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878A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878A
CN113630878A CN202010387505.3A CN202010387505A CN113630878A CN 113630878 A CN113630878 A CN 113630878A CN 202010387505 A CN202010387505 A CN 202010387505A CN 113630878 A CN113630878 A CN 113630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andom access
terminal device
mod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75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铭
余政
张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75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8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2356 priority patent/WO20212279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8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灵活控制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或包含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或者,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指示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或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特征参量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前导资源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中的至少一项配置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能灵活控制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有助于平衡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中的接入量,从而平衡网络负载。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海量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是第五代通信技术(New Radio,NR)中的一种典型应用场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和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mMTC场景中存在大量的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时,可能会有很多终端设备选择在同一个随机接入机会接入小区。然而,如果小区在该随机接入机会下的负载较重,则小区的大部分资源可能已经分配给了已经接入的终端设备,导致小区剩余的可用资源较少。因此,如果仍然允许这些终端设备使用该随机接入机会接入小区,则小区可能没有办法再为这些新接入的终端设备分配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对终端设备的接入进行限制。
现有方案中,小区只能对全部终端设备的接入进行限制,例如禁止全部终端设备接入小区,或者允许全部终端设备接入小区。显然,这种方式使得终端设备接入小区的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根据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特征参量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前导资源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中的一项或多项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按照自己所对应的第一方式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从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灵活性。进一步地,通过对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进行控制,还可以平衡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中的接入量,达到平衡网络负载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第一方式为:在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继续接入网络;或者,第一方式为:在终端设备没有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进行随机接入。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第一信息中携带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使用自己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控制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从而可以平衡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中的接入量,达到平衡网络负载的目的。另一方面,各个终端设备可以具有各自的第一方式,例如各个终端设备可以具有各自的随机接入机会,或者部分终端设备可以接入网络设备而部分设备可以不接入网络设备,如此,各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可以更加灵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第一方式为:在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继续接入网络;或者,第一方式为:在终端设备没有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进行随机接入。其中,若第一信息中不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不接入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或者终端设备可以终止接入网络,或者终端设备可以不进行随机接入。若第一信息中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接入网络,例如网络设备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或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或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
在该设计中,通过利用第一信息中不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指示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使得可以不用再为不接入网络设备的情况占用额外的资源,从而能够达到节省网络开销的目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第一方式为:在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继续接入网络;或者,第一方式为:在终端设备没有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进行随机接入。
通过该设计,由于终端设备和特征参量之间建立有关联关系,因此通过对每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可以实现对该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如此,如果为各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设置不同的随机接入配置,则能够以终端设备分组的形式限制一组或多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这种方式能够在更细粒度上更加灵活地配置各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第一方式为:在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继续接入网络;或者,第一方式为:在终端设备没有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进行随机接入。
通过该设计,由于终端设备和前导资源之间建立有关联关系,因此通过对每组前导资源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可以实现对该组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各组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设置不同的随机接入配置,则终端设备能够以分组的形式按照自己所关联的前导资源的随机接入配置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如此,能够在更细粒度上更加灵活地配置不同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例如降低能力的(Reduced Capbility,REDCAP)终端设备。通过该设计,网络设备能够对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使该类型的终端设备能够使用不同于其它类型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以提高该类型终端设备随机接入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或者终止接入网络,或者不进行随机接入。或者,在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或者继续接入网络,或者不进行随机接入。
通过该设计,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能够用于指示属于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如此,可以对一个类型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而可以不对其它类型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以降低对其它类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每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该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该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的频域资源、该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的周期、该种特征参量的标识信息。一种方式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可以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第一信息包含L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如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该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其中,L为大于0的整数。
通过该设计,通过对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进行配置,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按照自己所支持的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发起随机接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配置为不同,则各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各个终端设备还能够使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从而有助于降低网络负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特征参量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业务类型、终端类型、系统带宽、终端带宽、功耗等级、功耗需求、波束标识、子载波间隔、频率范围、频率band、载波、双工类型、峰值速率、时延、移动性和调制阶数。通过该设计,终端设备能够在一个或多个特征维度上划分为多个组,从而能够按照分组依据对各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为第三状态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中还包括配置随机接入机会的特征参量的数量指示信息,该数量指示信息可以包括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031
个比特位,这些比特位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L的取值。其中,N为不小于L的整数,N用于指示特征参量的总数量。如此,通过使用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和配置随机接入机会的特征参量的数量指示信息联合指示L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从第一信息中获取到自己支持的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以在该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信息,第二信息包括N个比特,这N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例如,N个比特位中一个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N个比特位中一个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不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如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通过该设计,能够使用N个比特位中的每个比特位指示对应的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网络设备,这样,N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够分别按照各自支持的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配置接入网络设备,而可以不用具有相同的随机接入配置,从而灵活性较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是随机接入响应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第二信息指示属于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如此,终端设备若属于该类型,则根据第二信息的指示确定第一方式。一种方式中,第二信息可以包括1个比特,该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允许接收所述第二信息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允许接收所述第二信息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通过该设计,能够使用随机接入响应中的1个预留比特来指示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网络设备,这种情况下,能够以较少的占用资源进行指示,有助于降低网络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包括:确定X组前导资源,这X组前导资源可以是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的,也可以是接收网络设备信令,根据该信令指示的信息配置X组前导资源确定的,每组前导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前导码索引。一种情况下,第二信息中存在X个比特,X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每组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X是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如此,终端设备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及第二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另一种情况下,第二信息指示每Y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Y的取值是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整数,如此,终端设备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所属的Y组前导资源及第二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如此,网络设备能够通过对前导资源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来限制与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接入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信令和/或第二信息中还包括前导资源与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前导资源与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以及支持的特征参量,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如此,终端设备能够从支持的特征参量所对应的前导资源中选择前导码索引进行随机接入,由于一个前导码索引可以支持一个终端设备接入,因此,这种情况还能对每种特征参量中能够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进行限定,从而使得各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接入数量更为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确定终止接入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确定不进行随机接入,则终端设备启动第一计时器,在第一计时器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终端设备重新接入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重新进行随机接入。其中,第一计时器的预设时长根据预定义规则确定,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通过该设计,网络设备可以调整限制终端设备接入的时长,如果预设时长设置为不大的值,则终端设备在超过预设时长后可以重新接入,这样还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接入网络设备的情况,避免对终端设备的业务造成长时间的阻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是主系统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专有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第二信息是系统信息、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随机接入响应、媒体接入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或Msg4。通过该设计,本申请能够在随机接入开始之前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也可以在随机接入开始之后成功接入之前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还能够在成功接入之后对下一次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因此本申请中的信息传输的方法可以适用于随机接入的各个时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方式的配置指示信息,若随机接入方式的配置指示信息的比特状态为第四状态,指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若随机接入方式的配置指示信息的比特状态为第五状态,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1。或者,若随机接入方式的配置指示信息的比特状态为第六状态,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2。或者,若随机接入方式的配置指示信息的比特状态为第七状态,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1或随机接入类型2。通过该设计,网络设备能够终端设备的业务紧急程度设置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如果终端设备的业务较为紧急,则可以设置为随机接入类型2,如果终端设备的业务不紧急,则可以设置为随机接入类型1。如此,由于随机接入类型2相比与随机接入类型1的速度更快,因此能够使得业务较为紧急的终端设备及时且快速地接入网络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随机接入、不进行随机接入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终止接入网络设备、继续接入网络设备、不进行随机接入、进行随机接入、第一信息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中不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方式为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N个比特,所述N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是随机接入响应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X个比特,所述X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X组前导资源,并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其中,所述X组前导资源是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或者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令,所述信令用于配置X组前导资源。其中,所述X是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每Y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所属的Y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其中,所述Y的值是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以及支持的特征参量,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启动第一计时器。其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时长根据预定义规则确定,或者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是主系统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专有无线资源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是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系统信息、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随机接入响应、媒体接入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上行调度授权信息、Msg4。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特征参量为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业务类型、终端类型、系统带宽、终端带宽、功耗等级、功耗需求、波束标识、子载波间隔、频率范围、频率band、载波、双工类型、峰值速率、时延、移动性、调制阶数等。