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18A - 带有预装数据接头的智能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预装数据接头的智能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18A
CN1136718A CN95120007A CN95120007A CN1136718A CN 1136718 A CN1136718 A CN 1136718A CN 95120007 A CN95120007 A CN 95120007A CN 95120007 A CN95120007 A CN 95120007A CN 1136718 A CN1136718 A CN 1136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eam
housing
card
smart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20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518C (zh
Inventor
J·L·布罗斯查德
D·S·斯卢普
E·L·雅各布斯
R·E·卡扎曼
小·J·T·拉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itaker LLC
Original Assignee
Whitaker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8/348,01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5653610A/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8/348,01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5667397A/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8/348,02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5520551A/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8/431,21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5667408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Whitaker LLC filed Critical Whitaker LLC
Publication of CN1136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5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5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housing of the card connector
    • G06K7/00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housing of the card connector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rrect insertion of the card, e.g. end detection switches notifying that the card has been inserted completely and correct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带卡缝的智能卡连接器,用于接纳智能卡,该连接器采用一个终端位置开关来探测智能卡的完全插入,终端位置开关包括与固定柱配合的单体弹性部件。数据接头上的接触臂被如此预装,使接头以预定力与智能卡接触并伸入缝中预定距离。壳体基体还包括模制于其上的弹性悬臂推力换向弹簧,用于保护数据接头并提供反作用力,以抵消在智能卡全插入时由常闭弹性部件产生的力。

Description

带有预装数据接头的智能卡连接器
本发明涉及与智能卡或芯片卡(chip card)联用的装置,在所述卡上含有存储信息或其它智能信息,并且尤其涉及用于与这类卡接口的装置,例如读卡机。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与这种智能卡联用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为智能卡阅读机或其它智能卡接口装置的一个部件。更进一步地讲,本发明涉及包括数据接头的智能卡连接器,所述数据接头预先装在连接器壳体中。
