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322B - 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322B
CN113630322B CN202110882443.8A CN202110882443A CN113630322B CN 113630322 B CN113630322 B CN 113630322B CN 202110882443 A CN202110882443 A CN 202110882443A CN 113630322 B CN113630322 B CN 113630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p table
network
network equipment
network device
critica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24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0322A (zh
Inventor
颜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24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0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的数据库文件;基于预设规则将数据库文件恢复成表征临界状态的ARP表,处于临界状态的ARP表的表项不老化删除;当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时,根据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待转发数据,以使第一网络设备替换第二网络设备以进行数据转发。在本方案的网络割接过程中,当待转发数据切入到第一网络设备时,可以利用得到的处于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该待转发数据,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再去学习ARP表,无需中断数据的转发,加速割接后的网络收敛,有利于提高数据转发效率。

Description

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一种根据IP(Internet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地址获取物理地址(通常为以太网的MAC地址)的地址解析协议。网络设备中的ARP表,包含有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当三层设备需要向下一跳邻居设备发送报文时,根据下一跳邻居IP查询ARP表获得MAC地址,填充到报文以太头部目的MAC即可,从而实现报文转发。网络设备的ARP表,一般有两种:1)静态ARP表,由用户通过CLI命令手工配置;不可以被动态报文更新;不会进行探测、老化删除;2)动态ARP表,由网络设备根据网络报文自主学习、更新,会定期探测、老化删除。
现有技术中动态ARP表的学习过程如下:收到邻居设备或用户主机发出的ARP报文时,进行学习、更新动态ARP表;收到待转发IP报文时,设备需要将报文转发至路由下一跳IP地址(可能是邻居设备,也可能是用户主机)。若设备上不存在该下一跳IP地址的ARP表时,会触发设备发送ARP请求报文,收到ARP应答报文后学习该下一跳IP地址的ARP表;当设备上不存在下一跳IP地址对应的ARP表时,待转发IP报文将会被丢弃,直至动态ARP表学习成功。
在网络割接的过程中,通常用升级后的新设备替换原网络中的旧设备,旧设备上学到的动态ARP表在新设备上会丢失。新设备只能重新学习动态ARP表,在学习完成之前,转发流量会中断。由于新设备刚接入,可能有大量的用户主机需要学习,同时受限于设备的ARP表学习速率,将导致在网络割接过程中的网络流量中断时间长、收敛慢,影响数据转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改善在网络割接过程中流量中断时间长、收敛慢,影响数据转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割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基于预设规则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处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的表项不老化删除;当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所述待转发数据,以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替换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进行数据转发。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利用第一网络设备进行网络割接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先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然后将获取到的动态ARP表转换为第一网络设备自身的临界状态的ARP表。如此,可以在网络割接过程中,在流量切入第一网络设备之前,由第二网络设备继续维持网络流量的转发,在流量切入第一网络设备后,由第一网络设备立即进行数据转发,无需中断数据的转发,加速割接后的网络收敛,有利于提高数据转发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广播ARP请求探测报文;
当接收到基于所述ARP请求探测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将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动态ARP表,有利于第一网络设备在接入数据流量后,对动态ARP表进行学习与更新,提高ARP表的时效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新的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转发所述新的待转发数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动态ARP表进行数据转发,有利于在进行数据转发过程中,对ARP表进行学习与更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管理端口,并基于文件传输协议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文件传输协议,可以快速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的数据库文件,以实现数据库文件的自动获取。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包括:
通过CLI命令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CLI命令,可以确保能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的数据库文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库文件为基于键值对数据库的文件,基于预设规则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库文件中的键值对与ARP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表征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数据库中的键值对与ARP表的对应关系,可以快速将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临界状态的ARP表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割接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
恢复单元,用于基于预设规则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处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中的表项不老化删除;
转发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所述待转发数据,以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替换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进行数据转发。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探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广播ARP请求探测报文;
转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基于所述ARP请求探测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将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管理端口,并基于文件传输协议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或者
通过CLI命令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割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割接装置的框图。
图标:10-网络系统;20-第一网络设备;30-第二网络设备;40-终端设备;50-网络设备;51-处理模块;52-存储模块;53-通信模块;200-网络割接装置;210-获取单元;220-恢复单元;230-转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在网络系统10中,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20、第二网络设备30及终端设备40。第一网络设备20与第二网络设备30可以通过数据线或网线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另外,终端设备40可以通过网络与第一网络设备20和第二网络设备30建立通信连接,以登录到第一网络设备20或第二网络设备30进行管理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系统10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网络设备,这里对网络系统10所包括的网络设备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20作为新设备用于替换第二网络设备30,第二网络设备30为网络系统10中需要被替换的网络设备。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路由器、交换机等。终端设备40为具有登录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可以作为第一网络设备20、第二网络设备30的管理终端,终端设备40可以通过登录第一网络设备20、第二网络设备30显示网络设备中的配置和文件。
