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4137A -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4137A
CN113654137A CN202110884360.2A CN202110884360A CN113654137A CN 113654137 A CN113654137 A CN 113654137A CN 202110884360 A CN202110884360 A CN 202110884360A CN 113654137 A CN113654137 A CN 113654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frame
screen frame
ai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43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传鑫
徐新
蔡玮泽
徐星星
陈志坚
李龙
何春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chengshi Jiangs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chengshi Jiangs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chengshi Jiangs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chengshi Jiangs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43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4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4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4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机组包括:支撑组件、进风口、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机组外壳、出风处理筒、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储水箱、轴组支架、第一滤网框架轴组、第二滤网框架轴组,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机组外壳,机组外壳上设置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支撑组件内设置有轴组支架,第一滤网框架绕过第一滤网框架轴组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绕过第二滤网框架轴组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第一滤网框架靠近第二滤网框架一侧设置有出风处理筒,出风处理筒与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支撑组件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道与通风处理筒连接,本发明具有空气净化调节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空调自发明至今,解决了被高温天气折磨得叫苦不迭的人们,逐渐走向了大众的生活中,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空调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放置在室内环境得空调外,还需要配合一个或多个空调机组,或一个空调机组配合多个空调使用,而且空调机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包含过滤板,过滤板得重要性不言而喻,若过滤板安装不当,将会对整个空调机组造成损伤。
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空调机组,所拥有的功能和效果也是各式各样,所以给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1921343507.1公开了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循环风空调机组,包括空调机组本体,空调机组本体的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且空调机组本体的外壁分别连接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空调机组本体的内壁还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壁分别连接接有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空调机组本体的内壁还连接有与第一冷却器相配合的挡水板,第三挡板的外壁连接有圆筒,圆筒内连接有除湿风机,该空调机组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了前期的投资成本,提高了空调机组的使用寿命,其侧抽式过滤板依旧存在一些隐患,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繁琐,使得浪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支撑组件、进风口、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机组外壳、出风处理筒、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储水箱、轴组支架、第一滤网框架轴组、第二滤网框架轴组,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