目前使用的智能卡或芯片卡由与标准信用卡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的卡构成,卡本身包含智能信息。这种智能信息通常以存储电路形式存在于卡上,这种存储电路可包含只读存储器或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于卡的存储器中的信息随后可由读卡机或卡接口装置使用,以探测存储于卡上的特定信息,例如瞬时银行余额。存储于卡的存储器中的信息还可即时修改,例如特殊证标持有者的保密状态的更改。这类卡还可与有线电视解码器或解密器及卫星系统联用。
尽管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着重于智能卡,但它同样可适用于连接器或类似装置。例如,本发明可用于智能钥匙连接器,并且甚至可用于统称为PCMCIA卡之类的存储卡。
对于这种类型的卡连接器和读卡机来说,为获得满意的性能,必须克服的问题之一是:连接器必须具有应付大量卡插入的功能,并且卡连接器必须具有适应可能引起数据接头和终端位置开关的接触接口变劣或损坏的环境。通常,卡连接器将用于诸如自动柜员机之类的用途中或保密装置中,在这种情况下将有大量的卡与单一卡连接器或阅读机联用。时间一长,这些应用场合中用的卡可能变形,并可能聚集可干扰读卡机工作的杂质。卡还可能翘曲。卡连接器还可能用于室外环境,例如在自动柜员机中的室外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很容易受到环境污染或者长期使用招致氧化。由于这些应用中使用较低的电压和电流,供电之能量不能烧除这些污染或氧化物。因此,为保证从接触区域中消除污染,希望在数据接头与卡接触垫之间建立滑触(wiping)接触。但是,这种滑触接触不允许伴随有过大的力,过大的力可能会损坏数据接头上的镀层或弹性的数据接头本身。因此希望得到恒定的接触或刷触力。这种恒定的接触力只能通过精确地设置数据接头相对于智能卡的位置来实现。而这种精确定位只能由复杂和昂贵的读卡机和/或为各子部件及最终的装配保持精密容差来实现。这两种选择均使得比现有结构增加了造价。
美国专利4900273、5013255和5334034各自公开了智能卡阅读机或连接器。但这些智能连接器均未采用减轻连接器中的数据接头磨损或预装数据接头的手段。
构成本发明的主题的读卡机或读卡机连接器包括预装的弹性数据接头。预装在这里是指:在接头接触插入连接器中的卡缝内的智能卡或芯片卡之前,装于弹性接头或弹簧。通过预装数据接头,要配合的接触点可精确定位,配合力也可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为实现所要求的接触定位和力所需的容差可能比非预装式智能卡连接器结构要增加造价。
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两排安装在壳体基体中的数据接头。接头槽由连接器基体中的隔离棱构成。接触端头与隔离棱壁上的突起部分相配合,以将弹性接触臂置于数据接头上的一个位置,此位置与在无弹性应力的中性状态下由接头占据的位置不同。接头的接触部分由此按预定量伸入卡接触缝中。
在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数据接头安装在一接头腔中。为保证接头在接头腔中精确定位,数据接头上的倒刺迫使接头与接头腔的一个壁配合。接头相对于这个壁精确定位,而且接头腔尺寸或接头本身的变化对于接触点在卡缝中的定位是不重要的。下面将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智能卡连接器的一代表性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智能卡连接器壳体基体的立体图,它示出数据接头的位置、终端位置开关和用于将智能卡连接器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安装柱;
图3是智能卡连接器壳体基体的顶视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的4-4剖线截取的智能卡连接器壳体基体的侧剖图,它示出前盖或杓和安装柱;
图5是壳体基体的部分前视图,它示出基体中心的隔离棱;
图6是数据接头示意图,它示出从基本平冲成的接头体向下弯形成导引部分的方式;
图7是冲制的数据接头带的顶视图;
图8是沿图2中的剖线8-8截取的剖视图,它示出隔离棱和槽,并且在一代表性槽中设置有一代表性数据接头;
图9是沿图3的剖线9-9截取的侧剖图,其中增加了两个代表性数据接头。每一数据接头从同一槽的相对端延伸,一个接头卡入其预装位置,另一接头则处于被压入其预装位置之前的中性位置;
图10是沿图2的剖线10-10截取的剖视图,它示出供数据接头插入的接头腔;
图11与图10相似,它示出被压入接头腔中的一个代表性数据接头;
图12是沿图11的剖线12-12截取的剖视图,它示出接头倒刺与形成接头腔的壁的配合,并示出接头朝腔的一个壁偏置的方式;
图13是盖的内表面示意图;
图14是盖的侧剖图;
图15是显示终端位置开关弹簧和接触柱的配合的示意图;
图16是开关接触弹簧的侧视图;
图17与图9相似,它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盖上的棱用于偏折后接头,以在卡插入卡缝时防止擦损;
图18与图9和17相似,它示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其中,盖偏折接头,以使后接头不引起擦损。
