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1379A -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1379A
CN113621379A CN202110922590.3A CN202110922590A CN113621379A CN 113621379 A CN113621379 A CN 113621379A CN 202110922590 A CN202110922590 A CN 202110922590A CN 113621379 A CN113621379 A CN 113621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subgrade
filling soil
acrylate copolymer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25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1379B (zh
Inventor
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25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1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1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1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1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1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14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nly
    • C09K17/18Prepolymer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17/20Vinyl polym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3/00Civil engineering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将填筑土通过摊铺和/或搅拌和/或注入的方式施用于土体表面,厚度控制在25~50cm。其中,填筑土包含盐渍土、固化材料、微生物制剂、可溶性钙盐、尿素以及纤维;上述固化材料包括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上述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至少包含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亲水基团,以及高分子长链,固含量为24.5~30%。本发明提供的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中制得的填筑土,具有良好抗压强度的同时,抗压缩变形能力显著提升,且干缩应变值降低,有效降低了路基土体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抗冻性能,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路基作为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及车辆静动荷载的长期作用,而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与行车安全。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客运专线、重载铁路、高速公路、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和城市地铁建设的日益加快,以及国家沿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基础工程建设位于盐渍土地区。然而,由于盐渍土的含盐量较高,并且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工程问题,对工程建设极其不利。
由于路基干缩与温缩产生的裂缝在道路病害中属于常见现象,裂缝的产生将破坏土体的整体性,且为雨水的渗流提供了良好通道,裂缝经过雨水、荷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裂缝扩大,使得土体的强度、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受到极大影响。目前,我国多条高速公路以及铁路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损坏,路基土体中产生的裂缝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长期且反复修补,进而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道路路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新时代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公路路基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土体的收缩不仅对工程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
压缩性是土体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质。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中的水和空气逐渐被挤出,土的骨架颗粒之间相互挤紧,封闭气体的体积缩小,从而引起土的压缩变形。适当的路基刚度意味着既不能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也不应产生过大的接触应力。盐渍土中易溶盐遇水溶解,导致强度明显下降,变形增大,严重影响了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工程性能。高分子土体固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土体的耐水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同时能降低土体的液塑限和膨胀性,在黄土固化、防风固沙、路基稳定和坡面防护等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中制得的填筑土,具有良好抗压强度的同时,抗压缩变形能力显著提升,且干缩应变值降低,有效降低了路基土体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抗冻性能,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上述填筑土包含盐渍土、固化材料、微生物制剂、可溶性钙盐、尿素以及纤维;
上述固化材料包括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上述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至少包含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亲水基团,以及高分子长链,固含量为24.5~30%;