机组外壳,机组外壳包住支撑组件,达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机组外壳上设置有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出风口与回风口之间,机组外壳上靠近回风口一侧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用来吸收其他其他处理机构送进来的混合气体,进风口与第一滤网框架滑动接触,进风口传送进来的空气会经过第一滤网框架,达到初步过滤效果,回风口、出风口、进气口内分别设置有风机,回风口与进气口内的风机旋转方向相同,使得空气或混合气体进入空调机组内,出风口内电机旋转方向与回风口内电机旋转方向相反,出风口可以将处理好的气体排出空调机组外,回风口、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滑动接触,这样可以使得传进或传出的气体都会经过滤网框架,净化效率可以达到更加精准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因为气体流动的不稳定性对空调机组造成的损伤,支撑组件内设置有轴组支架,轴组支架与支撑组件旋转连接,第一滤网框架轴组、第二滤网框架轴组设置在支撑组件、轴组支架上并与支撑组件、轴组支架旋转连接,轴组支架与支撑组件配合撑起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第一滤网框架绕过第一滤网框架轴组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绕过第二滤网框架轴组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环状滤网框架可以增加待处理气体与滤网框架的接触面积,同时环状滤网框架还能进行多次过滤,充分将滤网框架利用起来,第一滤网框架靠近第二滤网框架一侧设置有出风处理筒,出风处理筒与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出风处理筒与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滑动接触,使得待处理空气的流动顺序为进风口/回风口—第一滤网框架—出风处理筒—第二滤网框架,支撑组件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道与通风处理筒连接,储水箱为出风处理筒内提供水源支持。
支撑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框架齿轮、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第四框架,第一框架上的下横梁上套有第一框架齿轮,第一框架齿轮与第一框架固定连接,第一框架齿轮的转动会带着第一框架一起运动,第一框架两端通过旋转轴分别与第四框架、第二框架旋转连接,第二框架、第四框架远离第一框架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三框架两端旋转连接,轴组支架两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第三框架旋转连接,轴组支架、第二框架、第四框架为平行结构,第一框架与第三框架为平行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做到,当第一框架齿轮发生旋转时,随着第一框架的位置变化,使得整个支撑组件的形状也随之变化而在轴组支架的作用下,变形过程也较为稳定。
机组外壳设置有风速测速杆,风速测速杆穿过机组外壳并于机组外壳旋转连接,风速测速杆可以对风向以及风速进行测量,风速测速杆输入端与风速传感器连接,风速测速杆测量到的风向以及风速传进风速传感器内,风速传感器讲释放脉冲电流,风速传感器同过导线与变形电机连接,随着风速以及风向传感器的改变,风速传感器内产生的脉冲电流电流大小以及时间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变形电机为伺服电机,接收到脉冲电流信号的变形电机将会工作,变形电机设置在第二框架上,变形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变形齿轮,变形齿轮与第一框架上的第一框架齿轮啮合,变形电机运动后,会带动第一框架齿轮,通过第一框架齿轮带动第一框架,从而达到变形的目的。
第一滤网框架包括:滤网、滤网锁环、滤网扣手、滤网锁扣;滤网一端设置有滤网锁环,滤网远离滤网锁环一端设置有滤网锁扣,滤网锁环嵌入滤网锁扣内并由锁扣锁紧,锁紧后的滤网将变成环状滤网,滤网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滤网扣手,滤网扣手方便控制滤网位置的变化,远离滤网远离滤网扣手的一面与第一滤网框架轴组滚动接触,滤网可在第一滤网框架轴组上进行位置变化,第二滤网框架与第一滤网框架为相同的结构,同时第二滤网框架与第二滤网框架轴组也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
机组外壳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侧盖板、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片、第一滑轨组、第三保护板、第二滑轨组,上盖板与第四框架上端固定连接,回风口、进气口、出风口穿过上盖板并与上盖板固定连接,用来进出空气,下盖板与第二框架下端固定连接,侧盖板数量为两个,每个侧盖板分别与第一框架、第三框架固定连接,靠近回风口的侧盖板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用来涌入待处理空气,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轴,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三保护板、分别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旋转连接,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三保护板为平行结构,第二保护板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组,第一保护板下端设置有滑扣,第一保护板上的滑扣嵌入第一滑轨组内并与第一滑轨组滑动连接,第二保护板下端设置有滑扣,第三保护板上设置第二滑轨组,第二保护板上的滑扣嵌入进第二滑轨组内并于第二滑轨组滑动连接,这样的连接关系使得当支撑组件发生形状变化时,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三保护板会产生相对位移,同时采用滑轨式的连接关系既可以提供支撑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相邻保护板之间的气密性。