图1中所示的智能卡连接器2要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中,并提供智能卡可插入的接口,以便由智能卡接口电路从智能卡中读出数据或将数据写入智能卡。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包括壳体基体4和壳体盖6,两者均有一个位于壳体前部的入口或卡进入护套8。基体4和盖6形成卡缝10,此缝从壳体前部通过护套或入口8向智能卡连接器2的后部延伸。
壳体基体4和壳体盖6是分别由常规的热塑性材料注模制成的。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这些壳体组件是由PCT塑料模制成的,例如由Kodak公司提供的Ektar塑料。
图1还示出安装柱20,它从壳体基体4的底部伸出,用以将智能卡连接器固定至印刷电路板。图1还示出支脚22,它将智能卡连接器置于印刷电路板之上,以容许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头的适当安装和清理。
壳体基体4也示于图2中,其中示出的是壳体基体的上表面。壳体基体4的上表面构成卡缝10的底。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基体4中安装有8个数据接头12,接头位置适于配合插入卡缝10中的智能卡上的接触垫。在此实施例中,4个数据接头12从壳体基体4的前部延伸,另外4个偏置接头从壳体基体4的后部延伸。数据接头是弹性的,且只有数据接头12的接触臂在壳体基体4的上表面之上延伸,以与插入卡缝10的智能卡上的接触垫配合。智能卡连接器2还包括一个常闭终端位置或行程开关端,它位于卡缝10和壳体基体4的后部。终端位置开关由开关弹簧14和开关柱16形成,弹簧14和柱16固定在壳体基体4中。开关弹簧14和开关柱16设置于从壳体基体4的后部延伸的4个数据接头的一侧。壳体基体还包括两个推力换向弹簧18,它们是模制的壳体基体的一部分。这些推力换向弹簧18位于前数据接头12的触点的稍前部,在数据接头12的阵列的每一侧设置有一个换向弹簧18。
壳体基体4具有一个周缘24,它围绕两侧并部分地沿壳体基体4的上表面后部延伸。缘24的顶部位于内上表面26上方,缘24的顶部与表面26之间的间隙形成装配好的智能卡连接器2中的缝10的下半部分。一台阶28在周缘24和表面26之间延伸,并邻近壳体基体4的后部两侧。当智能卡完全插入缝10中时,这个台阶28起卡止挡作用。一个下表面凹进表面26之下方的凹口30位于沿壳体基体后部的缘24的两侧部分之间。4个后数据接头12、开关弹簧14和开关柱16是在此凹口30中固定至壳体基体4上的。隔离棱32从凹口30的底部向上延伸而形成接头槽34,各数据接头12被置于接头槽34中。这些隔离棱32和接头槽34从壳体基体4的后部向位于壳体基体前部的入口8延伸。四个大致方形的开口50穿过表面26从其顶部延伸至底部。沿壳体基体4的两侧并邻近缘24设置的这四个开口50是为免除不需要的塑料而形成的,因而不是必需的。接头槽34在开口50之间延伸,每一槽34容纳两个数据接头12,其中一个从壳体基体4的前部延伸,另一个则从后部延伸。安装柱20和支脚22模制为缘24的组成部分,它们均从下表面或缘24延伸。在图2中,护套或入口8的下半部分局部示于壳体基体4的前部。这个护套是以局剖形式示出的,以便显露出壳体基体4的其它元件和安装于壳体基体内的部件。护套或入口8上的斜表面52为智能卡插入缝10中提供了导引。
在图3的顶视图、图4的侧剖图和图5的前视图中示出了壳体基体4的其它细节。正如前面所讨论的,数据接头12、开关弹簧14和开关柱16安装在壳体基体4中。其中插装数据接头的数据接头安装腔38设置在壳体基体4的前部护套8之后以及壳体基体4后部形成的凹口30中。预装舌片36从各隔离棱32顶部横向延伸至邻接槽34中。预装舌片36有两排。预装数据接头12将设置于槽34中并将延伸至槽预装舌片36之下。开关安装孔40位于凹口30中且处于开关柱安装孔42后方,这两个孔均设在数据接头12的安装孔38的一侧。所示的安装柱20和支脚22从壳体基体4的下表面起沿外缘延伸。壳体基体4是采用无侧拉的直拉模(straigkt pull mold)模制成的。间隙孔44和槽46穿过缘24在安装柱20的相对侧延伸,这样便可能在邻近安装柱的下端处形成锁销式和凸轮式表面。六个盖安装孔48位于沿壳体基体4的侧部和后部的缘24中。这些孔48将接纳盖安装脚,以便正如后面讨论盖时所看到的那样将盖固定至基体4上。为安装盖,也可采用8个孔和安装脚。
图4示出壳体基体4的部分,其中包括推力换向弹簧18、安装柱20和盖安装孔48。每一推力换向弹簧18由一个与基体4整体模制的悬臂梁构成。位于推力换向弹簧18的各侧的两条缝与顶部的缝一起界定了此推力换向弹簧。这个悬臂梁是在模制基体的过程中由形成缝的叶片或壁形成的。从图4的侧视图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每一推力换向弹簧18具有一个上凸的半柱形凸头54,此凸头邻近此悬臂推力换向弹簧18的自由端并远离其基体部分56。这个凸头54通常在卡缝10中伸至壳体基体4的上表面26之上方。当卡插入卡缝10中时,卡触压凸头54,换向弹簧18被向下压,同时卡被朝缝10顶部方向上推。这种作用有几个用途。首先,它可为卡缝提供控制性导引,从而防止卡在壳体基体的任何不规则表面上擦损。第二,通过上推卡,较小的力施加于弹性数据接头12,在卡和数据接头发生相对运动过程中尤为明显,因此可以延长数据接头12的寿命。推力换向弹簧18与卡的配合还产生一个摩擦力,这可防止卡回移出缝,并可抵抗由终端位置弹簧14产生的力。
