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4121A - 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4121A
CN113674121A CN202110528773.7A CN202110528773A CN113674121A CN 113674121 A CN113674121 A CN 113674121A CN 202110528773 A CN202110528773 A CN 202110528773A CN 113674121 A CN113674121 A CN 113674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ility
current
calculating
data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87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4121B (zh
Inventor
王春雷
刘洁
陆慧蓉
叶高斌
刘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qu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qu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qu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qu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87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4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4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4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其属于环境管理的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将工程路线划分为多个测量区块;获取监测点对应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读取监测点对应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并计算流失改善值;获取测量区块内的当前设施设置信息;读取历史设施设置信息,计算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计算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成本;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获取实施性价比最高的测量区块,并将获取的测量区块标记为参照区块;生成效益报告并将所述效益报告反馈至管理员终端。有利于管理人员在规划水土保持设施时很好的兼顾效果与建设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实现碳中和。

Description

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管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碳中和是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可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其中水土流失会大大影响树木的保有量,也影响植树造林工程,从而对碳中和造成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使得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会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障碍。
开发建设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水土流失的现象,工程建设活动会破坏下垫面植被、土壤,改变地形地貌,同时工程建设中大量取水以及排水,会破坏地下储水结构,从而加速水土流失,影响植树造林等能够促进碳中和的活动。
所以在工程建设中以及工程建设后,人们通常采用植树造林、设置苫盖、挖设排水沟等方式,对土壤起到加固的作用,以减少建设工程对当地水土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起到环境修复的作用,保证碳中和效果。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随着时间流逝,工作人员会不断完善工程沿线的水土保持设施,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不同的水土保持设施对应的效果不同,由于没有具体的参考数据,管理人员在规划水土保持设施时无法很好的兼顾效果与建设成本,不利于促进碳中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管理人员在规划水土保持设施时无法很好的兼顾效果与建设成本从而不利于促进碳中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包括:
根据管理员输入的区块坐标将工程路线划分为多个测量区块,每个所述测量区块内设有至少一个监测点;
获取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
读取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并计算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与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之间的流失改善值;
获取所述测量区块内的当前设施设置信息;
读取与所述当前设施设置信息对应的历史设施设置信息,计算历史设施设置信息与当前设施设置信息之间的设施增添数据;
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以及流失改善值,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成本;
根据所述修复幅值以及设施增添成本,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获取实施性价比最高的测量区块,并将获取的测量区块标记为参照区块;
根据所述参照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数据,生成效益报告并将所述效益报告反馈至管理员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综合比对每个测量区块内对应的流失改善值以及设施增添成本,综合考虑水土保持建设的花费的成本以及改善效果,使得水土保持建设更具性价比,有利于管理人员在规划水土保持设施时很好的兼顾效果与建设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碳中和。
可选的,所述当前设施设置信息包括当前绿植覆盖面积、当前苫盖覆盖面积以及当前防护栏围设长度,所述历史设施设置信息包括历史绿植覆盖面积、历史苫盖覆盖面积以及历史防护栏围设长度;所述设施增添数据包括绿植覆盖差值、苫盖覆盖差值以及防护栏围设差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综合考虑多类水土保持建设设施的不同效果,同时将所有水土保持建设设施划分为三个大类,每个大类可涵盖水土保持效果相近的子类别,从而简化了计算的复杂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以及流失改善值,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设施增添总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当前测量区块的当前降雨量
