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随着网约平台的发展,现在很多服务业务都通过网络提供:用户通过APP 或平台下单,网约平台对签约人员进行派单,为接到派单的服务人员和用户见面提供服务;类似的业务有网约车、代驾、搬家、拉货、上门安装服务、家政服务、家教、快递取送等。这类业务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服务人员通过网约平台接单;2、服务人员和用户有近距离接触的过程;3、服务费用是用户和平台结算,服务质量也由网约平台保证。
网约平台关注的是人而非物:1、服务人员是否遵守平台规定,比如网约车人员是否帮乘客取放行李,是否礼貌用语;2、是否按时保质完成服务,特别是在服务人员和用户见面后的言行,对服务全过程进行视音频记录;3、同时对服务人员的安全进行关爱,比如代驾、拉货等是否偏离常规路线,非常规性长时间停车等可能对服务人员造成危险的异常现象,或希望能否就此类异常现象进行预警和研判,及时提醒平台干预,甚至监控现场情况。总而言之,网约平台希望在平台派单后,即开始对接单的服务人员进行全面监管或保护。
目前对于网约车、拉货等这一类长期和网约平台签约且使用四轮车辆的业务,所用车辆一般都要求安装固定的车载监控仪。但车载监控仪关注的是车内或者车外的区域,车载记录仪对于车内发生事情可以进行录音录像。如果没有安装前后装摄像头,则对车外所发生的言行则无法记录,比如是否帮取放行李则记录不到。而且前后装摄像头也是固定,有离车距离和死角限制;可能会造成类似跑 40公里等30分钟这种因没有拿行李而被取消订单的事情,且没法得到取证。
如果没有安装强制摄像头,则更难取证;还有一种方法,利用移动式设备进行记录(涵盖了车不固定的情况),比如执法记录仪,由服务人员佩戴后开始工作。但当前执法记录仪一般缺少和平台联动功能,平台下单后执法记录仪并不能自动开始工作;比如代驾接单后到代驾上车主的车之前的言行无法记录,留有空挡。而这刚好是代驾和车主的协商过程,是否有争执或者约定等需要取证,一旦出现意外,有很好的证据作用。4G/5G执法记录仪一般具有定位功能,但缺少对于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缓行、停车、偏离既定路线等异常情况的研判和预警功能;也一般缺少对于言行的敏感词的识别和预警,以及触发进一步行动的功能。而对于离车的上门安装服务、家政服务、家教、快递取送等,则目前还基本没有服务记录系统和方法。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在服务过程中的记录方法有以下几类:
现有技术一,如果主要服务场所是固定签约的车,则强制要求安装固定车载监控仪器。对于现有技术一,固定车载监控仪和服务记录仪的关注点和对象不同,车载记录仪无法满足服务监控和保护要求,固定车载监控仪器只能监控车内,即便有前后装也只能看到车的有限范围内的位置;当前车载记录仪一般没有研判和预警功能,也缺少和平台联动,而且也只适合服务场所在车内的情况,有很大局限性。
现有技术二,接单者佩戴执法记录仪;当前执法记录仪缺少和网约平台联动,人工可以干预(停止或者启动)执法记录仪,缺少研判和预警功能,无法进行实时告警,无法判断佩带者和服务人员是否是同一人。对于现有技术二,佩戴执法记录仪的方式虽然克服了固定摄像头的死角问题,以及没有固定摄像头的问题;但现在的执法记录仪都是为执法取证而研发,没有和网约平台的联动,不能在接单后马上开始摄录,在订单结束后马上停止摄录,也无法和单号进行视音频关联;虽有定位功能,但缺少对于特点偏离、减速、停止等异常情况的算法研判和预警;执法记录仪遵循行业标准,是佩戴人操控摄录功能,不能防止操控人的人为干预,达不到平台监控目的。还有个缺陷是,如果中途执法记录仪被换做其他人佩戴,则无法检测到,从而也无法对监控对象进行监控,达不到监控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人员监控效果差、执法取证不便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记录仪、管理平台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录与 