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1054A - 用于设备的外壳、设备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设备的外壳、设备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1054A
CN113631054A CN201980094815.1A CN201980094815A CN113631054A CN 113631054 A CN113631054 A CN 113631054A CN 201980094815 A CN201980094815 A CN 201980094815A CN 113631054 A CN113631054 A CN 113631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sleeve
enclosure
heating
exemplary embodi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48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鑫
冯智威
韦光研
康纳尔·约翰·麦格拉思
杰-拉姆·坦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filed Critical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31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10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70Manufa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2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by extru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85Maintenance, e.g.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5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r mechanical connections, e.g. form-f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00Shrinkage connections, e.g. assembled with the par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Force fits; Non-releasable friction-grip fastenings
    • F16B4/004Press fits, force fits, interference fits, i.e. fits without heat or chemical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Fish Paste Product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设备(1)的外壳(9),该设备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以形成供用户吸入的气雾剂,该外壳(1)包括:套管(11),该套管用于包围设备(1)的内部部件;以及用于套管(11)的内衬(13),当设备(1)加热可雾化材料时,该内衬使热量分散并且控制跨套管(11)的温度分布。

Description

用于设备的外壳、设备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一起使用的外壳、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以及组装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的外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吸烟制品(诸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期间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已经尝试通过制造在没有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提供这些制品的替代品。此类产品的实例是所谓的“加热而不燃烧(heat not burn)”产品或烟草加热装置或产品,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该材料可以为例如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其可能含有或不含有尼古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的外壳,该设备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以形成供用户吸入的气雾剂。外壳包括:套管,该套管用于围绕设备的内部部件;以及套管的内衬,当设备加热可雾化材料时,该套管的内衬使热量分散并且控制跨套管的温度分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形成外壳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外壳的内表面是面向内的表面,其中,该面向内的表面面向设备的内部部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的导热系数不同于套管的导热系数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的导热系数值高于套管的导热系数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的导热系数值是套管的导热系数值的至少100倍。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的导热系数值是套管的导热系数值的至少500倍。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的导热系数值是套管的导热系数值的500到1000倍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的导热系数值是约0.25W/mK。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的导热系数值是约205W/mK。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和内衬可作为单独部件而分开,这些单独部件可彼此组合以形成一个零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和内衬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联接成一个零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和内衬彼此直接表面接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和套管在没有介于套管与内衬之间的第三部件的情况下彼此紧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包括用于接收内衬的容纳部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的容纳部分包括在形状上与内衬的对应接合表面互补的接合表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的容纳部分被配置为当内衬在容纳部分中时与内衬接合以将内衬联接到套管。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由塑料材料(诸如,聚合物)制成。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由聚醚醚酮(PEEK)制成。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是模制聚合物。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是内衬的包覆模制零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包覆模制零件的套管通过围绕内衬模制套管而形成,其中,内衬形成模具的一部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包覆模制零件在套管与内衬之间提供紧密配合,使得套管和内衬在摩擦力下联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内衬的区域中的套管的厚度是在相同区域中的内衬的厚度的约两倍。