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2011A - 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2011A
CN113672011A CN202111009094.5A CN202111009094A CN113672011A CN 113672011 A CN113672011 A CN 113672011A CN 202111009094 A CN202111009094 A CN 202111009094A CN 113672011 A CN113672011 A CN 113672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n
controller
cocl
account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90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树新
秦令
李舒涛
周家伟
赵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FE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FE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FE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FE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90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2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2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2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06F21/46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by designing passwords or checking the strength of passw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陆云平台;S2,登陆云平台后,对控制参数进行更改,将更改后的控制参数发送至控制器;S3,控制器验证后,将更改后的控制参数作为本次以及后续运行的控制参数。本发明能够对COCl2进行安全性控制生产,实现平台化登录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光气(COCl2),又称碳酰氯,剧毒,微溶于水,较易溶于苯、甲苯等。由一氧化碳和氯气的混合物通过活性炭制得。光气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腐草味,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是氯塑料高温热解产物之一。用作有机合成、农药、药物、染料及其他化工制品的中间体。脂肪族氯烃类(如氯仿、三氯乙烯等)燃烧时可产生光气。环境中的光气主要来自染料、农药、制药等生产工艺。光气是剧烈窒息性毒气,高浓度吸入可致肺水肿。毒性比氯气约大10倍,但在体内无蓄积作用。专利申请号2021102588376,名称为“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登录模块、身份验证模块、信息库、数据提取模块、总控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数据导入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数据发送模块、自动备份模块、数据储存云端与警报发送模块;所述登录模块用于用户登录数据安全防护系统,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所述信息库中储存着允许登录的用户登录系统信息;所述数据提取模块用于用户在登录进行系统后进行数据提取,所述数据导入模块用于用户在登录后进行数据导入;所述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储存用户上传的数据,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登录用户需要调取的数据发出,所述自动备份模块用于对数据储存模块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生成自动备份信息,所述数据储存云端用于储存自动备份模块备份的数据储存模块内的数据;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对单个用户进行连续身份验证不通过超过预设次数时即生成警报信息,所述警报信息被发送到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将警报信息转化为警报指令,所述警报指令被发送到警报发送模块,所述警报发送模块将警报指令发出。避免了冒充身份进行数据窃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陆云平台;
S2,登陆云平台后,对控制参数进行更改,将更改后的控制参数发送至控制器;
S3,控制器验证后,将更改后的控制参数作为本次以后续运行的控制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控制器未接收到更改控制参数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a,系统初始化,初始化包括:
控制器分别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第十一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以及向其第一分配电磁阀~第M分配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管路呈截止状态;
S3b,若控制器接收到生成COCl2触发控制信号,则控制器分别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和第三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并控制进入Cl2缓冲罐中Cl2的量和进入CO缓冲罐中CO的量;
在打开第一流量电磁阀或/和第三流量电磁阀T1min后,所述T1为正数,所述min表示时间单位分,控制器分别向第十通断电磁阀和第十一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命令,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l2预热罐和CO预热罐进行预热;
S3c,当其进入Cl2缓冲罐中Cl2的量等于预设Cl2阈值时,控制器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不再向Cl2缓冲罐内输送Cl2;以及进入CO缓冲罐中CO的量等于其预设CO阈值时,控制器向其第三流量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不再向CO缓冲罐内输送CO;
S3d,当控制器接收到第四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l2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六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l2缓冲罐中的Cl2进入Cl2预热罐预热;当控制器接收到第四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l2预热温度阈值,Cl2预热温度阈值大于预设Cl2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二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l2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的Cl2量等于预设Cl2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二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一混合器内输送Cl2
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O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七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缓冲罐中的CO进入CO预热罐预热;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O预热温度阈值,CO预热温度阈值大于预设CO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四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O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的CO量等于预设CO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四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一混合器内输送CO;
S3e,待Cl2和CO在Cl2-CO第一混合器内混合充分后,控制器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信号,将Cl2-CO第一混合器内的Cl2和CO混合气体排入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进行反应;待Cl2-CO第一混合器内的Cl2和CO混合气体全部排入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l2-CO第一混合器向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通入Cl2和CO混合气体的管道关闭;
S3f,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八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进行降温;当反应T2min时间后,所述T2为大于T1的正数,控制器向其第二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内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通入Cl2-CO第二混合器中,待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内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全部通入Cl2-CO第二混合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二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向Cl2-CO第二混合器通入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的管道关闭;