上述微生物制剂至少包括脲酶或产脲酶的菌。本发明提供的填筑土将生物酶与纤维复合使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纤维和土壤的结合力,且加入高分子固化材料,保持较高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同时,固化剂与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盐渍土的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其中脲酶分解尿素产生的CO3 2-可与可溶性钙盐提供的Ca2+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晶体,作为胶结类物质粘结盐渍土颗粒以及纤维而形成稳定的骨架,保持良好的抗压强度;且添加的微生物是土体中广泛存在的,具有环保的优势。
进一步的是,盐渍土为氯盐渍土、硫酸盐渍土、碳酸盐渍土、亚氯盐渍土中的至少一种,土体的含水量为14~20wt%,粒径为0.06~0.25mm。
进一步的是,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交联单体至少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
进一步的是,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交联单体还包括恩替卡韦杂质SSS。恩替卡韦杂质SSS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固化材料的加入,与其它组分复配使用,较大程度地提高盐渍土的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有效降低了填筑土干缩应变稳定平均值,减少了干缩裂缝现象的产生;且在14d的固化时间下基本可以达到稳定,故而实际施工时可利用14d作为干缩应变增长节点,在前期需多加养护,缩短了养护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此外,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固化材料与其它组分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增强填筑料的整体性,进而显著增加了土体的抗冻性。
更进一步的是,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通过乳液聚合制得,具体包括:
取1/3~1/2量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混合单体,再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混合搅拌均匀,继续搅拌30~50min得到预乳化液,pH值为7~8;
取剩余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混合单体混合均匀,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调节pH值为7~8,升温至60~65℃,加入1/3预乳化液与1/2引发剂水溶液,体系温度升至90~95℃,反应至体系出现明显的蓝光后,继续反应25~50min得到中间乳液;
接着向中间乳液滴加剩余2/3预乳液和1/2引发剂水溶液,确保2.5~3.5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1~3h,冷却至40~45℃时用氨水调节pH为7~8,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进一步的是,混合单体中MMA、BA、AA和恩替卡韦杂质SSS的摩尔比为1:0.2~0.5:0.1~0.4:0.1~0.3;乳化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3.5~5%;引发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0.45~0.7%。
进一步的是,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黏度为280~450mPa·s,pH值为7~8。
进一步的是,产脲酶的菌包括巴氏芽孢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尿素小球菌中的至少一种;以盐渍土的总量为基准,产脲酶的菌的含量≥4.5×107CFU/g。
进一步的是,可溶性钙盐由氯化钙、磷酸二氢钙、碳酸钙、溴化钙以及碘化钙中的至少一种提供。
进一步的是,上述纤维优选为聚丙烯纤维,使用时需将其进行分散。
进一步的是,填筑土的pH值为7~8,由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作为pH调节剂提供。
进一步的是,填筑土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90~120份盐渍土、2~8份固化材料、8~16份微生物制剂、14~40份可溶性钙盐、12~30份尿素、1~5份纤维。
更进一步的是,填筑土原料还包括,0.1~4重量份3'-甲氧基芹菜苷和/或1~4重量份的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填筑土原料中3'-甲氧基芹菜苷和/或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的加入,显著增强了填筑料的抗压缩变形强度,推测其可能原因在于两者的加入与其它组分之间通过化学键等相互作用,将大孔隙分隔成微孔隙,且一部分覆盖盐渍土颗粒的表面以形成黏性膜结构;且可有效提升填筑料的保水性,改善填筑土的抗干缩裂缝状况。此外,3'-甲氧基芹菜苷的存在可起到促酶活性的作用,与生物酶接触,显著提升了酶的活性,进而增强酶作用,提升填筑料的抗压变形能力,降低其干缩裂缝状况的发生,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是,微生物制剂制备过程中还加入3'-甲氧基芹菜苷,在产脲酶的菌的培养过程中添加在培养基中。产脲酶菌培养过程中,在培养基中加入3'-甲氧基芹菜苷能够有效促进产脲酶菌分泌脲酶,增强生物酶的作用,进而提升填筑料的性能。
上述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包括:将上述填筑土通过摊铺和/或搅拌和/或注入的方式施用于土体表面,厚度控制在25~50cm。
进一步的是,施用条件为15~40℃,时间7~21d。
进一步的是,施用的过程中进行洒水和压实处理,上述洒水量为使得路基填筑土的含水量为18~25wt%。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填筑土将生物酶与纤维复合使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纤维和土壤的结合力,且加入高分子固化材料,保持较高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同时,固化剂与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盐渍土的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固化材料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填筑土干缩应变稳定平均值,减少了干缩裂缝现象的产生;且在14d的固化时间下基本可以达到稳定,缩短了养护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显著增加了土体的抗冻性。此外,填筑土原料中3'-甲氧基芹菜苷和/或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的加入,显著增强了填筑料的抗压缩变形强度,有效提升了填筑料的保水性,改善填筑土的抗干缩裂缝状况。其中,3'-甲氧基芹菜苷的存在可起到促酶活性的效果,增强酶作用,提升填筑料的抗压变形能力,降低其干缩裂缝状况的发生,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中制得的填筑土,具有良好抗压强度的同时,抗压缩变形能力显著提升,且干缩应变值降低,有效降低了路基土体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抗冻性能,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试验例1中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可溶性钙盐为氯化钙、磷酸二氢钙、碳酸钙、碘化钙的混合物,四者的质量比为1:1:1:1。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将幽门螺旋杆菌接种于培养基(加入10%灭活马血清的布氏肉汤培养基,添加或不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0.2g/L)中,在含有5%O2、10%CO2和85%N2的微氧条件下,于37℃下培养72h,得到密度为4×109CFU/mL的菌液。幽门螺旋杆菌为公开菌种,市购获得,保藏编号为ATCC 43504。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盐渍土为氯盐渍土,土体的含水量为18wt%,粒径为0.15~0.20mm。
