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1424A - 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1424A
CN113651424A CN202110984085.1A CN202110984085A CN113651424A CN 113651424 A CN113651424 A CN 113651424A CN 202110984085 A CN202110984085 A CN 202110984085A CN 113651424 A CN113651424 A CN 113651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reactor
water
anoxic reactor
anox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40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彦生
张聪
张首辉
范延武
李刚强
李聪
常冠甲
李朋
苏俊萍
卢玉萍
赵冰鸿
荆文伟
梁克鹏
刘翠翠
刘琦
刘旭波
田路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Airport Minggang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Airport Minggang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Airport Minggang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Airport Minggang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40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1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1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1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3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nit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5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denit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向生物池内投入活性污泥并搅拌混合;其中,所述生物池包括顺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S20、调控进水量、外回流量及内回流量,并进行曝气处理;S30、生物池进行硝化处理;S40、监测生物池缺氧反应器区域DO,判断是否符合预设值,若是,则将碳源投加缺氧反应器区域进行反硝化处理。本发明可高效进行污水处理,且解决了碳源投入过大造成的成本高昂的问题;此外,本方法适用于所有AAO工艺生物池,节约了污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指标更加严格,对出水总氮有了更明确的要求,这就需要污水中有比较充足的碳源,从而通过硝化反硝化去除总氮。传统工艺中去除1个TN需要4个BOD,即去除lmg/L的TN需要4mg/L的BOD,可见传统工艺中在去除总氮的过程中会大量消耗碳源。
但是,现在很多污水处理厂面临碳源不足的问题,为了使出水总氮达标,不得不人为投加碳源(如甲醇、乙醇、乙酸和葡萄糖等),但是这样会大大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以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为例,该厂设计系统进水量为10万m3/日,2018年3月进入生产运营期,运行至2021年3月,进水量达到1.4万m3/日,为设计值的14%,而进水氮指标逐年升高,2021年3月份进水NH3-N达到设计值的77%,进水TN达到设计值的67%,而进水COD仅为设计值的13%,常年低于30mg/L,进水碳氮比严重失衡。一般低碳源脱氮的碳氮比(BOD/TN)在2.0以上,而我公司进水BOD/TN≤0.5(见附图1进水水质表格),即极低碳源。常规情况下,极低COD负荷可以认为进水COD小于30mg/L,BOD低于10mg/L,高TN可以认为进水TN在30-40mg/L的情况。一般的脱氮处理方法面对这种情形是无法运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用于处理几乎没有碳源的极低碳源高总氮废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向生物池内投入活性污泥并搅拌混合;其中,所述生物池包括顺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
S20、调控进水量、外回流量及内回流量,并进行曝气处理;
S30、生物池进行硝化处理;
S40、监测生物池缺氧反应器区域DO,判断是否符合预设值,若是,则将碳源投加缺氧反应器区域进行反硝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监测生物池缺氧反应器区域DO之前,还包括,
S401、向生物池投加活性污泥,并开启缺氧反应器搅拌器和内回流,将生物池内活性污泥搅匀;
S402、调整生物池进水量、外回流量、内回流量,判断进水COD是否低于30mg/L,若是,控制进水量为1500-1700m3/h,外回流量为1200m3/h,内回流量为1400m3/h;
若否,控制进水量为1500-1700m3/h,内回流增加至1700m3/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1中向生物池中投加活性污泥量为3500mg/L-5500mg/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监测生物池各反应器区域DO,包括
对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区域进行DO监测;其中,将缺氧反应器隔分为5个以上区域;
对缺氧反应器各区域DO进行监测,若DO低于0.5㎎/L则将碳源投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碳源投加DO低于0.5㎎/L的缺氧反应器内,控制碳源在缺氧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为1.0-1.5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中曝气处理包括,
