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3620A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3620A
CN113643620A CN202010393235.7A CN202010393235A CN113643620A CN 113643620 A CN113643620 A CN 113643620A CN 202010393235 A CN202010393235 A CN 202010393235A CN 113643620 A CN113643620 A CN 113643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board
display module
interposer
pcb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32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金鑫
周充祐
林子平
李刘中
郑士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32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3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3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3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所述显示模组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配合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当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连接时,所述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设置于所述转接板上,使得所述转接板既具有装配所述PCB板的作用,又能够达到驱动所述LED灯组功能;当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插接配合时,省去了接收卡,减少总控IC所在层的厚度,使得所述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显示模组为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例如,电视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目前的显示屏均追求轻薄化设计,显示模组的厚度需要轻薄化。然而,目前使用的显示模组普遍存在,该种组成结构使得显示模组整体厚度较大的问题,使得使用该显示模组的电视产品无法满足轻薄化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旨在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配合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
当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连接时,所述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接板设置有总控IC连接线路以及LED驱动IC连接线路;
所述总控IC通过所述总控IC连接线路与PCB板电连接;
所述LED驱动IC通过所述LED驱动IC连接线路与所述PCB板相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位于所述转接板的同一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件,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插件;
所述第二插件与所述第一插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插件与所述第一插件用于相互结合,以使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插针,所述第二插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插孔;
所述金属插针用于插入所述金属插孔,以使所述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金属触点,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金属触点;
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一一对应接触,以使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卡凸,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凸用于使所述PCB板固定连接到所述转接板。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相对于所述PCB板的表面突出和/或所述第二金属触点相对于所述转接板的表面突出。
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显示模组。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设置于所述转接板上,使得所述转接板既具有装配所述PCB板的作用,又能够达到驱动所述LED灯组功能;当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插接配合时,省去了接收卡,减少总控IC所在层的厚度,使得所述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分离时,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图2提供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插接配合时,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分离时,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是图4提供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插接配合时,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分离时,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是图6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插接配合时,所述显示模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目前实现电子产品(例如,电视等)轻薄化的要求,显示模组的厚度也需要轻薄化。而目前使用的显示模组普遍存在整体厚度较大的问题。例如,如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其包括PCB板100、转接板以及接收卡构成;其中PCB板一侧为LED灯组200,一侧为LED驱动IC300和公头插件400,转接板500上包括母头插件600,以及为母头插件600及接收卡700电连接设计的连接线路;接收卡700远离转接板500的一侧为总控IC800。这样通过单独设置总控IC层来实现总控IC与PCB板电连接的方式,增加了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无法满足电子产品轻薄化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中的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均连接于转接板上,去除用于将总控IC于PCB板连接的连接层(例如,接收卡等),减少总控IC所在层的厚度,使得所述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PCB板1和转接板2;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相互平行并相对布置;所述PCB板1远离所述转接板2的一侧设置有LED灯组101,所述PCB板1靠近所述转接板2的一侧与所述转接板2配合,以通过所述转接板2对所述PCB板1进行装配。所述转接板2上设置有LED驱动IC3和总控IC4;其中所述总控IC4用于实现对所述LED灯组101的总驱动,所述LED驱动IC3用于驱动LED灯组101中的部分LED灯。当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连接时,所述总控IC4以及LED驱动IC3均可以通过所述转接板2与所述PCB板1电连接,从而实现对所述LED灯组101的总驱动控制。
本发明对现有转接板进行改进,通过在所述转接板2上集成所述总控IC4,使得所述转接板2既具有装配所述PCB板1的作用,又能够达到对所述LED灯组101进行总驱动控制、以及接收外部命令数据的功能;当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插接配合时,减少总控IC所在层的厚度,使得所述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降低。
进一步,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所述LED驱动IC3和总控IC4位于所述转接板的同一侧,例如,LED驱动IC3和总控IC4均位于转接板远离所述PCB连接板的一侧,这样可以对所述第一插件5和所述第二插筋进行让位。此外,所述转接板2上设置有总控IC连接线路,所述总控IC通过所述总控IC连接线路与所述PCB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总控IC连接线路(例如,将原有接收卡中布置的总控IC连接线路转移至转接板上),转接板上的总控IC通过布置于转接板上的总控IC连接线路与PCB相连接,以所述LED灯组101进行总驱动控制。