实施例1: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
取1/3量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混合单体(MMA、BA、AA和恩替卡韦杂质SSS,四者的摩尔比为1:0.35:0.25:0.25),再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混合搅拌均匀,继续搅拌45min得到预乳化液,pH值为7.5;
取剩余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混合单体混合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调节pH值为8.0,升温至62℃,加入1/3预乳化液与1/2引发剂水溶液,体系温度升至92℃,反应至体系出现明显的蓝光后,继续反应40min得到中间乳液;
接着向中间乳液滴加剩余2/3预乳液和1/2引发剂水溶液,确保3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5h,冷却至40℃时用氨水调节pH为7.5,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制备过程中乳化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4.1%,引发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0.61%。
本实施例制得的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固含量为28.4%,黏度为340mPa·s。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100份盐渍土、6份本实施例制得的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12份微生物制剂、28份可溶性钙盐、20份尿素、3.5份聚丙烯纤维。其中微生物制剂为不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将上述填筑土通过摊铺的方式施用于土体表面,厚度控制在42cm;施用条件为25℃,时间14d;施用的过程中进行洒水和压实处理,得到的路基填筑土的含水量为23.6wt%。
实施例2: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混合单体中MMA、BA、AA和恩替卡韦杂质SSS的摩尔比为1:0.4:0.3:0.2;乳化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3.7%;引发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0.65%。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110份盐渍土、7份本实施例制得的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10份微生物制剂、20份可溶性钙盐、15份尿素、2.5份聚丙烯纤维。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混合单体中MMA、BA、AA和恩替卡韦杂质SSS的摩尔比为1:0.25:0.35:0.28;乳化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4.36%;引发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0.57%。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95份盐渍土、4份本实施例制得的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15份微生物制剂、32份可溶性钙盐、28份尿素、5份聚丙烯纤维。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混合单体中MMA、BA、AA和恩替卡韦杂质SSS的摩尔比为1:0.45:0.15:0.23;乳化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4.5%;引发剂的用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0.60%。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115份盐渍土、7份本实施例制得的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9份微生物制剂、19份可溶性钙盐、22份尿素、2份聚丙烯纤维。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还包括2.5重量份3'-甲氧基芹菜苷和2.5重量份的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其中微生物制剂为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还包括2.5重量份3'-甲氧基芹菜苷;其中微生物制剂为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还包括2.5重量份的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其中微生物制剂为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其中微生物制剂为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5相同。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与实施例5的不同为:微生物制剂为不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0: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6相同。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与实施例6的不同为:微生物制剂为不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11: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7相同。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不同为:微生物制剂为不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恩替卡韦杂质SSS。
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的原料与实施例1的不同为: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为本对比例制得的。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试验例1:
红外光谱表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化学结构的表征。取样品溶于丙酮中,滴在溴化钾上,然后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检测,分析其化学结构。其中,测试波数范围4000~500cm-1,扫描次数为64次。
对对比例1制得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和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进行上述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分析可知,相比于对比例1制得的丙烯酸酯乳液的红外谱图,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红外光谱中,3500cm-1附近出现-OH的特征吸收峰,3090cm-1附近出现-NH的特征吸收峰;在1694cm-1、1575cm-1附近出现酰胺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在1289cm-1附近出现C-N的特征吸收峰;以上结果表明,实施例1中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成功制备。
试验例2:
1、压缩性能测试
样品制备:参照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制备压缩试验试样,试样成型尺寸为直径79.8mm,高度20mm,每组3个平行试样,试验结果取其平均值。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10d、21d,然后测试试样的压缩性能。
实验过程中,施加12.5kPa、25kPa、50kPa、100kPa、200kPa、400kPa、800kPa的7级压力,施加每级压力24h后,测定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试验采用的是WG-1B型单杠杆固结仪。
对对比例1、实施例1~8制得的填筑土进行上述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压缩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207997640000101
Figure BDA0003207997640000111
从表1中分析可知,对制得的填筑土试样分别固化10d和21d后,试样的压缩系数均小于0.5MPa-1,实施例1制得试样的压缩系数显著低于对比例1,压缩模量明显高于对比例1,表明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加入,可有效增强固化盐渍土的抗压缩形变能力。实施例5的效果明显好于实施例1、实施例6-7,且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效果均稍好于实施例1,表明在填筑土中加入3'-甲氧基芹菜苷和/或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均可有效提升固化盐渍土的抗压缩形变能力,且当两者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对固化盐渍土的抗压缩形变能力的增强效果更佳,固化21d的压缩系数为0.07MPa-1,接近低压缩性土的标准。实施例8的效果要好于实施例1,实施例5的效果好于实施例9,实施例6的效果好于实施例10,实施例7的效果好于实施例11,表明在微生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通过促进产脲酶菌分泌脲酶,增强脲酶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填筑土的抗压缩变形强度。
2、干燥收缩测试
干燥收缩实验是测定填筑土混合料的干缩应变、干缩系数与失水收缩程度的实验,将达到养护龄期后的梁式干缩试件安置在两端装有千分表以及光滑玻璃棒的干燥收缩仪上,试件失水引起的千分表读数变化即为收缩变形值。本测试样品试件尺寸为:50×50×100mm;测试仪器为收缩仪。
失水率:wi=(m0-mi)/mp
干缩量:
Figure BDA0003207997640000112
干缩应变:εi=δi/l;
干缩系数:adi=εi/wi
其中,wi为第i次失水率,%;δi为第i次观测干缩量,mm;εi为第i次干缩应变,%;adi为第i次干缩系数,%;mi为第i次标准试件的质量,g;Xi,j为第i次测试时第j个千分表的读数,mm;l为标准试件的长度,mm;mp为标准试件烘干后恒量,g。
对对比例1、实施例1~8制得的填筑土进行上述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干燥收缩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207997640000121
绘制试件样品的干缩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发现干缩应变初期增速较大,变化趋势一致。从表2中分析可知,在第14d时实施例1制得试样的干缩应变值已达整体稳定平均值的93.6%,明显高于对比例1的88.4%,表明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填筑土的干缩应变,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实际施工时可利用14d作为干缩应变增长节点,在前期需多加养护。实施例5的效果明显好于实施例1、实施例6-7,且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效果均稍好于实施例1,表明在填筑土中加入3’-甲氧基芹菜苷和/或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均可有效改善填筑土的抗干缩裂缝状况,且当两者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对填筑土的干缩裂缝能力的增强效果更佳。实施例8的效果要好于实施例1,实施例5的效果好于实施例9,实施例6的效果好于实施例10,实施例7的效果好于实施例11,表明在微生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填筑土的抗干缩裂缝状况。
同时,实施例1制得试样的稳定失水率稍低于对比例1,而实施例5制得的试样的稳定失水率显著低于实施例1、实施例6-7,且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效果均明显好于实施例1,表明在填筑土中加入3’-甲氧基芹菜苷和/或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均可有效提升填筑土的保水性,进而显著减缓干缩裂缝的产生。实施例8的效果要好于实施例1,实施例5的效果好于实施例9,实施例6的效果好于实施例10,实施例7的效果好于实施例11,表明在微生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提升填筑土的保水性,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填筑土干缩裂缝的产生。
3、冻融循环测试
测试方法参考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T0858-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冻融实验方法”部分,试件尺寸为直径100mm×高100mm,将试件放置在-16℃的低温箱中24h;之后取出进入20℃的水槽中融化24h。如此冻融循环次数为8次,之后测量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采用MQS-2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测定)。