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的厚度与在相同区域中的内衬的厚度基本上相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区域是接触区域,其中,在套管与内衬之间提供接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区域是外壳的截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在内衬与套管接触处跨外壳的截面的厚度小于约1mm。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跨在内衬与套管接触处的外壳的截面的厚度在约0.5mm与约0.7mm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跨在内衬与套管接触处的外壳的截面的厚度是约0.6mm。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跨在内衬与套管接触处的外壳的截面的厚度约是0.6mm。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包括金属材料。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金属材料是铜。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金属材料是铝。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是薄膜材料。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是带状物。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是箔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包括联接区域,用于与外壳的另一套管的第二联接区域联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包括用于形成设备的开口的孔,可雾化材料通过该开口可插入到设备的加热室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在俯视视角中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以俯视视角观察时,内衬包括两个相对的直边和两个相对的弯曲边。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两个相对的直边在一端远离彼此分开并且在另一端朝向彼此会聚。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具有在15mm与25mm之间的总深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深度在18mm与21mm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深度在19mm与20mm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深度是约20mm。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深度是19.8mm。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具有在15mm与25mm之间的总高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高度在19mm与22mm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高度在20mm与21mm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高度是约20mm。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高度是20.4mm。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具有在25mm与35mm之间的总宽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宽度在29mm与32mm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宽度在30mm与31mm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宽度是约30mm。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总宽度是30.8mm。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充当热扩散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抑制在套管上形成的局部热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雾化材料包括烟草、和/或被再造、和/或呈凝胶形式、和/或包括无定形固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设备包括:用于接收可雾化材料的加热装置;以及如先前在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外壳。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套管包括可彼此联接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中,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内衬。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中的仅一者包括内衬。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衬被布置成相比于设备的第二端更靠近设备的第一端,其中,第一端包括用于插入可雾化材料的开口。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备包括膨胀室,其中,内衬在设备的纵向方向上与膨胀室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雾化材料包括烟草、和/或被再造、和/或呈凝胶形式、和/或包括无定形固体。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组装用于设备的外壳的方法,该设备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以形成供用户吸入的气雾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外壳的套管,所述套管用于包围设备的内部部件;提供套管的内衬,所述内衬用于当设备加热可雾化材料时使热量分散并且控制跨套管的温度分布;以及联接套管和内衬。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内衬的步骤包括形成内衬。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内衬的步骤包括通过挤出形成内衬。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套管的步骤包括形成套管。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套管的步骤包括通过模制工艺形成套管。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套管的步骤包括通过注射模制形成套管。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套管的步骤包括通过使用模具包覆模制套管来形成套管,其中,内衬形成模具的一部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联接套管与内衬之后在套管和内衬中形成孔。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套管中形成孔的步骤包括机器加工联接的套管和内衬。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孔具有在8mm与11mm之间的直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直径是在9mm与10mm之间。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直径是9.8mm。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联接套管和内衬的步骤包括联接套管和内衬,以使得外壳的内表面在一个水平。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联接套管和内衬的步骤包括在紧密配合下联接套管和内衬。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联接套管和内衬的步骤包括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联接套管和内衬,使得套管和内衬彼此直接表面接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直接表面接触包括在内衬与套管之间的全物理接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没有材料介于在套管与内衬之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内衬的步骤包括提供内衬,以当设备加热可雾化材料时抑制在套管上形成的局部热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雾化材料包括烟草、和/或被再造、和/或呈凝胶形式、和/或包括无定形固体。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对仅通过实例的方式给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实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的实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该设备示出为包括插入可雾化材料的可消耗制品;
