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8731A - 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8731A
CN113638731A CN202010325616.1A CN202010325616A CN113638731A CN 113638731 A CN113638731 A CN 113638731A CN 202010325616 A CN202010325616 A CN 202010325616A CN 113638731 A CN113638731 A CN 113638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oil
gas well
tube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56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金宝
李树全
张福兴
杨显志
朱静
杨清玲
霍艳娇
周轶青
乔沐
邹杨
冯紫薇
黄丽
李伟瑞
张志忠
匡旭光
谷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56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8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8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8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包括置入管体,所述置入管体的中部弯曲或弯折使所述置入管体的两端朝向相同且端面平齐,所述置入管体能置入油气井的套管或油管中,且所述置入管体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油气井的井口处,光纤能从所述置入管体的其中一端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的内部对所述油气井进行监测。本发明通过设置置入管体置入油气井中,将光纤直接下入置入管体中,能顺利实现光纤的置入,同时,在光纤需要更换时,将损坏的光纤从置入管体中起出并下入新的光纤即可,能顺利完成光纤的替换,且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管柱起出操作。

Description

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井光纤监测过程中,随着测试时间的增加,光纤受可逆氢损和不可逆氢损的影响,使用寿命有限,尤其在高温300度以上的情况下氢损加剧,使光纤寿命缩短。现有技术中,若要对光纤进行更换,则需将油井的管柱起出,而对于长期注汽井、蒸汽驱SAGD井,井下管柱无法更换,光纤一旦失效,就无法获取井下数据,因此,如何能在不起出管柱的情况下进行光纤的更换,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光纤的下入,且能在不起出管柱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光纤的更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包括置入管体,所述置入管体的中部弯曲或弯折使所述置入管体的两端朝向相同且端面平齐,所述置入管体能置入油气井的套管或油管中,且所述置入管体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油气井的井口处,光纤能从所述置入管体的其中一端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的内部对所述油气井进行监测。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置入管体包括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及连接管,所述第一竖管与所述第二竖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管的上端及所述第二竖管的上端朝向相同且端面平齐,所述第一竖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管的下端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管为直管或呈下凹状的弧形管。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竖管、所述第二竖管及所述连接管为一体成型连接。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及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均设于所述油气井的井口处并分别密封所述置入管体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光纤贯穿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或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的内部。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上均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上的连通孔与一流体供给泵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上的连通孔与一流体回收罐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上的连通孔与所述流体回收罐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上的连通孔与所述流体供给泵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还包括空心管,所述光纤置于所述空心管中,所述光纤能同步地随所述空心管从所述置入管体的其中一端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的内部,所述空心管的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中的一端封闭。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空心管的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中的一端通过堵头封闭。
如上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所述堵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空心管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置入管体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置入管体置入油气井中,将光纤直接下入置入管体中,能顺利实现光纤的置入,同时,在光纤需要更换时,将损坏的光纤从置入管体中起出并下入新的光纤即可,能顺利完成光纤的替换,且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管柱起出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进行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的置入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与流体供给泵及流体储存罐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的空心管及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套管;
2、置入管体;
21、第一竖管;
22、第二竖管;
23、连接管;
3、第一密封元件;
31、连通孔;
4、第二密封元件;
41、连通孔;
5、流体供给泵;
6、流体回收罐;
7、空心管;
8、堵头;