对对比例1、实施例1~6制得的浸胶帘线进行上述两项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冻融循环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207997640000131
Figure BDA0003207997640000141
从表3中分析可知,实施例1制得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衰减率明显低于对比例1的,表明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填筑土对温度的抵抗能力,增强其抗冻性能。实施例5的效果明显高于实施例1、实施例6-7相当,而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效果与实施例1相当,表明在填筑土中同时加入3'-甲氧基芹菜苷和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能够进一步增强填筑土的抗冻性能;而单独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或烟酰胺核糖甙三氟甲烷磺酸酯时,对填筑土的抗冻性能无显著影响。
试验例3:
3'-甲氧基芹菜苷对脲酶或产脲酶的菌的影响
促酶活性测试
测试方法: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脲酶活性的测定是以脲素为基质经酶促反应后测定生成的氨量。
取培养好的菌液50mL置于离心管中,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用PBS(pH 7.4)洗涤两次,置于-80℃保存1d后取出,恢复至室温后加入3mL蒸馏水和蛋白酶抑制剂,超声振荡2min,4℃离心10min,上层清液透析除盐,得到的脲酶溶液加入等体积甘油后于4℃储存备用;
取1mL脲酶溶液置于50mL三角瓶中,然后加1mL 10%尿素液和2mL pH为6.7柠檬酸盐缓冲液摇匀,放置于在(25±1)℃恒温箱中培养12h后取出,加入2mL 1.0M KCl和+0.01MHCl的溶液,150r/min下振荡30min;之后取3mL注入50mL容量瓶中,再加4mL苯酚钠溶液和3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于25min后显色、定容,然后在1h内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578nm处的比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用测得NH3-N的量表征脲酶活性。以不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处理作为对照组;培养基中添加3'-甲氧基芹菜苷处理得到的菌液作为实验1组;制备好的菌液中加入3'-甲氧基芹菜苷共培养4h后得到的微生物制剂作为实验2组。
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酶活性测试结果
样品 脲酶活性(mg·g<sup>-1</sup>·h<sup>-1</sup>)
对照组 1.04
实验1组 2.29
实验2组 5.12
从表4中分析可知,在微生物制剂制备过程的微生物培养中加入3'-甲氧基芹菜苷,可显著增强产脲酶菌分泌脲酶,酶活性增强;将制备好的菌液与3'-甲氧基芹菜苷共培养4h后,脲酶活性发生显著的提升,可有效增强脲酶的活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所述填筑土包含盐渍土、固化材料、微生物制剂、可溶性钙盐、尿素以及纤维;
所述固化材料包括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所述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至少包含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亲水基团,以及高分子长链,固含量为24.5~30%;
所述微生物制剂至少包括脲酶或产脲酶的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交联单体至少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交联单体还包括恩替卡韦杂质SSS。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黏度为280~450mPa·s,pH值为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脲酶的菌包括巴氏芽孢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尿素小球菌中的至少一种;以所述盐渍土的总量为基准,所述产脲酶的菌的含量≥4.5×107CFU/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钙盐由氯化钙、磷酸二氢钙、碳酸钙、溴化钙以及碘化钙中的至少一种提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筑土的pH值为7~8,由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作为pH调节剂提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路基危害处理用填筑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筑土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90~120份盐渍土、2~8份固化材料、8~16份微生物制剂、14~40份可溶性钙盐、12~30份尿素、1~5份纤维。
9.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筑土通过摊铺和/或搅拌和/或注入的方式施用于土体表面,厚度控制在25~50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用条件为15~40℃,时间7~21d。
CN202110922590.3A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Active CN113621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2590.3A CN113621379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2590.3A CN113621379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1379A true CN113621379A (zh) 2021-11-09
CN113621379B CN113621379B (zh) 2022-04-15

Family

ID=7838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2590.3A Active CN113621379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137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4735A (ja) * 2003-11-07 2005-06-16 Matsuda Giken Kogyo Kk 土壌用固化剤、土壌舗装材料及び土壌舗装方法
US20100112329A1 (en) * 2006-10-31 2010-05-06 Zhijian Yi Porous cement road surface made from polymer modified cement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10174195A1 (en) * 2008-02-01 2011-07-21 Didier Lesueur Use of an exothermic mixture for manufacturing asphalt concrete