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允许终端设备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随机接入、不进行随机接入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终止接入网络设备、继续接入网络设备、不进行随机接入、进行随机接入、第一信息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中不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方式为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N个比特,所述N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是随机接入响应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用于配置X组前导资源,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X个比特,所述X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其中,所述X是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每Y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所属的Y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其中,所述Y的值是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关联。所述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以及支持的特征参量,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启动第一计时器。其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时长根据预定义规则确定,或者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是主系统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专有无线资源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是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系统信息、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随机接入响应、媒体接入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上行调度授权信息、Msg4。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特征参量为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业务类型、终端类型、系统带宽、终端带宽、功耗等级、功耗需求、波束标识、子载波间隔、频率范围、频率band、载波、双工类型、峰值速率、时延、移动性、调制阶数等。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信息传输的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或将来自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信息传输的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信息传输的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或将来自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信息传输的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意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一种随机接入类型1的接入流程示意图;
图3示例性示出一种随机接入类型2的接入流程示意图;
图4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例性地示出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图7示例性地示出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图8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信息,而并不是表示这两个信息的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系统架构中网络设备的数量、终端设备的数量不作限定,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系统架构中除了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以外,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如核心网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作限定。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将所有的功能集成在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备,也可以将功能分布在多个独立的物理设备上,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作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网络设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5G(或者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6G通信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简称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简称WiMAX)通信系统等,当然也可以为其它非授权频段的通信系统,不作限定。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术语以及相关技术进行相关介绍。
1、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到车(Vehicle toEverything,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2、特征参量和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种特征参量可以包括至少一项参数及至少一项参数对应的参数值范围。针对于一种特征参量,如果终端设备在该种特征参量包括的每项参数下的参数值满足该种特征参量中每项参数对应的参数值范围,则该终端设备与该种特征参量关联,该种特征参量称为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种特征参量可以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项参数或多项参数:
终端类型、业务类型、系统带宽、终端带宽、功耗等级、功耗需求、波束标识、子载波间隔、频率范围、频段、载波、双工类型、峰值速率、时延、移动性、调制阶数等。
下面对每项参数和对应的参数值范围进行介绍。
终端类型,例如可以包括降低能力的(Reduced Capbility,REDCAP)终端设备、传统终端设备、V2X终端设备等。其中,REDCAP终端设备又称为受限设备,由于REDCAP终端设备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较小的带宽占用能力,因此相比于普通终端设备来说,REDCAP终端设备具有较好的竞争力。REDCAP终端设备主要可以应用在mMTC场景中。为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mMTC场景中会设置大量的REDCAP终端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存在大量的REDCAP终端设备选择同一个随机接入机会来接入小区。然而,小区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对REDCAP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可能会使得小区在某一时段内的负载过重。示例性地,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主要是指REDCAP终端设备,本申请用于对REDCAP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
业务类型可以是指REDCAP终端设备在mMTC场景中的业务类型,例如可以包括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industr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IWSN)类型、摄像(camera)类型、可穿戴(wearable)类型和视频监控类型等固定的业务类型,当然还可以包括不限业务类型(Not limited)。其中,视频监控类型,例如可以包括用于监控交通状况的监测器、用于监控小区进出人员的摄像机和用于监控犯罪行为的报警器等。工业无线传感器类型,例如可以包括电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运行传感器等。可穿戴设备类型可以是指功能较为单一的可穿戴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仅能监控心跳的手环、仅能计算运动步数的手环和仅能计时的手表、等。
系统带宽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支持的带宽频段,例如若终端设备支持的带宽频段不大于100兆赫兹(megahertz,MHz),则认为终端设备的系统带宽属于低频段。若终端设备支持的带宽频段大于100MHz且不大于400M,则认为终端设备的系统带宽属于高频段。
终端带宽可以是指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所能占用的带宽,按照最大终端带宽(maximum bandwidth,MAX BW)可以将终端设备划分为MAX BW等于5兆赫兹(megahertz,MHz)的终端设备、MAX BW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和MAX BW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
功耗等级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源等级,例如可以分为高功耗等级(单位功耗大于400W)的终端设备、中功耗等级(单位功耗大于200W且不大于400W)的终端设备和低功耗等级(单位功耗不大于10W)的终端设备。
功耗需求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执行业务对功耗的需求程度,例如按照功耗需求可以将终端设备划分为高功耗需求的终端设备和低功耗需求的终端设备,高功耗需求的终端设备执行业务时所需的单位功耗不低于200W,低功耗需求的终端设备执行业务时所需的单位功耗不高于200W。
波束标识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的不同形状或不同方向的波束。
载波可以是指一个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是一种在频率、幅度或相位方面被调制以传输语言、音频、图象或其它信号的电磁波。不同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载波不同,按照载波可以将终端设备划分为不同载波类型的终端设备。
子载波间隔可以是指相邻的两个子载波之间的频率间隔,5G NR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子载波间隔,例如一个子载波间隔可以取值为15kHz至240kHz之间的一个值。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符号长度为1/15us,1个时隙共有14个符号和14个循环前缀,则时隙的长度可以为1ms。在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符号长度为1/30us,每个时隙为0.5ms。在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符号长度为1/120us,每个时隙为0.125ms。
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FR)或频段范围可以是指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的频率范围,例如在5G NR中,频率范围可以划分为FR1和FR2,FR1的频率范围为450MHz~6GHz,FR2的频率范围为24GHz~52GHz。
双工类型可以是指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同时收发信号的能力,主要可以包括半双工频分双工(half-duplex FDD)和全双工频分双工(full-duplex FDD)两种能力。其中,half-duplex FDD表示终端设备不支持同时收发信号,即终端支持时分地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full-duplex FDD表示终端设备支持同时收发信号。
峰值速率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可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在相同的网络状态下,软件配置和/或硬件配置好的终端设备的峰值速率相比于软件配置和/或硬件配置差的终端设备的峰值速率更高。按照峰值速率可以将终端设备划分为峰值速率大于100M/s的终端设备、峰值速率不大于100M/s且大于150M/s的终端设备和峰值速率大于150M/s且不大于300M/s的终端设备。
时延可以是指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时延,在相同的网络状态下,软件配置和/或硬件配置好的终端设备的时延相比于软件配置和/或硬件配置差的终端设备的时延更短。按照实验可以将终端设备划分为时延大于第一时长的终端设备、时延不大于第一时长且大于第二时长的终端设备和时延不大于第二时长且大于第三时长的终端设备。其中,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三时长。
移动性可以是指终端设备的移动能力,按照移动性可以将终端设备划分为位置固定的终端设备、位置移动频率小于第一频率的终端设备和位置移动频率不小于第一频率的终端设备。
调制阶数可以是指终端设备的最大调制阶数,即最大正交振幅调制(maximu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AX QAM)所对应的阶数。按照调制阶数可以将终端设备划分为最大调制阶数不大于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的终端设备、最大调制阶数大于16QAM且不大于64QAM的终端设备和最大调制阶数不大于64QAM且大于256QAM的终端设备。
上述内容仅是示例性示出几种可能的参数和参数值范围,在其他可选地实施例中,特征参量还可以包括上述参数对应的其它参数值范围,或者还可以包括其它参数,例如天线数量、处理时间、可靠性要求(例如是指终端设备要求的最大误块率或最大误码率)、是否支持增补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是否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和支持CA的终端设备的CA能力等。其中,CA能力可以是指终端支持CA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所能支持的最大载波数。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种特征参量可以只包括上述参数中的一项参数及该项参数对应的参数值范围。例如,表1示例性示出特征参量只包括业务类型这一项参数时特征参量与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表:
特征参量 业务类型
1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类型IWSN
2 视频监控类型camera
3 可穿戴设备类型wearable
表1
如表1所示,在特征参量只包括业务类型这一项参数的情况下:
特征参量1用于关联业务类型为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
特征参量2用于关联业务类型为视频监控类型的终端设备;
特征参量3用于关联业务类型为可穿戴设备类型的终端设备。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种特征参量可以包括上述参数中的至少两项参数及至少两项参数对应的参数值范围。例如,表2示例性示出特征参量包括终端带宽、可移动性和业务类型这三项参数时特征参量与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表:
特征参量 终端带宽 移动性 业务类型
1 MAX BW=5MHz 固定 IWSN
2 MAX BW=10MHz 固定 IWSN
3 MAX BW=20MHz 固定 camera
4 MAX BW=20MHz 移动频率不小于第一频率 camera
5 MAX BW=20MHz 移动频率不小于第一频率 wearable
表2
如表2所示,在特征参量包括终端带宽、可移动性和业务类型这三项参数的情况下:
特征参量1用于关联:IWSN业务类型中MAX BW等于5MHz的固定设备;
特征参量2用于关联:IWSN业务类型中MAX BW等于10MHz的固定设备;
特征参量3用于关联:camera业务类型中MAX BW等于20MHz的固定设备;
特征参量4用于关联:camera业务类型中MAX BW等于20MHz的可移动设备,且移动频率不小于第一频率;
特征参量5用于关联:wearable业务类型中MAX BW等于20MHz的可移动设备,且移动频率不小于第一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特征参量包括多个参数以及多个参数对应的参数值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将同一参数对应的同一参数值范围的终端设备划分为一组,而是可以使用多个参数和多个参数对应的参数值范围进行随机组合。例如,在表1中,只能将业务类型属于IWSN的终端设备划归为一组,但是在表2中,还可以对业务类型属于IWSN的终端设备按照最大终端带宽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MAX BW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和MAX BW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更细粒度上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从而便于后续通过配置各种特征参数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来配置各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特征参量包括的至少一项参数和至少一项参数对应的参数值范围可以预先配置,例如在终端设备出厂时配置在终端设备内部,也可以由网络设备下发给终端设备。采用后面这种方式,即使之前已经配置了终端设备关联的特征参量,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进行更新,提高随机接入的实时性。
3、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多种类型,例如包括接入网(accessnetwork,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例如包括路测单元(Road Side Unit,RSB),RSB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5th 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4、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是指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所覆盖的小区,例如终端设备接入一个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小区是为用户提供无线通信业务的一片区域,是无线网络的基本组成单位。例如NR是通过MML命令ADD NRCELL、ADD NRDUCELL添加NR的小区资源。
5、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方式:随机接入类型1或随机接入类型2。
随机接入类型1是指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经过四步握手后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属于一种有竞争的接入方式。随机接入类型2是指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经过两步握手后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属于一种无竞争的接入方式。下面分别对随机接入类型1和随机接入类型2的现有流程进行介绍。
图2示例性示出一种随机接入类型1的接入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过程包括:
第一步握手(msg1),用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设备从待接入小区的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PBCH)上获取待接入小区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s block,SSB),以建立与待接入小区之间的下行同步。其中,待接入小区的SSB由管理待接入小区的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在待接入小区的PBCH上。SSB中包括主要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Block,MIB),MIB中携带有本次随机接入机会的索引、承载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还可以携带有第一DCI的调制编码方式。其中,第一DCI用于调度待接入小区的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
步骤202,终端设备根据解析MIB得到的PDCCH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以及第一DCI的调制编码方式,从该PDCCH上获取第一DCI。其中,第一DCI中携带有承载待接入小区的SIB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还可以携带有待接入小区的SIB的调制编码方式。
步骤203,终端设备根据解析第一DCI得到的PDSCH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以及SIB的调制编码方式,从该PDSCH上获取待接入小区的SIB。其中,SIB中包括终端设备接入待接入小区前需要获知的系统信息,例如前导码索引列表、随机接入机会列表和发送功率。前导码索引列表中包括至多64个前导码索引。随机接入机会列表中包括各个随机接入机会索引和各个随机接入机会的对应关系。
步骤204,终端设备从前导码索引列表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码索引作为本次随机接入对应的前导码索引,并根据MIB中本次随机接入的机会索引,从随机接入机会列表中选择该机会索引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作为本次随机接入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
步骤205,终端设备在本次随机接入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随机接入请求中包括本次随机接入对应的前导码索引。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到同一个机会索引的终端设备可以对应同一个随机接入机会,从而在同一个随机接入机会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且,不同的终端设备也可能会随机选择到同一个前导码索引,如此,这些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中可以携带有同一个前导码索引,而一个前导码索引只能支持一个终端设备接入待接入小区。
第二步握手(msg2),用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1,网络设备使用接收到的每个随机接入请求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A-RNTI)加扰第二DCI,并将加扰后的第二DCI发送在待接入小区的PDCCH信道上。
步骤212,终端设备根据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的RA-RNTI,从待接入小区的PDCCH信道上获取并解扰得到第二DCI。其中,第二DCI中携带有承载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Sub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MAC PDU)的PDSCH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还可以携带有MAC PDU的调制编码方式。
步骤213,终端设备根据承载MAC PDU的PDSCH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以及MAC PDU的调制编码方式,从该PDSCH信道上获取MAC PDU。其中,MAC PDU可以由多个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子头MAC subPDU组成,一个MAC subPDU包含的比特位的数量可以为8的倍数,例如8、16、24、……8*n,n为正整数。一个MAC subPDU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一项:
退避指示(Backoff Indicator,BI):包含2个比特位,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失败的终端设备重新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所需要等待的时间范围。其中,随机接入失败是指: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或者终端设备确定竞争解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按照BI指示的时间范围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请求,例如在0至BI指示的时间之间随机选择一个时间,在该时间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请求;
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Random Access Preamble Identifier,RAPID):是指随机接入请求中携带的前导码索引的标识。MAC subPDU中仅携带RAPID的情况是针对于非随机接入场景来说的,本申请不作具体介绍。
RAPID和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RAR是指前导码索引的标识为RAPID的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选择同一个前导码索引的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同一个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可以携带有定时修正信息、上行调度授权信息UR-grand和小区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TC-RNTI),还可以预留有1个比特位的预留比特。其中,UR-grand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上行调度资源,例如包括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调度时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且,UR-grand中也预留有1个比特位的预留比特,该预留比特又称为CSI请求字段。
为便于理解,进一步对MAC PDU进行解释:假设网络设备接收到50个随机接入请求,确定针对于其中的20个随机接入请求允许接入(假设20个随机接入请求携带的前导码索引均不相同),其它30个随机接入请求不允许接入,则MAC PDU中可以包含如下内容:
1个MAC subPDU用于携带BI,该BI用于指示其它30个终端设备重新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时间范围;
20个MAC subPDU用于携带RAPID和RAR,每个MAC subPDU中的RAR用于指示该MACsubPDU中RAPID指示的终端设备进行上行调度的资源信息。示例性地,在20个随机接入请求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随机接入请求携带相同的前导码索引的情况下,MAC PDU中用于携带RAR的MAC subPDU的数量可以少于20个。
假设将携带BI的MAC subPDU称为第一MAC subPDU,将携带RAPID和RAR的MACsubPDU称为第二MAC subPDU。示例性地,终端设备获取MAC PDU后,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中携带的随机接入请求的RAPID,判断20个第二MAC subPDU中是否存在一个第二MAC subPDU包含该RAPID对应的RAR,若是,则该终端设备可以从该第二MAC subPDU中获取该RAR,以继续接入待接入小区。若20个第二MAC subPDU中都不包含该RAPID对应的RAR,则该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MAC subPDU中获取BI,按照BI指示的时间范围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请求。
第三步握手(msg3),用于终端设备将竞争解决标识发送给网络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21,终端设备从RAR中获取UR-grant,使用UR-grant中的TC-RNTI加扰竞争解决标识,将加扰后的竞争解决标识发送给网络设备。其中,竞争解决标识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
第四步握手(msg4),用于网络设备将允许接入的终端设备的竞争解决机制发送给终端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31,网络设备可以使用接收到的每个竞争解决标识中的TC-RNTI加扰第三DCI,并将加扰后的第三DCI发送至PDCCH信道。其中,第三DIC用于指示调度竞争解决机制的PDSCH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步骤232,网络设备可以在PDSCH信道上发送竞争解决机制,竞争解决机制中包括允许接入的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和该终端设备对应的小区网络标识(Cell-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同一个前导码索引的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同一个TC-RNTI,因此这些终端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标识也会使用同一个TC-RNTI加扰。然而,一个前导码索引只允许一个终端设备接入,因此网络设备接收到这些终端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标识后,由于TC-RNTI一致,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个终端设备作为该前导码索引允许接入的终端设备,例如信号强度最好的终端设备。
步骤233,终端设备根据第三DCI从PDSCH信道中获取竞争解决机制,若竞争解决机制中包括该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则终端设备确定成功接入小区。若竞争解决机制中不包括该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则终端设备确定随机接入失败。
步骤241,终端设备在成功接入小区后,可通过竞争解决机制中该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对应的C-RNTI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
在随机接入类型1中,终端设备没有执行第四步握手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没有去下行共享信道获取竞争解决机制,因此终端设备的本次随机接入的最终确认步骤并未完成。而在终端设备执行了第四步握手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去下行共享信道获取竞争解决机制,该竞争解决机制中包含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和对应的小区网络标识,则终端设备成功接入网络,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的本次随机接入可能无法再改变。基于此,本申请中的信息传输的方法主要在第一步握手、第二步握手或第三步握手中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以使终端设备能够使用与其它端设备不同的随机接入配置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当然,也可以在第四步握手中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但是这次配置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下次随机接入。
图3示例性示出一种随机接入类型2的接入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过程包括:
第一步握手,用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网络设备通过下行专用信令给终端设备指派特定前导码索引。其中,特定前导码索引与其它终端设备的前导码索引不冲突。这样,该终端设备和其它终端设备可以不再竞争同一前导码索引的接入资源。
步骤302,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机会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随机接入请求中包括特定前导码索引和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类型2中的随机接入机会可以由网络设备指定,也可以按照随机接入类型1中的方式确定,不作限定。
第二步握手,用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1,网络设备在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的情况下,将该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和该终端设备对应的C-RNTI携带在随机接入结果中,发送到PDSCH信道上。当然,随机接入结果也可以由PDCCH信道上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调度。网络设备在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的情况下,可以不响应该终端设备,也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和随机接入失败的信息携带在随机接入结果中,发送到PDSCH信道上。
步骤312,终端设备从PDSCH信道中获取随机接入结果,若随机接入结果中包括该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对应的C-RNTI,则终端设备确定成功接入待接入小区,后续可通过该C-RNTI与网络设备通信。若随机接入结果中不包括该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或者包括随机接入失败的信息,则终端设备确定随机接入失败。
在随机接入类型2中,终端设备通过发送一次上行共享数据和接收一次下行共享数据即可接入至网络设备,而在随机接入类型1中,终端设备至少需要发送两次上行共享数据和接收两次下行共享数据才能接入网络设备。因此,随机接入类型2的接入速度比随机接入类型1的接入速度更快。但是,随机接入类型1中终端设备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经由网络设备来确认,因此随机接入类型1相比于随机接入类型2来说,终端设备的接入过程能够更加受到网络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可能更加符合标准协议的要求。
本申请的下列实施例基于随机接入类型1来描述如何配置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
在下文的描述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网络设备,或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信息传输的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信息传输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信息传输的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信息传输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在描述具体的实现方式之前,先对第一方式包含的可能情况进行介绍:
“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是指:在终端设备已经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
“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是指:在终端设备已经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
“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是指:在终端设备未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
“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不进行随机接入”是指:在终端设备未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
为了统一描述,本申请的下列实施例将“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称为“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将“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称为“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将“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称为“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将“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不进行随机接入”称为“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即:下文中所出现的“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均可以被替换为“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下文中所出现的“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均可以被替换为“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下文中所出现的“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均可以被替换为“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下文中所出现的“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均可以被替换为“第一方式为终端设备不进行随机接入”。
且,在“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和“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的情况下,第一方式实际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如此,终端设备能执行接入网络设备的操作,例如可以启动随机接入,或者继续随机接入。在“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和“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的情况下,第一方式实际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如此,终端设备不执行接入网络设备的操作,例如可以不启动随机接入,或者不继续随机接入。
实施例一
图4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用于接入网络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
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使能N种特征参量中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或者,是否允许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使能X组前导资源中一组或多组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或者,是否允许X组前导资源中每组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N种特征参量与X组前导资源的关联关系。
其中,上述内容中的“使能某项配置”是指使终端设备按照某项配置接入网络设备,示例来说,“使能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是指:使终端设备按照特征参量分组的方式接入网络设备,例如,三种特征参量将终端设备分为三组,则这三组终端设备可以分别按照三种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使能一组或多组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是指:使终端设备按照前导资源分组的方式接入网络设备,例如,三组前导资源将终端设备分为三组,则这三组终端设备可以分别按照三组前导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
关于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如何指示上述内容,将在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八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先不作介绍。
步骤40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若第一方式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则执行步骤403;
若第一方式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则执行步骤4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式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包括:
在终端设备已经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例如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或者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用于解决竞争的下行共享信息;或者,
在终端设备还未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例如指示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式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包括:
在终端设备已经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例如指示终端设备不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或者指示终端设备不接收用于解决竞争的下行共享信息;或者,
在终端设备还未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方式指示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例如指示终端设备不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或者指示终端设备不选择前导码索引。
步骤403,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例如:
在终端设备已经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继续随机接入;或者,
在终端设备还未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启动随机接入。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若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使能N种特征参量中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则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例如,如表1所示,若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类型,则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为特征参量1,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特征参量1所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若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使能X组前导资源中一组或多组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则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关联的前导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例如,前导资源1对应的前导码索引范围为10~20,若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索引为15,则终端设备关联前导资源1,因此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前导资源1所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
此处仅介绍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其它实施方式放在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八中进行描述。
步骤404,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例如:
在终端设备已经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终止随机接入;或者,
在终端设备还未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不启动随机接入。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属于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例如REDCAP终端设备,如此,步骤401至步骤404中的内容用于对属于REDCAP类型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例如,在上述步骤402中,属于REDCAP类型的终端设备在出厂时内置有解析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模块,只有该类终端设备能够解析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而其它类型的终端设备无法解析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能够解析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则终端设备属于REDCAP类型的终端设备,并能够按照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一方式接入网络设备或不接入网络设备。如果终端设备无法解析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则终端设备不属于REDCAP类型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按照随机接入的固有流程接入网络设备,例如按照图2所示意的随机接入类型1中的接入流程接入网络设备。采用该种实施方式,通过灵活控制某一类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网络设备,能够实现对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达到平衡网络负载的目的。
在终端设备为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特征参量与该类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和前导资源与该类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中的一项或多项对该类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网络进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该类终端设备可以按照自己所对应的第一方式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从而该类终端设备能够更为灵活地接入网络设备。且,本申请还可以将前导资源与该类终端设备进行关联,或者将特征参量与该类终端设备进行关联,这样,还能够通过配置各组前导资源或各个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网络,从而在更细粒度上更灵活地控制该类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中的接入量。
下文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例如REDCAP终端,即:本申请的下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均可以替换为REDCAP终端。再如,高可靠低时延(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终端,即:本申请的下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均可以替换为URLLC终端。
