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8108A -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8108A
CN113648108A CN202110984205.8A CN202110984205A CN113648108A CN 113648108 A CN113648108 A CN 113648108A CN 202110984205 A CN202110984205 A CN 202110984205A CN 113648108 A CN113648108 A CN 113648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wheel
implant
rods
out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42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8108B (zh
Inventor
张伟
徐浩然
闻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42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8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8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8108A/zh
Priority to US18/002,313 priority patent/US20230277347A1/en
Priority to EP22798678.3A priority patent/EP414767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92936 priority patent/WO202223333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8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8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517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ndle assembl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6Deployment by retracting a sh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13Mechanical advancing means, e.g. catheter dispens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植入物输送手柄的棘轮装置包括凸块、棘轮和两个棘轮杆,棘轮固定在同步传送装置上,并用于与两个棘轮杆配合控制外管或内管的轴向运动以及轴向运动的方向,以实现外管或所述内管进行安全自锁和传动导向;两个棘轮杆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凸块的两侧,两个棘轮杆的另一端均靠近棘轮设置,并用于控制棘轮的转动以及转动时的转动方向;凸块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棘轮杆之间,并用于控制两个棘轮杆的转动,以实现内管和外管在单一方向上的锁定,实现了植入物输送手柄的安全自锁,避免了内管或外管不受控制的位置失控。

Description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是人或某些动物的器官里面可以开闭的膜状结构。每个人的心脏都有四个瓣膜,分别为: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以及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的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研究表明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13.3%。目前,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仍是重度瓣膜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是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有开胸手术史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传统外科手术的风险大、死亡率高,部分患者甚至没有手术的机会。
介入瓣膜置入术是国际近年来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微创伤瓣膜置换技术,其原理是瓣膜假体被装载到输送系统内,通过经导管的方式输送到人体内,替代功能退化的原瓣膜,使病人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这项技术,可以在不开胸、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治疗瓣膜疾病,免去了以前外科开胸术、心脏停跳对病人造成的巨大创伤。
人体心脏结构非常复杂,所以,对于经导管瓣膜置换手术(例如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手术TAVI、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手术TMVR等)而言,瓣膜支架的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就要求输送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操作,尤其是输送系统的导向传动,自锁等操作。同时,输送系统的非精确操作,会导致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失误,瓣膜支架的定位不准确,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瓣周漏/反流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精确的操作的植入物输送手柄,以实现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导向传动、自锁等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可以实现对内管及外管的导向传动、自锁等操作,还可以实现输送系统的精确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包括沿外管的轴向设置的两个传送子系统,位于远端的所述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外管的近端,位于近端的所述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内管的近端,所述传送子系统包括同步传送装置和棘轮装置,所述棘轮装置固定在所述同步传送装置上,
所述棘轮装置包括凸块、棘轮和两个棘轮杆,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同步传送装置上,并用于与两个所述棘轮杆配合控制所述外管或内管的轴向运动以及轴向运动的方向,以实现所述外管或所述内管的安全自锁和传动导向;两个所述棘轮杆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凸块的两侧,两个所述棘轮杆的另一端均靠近所述棘轮设置,并用于控制所述棘轮的转动以及转动时的转动方向;所述凸块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棘轮杆之间,并用于控制两个所述棘轮杆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传送子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手轮,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同步传送装置,还连接所述外管或内管;所述手轮连接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并用于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和固定装置带动所述外管或内管进行轴向运动,所述手轮与棘轮装置沿径向分别位于所述同步传送装置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棘轮装置还包括棘轮壳体、壳盖和滑块,所述棘轮壳体沿径向位于所述固定装置远离所述手轮的一侧,且所述棘轮壳体在远离所述固定装置的表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凸块、棘轮和两个棘轮杆;所述壳盖盖设在所述凹槽上;所述滑块贯通所述壳盖,并与所述凸块连接,所述滑块用于带动所述凸块转动;其中,所述棘轮杆的一个端部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另一个端部外周面弹性连接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棘轮和所述手轮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压设在一个所述棘轮杆上,以使得所述棘轮能够沿单一方向转动;或者,