S201、对进入生物池原污水进行间歇式曝气;
S202、检测生物池NH3-N分布并判断是否在0.5㎎/L以下,若是,则停止曝气。
进一步地,还包括监测原污水进水COD的含量;
判断原污水进水COD是否低于40㎎/L;若是,控制进水、外回流、内回流全部进入预缺氧反应器区域。
进一步地,还包括
检测缺氧反应器区域DO状态,并判断DO是否低于0.5mg/L的区域;若是,则增大内回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S10向生物池内投入活性污泥量为2000mg/L。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池还包括预缺氧反应器,所述预缺氧反应器与缺氧反应器连通且设置进水口、内回流口及外回流口。
该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通过控制进水量及内外回流比,在生物池内部缺氧反应器段形成DO低于0.5㎎/L的缺氧环境,在该条件下投入碳源可高效完成反硝化步骤,配合AAO后续处理流程,可高效进行污水处理,且解决了碳源投入过大造成的成本高昂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一般低碳源脱氮的碳氮比(BOD/TN)在2.0以上,而本处理方法针对进水BOD/TN≤0.5的水质,进水几乎没有碳源,现有技术针对该种情况基本是无法运行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于进水BOD/TN低于0.5,碳氮比过低,导致普通的反硝化工艺无法运行。一方面是碳源过低,另一方面是溶解氧不易控制。而本申请处理方法能够面对几乎没有碳源的极低碳源高总氮废水,并且经处理后排出的处理水完全达标。
本处理方法适用于所有AAO工艺生物池,脱氮效率极高,运行稳定,其效果不亚于深度脱氮。在环保标准逐渐提高的今天,通过生物反应池就能将高浓度TN脱除至3mg/L以下,节约了污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某污水处理厂极低COD负荷高TN水质表格;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生物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方法流程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曝气处理流程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硝化流程前的流程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进水量、内回流量及外回流量对DO分布影响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采用多模式AAO工艺,用于进水BOD/TN≤0.5的水质,进水几乎没有碳源(即极低碳源),参阅图1所示水质表。本发明极低COD负荷可认为进水COD小于30mg/L,BOD低于10mg/L,高TN可认为进水TN在30-40mg/L的情况,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S40。
如图2-5所示,该处理方法步骤S10,向生物池内投入活性污泥并搅拌混合;其中,所述生物池包括顺次连接的预缺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预缺氧反应器与缺氧反应器连通且设置进水口、内回流口及外回流口,缺氧反应器上部设置进水口。
步骤S20,调控进水量、外回流量及内回流量,并进行曝气处理。步骤S20中曝气处理包括,S201、对进入生物池原污水进行间歇式曝气;
S202、检测生物池NH3-N分布并判断是否在0.5㎎/L以下,若是,则停止曝气。
步骤S30,生物池进行硝化处理。该步骤为生物硝化,所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温度、PH、溶解氧、有毒物质、污泥龄及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自养菌,生长不需要碳源,因此极低的进水碳源不会影响生物硝化反应的进行。因此,通过在生物池中投加大量活性污泥,进行进水、曝气筛选,即可启动硝化。
该步骤中工艺调控要点在于:
1、足够的MLSS。将MLSS提升至2000mg/L以上,能够取得较好稳定的出水水质。
2、合理的曝气时间。在预设条件下,一台进水泵正常流量下,10h以内,能够将出水NH3-N去除至0.5mg/L以下,取得稳定的去除效果。该时间及效果的检测,通过取好氧反应器的上清液化验氨氮,每间隔一段时间取一次,直到好氧段末端上清液氨氮低于0.5mg/L为止,可以得出从进水曝气到好氧段末端上清液氨氮低于0.5mg/L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曝气时间。
3、间歇运行模式。当前极低碳源及低进水水量条件下,曝气超过10个小后,生物池NH3-N分布降低至0.5mg/L以下,再进行曝气,会起到过氧化、多耗电的反面影响,因此采取了间歇运行模式,高液位时开进水泵,低液位时关进水泵,再确保曝气时间的前提下,配合鼓风机、内外回流泵的间歇运行,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4、冬季水温下降,微生物活性下降,出水NH3-N升高,可以采取延长曝气时间,通过内外回流把生物池内和二沉池内的水进行循环曝气,确保氨氮处理效果。
在步骤S30之后,开始反硝化反应之前进行如下操作,S401、向生物池投加活性污泥,并开启缺氧反应器搅拌器和内回流,将生物池内活性污泥搅匀;其中,生物池中投加活性污泥量为3500mg/L-5500mg/L,MLVSS控制在1800mg/L-2300之间,数值越高脱氮效果越好,抗高TN废水冲击能力越强。
S402、调整生物池进水量、外回流量、内回流量,判断进水COD是否低于30mg/L,若是,控制进水量为1500-1700m3/h,外回流量为1200m3/h,内回流量为1400m3/h;
若否,控制进水量为1500-1700m3/h,内回流增加至1700m3/h。进水量、内回流量及外回流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反硝化反应环境条件,参阅图6,其为在进水COD为30-50mg/L时,进水量为1500-1700m3/h,外回流量为1200m3/h,内回流量为1400m3/h,某一时期的DO分布数据。图表中预缺氧为预缺氧反应器、厌氧为厌氧反应器,缺氧为缺氧反应器,如图2所示从右至左分别为缺氧区域1、缺氧区域2、……、缺氧区域5,好氧为好氧反应器。南、北、中表示南端、北端和中部。
在进行步骤S401及S402后进入步骤S40,包括监测生物池缺氧反应器区域DO,判断是否符合预设值,若是,则将碳源投加缺氧反应器区域进行反硝化处理。该步骤中,监测生物池各反应器区域DO,包括
对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区域进行DO监测;其中,将缺氧反应器隔分为5个以上区域;