S3g,控制器向其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l2进入Cl2-CO第二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二混合器的Cl2量等于预设Cl2第二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二混合器内输送Cl2;待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气体混合充分后,控制器向其第三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信号,将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混合气体排入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进行反应;待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混合气体全部排入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三通断电磁阀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l2-CO第二混合器向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通入混合气体的管道关闭;
S3h,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九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进行降温;当反应T3min时间后,所述T3为大于T1的正数,且T3为小于T2,控制器向其第四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内的物质通入COCl2反应保护器中,待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内的物质全部通入COCl2反应保护器后,控制器向其第四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向COCl2反应保护器通入物质的管道关闭;
S3i,控制器向其第五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通入COCl2分配器,待COCl2全部通入COCl2分配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五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反应保护器向COCl2分配器通入COCl2的管道封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登陆客户端判断其是否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登录:
若登陆方式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登录,则执行步骤S12;
若登陆方式不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则执行步骤S16;
S12,获取其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对其得到的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进行运算,得到其登录校验码;
判断其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是否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一致:
若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一致,则执行步骤S13;
若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不一致,则执行S16;
S13,获取其保存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对获取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进行解析,得到其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其登录账号的得到方式为:
对安全登录账号通过密钥进行解密,得到其解密安全登录账号,再利用其用户的私钥对其解密安全登录账号进行解密,得到其登录账号;
其登录密码的得到方式为:
对安全登录密码通过密钥进行解密,得到其解密安全登录密码,再利用其用户的私钥对其解密安全登录密码进行解密,得到其登录密码;
S14,对得到的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安全传输处理,得到其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其得到传输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利用其云平台的公钥对其登录账号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加密登录账号利用其密匙进行加密,得到其传输登录账号;
其得到传输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利用其云平台的公钥对其登录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加密登录密码利用其密匙进行加密,得到其传输登录密码;
S15,将其得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发送至云平台进行验证;
S16,提取其账号输入框输入的登录账号以及密码输入框输入的登录密码,执行步骤S14。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中若为首次登录的登录账号,包括以下步骤:
S121,登陆客户端判断其是否登陆云平台成功:
若登陆客户端登陆云平台成功,则执行下一步;
若登陆客户端登陆云平台失败,则等待登陆客户端登录成功;执行下一步;
S122,获取其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包括CPU唯一ID号、主板唯一ID号、RAM唯一ID号之一;对其得到的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进行运算,将其得到的登录校验码存储于登陆客户端上;
S123,提取其账号输入框输入的登录账号以及密码输入框输入的登录密码,对其提取的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安全处理后得到其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对其得到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存储于登陆客户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3中得到安全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对登录账号利用用户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安全账号,再利用密钥对其加密安全账号进行加密,得到其安全登录账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3中得到安全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对登录密码利用用户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安全密码,再利用密钥对其加密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其安全登录密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云平台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进行解码处理,得到其云登录账号和云登录密码;
S22,对其得到的云登录账号和云登录密码进行账号和密码校验处理;
S23,判断其云校验登录账号和云校验登录密码是否存在于云平台:
S231,判断其云校验登录账号是否存在于云平台:
若云校验登录账号存在于云平台,则执行下一步;
若云校验登录账号不存在于云平台,则对其提示在账号输入框输入的账号不存在;
S232,判断其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是否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一致:
若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一致,则登录成功;
若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不一致,则登录失败。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得到云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利用密匙进行解码,得到其云解码传输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云解码传输登录账号利用其云平台的私钥进行解码,得到其云登录账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得到云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密码利用密匙进行解码,得到其云解码传输登录密码,对其得到的云解码传输登录密码利用其云平台的私钥进行解码,得到其云登录密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2中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包括CPU唯一ID号、主板唯一ID号、RAM唯一ID号之一。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对COCl2进行安全性控制生产,实现平台化登录控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流程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陆云平台;
S2,登陆云平台后,对控制参数进行更改,将更改后的控制参数发送至控制器;