下面结合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八描述实施例一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
实施例二
图5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用于接入网络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承载于主系统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专有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其中,在第一信息承载于主系统信息块或系统信息块的情况下,由于终端设备还没有接入网络设备,因此第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初始随机接入中是否能够接入网络设备。在第一信息承载于专有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由于终端设备已经接入网络设备,因此第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下次随机接入中是否能够接入网络设备。
示例性地,第一信息还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然而,由于网络设备更倾向于让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控制信令能够快速地下发给各个终端设备,因此如果是在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可能会占用较多的控制资源,影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效率。因此,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承载于主系统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专有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
步骤502,终端设备从第一信息中获取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判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的状态:
若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则执行步骤503;
若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的状态为第二状态,则执行步骤504;
若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的状态为第三状态,则执行步骤505。
步骤503,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步骤504,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的状态为第一状态,用于指示:
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例如在终端设备还没有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指示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这种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主要系统信息块或系统信息块中,根据第一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或者,在终端设备已经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指示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这种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根据第一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或接收用于解决竞争的下行共享信息;或者,
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是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一种指示方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同一类型的终端设备,假设能够解析第一信息的终端设备属于同一类型的终端设备,则“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是指:允许属于该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例如使属于该类型的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或者使属于该类型的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如此,属于该类型的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网络设备。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的状态为第二状态,用于指示:
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例如在终端设备还没有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指示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这种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主要系统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中,根据第一信息,终端设备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或不选择前导码索引;或者,在终端设备已经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指示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这种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根据第一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或接收用于解决竞争的下行共享信息;或者,
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是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一种指示方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同一类型的终端设备,假设能够解析第一信息的终端设备属于同一类型,则“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是指:不允许属于该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例如使属于该类型的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或者使属于该类型的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如此,属于该类型的终端设备可以不接入网络设备。
在又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的状态为第三状态,用于指示:
第一信息中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针对于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将在步骤505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先不作介绍。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比特,第一比特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比特位,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
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例如,表3示例性示出第一比特包括2个比特位时的一种指示方式: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01
表3
在表3所示意的指示方式中: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1时,指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0时,指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1时,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表3只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其它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所指示的内容也可以为其它情况,例如,在另一种情况下: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0时,指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1时,指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0时,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例如,在又一种情况下: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1时,指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0时,指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0时,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可能的情况有很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比特占据至少2个比特位,因此第一比特可以有4种比特状态(即:00、01、10和11),但是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只使用了其中三种比特状态,因此还能预留出一个比特状态,该比特状态可以用于在实际操作中指示其它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比特也可以只包括1个比特位,这1个比特位为第一信息中的一个预设比特位。如果这1个比特位的值为1,认为第一比特指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如果这1个比特位的值为0,认为第一比特指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如果这1个比特位的值不存在,即第一信息中不包含第一比特,这种情况下,认为第一比特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这种方式使得第一比特能够占据更少的比特位。
可以理解的,“第一信息中不包括第一比特,认为第一比特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仅是一种可选地实施例。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中不包括第一比特,也可以认为第一比特指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第一信息中不包括第一比特,也可以认为第一比特指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不作限定。
步骤505,终端设备从第一信息中获取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处于第三状态时,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该种方式是按照终端设备分组的方式对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一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进行配置,例如,若存在3种特征参量(对应为3组终端设备),则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一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其中,一种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随机接入的频域资源和随机接入的周期。其中,随机接入的频域资源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调度的资源块的数量、上行调度的资源块的索引、上行调度的子载波的数量、上行调度的子载波的索引、上行调度的资源块的组数量、上行调度的资源块的组索引和上行调度的频域偏移量。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时域符号的数量、时域符号的索引、时隙的数量、时隙的索引、子时隙的数量、子时隙的索引、子帧的数量、子帧的索引、无线帧的数量、无线帧的索引和时域偏移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比特,第二比特用于指示配置了哪些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例如共有N种特征参量,若配置了其中L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则第二比特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L的取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共存在N种特征参量,因此第二比特的比特状态至少需要包括N种,才能指示出N种特征参量中存在1种特征参量、2种特征参量、……、N种特征参量的情况。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比特可以包括N个比特位,N个比特位与N种特征参量对应,一个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是否配置了对应的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例如当取值为0时,指示未配置对应的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当取值为1时,指示配置了对应的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如此,终端设备可以统计第二比特中取值为1的比特位的数量,即可获知第一信息中包括哪些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然而,这种方式会存在部分比特状态的浪费现象,因为N个比特位包含2N种比特状态,最多能够指示出2N种取值,在N的取值不小于5的情况下,2N大于N,因此会存在部分比特状态被浪费掉。因此,我们优选的使用下一种实施方式。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比特可以包括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21
个比特位,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22
是指对log2N的结果进行向上取整,例如:
在N为2的幂值的情况下,log2N为整数,第二比特可以包括log2N个比特位,第二比特具有N种比特状态;
在N不为2的幂值的情况下,log2N为非整数,第二比特包括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23
个比特位,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24
为对log2N的结果中的整数位加1得到的整数位的值,第二比特具有大于N种比特状态。
示例来说,在一种情况中,若N为4,则第二比特可以包括2个比特位,表4示例性示出第二比特包括2个比特位时的一种指示方式:
第二比特的比特状态 第二比特的指示内容
00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1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01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2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10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3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11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4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表4
在另一种情况中,若N为5,则第二比特可以包括3个比特位,表5示例性示出第二比特包括3个比特位时的一种指示方式:
第二比特的比特状态 第二比特的指示内容
001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1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010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2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011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3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100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4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101 第一信息中还包括5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表5
相比于上一种实施方式来说,在N不小于5(例如N为5)的情况下,该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比特可以包括3个比特位,而上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比特包括5个比特位,显然地,该种实施方式有助于降低第二比特所占用的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比特用于指示L的取值,因此终端设备能够获知第一信息中还包括L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如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L的取值从第一信息中获取到L个配置信息。例如,当L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在第一信息中按照相邻的L个配置表存储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个配置表的起始位置、L的取值和每个配置表占用的预设比特位的数量,即可从第一信息中获取到L个配置表,并解析L个配置表得到L组配置信息。示例性地,每组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特征参量的标识,这样,终端设备根据L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特征参量的标识即可确定这L组特征信息对应哪L种特征参量。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第一比特和第二比特联合指示随机接入使能的是某一类型的全部终端设备,还是使能的该类终端设备的分组,从而能够便于终端设备按照这次使能的内容确定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这种指示方式较为灵活。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比特和第二比特也可以单独存在,例如只设置第二比特而不设置第一比特,或者只设置第一比特而不设置第二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存在至少两种特征参量时,至少两种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下面介绍两种可能的配置方式。
在一种可选地配置方式中,可以将至少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频域资源配置为相同,将至少两组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的周期配置为相同,并将至少两组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配置为不同。例如,图6示例性示出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这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具有相同的频域资源(即频率),假设一个白色框所指代的时长为单位时长,则这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每间隔3个单位时长循环一次。假设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为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为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则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在图6中斜线框所示意的时域资源上进行接入,而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在图6中黑色框所示意的时域资源上进行接入。
在这种配置方式下,由于各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错开,因此各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够使用不同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接入网络设备,从而可以避免在同一个时域资源上存在多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同时请求接入的情况,降低网络设备的负载。且,如果特征参量的分组较为均衡的话,例如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均衡,则还能够使得每个时域资源上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数量较为均衡。
在另一种可选地配置方式中,可以将至少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频域资源配置为相同,将至少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配置为不同,并将至少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的周期配置为不同。例如,图7示例性示出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这两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具有相同的频域资源(即频率),假设一个白色框所指代的时长为单位时长,则第一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每间隔3个单位时长循环一次,第二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每间隔1个单位时长循环一次。假设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为业务类型是视频监控类型的终端设备,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为业务类型是工业无线传感器类型的终端设备,则视频监控类型的终端设备在图7中斜线框所示意的时域资源上进行接入,而工业无线传感器类型的终端设备在图7中黑色框所示意的时域资源上进行接入。
在这种配置方式下,一方面,通过为这两种特征参量配置不同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使得这两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够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接入网络设备,降低网络设备的负载。另一方面,还能根据各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对接入需求的紧急情况为其配置不同的接入周期,例如在视频监控类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较为紧急、急需接入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则可以为视频监控类型的终端设备配置较短的接入周期,这样,无论属于视频监控类型的终端设备何时想要接入网络设备,都能够发现下一个可接入的时域资源较为接近,从而属于视频监控类型的终端设备能够及时且快速地接入网络设备。