示例性地,若第一网络设备20为经过升级后的新路由器,第二网络设备30为旧路由器。在网络系统10中,在进行割接操作时,需要在尽量不影响原网络运行的情况下,用新路由器(第一网络设备20)替换原网络中的旧路由器(第二网络设备30)。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50,该网络设备50可以作为上述的第一网络设备20,用于替换网络系统10中原有的其他网络设备,例如,替换第二网络设备30。网络设备5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51及存储模块52。存储模块52内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模块51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50能够执行下述网络割接方法中的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50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例如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53。处理模块51、存储模块52以及通信模块53各个元件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割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第一网络设备20(或网络设备50)中,由第一网络设备20执行或实现方法的各步骤。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
步骤S120,基于预设规则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处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的表项不老化删除;
步骤S130,当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所述待转发数据,以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替换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进行数据转发。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利用第一网络设备对第二网络设备进行网络割接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先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然后将获取到的动态ARP表转换为第一网络设备自身的临界状态的ARP表。当待转发数据切入到第一网络设备时,可以利用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该待转发数据,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再去学习动态ARP表。因此,在网络割接过程中,在流量切入第一网络设备之前,由第二网络设备继续维持网络流量的转发,在流量切入第一网络设备后,由第一网络设备立即进行数据转发,无需中断数据的转发,加速割接后的网络收敛,有利于提高数据转发效率。
下面将对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详细阐述,如下:
在步骤S110之前,第一网络设备的管理端口已经接入网络系统,此时,第一网络设备的转发端口并未开启,即,此时的第一网络设备无法接收到其他设备发送的业务流量,第一网络设备只能通过管理端口进行数据交互。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管理端口与第二网络设备连接。
在步骤S110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自身的管理端口,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当前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
可理解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将当前的动态ARP表以数据库文件的方式,存储于第二网络设备的指定文件中,该指定文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该数据库文件可以随着动态ARP表的更新而被更新。例如,当第二网络设备中的动态ARP表学习到新的表项后,便需要对动态ARP表更新,动态ARP表更新后,第二网络设备便基于更新后的动态ARP表生成新的数据库文件,以替换之前的数据库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的数据库文件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确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10可以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管理端口,并基于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Protocol,FTP)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
可理解地,在网络割接过程中,当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管理口连接时,第一网络设备便可以从自身的管理端口,通过文件传输协议获取第二网络设备所存储的上述数据库文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10可以包括:
通过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命令行界面)命令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库文件中包括与动态ARP表对应的文本内容,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CLI命令,将自身的动态ARP表的数据库文件中的文本内容输出到终端设备。然后,第一网络设备通过CLI命令,复制终端设备中显示的表征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的数据库文件。
在步骤S120中,预设策略用于将数据库文件恢复成ARP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确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据库文件为基于键值对(Key-Value,K-V)数据库的文件,步骤S120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库文件中的键(Key)、值(Value)对与ARP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表征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
可理解地,第二网络设备将动态ARP表生成数据库文件。第一网络设备在进行ARP表恢复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数据库文件生成时的对应关系(即,数据库中的键值对与ARP表的对应关系),将数据库文件中的键值对恢复成表征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
旧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上的动态ARP表的表项有两类:路由接口的动态ARP表项、Vlan接口的动态ARP表项。其中Vlan接口类型的动态ARP表项,需要同时学习端口信息。示例性地,假设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中有四条表项,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VRF(Virtual Routing Forwarding,虚拟路由转发)为关键字,分别表示了默认VRF和路由接口、非默认VRF和路由接口、默认VRF和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接口、非默认VRF和VLAN接口四种典型组合,四条动态ARP表项如下:
Figure BDA0003192847200000091
在第二网络设备上,将上述动态ARP表的4条表项保存为数据库文件,即,通过键值对数据库,将上述四条动态ARP表项生成如下的数据库文件,数据库文件的内容格式可以如下:
Figure BDA0003192847200000092
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到该数据库文件后,可以将基于键(Key)值(Value)对与ARP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如上述的ARP表。
示例性地,数据库文件的恢复方式可以如下:
在数据库文件的一条内容中,例如为上述数据库文件表格中的第二条“ARP VRFVRF2 2.0.0.1 0002.001.0001 temporary”,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IP地址”和“VRF”作为关键字,当VRF字段不存在时,认为是全局VRF;当VLAN字段不存在时,认为是路由接口ARP,不需要端口信息;动态ARP同步时不需要接口信息,因为第一网络设备可通过IP地址选路查询到对应接口(路由接口或VLAN接口),如此,可以将数据库文件每条内容转换成表征临界状态的ARP表的表项,从而得到临界状态的ARP表。