第一滑轨组与第二滑轨组为圆弧状滑轨,圆弧状滑轨与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三保护板的运动轨迹相契合,使得各个保护板的相互运动更加顺畅。
上盖板上设置有第一抽离口与第二抽离口,第一抽离口为一带有直角的缺口,其形状类似于“L”形缺口,第一抽离口与第二抽离口形状相同,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在需要清洁时,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上的锁扣打开,并分别从第一抽离口、第二抽离口抽出,抽出后的滤网框架接可以直接进行清洁工作了,待清洁完成后,再从第一抽离口、第二抽离口安装并锁紧,并通过第一抽离口、第二抽离口拨动滤网框架,使得滤网框架的位置可以随着拨动发生位置变化。
出风处理筒包括:通风筒、单向通气阀、冷却板、加热板、雾化器、水汽过滤板、引风机,通风筒两端分别与第一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滑动接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通风筒收集到更多的混合空气,通风筒靠近第一滤网框架一侧设置有水汽过滤板,水汽过滤板可以吸收原始空气中的一些含水物质,同时也能吸收含水物质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水汽过滤板远离第一滤网框架一侧设置有引风机,引风机可以带动空气流动,通风筒内设置有加热板与冷却板,加热板与冷却板与通风筒壁固定连接,加热板可以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加热,冷却板可以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制冷操作,加热板与冷却板可以单独控制,单向通气阀穿过通风筒壁并与进气口管道连接,单向通气阀的作用在于只允许气体单方面流动,外界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到出风处理筒内,不会出现回流溢出的效果,通风筒内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加湿操作,防止排出气体过于干燥,雾化器穿过通风筒壁并与储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储水箱为雾化器提供水源支持,雾化器与单向通气阀设置在引风机与加热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较传统空调机组相比,其联动性更加强,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使得空气处理效果更加理想。
2.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侧抽式滤网框架,较传统侧抽式滤板相比,使用更加灵活,且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混合空气多次通过滤网框架,保证了过滤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滤网框架的利用率。
3.本发明采用了一种随风变形的框架结构,在工作时还可以抵抗大风天气,随着风速以及风向的改变空调机组的形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减少与大风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抵抗大风天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关于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出风处理筒关于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滤网框架摊平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运行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2、回风口;3、出风口;4、进气口;5、风速测速杆;6、机组外壳;6-1、第一保护板;6-2、第二保护板;6-3、第一滑轨组;6-4、第三保护板;6-5、第二滑轨组;7、出风处理筒;7-1、通风筒;7-2、单向通气阀;7-3、冷却板;7-4、加热板;7-5、雾化器;7-6、水汽过滤板;7-7、引风机;8、风速传感器;9、第一滤网框架;9-1、滤网;9-2、滤网锁环;9-3、滤网扣手;9-4、滤网锁扣;10、第二滤网框架;11、储水箱;12、变形电机;13、第一框架;13-1、第一框架齿轮;14、第二框架;15、轴组支架;16、第三框架;17、第四框架;18-1、第一抽离口;18-2、第二抽离口;19、第一滤网框架轴组;20、第二滤网框架轴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支撑组件、进风口1、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机组外壳6、出风处理筒7、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储水箱11、轴组支架15、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机组外壳6,机组外壳6包住支撑组件,达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机组外壳6上设置有