图2示出插入可消耗制品的图1的示例设备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示出插入可消耗制品的图1的示例设备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图4示出插入可消耗制品的图1的示例设备的示意性左侧视图,其中;
图5示出穿过图4中所示的贯穿线A-A的插入可消耗制品的图1的示例设备的示意性前截面视图;
图6示出没有插入可消耗制品的图1的示例设备的示意性前横截面视图;
图7示出包括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的设备的外壳的示例第一套管和内衬的示例外壳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示出图7的示例外壳部件的前视图;
图9示出图7的示例外壳部件的右侧视图;
图10示出具有图9所示的贯穿线T-T的图1的示例外壳部件的示意性后截面图;
图11是示例内衬的示意性透视图;以及
图12示出组装与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一起使用的外壳的方法的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可雾化材料”包括通常以蒸气或气雾剂的形式提供加热时挥发的组分的材料。“可雾化材料”可以是不含烟草的材料或含烟草的材料。“可雾化材料”可以例如包括烟草本身、烟草衍生物、膨胀烟草、再造烟草、烟草提取物、均质烟草或烟草替代品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可雾化材料可以是研磨的烟草、切丝的烟草、压制的烟草、再造烟草、再造可雾化材料、液体、凝胶、无定形固体、凝胶片、粉末或团块等的形式。“可雾化材料”还可以包括其他非烟草产品,取决于产品,可以包含或可以不包含尼古丁。“可雾化材料”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保湿剂(诸如,甘油或丙二醇)。术语“气雾剂生成材料”在本文还可以与术语“可雾化材料”可互换地使用。
如上所描述的,可雾化材料可以包括“无定形固体”,其可以替代地称为“整体固体”(即非纤维的),或称为“干凝胶”。无定形固体是可以将一些流体(诸如,液体)保持在其中的固体材料。在一些情况下,可雾化材料包括从约50wt%、60wt%或70wt%的无定形固体,到约90wt%、95wt%或100wt%的无定形固体。在一些情况下,可雾化材料由无定形固体组成。
如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片材”表示具有的宽度和长度基本上大于其厚度的元件。例如,片材可以是条带。
如在本文所使用的,在一些实例中,术语“加热材料”或“加热器材料”是指通过用变化磁场穿透可加热的材料,例如当可雾化材料被感应加热装置加热时。
对加热材料进行加热的其他形式包括电阻加热,其涉及当电流施加到电阻加热元件时加热的电阻加热元件,从而通过传导将热传递到加热材料。
参见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备1的示意性透视图。设备1是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以形成供用户吸入的气雾剂。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雾化材料包括烟草,并且设备1是烟草加热产品(在本领域中也称为烟草加热装置或加热不燃烧装置)。设备1是用于由手持装置的用户吸入可雾化材料的手持装置。
设备1包括第一端3和与第一端3相反的第二端5。第一端3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设备1的嘴端或近端。第二端5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设备1的远端。设备1具有开/关按钮7,以允许设备1作为整体根据设备1的用户的期望打开和关闭。
概括地说,设备1被配置为通过加热气雾剂生成材料来生成待被用户吸入的气雾剂。在使用中,用户将制品21插入设备1中并且例如使用按钮7激活设备1以使设备1开始加热气雾剂生成材料。用户随后在设备1的第一端3附近在制品21的吸嘴21b上抽吸以吸入设备1生成的气雾剂。当用户抽吸制品21时,生成的气雾剂沿流动路径朝向设备1的近端3流动穿过设备1。
在实例中,产生了一种蒸气,然后该蒸气在离开设备1以待被用户吸入之前至少部分地冷凝以形成气雾剂。
在这方面,首先可以注意到,通常,蒸气是在低于其临界温度的温度下处于气相的物质,这意味着例如蒸气可以在不降低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其压力而冷凝成液体。另一方面,通常,气雾剂是在空气或另一种气体中的细固体颗粒或液滴的胶体。“胶体”是其中微观分散的不溶性颗粒悬浮遍及另一种物质的物质。
出于方便的原因,如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气雾剂应被理解为是指气雾剂、蒸气或气雾剂与蒸气的组合。
设备1包括用于定位和保护设备1的各种内部部件的外壳9。外壳9因此是用于容纳内部部件的外部壳体。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外壳9包括包围设备1的周缘的套管11,在第一端3处用顶部面板17盖住,该顶部面板通常限定设备1的‘顶部’,并且在第二端5处用底部面板19盖住(参见图2至图5),该底部面板通常限定设备1的‘底部’。
套管11包括第一套管11a和第二套管11b。第一套管11a设置在设备1的顶部(示出为设备1的上部),并且延伸远离第一端3。第二套管11b设置在设备1的底部(示出为设备1的下部),并且延伸远离第二端5。第一套管11a和第二套管11b各自包围设备1的周缘。也就是说,设备1具有Y轴方向的纵向轴线,第一套管11a和第二套管11b各自在径向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包围内部构件。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11a和第二套管11b彼此可移除地接合。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11a与第二套管11b以包括凹槽和凹陷部的卡扣配合布置接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部面板17和/或底部面板19可以分别可移除地固定到对应的第一套管11a和第二套管11b,以允许容易地进入设备1的内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管11可以“永久地”固定到顶部面板17和/或底部面板19上,例如用于阻止用户进入设备1的内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面板17和19由塑料材料制成,包括例如通过注射模制形成的玻璃填充尼龙,并且套管11由铝制成,尽管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和其他制造工艺。
设备1的顶部面板17具有在设备1的嘴端3处的开口20,在使用中,包含可雾化材料的可消耗制品21通过该开口插入设备1中和由用户从设备1移除。在该实施方式中,可消耗制品21用作用于用户放置在用户的嘴唇之间的吸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外部吸嘴,其中,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挥发组分通过吸嘴被抽吸。当使用外部吸嘴时,可雾化材料不设置在外部吸嘴中。
该实施方式中的开口20通过门4打开和关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门4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允许当处于打开位置时可消耗制品21插入到设备1中。门4被配置为沿X轴方向进行双向移动。
在设备1的第二端5处示出连接端口6。连接端口6用于连接至电缆和用于对设备1的电源27进行充电的电源27(在图6中示出)。连接端口6在Z轴方向上从设备1的前侧延伸到设备1的后侧。如图3所示,在设备1的第二端5处,连接端口6在设备1的右侧上是可进入的。有利地,设备1可以在充电时站在第二端5上或通过连接端口6提供数据连接。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口6是USB插座。
