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0758A - 一种灯带、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系统、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带、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系统、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0758A
CN113660758A CN202110904958.3A CN202110904958A CN113660758A CN 113660758 A CN113660758 A CN 113660758A CN 202110904958 A CN202110904958 A CN 202110904958A CN 113660758 A CN113660758 A CN 113660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lamp
current control
control area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49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0758B (zh
Inventor
董晓勇
唐波
黄冬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teltron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teltron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teltron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teltron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49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0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0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0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0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0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55Coordinated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照明装置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带、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系统、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该灯带包括相互连接的若干节子灯带,且所述若干节子灯带均包括光源及用于控制光源亮灭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MCU及集成于MCU上的若干个端口,且所述若干个端口包括VDD端口、GND端口、TX端口及RX端口,所述TX端口用于发送MCU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将此控制指令发送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所述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接收的控制指令传递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本申请具有能够提升灯带使用体验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灯带、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系统、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灯带、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系统、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灯带是指把LED灯用特殊的加工工艺焊接在铜线或者带状柔性线路板上面,再连接上电源发光,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装置,通常灯带是按照一定的长度出售,灯带在安装使用时,往往需要控制灯带状态变换,以点亮或熄灭灯带,实现照明的目的。
相关技术的灯带均是通过一个总开关控制整个灯带的光源亮灭,即,打开总开关,整个灯带的光源点亮,关闭总开关,整个灯带的光源熄灭,不能按照使用者的意愿关闭灯带的部分灯源,导致使用体验性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灯带控制方式比较单一,存在使用体验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灯带的使用体验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灯带、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系统、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灯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灯带,包括相互连接的若干节子灯带,且所述若干节子灯带均包括光源及用于控制光源亮灭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MCU及集成于MCU上的若干个端口,且所述若干个端口包括VDD端口、GND端口、TX端口及RX端口,所述TX端口用于发送MCU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将此控制指令发送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所述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接收的控制指令传递给MCU。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互串联的若干节子灯带,通过TX端口发送MCU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将此控制指令发送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然后,通过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再将此控制指令传递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进而,通过选定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从而,能够通过选定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控制前、后方子灯带,从而,提升了灯带的使用体验性。
可选的,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端口包括TX2端口,所述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包括RX2端口,所述第一节子灯带后的所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端口包括TX1端口及TX2端口,所述第一节子灯带后的所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包括RX1端口及RX2端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2端口只能向后发送指令,以及通过RX2端口接收后面发送的指令,而后面的所有节子灯带均能通过TX1端口或TX2端口向前或向后发送指令,以及通过RX1或RX2端口接收前面或后面发送的指令,从而,方便若干节子灯带之间的相互控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灯带状态变换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灯带状态变换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第一方面的灯带,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相连的若干节子灯带,并于所述若干节子灯带上分别设有控制区域,预设当前控制区域,并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的状态;
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
若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状态,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一节子灯带上分别设置控制区域,并预设当前控制区域,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前后的子灯带是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状态,若是,则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进而,能够提升子灯带点亮方式的使用体验性。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的状态;
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第二控制指令;
若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是否处于点亮状态,若是,则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进而,能够提升子灯带熄灭方式的使用体验性。
可选的,所述若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熄灭状态,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具体包括:
于所述若干节子灯带的控制区域内设有第一姿态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姿态传感器内预设第一姿态标准信息;
根据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姿态信息,并将获取的第一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一姿态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得比对结果;
若比对一致,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
若比对不一致,则不作响应;
及/或,所述若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具体包括:
于所述若干节子灯带的控制区域内设有第一姿态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姿态传感器内预设第一姿态标准信息;
根据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姿态信息,并将获取的第一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一姿态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得比对结果;
若比对一致,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若比对不一致,则不作响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姿态信息,并将获取的第一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一姿态标准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或者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若不对不一致,则不作响应,进而,通过姿态感应的方式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点亮或后方熄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灯带的使用体验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姿态传感器内还预设第一时间阈值,若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第一姿态信息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或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姿态传感器中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并且,若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第一姿态信息的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可以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或者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从而,能够避免使用人员无故操控第一姿态传感器,造成误操作的现象。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灯带状态变换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灯带状态变换系统,包括:
预设判断模块,用于在若干节子灯带上预设当前控制区域,并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前、后方的子灯带的状态,并获得判断结果;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及第二控制指令;
动作执行模块,用于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状态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或用于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设判断模块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前、后方的子灯带的状态,并根据获得的判断结果,通过指令生成模块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及第二控制指令,根据第一控制指令,通过动作执行模块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根据第二控制指令,通过动作执行模块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进而,方便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后方子灯带的亮灭,并且,能够提升灯带的使用体验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灯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灯具,所述灯具上设置有第一方面的灯带,且所述灯带的状态变换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灯具上设置灯带,并且灯带的状态变换采用第一方面的方法执行控制,从而,能够提升灯具的美观性及使用体验性。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方面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将生成的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根据存储器、处理器及计算机程序构建计算机装置,方便使用者使用。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时,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方面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将生成的计算机程序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通过计算机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及可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灯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灯带中的控制单元的模块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的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的另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的总体逻辑判断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采用姿态感应的逻辑判断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灯带状态变换系统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设判断模块;2、指令生成模块;3、动作执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灯带,参照图1及图2,该灯带包括相互连接的若干节子灯带,且相邻两节子灯带之间串联,也即,第一节子灯带的尾部与第二节子灯带的头部串联,第二节子灯带的尾部与第三节子灯带的头部串联,以此类推。
具体地,每一节子灯带中均包括有光源以及控制单元,且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光源的亮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为单片机,进而,利用单片机控制光源的亮灭,例如,单片机可以采用型号为80C51型的单片机,当然,根据实际的操作情况,单片机也可以采用型号为80C52型及STM型的单片机,对于单片机的型号本申请不做限制。
更具体地,控制单元包括MCU(微控制单元)及若干个端口,且若干个端口集成于MCU上,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端口包括VDD端口(电源电压端口)、GND端口(接地端口)、TX端口(发射端口)及RX端口(接收端口),TX端口用于发送MCU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将此控制指令发送给相邻子灯带的RX端口,并且,相邻子灯带的RX端口用于接收此控制指令,并将接收的控制指令传递给相邻子灯带的MCU。
具体地,TX端口包括TX1端口及TX2端口,RX端口包括RX1端口及RX2端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端口只包括TX2端口,且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只包括RX2端口,而第一节子灯带之后的所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端口均包括TX1端口及TX2端口,第一节子灯带之后的所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均包括RX1端口及RX2端口,也即,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只用于向后面的子灯带发送指令及接收后面的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发送来的指令,而后面的子灯带的控制单元既用于向前面的子灯带发送指令及接收后面的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发送来的指令,又用于向后面的子灯带发送指令及接收前面的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发送来的指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若干节子灯带中,向前面发送的指令可以为点亮指令,向后面发送的指令可以为熄灭指令,并且,当选择其中的一节子灯带向前发送点亮指令时,从第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点亮至当前选择的一节子灯带,当选择其中的一节子灯带向后发送熄灭指令时,从最后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熄灭至当前选择的一节子灯带,进而,通过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意愿自定义点亮子灯带或熄灭子灯带。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灯带包括三节子灯带,且第一节子灯带的尾部与第二节子灯带的头部串联,第二节子灯带的尾部与第三节子灯带的头部串联,当只需要点亮第一节子灯带与第二节子灯带时,只需要操作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即可完成。
具体地,第一种实现方式,当三节子灯带全部处于熄灭状态或只有第一节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时,采用触控的操作方式触控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进而,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生成点亮第一节子灯带及第二节子灯带的指令,并将此指令通过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1端口发送至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2端口,且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2端口将此指令传递给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从而,根据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及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即可完成点亮第一节子灯带及第二节子灯带的操作。