9、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本发明中所进行置入及替换的光纤为以光纤直接作为传感器的光纤,例如测温光纤,其不需要再连接其他测量装置或元件,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包括置入管体2,置入管体2的中部弯曲或弯折使置入管体2的两端朝向相同且端面平齐,即置入管体2整体结构与U型连通器的结构大致相同,置入管体2能置入油气井的套管1或油管中(图中仅以套管1为例,本发明在置入油管时与图中显示的置入套管1时的具体结构相同),且置入管体2的两端固定于油气井的井口处,光纤9能从置入管体2的其中一端伸入至置入管体2的内部对油气井进行监测,实现光纤9的顺利置入,同时在需要对光纤9进行替换时,将损坏的光纤9从本发明的置入管体2中取出并下入新的光纤9即可,通过本发明的设置能顺利实现光纤9的置入及替换,且在替换过程中无需对管柱进行任何操作,且通过本发明的设置能有效对光纤9进行保护,防止油管或套管1内的液体对光纤9造成损伤。
在置入光纤9的过程中,由置入管体2的供光纤9置入的一端注入流体,使光纤9随流体一同进入置入管体2,能减少光纤9置入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使光纤9置入更加顺利,且在将光纤9取出的过程中,由置入管体2的未置入光纤9的一端注入流体,能推动光纤9更加顺利的取出,其中流体可以为气体(例如氮气)或液体。
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置入管体2包括第一竖管21、第二竖管22及连接管23,第一竖管21与第二竖管22平行设置,第一竖管21的上端及第二竖管22的上端朝向相同且端面平齐,第一竖管21的下端与第二竖管22的下端通过连接管23连通,即第一竖管21的下端与连接管23的一端连通,第二竖管22的下端与连接管23的另一端连通,使第一竖管21、第二竖管22及连接管23组合形成内部连通的置入管体2;
其中,连接管23为直管或呈下凹状的弧形管,只要能实现第一竖管21与第二竖管22之间的连通即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但为使置入管体2中的流体流动更加顺畅,连接管23的形状优选为下凹状的弧形管(请参见图1~图4中所示)。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第一竖管21、第二竖管22及连接管23为一体成型连接,以保证置入管体2整体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如图1、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元件3及第二密封元件4,第一密封元件3与第二密封元件4均设于油气井的井口处并分别密封置入管体2的两端,以防止在向置入管体2中注入流体时流体由置入管体2的两端溢出。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光纤9贯穿第一密封元件3或第二密封元件4伸入至置入管体2的内部,图中是以光纤9贯穿第一密封元件3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作为优选,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第一密封元件3与第二密封元件4上均开设有连通孔31、连通孔41;第一密封元件3上的连通孔31与一流体供给泵5相连通且第二密封元件4上的连通孔41与一流体回收罐6相连通,或者第一密封元件3上的连通孔31与流体回收罐6相连通且第二密封元件4上的连通孔41与流体供给泵5相连通;
具体为:
在光纤9贯穿第一密封元件3伸入至置入管体2的内部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元件3上的连通孔31与一流体供给泵5相连通,第二密封元件4上的连通孔41与一流体回收罐6相连通,在光纤9下入的过程中同时通过流体供给泵5向置入管体2内注入流体,以减少光纤9下入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且流入置入管体2中多余的流体通过第二密封元件4上的连通孔41流入流体回收罐6中,在将贯穿第一密封元件3伸入至置入管体2中的光纤9取出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元件3上的连通孔31与流体回收罐6相连通,第二密封元件4上的连通孔41与流体供给泵5相连通,在光纤9取出的同时通过流体供给泵5向置入管体2内注入流体,流体沿着光纤9取出的方向推动光纤9,减少光纤9取出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同样地,在光纤9贯穿第二密封元件4伸入至置入管体2的内部的过程中,第二密封元件4上的连通孔41与流体供给泵5相连通,第一密封元件3上的连通孔31与流体回收罐6相连通,且在将贯穿第二密封元件4伸入至置入管体2内部的光纤9取出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元件3上的连通孔31与流体供给泵5相连通,第二密封元件4上的连通孔41与流体回收罐6相连通。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还包括空心管7,光纤9置于空心管7中组成微缆,光纤9能同步地随空心管7从置入管体2的其中一端伸入至置入管体2的内部,空心管7的伸入至置入管体2中的一端封闭,通过设置空心管7能对光纤9进行保护,以防止光纤9在下入过程中受到磨损,且防止注入置入管体2内的流体进入与光纤9接触而对光纤9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空心管7的伸入至置入管体2中的一端通过堵头8封闭,以能拆装地实现空心管7端部的封堵。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中,堵头8的外径大于空心管7的外径且略小于置入管体2的内径,以使堵头8在置入管体2的内部起到类似活塞的作用,流体注入的过程中能对堵头8进行推动,从而更有利于带动光纤9顺利的下入及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置入管体置入油气井中,将光纤直接下入置入管体中,能顺利实现光纤的置入,同时,在光纤需要更换时,将损坏的光纤从置入管体中起出并下入新的光纤即可,能顺利完成光纤的替换,且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管柱起出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包括置入管体,所述置入管体的中部弯曲或弯折使所述置入管体的两端朝向相同且端面平齐,所述置入管体能置入油气井的套管或油管中,且所述置入管体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油气井的井口处,光纤能从所述置入管体的其中一端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的内部对所述油气井进行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管体包括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及连接管,所述第一竖管与所述第二竖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管的上端及所述第二竖管的上端朝向相同且端面平齐,所述第一竖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管的下端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直管或呈下凹状的弧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所述第二竖管及所述连接管为一体成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及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均设于所述油气井的井口处并分别密封所述置入管体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贯穿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或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上均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上的连通孔与一流体供给泵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上的连通孔与一流体回收罐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上的连通孔与所述流体回收罐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上的连通孔与所述流体供给泵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还包括空心管,所述光纤置于所述空心管中,所述光纤能同步地随所述空心管从所述置入管体的其中一端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的内部,所述空心管的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中的一端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的伸入至所述置入管体中的一端通过堵头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空心管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置入管体的内径。