参见图2,第一套管11a包括在设备1的第一端3处渐缩的表面。锥形表面包括相对于在第二端5处的第二套管11b的表面的第一角度α。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端5处的第二套管11b的表面基本上平行于X轴方向。因此,如所示,可消耗制品21可通过在第一端3的近侧部分处的开口20(在图1中示出)插入。在第一套管11a和第二套管11b在接合部11c处相遇的情况下,形成相对于X轴方向的第二角度β。第二角度β示出为大于第一角度α。
图3和图4分别示出设备1的右侧和左侧。在此,可消耗制品21被示出为处于横向中央位置。这是因为可消耗制品21通过其被插入的开口20被定位在设备沿Z轴方向的中点处并且在X轴方向上偏离中心。
图5和图6示出穿过图4中所示的设备1的贯穿线A-A的设备1的示意性前截面视图,其中,可消耗制品分别被插入和抽出。
如图6所示,外壳9具有位于或固定在其中的加热器装置23、控制电路25和电源27。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25是电子器件隔室的部分并且包括两个印刷电路板(PCB)25a、25b。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25和电源27横向邻近加热器装置23(即,当从端部观察时邻近),控制电路25位于电源27下方。有利地,这允许设备1在对应于X轴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紧凑。
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25包括控制器,(诸如,微处理器设备),该控制器被配置和布置为控制可消耗制品21中的可雾化材料的加热,如下面进一步讨论的。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27是可再充电电池。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非可再充电电池、电容器、电池-电容器混合系统或到主电源的连接。合适的电池的实例包括例如锂离子电池、镍电池(诸如,镍镉电池)、碱性电池和/或类似物。电池27电连接至加热器装置23,以在需要时并且在控制电路25的控制下供应电力,以加热消耗品中的可雾化材料(如所讨论的,以在不引起可雾化材料燃烧的情况下使可雾化材料挥发)。
将电源27定位成横向邻近于加热器装置23的优点是在不使作为整体的设备1过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物理上大的电源27。如将理解的,通常,物理上大的电源27具有更高的容量(即,可以供应的总电能,通常以安培小时等为单位测量),并且因此设备1的电池寿命可以更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热器装置23通常呈空心圆柱形管的形式,具有空心内部加热室29,在使用中,将包含可雾化材料的可消耗制品21插入该空心内部加热室中用于加热。广义地说,加热室29是用于接收可消耗制品21的加热区。用于加热器装置23的不同布置是可能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器装置23可以包括单个加热元件或可以由沿加热器装置23的纵向轴线对齐的多个加热元件形成。该加热元件或每个加热元件可以是环形的或管状的、或者围绕其圆周的至少部分环形的或部分管状的。在实施方式中,该加热元件或每个加热元件可以是薄膜加热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加热元件或每个加热元件可以由陶瓷材料制成。合适的陶瓷材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铝和氮化铝和氮化硅陶瓷,它们可以被层压和烧结。其他加热器装置是可能的,包括例如感应加热、通过发射红外辐射加热的红外加热器元件、或由例如电阻电绕组形成的电阻加热元件。
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器装置23由不锈钢支撑管75支撑并且包括加热器7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热器71可以包括其中形成至少一个导电元件的基底。该基底可以呈片材形式并且可以包括例如塑料层。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层是聚酰亚胺层。导电元件可以被印刷或以其他方式沉积在基底层中。导电元件可以包封在基底内或涂覆有基底。
支撑管75是将热量传递到可消耗制品21的加热元件。因此,支撑管75包括加热材料。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器材料是不锈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其他金属材料作为加热材料。例如,加热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加热材料可以包括选自由铝、金、铁、镍、钴、导电碳、石墨、钢、普通碳钢、低碳钢、铁素体不锈钢、钼、铜和青铜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
加热器装置23的尺寸构造成在使用中当可消耗制品21被插入设备1中时使得基本上整个可雾化材料被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或每个加热元件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可雾化材料的选定区可以根据需要例如依次(随时间)或一起(同时)被独立地加热。
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器装置23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被真空区域31包围。真空区域31有助于减少从加热器装置23传递到设备1的外部的热量。这有助于降低用于加热器装置23的功率要求,因为它总体上降低了热损失。真空区域31还有助于在加热器装置23的操作过程中保持设备1的外部冷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真空区域31可以被双壁套管包围,其中,该套管的两个壁之间的区域已被抽真空以提供低压区域,从而使通过传导和/或对流的热传递最小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除了或代替真空区域,可以使用另一绝缘布置,例如使用绝热材料,包括例如合适的泡沫型材料。
外壳9(有时被称为壳体)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所有内部部件以及加热器装置23的各种内部支撑结构37(在图6中最佳可见)。
设备1还包括围绕开口20延伸并且从开口20突出到壳体9的内部中的套环33,以及位于套环33与真空区域31的一端之间的膨胀元件35。膨胀元件35是在设备1的嘴端3处形成膨胀室40的漏斗状件。套环33是用于保持可消耗制品21的保持器(如在图5中最佳示出的)。在该实施方式中,保持器能可逆地从设备1移除。
膨胀元件35的一端连接至第一套管11a并且由第一套管11a支撑,并且膨胀元件35的另一端连接至卡匣51的一端并且由卡匣51的该一端支撑。示出为O形环的第一密封元件55插置在膨胀元件35与第一套管11a之间,并且也示出为O形环的第二密封元件57插置在膨胀元件35与卡匣51之间。每个O形环由硅酮制成,然而,可以使用其他提供密封的弹性体材料。第一密封元件55和第二密封元件57防止气体传输到设备1的周围部件中。密封元件还设置在远端处,以防止流体在远端处流入和流出。
如图6中最佳可见,套环33、膨胀元件35和真空区域31/加热器装置23被同轴地布置,使得如图5中最佳可见,当可消耗制品21被插入设备1中时,可消耗制品21延伸通过套环33和膨胀元件35进入加热室29中。
如上所提及的,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器装置23通常呈空心圆柱形管的形式。由该管形成的加热室29经由膨胀室40与设备1的嘴端3处的开口20流体连通。
在该实施方式中,膨胀元件35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具有邻近开口20的第一开口端和邻近加热室29的第二开口端。管状本体包括从第一开口端沿着管状本体延伸至约一半处的第一区段,和从约一半处沿管状本体延伸至第二开口端的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包括远离第二区段加宽的扩口部分。因此,第一区段具有朝向开口的第一开口端向外渐缩的内径。第二区段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内径。
如图6中最佳可见,在该实施方式中,膨胀元件35在轴环33与真空区域31/加热器装置23之间位于壳体9中。更具体地,在第二开口端,膨胀元件35插置在加热器装置23的支撑管75的端部与真空区域31的内部之间,使得膨胀元件35的第二开口端与支撑管75和真空区域31的内部接合。在第一开口端处,膨胀元件35接收套环33,使得套环33的支腿59突出到膨胀室40中。因此,当可消耗制品21接收在设备1中时(见图5)和当不存在可消耗制品21时,膨胀元件35的第一区段的内径大于支腿的外径。
如从图5中最佳了解的,膨胀元件35的第一区段的内径大于可消耗制品21的外径。因此,当可消耗制品21在膨胀元件35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上被插入设备1中时,在膨胀元件35与可消耗制品21之间存在空气间隙36。空气间隙36在该区域中围绕可消耗制品21的整个圆周。