所述转接板2上设置有LED驱动IC连接线路,所述LED驱动IC通过LED驱动IC连接线路与PCB板电连接,当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件2电连接时,所述LED驱动IC3可以实现与所述LED灯组101中部分LED的电连接,从而对所述LED灯组101中的部分LED灯进行驱动控制。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1朝向所述转接板2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件5,所述第一插件5通过所述PCB板1上的走线与所述LED灯组101电连接;所述转接板2朝向所述PCB板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插件6,所述第二插件6与所述第一插件5一一对应,并所述PCB板1和所述转接板2通过所述第一插件5和第二插针6电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件5和所述第二插件6均为金属插件;所述第二插件6与所述转接板上的LED驱动IC3以及总控IC电连接。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的插接配合、以及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的电连接均通过所述第一插件5与所述第二插件6的配合来实现。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插件5与第二插件插6接时,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固定连接,并且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2相连接,以使得设置于转接板2上的总控IC4和LED驱动IC3与所述PCB板1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插件5包括金属公头,所述第二插件6包括金属母头,所述金属公头插入所述金属母头内,即可实现所述PCB板1在所述转接板2上的定位、以及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的电连接。此外,如图3所示,当所述金属公头插入所述金属母头内时,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上固定连接、并且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的电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插件5和第二插件6的关系可以互换,即所述第一插件5为金属母头,所述第二插件6为金属公头。
如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1朝向所述转接板2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金属触点10,所述转接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金属触点11;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通过所述PCB板1上的走线与所述LED灯组101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分别与所述总控IC4和所述LED驱动IC3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一一对应,并且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接触,使得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的电性连接。
所述PCB板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凸7,所述转接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8,所述卡凸7与所述卡扣8一一对应的。其中,所述卡凸7和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在所述PCB板1上均成阵列排布,并且当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金属触点10间隔布置;所述卡扣8和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在所述PCB板1上均成阵列排布,并且当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金属触点11间隔布置。
所述PCB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以及靠近中间部位均布置有所述卡凸7,同理所述转接板2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以及靠近中间部位均布置有所述卡扣8,使得当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插接配合时,所述转接板2能够受力均衡,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的电性连接的稳定性更强。
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所述PCB板1的表面齐平,且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与所述转接板2的表面齐平,使得当所述卡凸7与所述卡扣8卡合连接、且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接触时,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相接触,以节省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预留的间隙,进一步降低所述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
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卡凸7与所述第卡扣8插接配合时,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具有间隙,则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相对于所述PCB板1的表面突出、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与所述转接板2齐平;或者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相对于所述PCB板1的表面突出、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也相对于所述转接板2的表面突出;或者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所述PCB板1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也相对于所述转接板2的表面突出。由于现实使用过程中所述转接板2或所述PCB板1上可能会覆盖灰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相对于所述PCB板1的表面突出和/或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相对于所述转接板2的表面突出,以提升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之间接触后产生的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卡凸7相对于所述PCB板1的表面突出;所述卡扣8包括容纳槽81,所述容纳槽81的底部向远离所述PCB板1一侧凹陷,以容纳所述卡凸7。当所述卡凸7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时,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接触,从而实现所述PCB板1在所述转接板2上的定位以及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凸7为金属卡凸,所述卡凸7通过所述PCB板1上的走线与所述LED灯组101电连接;所述容纳槽81底部设置有金属连接件82,所述金属连接件82分别与所述LED驱动IC3和所述总控IC4电连接。如图5所示,当所述卡凸7与所述容纳槽81插接配合时,所述容纳槽81对所述卡凸7限位,使得所述PCB板1可以定位在所述转接板2上,从而实现所述PCB板1在所述转接板2上的装配;同时,所述卡凸7与所述金属连接件82接触,从而通过所述金属连接件82实现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金属连接件82为磁性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82与所述卡凸7磁性吸合,使得所述卡凸7插入所述容纳槽81内并与所述金属连接件82接触时,可以被定位在所述容纳槽81内,有效避免所述卡凸7脱离所述容纳槽81,从而避免所述PCB板1从所述转接板2上脱离。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卡凸7为多个,多个卡凸7排布为四列,第一列和第二列分别位于所述PCB板1的左右两侧边缘,第三列和第四列位于垂直于所述PCB板1的中心线的左右两侧;其中,部分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位于第一列与第三列之间,另外一部分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位于第四列与第二列之间,以实现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插接配合更稳定的同时,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所述金属连接件82之间能够稳定接触。
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卡凸7相对于所述PCB板1的表面突出,所述卡扣8相对于所述转接板2的表面突出;通过所述卡凸7与所述卡扣8的卡合连接,实现所述PCB板1在所述转接板2上的装配定位。
如图7所示,所述卡凸7包括连接部71和凸起部72,所述凸起部72远离所述PCB板1,且所述连接部71将所述凸起部72与所述PCB板1连接;所述凸起部72远离所述连接部71的一面为球形面。所述卡扣8包括底座8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811上的卡槽812,所述底座811与所述转接板2连接,所述卡槽812位于所述底座811远离所述转接板2的一侧;所述卡槽812具有开口,以容纳所述凸起部72插入所述卡槽812内。所述卡槽812的内侧面为球形面,从而与所述凸起部72的形状对应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72具有弹性,能够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所述凸起部72与所述卡槽812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即只用使用较大外力才能将所述凸起部72与所述卡槽812进行装配或拆卸,从而提升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装配后的稳定性,避免意外振动造成所述PCB板1脱落所述转接板2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卡凸7为金属卡凸,所述卡凸7通过所述PCB板1上的走线与所述LED灯组101电连接;所述卡扣8为金属卡扣,所述卡扣8与所述LED驱动IC3和所述总控IC4电连接。当所述卡凸7与所述卡扣8卡合连接时,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接触。
所述卡凸7相对于所述PCB板1的表面突出,所述卡扣8相对于所述转接板2的表面突出;通过所述卡凸7与所述卡扣8的卡合连接,实现所述PCB板1在所述转接板2上的装配定位,以及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的电性连接。