所述凸块间隙设置在两个棘轮杆之间,限制所述棘轮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传送带,所述同步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与手轮同轴设置并随所述手轮转动,并用于带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同向转动,以及带动所述同步传送带沿所述外管或内管的轴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导管固定部、夹板固定部和夹板,所述导管固定部套接在所述外管的近端端部或者所述内管的近端端部,所述夹板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导管固定部上,且朝向所述同步传送带设置,所述夹板固定在所述夹板固定部上,且将所述同步传送带夹设在所述夹板和所述夹板固定部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以及包括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带动所述外管和内管进行轴向运动。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入物系统,包括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外管、内管、锥形头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远端端部,所述锥形头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远端端部,植入物压缩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远端内,且位于所述锥形头和固定头中间,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带动所述外管和内管进行轴向运动,以实现植入物的装载、输送和释放。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将凸块转动至所述凸块与两侧的两个棘轮杆均没有相互挤压,使得两个所述棘轮杆均被棘轮限位,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安全自锁;
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凸块并挤压一个所述棘轮杆,使得一个所述棘轮杆从所述棘轮的槽中脱离,此时,所述棘轮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传动导向;
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凸块并挤压另一个所述棘轮杆,使得另一个所述棘轮杆与所述棘轮脱离,此时,所述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传动导向;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位于近端的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内管,位于远端的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外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中,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的棘轮装置包括凸块、棘轮和两个棘轮杆,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同步传送装置上,并用于与两个所述棘轮杆配合控制所述外管或内管的轴向运动以及轴向运动的方向,以实现所述外管或所述内管进行安全自锁和传动导向;两个所述棘轮杆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凸块的两侧,两个所述棘轮杆的另一端均靠近所述棘轮设置,并用于控制所述棘轮是否转动以及转动时的转动方向;所述凸块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棘轮杆之间,并用于控制两个所述棘轮杆的转动。本发明通过棘轮与两个所述棘轮杆配合控制所述外管或内管的轴向运动以及轴向运动的方向,以实现所述外管或所述内管进行安全自锁和传动导向,以实现内管和外管在单一方向上的锁定,实现了植入物输送手柄的安全自锁,避免了内管或外管不受控制的位置失控。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实现植入物输送系统及输送系统的精确操作,避免术者操作失误时引起的内管或外管的反向运动,从而避免了内管或外管受到不受控制的位置失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a-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b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棘轮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壳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a-7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棘轮与两个棘轮杆配合运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管组件;110-内管;120-外管;130-导丝管;140-锥形头;150-固定头;2-植入物输送手柄;210-外壳;220-固定杆;3-植入物;
300-第一传送子系统;310-第一固定装置;311-第一导管固定部;312-第一夹板固定部;313-第一夹板;320-第一同步传送装置;321-第一主动轮;3211-第一轮体;3212-第一传动轴;322-第一从动轮;323-第一同步传送带;330-第一手轮;340-第一棘轮装置;341-第一棘轮壳体;3411-第一壳体主体;3411-第一凹槽;3412-第一传动轴通孔;3413-第一导固件通孔;3414-第一卡槽;3415-第二卡槽;3416-第一连接通孔;342-第一棘轮;343-第一滑块;344-第一棘轮杆;3441-第一弹簧;345-第二棘轮杆;3451-第二弹簧;346-第一导固件;3461-第一凸块;3462-第一连接杆;347-第一壳盖;3471-第二传动轴通孔;3472-第二导固件通孔;3473-第二连接通孔;
400-第二传送子系统;410-第二固定装置;420-第二同步传送装置;421-第二主动轮;422-第二从动轮;423-第二同步传送带;430-第二手轮;440-第二棘轮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本文中,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中,术语“远端”、“近端”均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远端”、“近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是指该医疗器械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通常是指靠近患者的心脏的一端。
另外,由于两个传送子系统中的第一传送子系统和第二传送子系统为结构大体相同的两个同步传送系统,且区别可能仅在于细微处,例如同步传送带的长度,连接内管的近端端部的第二导管固定部和连接外管的近端端部时的第一导管固定部的尺寸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影响第一传送子系统和第二传送子系统的实际功能,因此,为了简单、明了,说明书附图仅对以下实施例中的第一传送子系统进行了详细标识,且以下具体实施例方式中的具体内容中第一传送子系统较第二传送子系统更为详尽。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导管组件1和植入物输送手柄2,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2带动所述导管组件1进行轴向运动。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管组件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套接的外管120、内管110和导丝管130,即所述外管120套设在所述内管110的外侧,所述内管110套接在所述导丝管130的外侧。其中,所述导丝管130内设置有导丝。
所述导管组件1的远端还包括锥形头140和固定头150,所述固定头150设置在所述内管110的远端端部,使得所述固定头150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并用以固定植入物3。所述锥形头14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外管120的远端端部,所述植入物3位于所述内管110的远端,且压缩设置在所述外管120远端的管内,并在未释放前被限制在所述锥形头140和所述固定头150之间。所述植入物3例如是瓣膜支架。