如图6中最佳可见,套环33包括多个支腿59。在该实施方式中,存在四个支腿59,其中在图6的视图中仅三个是可见的。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存在多于或少于四个支腿59。当组装号设备1时,支腿59围绕套环33的内表面周向等距地间隔开布置并存在于膨胀室40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安装在设备1中时,支腿59围绕开口20的周边周向等距地间隔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存在四个支腿5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存在多于或少于四个支腿59。每个支腿59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平行于膨胀室40的纵向轴线并且突出到开口20中。支腿59还在支腿59的末端59a处沿朝向膨胀元件35的方向径向地延伸,使得末端59a彼此成角度远离。每个支腿59的末端59a提供可消耗制品21的改进通道,以便避免在将可消耗制品21插入设备1和/或从设备移除时对可消耗制品21的损坏。支腿59一起提供抓握可消耗制品21的抓握区段,以便当可消耗制品21在设备1内时正确地定位和保持可消耗制品21在膨胀室40内的部分。在它们之间,支腿59在可消耗制品与支腿59接触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轻轻地按压或夹住可消耗制品21。
支腿59可以包括弹性材料(或以一些其他方式是弹性的),使得当可消耗制品21插入设备1中时,它们略微变形(例如压缩)以更好地抓握可消耗制品21,但是由于支腿59被偏置到图6中所示的静止位置,因此当可消耗制品21从设备1移除时,支腿59恢复它们的原始形状。因此,支腿59可从第一位置(其是静止位置)可逆地移动至第二位置(图5所示的变形位置),由此可消耗制品21被抓握。在该实施方式中,支腿59与套环33的主体一体地形成。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腿59可以是附接到套环33的本体的单独部件。在第一静止位置中在支腿59之间形成的空间的内径可以是例如在4.8mm与5mm之间、并且优选是4.9mm。支腿59占据开口20内的空间,使得开口20在支腿59的位置处的打开跨度小于开口20在没有支腿59的位置处的打开跨度。
膨胀元件35可以由例如塑料材料形成,包括例如聚醚醚酮(PEEK)。PEEK与大多数其他热塑性塑料相比具有相对高的熔点,并且高度抗热降解。
参见图6,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室29与朝向远端5的内径减小的区域38连通。该区域38限定由清洁管41形成的清洁室39。清洁管41是中空管,其为通过嘴端3处的开口的可消耗制品21提供端部止动块(参见图5)。清洁管41被布置成用于支撑和定位加热器装置23。
设备1还可以包括在设备1的远端5处的门61,该门打开和关闭底部面板19中的开口以提供通向加热室29的通路,从而可以清洁加热室29。门61围绕铰链63枢转。这种通过门61的通路特别地使得用户能够在加热器装置23和在远端5处的加热室29内进行清洁。当门61打开时,在嘴端3处的开口20与设备1的远端5处的清洁室的一端处的开口之间提供通过整个设备1的直通孔。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基本上通过中空加热室29的整个内部进行清洁。为此,用户可以经由所选择的设备1的任一端进入加热室29。用户可以为此目的使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清洁装置,包括例如经典管道清洁器或刷子或类似物。
如图6所示,顶部面板17通常形成设备1的壳体9的第一端3。顶部面板17支撑套环33,该套环限定开口20形式的插入点,可消耗制品21在使用中通过该插入点可移除地插入设备1中。
套环33围绕开口20延伸并且从该开口突出到壳体9的内部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套环33是与顶部面板17不同的元件,并且通过诸如卡口锁定机构的附接件附接至顶部面板1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粘合剂或螺钉可以用于将套环33联接到顶部面板1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套环33可以与壳体9的顶部面板17成一体,因此套环33和顶部面板17形成单件。
如从图5和6最佳理解的,由套环33的邻近的支腿59和可消耗制品21限定的开放空间形成围绕可消耗制品21的外部的通风路径20a。这些通风路径20a允许已从可消耗制品21逸出的热蒸气离开设备1并且允许冷却空气可围绕消耗制品21流入设备1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四个通风路径位于可消耗制品21的周边周围,这为设备1提供通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更多或更少的此类通风路径20a。
再次特别地参考图5,在该实施方式中,可消耗制品21是圆柱形杆的形式,其在可消耗制品21的区段中的后端部处具有或包含可雾化材料21a,当可消耗制品21被插入到设备1中时,该后端部在加热器设备23内。可消耗制品21的前端从设备1延伸并且充当吸嘴21b,该吸嘴是包括用于过滤气雾剂的过滤器和/或用于冷却气雾剂的冷却元件21c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件。过滤器/冷却元件21c通过空间21d与可雾化材料21a间隔开,并且还通过另一空间21e与吸嘴组件21b的末端间隔开。可消耗制品21被周向地缠绕在外层(未示出)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可消耗制品21的外层是可渗透的,以允许来自可雾化材料21a的一些加热挥发组分逸出可消耗制品21。
在操作中,加热器装置23将加热可消耗制品21以使可雾化材料21a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
来自可雾化材料21a的加热挥发组分的主要流动路径在通过吸嘴组件21b的开口端进入用户的嘴巴之前轴向地通过可消耗制品21、通过空间21d、过滤器/冷却元件21c和另一空间21e。然而,一些挥发组分可能通过其可渗透的外包装从可消耗制品21逸出并且进入膨胀室40中包围可消耗制品21的空间36。
不期望从可消耗制品21流入膨胀室40中的挥发组分被用户吸入,因为这些组分不会通过过滤器/冷却元件21c,并且因此不会被过滤也不会被冷却。
有利地,膨胀室40中包围可消耗制品21的空气体积导致通过其外层逸出可消耗制品21的至少一些挥发组分在膨胀室40的内壁上冷却和冷凝,防止那些挥发组分可能被用户吸入。
该冷却效果可以通过能够经由通风路径20a从设备1外部进入膨胀室40中的包围可消耗制品21的空间36的冷空气辅助,这允许流体流入和流出设备。第一通风路径被限定在套环33的多个相邻支腿59中的一对之间,以在插入点处提供围绕可消耗制品21的外部的通风。第二通风路径设置在第二对相邻支腿59之间,用于至少一种加热挥发组分在第二位置处从可消耗制品21流出。因此,通过第一通风路径和第二通风路径在插入点处围绕可消耗制品21的外部提供通风。此外,通过其外包装逸出可消耗制品21的加热挥发组分不会在膨胀室40的内壁上冷凝,并且能够经由通风路径20a安全地流出设备1,而不被用户吸入。膨胀室40和通风都有助于降低从可雾化材料释放的加热挥发组分中的水蒸气组合物的温度和含量。
设备1装配有朝向设备1的第一端3的热内衬13。如图6所示,内衬13联接到第一套管11a。热内衬13是有助于管理热分布的热扩散器。热内衬13通过将使用设备1生成的内部热量跨热内衬13分布来帮助保护第一套管11a免受热应力。热内衬13比第一套管11a更有效地导热,以减小第一套管11a内的温度梯度。热内衬13由金属材料(诸如,铝)制成,以便重量轻并且围绕设备的近端3充分散布热量。这有助于避免第一套管11a上的局部热点并且增加第一套管11a的寿命。内衬13通过传导分布热量。内衬13不被配置为隔离热量或通过辐射反射热量。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热内衬13。
如图6所示,支撑管75被加热器71在外部包裹。在该实例中,加热器71是包括聚酰亚胺和导电元件的薄膜加热器。加热器71可以包括被独立控制和/或同时控制的多个加热区域。在该实例中,加热器71形成为单个加热器。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器71可以由沿加热室29的纵向轴线对齐的多个加热器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多个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加热器71和/或支撑管的温度。该实施方式中的支撑管75由不锈钢制成,以在可消耗制品21被插入加热区(加热区由支撑管75的导热区域限定)中时将热量从加热器71朝向可消耗制品21传导。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管75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只要支撑管75是导热的。其他加热元件75可以使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加热元件可以是可通过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管75用作细长支撑件,用于在使用中支撑包含可雾化材料的制品21。