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进气口4位于出风口3与回风口2之间,机组外壳6上靠近回风口2一侧设置有进风口1,进风口1用来吸收其他其他处理机构送进来的混合气体,进风口1与第一滤网框架9滑动接触,进风口1传送进来的空气会经过第一滤网框架9,达到初步过滤效果,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内分别设置有风机,回风口2与进气口4内的风机旋转方向相同,使得空气或混合气体进入空调机组内,出风口3内电机旋转方向与回风口2内电机旋转方向相反,出风口3可以将处理好的气体排出空调机组外,回风口2、出风口3分别与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滑动接触,这样可以使得传进或传出的气体都会经过滤网框架,净化效率可以达到更加精准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因为气体流动的不稳定性对空调机组造成的损伤,支撑组件内设置有轴组支架15,轴组支架15与支撑组件旋转连接,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设置在支撑组件、轴组支架15上并与支撑组件、轴组支架15旋转连接,轴组支架15与支撑组件配合撑起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第一滤网框架9绕过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第二滤网框架10绕过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形成环状滤网框架,环状滤网框架可以增加待处理气体与滤网框架的接触面积,同时环状滤网框架还能进行多次过滤,充分将滤网框架利用起来,第一滤网框架9靠近第二滤网框架10一侧设置有出风处理筒7,出风处理筒7与进气口4通过管道连接,出风处理筒7与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滑动接触,使得待处理空气的流动顺序为进风口1/回风口2—第一滤网框架9—出风处理筒7—第二滤网框架10,支撑组件内设置有储水箱11,储水箱11通过管道与通风处理筒7连接,储水箱11为出风处理筒7内提供水源支持。
支撑件包括:第一框架13、第一框架齿轮13-1、第二框架14、第三框架16、第四框架17,第一框架13上的下横梁上套有第一框架齿轮13-1,第一框架齿轮13-1与第一框架13固定连接,第一框架齿轮13-1的转动会带着第一框架一起运动,第一框架13两端通过旋转轴分别与第四框架17、第二框架14旋转连接,第二框架14、第四框架17远离第一框架13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三框架16两端旋转连接,轴组支架15两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13、第三框架16旋转连接,轴组支架15、第二框架14、第四框架17为平行结构,第一框架13与第三框架16为平行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做到,当第一框架齿轮13-1发生旋转时,随着第一框架13的位置变化,使得整个支撑组件的形状也随之变化,而在轴组支架15的作用下,变形过程也较为稳定。
机组外壳6设置有风速测速杆5,风速测速杆5穿过机组外壳6并于机组外壳6旋转连接,风速测速杆5可以对风向以及风速进行测量,风速测速杆5输入端与风速传感器8连接,风速测速杆5测量到的风向以及风速传进风速传感器8内,风速传感器8将释放脉冲电流,风速传感器8同过导线与变形电机12连接,随着风速以及风向传感器的改变,风速传感器8内产生的脉冲电流电流大小以及时间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变形电机12为伺服电机,接收到脉冲电流信号的变形电机12将会工作,变形电机12设置在第二框架14上,变形电机12输出端设置有变形齿轮,变形齿轮与第一框架13上的第一框架齿轮13-1啮合,变形电机12运动后,会带动第一框架齿轮13-1,通过第一框架齿轮13-1带动第一框架13,从而达到变形的目的。
第一滤网框架9包括:滤网9-1、滤网锁环9-2、滤网扣手9-3、滤网锁扣9-4;滤网9-1一端设置有滤网锁环9-2,滤网9-1远离滤网锁环9-2一端设置有滤网锁扣9-4,滤网锁环9-2嵌入滤网锁扣9-4内并由锁扣锁紧,锁紧后的滤网将变成环状滤网,滤网9-1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滤网扣手9-3,滤网扣手9-3方便控制滤网9-1位置的变化,远离滤网9-1远离滤网扣手9-3的一面与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滚动接触,滤网可在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上进行位置变化,第二滤网框架10与第一滤网框架9为相同的结构,同时第二滤网框架10与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也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
机组外壳6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侧盖板、第一保护板6-1、第二保护片6-2、第一滑轨组6-3、第三保护板6-4、第二滑轨组6-5,上盖板与第四框架17上端固定连接,回风口2、进气口4、出风口3穿过上盖板并与上盖板固定连接,用来进出空气,下盖板与第二框架14下端固定连接,侧盖板数量为两个,每个侧盖板分别与第一框架13、第三框架16固定连接,靠近回风口2的侧盖板上设置有进风口1,进风口1用来涌入待处理空气,第一框架13、第二框架14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轴,第一保护板6-1、第二保护板6-2、第三保护板6-4、分别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13、第二框架14旋转连接,第一保护板6-1、第二保护板6-2、第三保护板6-4为平行结构,第二保护板6-2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组6-5,第一保护板6-1下端设置有滑扣,第一保护板6-1上的滑扣嵌入第一滑轨组6-3内并与第一滑轨组6-3滑动连接,第二保护板6-2下端设置有滑扣,第三保护板6-4上设置第二滑轨组6-5,第二保护板6-2上的滑扣嵌入进第二滑轨组6-5内并于第二滑轨组6-5滑动连接,这样的连接关系使得当支撑组件发生形状变化时,第一保护板6-1、第二保护板6-2、第三保护板6-4会产生相对位移,同时采用滑轨式的连接关系既可以提供支撑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相邻保护板之间的气密性。