请继续参阅图2a-2b,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2包括外壳210、固定杆220、第一传送子系统300和第二传送子系统400,所述外壳210为组装而成的封闭的圆柱状壳体,所述外壳210的轴向与所述外管的轴向相同。所述外壳210的远端端壁和近端端壁上均具有通孔,位于远端端壁上的通孔与位于近端端壁上的通孔正对设置。所述固定杆220的远端固定在所述近端端壁的通孔中,所述固定杆220的远端连接所述导管组件1的近端,所述导管组件1贯通所述外壳210的远端端壁的通孔,并且所述导管组件1的远端暴露于所述外壳210的外侧,其中,所述导管组件1的轴向与所述外壳210的轴向相同。所述第一传送子系统300和所述第二传送子系统400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传送子系统300的大部分和所述第二传送子系统400的大部分均设置在外壳210内,所述外壳210用于保护位于所述外壳210中的所述第一传送子系统300和所述第二传送子系统4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220的远端固定所述导丝管130的近端,大部分的所述第一传送子系统300和大部分的所述第二传送子系统400沿轴向设置在所述外壳210内,所述第一传送子系统300位于所述外壳210的远端,所述第二传送子系统400位于所述外壳210的近端,且所述第二传送子系统400连接所述内管110的近端端部,并带动所述内管110沿轴向运动(沿轴向从近端向远端运动或者沿轴向从远端向近端运动),且控制所述内管110的传动导向。所述第一传送子系统300连接所述外管120的近端端部,并带动所述外管120沿轴向运动,且控制所述外管120的传动导向。
所述第一传送子系统300包括第一固定装置310、第一同步传送装置320、第一手轮330和第一棘轮装置340。第一同步传送装置320包括第一主动轮321、第一从动轮322以及设置在第一主动轮321和第一从动轮322上的第一同步传送带323。所述第一主动轮321与所述第一手轮330连接,且所述第一手轮330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321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322与所述第一主动轮321同向转动,还带动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沿所述外壳210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位于所述导管组件1的一侧(例如上方),所述第一手轮330设置在所述外壳210的外侧。
所述第一主动轮321包括第一轮体3211和第一传动轴3212,所述第一轮体3211套设并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轴3212上,所述第一传动轴3212的一个端部连接第一手轮330,使得所述第一手轮330通过驱动第一传动轴3212带动第一轮体3211转动。所述第一棘轮装置340设置于所述第一轮体3211远离所述第一手轮330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和第一轮体3211齿轮啮合。
图4a-4b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4b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10套接在所述外管120的近端端部,同时还固定在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10包括第一导管固定部311、第一夹板固定部312和第一夹板313,所述第一导管固定部311套接在所述外管120的近端端部外周面上,所述第一夹板固定部312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管固定部311的侧壁上,且朝向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设置。所述第一夹板313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固定部312上,且将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板313和所述第一夹板固定部312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在移动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10带动所述外管120沿轴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板313朝向第一夹板固定部31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齿轮啮合,使得所述第一同步传送带323可以牢固地固定在第一固定装置310上。
图5为图2b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棘轮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壳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a-7c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棘轮与两个棘轮杆配合运动的示意图。如图5-7c所示,所述第一棘轮装置340固定于所述外壳210远离第一同步传送带323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棘轮装置340包括第一棘轮壳体341、第一棘轮342、第一滑块343、第一棘轮杆344、第二棘轮杆345、第一导固件346和第一壳盖347。所述第一棘轮壳体341、第一棘轮342、第一滑块343、第一棘轮杆344、第二棘轮杆345、第一导固件346和第一壳盖347位于所述外壳210内,所述第一滑块343位于所述外壳210外。
所述第一棘轮壳体341为圆角方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棘轮壳体341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411,所述第一棘轮342、第一棘轮杆344、第二棘轮杆345和第一导固件346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411中。所述第一凹槽3411的底壁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传动轴通孔3412和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所述第一壳盖347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棘轮壳体341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壳盖347为圆角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一壳盖347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传动轴通孔3471和第二导固件通孔3472,所述第一壳盖347盖设在所述第一棘轮壳体341上时,所述第一传动轴3212和第二传动轴通孔3471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动轴3212远离第一手轮33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轮体3211、第一传动轴通孔3412、第一棘轮342和第二传动轴通孔3471后露出所述第一传动轴3212远离第一手轮330的端部,所述端部可转动的限位在所述外壳210的内壁上,其中,所述第一棘轮342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轴3212上,并能够随着第一传动轴3212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棘轮342可以与所述第一轮体3211同轴转动。所述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和第二导固件通孔3472正对设置,使得第一导固件346可以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一传动轴通孔3412和第二导固件通孔3472中,并使得位于外壳210的外侧的第一滑块343可以与第一导固件346连接。
所述第一棘轮342为齿式棘轮,具体的,为可变向式棘轮机构。
所述第一凹槽34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3414和第二卡槽3415,所述第一卡槽3414和第二卡槽3415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轴通孔3412设置,且对称设置于第一传动轴通孔3412和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的圆心连接线的两侧;同时,所述第一卡槽3414和第二卡槽3415位于第一导固件346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槽3414的轴向和第二卡槽3415的轴向均与所述第一凹槽3414的深度方向相同,所述一卡槽3414的轴向截面形状和第二卡槽3415的轴向截面形状可以均为圆弧状,具体可以为半圆形。所述第一棘轮杆344的一个端部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卡槽3414中,所述第二棘轮杆345的一个端部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卡槽中3415。