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器71位于支撑管75的外部。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器71可以位于支撑管75的内部。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器71包括穿过支撑管75外部的部分,并且在本文中称为加热器尾部73。加热器尾部73延伸超过加热室29并且被配置为电连接至控制电路25。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加热器尾部73物理地连接到一个PCB 25a。电流可以由电源27经由控制电路25和加热器尾部73提供给加热器71。
由于需要加热室29与控制电路25之间的连接,可能难以防止加热室29与电子器件隔室之间的气流(或任何其他流体的流)。在该实施方式中,垫圈15用于防止这种流体流,如图6所示。垫圈15包括第一密封件15a和第二密封件15b。垫圈15包围加热器尾部73,并且通过基座53和卡匣51夹持在一起。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四个紧固构件43来提供足够的力,以将基座53和卡匣51夹持在一起,并且在此时密封进出腔室29的通道。紧固构件43是被紧固至预定扭矩的螺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紧固构件43(诸如,螺栓)。
参见图7至图11,示出外壳部件10。外壳部件包括外壳9的第一套管11a和内衬13,如前所描述。外壳部件10可以被称为顶盖,因为外壳部件10在近端3处形成设备1的顶部部分,如图1所示。
内衬13被称为热内衬,因为内衬13用于管理和改善跨第一套管11a的热分布,以抑制设备1上的局部热点,如图1中所示。具体地,内衬13用于抑制第一套管11a上的局部热点。内衬13通过传导分布热量。内衬13通过将热量跨其自身散布并且控制跨第一套管11a的温度分布来抑制在第一套管11a上形成的局部热点。温度分布的控制是自动的。因此,内衬13充当用于自动散发热量的热扩散器。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将热量跨第一套管11a自动更均匀地散布。因此,当内衬13形成设备1的部分并且用户与第一套管11a物理接触时,内衬13保护第一套管11a免于热降解,并且降低向用户传递过量热量的风险。
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的导热系数值与第一套管11a的导热系数值不同。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的导热系数值高于第一套管11a的导热系数值。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内衬13的导热系数值可以低于第一套管11a的导热系数值,只要内衬13能够抑制第一套管11a上的局部热点。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内衬13与第一套管11a联接时,内衬13有助于提高外壳部件10整体的结构完整性。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衬13通过改进套管构件10的抗变形性来增加外壳部件10的刚度。第一套管11a通过增加刚度来对顶部面板17(在图1中示出)增加支撑。内衬13对第一套管11a增加支撑。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还有助于设备1的组装。例如,内衬13的形状和/或轮廓有助于设备1的组装。内衬13有助于保护第一套管11a免受表面损坏。内衬13还提供外壳部件10的表面,其他部件可以沿该表面滑动。至少这样的特征有助于设备1的组装。
如先前在图6中所示,内衬13和第一套管11a将位于设备1的近端3处,紧邻膨胀室40。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仅在设备1的纵向方向上(在Y轴方向上)提供内衬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沿设备1的纵向方向(在Y轴方向上)提供内衬13的大部分体积。在每个实例中,内衬13将热量从第一套管11a传导走并且将热流散布在内衬13内。有利地,降低了对第一套管11a造成热损伤的风险。此外,减少了向设备1的用户的热传递,以避免设备1处理不舒适。
返回参见图7至图11,内衬13联接到第一套管11a,使得内衬13提供第一套管11a的内表面11a-1。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内衬13与第一套管11a紧密配合。这导致第一套管11a与内衬13之间的直接表面接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粘合剂,然而,省略粘合剂简化了壳体部件10的制造和/或组装,并且提高了壳体部件10的制造和/或组装的速度。在该实例中,内衬13的内表面设置成与第一套管11a的内表面11a-1齐平,使得内表面11a-1是连续的(如图10所示)。这在第一套管11a与内衬13之间提供过渡,这导致套管部件的内表面在一个水平。
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通过包覆模制工艺联接到第一套管11a,其中,第一套管11a是围绕内衬13模制的以便与内衬13形成匹配配合。也就是说,第一套管11a被设置为包覆模制零件,其中,内衬13形成模具的部分。如图10具体所示,内衬13设置成与第一套管11a导热接触,以便从第一套管11a吸取多余的热量并且将热量散布在内衬13内。该导热接触可以被称为热接触,其中,热传递的主要模式是传导。
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被第一套管11a部分地包裹。也就是说,如图10所示,内衬13的纵向侧和纵向两端与第一套管11a热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衬13可以是箔片或带状物(诸如,热胶带)。可以使用粘合剂来施加箔片或带状物。
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通过挤出工艺形成。挤出工艺提供沿内衬13的长度(在Y轴方向上示出)具有恒定截面的内衬13。
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由铝制成,并且铝被挤出以形成内衬13的最终形状,如图11所示(排除了用于与用户操作的开/关按钮7对准的孔8,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他金属材料可以用于内衬13,诸如铜,只要该金属材料能将热量传导离开第一套管11a。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的导热系数值是205W/mK,而套管的导热系数值是0.25W/mK。PEEK的导热系数值是0.25W/mK,并且铝的导热系数值是205W/mK。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内衬和/或套管的不同导热系数值。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衬的导热系数值可以是套管的导热系数值的至少100倍。
有利地,当内衬13被挤出时,内衬13的局部特征可以沿内衬13的长度连续地形成。局部特征的实例是引导构件13a,如图11所示。这种局部特征还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套管11a上的对应局部特征连续,如图7所示。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11a包括联接区域12。该联接区域包括凹槽和/或凹陷部12a。这允许第一套管11a与第二套管11b可移除地接合。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11a和第二套管11b之间的接合通过卡扣配合布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突起(诸如,脊)可以用于提供卡扣配合布置以便与另一套管中的对应凹槽和/或凹陷部接合。卡扣配合布置是可能的,因为第一套管11a的接合部分是柔性的并且可以在压力下局部变形。一旦卡扣配合,该接合部分的变形被减小并且这两个零件被联接。
如图7所示,联接区域12包括相对于Y轴方向的平坦表面12b。平坦表面12b没有设置凹槽和/或凹陷部12a。当联接时,平坦表面12b与第二套管11b重叠。
具体参见图10,在内衬13的区域中,第一套管11a的厚度T1等于内衬13的厚度T2。也就是说,当沿X轴方向(和/或Z轴方向)截取外壳部件10的截面时,第一套管11a和内衬13的厚度T1、T2是相同的。在其他区域中,诸如外壳部件10的其他纵向位置,厚度可以不同。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内衬13的任一端处的第一套管11a的厚度大于内衬13的厚度。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的厚度约是0.6mm。该厚度是内衬13的主要厚度,即,不包括比主要厚度厚的引导构件13a的厚度。内衬13的相对低的厚度能够使设备1变薄。