Figure 868907DEST_PATH_IMAGE002
以及历史降雨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根据所述当前降雨量
Figure 309246DEST_PATH_IMAGE002
以及历史降雨量
Figure 646949DEST_PATH_IMAGE003
,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修正系数P,其中P=
Figure 636771DEST_PATH_IMAGE004
按照预设的幅值计算公式,计算获取所述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其中,幅值计算公式具体为:Y=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P*100,其中,Y为计算获取的修复幅值,X为流失改善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工程建设通常会横跨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降雨量会有不同,降雨量是决定水土流失数据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在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时,根据测量区块的当前降雨量以及历史降雨量,避免因为不同测量区块的降雨量不同导致计算结果造成误差。
可选的,在按照预设的幅值计算公式,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流失改善值是否为大于或等于零的值;
若所述流失改善值大于等于零,则按照预设的幅值计算公式计算获取所述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若所述流失改善值小于零,则判断所述修正系数P是否大于1;
若修正系数小于1,则生成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若修正系数大于1,则按照预设的更新公式,更新获取流失改善值
Figure 791940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更新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470308DEST_PATH_IMAGE008
为更新前根据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与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之间的流失改善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当前降雨量远大于历史降雨量,有可能导致流失改善值为负数,故对流失改善值进行修正,保证计算的可靠性,同时,当流失改善值出现异常时,说明该测量区块的水土保持设施存在损坏或缺失的现象,生成流失警报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修复幅值以及设施增添成本,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地理地貌信息,确定地形因子a;
按照预设的性价比计算公式,计算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其中,所述性价比计算公式具体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其中,K为计算获取的实施性价比数据,H为设施增添成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形因素是影响水土流失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在计算每个测量区块的实施性价比时,根据测量区块的地理地貌信息设置地形因子,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可选的,所述生成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具体包括:
将当前测量区块标记为验查区块;
生成用以控制无人机启动的指令从而控制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航行路线在所述验查区块上方飞行,并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取影像数据;
根据所述影像数据,获取所述验查区块对应的实际设施设置信息;
根据所述实际设施设置信息以及当前设施设置信息,计算获取设施偏差,判断所述设施偏差是否超过预设的缺失阈值;
若所述设施偏差超过预设的缺失阈值,则生成第一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若所述设施偏差未超过预设的缺失阈值,则生成第二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流失改善值出现异常时,控制无人机在验查区块上方飞行,以获取实际设施设置信息,将实际设施设置信息与当前设施设置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实际布置的水土保持设施与管理员上传信息是否一致,当设施偏差超过缺失偏差,说明是由于水土保持设施布置不到位导致流失改善值出现偏差,故生成第一流失警报提醒管理员快速完成验查区块的水土保持的设施布置工作,当设施偏差未超过缺失偏差,说明有可能是因为水土保持设施别破坏,故生成第二流失警报提醒管理员对验查区块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检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以及当前降雨量,计算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水土流失率;
判断所述水土流失率是否超过预设的警戒阈值;
若所述水土流失率超过预设的警戒阈值,则生成增设报告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当前水土流失数据计算水土流失率,及时报告水土流失异常的情况,并生成增设报告,提醒管理员增设水土保持设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系统,包括:
区块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管理员输入的区块坐标将工程路线划分为多个测量区块,每个所述测量区块内设有至少一个监测点;
当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
历史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并计算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与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之间的流失改善值;
设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测量区块内的当前设施设置信息;
设施增添计算模块,用于读取与所述当前设施设置信息对应的历史设施设置信息,计算历史设施设置信息与当前设施设置信息之间的设施增添数据;
幅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以及流失改善值,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成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成本;
性价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复幅值以及设施增添成本,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测量区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施性价比最高的测量区块,并将获取的测量区块标记为参照区块;