进一步,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相对于所述PCB板1的表面突出,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相对于所述转接板2的表面突出,且所述卡凸7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的高度,所述卡扣8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的高度;如图8所示,当所述卡凸7与所述卡扣8卡合连接时,所述第一金属触点10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11一一对应并接触。
当所述卡凸7与所述卡扣8卡合连接时,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与当所述第一插件5与所述第二插件6插接配合时所述PCB板1与所述转接板2之间的间隙的宽度相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配合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当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连接时,所述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设置于所述转接板上,使得所述转接板既具有装配所述PCB板的作用,又能够达到驱动所述LED灯组功能;当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插接配合时,省去了接收卡,减少总控IC所在层的厚度,使得所述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降低。
基于上述显示模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显示模组。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配合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
当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连接时,所述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设置有总控IC连接线路以及LED驱动IC连接线路;
所述总控IC通过所述总控IC连接线路与PCB板电连接;
所述LED驱动IC通过所述LED驱动IC连接线路与所述PCB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IC以及LED驱动IC位于所述转接板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件,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插件;
所述第二插件与所述第一插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插件与所述第一插件用于相互结合,以使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插针,所述第二插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插孔;
所述金属插针用于插入所述金属插孔,以使所述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金属触点,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金属触点;
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一一对应接触,以使所述PCB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卡凸,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凸用于使所述PCB板固定连接到所述转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相对于所述PCB板的表面突出和/或所述第二金属触点相对于所述转接板的表面突出。
9.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显示模组。
CN202010393235.7A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Pending CN113643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3235.7A CN113643620A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3235.7A CN113643620A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3620A true CN113643620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41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3235.7A Pending CN113643620A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362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21265U (zh) * 2011-11-24 2012-11-0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模组及显示器
CN103927947A (zh) * 2014-04-18 2014-07-16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间距led显示屏
CN104571985A (zh) * 2013-10-25 2015-04-29 大连恭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拼接led显示幕
CN208271901U (zh) * 2018-05-21 2018-12-21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Oled显示模组及oled显示设备
CN208335057U (zh) * 2018-04-26 2019-01-04 刘懿辉 一种分体式电子墨水设备
CN212161173U (zh) * 2020-05-11 2020-12-15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21265U (zh) * 2011-11-24 2012-11-0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模组及显示器
CN104571985A (zh) * 2013-10-25 2015-04-29 大连恭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拼接led显示幕
CN103927947A (zh) * 2014-04-18 2014-07-16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间距led显示屏
CN208335057U (zh) * 2018-04-26 2019-01-04 刘懿辉 一种分体式电子墨水设备
CN208271901U (zh) * 2018-05-21 2018-12-21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Oled显示模组及oled显示设备
CN212161173U (zh) * 2020-05-11 2020-12-15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71145B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system
US6780058B2 (en) Shielded backplane connector
US6729890B2 (en) Reduced-size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8435047B2 (en) Modular connectors with easy-connect capability
CN111082237B (zh) 用于触头模块的接地屏蔽件
KR20120127510A (ko) 커넥터
US7841860B1 (en) Compensating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20070099448A1 (en) Electrical device carrier contact assembly
KR20190136734A (ko) Pcb 다이렉트 커넥터
CN212161173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US20020115324A1 (en) Ball attached zero insertion force socket
JP3485555B2 (ja) コネクタ
CN113643620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N112864660A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组件的浮动连接器及显示屏组件
US6781845B2 (en) Parallel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KR20080101759A (ko) 회로 기판 커넥터의 세트 및 커넥터를 회로 기판에장착하는 방법
US9945547B2 (en) Illuminant with plug-type connection
TW201841432A (zh) 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US20100009573A1 (en)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daughter board
CN110416767A (zh) 插头连接器
US5299955A (en) Battery terminal mounting means for a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US20060046525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type connector using surface mount and through hole technologies
CN217983910U (zh) 一种核心板连接器结构
CN217239841U (zh) 一种防拔出的电源连接器
CN219959508U (zh) 连接器模块、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