AI判断模块、定位模块、记录仪端心跳模块、电源与佩戴模块、记录仪端控制模块、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所述摄录与AI判断模块受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控制,用以实现录像录音和拍照、镜头被遮挡的判断、敏感词识别及上报所述管理平台系统并自动触发拉流图传,通过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接收管理平台系统发送的摄录指令后开始视音频摄录,接收管理平台系统发送的任务结束指令后停止摄录;所述定位模块用以对所述服务记录仪定位,将定位信息传递到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上报给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对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的定位;所述记录仪端心跳模块用以发送周期性心跳消息,确认所述服务记录仪处于开机状态,以保证可以进行实时身份校验;所述电源与佩戴模块,用以给所述服务记录仪供电,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服务记录仪佩戴使用;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用以服务记录仪内各模块的通信和协调;所述服务记录仪与所述管理平台系统通过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摄录与AI判断模块包含镜头、传感器、录像和拍照设备、录音播放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包含软件协议栈、硬件通信设备;所述软件协议栈和所述管理平台系统进行通信,对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发出的信息进行协议打包,对收到所述管理平台系统的协议进行协议解析并反馈给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所述硬件通信设备将协议信息及拉流直播的媒体信息发送给所述管理平台系统,为管理平台系统传递给服务记录仪的信息提供通信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包括专用处理器及外围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与佩戴模块包含锂电池、开关机按键、充电接口、佩戴的背夹,所述佩戴的背夹背夹包括挂式、磁吸式、别针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管理平台系统,包括:平台端通信与协议模块、平台端控制模块、平台端心跳模块、网约模块、研判功能模块、监控模块、身份校验模块;所述平台端通信与协议模块与所述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对等,相互通信;所述平台端控制模块,用以协调所述管理平台系统的各功能模块;所述管理平台系统通过所述平台端通信与协议模块接收所述服务记录仪发送的可工作状态信息,发送摄录指令、任务结束指令给所述服务记录仪;所述平台端心跳模块与所述记录仪端心跳模块对等,判断所述服务记录仪上报的心跳信息;若心跳中断,则通过所述平台端控制模块通知所述网约模块进行预警;若通信不通则可以通知人工干预,要求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开机;所述网约模块用以接单下单、连接坐席,呈现身份校验、研判、监控模块通过所述平台端控制模块后的信息;所述研判功能模块,采用偏离既定路线的研判算法,根据历史轨迹和事前规划路线的比对,判断是否偏离既定路线、是否预警,或通过拉流直播将服务人员的现场信息实时图传到所述网约模块的监管人员处,或人工干预甚至救助;所述监控模块,用以所述网约模块进行手动拉流直播,查看所述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当前所处环境、地点、交互话音;或在所述研判功能模块发现异常并已通过平台端控制模块通知网约模块时,或当所述服务记录仪识别到敏感词后自动触发拉流图传时,查看所述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现场状况;所述身份校验模块,用以周期性对服务记录仪佩戴者身份进行校验,采用人脸识别,或下发固定信息进行语音播报,由所述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复述,进行语音识别或声纹识别进行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采用偏离既定路线的研判算法包括:计算t时间段内的上报点和最短采样点的距离偏差总和,计为xi;b时间后计算第二个t段时间的距离偏差,直到计算的时间段已大于既定的计算时间;计算总体偏离距离,即所有前后两个xi差的总和;若偏差距离已经大于门限值,则判定偏离并告警,上报所述管理平台系统;若没有,则判定没有偏离不告警;重复以上算法,进行服务过程中的不间断路线偏离判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服务记录仪的控制模块调用心跳模块,按配置的固定时间发送心跳包给管理平台系统,通过通信与协议模块将服务记录仪及佩戴者信息发给管理平台系统