图3、4和5还示出间隙44和46以及位于安装柱20上的面朝上的表面62和66,表面62和66是由通过间隔开口延伸的模制塞形成的。每一安装柱包括两个从壳体基体4的下表面延伸出的分离的腿。这两个腿是由在基体4下表面与安装柱20的自由端之间延伸的槽70构成的。每一安装柱腿均为弹性的。安装柱锁合腿60位于槽70的内侧,而安装柱紧固腿58近靠壳体基体4的外侧。每个腿在其末端附近有增大的截面。安装柱锁合腿60面朝下的斜削或倾斜表面64和垂直于安装柱腿60的轴线延伸的面朝上的锁合表面62。当壳体基体4向下插入印刷电路板中的安装孔内时,斜切表面64促使腿60弹性地向内偏移,从而容许腿60进入安装孔。一旦完全插入,锁合表面62将与印刷电路板的下表面配合,从而防止壳体基体4和智能卡连接器2向上抽出。只有有意地在安装柱腿60上施加侧向力,才将使锁合表面62脱离与印刷电路板的配合。另一安装腿58也具有面朝下的倾斜表面68,此表面也能使此腿向内偏折,从而容许安装柱20插入安装孔。不过,紧固腿58具有面朝上的斜削表面66。这个面朝上的斜削或倾斜表面66不能以与锁合表面62相同的方式锁合至印刷电路板底部。这个斜削表面沿柱安装孔的周缘与印刷电路板配合,并且,如果印刷电路板的厚度小于其额定尺寸的话,此表面将壳体基体4和智能卡连接器20拉向要装配的印刷电路板。连接器2则将紧贴印刷电路板,这有助于保证智能卡连接器在印刷电路板上适当定位。另一方面,面朝上的斜削表面66将为具有大于其额定尺寸的厚度的印刷电路板提供更大的配合范围。对于这些更厚的印刷电路板而言,安装柱腿60上的锁合表面62可能不完全利用,因为它仍处于印刷电路板孔的约束范围内。这对于仅采用正交锁合表面的常规安装柱来说当然是实际问题。但面朝上的斜削表面66将部分地与印刷电路板的下表面配合,或者说至少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配合,从而提供一定程度的锁合。这个斜削表面将有助于消除印刷电路板和壳体基体4的任何配合偏差,从而保证紧密的而非松驰的配合。在大多数电路板上,锁合仍由另一腿60上的正交表面62维持。
智能卡的此实施例的壳体由壳体基体4和装至基体的壳体盖6两部分构成。盖6示于图13和14中。盖6是一个大致平整的模制部件,它由与基体4相同的材料形成。面朝下的倾斜表面74位于盖6的前部,并与基体4上的相对置的倾斜表面52一起形成倾斜的进入护套或入口8。盖6的底表面上还模制有六个向下延伸的脚72。这些脚72定位时插入壳体基体4上的脚安装孔48中。通过将脚72插入孔48中,盖6可以很容易地固装。为将脚72固定于孔48中,可采用任意种常规技术。脚和孔的尺寸适于形成压配合。另外,脚72可以超声方式粘结于孔48中,或者它们可以热装配。为将盖6固定至基体4,脚也可设置锁合表面。此外,盖6可通过采用与绕周缘对置部分相配合的锁合件固定至基体。
图6和7示出数据接头12。这些数据接头12是采用诸如磷铜之类的弹性金属材料冲压形成的。要配合的接触区可用诸如黄金之类的贵金属涂镀。要焊连至印刷电路板的引脚部分可以镀锡铅焊料。这些接头实质上是常规的弹性接头,它们包括接触臂88,在邻近臂88末端处设有接触点或脊点96。接触点或脊点96是具有两个斜置部分94和98的一个凸形部分的一部分,两斜置部分94和98各位于脊点96的一侧。预装翼片100从接触臂88上横向伸出并邻近凸形接触部分。如图7所示,每一接触臂88是梯形的。数据接头12的另一端弯折一定角度,此角度最初小于90°,从而形成固装脚和焊脚部分90。这个焊脚90包括一个引脚部分,后者将伸至壳体外部,以便建立与外部电路的电接触,外部电路通常是安装连接器2的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固装用倒刺92邻近弯折处形成,以便数据接头12可以挤压入壳体基体4前部和后部的接头安装孔38中。两个固装用倒刺设置于单体接头的各侧。这些倒刺的顶端相对于数据接头的引脚部分的平面成一定角度,以便这些倒刺与插装接头的接头腔38的内壁配合。这种配合示于图12中,其中显示出,倒刺不仅插入界定腔的壳体壁,而且还使接头偏移而与腔的后壁配合。此后壁为腔的相对侧壁,接触臂88从此壁延伸。通过施力使接头与此壁配合,数据接头可以更精确地在腔38中并相对于卡缝10定位。邻近倒刺92设有推压突耳104,当数据接头12插入腔38中时,一个插装工具与此推压突耳104配合,促使各接头进入其相应腔。这种结构使得接头在壳体中更稳定并提供了改善的接触维持特性。接头具有三个平坦的接触面而不是三个接触点,这可形成标准的U形接触。这三个平接触区使接头向腔的一侧偏移并吸收腔的容差,从而改善配合面的精确定位。这种结构为智能卡连接器改善了接触维持性能,从而能更好地控制接头排中的正交力和应力。
图7示出一个承载带102,多个数据接头12从此带上并排伸出。这些接头最初是以大致平坦的结构冲压的,当然除了由斜置部分94和98形成的凸形或突起接触部分之外。这些接头随后按图6所示状态弯折,以便引脚部分94相对于接触臂88按锐角延伸。
