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2836B - 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12836B CN113612836B CN202110871500.2A CN202110871500A CN113612836B CN 113612836 B CN113612836 B CN 113612836B CN 202110871500 A CN202110871500 A CN 202110871500A CN 113612836 B CN113612836 B CN 1136128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data
- data transmission
- transmission channel
- server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终端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智能卡发起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并通过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转发给服务端;通过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握手结果。本申请的方案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放入数据传输,业务端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卡中的大多数业务,都是通过数据短信的方式进行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而在该方式中,数据短信需要经过运营商的数据短信网关才能发送给指定的智能卡所在的终端,这使得运营商在整个业务中起到关键的数据传递作用。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使得服务端与智能卡之间有效开展数据交互工作,但是这种方式仍旧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短信承载数据量较小,对于数据量较大的业务而言,需要使用多条数据短信以级联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业务端体验较差;
2、数据短信需要经过数据短信网关转发给指定智能卡所在的终端,并转发给智能卡,如果数据短信网关资源有限或者数据短信网关服务不可用,则无法进行相关业务。数据传递不仅受到网络延时影响,还受到数据短信网关拥堵影响。
3、数据短信网关可能因数据拥堵会导致数据丢失,从而导致数据短信无法完整发送。
4、数据短信存在服务资费,需要个人用户买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应用于终端上,包括: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智能卡发起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转发给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以终端为中间桥梁,一边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另一边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从而通过终端,实现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该方案中,终端直接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从而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从而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放入数据传输,无需再使用多条数据短信以级联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业务端体验更好。此外,由于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数据无需数据短信网关来进行转发,因此数据传输也就不会受到数据短信网关拥堵影响,避免了出现数据短信网关因数据拥堵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同时,本申请的方案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存在数据短信服务资费。
进一步地,在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服务端发送用于申请连接配置参数的申请请求;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连接配置参数;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对应的,所述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包括:在所述基础逻辑通道上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按照所述连接配置参数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请求连接配置参数并将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的有效建立。
进一步地,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包括:将所述连接配置参数转发给所述智能卡,以使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并监听所述请求连接事件是否被触发;所述请求连接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所述基础逻辑通道。
应理解,根据目前智能卡的协议规范,事件只在智能卡的基础逻辑通道上进行数据传输。而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基于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进而通过事件监听的方式,可以将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到基础逻辑通道。
进一步地,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包括:更新所述智能卡内文件的内容。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更新智能卡内文件的内容,从而可以在智能卡的基础逻辑通道上产生事件,从而将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至基础逻辑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申请请求中包括所述智能卡的唯一标识。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申请请求中包括智能卡的唯一标识,从而使得服务端可以根据智能卡的唯一标识分配连接配置参数,便于服务端进行与不同的智能卡之间的数据管理和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为BIP(Bearer Independent Protocol,承载无关协议)通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采用BIP通道来作为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可以有效建立实现智能卡与终端之间的常规形式的网络数据的传输通道,从而为实现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进行常规形式的网络数据的传输打下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为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握手请求。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可以建立起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的HTTP连接,从而实现HTTP数据传输,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可以实现大数据的一次性传输,传输效率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应用于智能卡上,包括:在与自身所在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且所述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转发给所述服务端;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接收所述终端转发的所述服务端反馈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智能卡以自身所在终端为中间桥梁,实现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该方案中,智能卡与终端之间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传输网络数据,而终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传输网络数据,从而在需要进行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放入数据传输,无需再使用多条数据短信以级联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业务端体验更好。此外,由于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数据无需数据短信网关来进行转发,因此数据传输也就不会受到数据短信网关拥堵影响,避免了出现数据短信网关因数据拥堵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同时,本申请的方案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存在数据短信服务资费。
进一步地,在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传来的连接配置参数;根据所述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监听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是否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在监听到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时,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所述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基于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进而通过事件监听的方式,从而可以将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到基础逻辑通道。
进一步地,监听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是否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包括:判断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对应的应用是否满足所述连接配置参数的要求;若满足,确定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否则,确定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不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智能卡中是通过设定的应用来进行连接管理。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判断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对应的应用是否满足所述连接配置参数的要求,从而可以有效确定出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是否为请求连接事件。