S3,控制器验证后,将更改后的控制参数作为本次以及后续运行的控制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控制器未接收到更改控制参数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a,系统初始化,初始化包括:
控制器分别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第十一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以及向其第一分配电磁阀~第M分配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管路呈截止状态;
S3b,若控制器接收到生成COCl2触发控制信号,则控制器分别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和第三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并控制进入Cl2缓冲罐中Cl2的量和进入CO缓冲罐中CO的量;
在打开第一流量电磁阀或/和第三流量电磁阀T1min后,所述T1为正数,所述min表示时间单位分,控制器分别向第十通断电磁阀和第十一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命令,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l2预热罐和CO预热罐进行预热;
S3c,当其进入Cl2缓冲罐中Cl2的量等于预设Cl2阈值时,控制器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不再向Cl2缓冲罐内输送Cl2;以及进入CO缓冲罐中CO的量等于其预设CO阈值时,控制器向其第三流量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不再向CO缓冲罐内输送CO;
S3d,当控制器接收到第四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l2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六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l2缓冲罐中的Cl2进入Cl2预热罐预热;当控制器接收到第四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l2预热温度阈值,Cl2预热温度阈值大于预设Cl2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二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l2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的Cl2量等于预设Cl2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二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一混合器内输送Cl2
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O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七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缓冲罐中的CO进入CO预热罐预热;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O预热温度阈值,CO预热温度阈值大于预设CO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四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O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的CO量等于预设CO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四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一混合器内输送CO;
S3e,待Cl2和CO在Cl2-CO第一混合器内混合充分后,控制器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信号,将Cl2-CO第一混合器内的Cl2和CO混合气体排入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进行反应;待Cl2-CO第一混合器内的Cl2和CO混合气体全部排入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l2-CO第一混合器向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通入Cl2和CO混合气体的管道关闭;
S3f,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八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进行降温;当反应T2min时间后,所述T2为大于T1的正数,控制器向其第二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内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通入Cl2-CO第二混合器中,待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内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全部通入Cl2-CO第二混合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二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向Cl2-CO第二混合器通入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的管道关闭;水循环器可以为Cl2预热罐、CO预热罐、Cl2-CO第一混合器和Cl2-CO第二混合器提供不同温度的水循环。
S3g,控制器向其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l2进入Cl2-CO第二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二混合器的Cl2量等于预设Cl2第二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二混合器内输送Cl2;待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气体混合充分后,控制器向其第三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信号,将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混合气体排入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进行反应;待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混合气体全部排入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三通断电磁阀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l2-CO第二混合器向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通入混合气体的管道关闭;
S3h,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九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进行降温;当反应T3min时间后,所述T3为大于T1的正数,且T3为小于T2,控制器向其第四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内的物质通入COCl2反应保护器中,待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内的物质全部通入COCl2反应保护器后,控制器向其第四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向COCl2反应保护器通入物质的管道关闭;
S3i,控制器向其第五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通入COCl2分配器,待COCl2全部通入COCl2分配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五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反应保护器向COCl2分配器通入COCl2的管道封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登陆客户端判断其是否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登录:
若登陆方式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登录,则执行步骤S12;
若登陆方式不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则执行步骤S16;
S12,获取其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即是登陆的网址的统一资源定位符),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包括CPU唯一ID号、主板唯一ID号、RAM唯一ID号之一;对其得到的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的网址的统一资源定位符进行运算,得到其登录校验码;其登录校验码的得到方式为:
Figure BDA0003238208520000111
其中,Lvc表示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
A1表示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
B1表示登陆的网址的统一资源定位符;
[,]表示输入的Hash函数的两个参数;
H<>表示Hash函数;
-表示连接符;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主板唯一ID号)A1为234760761688271,登陆的网址的统一资源定位符B1为https://www.cnipa.gov.cn/col/col2452/index.html。
Figure BDA0003238208520000121
其Hash函数采用MD5算法(也可以采用SHA256或者SHA1)得到其16进制小写的登录校验码即:
Lvc=d8e032990e082ac657bdc3c7f66b2dd0,
由于上述登录校验码只会出现数字0~9以及小写字母a~f之一或者任意组合,而不会出现大写字母A~Z以及小写字母g~z;因此将其转换为62进制的登录校验码,增强破解难度。