对缺氧反应器各区域DO进行监测,若DO低于0.5㎎/L则将碳源投入,控制碳源在缺氧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为1.0-1.5H。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碳源在缺氧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可以控制更长。
该步骤为生物反硝化,其所需条件为:温度、PH、有毒物质、溶解氧(缺氧段DO小于0.5mg/L)、污泥龄、碳源(进水的BOD/TN大于4.0)、内外回流及足够的反硝化细菌。
该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通过控制进水量及内外回流比,在生物池内部缺氧反应器段形成DO低于0.5㎎/L的缺氧环境,在该条件下投入碳源可高效完成反硝化步骤,配合AAO后续处理流程,可高效进行污水处理,且解决了碳源投入过大造成的成本高昂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一般低碳源脱氮的碳氮比(BOD/TN)在2.0以上,而本处理方法针对进水BOD/TN≤0.5的水质,进水几乎没有碳源,该处理方法能够面对几乎没有碳源的极低碳源高总氮废水,并且经处理后排出的处理水完全达标。
本处理方法适用于所有AAO工艺生物池,脱氮效率极高,运行稳定,其效果不亚于深度脱氮。在环保标准逐渐提高的今天,通过生物反应池就能将高浓度TN脱除至3mg/L以下,节约了污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费用。
本处理方法中生物池将缺氧反应器隔分为5个区域,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为分割呈6个或以上。所述生物池还包括预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该预缺氧反应器与缺氧反应器连通且设置进水口、内回流口及外回流口;好氧反应器设置在预缺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及缺氧反应器下方,并与厌氧反应器连通。预缺氧反应器及厌氧反应器也为反应区,每区设一台立式涡轮搅拌器,使池内污泥保持悬浮状态,并且与污水充分混合。好氧反应器为廊道型,本实施例中好氧反应器呈向下分布的三个廊道,好氧廊道未设置搅拌器、推进器。此外,进水口设置有4个,内回流口设置有2个,外回流口设置1个。
在投放碳源时,需对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各区域进行DO监测;若DO低于0.5㎎/L则将碳源投入。
根据溶解氧(DO)的分布,我们将碳源投加在缺氧反应区或缺氧反应区。这样投加的碳源能够充分参与反硝化反应,尽可能的减少了微生物好氧活动的消耗,节约了大量碳源。对生物池前7区(预缺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及缺氧反应器)进行DO监控,及时发现DO变化,将碳源投加在DO小于0.5mg/L的区域,避免无效投加。
为进一步保证增加脱氮效果,还包括监测原污水COD的含量;
判断原污水进水COD是否低于40㎎/L;若是,控制进水、外回流、内回流全部进入预缺氧反应器区域。
在进水COD低于40mg/L的条件下,将进水、外回流、内回流全部进入预缺氧段,尽可能的减少这三股高DO进水对后续缺氧段的影响,全力进行脱氮。内、外回流都含有硝态氮,需要脱除,在DO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首先尝试调大内回流,增加脱氮效果。
在上述基础上,检测缺氧反应器区域DO状态,并判断DO是否低于0.5mg/L的区域;若是,则增大内回流量。
本实施例中,碳源应选择能够高效参与反硝化反应的类型,可以制定筛选方法,优选反硝化缺氧反应器的实际停留时间为1.0-1.5h,该时间即为碳源在缺氧段的停留时间。通过烧杯实验,在这个时间段内脱氮效果好碳源,能够高效参与反硝化脱氮反应。
碳源的投加比是核算碳源投加量及投加效果的重要参数,其含义为每去除1gTN所需要的碳源质量。投加比越低,越高效。当前使用的碳源,夏季投加比为10-15,冬季投加比为15-2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品种,碳源投加比有所差别。
本处理方法,其抗高TN冲击能力不断增强,碳源的投加比控制稳定,今后还会继续摸索,在进水COD有所上升的情况下,调控除磷模式,做到脱氮除磷并行。

Claims (10)

1.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向生物池内投入活性污泥并搅拌混合;其中,所述生物池包括顺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
S20、调控进水量、外回流量及内回流量,并进行曝气处理;
S30、生物池进行硝化处理;
S40、监测生物池缺氧反应器区域DO,判断是否符合预设值,若是,则将碳源投加缺氧反应器区域进行反硝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监测生物池缺氧反应器区域DO之前,还包括,
S401、向生物池投加活性污泥,并开启缺氧反应器搅拌器和内回流,将生物池内活性污泥搅匀;
S402、调整生物池进水量、外回流量、内回流量,判断进水COD是否低于30mg/L,若是,控制进水量为1500-1700m3/h,外回流量为1200m3/h,内回流量为1400m3/h;
若否,控制进水量为1500-1700m3/h,内回流增加至1700m3/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1中向生物池中投加活性污泥量为3500mg/L-55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监测生物池各反应器区域DO,包括
对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及好氧反应器区域进行DO监测;其中,将缺氧反应器隔分为5个以上区域;
对缺氧反应器各区域DO进行监测,若DO低于0.5㎎/L则将碳源投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碳源投加DO低于0.5㎎/L的缺氧反应器内,控制碳源在缺氧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为1.0-1.5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曝气处理包括,
S201、对进入生物池原污水进行间歇式曝气;
S202、检测生物池NH3-N分布并判断是否在0.5㎎/L以下,若是,则停止曝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原污水进水COD的含量;