在步骤S130中,第一网络设备已经获得临界状态的ARP表,当流量切入到第一网络设备,则表示第一网络设备的转发端口已开启,可以接收到其他设备(比如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发送的流量(待转发数据),此时,第一网络设备便可以以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该流量,从而实现流量数据的快速转发。
在本实施例中,临界状态的ARP表与现有的静态ARP表和动态ARP表在功能特性上,存在差异。
静态ARP表的特性为:不探测、不老化删除,MAC地址和端口不能被ARP报文更新,可以人工维护与配置。
动态ARP表的特性为:可以定期探测、保活、老化删除,MAC地址和端口可以被ARP报文更新,可以自主维护而无须人工参与。
临界状态的ARP表的特性为:可以下发到交换芯片,可以直接指导流量进行三层转发;可以定期广播发送ARP请求探测报文,在第一网络设备割接线路没有切入之前,不会老化删除;在第一网络设备割接线路切入之后,可以收到其他设备基于ARP请求探测报文发送的应答报文,从而将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动态ARP表,此时,动态ARP表可以具有上述动态ARP表的特性,可以进行动态学习与更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方法还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广播ARP请求探测报文;
当接收到基于所述ARP请求探测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将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
可理解地,根据临界状态的ARP表的特性,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处于临界状态的ARP表以预设周期广播ARP请求探测报文,以判断第一网络设备的割接线路是否切入到网络系统中。预设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确定,这里不作具体限定。若第一网络设备没有收到基于ARP请求探测报文的应答报文,则表示第一网络设备的割接线路没有切入,或并没有稳定切入到网络系统。若第一网络设备有收到基于ARP请求探测报文的应答报文,则表示第一网络设备的割接线路有稳定切入到网络系统,转发流程已经稳定,此时,便可以将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动态ARP表,该动态ARP表即为普通的动态ARP表,可以动态学习与更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接收到新的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转发所述新的待转发数据。
可理解地,第一网络设备在将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动态ARP表之后,后续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时,便根据动态ARP表进行数据转发处理。
基于上述设计,第二网络设备中的动态ARP表,可以平滑、可靠的迁移到第一网络设备上。当第一网络设备转发稳定后,再将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动态ARP表,如此,可以实现网络割接后ARP表的自主管理维护,人工参与过程少。另外,在上述网络割接过程中,网络流量也无需中断,有利于在网络割接过程中仍然维持数据的转发。
请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割接装置200,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网络设备中,用于执行方法中的各步骤。网络割接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模块中或固化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网络割接装置20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
网络割接装置2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10、恢复单元220及转发单元230,可以执行的操作步骤如下:
获取单元210,用于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
恢复单元220,用于基于预设规则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处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中的表项不老化删除;
转发单元230,用于当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所述待转发数据,以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替换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进行数据转发。
可选地,网络割接装置200还可以包括探测单元及转换单元。在恢复单元220执行步骤S120之后,探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广播ARP请求探测报文;转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基于所述ARP请求探测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将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
可选地,转发单元230还可以用于:当接收到新的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转发所述新的待转发数据。
可选地,获取单元210还可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管理端口,并基于文件传输协议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或者通过CLI命令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
可选地,恢复单元220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库文件中的键值对与ARP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表征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处理模块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存储模块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库文件、预设策略等。当然,存储模块还可以用于存储程序,处理模块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该程序。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网络建立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网络收发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比图2所示更多的组件。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网络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各步骤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割接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本方案中,当待转发数据切入到第一网络设备时,可以利用得到的处于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该待转发数据,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再去学习ARP表,如此,可以在网络割接过程中,在流量切入第一网络设备之前,由第二网络设备继续维持网络流量的转发,在流量切入第一网络设备后,由第一网络设备立即进行数据转发,无需中断数据的转发,加速割接后的网络收敛,有利于提高数据转发效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网络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
基于预设规则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的表项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割接线路没有切入网络系统之前不老化删除;
当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所述待转发数据,以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替换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进行数据转发;
基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广播ARP请求探测报文;
当接收到基于所述ARP请求探测报文的应答报文时,表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割接线路切入网络系统,将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新的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转发所述新的待转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管理端口,并基于文件传输协议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或者
通过CLI命令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文件为基于键值对数据库的文件,基于预设规则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库文件中的键值对与ARP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表征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
5.一种网络割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数据库文件;