数据接头12从上方经壳体基体的顶表面插入壳体基体4的腔38中,同时接头取图6中虚线所示的弯折结构。接头弯折线邻近接头腔。当数据接头12的引脚部分通过腔插至壳体的外部时,接触臂88开始在壳体基体4的上表面之上延伸,如图9左侧的接头所示的那样。处于此位置的接头12是处于其中或接触臂88中无弹性应力的中性状态。不过,接触臂88是与隔离棱32之间的槽34对准的(见图2)。接触臂88随后卡入槽34中到达图9右侧接头所示的预装位置。数据接头仍然绕邻近接头腔的弯折线翘曲,并且接头包括一个具有较低弹簧系数(spring rate)的弹簧。所以在卡上产生的接触力不会过大。形成槽34的隔离棱32是弹性的,横向的槽预装舌片36与接头预装翼片100是对齐的。当每一接触臂88插入其相应槽34中的预装位置时,接头预装翼片100与槽预装舌片36相配合,使相应隔离棱32在相应槽各侧外偏。一旦接头预装翼片100卡入槽预装舌片36之下,接头便保持在其预装位置上,只有凸形接触部分在基体4和隔离棱32的顶表面之上伸入基体4上方的卡缝10中。因此,预装接头伸入缝10中预定量。盖6随后可安装在基体4上形成卡缝10。每一数据接头12上的接触脊点96的位置现相对于壳体基体的顶表面是固定的。应指出的是,脊点96的位置相对于卡缝10的中心线是不精确定位的。不同的盖可安装在包括预装接头的相同基体上,形成不同厚度的缝10。无论卡的厚度如何,接头12和脊点96相对于卡上的接触表面的位置将是相同的。另外,由于这种受控的预装,由数据接头12产生的接触力将是相同的。
图15和16示出开关弹簧14和开关柱16,它们一起构成这种智能卡连接器中使用的常闭终端位置开关。开关弹簧14包括一个由常规弹性金属材料冲压形成的部件。此弹簧呈U形结构,其两臂和连接曲段一起形成可变形的弹簧部分76。这个可变形弹簧部分的前部连接有一个滑触接触部分78,它是以约160°角朝向弹簧的后部形成的。这个接触或滑触部分78连接一个前延伸部分80,后者以约65°角延伸形成。当被装在壳体基体4上时,这个前延伸部分80伸入卡缝60中。在前延伸部分80的端部弯折形成一个卡配合耳片82,以提供一个卡配合表面。当置于壳体基体4中时,此耳片通常位于卡缝10中。安装脚84设在此弹簧上可变形部分76的与滑触接触部分相对的一端处。这个安装脚大致垂直于弹簧其它部分延伸,并包括固装倒刺86。当安装脚84插入壳体基体4中的弹簧安装孔40中时,这些固装倒刺与壳体基体配合,以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基体中。包括锡铅镀层的脚84的末端形成焊脚,它在壳体基体4的底表面之下延伸,并可焊至印刷电路板中的金属化通孔中。
开关柱16可以是多种简单的接头销柱中的任一种。在此优选实施例中,此柱16为外径约0.0169英寸的黄铜线,它可在接触区镀贵金属,并可在要焊至印刷电路板的端部具有锡铅镀层。此柱中可冲压出一个压配合维持区,以提供线柱16在壳体基体4的凹口30中的柱安装孔42中的压配合。另外,这个开关柱可形成常规的方柱结构。
在常闭状态时,柱16在大致滑触接触部分78的中部与弹簧接触。当卡抵压耳片82时,弹簧16可向后偏折至由图15中的虚线所示的位置附近。在这种打开状态时,弹簧16不再与柱16配合(接触)。开闭状态之间的总偏移量可以在0.03英寸量级。打开开关将被智能卡阅读机理解为:卡已插入卡缝10中,且与后部的卡止挡台阶28接触。在此时,推力换向弹簧18将抵靠卡的下表面,并对弹簧14的回复力提供反作用力。当卡取出时,弹簧14将返回其常闭位置。由于滑触接触部分78相对于弹簧部分76有一定角度并在倾斜切向与柱16接触,因此在弹簧14和柱16之间存在滑触作用,此作用有利于从配合表面上除去杂污并保证接触的可靠性。此U形弹簧是单体的弹性部件,而且这种弹簧比通常用于终端位置开关中的常规双体弹性部件占据更小的空间。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一可选实施例的侧剖图。图17示出带数据接头12的壳体基体,接头12安置于壳体基体中,此图为接头预装之前的状态。在此实施例中,壳体基体不包括从棱32上伸出的横向舌片36。从所有其它方面讲,图17所示的壳体基体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采用的壳体基体是相同的。此第一可选实施例的数据接头12不包括翼片100,但在所有其它方面与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的数据接头是相同的。接头12以相同方式保持于壳体基体中,并以相同方式与卡缝10下方的槽34对准。图17还示出用于此第一可选实施例的一个盖。这个盖的后缘上包括四个盖棱106,并且在所有其它方面与图14中所示的盖6是相同的。这些盖棱106以与四个后接头12对准的方式定位,即对准弹性接触臂或梁的后部并邻近要插入接头腔38的接头弯折处。盖棱106的尺寸适于在盖固装于壳体基体时抵压接头。在装配过程中,这些盖棱106在接头12上施加预压力,并且当完全装配好时,后接头12从其中性位置偏折或偏置至偏移的或预装的位置。棱106具有足够大的高度,以便使后接头12偏置足够大的距离,从而使后接头12的端部伸入槽34中与图2所示状态大致相同的深度。后接头12的端部不再位于缝10中,因此插入缝中的卡将不触碰这些面朝前的接头端或顶108。包括接触点96在内的每一接头的接触部分仍伸至卡缝中,以便与卡上的接触区配合。邻近入口8的面朝后的前数据接头12在盖装配至基体的过程中也从未偏移的中性状态偏移。盖的底表面在接触部分的接触点96处接触前接头。因此这些前数据接头在装配过程中被预装。这种结构适用于具有(例如)约2mm的厚度的厚智能卡或芯片卡。