第一滑轨组6-3与第二滑轨组6-5为圆弧状滑轨,圆弧状滑轨与第一保护板6-1、第二保护板6-2、第三保护板6-4的运动轨迹相契合,使得各个保护板的相互运动更加顺畅。
上盖板上设置有第一抽离口18-1与第二抽离口18-2,第一抽离口18-1为一带有直角的缺口,其形状类似于“L”形缺口,第一抽离口18-1与第二抽离口18-2形状相同,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在需要清洁时,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上的锁扣打开,并分别从第一抽离口18-1、第二抽离口18-2抽出,抽出后的滤网框架接可以直接进行清洁工作,待清洁完成后,再从第一抽离口18-1、第二抽离口18-2安装并锁紧,并通过第一抽离口18-1、第二抽离口18-2拨动滤网框架,使得滤网框架的位置可以随着拨动发生位置变化。
出风处理筒7包括:通风筒7-1、单向通气阀7-2、冷却板7-3、加热板7-4、雾化器7-5、水汽过滤板7-6、引风机7-7,通风筒7-1两端分别与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滑动接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通风筒7-1收集到更多的混合空气,通风筒7-1靠近第一滤网框架9一侧设置有水汽过滤板7-6,水汽过滤板7-6可以吸收原始空气中的一些含水物质,同时也能吸收含水物质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水汽过滤板7-6远离第一滤网框架9一侧设置有引风机7-7,引风机7-7可以带动空气流动,通风筒7-1内设置有加热板7-4与冷却板7-3,加热板7-4与冷却板7-3与通风筒7-1壁固定连接,加热板7-4可以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加热,冷却板7-3可以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制冷操作,加热板7-4与冷却板7-3可以单独控制,单向通气阀7-2穿过通风筒7-1壁并与进气口4管道连接,单向通气阀7-2的作用在于只允许气体单方面流动,外界空气由进气口4进入到出风处理筒7内,不会出现回流溢出的效果,通风筒7-1内设置有雾化器7-5,雾化器7-5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加湿操作,防止排出气体过于干燥,雾化器7-5穿过通风筒7-1壁并与储水箱11通过管道连接,储水箱11为雾化器7-5提供水源支持,雾化器7-5与单向通气阀7-2设置在引风机7-7与加热板7-4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设备安装好后,由外部空调向空调机组内提供待处理的混合空气,混合空气由进风口1与回风口2进入空调机组内,首先经过第一滤网框架9,初步过滤后,进入出风处理筒7内,在出风处理筒7内的引风机7-7的带动下,待处理的混合空气经过水汽过滤板7-6,水汽过滤板7-6会吸收掉其中的水分以及溶解在其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而后进入到通风筒7-1内,经过进气口4涌入外界新鲜空气来中和待处理的混合空气的含氧量等,随后在储水箱11的供水下,雾化器7-5将调节中和后空气的湿度,其次,根据外界需求,启动加热板7-4或冷却板7-3,调节雾化后的空气,最终排出出风处理筒7,然后经过第二滤网框架10,第二滤网框架10再次过滤,可以过滤掉经过出风处理筒7后的空气,除掉融入的新鲜空气中的杂质,以及一些雾化后夹杂在空气中的大型水珠,采用多层过滤的方法,过滤效果更加明显,随后经由出风口3排出空调机组,当遇到大风天气时,风速测速杆5会测量到风速以及风向,随后测量到的数据将被传输进风速传感器8内,随后风速传感器8将根据风速和风向释放脉冲电流,脉冲电流进入至变形电机12内,变形电机12会做出反应,并通过与第一框架齿轮13-1的啮合,带动第一框架齿轮13-1,第一框架齿轮13-1带动第一框架13,随后整个支撑组件都将逐渐变形,可形成一种梭形结构,可以减少与大风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风对空调机组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组包括:支撑组件、进风口(1)、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机组外壳(6)、出风处理筒(7)、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储水箱(11)、轴组支架(15)、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机组外壳(6),所述机组外壳(6)上设置有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位于出风口(3)与回风口(2)之间,所述机组外壳(6)上靠近回风口(2)一侧设置有进风口(1),所述进风口(1)与第一滤网框架(9)滑动接触,所述回风口(2)、出风口(3)、进气口(4)内分别设置有风机,所述回风口(2)与进气口(4)内的风机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出风口(3)内电机旋转方向与回风口(2)内电机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回风口(2)、出风口(3)分别与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滑动接触,所述支撑组件内设置有轴组支架(15),