信息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照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数据,生成效益报告并将所述效益报告反馈至管理员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理员可根据反馈的设施增添数据,获取到实施性价比最高的设施增添方案,总而参照设施增添数据为其他区块规划水土保持设施后期规划,从而兼顾水土保持建设工作的经济性与实用性,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获取实施性价比最高对应设施增添数据,从而在后期规划水土保持设施增加时可以有一个参考依据,提高后期规划的合理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装入任一计算机后,所述任一计算机就能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水土保持监测点的智能规划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为管理员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效益报告以作参考,方便管理员后期规划其他区块的水土保持设施,提高规划的合理性与经济性,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2.当测量区块的水土流失率过高时,及时发出增设报告,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增设水土保持设施,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也有利于保证碳中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成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区块划分模块;2、当前数据获取模块;3、历史数据读取模块;4、设施信息获取模块;5、设施增添计算模块;6、幅值计算模块;7、成本计算模块;8、性价比计算模块;9、测量区块获取模块;10、信息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参照图1,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包括:
S100:将工程路线划分为多个测量区块。
其中,建设工程在建设中以及建设完成后,施工方需要在工程路线周围增设水土保持设施,以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周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采用植树造林、在地面上覆盖苫盖以及增设防护栏的方式来减少沙土随着降雨而流失。
在实施中,测量区块可以根据工作人员输入区块的区块坐标从而确定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地点,区块坐标与测量区块各个端点的经纬度坐标对应,每个测量区块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监测点,在实施中,每个测量区块均对应有一种地形地貌,各个测量区块可对应相同的地形地貌,监测点为固定设置的径流小区,工作人员可在降雨后通过测算计量获得该监测点的水土流失数据,从而反应与监测点对应的测量区块的水土流失情况。
在实施中,水土流失数据具体为土壤水蚀侵蚀量,单位为(kg/m³)。
S200:获取监测点对应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
其中,在降雨后,工作人员可到每个监测点采集数据,并将计算获取的数据回传至系统,每个测量区块均对应有一个当前水土流失数据。在实施中,若一个测量区块包含多个监测点,则获取测量区块内所有监测点对应的水土流失数据的平均值,并将获取的平均值标记为该测量区块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
S300:读取监测点对应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根据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以及历史水土流失数据计算流失改善值。
其中,历史水土数据为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次数据采集获取的水土流失数据,若一个测量区块内有多个监测点,则获取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测量区块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
在实施中,流失改善值=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当前水土流失数据,流失改善值可为正数、负数或等于零,单位为(kg/m³)。
S400:计算获取设施增添数据。
其中,S400包括:
S401:获取测量区块内的当前设施设置信息。
其中,当前设施设置信息包括当前绿植覆盖面积、当前苫盖覆盖面积以及当前防护栏围设长度。当前绿植覆盖面积为测量区块内各类绿植覆盖的面积,单位为㎡,当前苫盖覆盖面积为铺设的所有苫盖的面积,单位为㎡,当前围护栏围设长度为围设的各类防护栏的长度,单位为m。
在实施中,随着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建设方会不断增加工程沿线水土保持设施的布设,每增加一部分设施,管理员均会将布设信息上传,从而进行累加,以获取当前设施设置信息。
S402:获取测量区块内的历史设施设置信息。
其中,历史设施设置信息包括历史绿植覆盖面积、历史苫盖覆盖面积以及历史防护栏围设长度。在实施中,获取的历史设施设置信息与S300中管理员上传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对应,所累计的各项水土防护设施对应的值。
S403:根据当前设施设置信息以及历史设施设置信息,计算获取设施增添数据。
其中,设施增添数据包括绿植覆盖差值、苫盖覆盖差值以及防护栏围设差值,绿植覆盖差值为当前绿植覆盖面积与历史覆盖面积之差,苫盖覆盖差值为当前苫盖覆盖面积与历史苫盖覆盖面积之差,防护栏围设差值为当前防护栏围设长度与历史防护栏围设长度之差。在实施中,随着时间的流失,由于苫盖以及防护栏的防护能力有限,并且没有绿植美观,后期管理人员可将苫盖进行回收并采用移植树木代替苫盖,故设施增添数据可出现负数。
S500:根据设施增添数据以及流失改善值,计算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参照图2,S500具体包括:
S501:根据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设施增添总和
Figure 516761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设施增添总和
Figure 924871DEST_PATH_IMAGE001
=绿植覆盖差值+苫盖覆盖差值+防护栏围设差值。举例来说,绿植覆盖差值为1.35k㎡,苫盖覆盖差值为-1.09k㎡,防护栏围设差值为1.69km,则计算获取的设施增添总和
Figure 156001DEST_PATH_IMAGE001
=1.35+(-1.09)+1.69=1.95。
S502:获取当前测量区块的当前降雨量
Figure 429988DEST_PATH_IMAGE002
以以及历史降雨量
Figure 109493DEST_PATH_IMAGE003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
其中,可通过气象局发布的天气信息,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当前降雨量
Figure 339486DEST_PATH_IMAGE002
;历史降雨量