按照上述两种配置方式,网络设备能够根据小区中当前时段内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接入量,为各种特征参量配置各自的随机接入机会。例如,在各种特征参量按照终端带宽划分终端设备时,如果当前时段内各个终端带宽的终端设备的接入量相差不大,则可以为各种特征参量配置相同的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和周期。如果当前时段内终端带宽不大于10MHz的终端设备的接入量较少,则为提高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的业务传输速率,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带宽等于5MHz或20MHz的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分配较多的时域资源。同时,为使得支持其它终端带宽的终端设备也能顺利接入,则还可以为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配置较长的接入周期,为支持其它终端带宽的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配置较短的接入周期,从而减小对支持其它终端带宽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处于第三状态,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只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处于第三状态,也可以指示第一信息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是否能够接入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例如,第一信息中还包括N个比特位,N个比特位与N种特征参量对应。N个比特位中的一个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
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网络设备能够对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若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允许接入网络设备,则可正常接入网络设备,若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不允许接入网络设备,则可不接入网络设备。这种方式相比于配置L种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的方式来说,可以不用再额外给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配置随机接入机会,从而可以以较少的比特位指示各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接入能力,降低通信负载。
关于如何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是否能够接入网络设备,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作具体介绍。
步骤506,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存在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若存在,则执行步骤507,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5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特征参量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的标识,并从L组配置信息中获取具有该特征参量的标识的配置信息,从该配置信息中确定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其中,特征参量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可以按照预设规则定义在终端设备的内部,例如在终端设备出厂时配置在终端设备中;或者,也可以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
若特征参量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则特征参量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可以包括每种特征参量包括的一项或多项参数和一项或多项参数对应的参数值范围,这种情况下,针对于每个特征参量,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在该特征参量的每个参数下的参数值,判断参数值是否满足该特征参量中参数的参数范围,若满足,则该特征参量是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若不满足,则该特征参量不是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示例来说,假设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视频监控类型,则若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如表1所示的关联关系,则终端设备针对于特征参量1、特征参量2和特征参量3分别进行分析,由于终端设备在业务类型这个参数下的参数值为视频监控类型,而特征参量2中业务类型这个参数下的参数值范围为视频监控类型,因此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为特征参量2。
步骤507,终端设备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接入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从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和周期。如果当前时段刚好属于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则可以在该时域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以启动随机接入。如果当前时段不属于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则可以按照周期方式在下一个随机接入的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以启动随机接入。当然,若没有支持的特征参量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则终端设备可以不接入网络设备,例如不继续随机接入,或者不启动随机接入。
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方案,网络设备能够在第一信息中携带如下三种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允许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不允许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按照特征参量分组的方式指示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一组终端设备采用哪个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如此,网络设备不仅能够配置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还能够按照分组的方式配置每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从而该种类型的终端设备能够更为灵活地接入网络设备。
实施例三
图8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用于接入网络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承载于主系统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专有无线资源控制信息。
步骤802,终端设备判断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若不包含,则执行步骤803,若包含,则执行步骤804。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中可以设置有第三比特,第三比特占据第一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预设比特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发现至少一个预设比特位不存在,则确定第一信息中不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如果终端设备发现至少一个预设比特位处的比特状态为存在,则确定第一信息中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
步骤803,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
在上述步骤803中,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终端设备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或者,
在终端设备没有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例如第一信息携带在主要系统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中,终端设备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或者,
在终端设备已经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例如第一信息携带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终端设备可以不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或者终端设备可以不接收用于解决竞争的下行共享信息。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确定不接入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还可以启动第一计时器,若第一计时器完成一次计时,则终端设备可以重新接入网络设备。其中,第一计时器完成一次计时是指:第一计时器统计经过的时间满足第一计时器的时长。例如:在终端设备初次接入网络设备或重新接入网络设备时,经由第一计时器完成一次计时,终端设备可以重新选择前导码索引,并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计时器的时长可以根据预定义规则来确定,例如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时预置在终端设备内部。或者,第一计时器的时长也可以由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例如携带在第一信息中同步发送给终端设备。
步骤804,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在上述步骤804中,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网络设备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或者,
在终端设备已经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例如第一信息携带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用于解决竞争的下行共享信息;或者,
在终端设备没有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例如第一信息携带在主要系统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或者,
第一信息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从第一信息中获取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按照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
示例性地,在第三比特占据的至少一个预设比特位不为空的情况下,第三比特的比特状态还用于指示上述至少一项内容。表6示例性示出第三比特的一种指示方式: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61
表6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若确定第一信息中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则可以从第一信息中获取第三比特,根据第三比特的比特状态确定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还是按照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过多介绍。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方式的配置指示信息,第三信息可以承载于系统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媒体接入层信息和高层信令中的一项或多项。当第三信息承载于系统信息时,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本次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方式,当第三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媒体接入层信息或高层信令中时,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下次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方式。例如,在终端设备初次接入小区时,网络设备可以在系统信息中承载第三信息,如此,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第三信息指示的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网络设备。在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后,网络设备可以在高层信令中携带第三信息,如此,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按照高层信令中指示的随机接入方式重新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式的配置指示信息可以为第四比特,第四比特包括2个比特位,第四比特可以具有4种比特状态,这4种比特状态可以全部用于指示随机接入方式,也可以部分用于指示随机接入方式。例如,表7示例性示出第四比特的一种指示方式。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62
表7
如表7所示,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
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0,指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1,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1;或者,
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0,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2;或者,
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1,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1或随机接入类型2。
例如,表8示例性示出第四比特的另一种指示方式: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71
表8
如表8所示,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
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1,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1;或者,
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0,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2;或者,
第四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1,指示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为随机接入类型1或随机接入类型2。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为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设置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方式,例如若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较为紧急,则可以为该类型的终端设备设置随机接入类型2,由于随机接入类型2相比随机接入类型1的接入速度更快,因此能够使得该类型的终端设备更为快速地接入网络设备,提高该类型的终端设备处理业务的实时性。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果网络设备没有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方式的配置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使用预先设置的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网络设备。其中,预先设置的随机接入方式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时预设在终端设备内部。
采用实施例三中的方案,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来确定是否接入网络设备,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在不允许某一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时,可以不再在第一信息中设置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对第一信息的占用资源。
实施例四
图9示例性示出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用于接入网络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指示是否允许一组或多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承载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系统信息、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随机接入响应、媒体接入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上行调度授权信息、Msg4(即随机接入类型1中的第四步握手)。
示例性地,如果第二信息承载于系统信息、随机接入响应、媒体接入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中,则由于终端设备还没有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机制,终端设备的本次随机接入还可以终止,因此第二信息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的本次随机接入。如果第二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或Msg4中,则由于终端设备已经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机制,终端设备的本次随机接入已经成功,因此第二信息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的下次随机接入。
步骤902,终端设备确定支持的特征参量或关联的前导资源。
步骤903,终端设备根据是否允许支持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和/或是否允许支持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904,若否,则执行步骤905。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如果第二信息仅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根据是否允许支持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如果第二信息仅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一种或多种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根据是否允许支持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如果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以及前导资源与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则终端设备根据是否允许支持的前导资源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关于如何根据特征参量和前导资源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将在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中进行具体描述,此处先不作介绍。
步骤904,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步骤905,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指示是否允许一组或多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仅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或者指示一组或多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支持的特征参量或关联的前导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
在实施例四中,网络设备能够通过配置各种特征参量或各组前导资源配置的随机接入,为各种特征参量或各组前导资源所关联的各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按照分组的方式接入网络设备,同一分组的终端设备可以具有相同的随机接入配置,例如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如此,能够更为灵活地管理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
关于配置各种特征参量或各组前导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的方式可以参照实施例二,下文仅从配置各种特征参量或各组前导资源是否允许接入网络设备进行介绍。
实施例五
图10示例性示出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用于接入网络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N为大于0的整数。
在上述步骤1001中,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用于承载随机接入响应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由RA-RNTI加扰;
用于承载竞争解决信息的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由TC-RNTI加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或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中,则由于终端设备没有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信息,标志着终端设备的本次随机接入还可以终止,因此第一指示信息适用于本次随机接入。通过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控制终端设备正在进行的随机接入,如此,随机接入的灵活性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是否允许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下面介绍几种可能的指示方式。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五比特,第五比特包括N个比特位,N个比特位与N种特征参量对应。针对于第五比特中的一个比特位,该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
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例如,假设存在3种特征参量,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则:
第五比特可以包括3个比特位,表9示例性示出第五比特的一种指示方式。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91
表9
在表9所示意的指示方式中,针对于第五比特中的一个比特位:
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指示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例如允许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和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即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指示不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例如不允许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利用下行控制信息中预留的N个比特位,指示是否允许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从而网络设备能够对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示例性地,由于5G NR在下行控制信息中预留的比特位数为16,因此第五比特中比特位的数量可以不大于16。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第六比特,第六比特包括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92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93
个比特位,在这种情况下,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一共可以包括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294
种可能,每种比特状态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不同的比特状态对应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不完全相同。其中,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可以用于指示:
允许该比特状态对应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且不允许其它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或者,
不允许该比特状态对应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且允许其它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假设存在3种特征参量,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则这3种特征参量中连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及关联的终端设备可以存在如下几种可能:
连续的3种特征参量:有1种可能,即第一种特征参量、第二种特征参量和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任意的终端设备;
连续的2组特征参量:有2种可能,第1种可能为第一种特征参量和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5MHz和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第2种可能为第二种特征参量和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10MHz和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
1组特征参量:有3种可能:第1种可能为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第2种可能为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第3种可能为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
由此可知,3种特征参量中连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共存在以上6种可能的情况,如此,可以设置第六比特包括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302
个比特位,由于log26向上取整后得到的值为3,因此第六比特可以包括3个比特位。
例如,表10示例性示出第六比特的一种指示方式: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301
表10
在表10所示意的指示方式中,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
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01,指示允许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10,指示允许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11,指示允许第三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00,指示允许第一种特征参量和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5MHz或10MHz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接入网络;或者,
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01时,指示允许第二种特征参量和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10MHz或20MHz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第六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10时,指示允许第一种特征参量、第二种特征参量和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任意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这种实施方式只能指示连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是否能够接入网络设备,而不能指示不连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是否能够接入网络设备,因此指示的灵活性不是很好。然而,这只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种比特状态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而可以无需限定为连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这样虽然会增加第六比特中比特位的数量,但是能够提高指示的灵活性。例如,在存在3种特征参量的情况下,还可以存在一个比特状态111,用于指示第一种特征参量和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5MHz或者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是否允许接入网络设备。
在又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由特殊比特状态来指示,例如预先选择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留比特作为第一指示信息的承载主体,则:
在一个或多个预留比特的比特状态全为0时,指示终端设备不允许接入网络设备;或者,在一个或多个预留比特的比特状态全为1时,指示终端设备允许接入网络设备。
例如,下行控制信息包括16个预留比特位,选择其中3个预留比特位作为第一指示信息的承载主体,则:如果这3个预留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111,则指示属于该类型的全部终端设备允许接入网络设备,如果这3个预留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000,则指示属于该类型的全部终端设备不允许接入网络设备。
在又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的加扰序列中,例如,N种特征参量具有各自专用的组标识,网络设备若允许其中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则可以使用该种特征参量的组标识加扰下行控制信息。如此,该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使用自己的组标识能够成功解扰下行控制信息,进而能够根据下行控制信息去相应的下行共享信道获取随机接入响应或竞争解决机制,如此,该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接入网络。而其它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使用自己的组标识无法解扰下行控制信息,从而无法去下行共享信道获取随机接入响应或竞争解决机制,如此,其它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无法继续接入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允许多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允许的每种特征参量的组标识分别加扰下行控制信息,这样,允许接入网络设备的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都能够使用自己的组标识成功解扰下行控制信息。
步骤100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支持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1003,若否,则执行步骤1004。
步骤1003,终端设备从下行共享信道获取随机接入响应,或者从下行共享信道获取竞争解决信息,继续随机接入。
步骤1004,终端设备不从下行共享信道获取随机接入响应,或者不从下行共享信道获取竞争解决信息,终止随机接入。
在实施例五中,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指示是否允许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能够在终端设备已经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一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在当前时段内接入网络设备的数量较多,则网络设备还能够对使用当前时段接入的该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接入进行限制,以减轻网络负载,将资源均衡的分配给各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
实施例六
图11示例性示出实施例六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用于接入网络设备覆盖的小区。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MACPDU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1102: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指示信息在MAC PDU中的位置:
若第二指示信息位于预设的媒体接入控制信息(是指MAC PDU中新增的一个或多个MAC subPDU),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执行步骤1103;或者,
若第二指示信息位于随机接入响应RAR,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执行步骤1104;或者,
若第二指示信息位于退避指示BI,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执行步骤1105。
步骤1103,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媒体接入控制信息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接入网络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1106,若否,则执行步骤1107。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S个比特位,S个比特位是MACPDU中新添加的一个或多个MAC子头所包括的比特位,由于一个MAC子头可以占据8个比特位,因此S的取值可以取8的整数倍。示例性地,S的取值不小于N,如此,S个比特位中可以存在N个比特位,这N个比特位分别与N种特征参量对应。其中,N个比特位中的一个比特位的取值可以用于指示:
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例如,在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在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不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的取值大于N的情况下,N个比特位可以为S个比特位中的连续的N个比特位,也可以为S个比特位中不连续的N个比特位,不作限定。
步骤1104,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1106,若否,则执行步骤1107。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1个比特位,该比特位可以为随机接入响应中的1个预留比特位,或者为随机接入响应中上行调度授权信息(即UR-grant)中的1个预留比特位(即CSI请求字段)。该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
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例如,在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在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不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采用这种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接入的负载情况,设置随机接入响应中该预留比特位的值。例如,在当前接入的负载数量大于预设重载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将90%的随机接入响应中该预设比特位的值设置为0,将剩余10%的随机接入响应中该预设比特位的值设置为1,以在当前时段申请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选择10%的终端设备允许接入网络设备,从而减少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减轻网络负载。当然,在当前接入的负载数量小于预设轻载数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每个随机接入响应中该预设比特位的值设置为1,从而不限制终端设备的接入。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2个比特位,这2个比特位可以为随机接入响应中的1个预留比特位和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中的1个预留比特位(即CSI请求字段)。这两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
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例如,在这两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11时,指示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在该比特位的取值不为11时,例如为00、01或10,指示不允许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利用随机接入响应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中的1个预留比特来指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接入网络设备,也可以利用随机接入响应中的1个预留比特和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中的1个预留比特来联合指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接入网络设备,从而指示的方式更为灵活。且,由于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会继续进行随机接入,而没有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不会继续进行随机接入,所以在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随机接入配置,能够只对下一步要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而可以不用再对全部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从而还可以节省配置资源。
步骤1105,终端设备根据退避指示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确是否允许定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接入网络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1106,若否,则执行步骤1107。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2个比特位,这2个比特位可以为退避指示信息BI中的2个预留比特位。由于2个比特位最多可以包括4种比特状态,因此这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可以用于指示出4种可能的随机接入配置,这4种随机接入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个场景中: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00,指示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11,指示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在另一个场景中: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00,指示允许特征参量1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01,指示允许特征参量2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10,指示允许特征参量3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11,指示允许特征参量4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假设存在三种特征参量,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5MHz和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第三种特征参量关联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表11示例性示出第二指示信息的一种指示方式: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331
表11
在表11所示意的指示方式中: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00时,不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01时,允许第一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10时,允许第二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5MHz或者等于10MHz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2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为11时,允许第三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即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步骤1106,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标识,竞争解决标识中包括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
步骤1107,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标识,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
在实施例六中,通过在下行数据信息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能够对获取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例如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例如在某种场景下,虽然之前允许某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但是现阶段小区中该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接入负载较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对该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中已经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从而及时地降低网络负载。
上述实施例均是从使用特征参量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的角度描述如何配置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本申请中,由于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还与前导码索引具有关联,因此本申请还可以对前导码索引进行分组得到多组前导资源,通过配置各组前导资源的随机接入实现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配置。下面以实施例七和实施例八为例描述通过前导资源配置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的两种可能方式。
实施例七
图12示例性示出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用于接入网络设备覆盖的小区。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2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令,信令中包括X组前导资源的配置信息,X为大于0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X组前导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X组前导资源对应的前导码索引范围,其中,5G NR中存在至多64个前导码索引,即索引0、索引1、索引2、……、索引63,因此X可以为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在配置X组前导资源时,网络设备可以选择64个前导码索引中的一个或多个前导码索引进行配置,例如可以只选择1个前导码索引并配置为1组前导资源,或者也可以选择50个前导码索引配置为3组前导资源。
下面以将64个前导码索引配置为X组前导资源为例,示例性介绍两种可能的配置方式。
在一种可选地配置方式中,可以将64个前导码索引随机配置为X组前导资源,X的取值可以为大于0且不大于64的任意整数。例如表12示例性示出一种随机配置X组前导资源的对应关系表:
前导资源组 1 2 3 4 5
前导码索引范围 0~8 9~20 21~35 36~44 45~63
表12
如表12所示,随机配置X组前导资源时,每组前导资源中前导码索引的数量可以不同,例如:
前导资源组1中包括前导码索引0~前导码索引8,共9个前导码索引;
前导资源组2中包括前导码索引9~前导码索引20,共12个前导码索引;
前导资源组3中包括前导码索引21~前导码索引35,共15个前导码索引;
前导资源组4中包括前导码索引36~前导码索引44,共9个前导码索引;
前导资源组5中包括前导码索引45~前导码索引63,共19个前导码索引。
在另一种可选地配置方式中,可以将64个前导码索引平均配置为X组前导资源,X的取值可以为2的幂值,即[2,4,8,16,32,64]中的一个值。例如表13示例性示出一种平均配置X组前导资源的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341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351
表13
如表13所示,在平均配置X组前导资源时,每组前导资源中前导码索引的数量可以相同,例如:
前导资源组1中包括前导码索引0~前导码索引15,共16个前导码索引;
前导资源组2中包括前导码索引16~前导码索引31,共16个前导码索引;
前导资源组3中包括前导码索引32~前导码索引47,共16个前导码索引;
前导资源组4中包括前导码索引48~前导码索引63,共16个前导码索引。
上述内容只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X组前导资源的配置信息也可以是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的,例如,在终端设备出厂时设置在终端设备内部。
步骤1202,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X组前导资源中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信息还可以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是否允许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下面介绍两种可能的指示方式。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七比特,第七比特包括X个比特位,X个比特位对应X组前导资源,X为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X个比特位中的一个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