所述第一棘轮杆344和第二棘轮杆345是两个结构相同棘轮杆,且均为长条状。所述第一棘轮杆344远离第一卡槽3414的端部具有齿,所述齿可以插设在所述第一棘轮的槽中。所述第二棘轮杆345远离第二卡槽3415的端部具有齿,所述齿可以插设在所述第一棘轮的槽中。
所述第一棘轮装置340还包括第一弹簧3441和第二弹簧3451,所述第一弹簧344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3411侧壁的位置A处,所述第一弹簧344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棘轮杆344朝向第一棘轮杆344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弹簧3441通过形变使得所述第一棘轮杆344可以绕第一卡槽3414在第一导固件346与第一弹簧3441之间小幅度摆动(即转动);所述第二弹簧345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3414侧壁的位置A’处,所述第二弹簧345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棘轮杆345朝向第二棘轮杆345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弹簧3451通过形变使得第二棘轮杆345可以绕第二卡槽3415在第一导固件346与第二弹簧3451之间小幅度摆动。其中,所述位置A、A’对称设置在第一传动轴通孔3412和第二导固件通孔3472圆心连接线的两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槽3414和第二卡槽3415的两侧,并且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轴通孔3412设置。
所述第一导固件346包括第一凸块3461和第一连接杆3462,所述第一凸块346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462固定连接后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中,且所述第一凸块3461位于所述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与第一连接杆3462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3462和第一凸块3461间隔固定在螺栓的螺杆上,螺杆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和第二导固件通孔中,此时,所述第一凸块346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46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且第一壳盖347位于第一棘轮壳体341和第一连接杆3462之间。螺栓的两个螺母分别位于第一棘轮壳体341和第一壳盖的两侧。所述第一凸块3461大体呈圆角三角形板状,所述第一凸块3461与螺杆的连接处靠近三角形的一个夹角设置,即所述螺杆没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块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462为圆角长方环,所述第一连接杆3462与螺杆的连接处位于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环内。
所述第一滑块343包括长条状的第一主体结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为柱状结构,且轴向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主体结构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杆3462的另一个端部内环形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形状相匹配,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462的另一个端部的环内。所述第一主体结构为长条状,且所述第一主体结构的轴向与所述外壳的轴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3462位于所述第一凸块3461与所述第一滑块343之间,所述第一滑块343可以沿所述外壳210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凸块3461绕所述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同向小幅度的摆动。所述第一棘轮壳体341朝向所述第一壳盖347的表面边缘处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通孔3416,所述第一壳盖347的边缘处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通孔3473,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3416均与一个第二连接通孔3473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壳盖347和第一棘轮壳体341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每个螺栓穿设所述第一连接通孔3416和第二连接通孔3473后将所述第一壳盖347和第一棘轮壳体341固定,这些螺栓的螺母与外壳210朝向第一棘轮342的内壁相互抵靠,将所述第一棘轮装置限位在外壳210朝向第一棘轮342的内壁与第一轮体3211远离第一手轮330的一侧之间。
所述外壳210上具有长条状的第一孔洞,第一孔洞的轴向与外壳210的轴向相同。所述第一孔洞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结构与第一固定部中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在所述第一孔洞中,以使得第一连接部在第一主体结构沿外壳的轴向运动时,第一连接部在第一孔洞中运动。
在第一弹簧3441和第二弹簧3451均没有弹性形变时,所述第一棘轮杆344和第二棘轮杆345均抵靠在所述第一棘轮342上,且所述第一棘轮杆344的齿插设在所述第一棘轮342的槽中,所述第二棘轮杆345的齿插设在所述第一棘轮342的槽中。所述第一棘轮杆344和第二棘轮杆34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固件346的两侧,使得第一棘轮342无法转动,此时第一棘轮装置340处于自锁状态。
将第一滑块343朝向远离第二棘轮装置44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凸块3461跟随所述第一滑块343以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为中心,并朝向远离第二棘轮装置440的方向摆动(即第一方向),第一凸块3461挤压第一棘轮杆344,使得第一弹簧345收缩,此时,所述第一棘轮杆344的齿从所述第一棘轮342的槽中脱离,第二棘轮杆的齿在第一棘轮的槽中滑动,使得第一棘轮342可以朝向第一凸块3461转动方向(即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手轮330通过第一主动轮321带动第一同步传送带323以及外管120沿外壳210的轴向单向运动。
将第一滑块343朝向靠近第二棘轮装置44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凸块3461跟随所述第一滑块343以第一导固件通孔3413为中心,并朝向靠近第二棘轮装置440的方向(即第二方向)摆动,第一凸块3461挤压第二棘轮杆345,使得第二弹簧3451收缩,此时,所述第二棘轮杆345的齿从所述第一棘轮342的槽中脱离,第一棘轮杆的齿在第一棘轮的槽中滑动,使得第一棘轮342可以朝向第一凸块3461转动方向(即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手轮330通过第一主动轮321带动第一同步传送带323以及外管120沿外壳210的轴向单向运动。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传送子系统400包括第二固定装置410、第二同步传送装置420、第二手轮430和第二棘轮装置440。第二同步传送装置420包括第二主动轮421、第二从动轮422以及设置在第二主动轮421和第二从动轮422上的第二同步传送带423,所述第二主动轮421与所述第二手轮430连接,且所述第二手轮430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轮421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轮422与所述第二主动轮421同向转动,还带动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423沿所述外壳210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423位于导管组件1的一侧(例如上方),所述第二手轮430设置在所述外壳210的外侧。