Lvc(62)=6BeNFY4bOV7r5jUBTCCeBi,Lvc(62)表示62进制的登录校验码,提升安全系数。
判断其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是否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一致:
若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一致,则执行步骤S13;
若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不一致,则执行S16;
S13,获取其保存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对获取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进行解析,得到其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其登录账号的得到方式为:
对安全登录账号通过密钥(密匙)进行解密,得到其解密安全登录账号,再利用其用户的私钥对其解密安全登录账号进行解密,得到其登录账号;
其登录密码的得到方式为:
对安全登录密码通过密钥进行解密,得到其解密安全登录密码,再利用其用户的私钥对其解密安全登录密码进行解密,得到其登录密码;
S14,对得到的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安全传输处理,得到其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其得到传输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利用其云平台的公钥对其登录账号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加密登录账号利用其密匙进行加密,得到其传输登录账号;
其得到传输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利用其云平台的公钥对其登录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加密登录密码利用其密匙进行加密,得到其传输登录密码;
S15,将其得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发送至云平台进行验证;
S16,提取其账号输入框输入的登录账号以及密码输入框输入的登录密码,执行步骤S14;保证登录的安全,防止移动智能手持终端遗失,将其移动智能手持终端上的登陆客户端登录信息拷贝至其他设备上登录,有效的防止冒名登录。
或/和在步骤S12中若为首次登录的登录账号,包括以下步骤:
S121,登陆客户端判断其是否登陆云平台成功:
若登陆客户端登陆云平台成功,则执行下一步;
若登陆客户端登陆云平台失败,则等待登陆客户端登录成功;执行下一步;
S122,获取其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的网址的统一资源定位符,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包括CPU唯一ID号、主板唯一ID号、RAM唯一ID号之一;对其得到的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的网址的统一资源定位符进行运算,将其得到的登录校验码存储于登陆客户端上;其登录校验码的得到方式为:
Figure BDA0003238208520000131
其中,Lvc表示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
A1表示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
B1表示登陆的网址的统一资源定位符;
[,]表示输入的Hash函数的两个参数;
H<>表示Hash函数;
-表示连接符;
S123,提取其账号输入框输入的登录账号以及密码输入框输入的登录密码,对其提取的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安全处理后得到其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对其得到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存储于登陆客户端;其得到安全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对登录账号利用用户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安全账号,再利用密钥对其加密安全账号进行加密,得到其安全登录账号;
其得到安全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对登录密码利用用户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安全密码,再利用密钥对其加密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其安全登录密码;对其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陆客户端首次记住账号和密码进行安全处理,即使信息被拷贝,也很难获得登录账号信息和密码信息,提升安全系数。
或/和在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云平台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进行解码处理,得到其云登录账号和云登录密码;其得到云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利用密匙进行解码,得到其云解码传输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云解码传输登录账号利用其云平台的私钥进行解码,得到其云登录账号;
其得到云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密码利用密匙进行解码,得到其云解码传输登录密码,对其得到的云解码传输登录密码利用其云平台的私钥进行解码,得到其云登录密码;
S22,对其得到的云登录账号和云登录密码进行账号和密码校验处理,其对云登录账号进行账号校验处理方式为:
accountnumber=H<account>,
其中,accountnumber表示计算得到的云校验登录账号;
account表示云登录账号;
H<>表示Hash函数;
其对云登录密码进行密码校验处理方式为:
passwordnumber=H<password>,
其中,passwordnumber表示计算得到的云校验登录密码;
password表示云登录密码;
H<>表示Hash函数;
S23,判断其云校验登录账号和云校验登录密码是否存在于云平台:
S231,判断其云校验登录账号是否存在于云平台:
若云校验登录账号存在于云平台,则执行下一步;
若云校验登录账号不存在于云平台,则对其提示在账号输入框输入的账号不存在;
S232,判断其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是否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一致:
若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一致,则登录成功;
若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不一致,则登录失败。云平台的安全校验,即使云平台存储的账号和密码泄露,也能保证用户账号密码的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
S2a,云平台向其控制器请求更新码,其控制器生成更新码的方式为:
Update code=H<identity-time>,
其中,Update code表示控制器生成的更新码;
identity表示WiFi数据传输无线模块、4G数据传输无线模块、5G数据传输无线模块、Lora数据传输无线模块、RS48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百兆RJ4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千兆RJ4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之一的唯一ID号;
H<>表示Hash函数;
-表示连接符;
time表示控制器接收到云平台更新码请求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WiFi数据传输无线模块的唯一ID号identity为55B89ABF17C4,控制器接收到云平台更新码请求的时间time为2021年07月07日13时13分18秒0857毫秒,现将其时间格式化,即为202107071313180857。
Figure BDA0003238208520000161
其Hash函数采用MD5算法(也可以采用SHA256或者SHA1)得到其16进制小写的更新码即:
Update code=6f9d7e718dd9180296920bc280c14a5e,
由于上述采用MD5算法得出结果都是固定的32位16进制数值,不便于后续的比对;因此将其转换为62进制的更新码,缩短了更新码的长度,有利于数据的传输和效率的提升。
Update code(62)=3oC7DElLG2S9fq3nRF7RU2,Update code(62)表示62进制的更新码。
由上可以看出,这个更新码缩短了10位数值,其他更新码根据计算得出缩短位数。
将其生成的更新码覆盖上一次覆盖的更新码,作为比较码,以及将其更新码发送至云平台;
S2b,云平台将待发送的更改后的控制参数存储于控制参数文本中,云平台接收到更新码后,将接收到的更新码存储于控制参数文本的更新码位置,对添加了控制参数和更新码的控制参数文本作为待压缩文件;其控制参数不限于包括预设Cl2阈值、预设CO阈值、预设Cl2混合阈值、预设第一温度阈值、预设Cl2温度阈值、预设Cl2温度阈值、预设Cl2第二混合阈值之一或者任意组合,还可以包括压力、压差、流量等。
S2c,对待压缩文件进行压缩,得到其压缩文件,对压缩文件进行解压,得到其解压文件;判断其解压文件中是否仅有一个文件;
若解压文件中仅有一个文件,则压缩文件为待发送文件;
若解压文件中不止一个文件,则打开压缩文件将其控制参数文本保留,删除其余文件,其余文件包括配置文件或/和隐藏文件;将其保留了控制参数文本的压缩文件作为待发送文件;这样有利于防止压缩时产生的文件,造成传输量增大,提升传输效率以及减少控制器存储空间的浪费。
S2d,将待发送文件发送至控制器进行验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包括以下步骤:
S31,控制器将接收到的发送文件进行解压,得到其本地解压文件,提取其本地解压文件中的更新码,作为对比码;
S32,判断其对比码与比较码是否相同:
若对比码与比较码相同,则执行下一步;
若对比码与比较码不相同,则控制器请求云平台重新发送更改后的控制参数;