具体地,第二种实现方式,当三节子灯带全部处于点亮状态时,采用触控的操作方式触控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进而,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生成熄灭第三节子灯带的指令,并将此指令通过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2端口发送至第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1端口,且第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1端口将此指令传递给第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从而,根据第二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及第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即可完成熄灭第三节子灯带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灯带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相互串联的若干节子灯带,当需要从第一节子灯带点亮至当前选定的子灯带时,只需要操控当前选定的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以使当前选定的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生成点亮指令或熄灭指令,若生成点亮指令时,则从当前选定的子灯带向前发送点亮指令,以从第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点亮至当前选定的子灯带,当生成熄灭指令时,则从当前选定的子灯带向后发送熄灭指令,以从最后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熄灭至当前选定的子灯带;相比于相关技术的单一控制方式,能够提升灯带的使用体验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灯带状态变换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一实施例的灯带,参照图3,该方法包括:
S11:设置相连的若干节子灯带,并于若干节子灯带上分别设有控制区域,预设当前控制区域,并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的状态。
具体地,设置相互串联的若干节子灯带,且在若干节子灯带上分别设置控制区域,也即,在每一节子灯带上均设置有控制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区域可以设置为触控区域或者姿态感应区域,触控区域顾名思义为接触式的操控区域,关于触控区域的的操作方式在上一实施例中有详细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姿态感应区域的原理即为感应使用者的手势,为非接触式的操控区域。
具体地,在所设置的控制区域中选定一个区域作为当前控制区域,也即,在若干节子灯带中选定一节子灯带作为当前控制子灯带,并且,根据选定的当前控制子灯带,判断当前控制子灯带前方的子灯带的状态,也即,判断当前控制子灯带前方的子灯带是否全部处于熄灭状态或部分处于熄灭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人为判断的方式进行判断,例如,人眼观察。
S12: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
具体地,根据获得的当前控制子灯带前方的子灯带全部处于熄灭状态或部分处于熄灭状态,通过当前控制子灯带中的控制单元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指令为点亮指令。
S13:若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熄灭状态,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若当前控制子灯带前方的子灯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状态时,则当前控制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将会将点亮指令向前发送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接收到点亮指令时继续向前发送,以此类推,直至发送到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为止,进而,根据生成并发送的点亮指令,将会控制从第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点亮至当前控制子灯带,从而,实现根据使用者的意愿自定义控制子灯带点亮的效果。
其中,参照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若选定的当前控制子灯带后方处于点亮状态时,其方法具体包括:
S21: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的状态。
具体地,在所设置的控制区域中选定一个区域作为当前控制区域,也即,在若干节子灯带中选定一节子灯带作为当前控制子灯带,并且,根据选定的当前控制子灯带,判断当前控制子灯带后方的子灯带的状态,也即,判断当前控制子灯带后方的子灯带是否处于点亮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人为判断的方式进行判断,例如,人眼观察。
S22: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第二控制指令。
具体地,根据获得的当前控制子灯带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通过当前控制子灯带中的控制单元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指令为熄灭指令。
S23:若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若当前控制子灯带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则当前控制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将会将熄灭指令向后发送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接收到熄灭指令时继续向后发送,以此类推,直至发送到最后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为止,进而,根据生成并发送的熄灭指令,将会控制从最后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熄灭至当前控制子灯带,从而,实现根据使用者的意愿自定义控制子灯带熄灭的效果。
其中,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姿态感应的方式控制子灯带中的控制单元,若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状态,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具体包括:
于若干节子灯带的控制区域内分别设有第一姿态传感器,且第一姿态传感器内预设第一姿态标准信息。
具体地,在每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区域内设有第一姿态传感器,也即,在每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内设有第一姿态传感器,并且,在第一姿态传感器中预设第一姿态标准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姿态标准信息为预设的手面信息。
根据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姿态信息,并将获取的第一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一姿态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得比对结果。
具体地,通过第一姿态传感器采集手部信息,并将采集的手部信息与预设的手面信息进行比对,以获得比对结果,在本实施例中,比对结果包括比对一致及比对不一致。
若比对一致,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
若比对不一致,则不作响应。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若采集的手部信息为手面信息,则根据点亮指令控制从第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点亮至当前控制子灯带,反之,若采集的手部信息非手面信息,则不作任何响应,进而,通过姿态感应控制子灯带点亮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灯带的使用体验性,并且,也方便控制点亮子灯带。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若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具体包括:
于若干节子灯带的控制区域内分别设有第一姿态传感器,且第一姿态传感器内预设第一姿态标准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姿态标准信息还包括手背信息。
根据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姿态信息,并将获取的第一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一姿态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得比对结果。
具体地,通过第一姿态传感器采集手部信息,并将采集的手部信息与预设的手背信息进行比对,以获得比对结果,在本实施例中,比对结果包括比对一致及比对不一致。