进一步地,在接收所述终端传来的连接配置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唯一标识获取请求;将自身的唯一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唯一标识向所述服务端申请所述连接配置参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自身的唯一标识发送给服务端,从而使得服务端得以根据智能卡的唯一标识分配连接配置参数,便于服务端进行与不同的智能卡之间的数据管理和维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应用于服务端上,包括:建立与终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发来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的握手结果,以使所述终端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握手结果转发给智能卡;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以终端为中间桥梁,实现了服务端与智能卡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该方案中,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放入数据传输,无需再使用多条数据短信以级联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业务端体验更好。此外,由于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数据无需数据短信网关来进行转发,因此数据传输也就不会受到数据短信网关拥堵影响,避免了出现数据短信网关因数据拥堵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同时,本申请的方案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存在数据短信服务资费。
进一步地,在建立与终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包含有所述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的申请请求;根据所述唯一标识为所述智能卡分配连接配置参数;将所述连接配置参数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器的连接装置,应用于终端上,包括:第一建立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智能卡发起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转发给所述服务端;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器的连接装置,应用于智能卡上,包括:第一发送模块和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与自身所在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且所述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转发给所述服务端;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转发的所述服务端反馈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器的连接装置,应用于服务端上,包括:第二建立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所述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终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发来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的握手结果,以使所述终端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握手结果转发给智能卡;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种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种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终端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卡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服务端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连接以及业务请求处理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终端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卡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服务端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通过数据短信的方式进行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案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可以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101:建立终端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S102:建立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卡可以为UICC(Universal IntegratedCircuit Card,通用集成电路卡),比如可以为手机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模块)卡、eSIM(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等具有数据交互需求,内部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的卡,但不作为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为可以承载智能卡,并与智能卡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电子设备,例如,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但不作为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端为可以为智能卡和终端提供服务的电子设备,比如可以是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但不作为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可以为BIP通道等可以用于实现智能卡和终端之间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的通道。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接收到智能卡发来的连接请求时,终端内的终端模组打开BIP通道。即是否需要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可以由智能卡确定。
需要解释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内的终端模组是指终端内用于与智能卡进行数据交互以及数据处理的模组,其可以包括基带芯片,数据可以经过基带芯片处理(比如进行调制解调、解扩、解扰、解码、编码等处理)后,传输给服务端或者通过ISO7816接口等接口传输给智能卡。
应理解,ISO7816是一种智能卡通讯协议,终端和智能卡可以基于该协议实现数据交互。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可以为UDP(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通道、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通道等可以用于实现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网络数据传输的通道。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建立于终端的终端模组与智能卡之间,而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建立于终端的终端模组与服务端之间。
此时,为了更好地建立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终端可以先向服务端发送用于申请连接配置参数的申请请求,进而由服务端返回连接配置参数,从而使得终端模组得以按照连接配置参数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配置参数中至少应当包含服务端的IP地址和为终端模组所分配的端口,从而使得终端模组得以根据所分配的IP地址和端口,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连接。
示例性的,终端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APP向服务端发送用于申请连接配置参数的申请请求,此时由于采用的是APP发送,只需要提前设定好或者输入服务端的地址即可将申请请求发送至服务端,从而使得服务端得以返回连接配置参数,从而使得终端模组得以按照所分配的IP地址和端口,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连接。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配置参数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包含除服务端的IP地址和为终端模组所分配的端口以外的其他数据,比如可以包括每一次传输的数据容量上限、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等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申请连接配置参数时,为了便于服务端进行区分管理,在申请请求中可以包括智能卡的唯一标识。而服务端在接收到终端发来的包含有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的申请请求后,即可根据该唯一标识分配连接配置参数(比如可以为不同的唯一标识分配不同的端口,并关联记录,从而在后续进行数据交互时,可以明确知悉交互的智能卡具体是哪一个智能卡),进而将连接配置参数发送给终端。
示例性的,终端可以通过ISO7816接口向智能卡发送唯一标识获取请求,进而智能卡响应该请求,将自身的唯一标识通过ISO7816接口发送给终端,从而由终端的APP将包含该唯一标识的申请请求发送至服务端。
可选的,智能卡的唯一标识可以采用智能卡的eID(electronic Identity,全称为网络电子身份标识)等可以唯一标识出智能卡身份的信息来实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通过终端内预先设定的APP来进行网络数据的传输。即,将APP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连接通道作为该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此时,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需要在终端模组和终端内的APP之间进行交互。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现行的智能卡协议规范,智能卡的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如BIP通道)只能在智能卡的基础逻辑通道上建立。因此,在建立终端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之前,需要将智能卡当前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
而根据现行的智能卡协议规范,智能卡内的事件只在智能卡的基础逻辑通道上进行数据传输。基于该规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触发事件的方式,将智能卡当前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
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更新智能卡内文件的内容的方式,在智能卡的基础逻辑通道上产生事件,从而将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至基础逻辑通道。