图18中示出的第二可选实施例与图17中所示的第一可选实施例相似。此第二可选实施例适用于具有(例如)约0.76mm的厚度的薄智能卡或芯片卡。除了盖6上省去了棱106以及盖的尺寸作成使盖和基体之间的卡缝10的高度小于图17的实施例的卡缝高度之处,图18的实施例与图17的实施例是相同的。在此第二可选实施例中,盖与前和后数据接头12的接触点96均接触,并按足够的程度偏置或预装接头而使接头顶端108位于卡缝10之下的槽34中,这样顶端108就不暴露。两个可选实施例采用相同的数据接头12和相同的壳体基体4。图17的厚卡结构采用一种盖,而图18的薄卡结构采用第二种盖。
尽管在此仅描绘了本发明的三个代表性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包括这种基本发明构思的其它结构也是明显的。例如,槽预装舌片可以是在数据接头插入安装腔之后装至壳体基体的分离部件。另外例如,数据接头可插接模制于壳体基体中,其接触臂按这里所述的方式预装。如果在包含本发明的产品中仅仅是为解决擦损问题,则只需将面朝前的数据接头卡入接头槽中。所选的非预装接头也起到与模制的推力换向弹簧相同的作用。这些例子仅是未脱离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部分改变方式。因此,权利要求不应解释为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2),用于与智能卡阅读机联用,该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此壳体包括:基体(4)和盖(6);安装柱(20),用于将壳体装至印刷电路板;缝(10),从一侧延伸入壳体,且其构形适于智能卡插入此缝中;数据接头(12),设置于壳体中并从基体(4)伸至缝(10)中,当智能卡插入缝中时,数据接头与智能卡配接,每一数据接头由一弹性部件构成;以及终端位置开关(14、16),当智能卡完全插入缝(10)中时,此开关与智能卡配合;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智能卡插入缝(10)的过程中,壳体对智能卡与数据接头(12)的配接进行约束,以防止卡被数据接头擦伤,并减少在插入和抽出过程中在卡和数据接头上产生的磨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基体(4)包括伸入缝(10)中的推力换向弹簧(18),用于将智能卡推向壳体盖(6),在智能卡插入缝(10)的过程中,每一推力换向弹簧(18)可根据与智能卡的配合而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推力换向弹簧(18)由悬臂弹簧构成,它们在数据接头(12)的相对侧伸入缝(10)中,推力换向悬臂弹簧基体部分(56)靠近供智能卡插入的缝的前部,每一推力换向悬臂弹簧(18)包括一个伸入缝(10)中的凸头(54),用于配接智能卡。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数据接头(12)位于壳体基体(4)中,盖(6)至少与数据接头(12)的一部分配合,以将数据接头(12)从中性位置预先加装至预装位置,在预装位置时数据接头(12)较少地伸入缝中。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基体(4)与数据接头(12)配合,以通过壳体基体与数据接头如此配接而对数据接头预加装,即,使数据接头从中性位置偏移至预装位置,在后一位置中,每一数据接头(12)较少地伸入缝(10)中。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数据接头(12)包括接触臂(88)和引脚部分(90),数据接头(12)被置于接头腔中,接触臂(88)伸入壳体基体(4)中的与缝(10)连通的相应槽(30)中以及缝(10)中,接触臂(88)与槽中的壳体舌片(36)配合,以预装数据接头(12)。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槽是由壳体棱(32)形成的,槽中的壳体舌片(36)由从棱上伸出的突起构成,棱是可变形的,从而容许接触臂(88)卡入相应槽中而预装数据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终端位置开关包括装在壳体基体(4)中的可变形的弹簧(14)和固定柱(16),可变形弹簧(14)伸入卡缝(10)中并超过止挡台阶(28),可变形弹簧还包括一个滑触部分(78),当可变形弹簧与固定柱配合时,滑触部分接触固定柱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终端位置开关由一常闭开关构成,智能卡完全插入缝(10)中时会使终端位置开关弹簧(14)脱离与固定柱(16)的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可变形弹簧(14)由一U形部件构成,滑触部分(78)位于此U形部件的一个腿上。
CN95120007A 1994-12-01 1995-11-30 带有预装数据接头的智能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5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48,015 1994-12-01
US08/348,019 US5653610A (en) 1994-12-01 1994-12-01 Smart card connector with card biasing means
