) Sensor-based action control for mobile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computing devices
CN104133728A (zh) 一种进程间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43538A (zh) 资源分享方法和系统
US1177856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mobile telephone power consumption and/or radiation exposure
CN113676943A (zh) 针对使用后台应用的用户设备的持续短程无线通信检测
US9088982B2 (en) Beacon frame data transmission rate adjustment
CN114884685B (zh) 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可读介质
JP2008147807A (ja) 認証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156597B (zh) 基于自组网的设备处理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638897B (zh) 系统更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2234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devices
CN117318921A (zh) 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JP2021048593A (ja) 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に適用される測位情報処理方法
CN114173315A (zh) 蓝牙回连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