CN202010325616.1A 2020-04-23 2020-04-23 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Pending CN113638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5616.1A CN113638731A (zh) 2020-04-23 2020-04-23 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5616.1A CN113638731A (zh) 2020-04-23 2020-04-23 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8731A true CN113638731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41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5616.1A Pending CN113638731A (zh) 2020-04-23 2020-04-23 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873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9080A1 (en) * 2001-02-06 2002-08-15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Wellbores utilizing fiber optic-based sensors and operating devices
US6644402B1 (en) * 1999-02-16 2003-11-11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sensor in a well
US20060153508A1 (en) * 2003-01-15 2006-07-13 Sabeus Photonics, In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n optical fiber in a well
US20060225881A1 (en) * 2003-02-07 2006-10-1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Use of sensors with well test equipment
US20090266562A1 (en) * 2008-04-23 2009-10-2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optical fiber
RU2619605C1 (ru) * 2016-03-29 2017-05-17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атнефть" имени В.Д. Шашина Способ доставки оптико-волоконного кабеля в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й ствол скважины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5439A1 (en) * 1997-05-02 2004-04-08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Wellbores utilizing fiber optic-based sensors and operating devices
US6644402B1 (en) * 1999-02-16 2003-11-11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sensor in a well
US20020109080A1 (en) * 2001-02-06 2002-08-15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Wellbores utilizing fiber optic-based sensors and operating devices
US20060153508A1 (en) * 2003-01-15 2006-07-13 Sabeus Photonics, In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n optical fiber in a well
US20060225881A1 (en) * 2003-02-07 2006-10-1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Use of sensors with well test equipment
US20090266562A1 (en) * 2008-04-23 2009-10-2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optical fiber
RU2619605C1 (ru) * 2016-03-29 2017-05-17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атнефть" имени В.Д. Шашина Способ доставки оптико-волоконного кабеля в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й ствол скважин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8537B (zh) 一种水平井测井电缆对接装置及现场使用方法
CN104747167B (zh) 一种清水打压防沾污式井下摄像仪
CN203321419U (zh) 多胶筒封隔器
CN113638731A (zh) 油气井光纤置入及替换装置
BR112012000006A2 (pt) dispositivo de conexão para conector imersível
CN105089645A (zh) 水平井测井挺杆
CN203959096U (zh) 储气库观察井完井管柱
US20140241681A1 (en) Multi-core optical waveguide for multi-parameter sensing
CN201763322U (zh) 光纤式压力和温度传感器
CN216215842U (zh) 具有组合管柱的采油系统的井下接头
CN213021994U (zh) 一种egr温度传感器连接结构
CN105089627B (zh) 水平井杆管输送动态测井工艺杆管柱及使用方法
CN111827983A (zh) 用于套管完井水平井的找水方法及装置
CN113565459A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转移及保存的装置
CN216381252U (zh) 光纤界面仪井下测量装置
CN211397561U (zh) 一种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
CN213510478U (zh) 一种柔性短节
CN216517959U (zh) 一种水平井测井仪器输送装置
CN220395650U (zh) 一种集成自动堵水功能的水力压裂封孔装置
CN212563117U (zh) 一种连续油管封堵电缆头
CN218348118U (zh) 一种线缆井下固定用油管接箍
CN220956975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单向阀
CN218991561U (zh) 一种油井开发的增注驱油设备
CN220267661U (zh) 一种高温高压封隔器
CN109854185A (zh) 一种桥式接头及单管注水采油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