若比对一致,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若比对不一致,则不作响应。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若采集的手部信息为手背信息,则根据熄灭指令控制从最后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熄灭至当前控制子灯带,反之,若采集的手部信息非手背信息,则不作任何响应,进而,通过姿态感应控制子灯带熄灭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灯带的使用体验性,并且,也方便控制熄灭子灯带。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姿态传感器内还预设有第一时间阈值,第一时间阈值可以设定为五秒,若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到手部信息的时间大于五秒,且在获取到的手部信息与预设的第一姿态标准信息比对一致的情况下,则根据点亮指令控制从第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点亮至当前控制子灯带,或者,根据熄灭指令控制从最后一节子灯带开始一直熄灭至当前控制子灯带;通过设定阈值的方式,能够避免使用人员无故将手部放在第一姿态传感器上方,出现误操作的现象。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子灯带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整个灯带亮灭的总感应区,并且,总感应区内设置有第二姿态传感器,第二姿态传感器中预设有第二姿态标准信息,进而,通过第二姿态传感器可以采集使用者的手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手部信息也可以包括手面信息与手背信息,若采集的手部信息为手面信息,则控制整个灯带点亮,反之,若采集的手部信息为手背信息,则控制整个灯带熄灭,第二姿态传感器的采集与比对规则与第一姿态传感器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从而,方便使用者控制整个灯带的亮灭。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姿态传感器内还预设有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设定为五秒,若第二姿态传感器获取到手部信息的时间大于五秒,且在获取到的手部信息与预设的第二姿态标准信息比对一致的情况下,则根据点亮指令控制整个灯带点亮,或者,根据熄灭指令控制整个灯带熄灭;通过设定阈值的方式,能够避免使用人员无故将手部放在第二姿态传感器上方,出现误操作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灯带状态变换系统,参照图7,该系统包括预设判断模块1、指令生成模块2及动作执行模块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指令生成模块2分别与预设判断模块1及动作执行模块3通信。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判断模块1用于在若干节子灯带上预设当前控制区域,并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前、后方的子灯带的状态,并获得判断结果,指令生成模块2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及第二控制指令,动作执行模块3用于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或者,用于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本实施例的灯带状态变换系统与上一实施例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的工作方式及工作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灯具,其中,本实施例中,该灯具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灯带,并且,灯带在状态变换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灯具可以为台灯,并且,可以将上述实施例的灯带环绕设置于台灯的灯罩上,进而,可以提升台灯的美观性,并且,也方便控制灯带的状态变换。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
其中,计算机装置可以采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云端服务器等,并且,计算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例如,计算机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以及总线等。
其中,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存储器可以为计算机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装置的硬盘或者内存,也可以为计算机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计算机装置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C)、安全数字卡(SD)或者闪存卡(FC)等,并且,存储器还可以为计算机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与外部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装置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通过本计算机装置,将上述实施例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存储于计算机装置的存储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计算机装置的处理器上,以方便用户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时,执行上述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
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其中,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上述实施例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以方便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的存储及应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灯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若干节子灯带,且所述若干节子灯带均包括光源及用于控制光源亮灭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MCU及集成于MCU上的若干个端口,且所述若干个端口包括VDD端口、GND端口、TX端口及RX端口,所述TX端口用于发送MCU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将此控制指令发送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所述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接收的控制指令传递给相邻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MC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端口包括TX2端口,所述第一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包括RX2端口,所述第一节子灯带后的所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TX端口包括TX1端口及TX2端口,所述第一节子灯带后的所有节子灯带的控制单元中的RX端口包括RX1端口及RX2端口。
3.一种灯带状态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带,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相连的若干节子灯带,并于所述若干节子灯带上分别设有控制区域,预设当前控制区域,并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的状态;
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
若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状态,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的状态;
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第二控制指令;
若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灯带状态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状态,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具体包括:
于所述若干节子灯带的控制区域内设有第一姿态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姿态传感器内预设第一姿态标准信息;
根据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姿态信息,并将获取的第一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一姿态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得比对结果;
若比对一致,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
若比对不一致,则不作响应;
及/或,所述若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具体包括:
于所述若干节子灯带的控制区域内设有第一姿态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姿态传感器内预设第一姿态标准信息;
根据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第一姿态信息,并将获取的第一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一姿态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得比对结果;
若比对一致,则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若比对不一致,则不作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带状态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姿态传感器内还预设第一时间阈值,若第一姿态传感器获取到第一姿态信息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或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7.一种灯带状态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设判断模块(1),用于在若干节子灯带上预设当前控制区域,并根据当前控制区域判断当前控制区域前、后方的子灯带的状态,并获得判断结果;
指令生成模块(2),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及第二控制指令;