恢复单元,用于基于预设规则将所述数据库文件恢复成临界状态的ARP表,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的表项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割接线路没有切入网络系统之前不老化删除;
转发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待转发数据时,根据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发所述待转发数据,以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替换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进行数据转发;
探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广播ARP请求探测报文;
转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基于所述ARP请求探测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将所述临界状态的ARP表转换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管理端口,并基于文件传输协议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或者
通过CLI命令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动态ARP表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文件。
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82443.8A 2021-08-02 2021-08-02 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30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2443.8A CN113630322B (zh) 2021-08-02 2021-08-02 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2443.8A CN113630322B (zh) 2021-08-02 2021-08-02 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322A CN113630322A (zh) 2021-11-09
CN113630322B true CN113630322B (zh) 2023-06-13

Family

ID=7838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2443.8A Active CN113630322B (zh) 2021-08-02 2021-08-02 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32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6320A (zh) * 2002-06-12 2004-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中地址解析协议表的老化更新方法
US6847621B1 (en) * 1999-05-25 2005-01-25 Nec Corporation Address resolution method and address resolu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8219514A (ja) * 2007-03-05 2008-09-18 Fujitsu Ltd ルータ、通信保証方法および通信保証プログラム
KR101088868B1 (ko) * 2010-07-07 2011-12-06 (주)한드림넷 네트워크 스위치의 에이알피 패킷 처리 방법
WO2017054526A1 (zh) * 2015-09-28 2017-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rp条目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1555970A (zh) * 2020-04-16 2020-08-18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机冗余系统的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792A (zh) * 2015-05-18 2016-10-05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rp表项备份方法、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CN108243262B (zh) * 2016-12-26 2020-04-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rp表的学习方法、装置及网络三层设备
CN109218178B (zh) * 2017-07-05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166356B (zh) * 2018-02-11 2021-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7621B1 (en) * 1999-05-25 2005-01-25 Nec Corporation Address resolution method and address resolu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466320A (zh) * 2002-06-12 2004-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中地址解析协议表的老化更新方法
JP2008219514A (ja) * 2007-03-05 2008-09-18 Fujitsu Ltd ルータ、通信保証方法および通信保証プログラム
KR101088868B1 (ko) * 2010-07-07 2011-12-06 (주)한드림넷 네트워크 스위치의 에이알피 패킷 처리 방법
WO2017054526A1 (zh) * 2015-09-28 2017-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rp条目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1555970A (zh) * 2020-04-16 2020-08-18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机冗余系统的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322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298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EP3214816B1 (en) Method, gateway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virtual machin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data center gateways
WO2014114196A1 (en) Keeping a terminal access location record alive
US20220345331A1 (en) Two-layer private line network syste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932876B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839862B (zh) Mclag邻居之间同步arp信息的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66119B (zh) 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215191A1 (en) Deployment Of 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CN11198822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2099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产品
CN113630322B (zh) 网络割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8845B (zh) 一种多归属主机路由同步方法及装置
JPH10262093A (ja) 伝送制御方法
CN114172841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读存储介质
CN112994928B (zh) 一种虚拟机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7932B (zh) 一种用于生成转发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61781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10696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954102B (zh) 一种dhcpv6 pd场景下的路由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1988221B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1555970A (zh) 一种基于双机冗余系统的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070784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52572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18192B (zh) 网关集群的通讯方法、网络设备、网关集群系统
CN113765783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