示例性的,终端的终端模组可以调用底层接口,从而在智能卡的文件中进行写入、删除、修改等操作,从而达到更新智能卡内文件的内容的目的。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事件注册和监听的方式,实现事件触发,从而将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至基础逻辑通道。
示例性的,终端的APP在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连接配置参数之后,可以通过终端模组将该连接配置参数转发给智能卡。
智能卡在收到连接配置参数后,即可以根据该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并监听请求连接事件是否被触发;进而在请求连接事件被触发时,向终端模组反馈连接请求。
而终端模组在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即可打开用于与智能卡之间进行网络数据通信的网络接口(比如BIP接口),在基础逻辑通道上,建立起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卡在根据该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后,可以不断监听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是否满足该请求连接事件。比如,可以判断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对应的应用是否满足连接配置参数的要求(比如判断该应用的默认对端IP地址是否为连接配置参数中的IP地址,判断该应用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是否与连接配置参数中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一致等),若满足,即可确定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为该请求连接事件;否则,即确定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不为该请求连接事件。
在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不为该请求连接事件时,智能卡即继续进行事件监听操作。
S103:智能卡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
S104:终端通过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该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转发给服务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起何种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需要与建立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相适配。
示例性的,当建立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为UDP通道时,智能卡发送的可以是CAT-TP(Card Application Toolkit Transport Protocol,卡应用工具集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当建立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为TCP通道时,智能卡发送的可以是HTTP握手请求。
S105:向终端返回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的握手结果。
S106:终端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握手结果转发给智能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返回的是表征连接成功的握手结果,那么此时即表明智能卡与服务端成功建立了网络数据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APP可以显示握手结果,从而当返回的是表征连接失败的握手结果时,用户可以控制是否需要重新发起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智能卡与服务端成功建立了网络数据连接后,智能卡与服务端均可发起业务请求。
比如,智能卡可以发起诸如profile下载请求,交易请求,查询数据请求等业务请求,但不作为限制。这些业务请求可以由用户通过在终端的APP上进行操作,从而由终端将请求指令通过机卡访问通道交给智能卡发起。
又比如,服务端可以发起诸如查询卡端数据、状态、剩余空间等业务请求,但不作为限制。
应理解,在发起业务请求后,相关业务的处理结果在经过终端进行中转时,也可以在终端的APP上进行展示,从而便于用户了解业务进展和处理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以终端为中间桥梁,一边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另一边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从而通过终端,实现智能卡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该方案中,终端直接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从而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从而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放入数据传输,无需再使用多条数据短信以级联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业务端体验更好。此外,由于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数据无需数据短信网关来进行转发,因此数据传输也就不会受到数据短信网关拥堵影响,避免了出现数据短信网关因数据拥堵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同时,本申请的方案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存在数据短信服务资费。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应用于终端上,包括:
S201: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S202: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智能卡发起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并通过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转发给服务端。
其中,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S203:通过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握手结果。
其中,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应用于终端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还可以包括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方案中,终端所执行的各个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应用于智能卡上,包括:
S301:在与自身所在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且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时,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以使终端通过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转发给服务端。
其中,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S302:接收终端转发的服务端反馈的握手结果;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其中,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应用于智能卡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还可以包括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方案中,智能卡所执行的各个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应用于服务端上,包括:
S401:建立与终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S402:接收终端通过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发来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
S403:向终端返回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的握手结果,以使终端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握手结果转发给智能卡。
S404: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应用于服务端上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还可以包括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方案中,服务端所执行的各个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放入数据传输,无需再使用多条数据短信以级联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业务端体验更好。此外,由于无需数据短信网关的介入,数据无需数据短信网关来进行转发,因此数据传输也就不会受到数据短信网关拥堵影响,避免了出现数据短信网关因数据拥堵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同时,本申请的方案可以直接以常规的网络数据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存在数据短信服务资费。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以一种具体的连接以及业务请求处理的过程为例,为本申请做进一步示例说明。
参见图5所示,整个过程包括:
1、用户通过终端上的APP发起建立连接的操作。
2、终端模组打开机卡访问通道,发送读取智能卡eID数据的指令。
3、智能卡返回自身的eID数据给终端模组。
4、终端模组转发智能卡的eID数据给终端的APP。
5、终端的APP使用智能卡的eID组织用于获取连接配置参数的申请请求发送给服务端。
6、服务端收到申请请求后,根据eID分配唯一的连接配置参数并将数据返回给终端的APP。
7、终端APP将收到的连接配置参数组织成ISO7816指令,调用终端模组中向智能卡发送指令的接口,将连接配置参数写入智能卡。
8、智能卡根据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并监听通用事件(后文称STATUS事件)。
9、智能卡内的应用监听到终端的STATUS事件产生后,查询是否有请求连接事件待触发,如果没有,则继续监听等待STATUS事件,否则,流程继续。
10、使用请求连接事件对应的连接配置参数发起连接请求。即,使用连接配置参数向终端模组请求打开BIP通道。
11、终端模组收到连接请求后,打开BIP通道,并根据连连接配置参数的网络IP地址和端口,请求连接服务端。
12、终端模组和服务端建立连接后,服务端返回建立连接的结果给终端模组。如果建立失败,终端提示用户网络连接不可用,否则,流程继续。
13、终端模组将连接结果转发给智能卡应用。
14、智能卡应用发起HTTP握手请求。
15、终端模组转发HTTP握手请求给服务端。
16、服务端返回HTTP握手结果给终端模组。
17、终端模组转发HTTP握手结果给智能卡。
至此,智能卡与服务器建立起HTTP数据传输通道,在此通道上可以完成大数据交互。
18、智能卡的应用可发起业务请求。
19、终端模组转发业务请求给服务端。
20、服务端收到业务请求后,完成业务功能处理,将结果数据返回给终端模组。
21、终端模组将业务请求的结果数据转发给智能卡的应用。
22、业务执行成功后,终端的APP可将结果通过界面展示给用户。