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具有19.8mm的总深度和20.4mm的总高度。深度是内衬13在Z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如图11所示),并且总高度是内衬在Y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如图11所示)。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内衬13具有30.8mm的总宽度。总宽度是内衬13在X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如图11所示)。
如图10所示,第一套管11a包括用于接收门4和顶部面板17的区域18,如图1所示。因此,区域18是第一套管11a的容纳部分。区域18包括用于形成设备1的开口20的孔22,如图6所示。
如图11所示,内衬13被提供为带。内衬13用于形成外壳部件10的内部周边。这有助于将热量更均匀地跨内衬13本身和第一套管11a分布。内衬13包括不平行的纵向端部。内衬13的纵向端部的方向模仿第一套管11a的近侧端部的方向和联接区域12的方向。
参见图12,示出示例方法100的流程图。方法100是组装与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以形成供用户吸入的气雾剂的设备一起使用的外壳(诸如,前面讨论的外壳部件10)的方法。图1中示出示例设备。
方法100包括:提供外壳的套管101,以包围设备的内部部件;提供套管的内衬103,以当设备加热可雾化材料时抑制在内衬上形成的局部热点;以及联接内衬和内衬103。方法100适于形成图7至11所示的外壳部件10。
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内衬102的步骤包括通过挤出形成内衬。通过挤出工艺挤出内衬,并且切割端部以分离内衬。当顺序地提供多个内衬时,可以对每个内衬的每个端部进行机器加工和/或切割。
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套管101的步骤包括通过使用模具包覆模制套管来形成套管,其中,内衬形成模具的一部分。这允许在套管与内衬之间形成精确配合,使得在不需要粘合剂的情况下内衬由套管保持。
在该实施方式中,联接套管和内衬103的步骤包括在紧密配合下联接套管和内衬。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联接套管和内衬103的步骤包括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联接套管和内衬,使得套管和内衬彼此直接表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雾化材料包括烟草。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雾化材料可以由烟草组成,可以基本上完全由烟草组成,可以包括烟草和不同于烟草的可雾化材料,可以包括不同于烟草的可雾化材料,或者可以不含烟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雾化材料可以包括蒸气或气雾剂形成剂或保湿剂(诸如,甘油、丙二醇、三乙酸甘油酯或二甘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雾化材料是非液体可雾化材料,并且设备用于加热非液体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
一旦耗尽可消耗制品21中的可雾化材料的所有或基本上所有可挥发组分,用户可以从设备1移除制品21并且处置掉制品21。用户可以随后将设备1与另一制品21重复使用。然而,在其他相应的实施方式中,制品可以是非可消耗的,并且一旦可雾化材料的可挥发组分已耗尽,设备和制品可以被一起处理掉。
在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可消耗制品21包括吸嘴组件21b。然而,将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在本文所描述的示例设备可以包括吸嘴。例如,设备1可以包括与设备一体的吸嘴,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设备可以包括可拆卸地附接到设备1的吸嘴。在实例中,设备1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待加热的可雾化材料。可雾化材料可以包含在不包括吸嘴部分的可消耗制品中。用户可以抽吸设备1的吸嘴,以通过加热可雾化材料吸入由设备生成的气雾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品21和可与制品21一起使用的设备1分开出售、供应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和一个或多个制品21可以一起作为系统(诸如,套件或组件)一起提供,可能带有附加的部件(诸如,清洁器具)。
为了解决各种问题并且提前现有技术,整个公开内容以示例和实例的方式示出了各种实施方式,其中要求保护的发明可以被实践并且提供了与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的设备一起使用的优越加热元件、形成用于与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一起使用的加热元件的方法、以及包括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和可通过该设备加热的加热元件的系统。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仅是实施方式的代表性样本,并非是穷举的和/或排他性的。它们仅用于帮助理解和教导所要求保护的和以其他方式公开的特征。应当理解,本公开的优点、实施方式、实例、功能、特征、结构和/或其他方面不应被认为是对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限制或对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限制,并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做出修改。各种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包括、组成为或基本上组成为所公开的元件、部件、特征、零件、步骤、设备等的不同组合。本公开可以包括目前未要求保护的、但是将来可能要求保护的其他发明。

Claims (24)

1.一种用于设备的外壳,该设备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所述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以形成供用户吸入的气雾剂,所述外壳包括:
套管,用于包围所述设备的内部部件;以及
用于所述套管的内衬,所述内衬用于当所述设备加热所述可雾化材料时使热量分散并且控制跨所述套管的温度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内衬形成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内衬的导热系数值高于所述套管的导热系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套管和所述内衬能作为单独部件而分开,这些单独部件能彼此组合以形成一个零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套管和所述内衬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联接成一个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套管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内衬的容纳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套管是模制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套管是包覆模制至所述内衬的包覆模制零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内衬包括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金属材料是铝。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金属材料是铜。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内衬是薄膜材料、带状物、以及箔片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内衬在所述内衬与所述套管接触处跨所述外壳的截面具有小于约1mm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内衬的厚度和所述套管的厚度跨所述外壳的截面基本上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内衬用于抑制在所述套管上形成的局部热点。