所述第二主动轮421包括第二轮体4211和第二传动轴4212,所述第二轮体4211套设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轴4212上,所述第二传动轴4212的一个端部连接第二手轮430,使得所述第二手轮430通过驱动第二传动轴4212带动第二轮体4211转动。所述第二棘轮装置440设置于所述第二轮体4211远离所述第二手轮430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423和第二轮体4211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410套接在所述外管120的近端端部,同时还固定在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423上。由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410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10的结构相同,可以参阅第一固定装置310的附图,即图4,所述第二固定装置410包括第二导管固定部、第二夹板固定部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导管固定部套接在内管110的近端端部,所述第二夹板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管固定部的侧壁上,且朝向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设置。所述第二夹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板固定部上,且将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夹设在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固定部之间,使得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在移动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带动内管110沿轴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二夹板朝向第二夹板固定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423齿轮啮合,使得所述第二同步传送带423可以牢固地固定在第二固定装置410上。
同样的,所述第一棘轮装置340与所述第二棘轮装置440的结构相同,参阅图5-7c,同时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棘轮装置440固定于所述外壳210远离第二同步传送带423的壳壁上。所述第二棘轮装置440包括第二棘轮壳体、第二棘轮、第二滑块、第三棘轮杆、第四棘轮杆、第二导固件和第二壳盖。所述第二棘轮壳体、第二棘轮、第二滑块、第三棘轮杆、第四棘轮杆、第二导固件和第二壳盖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外壳外。
所述第二棘轮壳体为圆角方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棘轮壳体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棘轮、第三棘轮杆、第四棘轮杆和第二导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三传动轴通孔和第三导固件通孔。所述第二壳盖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棘轮壳体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壳盖为圆角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二壳盖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四传动轴通孔和第四导固件通孔,所述第二壳盖盖设在所述第二棘轮壳体上时,所述第二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通孔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传动轴远离第二手轮43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轮体、第三传动轴通孔、第二棘轮和第四传动轴通孔后露出所述第二传动轴远离第二手轮430的端部,所述端部可转动的限位在所述外壳210的内壁上,其中,所述第二棘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上,并能够随着第二传动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棘轮可以与所述第二轮体同轴转动。所述第三导固件通孔和第四导固件通孔正对设置,使得第二导固件可以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三传动轴通孔和第四导固件通孔中,并使得位于外壳外侧的第二滑块可以与第二导固件连接。
所述第二棘轮为齿式棘轮,具体的,为可变向式棘轮机构。
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远离所述第三传动轴通孔设置,且对称设置于第三传动轴通孔和第三导固件通孔的圆心连接线的两侧;同时,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位于第二导固件的两侧。
所述第三卡槽的轴向和第四卡槽的轴向均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卡槽的轴向截面形状和第四卡槽的轴向截面形状可以均为圆弧状,具体可以为半圆形。所述第三棘轮杆的一个端部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三卡槽中,所述第四棘轮杆的一个端部可转动的设置在第四卡槽。
所述第三棘轮杆和第四棘轮杆是两个结构相同棘轮杆,且均为长条状。所述第三棘轮杆远离第三卡槽的端部具有齿,所述齿可以插设在所述第二棘轮的槽中。所述第四棘轮杆远离第四卡槽的端部具有齿,所述齿可以插设在所述第二棘轮的槽中。
所述第二棘轮装置还包括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凹槽侧壁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棘轮杆朝向第三棘轮杆的表面上。所述第三弹簧通过形变使得所述第三棘轮杆可以绕第三卡槽在第二导固件与第三弹簧之间小幅度摆动(即转动);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凹槽侧壁上,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棘轮杆朝向第四棘轮杆的表面上。所述第四弹簧通过形变使得第四棘轮杆可以绕第四卡槽在第二导固件与第四弹簧之间小幅度摆动。其中,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对称设置在第三传动轴通孔和第四导固件通孔圆心连接线的两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的两侧,并且远离所述第三传动轴通孔设置。
所述第二导固件包括第二凸块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后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固件通孔中,且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三导固件通孔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凸块间隔固定在螺栓的螺杆上,螺杆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第三导固件通孔和第二导固件通孔中,此时,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外,且第二壳盖位于第二棘轮壳体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螺栓的两个螺母分别位于第二棘轮壳体和第二壳盖的两侧。所述第二凸块大体呈圆角三角形板状,所述第二凸块与螺杆的连接处靠近三角形的一个夹角设置,即所述螺杆没有连接在所述第二凸块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为圆角长方环,所述第二连接杆与螺杆的连接处位于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环内。