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例如,针对于表13所示意的4组前导资源,第七比特可以包括4个比特位,表14示例性示出第七比特的一种指示方式:
前导资源 1 2 3 4
前导码索引范围 0~15 16~31 32~47 48~63
第七比特 1 0 0 1
指示内容 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允许
表14
如表14所示,第七比特中的一个比特位的取值为1,指示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第七比特中的一个比特位的取值为0,指示不允许该比特位对应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第八比特,第八比特包括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352
个比特位,每个比特位可以对应X组前导资源中的Y组前导资源,每个比特位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是否允许对应的Y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其中,Y的取值可以为大于0且不大于X的整数。举例来说,若存在12组前导资源,且每4组前导资源对应1个比特位,则第八比特可以包括3个比特位,第1个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是否允许第1组至第4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第2个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是否允许第5组至第8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第3个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是否允许第9组至第12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Y的取值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预定义的整数,例如在终端设备出厂时设置在终端设备内部。若是Y的取值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则由于终端设备不知道Y的取值是多大,因此第二信息中还需要设置第九比特,第九比特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Y的取值,具体实现可以参照实施例二。若Y的取值是预定义的整数,则由于终端设备已知Y的取值是多大,因此第二信息中不再需要额外设置第九比特来指示Y的取值。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仅是几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其它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每个比特位对应任意多组前导资源,例如第1个比特位对应3组前导资源,第2个比特位对应1组前导资源,第3个比特位对应2组前导资源,且相邻两个比特位对应的前导资源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这种情况能够更为灵活地配置各组前导资源的随机接入。当然,这种情况下每个比特位和前导资源的关联关系可以预先设置在终端设备中。
步骤1203,终端设备确定随机接入对应的前导码索引,根据前导码索引和X组前导资源的配置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关联的前导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随机接入对应的前导码索引的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流程,例如:在随机接入类型1中,系统信息还可以包括前导码索引集合,终端设备可以从前导码索引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码索引(例如前导码索引12)作为本次随机接入的前导码索引。如此,参照表13,由于前导码索引12位于前导资源组1的前导码索引范围内,因此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关联的前导资源为前导资源组1。
步骤1204,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关联的前导资源接入网络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1205,若否,则执行步骤1206。
参照表14,若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索引属于前导资源组1或前导资源组4,则终端设备关联的前导资源允许接入网络设备。若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索引属于前导资源组2或前导资源组3,则终端设备关联的前导资源不允许接入网络设备。
步骤1205,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启动随机接入,或者终端设备继续随机接入。
步骤1206,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不启动随机接入,或者终端设备终止随机接入。
在实施例七中,网络设备能够通过限制前导资源的随机接入,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定,这种方式下,即使不对终端设备按照特征参量进行分组,也能够对不同的终端设备设置不同的随机接入配置。
上述内容仅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机会接入网络设备。其中,关于第二信息任何包括X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指示,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第一信息如何包括N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此处不再作介绍。
实施例八
图13示例性示出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执行,终端设备用于接入网络设备覆盖的小区。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3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令,信令中包括X组前导资源的配置信息和X组前导资源与N种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其中,X、N为不小于0的整数。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X组前导资源和N种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可以为:
一组前导资源对应一种特征参量;或者,
多组前导资源对应一种特征参量;或者,
一组前导资源对应多种特征参量。
示例来说,表15示意出一种X组前导资源和N种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表:
前导资源组 1 2 3
前导码索引 0~19 20~39 40~63
特征参量 工业无线传感网络 可穿戴设备 视频监控
表15
在表15所示意的关联关系中,64个前导码索引随机配置为3组前导资源,3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3种业务类型,一种特征参量可以对应一组前导资源。如此,不同的前导资源可以关联不同业务类型的终端设备,例如:
前导资源组1关联工业无线传感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前导码索引范围为0~19;
前导资源组2关联可穿戴设备类型的终端设备,前导码索引范围为20~39;
前导资源组3关联为视频监控类型的终端设备,前导码索引范围为40~63。
表16示意出另一种X组前导资源和N种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371
表16
在表16所示意的关联关系中,64个前导码索引随机配置为3组,2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2种终端带宽,一种特征参量可以对应多组前导资源,例如:
前导资源组1和前导资源组2对应终端带宽不大于5MHz的终端设备,前导资源组1的前导码索引范围为0~19,前导资源组2的前导码索引范围为20~39;
前导资源3对应终端带宽大于5MHz且不大于10MHz的终端设备,前导码索引范围为40~63。
表17示意出又一种X组前导资源和N种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484327220000372
表17
在表17所示意的关联关系中,64个前导码索引平均配置为2组,3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对应3种移动性,多种特征参量可以对应一组前导资源,例如:
前导资源组1对应固定的终端设备和移动频率小于第一频率的终端设备,前导资源组1的前导码索引范围为0~31;
前导资源组2对应移动频率大于第一频率的终端设备,前导资源组2的前导码索引范围为32~63。
步骤1302,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以下内容:
X组前导资源中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或者,
是否允许X组前导资源中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或者,
是否允许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下面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X组前导资源中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或者X组前导资源中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网络设备为例,介绍后续流程。如果第二信息用于指示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或者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前导码索引确定关联的前导资源,根据前导资源与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确定关联的前导资源对应的特征参量,使用该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配置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
步骤1303,终端设备根据前导资源与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确定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前导资源。
示例来说,参照表15,若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可穿戴设备,则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前导资源为前导资源组2。
步骤1304,终端设备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前导资源,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若是,则执行步骤1305,若否,则执行步骤1306。
步骤1305,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步骤1306,终端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若第二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则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是否允许X组前导资源中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若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前导资源允许接入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可以继续随机接入,若终端设备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前导资源不允许接入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可以终止随机接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终端设备已经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小区中已经接入的各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特征参量与前导资源的关联关系,确定允许用于接入的前导资源和/或不允许用于接入的前导资源。例如,如表14所示,在当前时段内,如果小区中视频监控类的终端设备的接入数量较多,而其它业务类型的终端设备的接入量较少,则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不允许视频监控类对应的前导资源组3用于接入,和/或,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允许其它业务类型对应的前导资源组1和前导资源组2用于随机接入。又例如,如表15所示,在当前时段内,如果小区中最大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终端设备的接入数量较多,而支持其它最大终端带宽的终端设备的接入数量较少,则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不允许支持最大终端带宽等于5MHz的前导资源组1用于随机接入,和/或,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支持最大终端带宽不等于5MHz(例如为支持最大终端带宽等于10MHz,和/或,支持最大终端带宽等于20MHz)的前导资源组2用于随机接入。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若第二信息承载于系统信息,则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X组前导资源中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从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前导资源对应的前导码索引范围内选择一个前导码索引,作为本次随机接入的前导码索引,并可以在支持的特征参量对应的前导资源的随机接入机会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随机接入请求中包括本次随机接入的前导码索引,如此,终端设备可以启动随机接入。
采用实施例八中的方案,由于每个前导码索引允许一个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因此通过关联X组前导资源和N种特征参量,使得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在该种特征参量对应的前导资源中选择前导码进行接入,这样,还能够对每种特征参量接入网络设备的数量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利用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特征参量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前导资源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中的一项或多项对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进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按照自己所对应的第一方式接入网络设备或者不接入网络设备,而可以不用和其它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随机接入配置,如此,可以提高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信息的名称仅仅是作为示例,随着通信技术的演变,上述任意信息均可能改变其名称,但不管其名称如何发生变化,只要其含义与本申请上述信息的含义相同,则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现各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前述方法,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或电路,再比如可设置于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
进一步的,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总线系统,其中,处理器1402、存储器1404、收发器1403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1402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器1402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4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1402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404,处理器1402读取存储器1404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402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404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对应上述方法中的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可以包括处理器1402、收发器1403和存储器1404。该存储器1404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402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404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如上图1至图13中所示的任一项或任多项对应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相关方案。
当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为上述终端设备,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任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为上述终端设备,且执行实施例一时,收发器1403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处理器1402可以根据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收发器1403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处理器1402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收发器1403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处理器1402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收发器1401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处理器1402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其中,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随机接入和不进行随机接入中的一项。
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对应上述方法中的网络设备的情况下,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可以包括处理器1402、收发器1403和存储器1404。该存储器1404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402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404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如上图1至图13中所示的任一项或任多项对应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相关方案。
当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为上述网络设备,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任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信息传输的装置1401为上述网络设备,且执行实施例一时,收发器1403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处理器1402在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收发器1403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处理器1402在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收发器1403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第二信息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处理器1402在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收发器1403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第二信息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处理器1402在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其中,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随机接入和不进行随机接入中的一项。
该信息传输的装置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根据前述方法,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装置150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信息传输的装置1501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503、处理器1502和存储器1504。所述通信接口1503,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所述处理器150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信息传输的装置1501实现上述图1至图13的相关方案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或使得信息传输的装置1501实现上述图1至图13的相关方案中网络设备侧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503可以实现上述图14的收发器1403所实现的方案,处理器1502可以实现上述图14的处理器1402所实现的方案,存储器1504可以实现上述图14的存储器1404所实现的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或电路。
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可以对应上述方法中的终端设备。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可以实现如上图1至图13中所示的任一项或任多项对应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602和收发单元1603。
当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为上述终端设备,收发单元1603在发送信息时可以为发送单元或发射器,收发单元1603在接收信息时可以为接收单元或接收器,收发单元1603可以为收发器,此收发器、发射器或接收器可以为射频电路,当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包含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单元1602与存储单元通信连接,处理单元1602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任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其中,处理单元1602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rgratedCircuit,ASIC)。