判断原污水进水COD是否低于40㎎/L;若是,控制进水、外回流、内回流全部进入预缺氧反应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缺氧反应器区域DO状态,并判断DO是否低于0.5mg/L的区域;若是,则增大内回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向生物池内投入活性污泥量为200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池还包括预缺氧反应器,所述预缺氧反应器与缺氧反应器连通且设置进水口、内回流口及外回流口。
CN202110984085.1A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3651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4085.1A CN113651424A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4085.1A CN113651424A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1424A true CN113651424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82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4085.1A Pending CN113651424A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142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5154A1 (zh) * 2015-07-07 2017-01-12 洪胜男 高效污水脱氮去磷的工艺及系统
CN109205968A (zh) * 2018-11-23 2019-01-15 韩晓宇 一种污水脱氮碳源投加工艺
CN110422928A (zh) * 2019-08-19 2019-11-08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缺氧池精细化碳源投加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2794444A (zh) * 2020-12-23 2021-05-14 联合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a2o生物脱氮除磷回流比的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5154A1 (zh) * 2015-07-07 2017-01-12 洪胜男 高效污水脱氮去磷的工艺及系统
CN109205968A (zh) * 2018-11-23 2019-01-15 韩晓宇 一种污水脱氮碳源投加工艺
CN110422928A (zh) * 2019-08-19 2019-11-08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缺氧池精细化碳源投加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2794444A (zh) * 2020-12-23 2021-05-14 联合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a2o生物脱氮除磷回流比的优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2193B (zh) 低氧硝化耦合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10436704B (zh) 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艺
CN101439915B (zh) 一种用于污水短程脱氮的膜曝气生物膜工艺及装置
CN101284697B (zh) 通过fa与fna联合控制实现污泥消化液短程硝化的装置与方法
CN108046518B (zh) 一种低碳源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10436630B (zh) 有毒性、高含氮化工污水耦合膜生物处理反应器
CN110615530A (zh) 高效节能型多模式强化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CN109205954A (zh)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CN113233593B (zh) 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处理装置
CN113428979A (zh) 基于生物膜的两段式强化pdamox工艺同步处理硝酸盐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11039500A (zh) 一种处理电镀废水的短程与全程耦合的生物脱氮工艺
CN209923013U (zh) 一种基于多点进水和多模式运行的可强化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
CN101805101B (zh) 一种好氧处理高盐味精废水的方法
CN113233586A (zh) 多模式微氧曝气aao-mbr高效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5585126B (zh) 一种在sbr反应器中维持稳定的污泥微膨胀及良好脱氮效果的方法
CN109336256B (zh) 一种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CN213834947U (zh) 一种低碳氮比城市污水高效处理系统
CN115259375A (zh) 通过分段进水强化aoa工艺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113651424A (zh) 一种极低cod负荷高tn进水条件下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CN210163206U (zh) 一种短程生物脱氮除磷系统
CN113248019A (zh) 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快速启动方法
CN102942290A (zh) 一种微氧自养生物除氮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02099115U (zh) 膜生物反应器实现短程硝化的装置
CN111635006A (zh) 一种智能曝气脱氮系统
CN112174324A (zh) 一种高效脱氮的渗滤液生化段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