所述第二滑块包括长条状的第二主体结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为柱状结构,且轴向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主体结构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个端部内环形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形状相匹配,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个端部的环内。所述第二主体结构为长条状,且所述第二主体结构的轴向与所述外壳的轴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所述第二滑块可以沿所述外壳210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凸块绕所述第三导固件通孔同向小幅度的摆动。所述第二棘轮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盖的表面边缘处具有多个第三连接通孔,所述第二壳盖的边缘处具有多个第四连接通孔,每个所述第三连接通孔均与一个第四连接通孔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壳盖和第二棘轮壳体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每个螺栓穿设所述第三连接通孔和第四连接通孔后将所述第二壳盖和第二棘轮壳体固定,这些螺栓的螺母与外壳210朝向第二棘轮的内壁相互抵靠,将所述第二棘轮装置限位在外壳210朝向第二棘轮的内壁与第二轮体远离第二手轮430的一侧之间。
所述外壳210上具有长条状的第二孔洞,第二孔洞的轴向与外壳210的轴向相同。所述第二孔洞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结构与第二固定部中间,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设在所述第二孔洞中,以使得第二连接部在第二主体结构沿外壳的轴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在第二孔洞中运动。
在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均没有弹性形变时,所述第三棘轮杆和第四棘轮杆均抵靠在所述第二棘轮上,且所述第三棘轮杆的齿插设在所述第二棘轮的槽中,所述第四棘轮杆的齿插设在所述第二棘轮的槽中。所述第三棘轮杆和第四棘轮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导固件的两侧,使得第二棘轮无法转动,此时第二棘轮装置处于自锁状态。
将第二滑块朝向远离第二棘轮装置44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凸块跟随所述第二滑块以第三导固件通孔为中心,并朝向远离第二棘轮装置440的方向摆动(即第一方向),第二凸块挤压第三棘轮杆,使得第三弹簧收缩,此时,所述第三棘轮杆的齿从所述第二棘轮的槽中脱离,第四棘轮杆的齿在第二棘轮的槽中滑动,使得第二棘轮可以朝向第二凸块转动方向(即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手轮430通过第二主动轮421带动第二同步传送带423以及外管120沿外壳210的轴向单向运动。
将第二滑块朝向靠近第二棘轮装置44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凸块跟随所述第二滑块以第三导固件通孔为中心,并朝向靠近第二棘轮装置440的方向(即第二方向)摆动,第二凸块挤压第四棘轮杆,使得第四弹簧收缩,此时,所述第四棘轮杆的齿从所述第二棘轮的槽中脱离,第三棘轮杆的齿在第二棘轮的槽中滑动,使得第二棘轮可以朝向第二凸块转动方向(即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一方向)转动,第二手轮430通过第二主动轮421带动第二同步传送带423以及外管120沿外壳210的轴向单向运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植入物系统,包括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2、外管120、内管110、锥形头140和固定头150,所述固定头150设置在所述内管110的远端端部,所述锥形头140设置在所述外管120的远端端部,植入物压缩设置在所述外管120的远端内,且位于所述锥形头140和固定头150中间,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2带动所述外管120和内管110进行轴向运动,以实现植入物的装载、输送和释放。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将凸块转动至所述凸块与两侧的两个棘轮杆均没有相互挤压,使得两个所述棘轮杆均被棘轮限位,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安全自锁;
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凸块并挤压一个所述棘轮杆,使得一个所述棘轮杆从所述棘轮的槽中脱离,此时,所述棘轮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传动导向;
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凸块并挤压另一个所述棘轮杆,使得另一个所述棘轮杆与所述棘轮脱离,此时,所述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传动导向;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位于近端的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内管,位于远端的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外管。
详细的,所述第一棘轮装置340在工作时,如图7a所示,第一滑块朝向远端移动,并带动第一凸块3461沿同向小幅度转动(即沿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凸块挤压第一棘轮杆344使得第一棘轮杆344的齿从第一棘轮342的槽中脱离,此时,第一棘轮342可以沿第二方向转动,并在转动时向第二弹簧345提供压缩力,使得第二棘轮杆345的齿从其所在的槽中滑出,并在齿滑出后由于没有了压缩力的提供者,使得第二棘轮杆反弹至第一棘轮342的下个槽中,此时再次受到了第一棘轮的压缩重复上述动作,从而使得第一棘轮在第二方向转动,以使得外管沿外壳210的轴向单向运动。
如图7c所示,第一滑块朝向近端移动,并带动第一凸块沿同向小幅度转动(即沿第二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一凸块3461沿同向小幅度转动(即沿第二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凸块挤压第二棘轮杆345使得第二棘轮杆345的齿从第一棘轮的槽中脱离,此时,第一棘轮342可以沿第一方向转动,并在转动时向第一弹簧3441提供压缩力,使得第一棘轮杆344的齿从其所在的槽中滑出,并在齿滑出后由于没有了压缩力的提供者,使得第一棘轮杆344反弹至第一棘轮342的下个槽中,此时再次受到了第一棘轮342的压缩重复上述动作,从而使得第一棘轮在第一方向转动,以使得外管沿外壳210的轴向单向运动。
如图7b所示,第一滑块343带动第一凸块3461转动,并在第一凸块3461分别与第一棘轮杆344以及第二棘轮杆345之间均没有相互作用力时,第一棘轮杆344的齿插设在所述第一棘轮342的槽中,所述第二棘轮杆345的齿也插设在所述第一棘轮342的槽中,此时第一棘轮装置340处于自锁状态。
所述第二棘轮装置440在工作时,第二滑块朝向远端移动,并带动第二凸块沿同向小幅度转动(即沿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凸块挤压第三棘轮杆使得第三棘轮杆的齿从第二棘轮的槽中脱离,此时,第二棘轮可以沿第二方向转动,并在转动时向第四弹簧提供压缩力,使得第四棘轮杆的齿从其所在的槽中滑出,并在齿滑出后由于没有了压缩力的提供者,使得第四棘轮杆反弹至第二棘轮下个槽中,此时再次受到了第二棘轮的压缩重复上述动作,从而使得第二棘轮在第二方向转动,以使得内管沿外壳210的轴向单向运动。
第二滑块朝向近端移动,并带动第二凸块沿同向小幅度转动(即沿第二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二凸块沿同向小幅度转动(即沿第二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凸块挤压第四棘轮杆使得第四棘轮杆的齿从第二棘轮的槽中脱离,此时,第二棘轮可以沿第一方向转动,并在转动时向第三弹簧提供压缩力,使得第三棘轮杆的齿从其所在的槽中滑出,并在齿滑出后由于没有了压缩力的提供者,使得第三棘轮杆反弹至第二棘轮的下个槽中,此时再次受到了第二棘轮的压缩重复上述动作,从而使得第二棘轮在第一方向转动,以使得外管沿外壳210的轴向单向运动。
