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498A -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498A
CN113676498A CN202111238736.9A CN202111238736A CN113676498A CN 113676498 A CN113676498 A CN 113676498A CN 202111238736 A CN202111238736 A CN 202111238736A CN 113676498 A CN113676498 A CN 113676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source
analysis
signal
qual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87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6498B (zh
Inventor
杨国忠
曾小冬
田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ngz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ongz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ongz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ongz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87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6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6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6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by monitoring network traffic
    • H04L63/1425Traffic logging, e.g. anomaly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56Financial cryptography, e.g. electronic payment or e-ca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信任度分析,判断第三方数据源信任度分析是否合格,从而确保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判断信任数据源对应数据的安全防护状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外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数据源受到攻击导致数据丢失不全面的风险,间接降低了信任数据源的数据准确度;对预言机集群内部运行进行分析,判断预言机进行源数据传输时是否存在异常,导致源数据安全性降低;对待运行预言机的外部防护进行检测,确保预言机将数据源数据进行传输时不会受到外界攻击,以至于造成数据丢失或者造成数据失去安全性能,从而导致预言机的效率降低。

Description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预言机是区块链外信息写入区块链内的机制。功能是将外界信息写入到区块链内,完成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数据互通,是区块链与现实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区块链是一个确定性的、封闭的系统环境,区块链只能获取到链内的数据,而不能获取到链外真实世界的数据;区块链是一个交易驱动的状态机,能做的事情非常简单,通过向区块链提交事务交易,从一个状态转变成另一个状态,并无强大的数据库。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预言机作为将数据返回给智能合约的中间一环,如果预言机作恶,将影响数据的安全与可信性;另一方面中心化的预言机,面临着黑客攻击、服务提供者叛变等攻击或者停电等问题;同时第三方数据源不受信任,数据真实可信性难保障;另一方面数据源面临着故障、恶意攻击等问题。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的问题,而提出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信任度分析,判断第三方数据源信任度分析是否合格,从而确保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判断信任数据源对应数据的安全防护状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外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数据源受到攻击导致数据丢失不全面的风险,间接降低了信任数据源的数据准确度;对预言机集群内部运行进行分析,判断预言机进行源数据传输时是否存在异常,导致源数据安全性降低;对待运行预言机的外部防护进行检测,确保预言机将数据源数据进行传输时不会受到外界攻击,以至于造成数据丢失或者造成数据失去安全性能,从而导致预言机的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智能合约、预言机集群平台以及外部数据采集平台;外部数据采集平台用于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源进行信任度分析和第三方数据源运行分析,分析正常后将第三方数据源对应采集的数据发送至预言机集群平台,预言机集群平台用于对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链上转化,链上转化表示为将第三方数据源采集的数据转化为区块链内的数据,将预言机集群进行检测分析后,若预言机集群合格则将数据汇总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区块链智能合约用于对区块链运营平台内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对预言机集群内汇总的数据进行仲裁,若汇总数据通过仲裁,则将汇总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运营平台用于将数据通过链下节点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并将区块链智能合约发送的数据通过链上节点传至区块链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部数据采集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单元、数据源运行分析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
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单元的信任度分析过程如下:
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整体分析,采集到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和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并将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和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分别与间隔时长阈值和平均耗时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小于间隔时长阈值且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大于平均耗时阈值,则判定整体信任度合格,生成整体信任度合格信号;若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或者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小于平均耗时阈值,则判定整体信任度不合格,生成整体信任度不合格信号;
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局部分析,在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数据更新过程中,采集到更新数据指标数值与实际数据指标数值的差值,若不存在差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合格,生成局部信任度合格信号;若存在差值,则采集到出现差值的频率,若差值频率大于差值频率阈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不合格;若差值频率小于差值频率阈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合格;
若同时生成整体信任度合格信号和局部信任度合格信号,则判定对应第三方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合格,生成信任度正常信号并将信任度正常信号和对应第三方数据源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数据源运行分析单元的运行分析过程如下:
设置运行分析时间,采集到信任数据源在运行分析时间内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和对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将信任数据源在运行分析时间内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和对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分别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和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大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小于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信任数据源运行分析合格,生成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并将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小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大于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信任数据源运行分析不合格,生成运行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运行分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后,生成数据传输信号并将数据传输信号发送至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接收到数据传输信号后将服务器内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对应的信任数据源标记为发送数据源,并将发送数据源采集的数据发送至预言机集群平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预言机集群平台内设置有数据接收单元、处理器、内析单元、外检单元以及数据汇总发送单元;
内析单元的内析过程如下:
将源数据按照数据领域划分并将划分后的源数据与预言机集群内闲置的预言机进行匹配,且预言机传输的源数据仅为同一数据领域,将源数据匹配的预言机标记为待运行预言机,并设置标号o,o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的单次数据最大传输量以及最大传输量的平均消耗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单次数据最大传输量以及最大传输量的平均消耗时长分别标记为CSLo和JCFo;通过分析获取到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Do;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与内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内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内析合格,生成内析合格信号并将内析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内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内析不合格,生成内析不合格信号并将内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检单元的外检过程如下:
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进行数据源数据接收与传输的间隔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进行数据源数据接收与传输的间隔时长标记为SGCo;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对外界攻击的感应与防护的间隔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对外界攻击的感应与防护的间隔时长标记为FHSo;外界攻击包括异地终端接入网络查看数据或者陌生设备进行数据转载;通过分析获取到待运行语言机的外检系数So;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与外检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外检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合格,生成外检合格信号并将外检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外检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不合格,生成外检不合格信号并将外检不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服务器接收到外检合格信号后将对应待运行预言机标记为运行预言机,并将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汇总发送单元,数据汇总发送单元将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区块链智能合约内设置有数据仲裁单元、合约设定单元、集群方式设定单元以及数据链转化单元;区块链智能合约接收到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后,合约设定单元生成合约设定信号并将合约设定信号和对应数据类别发送至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运营平台内设置有交易数据统计单元、链下节点、数据流向管控单元以及链上节点;
交易数据统计单元将区块链运行平台内对应数据类别的数据指标参数进行统计,并将数据指标参数按照交易时间从先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构建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并根据数据指标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构建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同时将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通过链下节点发送至合约设定单元;合约设定单元接收到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进行储存,并将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的查看权限设置为可读;且设置设定周期,每间隔设定周期则进行合约重新设定;合约设定成功后生成数据仲裁信号并将数据仲裁信号发送至数据仲裁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数据仲裁单元的仲裁过程如下:
将实时接收的数据源数据对应的数据指标参数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是否属于合约内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若不属于,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无法存入区块链,若属于则将实时数据指标参数按照当前时间插入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在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当前位置相邻子集差值位于差值范围阈值,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合格;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在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当前位置相邻子集差值不位于差值范围阈值,则生成数据需求检测信号并对区块链运营平台内进行数据需求检测,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对应数据存在需求,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合格;反之,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不合格;
将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链转化单元,将不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集群方式设定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集群方式设定单元的设定过程如下:
采集到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若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均大于对应阈值,则将预言机集群方式设置为中心化设置;若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均小于对应阈值,则将预言机集群方式设置为去中心化设置;
数据链转化单元接收到合格数据源数据后,将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流向管控单元,数据流向管控单元接收到合格数据源数据后,将数据源数据流向进行统计,生成数据入链信号并将数据入链信号发送至链上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信任度分析,判断第三方数据源信任度分析是否合格,从而确保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判断信任数据源对应数据的安全防护状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外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数据源受到攻击导致数据丢失不全面的风险,间接降低了信任数据源的数据准确度;
对预言机集群内部运行进行分析,判断预言机进行源数据传输时是否存在异常,导致源数据安全性降低;对待运行预言机的外部防护进行检测,确保预言机将数据源数据进行传输时不会受到外界攻击,以至于造成数据丢失或者造成数据失去安全性能,从而导致预言机的效率降低;
通过集群中心对预言机传输的数据源数据进行仲裁,减少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仲裁压力,也防止出现区块链智能合约更新导致仲裁不准确;若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均小于对应阈值,则将预言机集群方式设置为去中心化设置,预言机相互连接,通过去中心化设置将各个预言机进行相互连接,在数据准确的前提下提高了各个预言机的数据源数据传输的效率,将区块链链上数据转化的数据量增加,丰富区块链的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原理框图;