S33,提取本地解压文件中的控制参数进行参数更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的控制平台,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缓冲罐、两个Cl2-CO混合器、两个COCl2生成反应器、COCl2反应保护器、COCl2分配器、五个流量电磁阀、五个通断电磁阀和M个分配电磁阀;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两个缓冲罐分别为Cl2缓冲罐和CO缓冲罐,两个Cl2-CO混合器分别为Cl2-CO第一混合器和Cl2-CO第二混合器,两个COCl2生成反应器分别为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和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五个流量电磁阀分别为第一流量电磁阀、第二流量电磁阀、第三流量电磁阀、第四流量电磁阀和第五流量电磁阀,五个通断电磁阀分别为第一通断电磁阀、第二通断电磁阀、第三通断电磁阀、第四通断电磁阀和第五通断电磁阀;M个分配电磁阀分别为第一分配电磁阀、第二分配电磁阀、第三分配电磁阀、……、第M分配电磁阀;Cl2缓冲罐的压力值为0.35MPa~0.55MPa,优选0.45MPa,压差为0.03MPa~0.05MPa,优选0.04MPa;CO缓冲罐的压力值为0.35MPa~0.55MPa,优选0.45MPa,压差为0.03MPa~0.05MPa,优选0.04MPa。进入Cl2缓冲罐的量为2235kg/h~2385kg/h,优选2355kg/h;进入CO缓冲罐的量为958kg/h~1047kg/h,优选1022kg/h。进入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为44.5℃~50℃,优选为45℃,进水温度为22℃~30℃,优选25℃,出水温度为60℃~70℃,优选65℃,通过控制出水流量来控制物料温度。在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中,其进水温度为22℃~30℃,优选25℃,出水温度为60℃~70℃,优选65℃,通过控制出水流量来控制物料温度。在COCl2反应保护器内用冷冻甲苯的列管环绕降温,保证其COCl2反应保护器内的COCl2呈液相,其温度为-7℃~-3℃,优选-5℃。
Cl2缓冲罐的Cl2管道进口端与第一流量电磁阀的出口端相连,Cl2缓冲罐的Cl2管道出口端与第二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二流量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l2-CO第一混合器的Cl2进口端相连,CO缓冲罐的CO管道进口端与第三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CO缓冲罐的CO管道出口端与第四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四流量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l2-CO第一混合器的CO进口端相连;Cl2-CO第一混合器的混合出口端与第一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一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的反应进口端相连,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的反应出口端与第二通断电磁阀的反应物进口端相连,第二通断电磁阀的反应物出口端与Cl2-CO第二混合器的混合进口端相连;第一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通过连接管道与从园区外管道输送来Cl2相连,第二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通过连接管道与外送来的CO相连。
Cl2缓冲罐的Cl2管道出口端还与第五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五流量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l2-CO第二混合器的Cl2进口端相连,Cl2-CO第二混合器的混合出口端与第三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三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的反应进口端相连,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的反应出口端与第四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四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反应保护器的进口端相连,COCl2反应保护器的出口端与第五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五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分配器的COCl2进口端相连;
COCl2分配器的第一COCl2分配端与第一分配电磁阀的COCl2进口端相连,COCl2分配器的第二COCl2分配端与第二分配电磁阀的COCl2进口端相连,COCl2分配器的第三COCl2分配端与第三分配电磁阀的COCl2进口端相连,……,COCl2分配器的第M COCl2分配端与第M分配电磁阀的COCl2进口端相连;当其生产线需要COCl2时,将连通管道与第一分配电磁阀的COCl2出口端、第二分配电磁阀的COCl2出口端、第三分配电磁阀的COCl2出口端、……、第M分配电磁阀的COCl2出口端之一连接,对应的控制其第一分配电磁阀、第二分配电磁阀、第三分配电磁阀、……、第M分配电磁阀打开,向其生产线输送所需的COCl2
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第一流量控制端与第一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二流量控制端与第二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三流量控制端与第三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四流量控制端与第四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五流量控制端与第五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通断控制端与第一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二通断控制端与第二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三通断控制端与第三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四通断控制端与第四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五通断控制端与第五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分配控制端与第一分配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二分配控制端与第二分配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三分配控制端与第三分配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M分配控制端与第M分配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
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数据传输模块,控制器根据数据传输模块接收云平台发送的控制命令,对生成的COCl2通过COCl2分配器进行分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通过利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陆云平台后向其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数据传输无线模块或/和数据传输有线模块;
数据传输无线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无线数据传输端相连,数据传输有线模块的有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有线数据传输端相连;
或/和数据传输无线模块包括WiFi数据传输无线模块、4G数据传输无线模块、5G数据传输无线模块、Lora数据传输无线模块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WiFi数据传输无线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WiFi无线数据传输端相连,4G数据传输无线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4G无线数据传输端相连,5G数据传输无线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5G无线数据传输端相连,Lora数据传输无线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Lora无线数据传输端相连;
或/和数据传输有线模块包括RS48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百兆RJ4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千兆RJ4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RS48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的有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RS485有线数据传输端相连,百兆RJ4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的有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百兆RJ45有线数据传输端相连,千兆RJ45数据传输有线模块的有线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的千兆RJ45有线数据传输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Cl2预热罐、CO预热罐、第六通断电磁阀和第七通断电磁阀;