,持续将服务记录仪处于可工作状态的信息发给管理平台系统;A2:身份校验,对佩戴者拍照;服务记录仪接收管理平台系统下发的语音,由摄录与AI判断模块播报,指使佩戴者重复这段语音,语音被录音后发送给管理平台系统;A3:服务记录仪的摄录与AI判断模块接收摄录指令后开始摄像录音,记录服务全过程,视音频采集时同步采集视音频订单号;A4:异常检测与监控,服务记录仪的定位模块周期性上报定位信息到管理平台系统;A5:敏感词识别与监控,服务记录仪的摄录与AI判断模块对记录的语音进行敏感词识别,将识别到的敏感词与由管理平台系统的网约平台提前设置到服务记录仪的敏感词匹配后,上报网约平台并自动触发拉流图传,促使网约平台判断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现场是否发生争执;A6:停止摄录和视音频关联,接收管理平台系统网约平台发送的任务结束指令,停止摄录功能,采集摄录视音频文件发送到管理平台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A3步骤中,匹配关联视音频采集时同步采集的视音频订单号和管理平台系统网约模块中的订单号以形成完整证据链并保存,若佩戴者遮挡摄像头,则摄录与AI判断模块作识别判断,进行本地语音提示,上报管理平台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1:管理平台系统接收服务记录仪发送的信息,完成信息核对后登录;B2:开机校验,管理平台系统的控制模块通知身份校验模块,身份校验模块随机下发一段语音给服务记录仪,接收服务记录仪发送的语音声纹,与管理平台系统存储的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的原始声纹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允许服务记录仪正常工作;否则通知网约平台人工干预;B3:下单与视音频关联,管理平台系统的网约模块下单后通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通信与协议模块发送摄录指令给服务记录仪的摄录与AI判断模块,接收摄录与AI判断模块的识别判断;B4:管理平台系统周期性接收定位信息,传递到研判功能模块,研判功能模块若发现服务记录仪长时间停止在非目标位置,或当前实际定位信息轨迹和预定线路信息存在偏离,则通过控制模块下发到服务记录仪,进行拉流直播并在监控模块播放;若通信不通,则可人工干预;B5:管理平台系统的网约平台接收敏感词匹配信息后,判断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现场是否发生争执,或需要救助;B6:管理平台系统网约平台发送任务结束指令给服务记录仪,接收采集摄录的视音频文件并保存。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B2步骤中,身份校验包括:语音识别、声纹识别;所述语音识别用于识别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复述的是下发的随机语音,所述声纹识别用于识别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就是记录仪绑定的人员或被派单的人员,以避免服务记录仪佩戴者事先录制固定的语音进行假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将服务记录仪和佩戴者绑定,持续将服务记录仪处于可工作状态信息通知管理平台系统,对佩戴者拍照进行身份实时校验,实现对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的监控保护,完成从记录事到记录人的突破;对服务记录仪佩戴者身份校验;服务记录仪的摄录及关闭由管理平台系统指令触发,防止受到第三方干预,保证佩戴者身份合法合规。
在一些实施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提出偏离既定路线的Lazy研判算法,可以容忍GPS漂移和路线弯曲,防止误判和误告警;周期性上报定位信息到管理平台系统,判断是否存在定位偏离;对记录的语音进行敏感词识别,将识别到的敏感词和保存的敏感词匹配后上报管理平台系统并自动触发拉流图传;根据服务业务特点,通过路线偏离算法和敏感词识别对于可能的风险,比如吵架、偏离路线进行研判预警。