16.一种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所述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可雾化材料的加热装置;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套管包括能彼此联接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中,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所述内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中的仅一者包括所述内衬。
19.一种组装用于设备的外壳的方法,该设备用于加热可雾化材料以使所述可雾化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以形成供用户吸入的气雾剂,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所述外壳的套管,所述套管用于包围所述设备的内部部件;
提供所述套管的内衬,所述内衬用于当所述设备加热所述可雾化材料时使热量分散并且控制跨所述套管的温度分布;以及
联接所述套管和所述内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内衬的步骤包括:通过挤出形成所述内衬。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套管的步骤包括:通过使用模具包覆模制所述套管来形成所述套管,其中,所述内衬形成所述模具的一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联接所述套管和所述内衬的步骤包括:在紧密配合下联接所述套管和所述内衬。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联接所述套管和所述内衬的步骤包括: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联接所述套管和所述内衬,使得所述套管和所述内衬彼此直接表面接触。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内衬的步骤包括:提供用于当所述设备加热所述可雾化材料时抑制在所述套管上形成的局部热点的内衬。
CN201980094815.1A 2019-04-04 2019-04-04 用于设备的外壳、设备以及方法 Pending CN1136310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1562 WO2020199210A1 (en) 2019-04-04 2019-04-04 Casing for apparatus, apparatus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1054A true CN113631054A (zh) 2021-11-09

Family

ID=72664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4815.1A Pending CN113631054A (zh) 2019-04-04 2019-04-04 用于设备的外壳、设备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60033A1 (zh)
EP (1) EP3945892A4 (zh)
JP (2) JP7357071B2 (zh)
CN (1) CN113631054A (zh)
AU (1) AU2019440103B2 (zh)
BR (1) BR112021019916A2 (zh)
CA (1) CA3134190A1 (zh)
IL (1) IL286330A (zh)
WO (1) WO20201992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7426B (zh) * 2021-09-28 2023-10-27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54113B1 (ko) * 2013-08-13 2020-09-10 필립모리스 프로덕츠 에스.에이. 이중 열 전도 요소 및 개선된 기류를 갖는 흡연 물품
KR20220133303A (ko) 2013-10-29 2022-10-04 니코벤처스 트레이딩 리미티드 끽연 가능한 재료를 가열하기 위한 장치
CN103653258A (zh) * 2013-11-27 2014-03-26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燃烧烟的分段式加热装置
UA123621C2 (uk) * 2014-03-21 2021-05-05 Брітіш Амерікан Тобакко (Інвестментс) Лімітед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нагрівання куриль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та виріб куриль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CN205597118U (zh) * 2016-03-14 2016-09-28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烟支加热装置及电子烟
TW201742555A (zh) * 2016-05-13 2017-12-16 英美煙草(投資)有限公司 用以加熱可吸菸材料之裝置(二)
EP3610745B1 (en) * 2017-04-11 2024-02-28 KT & G Corporation Aerosol genera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movable heater
WO2019033251A1 (zh) * 2017-08-15 2019-02-21 深圳葆威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烤烟电子烟
CN207855036U (zh) * 2018-07-21 2018-09-14 东莞国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下盖带有散热小孔的电子烟具壳体
CN108835717A (zh) 2018-08-10 2018-11-20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烟的烘烤装置及电子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1019916A2 (pt) 2021-12-07
EP3945892A4 (en) 2022-11-09
US20220160033A1 (en) 2022-05-26
AU2019440103A1 (en) 2021-09-30
JP2023166610A (ja) 2023-11-21
KR20210133283A (ko) 2021-11-05
WO2020199210A1 (en) 2020-10-08
JP7357071B2 (ja) 2023-10-05
IL286330A (en) 2021-10-31
AU2019440103B2 (en) 2023-07-13
JP2022528521A (ja) 2022-06-14
CA3134190A1 (en) 2020-10-08
EP3945892A1 (en) 2022-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28524B2 (ja) 喫煙材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
JP7004276B2 (ja) 喫煙材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
JP7277605B2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デバイスのための装置
JP7362764B2 (ja) 組み立て方法及びエアロゾル化可能な材料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
WO2020199209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apparatus
JP2023139303A (ja) エアロゾル化可能な材料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装置を配置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23166610A (ja) 装置のためのケーシング、装置、及び方法
KR102674638B1 (ko) 장치를 위한 케이싱, 장치 및 방법
KR102673734B1 (ko) 에어로졸 발생 디바이스를 위한 장치
RU2794879C2 (ru)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грева аэрозолируем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TW202137898A (zh) 用於氣溶膠產生裝置之設備
KR20230053624A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시스템
JP2024073498A (ja) 喫煙材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