Figure 23408DEST_PATH_IMAGE003
为当前测量区块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对应的历史降雨量。在实施中,由于工程沿线跨度较大,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降雨量可能会有区别。
S503:根据当前降雨量
Figure 738686DEST_PATH_IMAGE002
以及历史降雨量
Figure 720417DEST_PATH_IMAGE003
,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修正系数P。
其中,修正系数P=
Figure 883545DEST_PATH_IMAGE004
,P为一个大于零的正数。
S504:判断流失改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零。
若判断为否,则跳转至S505;
若判断为是,则跳转至S507。
S505:判断修正系数是否大于1。
若判断为是,则跳转至S506;
若判断为否,则跳转至S10。
S506:按照预设的更新公式,更新流失改善值
Figure 957943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更新公式为:
Figure 127893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195206DEST_PATH_IMAGE008
为更新前根据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与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之间的流失改善值。在实施中,若当前降雨量大于历史降雨量,降雨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故有可能会因为当前降雨量过大,导致当前水土流失数据大于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使得流失改善值呈负数,故当修正系数大于1,即当前降雨量大于历史降雨量且流失改善值为负数时,根据更新公式对流失改善值
Figure 370098DEST_PATH_IMAGE008
进行更新,以获取流失改善值
Figure 582773DEST_PATH_IMAGE006
;当修正系数小于1,说明历史降雨量大于当前降雨量,若流失改善值为负数,则说明有异常情况,该测量区块的水土保持设施出现异常情况,故跳转至S10生成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S507:按照幅值计算公式,计算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其中,幅值计算公式具体为:Y=
Figure 272643DEST_PATH_IMAGE005
*P,其中,Y为计算获取的修复幅值,X为流失改善值。
举例来说,当前降雨量
Figure 861756DEST_PATH_IMAGE002
为32mm,历史降雨量
Figure 422312DEST_PATH_IMAGE003
为25mm,流失改善值
Figure 353359DEST_PATH_IMAGE008
为-2.9(kg/m³),则根据更新公式,更新流失改善值
Figure 29060DEST_PATH_IMAGE006
=-10/(-2.9)=3.35,P=
Figure 188908DEST_PATH_IMAGE004
=32/25=1.28,设施增添总和
Figure 836927DEST_PATH_IMAGE001
为1.95,则根据幅值计算公式,可计算获取流失改善值Y=
Figure 938876DEST_PATH_IMAGE005
*P=
Figure 337758DEST_PATH_IMAGE010
*1.28*=2.20。
S600:根据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成本H。
其中,设施增添成本H为各项设施增添数据乘以对应的建造成本,建造成本为管理员预先输入的建设成本,若有某项设施增添数据为小于等于0的值,则默认将该项数据替代为0。举例来说,绿植的建设成本为13万元/k㎡,苫盖的建设成本为2万元/㎡,防护栏的建设成本为7万元/km, 绿植覆盖差值为1.35k㎡,苫盖覆盖差值为-1.09k㎡,防护栏围设差值为1.69km,则对应的设施增添成本H=13*1.35+0*2+1.69*7=29.39万元。
S700: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地理地貌信息,确定地形因子a。
其中,由于地形地貌因素是整治水土流失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为减少地形地貌因素对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管理员可根据各种地形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设置固定的地形因子a,1<a<2,具体的,地形因素影响越大,整治难度越大,对应的地形因子a越大。举例来说,平原的地形因子为1,陡坡对应的地形因子为1.6。
S800:按照预设的性价比计算公式,计算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其中,性价比计算公式具体为:
Figure 550565DEST_PATH_IMAGE009
,其中,K为计算获取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举例来说,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流失改善值Y为2.20,当前测量区块的地形为平原,对应的地形因子a为1,设施增添成本H为29.39,则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K=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0.75。
在实施中,按照工程路线的延伸方向逐个计算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S900:获取参照区块。
其中,参照区块为实施性价比最高的测量区块。
S1000:根据参照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数据,生成效益报告并反馈至管理员终端。
其中,管理员可根据收到的效益报告,按照效益报告中测量区块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设施增添数据,采用相同的比例规划各个测量区块后期水土保持设施。
S10:生成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参照图3,S10具体包括:
S01:将当前测量区块标记为验查区块。
其中,若当前测量区块的流失改善值小于零且修正系数小于1,说明该测量区块的水土流失现象变得更加严重,需要进行验查。
S02:生成用以控制无人机启动的指令从而控制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航行路线在验查区块上飞行,并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取影像数据。
其中,生成无人机启动指令并发送至无人机终端,从而启用无人机,使得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飞行,无人机搭载有摄像装置,启用摄像装置进行拍摄,从而获取影像数据。
S03:根据影像数据,获取验查区块对应的实际设施设置信息。
其中,对影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从而识别出绿植、苫盖、防护栏的特征,从而获取各项设施对应的实际设施设置信息,实际设施设置信息包括:实际绿植覆盖面积、实际苫盖覆盖面积以及实际防护栏围设长度。
S04:根据实际设施设置信息以及当前设施设置信息,计算获取设施偏差。
其中,设施偏差为各项当前设施设置信息与对应的实际设施设置信息之差的总和。举例来说,当前绿植覆盖面积为23k㎡,当前苫盖覆盖面积为16 k㎡,当前防护栏围设长度为18km,而通过图像识别,获取到实际绿植覆盖面积为21k㎡,实际苫盖覆盖面积为15k㎡,实际防护栏围设长度为18km,则可计算获取设施偏差=(23-21)+(16-15)+(18-18)=3。