动作执行模块(3),用于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处于全部熄灭或部分熄灭状态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前方的子灯带点亮至当前控制区域,或用于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当前控制区域后方的子灯带熄灭至当前控制区域。
8.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带,且所述灯带的状态变换执行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时,执行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04958.3A 2021-08-07 2021-08-07 一种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60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4958.3A CN113660758B (zh) 2021-08-07 2021-08-07 一种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4958.3A CN113660758B (zh) 2021-08-07 2021-08-07 一种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0758A true CN113660758A (zh) 2021-11-16
CN113660758B CN113660758B (zh) 2023-10-20

Family

ID=78490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4958.3A Active CN113660758B (zh) 2021-08-07 2021-08-07 一种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0758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9407Y (zh) * 2008-01-28 2008-12-03 高宇洲 一种新型led数码柔性灯带
CN203378116U (zh) * 2013-07-31 2014-01-01 深圳市晟碟半导体有限公司 动态配置分段led驱动装置和led照明装置
CN204836720U (zh) * 2015-08-14 2015-12-02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声控式led灯柱
CN106524071A (zh) * 2016-10-14 2017-03-22 马金友 一种led发光灯条以及应用该发光灯条的广告灯箱标识
CN207441098U (zh) * 2017-08-07 2018-06-01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演示系统
CN108221731A (zh) * 2018-03-09 2018-06-29 管家依 一种辅助车辆礼让斑马线的系统
DE102017123178A1 (de) * 2017-10-05 2019-04-11 Nzxt Inc. Lichtleisten-Identifikationssystem und dessen Identifikationsmethode
CN209767872U (zh) * 2019-01-22 2019-12-10 中山市弘木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灯可控的灯带
CN111787658A (zh) * 2020-08-26 2020-10-16 广州市天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399664A (zh) * 2020-10-13 2021-02-23 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灯带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组件
CN112669828A (zh) * 2021-01-06 2021-04-16 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控制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10153327A1 (en) * 2019-11-20 2021-05-20 Ning Bo Golden Power Electronic Co., Ltd Combined Lamp Strip Controller and Combined Lamp Strip Control Method
WO2021143884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新嘉数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载波控制灯串的方法、电子广告牌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9407Y (zh) * 2008-01-28 2008-12-03 高宇洲 一种新型led数码柔性灯带
CN203378116U (zh) * 2013-07-31 2014-01-01 深圳市晟碟半导体有限公司 动态配置分段led驱动装置和led照明装置
CN204836720U (zh) * 2015-08-14 2015-12-02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声控式led灯柱
CN106524071A (zh) * 2016-10-14 2017-03-22 马金友 一种led发光灯条以及应用该发光灯条的广告灯箱标识
CN207441098U (zh) * 2017-08-07 2018-06-01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演示系统
DE102017123178A1 (de) * 2017-10-05 2019-04-11 Nzxt Inc. Lichtleisten-Identifikationssystem und dessen Identifikationsmethode
CN108221731A (zh) * 2018-03-09 2018-06-29 管家依 一种辅助车辆礼让斑马线的系统
CN209767872U (zh) * 2019-01-22 2019-12-10 中山市弘木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灯可控的灯带
US20210153327A1 (en) * 2019-11-20 2021-05-20 Ning Bo Golden Power Electronic Co., Ltd Combined Lamp Strip Controller and Combined Lamp Strip Control Method
WO2021143884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新嘉数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载波控制灯串的方法、电子广告牌及装置
CN111787658A (zh) * 2020-08-26 2020-10-16 广州市天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399664A (zh) * 2020-10-13 2021-02-23 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灯带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组件
CN112669828A (zh) * 2021-01-06 2021-04-16 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控制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百杰;谢印庆;马淇昌;于子贺;庄凯程;: "指向型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 电子世界, no. 21 *
白音杭盖;鄂继元;赵贵海;谢佳文;: "智能型大面积建筑区域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电子制作, no. 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0758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784A (zh) 在低光照和高光照状况下的对象识别
US92425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aillight of vehicle, capable of brightness control and visible ligh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581915B2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processor, and terminal
CN203943071U (zh) 基于蓝牙4.0规范的无线智能电子烟嘴
CN103234145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led护眼灯
CN103448674A (zh) 一种基于peps控制的汽车智能照明系统
US20190326760A1 (en) Charging control system
CN103517522A (zh)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记忆功能的照明灯具
CN113660758A (zh) 一种灯带、灯带状态变换方法、系统、灯具、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13810B (zh) 用于帐篷的照明装置的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633131A (zh) 用于控制光的方法和系统
CN109362145B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729631A (zh) 智能感应灯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控制器
CN108307554A (zh) 一种基于蓝牙组网的灯带音频同步系统及方法
CN205389287U (zh) 智能节能照明远程控制系统
TWI655536B (zh) 與c型通用串列匯流排(usb-c)功能性搭配使用之設備及方法、及相關非暫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CN105025629B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3228037A (zh)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发射功率调节方法
CN205594825U (zh) 一种智能蓝牙跟踪装置
CN202652649U (zh) Led调光节能传感器
WO2017016247A1 (zh) 一种用于数据存储与同步的装置、可穿戴设备
CN207753894U (zh) 脉冲恒压控制红外白光自动切换的电路
CN204242098U (zh) 一种面部识别的键盘
CN210405397U (zh) 一种发光组件和移动通信装置
CN112328199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