在一些实施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在视音频采集时同步采集订单号,根据视音频采集订单号和管理平台系统订单号进行精准匹配关联以形成完整证据链,便于事后回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记录仪,包括摄录与AI判断模块、定位模块、记录仪端心跳模块、电源与佩戴模块、记录仪端控制模块、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摄录与AI判断模块受记录仪端控制模块控制,用以实现录像录音和拍照、镜头被遮挡的判断、敏感词识别及上报所述管理平台系统并自动触发拉流图传,通过记录仪端控制模块接收管理平台系统发送的摄录指令后开始视音频摄录,接收管理平台系统发送的任务结束指令后停止摄录;定位模块用以对服务记录仪定位,将定位信息传递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通过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上报给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对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的定位;以保证可以记录仪端心跳模块用以发送周期性心跳消息,确认服务记录仪处于开机状态,进行实时身份校验;电源与佩戴模块,用以给服务记录仪供电,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服务记录仪佩戴使用;记录仪端控制模块用以服务记录仪内各模块的通信和协调;服务记录仪与管理平台系统通过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通信。所述摄录与AI判断模块包含镜头、传感器、录像拍照设备、录音和播放设备。
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包含软件协议栈、硬件通信设备;所述软件协议栈和所述管理平台系统进行通信,对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发出的信息进行协议打包,对收到所述管理平台系统的协议进行协议解析并反馈给所述记录仪端控制模块;所述硬件通信设备将协议信息及拉流直播的媒体信息发送给所述管理平台系统,为管理平台系统传递给服务记录仪的信息提供通信通道。记录仪端控制模块包括专用处理器及外围器件。电源与佩戴模块包含锂电池、开关机按键、充电接口、佩戴的背夹,所述佩戴的背夹背夹包括挂式、磁吸式、别针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管理平台系统,包括平台端通信与协议模块、平台端控制模块、平台端心跳模块、网约模块、研判功能模块、监控模块、身份校验模块;平台端通信与协议模块与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对等,相互通信;平台端控制模块,用以协调管理平台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平台端通信与协议模块接收服务记录仪发送的可工作状态信息,发送摄录指令、任务结束指令给服务记录仪;平台端心跳模块与记录仪端心跳模块对等,判断服务记录仪上报的心跳信息;若心跳中断,则通过平台端控制模块通知网约模块进行预警;若通信不通则可以通知人工干预,要求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开机;网约模块用以接单下单、连接坐席,呈现身份校验、研判、监控模块通过平台端控制模块后的信息;研判功能模块,采用偏离既定路线的研判算法,根据历史轨迹和事前规划路线的比对,判断是否偏离既定路线、是否预警,或通过拉流直播将服务人员的现场信息实时图传到网约模块的监管人员处,或人工干预甚至救助;监控模块,用以网约模块进行手动拉流直播,查看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当前所处环境、地点、交互话音;或在研判功能模块发现异常并已通过平台端控制模块通知网约模块时,或当所述服务记录仪识别到敏感词后自动触发拉流图传时,查看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现场状况;身份校验模块,用以周期性对服务记录仪佩戴者身份进行校验,采用人脸识别,或下发固定信息进行语音播报,由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复述,进行语音识别或声纹识别进行校验。
采用偏离既定路线的研判算法包括:计算t时间段内的上报点和最短采样点的距离偏差总和,计为xi;b时间后计算第二个t段时间的距离偏差,直到计算的时间段已大于既定的计算时间;计算总体偏离距离,即所有前后两个xi差的总和;若偏差距离已经大于门限值,则判定偏离并告警,上报所述管理平台系统;若没有,则判定没有偏离不告警;重复以上算法,进行服务过程中的不间断路线偏离判断。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记录仪、管理平台系统,包括服务记录仪和管理平台系统。
服务记录仪包含以下模块:
1.摄录与AI判断模块。包含镜头,Sensor,以及IR-cut等红外等录像拍照设备,以及喇叭,咪头等录音播放设备,实现录像录音和拍照功能,实现镜头被遮挡的判断功能,实现敏感词识别,上报管理平台系统并自动触发拉流图传的功能,受记录仪端控制模块控制。
2.定位模块。对服务记录仪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传递到主控模块,然后通过记录仪端通信协议模块上报给管理平台系统。因为服务记录仪佩戴在服务人员身上,所以在身份校验成功后,实际上是对服务人员的定位。
3.记录仪端心跳模块。服务记录仪开机并在管理平台系统注册成功后,发周期性心跳消息,以便确认服务记录仪处于开机状态,可以在管理平台系统下单后实时进行身份校验,启动服务记录仪进行摄录监控状态。
4.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包含4G/5G/WIFI等硬件通信设备,以及软件协议栈。软件协议栈负责和管理平台系统进行通信,对于记录仪端控制模块发出的信息进行协议打包,对于收到的管理平台系统的协议进行协议解析并反馈给记录仪端控制模块。4G/5G/WIFI等硬件通信设备负责将协议信息以及拉流直播的媒体信息发送给管理平台系统,也为管理平台系统传递给服务记录仪的信息提供通信通道。同时通信模块还包含服务记录仪和电脑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以实现将摄录的视音频信息采集出来的目的。
5.记录仪端控制模块。记录仪端控制模块包括DSP及外围器件,是服务记录仪的核心与大脑模块,进行记录仪内各个模块的通信和协调。
6.电源与佩戴模块。含锂电池、开关机按键、充电接口以及佩戴的挂式背夹,磁吸或者别针式背夹等辅助模块。分别给服务记录仪供电,以及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记录仪佩戴问题。服务记录仪只需要开关机按键,不需要其它按键。
管理平台系统包含以下模块:
1.平台端通信与协议模块。管理平台系统的通信与协议模块与服务记录仪的通信与协议模块对等,功能相当。
2.平台端心跳模块。和服务记录仪的心跳模块对等,对服务记录仪上报的心跳信息进行判断。如果心跳中断,则通过管理平台系统的控制模块通知网约模块,进行预警,必要时人工干预,要求服务人员开机。
3.网约模块。是一般的网约平台的模块。负责接单下单,连接坐席,同时各个功能模块比如身份校验、研判、监控模块的信息也通过控制模块后给网约模块呈现,实现业务。
4.研判功能模块。服务记录仪对于服务人员的定位信息要求很高,除了实时定位,判断服务人员是否在目标位置,以及是否停车或者停止行进。根据历史轨迹和事前规划路线的比对,得到是否偏离既定路线,需要进行预警、或者通过直接拉流直播将服务人员的现场信息实时图传到网约模块的监管人员处,或者进行人工干预甚至救助。具体研判算法参见偏离既定路线的Lazy研判算法。
5.监控模块。网约模块可以在派单未结束时任何时间进行手动拉流直播,查看服务人员当前所处环境以及地点,听到服务人员当前交互话音。或者在研判功能模块发现异常并已通过控制模块通知网约模块时,或者当服务记录仪识别到敏感词后自动触发拉流图传,查看服务人员状况,监控现场情况,以决定后续进一步处理。
6.身份校验模块。在开机或者平台下单前,以及服务进行以周期性方式,对服务人员身份进行校验。以防止服务记录仪戴在他人身上,服务人员不是签约人员或者接单人员,或者有意更改人员后,导致录像监控的视音频都不是服务过程中的视音频信息。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方式进行校验。或者平台下发固定信息,进行语音播报,由服务人员复述,进行语音识别和声纹识别,校验服务人员信息。
7.平台端控制模块。负责管理平台系统业务部分,协调各个功能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记录管理方法的工作流程:
1.开机登录和心跳保活:服务人员按分配给自己的服务记录仪开机键,服务记录仪开机。记录仪端控制模块调用记录仪端心跳模块,并通过记录仪端通信与协议模块将记录仪以及服务人员信息传递给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平台系统完成记录仪上传信息和系统保存的信息核对无误后,完成登录。在开机期间,记录仪端心跳模块会按照配置好的固定时间发送心跳包,持续告诉管理平台系统记录仪处于可以工作状态(步骤1->7)。在开机前,服务记录仪需要先进行注册,可以通过上位机对服务记录仪设置管理平台系统IP地址,用户名等信息。并提前在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开户,将这些信息存储起来,并进行记录仪和佩戴人员的绑定。