S05:判断设施偏差是否超过预设的缺失阈值。
若判断为是,则跳转至S06;
若判断为否,则跳转至S07。
S06:生成第一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其中,当设施偏差超过缺失偏差,说明是由于水土保持设施布置不到位导致流失改善值出现偏差,故生成第一流失警报提醒管理员快速完成验查区块的水土保持的设施布置工作。
S07:生成第二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其中,当设施偏差未超过缺失偏差,说明有可能是因为水土保持设施别破坏,故生成第二流失警报提醒管理员对验查区块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检查。
进一步的,在获取到管理员上传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后,可根据当前降雨量判断当前测量区块的水土保持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具体步骤如下:
S20:根据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以及当前降雨量,计算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水土流失率。
其中,水土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为A=
Figure 538243DEST_PATH_IMAGE012
,式中,A为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水土流失率,水土流失率可以代表该区块的水土流失严重程度;R为当前水土流失数据;M为土壤因子,M因子反应土壤对侵蚀的敏感度,M值越大,敏感度越高,越容易受到侵蚀,M因子大小取决于土壤质地层(粘粒、粉粒、砂粒和有机质含量),M因子为管理人员根据测量区块的土壤环境输入的定值;LS为地形因子,具体为地表迳流长度与坡度的函数,地形因子LS由径流小区建造地点为依据,为管理人员根据测量计算输入的定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当前降雨量。
S21:判断水土流失率是否超过预设的警戒阈值。
若判断为否,则无响应,并沿工程路线起点到终点的方向获取下一测量区块对应的水土流失率并进行判断;
若判断为是,则跳转至S22。
S22:生成增设报告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其中,若水土流失率超过预设的警戒阈值,说明当前测量区块布设的水土保持设施未达到布设要求,水土流失量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增加该区块的水土保持设施,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系统。参照图4,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系统包括区块划分模块1、当前数据获取模块2、历史数据读取模块3、设施信息获取模块4、设施增添计算模块5、幅值计算模块6、成本计算模块7、性价比计算模块8、测量区块获取模块9、信息反馈模块10。
区块划分模块1,用于根据管理员输入的区块坐标将工程路线划分为多个测量区块,每个测量区块内设有至少一个监测点。
当前数据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监测点对应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
历史数据读取模块3,用于读取监测点对应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并计算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与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之间的流失改善值。
设施信息获取模块4,用于获取测量区块内的当前设施设置信息。
设施增添计算模块5,用于读取与当前设施设置信息对应的历史设施设置信息,计算历史设施设置信息与当前设施设置信息之间的设施增添数据。
幅值计算模块6,用于根据设施增添数据以及流失改善值,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成本计算模块7,用于根据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成本。
性价比计算模块8,用于根据修复幅值以及设施增添成本,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测量区块获取模块9,用于获取实施性价比最高的测量区块,并将获取的测量区块标记为参照区块。
信息反馈模块10,用于根据参照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数据,生成效益报告并将效益报告反馈至管理员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管理员输入的区块坐标将工程路线划分为多个测量区块,每个所述测量区块内设有至少一个监测点;
获取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
读取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并计算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与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之间的流失改善值;
获取所述测量区块内的当前设施设置信息;
读取与所述当前设施设置信息对应的历史设施设置信息,计算历史设施设置信息与当前设施设置信息之间的设施增添数据;
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以及流失改善值,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成本;
根据所述修复幅值以及设施增添成本,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获取实施性价比最高的测量区块,并将获取的测量区块标记为参照区块;
根据所述参照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数据,生成效益报告并将所述效益报告反馈至管理员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设施设置信息包括当前绿植覆盖面积、当前苫盖覆盖面积以及当前防护栏围设长度,所述历史设施设置信息包括历史绿植覆盖面积、历史苫盖覆盖面积以及历史防护栏围设长度;所述设施增添数据包括绿植覆盖差值、苫盖覆盖差值以及防护栏围设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以及流失改善值,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设施增添总和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当前测量区块的当前降雨量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2
以及历史降雨量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3
根据所述当前降雨量
Figure RE-276837DEST_PATH_IMAGE002
以及历史降雨量
Figure RE-53032DEST_PATH_IMAGE003
,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修正系数P,其中P=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4