第六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与Cl2缓冲罐的Cl2管道出口端相连,第六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l2预热罐的预热进口端相连,Cl2预热罐的预热出口端与第二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Cl2预热罐的预热出口端还与第五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七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与CO缓冲罐的CO管道出口端相连,第七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预热罐的预热进口端相连,CO预热罐的预热出口端与第四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其具体连接为:Cl2缓冲罐的Cl2管道进口端与第一流量电磁阀的出口端相连,Cl2缓冲罐的Cl2管道出口端与第六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六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l2预热罐的预热进口端相连,Cl2预热罐的预热出口端与第二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二流量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l2-CO第一混合器的Cl2进口端相连,CO缓冲罐的CO管道进口端与第三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CO缓冲罐的CO管道出口端与第七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七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预热罐的预热进口端相连,CO预热罐的预热出口端与第四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四流量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l2-CO第一混合器的CO进口端相连;Cl2-CO第一混合器的混合出口端与第一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一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的反应进口端相连,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的反应出口端与第二通断电磁阀的反应物进口端相连,第二通断电磁阀的反应物出口端与Cl2-CO第二混合器的混合进口端相连;
Cl2预热罐的预热出口端还与第五流量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五流量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l2-CO第二混合器的Cl2进口端相连,Cl2-CO第二混合器的混合出口端与第三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三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的反应进口端相连,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的反应出口端与第四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四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反应保护器的进口端相连,COCl2反应保护器的出口端与第五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五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分配器的COCl2进口端相连;
COCl2分配器的第一COCl2分配端与第一分配电磁阀的COCl2进口端相连,COCl2分配器的第二COCl2分配端与第二分配电磁阀的COCl2进口端相连,COCl2分配器的第三COCl2分配端与第三分配电磁阀的COCl2进口端相连,……,COCl2分配器的第M COCl2分配端与第M分配电磁阀的COCl2进口端相连;
控制器的第一流量控制端与第一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二流量控制端与第二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三流量控制端与第三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四流量控制端与第四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五流量控制端与第五流量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通断控制端与第一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二通断控制端与第二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三通断控制端与第三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四通断控制端与第四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五通断控制端与第五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六通断控制端与第六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七通断控制端与第七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分配控制端与第一分配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二分配控制端与第二分配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三分配控制端与第三分配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第M分配控制端与第M分配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循环器,水循环器的第一出口端与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的降温进口端相连,水循环器的第一进口端与第八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八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的降温出口端相连;在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第八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第八通断控制端相连;
水循环器的第二出口端与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的降温进口端相连,水循环器的第二进口端与第九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九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的降温出口端相连;在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第九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第九通断控制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CO预热罐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或/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压力数据输入端相连,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三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CO预热罐的加温进口端与水循环器的第三出口端相连,CO预热罐的加温出口端与第十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十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水循环器的第三进口端相连,第十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第十通断控制端相连;
在Cl2预热罐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或/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压力数据输入端相连,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四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Cl2预热罐的加温进口端与水循环器的第四出口端相连,Cl2预热罐的加温出口端与第十一通断电磁阀的进口端相连,第十一通断电磁阀的出口端与水循环器的第四进口端相连,第十一通断电磁阀的流量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第十一通断控制端相连。预设Cl2温度阈值在35℃~50℃,优选50℃,其进水温度为36.5℃~51.5℃,优选,进水温度为51℃,出水温度为35℃~51℃,优选出水温度为50℃;CO预热温度阈值在20℃~30℃,优选25℃;其进水温度为21.5℃~32℃,出水温度为23℃~31℃,优选出水温度为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陆云平台;
S2,登陆云平台后,对控制参数进行更改,将更改后的控制参数发送至控制器;
S3,控制器验证后,将更改后的控制参数作为本次以后续运行的控制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控制器未接收到更改控制参数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a,系统初始化,初始化包括:
控制器分别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第十一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以及向其第一分配电磁阀~第M分配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管路呈截止状态;
S3b,若控制器接收到生成COCl2触发控制信号,则控制器分别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和第三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并控制进入Cl2缓冲罐中Cl2的量和进入CO缓冲罐中CO的量;
在打开第一流量电磁阀或/和第三流量电磁阀T1min后,所述T1为正数,所述min表示时间单位分,控制器分别向第十通断电磁阀和第十一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命令,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l2预热罐和CO预热罐进行预热;