2.身份校验:服务记录仪监管的是佩戴人,因此要求佩戴人员务必是平台指定的服务人员,这样才能确保记录仪对服务人员的监管。身份校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开机时的身份校验,一种时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不定期的校验。两种校验流程相同。本处推荐用声纹和语音识别进行身份校验,因为这样不需要摘下记录仪,不占用服务人员双手。也可以采用人脸识别的校验方式,但缺点是要摘下记录仪,用记录仪对佩戴者自身进行拍照。本处只介绍声纹和语音识别。
开机校验时,管理平台系统的控制模块告诉校验模块,校验模块可以随机下发一段语音,在服务记录仪通信模块接受后,由服务记录仪摄录与AI判断模块播报出来(步骤8->5->4->3->9)。佩戴人员重复这一段语音,语音被录音后上传到管理平台系统,对上传语音声纹和系统存储的记录仪注册人员的原始声纹进行比对(步骤9->3->4->5->8)。如果比对成功,允许记录仪正常工作;否则告诉网约平台,进行人工干预(步骤8->7)。之所以下发随机语音,是为了避免服务人员事先录制固定的语音进行假冒。所以身份校验模块是同时包含了语音识别(识别服务人员复述的是下发的随机语音)和声纹识别(识别服务人员就是记录仪绑定的人员或者被派单的人员)两个功能的。
3.下单与视音频关联:网约模块下单后,通知平台端控制模块,平台端控制模块直接通过平台端通信与协议模块下发指令,通知服务记录仪的摄录与AI判断模块,开始摄像录音,记录服务全过程(步骤7->5->4->3->9)。摄录与AI判断模块佩戴人无法人为干预。下发摄录指令时,会带下订单号。存储的视音频数据也会记录这个订单号,在进行视音频采集时会同步采集订单号。视音频资料采集后,会根据视音频带的订单号和网约模块中的订单号进行精准匹配关联,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进行保存。如果佩戴人对摄像头进行了遮挡,则在摄录与AI判断模块进行识别判断,进行本地语音提示。同时上报管理平台系统(步骤 9->3->4->5->8->7)。
4.异常检测与监控:任务执行过程中,服务记录仪定位模块周期性上报定位信息到管理平台系统,系统平台将行为信息传递到研判模块,研判模块如果发现长时间停止在非目标位置,或者当前实际定位信息接通过控制模块下发到记录仪,进行拉流直播,监控服务人员当前所处环境以及所在现场状况(步骤 11->5->4->3->9)。并在监控模块播放(步骤9->3->4->5->11->12),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或者对服务人员进行救助(步骤12->7)。
5.敏感词识别与监控:任务执行过程中,记录仪的摄录与AI判断模块会对记录的语音进行敏感词识别,敏感词可以由网约平台提前设置到记录仪(步骤 7->5->4->3->9)。当记录仪将识别到的敏感词和保存的敏感词匹配后,即上报网约平台并自动触发拉流图传(步骤9->3->4->5->12),这样网约平台就可以看到现场情况,是否服务人员和客户发生争执,或者服务人员需要得到救助。
6.停止摄录和视音频关联:当服务人员通过APP告诉网约平台任务结束,网约平台下发指令给服务记录仪,停止摄录功能(步骤7->5->4->3->9)。在服务结束后,到了wifi环境下,或者通过电脑采集当天摄录视音频文件并保存到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平台系统控制模块根据采集的订单号和网约模块的订单精准匹配,形成整个服务的完整证据链
本发明实施例的偏离既定路线的Lazy研判算法。因为GPS本身的定位信息的漂移特性,所以实际上报的服务人员的位置不一定是实际位置的坐标。另外上报间隔设置时间点不同,这和地图上存储的既定路线的采集点的坐标也不一定吻合。所以短时间内的上报位置和最近采集点的位置有一定差别,并不能说明服务人员偏离了既定路线。算法基本思路是通过趋势性判断研判是否偏离既定路线,并且不断迭代和更新趋势比较数据。趋势性的比对是通过延后判定,即Lazy思想来实现的。做以下定义:上报位置和路径的距离:当前上报位置和既定路线的最短采集点的欧氏距离,这是容易计算的。
算法如下:
输入 对比时间段t秒,后延时间b秒,Lazy时间l秒,其中l>t。总偏离距离D(比如100米)
输出 是否偏离既定路径
1)总计算时间y=0,下标i=0
while(y<l)
{
2)计算t时间段内各个上报位置和路径的距离,并将各距离加和,记为xi,称之为t段时间距离偏差
3)总时间累加计算时间段y=y+t
4)总时间累加计算后延时间段y=y+b
5)下标累加i=i+1
}
6)保存总下标数I=i
7)总偏离距离d=0
for(j=0,j<I,j++)
{
8)d=d+(x(j+1)-xj)
}
9)if(d>D)报告偏离路线,上报管理平台系统
偏离既定路线的Lazy研判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计算t时间段内的上报点和最短采样点的距离偏差总和,并计为xi。此时xi的大小不能说明服务人员已经偏离既定路线,因为可能是GPS的漂移造成的。为了看到整体一个局势,会在b 时间后,再计算第二个t段时间距离偏差。直到计算的时间段已经大于既定的计算时间l(比如l设置为2分钟)。这个思想体现在while循环。