CN102154014A (zh) * 2011-03-04 2011-08-1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边坡土壤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1066A (zh) * 2016-03-08 2016-07-27 盐城工学院 用于沿海地区氯盐渍土路基处理的固化剂及其固化方法
JP2017079688A (ja) * 2015-10-30 2017-05-1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人工土壌粒子、人工土壌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人工土壌培地
CN106701100A (zh) * 2017-01-09 2017-05-24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渍土路基填料和改良路基的方法
WO2018090105A1 (en) * 2016-11-21 2018-05-24 OFB Soil Binder Pty Ltd Soil stabilizing composition
CN109265603A (zh) * 2018-08-28 2019-01-25 南通职业大学 一种盐渍土固化用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4735A (ja) * 2003-11-07 2005-06-16 Matsuda Giken Kogyo Kk 土壌用固化剤、土壌舗装材料及び土壌舗装方法
US20100112329A1 (en) * 2006-10-31 2010-05-06 Zhijian Yi Porous cement road surface made from polymer modified cement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10174195A1 (en) * 2008-02-01 2011-07-21 Didier Lesueur Use of an exothermic mixture for manufacturing asphalt concrete
CN102154014A (zh) * 2011-03-04 2011-08-1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边坡土壤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79688A (ja) * 2015-10-30 2017-05-1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人工土壌粒子、人工土壌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人工土壌培地
CN105801066A (zh) * 2016-03-08 2016-07-27 盐城工学院 用于沿海地区氯盐渍土路基处理的固化剂及其固化方法
WO2018090105A1 (en) * 2016-11-21 2018-05-24 OFB Soil Binder Pty Ltd Soil stabilizing composition
CN106701100A (zh) * 2017-01-09 2017-05-24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渍土路基填料和改良路基的方法
CN109265603A (zh) * 2018-08-28 2019-01-25 南通职业大学 一种盐渍土固化用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1379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response for MICP strengthening liquefiable sands
Bang et al. Calcite precipitation induced by polyurethane-immobilized Bacillus pasteurii
CN109626909A (zh) 一种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8030A (zh) 温敏水凝胶在提高混凝土抗干缩开裂性能中的应用
CN109486498B (zh) 一种自修复功能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ei et 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iber types on properties of biocemented calcareous sand
CN113788658A (zh) 一种高强度抗开裂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06479201B (zh) 一种新型路面抗滑型超薄微封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1379B (zh) 一种路基危害的处理方法
Lin et al. Properties of biocemented, basalt-fibre-reinforced calcareous sand
CN112813960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复合纤维加筋改良膨胀土的方法
Weng et al. Improving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d clay by combining biopolymers with fibers
CN112341832B (zh) 一种抗冻融磨耗的路面修复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
CN106495586A (zh) 一种乳化沥青改性透水混凝土
CN101519293A (zh) 橡胶水泥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186A (zh) 一种耐低温环保的玻璃钢化粪池的制备方法
CN111187054B (zh) 一种市政建筑工程用路面混凝土
CN110117168A (zh) 一种注浆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16083063B (zh) 一种延迟膨胀堵漏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3590B (zh) 一种柔性钙基材料改性包边修复膨胀土边坡的方法
CN114349417A (zh) 一种高水胶比塑性混凝土制备方法
CN113773036A (zh) 一种磷石膏公路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ree fiber-lime-soils under freeze-thaw cycle
Akbulut et al. Effects of biopolymer on some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a sand
Singh et al. Strength recovery and crack healing of self-healing cement mortar containing cellulose fibers and bacter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00453 Room 507, Building 13, Area B1 (formerly Ronghui Business Zone 3), Enterprise Headquarters Base, Binhai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7 Room 102, No. 112, Dongti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