所述轴组支架(15)与支撑组件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设置在支撑组件、轴组支架(15)上并与支撑组件、轴组支架(15)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滤网框架(9)绕过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形成环状滤网框架,所述第二滤网框架(10)绕过第二滤网框架轴组(20)形成环状滤网框架,所述第一滤网框架(9)靠近第二滤网框架(10)一侧设置有出风处理筒(7),所述出风处理筒(7)与进气口(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风处理筒(7)与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滑动接触,所述支撑组件内设置有储水箱(11),所述储水箱(11)通过管道与通风处理筒(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框架(13)、第一框架齿轮(13-1)、第二框架(14)、第三框架(16)、第四框架(17),所述第一框架(13)上的下横梁上套有第一框架齿轮(13-1),所述第一框架齿轮(13-1)与第一框架(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3)两端通过旋转轴分别与第四框架(17)、第二框架(14)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框架(14)、第四框架(17)远离第一框架(13)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三框架(16)两端旋转连接,所述轴组支架(15)两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13)、第三框架(16)旋转连接,所述轴组支架(15)、第二框架(14)、第四框架(17)为平行结构,所述第一框架(13)与第三框架(16)为平行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外壳(6)设置有风速测速杆(5),所述风速测速杆(5)穿过机组外壳(6)并于机组外壳(6)旋转连接,所述风速测速杆(5)输入端与风速传感器(8)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8)同过导线与变形电机(12)连接,所述变形电机(12)为伺服电机,变形电机(12)设置在第二框架(14)上,变形电机(12)输出端设置有变形齿轮,所述变形齿轮与第一框架(13)上的第一框架齿轮(13-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框架(9)包括:滤网(9-1)、滤网锁环(9-2)、滤网扣手(9-3)、滤网锁扣(9-4);所述滤网(9-1)一端设置有滤网锁环(9-2),所述滤网(9-1)远离滤网锁环(9-2)一端设置有滤网锁扣(9-4),所述滤网锁环(9-2)嵌入滤网锁扣(9-4)内并由锁扣锁紧,所述滤网(9-1)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滤网扣手(9-3),所述远离滤网(9-1)远离滤网扣手(9-3)的一面与第一滤网框架轴组(19)滚动接触,所述第二滤网框架(10)与第一滤网框架(9)为相同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外壳(6)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侧盖板、第一保护板(6-1)、第二保护片(6-2)、第一滑轨组(6-3)、第三保护板(6-4)、第二滑轨组(6-5),所述上盖板与第四框架(1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回风口(2)、进气口(4)、出风口(3)穿过上盖板并与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与第二框架(14)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数量为两个,所述每个侧盖板分别与第一框架(13)、第三框架(16)固定连接,所述靠近回风口(2)的侧盖板上设置有进风口(1),所述第一框架(13)、第二框架(14)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轴,所述第一保护板(6-1)、第二保护板(6-2)、第三保护板(6-4)、分别通过旋转轴与第一框架(13)、第二框架(14)旋转连接,所述第一保护板(6-1)、第二保护板(6-2)、第三保护板(6-4)为平行结构,所述第二保护板(6-2)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组(6-5),所述第一保护板(6-1)下端设置有滑扣,所述第一保护板(6-1)上的滑扣嵌入第一滑轨组(6-3)内并与第一滑轨组(6-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保护板(6-2)下端设置有滑扣,所述第三保护板(6-4)上设置第二滑轨组(6-5),所述第二保护板(6-2)上的滑扣嵌入进第二滑轨组(6-5)内并于第二滑轨组(6-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组(6-3)与第二滑轨组(6-5)为圆弧状滑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第一抽离口(18-1)与第二抽离口(18-2),所述第一抽离口(18-1)为一带有直角的缺口,所述第一抽离口(18-1)与第二抽离口(18-2)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在需要清洁时,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上的锁扣打开,并分别从第一抽离口(18-1)、第二抽离口(18-2)抽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处理筒(7)包括:通风筒(7-1)、单向通气阀(7-2)、冷却板(7-3)、加热板(7-4)、雾化器(7-5)、水汽过滤板(7-6)、引风机(7-7),所述通风筒(7-1)两端分别与第一滤网框架(9)、第二滤网框架(10)滑动接触,所述通风筒(7-1)靠近第一滤网框架(9)一侧设置有水汽过滤板(7-6),所述水汽过滤板(7-6)远离第一滤网框架(9)一侧设置有引风机(7-7),所述通风筒(7-1)内设置有加热板(7-4)与冷却板(7-3),所述加热板(7-4)与冷却板(7-3)与通风筒(7-1)壁固定连接,所述单向通气阀(7-2)穿过通风筒(7-1)壁并与进气口(4)管道连接,所述通风筒(7-1)内设置有雾化器(7-5),所述雾化器(7-5)穿过通风筒(7-1)壁并与储水箱(1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雾化器(7-5)与单向通气阀(7-2)设置在引风机(7-7)与加热板(7-4)之间。