如果服务人员偏离既定路线越来越远,则随着i增大,xi总体趋势是变大(不排除个别xi反而小于xi-1)。为了容忍这种变化,计算总体偏离距离,也就是所有前后两个xi差的总和。这个思想体现在for循环。如果偏差距离已经大于门限值 D,则判定偏离,告警,并上报管理平台系统。如果没有,则没有偏离,不用告警。重复以上算法,进行服务过程中的不间断路线偏离判断。这个算法可以容忍 GPS的偏离,以及路线的弯曲情况。整个算法不是即时判断,而是判断的趋势,即后延一段时间后的变化。所以称之为Lazy算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服务记录仪的控制模块调用心跳模块,按配置的固定时间发送心跳包给管理平台系统,通过通信与协议模块将服务记录仪及佩戴者信息发给管理平台系统,持续将服务记录仪处于可工作状态的信息发给管理平台系统;A2:身份校验,对佩戴者拍照;服务记录仪接收管理平台系统下发的语音,由摄录与AI判断模块播报,指使佩戴者重复这段语音,语音被录音后发送给管理平台系统;A3:服务记录仪的摄录与AI判断模块接收摄录指令后开始摄像录音,记录服务全过程,视音频采集时同步采集视音频订单号;A4:异常检测与监控,服务记录仪的定位模块周期性上报定位信息到管理平台系统;A5:敏感词识别与监控,服务记录仪的摄录与AI判断模块对记录的语音进行敏感词识别,将识别到的敏感词与由管理平台系统的网约平台提前设置到服务记录仪的敏感词匹配后,上报网约平台并自动触发拉流图传,促使网约平台判断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现场是否发生争执;A6:停止摄录和视音频关联,接收管理平台系统网约平台发送的任务结束指令,停止摄录功能,采集摄录视音频文件发送到管理平台系统。A3步骤中,匹配关联视音频采集时同步采集的视音频订单号和管理平台系统网约模块中的订单号以形成完整证据链并保存,若佩戴者遮挡摄像头,则摄录与AI判断模块作识别判断,进行本地语音提示,上报管理平台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人员监管的服务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1:管理平台系统接收服务记录仪发送的信息,完成信息核对后登录;B2:开机校验,管理平台系统的控制模块通知身份校验模块,身份校验模块随机下发一段语音给服务记录仪,接收服务记录仪发送的语音声纹,与管理平台系统存储的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的原始声纹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允许服务记录仪正常工作;否则通知网约平台人工干预;B3:下单与视音频关联,管理平台系统的网约模块下单后通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通信与协议模块发送摄录指令给服务记录仪的摄录与AI判断模块,接收摄录与AI判断模块的识别判断;B4:管理平台系统周期性接收定位信息,传递到研判功能模块,研判功能模块若发现服务记录仪长时间停止在非目标位置,或当前实际定位信息轨迹和预定线路信息存在偏离,则通过控制模块下发到服务记录仪,进行拉流直播并在监控模块播放;若通信不通,则可人工干预;B5:管理平台系统的网约平台接收敏感词匹配信息后,判断服务记录仪佩戴者现场是否发生争执,或需要救助;B6:管理平台系统网约平台发送任务结束指令给服务记录仪,接收采集摄录的视音频文件并保存。B2 步骤中,身份校验包括:语音识别、声纹识别;所述语音识别用于识别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复述的是下发的随机语音,所述声纹识别用于识别服务记录仪佩戴者就是记录仪绑定的人员或被派单的人员,以避免服务记录仪佩戴者事先录制固定的语音进行假冒。
本发明对服务人员进行监控和保护,完成了从记录事到记录人的突破;服务记录仪的摄录是由下单触发的,关闭是由服务完成触发的。服务人员不能干预摄录;对服务记录仪的佩戴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身份可以进行校验,保证服务人员合法合规;提出了偏离既定路线的Lazy研判算法,可以容忍GPS漂移和路线弯曲,防止误判和误告警;能够根据服务业务特点,通过路线偏离算法和敏感词识别对于可能的风险,比如吵架,偏离路线当进行研判并预警;在发现风险时,能够触发自动拉流图传,管理平台系统的人员即可远程看到现场情况和服务人员情况,及时做出决策处理;也可以人工抽查;服务完成后,采集的视音频可以根据单号和订单进行精准匹配,形成完整证据链,便于事后回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