按照预设的幅值计算公式,计算获取所述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其中,幅值计算公式具体为:Y=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5
*P*100,其中,Y为计算获取的修复幅值,X为流失改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预设的幅值计算公式,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流失改善值是否为大于或等于零的值;
若所述流失改善值大于等于零,则按照预设的幅值计算公式计算获取所述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若所述流失改善值小于零,则判断所述修正系数P是否大于1;
若修正系数小于1,则生成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若修正系数大于1,则按照预设的更新公式,更新获取流失改善值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更新公式为: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8
为更新前根据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与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之间的流失改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修复幅值以及设施增添成本,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地理地貌信息,确定地形因子a;
按照预设的性价比计算公式,计算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其中,所述性价比计算公式具体为:
Figure RE-DEST_PATH_IMAGE009
,其中,K为计算获取的实施性价比数据,H为设施增添成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具体包括:
将当前测量区块标记为验查区块;
生成用以控制无人机启动的指令从而控制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航行路线在所述验查区块上方飞行,并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取影像数据;
根据所述影像数据,获取所述验查区块对应的实际设施设置信息;
根据所述实际设施设置信息以及当前设施设置信息,计算获取设施偏差,判断所述设施偏差是否超过预设的缺失阈值;
若所述设施偏差超过预设的缺失阈值,则生成第一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若所述设施偏差未超过预设的缺失阈值,则生成第二流失警报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以及当前降雨量,计算获取当前测量区块对应的水土流失率;
判断所述水土流失率是否超过预设的警戒阈值;
若所述水土流失率超过预设的警戒阈值,则生成增设报告并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8.一种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块划分模块(1),用于根据管理员输入的区块坐标将工程路线划分为多个测量区块,每个所述测量区块内设有至少一个监测点;
当前数据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当前水土流失数据;
历史数据读取模块(3),用于读取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历史水土流失数据,并计算历史水土流失数据与当前水土流失数据之间的流失改善值;
设施信息获取模块(4),用于获取所述测量区块内的当前设施设置信息;
设施增添计算模块(5),用于读取与所述当前设施设置信息对应的历史设施设置信息,计算历史设施设置信息与当前设施设置信息之间的设施增添数据;
幅值计算模块(6),用于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以及流失改善值,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修复幅值;
成本计算模块(7),用于根据所述设施增添数据,计算获取每个测量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成本;
性价比计算模块(8),用于根据所述修复幅值以及设施增添成本,计算各个测量区块对应的实施性价比数据;
测量区块获取模块(9),用于获取实施性价比最高的测量区块,并将获取的测量区块标记为参照区块;
信息反馈模块(10),用于根据所述参照区块对应的设施增添数据,生成效益报告并将所述效益报告反馈至管理员终端。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0528773.7A 2021-05-14 2021-05-14 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74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8773.7A CN113674121B (zh) 2021-05-14 2021-05-14 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8773.7A CN113674121B (zh) 2021-05-14 2021-05-14 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121A true CN113674121A (zh) 2021-11-19
CN113674121B CN113674121B (zh) 2024-03-08

Family

ID=78538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8773.7A Active CN113674121B (zh) 2021-05-14 2021-05-14 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41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629A (zh) * 2021-12-07 2022-03-04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实时碳排放量监控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9615A (zh) * 2012-01-20 2012-07-25 浙江大学 基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的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方法
CN112596545A (zh) * 2020-12-18 2021-04-02 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光谱的水污染源头无人机排查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684134A (zh) * 2020-12-18 2021-04-20 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关联分析的水环境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767216A (zh) * 2021-01-22 2021-05-07 上海高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汛设施巡检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9615A (zh) * 2012-01-20 2012-07-25 浙江大学 基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的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方法