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为上述终端设备,且执行实施例一时,收发单元1603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处理单元1602可以根据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收发单元1603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处理单元1602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收发单元1603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处理单元1602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收发单元1601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处理单元1602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其中,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随机接入和不进行随机接入中的一项。
当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为上述网络设备,收发单元1603在发送信息时可以为发送单元或发射器,收发单元1603在接收信息时可以为接收单元或接收器,收发单元1603可以为收发器,此收发器、发射器或接收器可以为射频电路,当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包含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该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连接,处理单元1602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任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其中,处理单元1602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rgrated Circuit,ASIC)。
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为上述网络设备,且执行实施例一时,收发单元1603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处理单元1602在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收发单元1603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处理单元1602在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收发单元1603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第二信息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处理单元1602在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者,收发单元1603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第二信息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处理单元1602
在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其中,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不接入网络设备、进行随机接入和不进行随机接入中的一项。
当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为芯片时,收发单元1603可以是输入和/或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处理单元1602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内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任一实施例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存储单元为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存储单元还可以是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该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信息传输的装置1601的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单元1603可以由上述图14的收发器1403实现,处理单元1602可以由上述图14的处理器1402实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1至图13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1至图13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所述第一方式为:
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进行随机接入;或者,
不进行随机接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终止接入网络设备;
继续接入网络设备;
不进行随机接入;
进行随机接入;
第一信息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中不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方式为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包括:
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包括:
所述第二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N个比特,所述N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是随机接入响应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包括:
确定X组前导资源;所述X组前导资源是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或者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令,所述信令用于配置X组前导资源;其中,所述X是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
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X个比特,所述X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每Y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所属的Y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其中,所述Y的值是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关联;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包括:
根据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以及支持的特征参量,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启动第一计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时长根据预定义规则确定,或者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9.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方式;
所述第一方式为:
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进行随机接入;或者,
不进行随机接入;
在所述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允许终端设备接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终止接入网络设备;
继续接入网络设备;
不进行随机接入;
进行随机接入;
第一信息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中不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方式为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包括:
所述第二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N个比特,所述N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是随机接入响应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用于配置X组前导资源;其中,所述X是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
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X个比特,所述X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每Y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所属的Y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其中,所述Y的值是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关联;所述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X组前导资源和特征参量的关联关系以及支持的特征参量,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启动第一计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的时长根据预定义规则确定,或者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17.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所述第一方式为:
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进行随机接入;或者,
不进行随机接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终止接入网络设备;
继续接入网络设备;
不进行随机接入;
进行随机接入;
第一信息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中不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为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
20.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第二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N个比特,所述N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是随机接入响应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X组前导资源;所述X组前导资源是按照预定义规则确定,或者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令,所述信令用于配置X组前导资源;其中,所述X是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
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X个比特,所述X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每Y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所属的Y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其中,所述Y的值是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整数。
23.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
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是否包含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前导资源所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方式;
所述第一方式为:
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不接入网络设备;或者,
进行随机接入;或者,
不进行随机接入;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允许终端设备接入。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不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使能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
终止接入网络设备;
继续接入网络设备;
不进行随机接入;
进行随机接入;
第一信息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中不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方式为不接入网络设备或不进行随机接入;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方式为接入网络设备或进行随机接入。
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一种或多种特征参量的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信息;
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随机接入机会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N个比特,所述N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N种特征参量中每种特征参量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支持的特征参量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是随机接入响应或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第一方式。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信令,所述信令用于配置X组前导资源;其中,所述X是大于0且不大于64的整数;
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X个比特,所述X个比特按照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每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每Y组前导资源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方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关联的前导资源所属的Y组前导资源及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方式;其中,所述Y的值是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整数。
29.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信息传输的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信息传输的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或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或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或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或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的方法。
3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或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信息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22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的装置、以及权利要求23-28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的装置。
CN202010387505.3A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36308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7505.3A CN113630878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21/092356 WO2021227983A1 (zh) 2020-05-09 2021-05-08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7505.3A CN113630878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878A true CN113630878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77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7505.3A Pending CN113630878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878A (zh)
WO (1) WO20212279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0822A (zh) * 2022-04-24 2022-07-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处理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2183970A1 (zh) * 2021-03-04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35385A (zh) * 2024-03-06 2024-04-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1065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接入的方法及设备、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3096495A (zh) * 2011-11-03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223351A (zh) * 2017-04-19 2017-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网络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99459A (zh) * 2018-01-31 2019-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0463258A (zh) * 2019-06-28 2019-1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初始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8359A (zh) * 2020-07-03 202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1065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接入的方法及设备、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3096495A (zh) * 2011-11-03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223351A (zh) * 2017-04-19 2017-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网络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99459A (zh) * 2018-01-31 2019-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0463258A (zh) * 2019-06-28 2019-1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初始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83970A1 (zh) * 2021-03-04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4710822A (zh) * 2022-04-24 2022-07-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处理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27983A1 (zh)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8263B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15820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unlicensed band
US1158938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340500A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ethod on basis of flexible frame structur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5286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693618B2 (en) Multiplexed messaging in wireless network
KR20190132228A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harq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41321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rllc in unlicensed band
WO2021227983A1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730168C1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коротких интервалов времени передачи в сет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10583084B (zh) 无线电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25407A1 (en) Methods, ue and network node for handling a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WO2022012956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JP7464798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WO2020259083A1 (e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nod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220338273A1 (en) Methods, ue and network node for handling prach configurations
KR102360185B1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05456A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2188630A1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8280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08551A1 (en) User equipment, scheduling node,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node
CN11642041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812729A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