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通过在终端的APP上获取用于终端模组与服务端之间建立HTTP的连接配置参数,进而以终端作为桥梁,实现了智能卡不依赖于运营商的数据短信网关即可实现网络数据传输,基于BIP通道完成HTTP握手,从而完成智能卡与服务器之间建立网络连接,一方面,该连接使得智能卡与服务器之间建立了最短传输路径,且能承载大数据量的业务数据交互,另一方面,避免使用运营商数据短信及网关,使得实际业务中数据交互既高效又稳定。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三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装置600、700和800。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图6至图8分别示出了采用图2至图4所示的方法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装置。应理解,装置600、700和800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装置600、700和800包括至少一个能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或固化在装置600、700和800的操作系统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具体地:
参见图6所示,装置600应用于终端上,包括:第一建立模块601和处理模块602。其中: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601,用于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60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智能卡发起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转发给所述服务端;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建立模块601,具体用于,向所述服务端发送用于申请连接配置参数的申请请求;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连接配置参数;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在所述基础逻辑通道上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按照所述连接配置参数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建立模块601具体用于,将所述连接配置参数转发给所述智能卡,以使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并监听所述请求连接事件是否被触发;所述请求连接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所述基础逻辑通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更新所述智能卡内文件的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申请请求中包括所述智能卡的唯一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为BIP通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为HTTP握手请求。
参见图7所示,装置700应用于智能卡上,包括:第一发送模块701和第一接收模块702。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701,用于在与自身所在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且所述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转发给所述服务端;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转发的所述服务端反馈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之前,所述第一接收模块70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传来的连接配置参数;
所述装置700还包括注册监听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监听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是否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701还用于,在所述注册监听模块监听到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时,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所述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注册监听模块具体用于,判断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对应的应用是否满足所述连接配置参数的要求;若满足,确定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否则,确定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不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702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终端传来的连接配置参数之前,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唯一标识获取请求;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701还用于,将所述智能卡的唯一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唯一标识向所述服务端申请所述连接配置参数。
参见图8所示,装置800应用于服务端上,包括:第二建立模块801、第二接收模块802和第二发送模块803。其中:
所述第二建立模块801,用于建立与终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发来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803,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的握手结果,以使所述终端通过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握手结果转发给智能卡;
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建立与终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之前,所述第二接收模块80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包含有所述智能卡的唯一标识的申请请求;
装置800还包括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唯一标识为所述智能卡分配连接配置参数;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将所述连接配置参数发送给所述终端。
需要理解的是,出于描述简洁的考量,部分实施例一中描述过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9所示,其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以及通信总线903。其中:
通信总线903用于实现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2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中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
可以理解,图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9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9所示不同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服务器或者智能卡。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软盘、光盘、硬盘、闪存、U盘、SD(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码卡)卡、MMC(Multimedia Card,多媒体卡)卡等,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实现上述各个步骤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这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中业务分配设备所执行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的各步骤,或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中处理节点所执行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的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文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上,包括:
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智能卡发起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转发给所述服务端;
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在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端发送用于申请连接配置参数的申请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连接配置参数;
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所述基础逻辑通道为具有传输事件的能力的逻辑通道;
对应的,所述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包括:
在所述基础逻辑通道上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按照所述连接配置参数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其中:
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包括:将所述连接配置参数转发给所述智能卡,以使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并监听所述请求连接事件是否被触发;所述请求连接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所述基础逻辑通道;
或,
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包括:更新所述智能卡内文件的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请求中包括所述智能卡的唯一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为承载无关协议BIP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为HTTP握手请求。
5.一种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卡上,包括:
在与自身所在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且所述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转发给所述服务端;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接收所述终端转发的所述服务端反馈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在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传来的连接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
监听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是否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