图2为外部数据采集平台的原理框图;
图3为预言机集群平台的原理框图;
图4为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原理框图;
图5为中心化预言机集群设置的示意图;
图6为去中心化预言机集群设置的示意图
图7为区块链运营平台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智能合约、预言机集群平台以及外部数据采集平台;
外部数据采集平台用于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源进行信任度分析和第三方数据源运行分析,分析正常后将第三方数据源对应采集的数据发送至预言机集群平台,本申请中第三方数据源表示为学校、企业等等;预言机集群平台用于对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链上转化,链上转化表示为将第三方数据源采集的数据转化为区块链内的数据,将预言机集群进行检测分析后,若预言机集群合格则将数据汇总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区块链智能合约用于对区块链运营平台内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对预言机集群内汇总的数据进行仲裁,若汇总数据通过仲裁,则将汇总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运营平台用于将数据通过链下节点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并将区块链智能合约发送的数据通过链上节点传至区块链内;
请参阅图2所示,外部数据采集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单元、数据源运行分析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服务器生成信任度分析信号并将信任度分析信号发送至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单元,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单元用于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信任度分析,判断第三方数据源信任度分析是否合格,从而确保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具体信任度分析过程如下:
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整体分析,采集到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和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并将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和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分别与间隔时长阈值和平均耗时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小于间隔时长阈值且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大于平均耗时阈值,则判定整体信任度合格,生成整体信任度合格信号;若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或者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小于平均耗时阈值,则判定整体信任度不合格,生成整体信任度不合格信号;
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局部分析,在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数据更新过程中,采集到更新数据指标数值与实际数据指标数值的差值,若不存在差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合格,生成局部信任度合格信号;若存在差值,则采集到出现差值的频率,若差值频率大于差值频率阈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不合格;若差值频率小于差值频率阈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合格;
若同时生成整体信任度合格信号和局部信任度合格信号,则判定对应第三方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合格,生成信任度正常信号并将信任度正常信号和对应第三方数据源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信任度正常信号和对应第三方数据源后,将对应第三方数据源标记为信任数据源,同时生成运行分析信号并将运行分析信号和信任数据源一同发送至数据源运行分析单元,数据源运行分析单元用于对信任数据源进行运行分析,判断信任数据源对应数据的安全防护状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外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数据源受到攻击导致数据丢失不全面的风险,间接降低了信任数据源的数据准确度,具体运行分析过程如下:
设置运行分析时间,采集到信任数据源在运行分析时间内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和对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将信任数据源在运行分析时间内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和对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分别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和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大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小于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信任数据源运行分析合格,生成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并将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小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大于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信任数据源运行分析不合格,生成运行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运行分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后,生成数据传输信号并将数据传输信号发送至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接收到数据传输信号后将服务器内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对应的信任数据源标记为发送数据源,并将发送数据源采集的数据发送至预言机集群平台;
请参阅图3所示,预言机集群平台内设置有数据接收单元、处理器、内析单元、外检单元以及数据汇总发送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发送数据源采集的数据并将其标记为源数据,同时将源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源数据,生成内析信号并将内析信号发送至内析单元,内析单元用于对预言机集群内部运行进行分析,判断预言机进行源数据传输时是否存在异常,导致源数据安全性降低,具体内析过程如下:
将源数据按照数据领域划分并将划分后的源数据与预言机集群内闲置的预言机进行匹配,且预言机传输的源数据仅为同一数据领域,数据领域表示为源数据对应领域,包括学校、工业等等领域,空置的预言机表示为完成源数据传送的预言机;将源数据匹配的预言机标记为待运行预言机,并设置标号o,o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的单次数据最大传输量以及最大传输量的平均消耗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单次数据最大传输量以及最大传输量的平均消耗时长分别标记为CSLo和JCFo;通过公式获取到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Do,其中,s1和s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s1>s2>0;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与内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内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内析合格,生成内析合格信号并将内析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内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内析不合格,生成内析不合格信号并将内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处理器接收到内析合格信号后,生成外检信号并将外检信号和对应待运行预言机发送至外检单元,外检单元用于对待运行预言机的外部防护进行检测,确保预言机将数据源数据进行传输时不会受到外界攻击,以至于造成数据丢失或者造成数据失去安全性能,从而导致预言机的效率降低,具体外检过程如下:
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进行数据源数据接收与传输的间隔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进行数据源数据接收与传输的间隔时长标记为SGCo;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对外界攻击的感应与防护的间隔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对外界攻击的感应与防护的间隔时长标记为FHSo;外界攻击包括异地终端接入网络查看数据或者陌生设备进行数据转载;通过公式获取到待运行语言机的外检系数So,其中,s3和s4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s3>s4>0;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与外检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外检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合格,生成外检合格信号并将外检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外检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不合格,生成外检不合格信号并将外检不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服务器接收到外检合格信号后将对应待运行预言机标记为运行预言机,并将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汇总发送单元,数据汇总发送单元将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
请参阅图4和7所示,区块链智能合约内设置有数据仲裁单元、合约设定单元、集群方式设定单元以及数据链转化单元;区块链智能合约接收到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后,合约设定单元生成合约设定信号并将合约设定信号和对应数据类别发送至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运营平台内设置有交易数据统计单元、链下节点、数据流向管控单元以及链上节点;区块链运营平台接收到合约设定信号和对应数据类别后,生成交易数据统计信号并将交易数据统计信号发送至交易数据统计单元,交易数据统计单元将区块链运行平台内对应数据类别的数据指标参数进行统计,并将数据指标参数按照交易时间从先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构建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并根据数据指标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构建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同时将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通过链下节点发送至合约设定单元,数据指标参数表示为数据源对应数据领域的指标参数,如:学校内学生数量;
合约设定单元接收到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进行储存,并将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的查看权限设置为可读;且设置设定周期,每间隔设定周期则进行合约重新设定;合约设定成功后生成数据仲裁信号并将数据仲裁信号发送至数据仲裁单元,数据仲裁单元用于对数据汇总发送单元发送的数据源数据进行仲裁,判断实时接收的数据源数据是否符合合约,如:若区块链内100人的学校数据进行数据传输,然而数据源数据为1000人学校数据,则与区块链数据不匹配,不适合存入区块链,具体仲裁过程如下:
将实时接收的数据源数据对应的数据指标参数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是否属于合约内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若不属于,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无法存入区块链,若属于则将实时数据指标参数按照当前时间插入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在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当前位置相邻子集差值位于差值范围阈值,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合格;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在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当前位置相邻子集差值不位于差值范围阈值,则生成数据需求检测信号并对区块链运营平台内进行数据需求检测,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对应数据存在需求,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合格;反之,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不合格;
将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链转化单元,将不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集群方式设定单元;
集群方式设定单元接收到不合格数据源数据后,采集到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若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均大于对应阈值,则将预言机集群方式设置为中心化设置,如图5,Z为集群中心,J为预言机,J均与Z相连,通过集群中心对预言机传输的数据源数据进行仲裁,减少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仲裁压力,也防止出现区块链智能合约更新导致仲裁不准确;若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均小于对应阈值,则将预言机集群方式设置为去中心化设置,如图6,预言机J相互连接,通过去中心化设置将各个预言机进行相互连接,在数据准确的前提下提高了各个预言机的数据源数据传输的效率,将区块链链上数据转化的数据量增加,丰富区块链的数据;
数据链转化单元接收到合格数据源数据后,将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流向管控单元,数据流向管控单元接收到合格数据源数据后,将数据源数据流向进行统计,生成数据入链信号并将数据入链信号发送至链上节点;
链上节点包括IPFS节点:实现P2P的文件存储与传输的节点,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证书节点:为区块链+预言机提供证书服务的节点,根据用户身份生成相应的证书并对证书进行管理;对等节点:区块链中的对等节点,根据身份的不同具备不同的权限。
排序节点:管理着系统通道与所有应用通道,负责通道创建、通道配置更新等操作,并处理客户端提交的交易消息请求,对交易进行排序并按规则打包成新区块,提交账本并维护通道账本数据,为全网节点提供交易广播服务、共识排序服务、区块分发服务等
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外部数据采集平台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源进行信任度分析和第三方数据源运行分析,分析正常后将第三方数据源对应采集的数据发送至预言机集群平台,通过预言机集群平台用于对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链上转化,将预言机集群进行检测分析后,若预言机集群合格则将数据汇总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区块链智能合约用于对区块链运营平台内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对预言机集群内汇总的数据进行仲裁,若汇总数据通过仲裁,则将汇总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运营平台用于将数据通过链下节点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并将区块链智能合约发送的数据通过链上节点传至区块链内。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智能合约、预言机集群平台以及外部数据采集平台;外部数据采集平台用于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源进行信任度分析和第三方数据源运行分析,分析正常后将第三方数据源对应采集的数据发送至预言机集群平台,预言机集群平台用于对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链上转化,链上转化表示为将第三方数据源采集的数据转化为区块链内的数据,将预言机集群进行检测分析后,若预言机集群合格则将数据汇总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区块链智能合约用于对区块链运营平台内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对预言机集群内汇总的数据进行仲裁,若汇总数据通过仲裁,则将汇总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运营平台用于将数据通过链下节点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并将区块链智能合约发送的数据通过链上节点传至区块链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数据采集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单元、数据源运行分析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
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单元的信任度分析过程如下:
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整体分析,采集到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和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并将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和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分别与间隔时长阈值和平均耗时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小于间隔时长阈值且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大于平均耗时阈值,则判定整体信任度合格,生成整体信任度合格信号;若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更新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或者单次数据更新平均耗时小于平均耗时阈值,则判定整体信任度不合格,生成整体信任度不合格信号;
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局部分析,在第三方数据源进行数据更新过程中,采集到更新数据指标数值与实际数据指标数值的差值,若不存在差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合格,生成局部信任度合格信号;若存在差值,则采集到出现差值的频率,若差值频率大于差值频率阈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不合格;若差值频率小于差值频率阈值,则判定局部信任度合格;
若同时生成整体信任度合格信号和局部信任度合格信号,则判定对应第三方数据源信任度分析合格,生成信任度正常信号并将信任度正常信号和对应第三方数据源发送至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源运行分析单元的运行分析过程如下:
设置运行分析时间,采集到信任数据源在运行分析时间内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和对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将信任数据源在运行分析时间内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和对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分别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和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大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小于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信任数据源运行分析合格,生成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并将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非权限查看的次数小于非权限查看次数阈值,且拒绝访问的间隔时长大于拒绝访问间隔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信任数据源运行分析不合格,生成运行分析不合格信号并将运行分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后,生成数据传输信号并将数据传输信号发送至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接收到数据传输信号后将服务器内运行分析合格信号对应的信任数据源标记为发送数据源,并将发送数据源采集的数据发送至预言机集群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预言机集群平台内设置有数据接收单元、处理器、内析单元、外检单元以及数据汇总发送单元;
内析单元的内析过程如下:
将源数据按照数据领域划分并将划分后的源数据与预言机集群内闲置的预言机进行匹配,且预言机传输的源数据仅为同一数据领域,将源数据匹配的预言机标记为待运行预言机,并设置标号o,o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的单次数据最大传输量以及最大传输量的平均消耗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单次数据最大传输量以及最大传输量的平均消耗时长分别标记为CSLo和JCFo;通过分析获取到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Do;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与内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内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内析合格,生成内析合格信号并将内析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内析系数<内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内析不合格,生成内析不合格信号并将内析不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外检单元的外检过程如下:
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进行数据源数据接收与传输的间隔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进行数据源数据接收与传输的间隔时长标记为SGCo;采集到待运行预言机对外界攻击的感应与防护的间隔时长,并将待运行预言机对外界攻击的感应与防护的间隔时长标记为FHSo;外界攻击包括异地终端接入网络查看数据或者陌生设备进行数据转载;通过分析获取到待运行语言机的外检系数So;将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与外检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外检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合格,生成外检合格信号并将外检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若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系数<外检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待运行预言机的外检不合格,生成外检不合格信号并将外检不合格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服务器接收到外检合格信号后将对应待运行预言机标记为运行预言机,并将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汇总发送单元,数据汇总发送单元将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智能合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内设置有数据仲裁单元、合约设定单元、集群方式设定单元以及数据链转化单元;区块链智能合约接收到运行预言机匹配的数据源数据后,合约设定单元生成合约设定信号并将合约设定信号和对应数据类别发送至区块链运营平台,区块链运营平台内设置有交易数据统计单元、链下节点、数据流向管控单元以及链上节点;
交易数据统计单元将区块链运行平台内对应数据类别的数据指标参数进行统计,并将数据指标参数按照交易时间从先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构建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并根据数据指标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构建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同时将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通过链下节点发送至合约设定单元;合约设定单元接收到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进行储存,并将数据指标参数集合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的查看权限设置为可读;且设置设定周期,每间隔设定周期则进行合约重新设定;合约设定成功后生成数据仲裁信号并将数据仲裁信号发送至数据仲裁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仲裁单元的仲裁过程如下:
将实时接收的数据源数据对应的数据指标参数与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是否属于合约内数据指标参数范围阈值,若不属于,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无法存入区块链,若属于则将实时数据指标参数按照当前时间插入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在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当前位置相邻子集差值位于差值范围阈值,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合格;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在数据指标参数集合内当前位置相邻子集差值不位于差值范围阈值,则生成数据需求检测信号并对区块链运营平台内进行数据需求检测,若实时数据指标参数对应数据存在需求,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合格;反之,则判定对应数据源数据不合格;
将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链转化单元,将不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集群方式设定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集群方式设定单元的设定过程如下:
采集到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若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均大于对应阈值,则将预言机集群方式设置为中心化设置;若不合格数据源数据的数量和对应接收频率均小于对应阈值,则将预言机集群方式设置为去中心化设置;
数据链转化单元接收到合格数据源数据后,将合格数据源数据发送至数据流向管控单元,数据流向管控单元接收到合格数据源数据后,将数据源数据流向进行统计,生成数据入链信号并将数据入链信号发送至链上节点。
CN202111238736.9A 2021-10-25 2021-10-25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Active CN113676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8736.9A CN113676498B (zh) 2021-10-25 2021-10-25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8736.9A CN113676498B (zh) 2021-10-25 2021-10-25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498A true CN113676498A (zh) 2021-11-19
CN113676498B CN113676498B (zh) 2022-02-11

Family

ID=78551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8736.9A Active CN113676498B (zh) 2021-10-25 2021-10-25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64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279A (zh) * 2022-01-20 2022-02-25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图像加密技术的加密安全分析系统
CN114338536A (zh) * 2022-03-15 2022-04-1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381A (zh) * 2019-07-18 2019-10-18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可信分布式数据共享方法
CN110633286A (zh) * 2019-09-29 2019-12-31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授时预言机实现方法
US20200193541A1 (en) * 2018-12-18 2020-06-18 Crosschain Group LLC Computer system enabling flexible creation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blockchain-based smart contracts for transactions in tokenized digital assets
CN112053240A (zh) * 2020-08-07 2020-12-08 深圳区块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上实现预言机功能的一种方法
CN112651037A (zh) * 2020-12-31 2021-04-13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系统的链外数据访问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93541A1 (en) * 2018-12-18 2020-06-18 Crosschain Group LLC Computer system enabling flexible creation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blockchain-based smart contracts for transactions in tokenized digital assets
CN110351381A (zh) * 2019-07-18 2019-10-18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可信分布式数据共享方法
CN110633286A (zh) * 2019-09-29 2019-12-31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授时预言机实现方法
CN112053240A (zh) * 2020-08-07 2020-12-08 深圳区块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上实现预言机功能的一种方法
CN112651037A (zh) * 2020-12-31 2021-04-13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系统的链外数据访问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毕丹阳等: "基于预言机的可信数据上链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279A (zh) * 2022-01-20 2022-02-25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图像加密技术的加密安全分析系统
CN114095279B (zh) * 2022-01-20 2022-05-31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图像加密技术的加密安全分析系统
CN114338536A (zh) * 2022-03-15 2022-04-1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338536B (zh) * 2022-03-15 2022-06-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498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22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ecurity attack chains
CN113676498B (zh) 基于分布式网络技术存取第三方信息的预言机管理系统
CN107566163B (zh) 一种用户行为分析关联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12650762B (zh) 数据质量监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277570A (zh) 数据的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介质
WO2017037445A1 (en)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normal user and user group interactions
CN109218321A (zh) 一种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378899B (zh) 非正常账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69242B (zh)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服务平台
CN113111951B (zh)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3627566A (zh) 一种网络诈骗的预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181930A (zh) DDoS攻击检测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4538B (zh) 基于区块链及大数据的通信处理方法及云边端计算服务器
CN115378988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访问异常检测及控制方法、装置
CN112769916B (zh) 一种智慧社区的高同步并发群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886817A (zh) 主机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801530B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
CN116910144A (zh) 算力网络资源中心、算力服务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5119197B (zh) 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28226A (zh) 一种基于远程模块无线通信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2463853B (zh) 通过云平台进行财务数据行为筛选工作方法
RU2683190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асчета индекса рисков противоправных действий со стороны кандидатов на трудо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действующих сотрудников
Tang et al. Relational reasoning-based approach for network protocol reverse engineering
CN117176476B (zh) 一种基于节点权重的网络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336083B (zh) 一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中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