CN202110884360.2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Pending CN113654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4360.2A CN113654137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4360.2A CN113654137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4137A true CN113654137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90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4360.2A Pending CN113654137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413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77522A1 (en) * 2018-03-09 2019-09-12 Rema Yapi Ve Mimarlik Anonim Sirketi Smart ventilation system
CN212657812U (zh) * 2020-05-30 2021-03-05 东莞市华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正压洁净车间系统
CN112833483A (zh) * 2021-01-11 2021-05-25 常州工学院 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77522A1 (en) * 2018-03-09 2019-09-12 Rema Yapi Ve Mimarlik Anonim Sirketi Smart ventilation system
CN212657812U (zh) * 2020-05-30 2021-03-05 东莞市华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正压洁净车间系统
CN112833483A (zh) * 2021-01-11 2021-05-25 常州工学院 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6664A (zh) 一种全热除霾新风一体机
WO2009012654A1 (fr) Climatiseur capable de nettoyer automatiquement la toile filtrante et procédé destiné à nettoyer la toile filtrante
CN105757850B (zh) 多层喷雾式板管间接-直接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5897388U (zh) 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05505261U (zh) 一种多层喷雾式板管间接与直接蒸发冷却联合的降温装置
CN207674678U (zh) 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结构的新风净化换气机
CN209131087U (zh) 一种带混风净化的智能化新风系统
CN208011885U (zh) 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净化装置
CN207797317U (zh) 一种管道风机
CN207035405U (zh)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113654137A (zh) 一种滤网框架侧抽式空调机组
CN208846533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通风采暖系统
CN207962871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695230U (zh) 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06469366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6338871U (zh) 吊顶式新风冷暖空调加湿除湿一体机
CN205536365U (zh) 一种温控式换热新风机
CN210563584U (zh) 一种带有空气过滤功能的空调机房
CN211205012U (zh) 一种养殖热回收系统
CN207179835U (zh) 一种全热除霾新风一体机
CN207962880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807789U (zh)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
CN205536343U (zh) 一种混合式新风机
CN206618081U (zh) 一种信息化室内外空气交换系统
CN215175645U (zh) 一种板式能量回收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