第二滑块带动第二凸块转动,并在第二凸块分别与第三棘轮杆以及第四棘轮杆之间均没有相互作用力时,第三棘轮杆的齿插设在所述第二棘轮的槽中,所述第四棘轮杆的齿也插设在所述第二棘轮的槽中,此时第二棘轮装置处于自锁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中,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的棘轮装置包括凸块、棘轮和两个棘轮杆,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同步传送装置上,并用于与两个所述棘轮杆配合控制所述外管或内管的轴向运动以及轴向运动的方向,以实现所述外管或所述内管进行安全自锁和传动导向;两个所述棘轮杆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凸块的两侧,两个所述棘轮杆的另一端均靠近所述棘轮设置,并用于控制所述棘轮的转动以及转动时的转动方向;所述凸块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棘轮杆之间,并用于控制两个所述棘轮杆的转动。本发明通过棘轮与两个所述棘轮杆配合控制所述外管或内管的进行轴向运动以及轴向运动的方向,以实现所述外管或所述内管进行安全自锁和传动导向,以实现内管和外管在单一方向上的锁定,实现了植入物输送手柄的安全自锁,避免了内管或外管不受控制的位置失控。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实现植入物输送系统及输送系统的精确操作,避免术者操作失误时引起的内管或外管的反向运动,从而避免了内管或外管受到不受控制的位置失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植入物输送手柄,包括沿外管的轴向设置的两个传送子系统,位于远端的所述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外管的近端,位于近端的所述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内管的近端,所述传送子系统包括同步传送装置和棘轮装置,所述棘轮装置固定在所述同步传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装置包括凸块、棘轮和两个棘轮杆,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同步传送装置上,并用于与两个所述棘轮杆配合控制所述外管或内管的轴向运动以及轴向运动的方向,以实现所述外管或所述内管的安全自锁和传动导向;两个所述棘轮杆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凸块的两侧,两个所述棘轮杆的另一端均靠近所述棘轮设置,并用于控制所述棘轮的转动以及转动时的转动方向;所述凸块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棘轮杆之间,并用于控制两个所述棘轮杆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子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手轮,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同步传送装置,还连接所述外管或内管;所述手轮连接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并用于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和固定装置带动所述外管或内管进行轴向运动,所述手轮与棘轮装置沿径向分别位于所述同步传送装置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装置还包括棘轮壳体、壳盖和滑块,所述棘轮壳体沿径向位于所述固定装置远离所述手轮的一侧,且所述棘轮壳体在远离所述固定装置的表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凸块、棘轮和两个棘轮杆;所述壳盖盖设在所述凹槽上;所述滑块贯通所述壳盖,并与所述凸块连接,所述滑块用于带动所述凸块转动;其中,所述棘轮杆的一个端部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另一个端部外周面弹性连接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和所述手轮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块压设在一个所述棘轮杆上,以使得所述棘轮能够沿单一方向转动;或者,
所述凸块间隙设置在两个棘轮杆之间,限制所述棘轮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传送带,所述同步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与手轮同轴设置并随所述手轮转动,并用于带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同向转动,以及带动所述同步传送带沿所述外管或内管的轴向运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导管固定部、夹板固定部和夹板,所述导管固定部套接在所述外管的近端端部或者所述内管的近端端部,所述夹板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导管固定部上,且朝向所述同步传送带设置,所述夹板固定在所述夹板固定部上,且将所述同步传送带夹设在所述夹板和所述夹板固定部之间。
8.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以及包括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带动所述外管和内管进行轴向运动。
9.一种植入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物输送手柄、外管、内管、锥形头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设置在所述内管的远端端部,所述锥形头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远端端部,植入物压缩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远端内,且位于所述锥形头和固定头中间,所述植入物输送手柄带动所述外管和内管进行轴向运动,以实现植入物的装载、输送和释放。
10.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将凸块转动至所述凸块与两侧的两个棘轮杆均没有相互挤压,使得两个所述棘轮杆均被棘轮限位,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安全自锁;
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凸块并挤压一个所述棘轮杆,使得一个所述棘轮杆从所述棘轮的槽中脱离,此时,所述棘轮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传动导向;
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凸块并挤压另一个所述棘轮杆,使得另一个所述棘轮杆与所述棘轮脱离,此时,所述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同步传送装置对所述内管或者外管进行传动导向;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位于近端的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内管,位于远端的传送子系统连接所述外管。
CN202110984205.8A 2021-08-25 2021-08-25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3648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4205.8A CN113648108B (zh) 2021-08-25 2021-08-25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18/002,313 US20230277347A1 (en) 2021-08-25 2022-05-16 Implant delivery handle, implant system, and implant delivery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EP22798678.3A EP4147677A4 (en) 2021-08-25 2022-05-16 IMPLANT DELIVERY HANDLE, IMPLANT SYSTEM, AND IMPLA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PCT/CN2022/092936 WO2022233338A1 (zh) 2021-08-25 2022-05-16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4205.8A CN113648108B (zh) 2021-08-25 2021-08-25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8108A true CN113648108A (zh) 2021-11-16
CN113648108B CN113648108B (zh) 2023-06-09

Family

ID=78492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4205.8A Active CN113648108B (zh) 2021-08-25 2021-08-25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7347A1 (zh)
EP (1) EP4147677A4 (zh)
CN (1) CN113648108B (zh)