S3c,当其进入Cl2缓冲罐中Cl2的量等于预设Cl2阈值时,控制器向其第一流量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不再向Cl2缓冲罐内输送Cl2;以及进入CO缓冲罐中CO的量等于其预设CO阈值时,控制器向其第三流量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不再向CO缓冲罐内输送CO;
S3d,当控制器接收到第四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l2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六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l2缓冲罐中的Cl2进入Cl2预热罐预热;当控制器接收到第四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l2预热温度阈值,Cl2预热温度阈值大于预设Cl2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二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l2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的Cl2量等于预设Cl2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二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一混合器内输送Cl2
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O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七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缓冲罐中的CO进入CO预热罐预热;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等于预设CO预热温度阈值,CO预热温度阈值大于预设CO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四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O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一混合器的CO量等于预设CO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四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一混合器内输送CO;
S3e,待Cl2和CO在Cl2-CO第一混合器内混合充分后,控制器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信号,将Cl2-CO第一混合器内的Cl2和CO混合气体排入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进行反应;待Cl2-CO第一混合器内的Cl2和CO混合气体全部排入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一通断电磁阀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l2-CO第一混合器向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通入Cl2和CO混合气体的管道关闭;
S3f,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八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进行降温;当反应T2min时间后,所述T2为大于T1的正数,控制器向其第二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内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通入Cl2-CO第二混合器中,待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内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全部通入Cl2-CO第二混合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二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一生成反应器向Cl2-CO第二混合器通入未反应完的剩余气体的管道关闭;
S3g,控制器向其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预热后的Cl2进入Cl2-CO第二混合器,并当其进入Cl2-CO第二混合器的Cl2量等于预设Cl2第二混合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五流量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不再向Cl2-CO第二混合器内输送Cl2;待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气体混合充分后,控制器向其第三通断电磁阀发送打开控制信号,将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混合气体排入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进行反应;待Cl2-CO第二混合器内的混合气体全部排入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三通断电磁阀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l2-CO第二混合器向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通入混合气体的管道关闭;
S3h,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器向其第九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水循环器中的循环水循环对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进行降温;当反应T3min时间后,所述T3为大于T1的正数,且T3为小于T2,控制器向其第四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内的物质通入COCl2反应保护器中,待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内的物质全部通入COCl2反应保护器后,控制器向其第四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第二生成反应器向COCl2反应保护器通入物质的管道关闭;
S3i,控制器向其第五通断电磁阀发出打开控制信号,使其COCl2通入COCl2分配器,待COCl2全部通入COCl2分配器后,控制器向其第五通断电磁阀发出关闭控制信号,使其COCl2反应保护器向COCl2分配器通入COCl2的管道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登陆客户端判断其是否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登录:
若登陆方式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登录,则执行步骤S12;
若登陆方式不为记住登陆账号和登陆密码,则执行步骤S16;
S12,获取其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包括CPU唯一ID号、主板唯一ID号、RAM唯一ID号之一;对其得到的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进行运算,得到其登录校验码;
判断其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是否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一致:
若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一致,则执行步骤S13;
若计算得到的登录校验码与存储于该登录客户端上的登录校验码不一致,则执行S16;
S13,获取其保存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对获取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进行解析,得到其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其登录账号的得到方式为:
对安全登录账号通过密钥进行解密,得到其解密安全登录账号,再利用其用户的私钥对其解密安全登录账号进行解密,得到其登录账号;
其登录密码的得到方式为:
对安全登录密码通过密钥进行解密,得到其解密安全登录密码,再利用其用户的私钥对其解密安全登录密码进行解密,得到其登录密码;
S14,对得到的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安全传输处理,得到其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其得到传输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利用其云平台的公钥对其登录账号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加密登录账号利用其密匙进行加密,得到其传输登录账号;
其得到传输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利用其云平台的公钥对其登录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加密登录密码利用其密匙进行加密,得到其传输登录密码;
S15,将其得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发送至云平台进行验证;
S16,提取其账号输入框输入的登录账号以及密码输入框输入的登录密码,执行步骤S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若为首次登录的登录账号,包括以下步骤:
S121,登陆客户端判断其是否登陆云平台成功:
若登陆客户端登陆云平台成功,则执行下一步;
若登陆客户端登陆云平台失败,则等待登陆客户端登录成功;执行下一步;
S122,获取其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对其得到的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和登陆符进行运算,将其得到的登录校验码存储于登陆客户端上;