CN112596545A (zh) * 2020-12-18 2021-04-02 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光谱的水污染源头无人机排查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684134A (zh) * 2020-12-18 2021-04-20 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关联分析的水环境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767216A (zh) * 2021-01-22 2021-05-07 上海高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汛设施巡检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629A (zh) * 2021-12-07 2022-03-04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实时碳排放量监控系统
CN114143629B (zh) * 2021-12-07 2023-12-08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实时碳排放量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121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1723B (zh) 一种水源涵养功能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法
CN113312398A (zh) 水土保持监测点的智能规划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Mahé et al. Changements climatiques et variations des écoulements en Afrique occidentale et centrale, du mensuel à l’interannuel
KR101394861B1 (ko) 기상청 동네예보를 활용한 실시간 침수위험도로 탐지 및 웹 기반 침수정보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CN110633858A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暴雨地质灾害的聚类预警方法及系统
JP2006030013A (ja) 全国合成レーダ雨量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16645789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测绘的土地自然灾害预警管控系统
CN113674121A (zh) 用于碳中和的建设规划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457739B (zh) 一种地质灾害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oks et al. Comparing extreme rainfall and large-scale flooding induced inundation risk–evidence from a Dutch case-study
CN113610334A (zh) 碳汇能力计量监测点的智能规划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5439005A (zh) 智能排水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Ragoonaden et al. Recent acceleration of Sea level rise in Mauritius and Rodrigues
Zh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UAV and ArcGIS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of slag area—Taking a slag area of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in Dadu River as an example
Danáčová et al. Detection of gully erosion using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in Myjava–Turá Lúka
Saputra et al. Land use change and climate trend in Krenceng watershed, Banten Province, Indonesia
Lee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G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landslide-potential areas
Livarciuc et al.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soil surface erosion in a mountain catchment (Gemenea, Eastern Carpathians)
Curran et al. Protocol for soil resource stewardship monitoring: cutblock level. Forest and Range Evaluation Program, BC Min
Atodiresei et al. Study on the field steps necessary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hydrographic works related to the navigable canals from Constanta harbour in support of the safety of navigation.
MACHADO SUBJECT: 2021 Pajaro River Vegetation Management–Post Project Synopsis PREPARED BY: Jesse (Rusty) Barker, MS, PE; Zone 7-Civil Engineer Antonella Gentile, CFM; Zone 7–Resource Planner Brady McDaniel; NHC–Principal Engineer Dan Brogan, Ph. D.; NHC-Project Engineer
Mohamad Sukairi et al. Application of Geospatial and Hydrological Modeling for Runoff Estimation in Lebir River Basin, Malaysia
Army et al. Morphometry Analysis of Sedayu Mountainous Catchment Areas from Detailed Aerial Photos
Jones et al. The impact of coastal flooding on conservation areas: A study of the Clyde Estuary, Scotland
Wang et al. Dynamic Analysis of Vegetation Change in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Based on 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