US348,019 1994-12-01
US08/348,015 US5667397A (en) 1994-12-01 1994-12-01 Smart card connector
US08/348,025 US5520551A (en) 1994-12-01 1994-12-01 Molded latching apparatus for printed circuit mounted components
US348,025 1994-12-01
US431,210 1995-04-28
US08/431,210 US5667408A (en) 1994-12-01 1995-04-28 Smart card connector with preloaded data contac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18A true CN1136718A (zh) 1996-11-27
CN1086518C CN1086518C (zh) 2002-06-19

Family

ID=27502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200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518C (zh) 1994-12-01 1995-11-30 带有预装数据接头的智能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0715272A3 (zh)
JP (1) JPH08227761A (zh)
KR (1) KR960027078A (zh)
CN (1) CN108651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2299A1 (en) 2007-01-25 2008-08-07 Zte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18976U1 (de) * 1996-11-04 1997-01-16 Thomas & Betts Gmbh Lesegerät für Chipkarten
DE19645460A1 (de) * 1996-11-05 1998-05-07 Thomas & Betts Gmbh Lesegerät für Chipkarten
JPH1197109A (ja) * 1997-09-16 1999-04-09 Alps Electric Co Ltd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KR100333312B1 (ko) * 1998-06-09 2002-04-24 임봉순 카드리더용 커넥터의 구조
JP2001015194A (ja) * 1999-05-05 2001-01-19 Thomas & Betts Corp <T&B> プリント配線板から持ち上げた配置で使用する改良型スマート・カード読取器
KR200183112Y1 (ko) * 1999-11-23 2000-05-15 한국몰렉스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에 부착되는 공간 절약형 커넥터
US6508673B2 (en) 2000-04-05 2003-01-21 Mcdowell Jennifer Lyn Low cost smart card reader, extension style, with wiping contacts
KR100416499B1 (ko) * 2001-06-13 2004-01-31 어드밴텍테크놀로지스(주) 회로기판의 확장슬롯 커버
US20070099513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Savage Dan J Plug-i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GB2508351A (en) * 2012-11-28 2014-06-04 Pulse Function F6 Ltd A card fixing device for mounting a card in a device 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mo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097A (en) * 1895-04-23 Louis boudreaux
JPS63148386A (ja) * 1986-12-12 1988-06-21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Icカ−ドリ−ダ
FR2623314B1 (fr) 1987-11-13 1991-06-14 Cit Alcatel Cadre de contact pour lecteur de carte a puce, avec contact de fin de course
FR2633751B1 (fr) * 1988-07-01 1991-09-20 Cit Alcatel Lecteur de carte a puce