S123,提取其账号输入框输入的登录账号以及密码输入框输入的登录密码,对其提取的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安全处理后得到其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对其得到的安全登录账号和安全登录密码存储于登陆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3中得到安全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对登录账号利用用户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安全账号,再利用密钥对其加密安全账号进行加密,得到其安全登录账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3中得到安全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对登录密码利用用户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其加密安全密码,再利用密钥对其加密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其安全登录密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云平台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和传输登录密码进行解码处理,得到其云登录账号和云登录密码;
S22,对其得到的云登录账号和云登录密码进行账号和密码校验处理;
S23,判断其云校验登录账号和云校验登录密码是否存在于云平台:
S231,判断其云校验登录账号是否存在于云平台:
若云校验登录账号存在于云平台,则执行下一步;
若云校验登录账号不存在于云平台,则对其提示在账号输入框输入的账号不存在;
S232,判断其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是否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一致:
若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一致,则登录成功;
若步骤S22中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与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云校验登录账号所对应的云校验登录密码不一致,则登录失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得到云登录账号的方式为:
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账号利用密匙进行解码,得到其云解码传输登录账号,对其得到的云解码传输登录账号利用其云平台的私钥进行解码,得到其云登录账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得到云登录密码的方式为:
对接收到的传输登录密码利用密匙进行解码,得到其云解码传输登录密码,对其得到的云解码传输登录密码利用其云平台的私钥进行解码,得到其云登录密码。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2中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唯一ID码包括CPU唯一ID号、主板唯一ID号、RAM唯一ID号之一。
CN202111009094.5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672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9094.5A CN113672011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9094.5A CN113672011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2011A true CN113672011A (zh) 2021-11-19

Family

ID=7854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9094.5A Pending CN113672011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201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221A (zh) * 2013-08-26 2013-12-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对移动应用的安全登录方法、系统和装置
CN206838039U (zh) * 2017-05-22 2018-01-05 临沂大学 一套智能型微通道反应组合设备
CN110627764A (zh) * 2019-10-15 2019-12-31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乙烯酯生产设备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2328349A (zh) * 2020-11-05 2021-02-05 金蝶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设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859957A (zh) * 2020-01-17 2021-05-28 刘睿妍 用于电力通信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295819A (zh) * 2021-06-30 2021-08-24 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甲醇羰基氧化法制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评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221A (zh) * 2013-08-26 2013-12-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对移动应用的安全登录方法、系统和装置
CN206838039U (zh) * 2017-05-22 2018-01-05 临沂大学 一套智能型微通道反应组合设备
CN110627764A (zh) * 2019-10-15 2019-12-31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乙烯酯生产设备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2859957A (zh) * 2020-01-17 2021-05-28 刘睿妍 用于电力通信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328349A (zh) * 2020-11-05 2021-02-05 金蝶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设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295819A (zh) * 2021-06-30 2021-08-24 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相甲醇羰基氧化法制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评价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宗耀等: "以技术创新加快氯碱企业氯产品结构调整步伐", 《氯碱工业》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9832B (zh) 智能门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528895B2 (ja) 公共通信用キ―管理方式
CA2023872C (en) Databaseless security system
CN102104479B (zh) 量子公钥加密系统、密钥产生方法、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
EP2252961B1 (en) A strong authentication token generating one-time passwords and signatures upon server credential verification
CN108471352B (zh) 基于分布式私钥的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01703A (zh) 动态密码锁系统及解锁方法
CN106971441A (zh) 一种开锁方法、门锁、钥匙和锁具
US4733345A (en) Computer-telephone security device
CN107395751A (zh) 一种智能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5006051A (zh) 智能遥控门锁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7154847A (zh) 面向离线环境的密码生成方法、验证方法及其智能设备
CN103116730A (zh) 一种dpapi加密数据的解密方法和系统
CN115100762B (zh) 一种生成12位真随机动态口令的安全开锁方法
CN113672011A (zh) 一种系统云平台安全光气控制方法
CN108288315A (zh) 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开启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100485A (zh) 一种智联保险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56790A (zh) 一种用于生成光气平台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651326A (zh) 一种用于生成光气平台系统
CN112883386A (zh) 一种数字指纹处理及签名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77177B2 (en) Secure RFID tag identification
CN209590932U (zh) 一种蓝牙智能锁
CN102411692B (zh) 一种运行终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8032749B2 (en)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and/or regulating a system
CN103595523B (zh) 基于混沌变换的文件加解密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