WO (1) WO20222333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3338A1 (zh) * 2021-08-25 2022-11-10 上海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5985A (zh) * 2015-04-29 2016-12-07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植入体的驱动手柄及输送系统
CN210791186U (zh) * 2019-10-28 2020-06-19 尤胜芹 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及其手柄
CN211985521U (zh) * 2020-03-06 2020-11-24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植入物的手柄、导管组件及输送系统
CN112603599A (zh) * 2020-12-30 2021-04-06 上海派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CN112702981A (zh) * 2018-09-18 2021-04-23 维斯帕医疗公司 旋转手柄支架递送系统和方法
US20210196494A1 (en) * 2019-12-30 2021-07-01 Intact Vascular, Inc. Deployment handle for delivery of implants
CN213606566U (zh) * 2020-11-09 2021-07-06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手柄及固定器输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8851B2 (en) * 2005-06-08 2011-05-10 Xtent,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interventional apparatus
WO2015052663A1 (en) * 2013-10-08 2015-04-16 Medic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nd Health Services Fund Of The Tel Aviv Medical Center Cardiac prostheses and their deployment
WO2016123503A1 (en) * 2015-01-31 2016-08-04 Flexible Stent Solutions, Inc. Reconstrainable stent delivery system with a slider and knob for actuation and method
US9597213B2 (en) * 2015-02-12 2017-03-21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Handle mechanism for actuating delivery catheter
CN209734246U (zh) * 2018-12-04 2019-12-06 苏州恒瑞迪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腔编织支架输送系统
CN113648108B (zh) * 2021-08-25 2023-06-09 上海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5985A (zh) * 2015-04-29 2016-12-07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植入体的驱动手柄及输送系统
CN112702981A (zh) * 2018-09-18 2021-04-23 维斯帕医疗公司 旋转手柄支架递送系统和方法
CN210791186U (zh) * 2019-10-28 2020-06-19 尤胜芹 一种便携式切管机及其手柄
US20210196494A1 (en) * 2019-12-30 2021-07-01 Intact Vascular, Inc. Deployment handle for delivery of implants
CN211985521U (zh) * 2020-03-06 2020-11-24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植入物的手柄、导管组件及输送系统
CN213606566U (zh) * 2020-11-09 2021-07-06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手柄及固定器输送器
CN112603599A (zh) * 2020-12-30 2021-04-06 上海派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3338A1 (zh) * 2021-08-25 2022-11-10 上海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3338A1 (zh) 2022-11-10
EP4147677A4 (en) 2024-01-03
EP4147677A1 (en) 2023-03-15
US20230277347A1 (en) 2023-09-07
CN113648108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05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cutaneous delivery and deployment of a cardiovascular prosthesis
US202100305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cutaneous delivery and deployment of a cardiac valve prosthesis
JP6629956B2 (ja) 弁膜留め具
JP7072098B2 (ja) 組織修復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把持
US6254532B1 (en) Surg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929428B2 (ja) 房室弁の経皮的修復のための心臓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20120265296A1 (en) Atrial pressure regulation with control, sensing, monitoring and therapy delivery
US20220323220A1 (en) Heart valve implant and heart valve implant system
JP2005534426A (ja) 低侵襲的に虚血性僧帽弁閉鎖不全症を修復するための心臓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EP4218673A1 (en) Implant delivery handle, and delivery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JP2018512229A (ja) 心臓弁修復デバイス
EP4368149A1 (en) Implant conveying handle, implant system, implant conveying system, and working method thereof
CN113648108A (zh)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11779462B2 (en) Conveyor and conveyor system
CN219070806U (zh) 锁结器及心脏瓣膜环缩组件
Samalavicius et al. Anesthetic management and procedural outcom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off-pump transapical implantation of artificial chordae to correct mitral regurgitation: case series of 76 patients
US20240033084A1 (en) Mitral valve clip having locking mechanism
CN216257642U (zh) 用于治疗心脏瓣膜反流的修复系统
CN215349759U (zh) 植入物输送手柄、植入物系统及输送系统
EP4272702A1 (en) Fixing device for clamping tissue
US20210169651A1 (en) Edge to edge repair device for valves
WO2019128702A1 (zh) 医疗器械输送装置
CN215875098U (zh) 输送器及具有其的输送器组件
US20230397990A1 (en) Tissue closure device
CN219184340U (zh) 瓣膜修复装置和瓣膜修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