在监听到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时,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并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所述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基础逻辑通道为具有传输事件的能力的逻辑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监听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是否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包括:
判断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对应的应用是否满足所述连接配置参数的要求;
若满足,确定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
否则,确定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不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终端传来的连接配置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来的唯一标识获取请求;
将自身的唯一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唯一标识向所述服务端申请所述连接配置参数。
8.一种智能卡与服务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上,包括:第一建立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智能卡发起的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转发给所述服务端;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服务端发送用于申请连接配置参数的申请请求;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连接配置参数;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在所述基础逻辑通道上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按照所述连接配置参数建立与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基础逻辑通道为具有传输事件的能力的逻辑通道;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连接配置参数转发给所述智能卡,以使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并监听所述请求连接事件是否被触发;所述请求连接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所述基础逻辑通道;
或,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更新所述智能卡内文件的内容。
9.一种智能卡与服务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卡上,包括:第一发送模块和第一接收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与自身所在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且所述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转发给所述服务端;
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以非数据短信形式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转发的所述服务端反馈的握手结果;所述握手结果用于表征是否成功建立网络传输连接;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传输协议握手请求之前,接收所述终端传来的连接配置参数;
所述装置还包括注册监听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配置参数注册请求连接事件;监听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是否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注册监听模块监听到当前产生的通用事件为所述请求连接事件时,向所述终端发送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终端将所述智能卡所使用的逻辑通道切换为基础逻辑通道,并建立与智能卡之间的第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并建立与所述服务端之间的第二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基础逻辑通道为具有传输事件的能力的逻辑通道。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卡与服务端的连接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71500.2A CN113612836B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71500.2A CN113612836B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12836A CN113612836A (zh) | 2021-11-05 |
CN113612836B true CN113612836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7830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71500.2A Active CN113612836B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12836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4034A (zh) * | 2015-05-13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更新移动终端智能卡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1392A (zh) * | 2008-12-01 | 2010-06-23 | 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嵌入有浏览器的智能卡及其方法 |
CN103108323B (zh) * | 2011-11-11 | 2017-08-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安全性操作执行系统及执行方法 |
CN104065714A (zh) * | 2014-06-18 | 2014-09-2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sim卡的网络应用处理方法、sim卡和移动终端 |
CN105741415B (zh) * | 2016-01-21 | 2019-04-16 | 广东华大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卡自动服务终端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CN111480350B (zh) * | 2017-12-18 | 2022-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嵌入式sim卡的数据访问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399894B (zh) * | 2020-03-23 | 2023-10-31 |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卡、智能卡操作系统升级方法及其系统 |
-
2021
- 2021-07-30 CN CN202110871500.2A patent/CN1136128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4034A (zh) * | 2015-05-13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更新移动终端智能卡的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12836A (zh) | 2021-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95554A (zh) | 用于智能家电设备配置入网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EP3073705B1 (en) |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5157949A1 (zh) | 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接入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
CN106255226B (zh) | 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2218386B (zh) | 用于多卡终端的应用程序业务通路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CN109818901B (zh) | 报文头压缩机制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0784939B (zh) |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551477B (zh) | 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网络存储设备、服务器及方法 | |
JP6359994B2 (ja) |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 |
CN112134744B (zh) | 一种分布式管理系统中节点的管理方法 | |
CN111786989B (zh) |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3612836B (zh) | 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7336346A (zh) | 一种ippbx与pms对接状态转换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 |
CN110784510A (zh) | 目标服务节点接入总线的方法、服务节点的信息交互方法 | |
EP3641226B1 (en) | Address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07920372B (zh) |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 |
US1127235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SIM card information | |
CN112996137A (zh) | 一种在多操作系统终端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 | |
JP2022554143A (ja) | モバイルサービスの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装置、システム、記憶媒体、電子装置 | |
US20230188957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7514308B2 (ja) | データの一部をキャプチャするため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
EP4161207A1 (en) |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base station device | |
EP4362601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accessing ip network, and program therefor | |
CN117202410A (zh) | 融合网络的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5695490A (zh) | 中转数据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