FR2638293B1 (fr) 1988-10-26 1991-01-18 Itt Composants Instr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cartes a memoire electroniq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tel connecteur et dispositif de lecture-ecriture integrant un tel connecteur
DE3943703C2 (de) * 1989-09-21 2001-06-21 Amphenol Tuchel Elect Chipkartenleser
DE4212150A1 (de) 1991-11-12 1993-05-13 Amphenol Tuchel Elect Chipkartenlesegeraet mit einem endlagenschalt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2299A1 (en) 2007-01-25 2008-08-07 Zte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15272A2 (en) 1996-06-05
KR960027078A (ko) 1996-07-22
CN1086518C (zh) 2002-06-19
EP0715272A3 (en) 1998-01-07
JPH08227761A (ja) 1996-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13255A (en) Card connect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US7794249B2 (en) Push-push card connector
US6358074B2 (en) Card detecting connector
US7628653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rd restriction structure
US6126464A (en) Card connector having switching means
CN1086518C (zh) 带有预装数据接头的智能卡连接器
US6764327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end position switch
US6692277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spring switch
CN1243989A (zh) Ic卡连接器
US5653610A (en) Smart card connector with card biasing means
WO1997016802A1 (en) Smart card and smart card connector
US20110003493A1 (en) Usb memory card having an insulator for retaining reselient contacts
US6786748B2 (en) Switch in smart card connector
CA234519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blades for connecting a smart card
US6425775B1 (en) Smart card connector
US5520551A (en) Molded latching apparatus for printed circuit mounted components
US20140030928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metal shell
US7726991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a wedge-shaped block
JPH08287198A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およびicカードリーダーライター
US6149468A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6227898B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removable rail guide
EP0660457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EP0785520A2 (en) Smart card system
US6290513B1 (en) PC card switchably compatible with 16-bit and 32-bit modes
US7056155B2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