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2259A - 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2259A
CN113612259A CN202110996946.8A CN202110996946A CN113612259A CN 113612259 A CN113612259 A CN 113612259A CN 202110996946 A CN202110996946 A CN 202110996946A CN 113612259 A CN113612259 A CN 113612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coordination control
comprehensiv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69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2259B (zh
Inventor
郑明忠
杨毅
王晨清
李群
罗飞
高磊
易文飞
卜强生
袁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69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2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2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2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2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2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4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wherein a plurality of decentralised, dispersed or local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are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综合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站控层交换机、快速控制交换机、站外调度主站、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数据通信网关机、源网荷储互动终端。实现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的协调控制,对每个电力电子设备的协调控制,以及根据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对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进行协调控制,进而实现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统一调节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综合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能源站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能源的主要承载形式,是新一轮能源转型和能源变革的重要发展方向。综合能源站不仅能够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还可以提高社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确保能源供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服务系统,能够有机协同能源生产、传输、存储、转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是多能互济,高效利用等理念实现应用的关键。
综合能源站主要包括光伏、储能、风电、充电桩、变流器(AC/DC)、超级电容、冷热、天然气等多种综合能源元素,以电为中心,通过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能源网络进行互联组网。实现电、气、热和冷之间的转化利用。
在综合能源站中包含了大量的可调节资源,电力系统以及综合能源站中存在多种调节需求,如经济性调节,低碳自治调节等。因此,亟需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以实现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统一调节和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综合能源站中包含了大量的可调节资源,电力系统以及综合能源站中存在多种调节需求,亟需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以实现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统一调节和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包括: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站控层交换机、快速控制交换机、站外调度主站、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数据通信网关机、源网荷储互动终端;
所述站控层交换机通过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数据通信网关机、源网荷储互动终端、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风电、超级电容、冷热供应站、天然气、充电桩、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通信连接;
所述快速控制交换机通过goose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通信连接;
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风电、所述超级电容、所述冷热供应站、所述天然气和所述充电桩、所述直流开关测控和所述交流开关测控通信连接;
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过所述goose协议与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通信连接;
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和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源网荷储互动终端连接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
可选的,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包括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主机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备机,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主机通过所述goose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备机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包括AGC控制模块和AVC控制模块。
可选的,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还包括负荷预测子系统,所述站控层交换机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通过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和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通过104协议与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全站的基础信息,所述全站的基础信息包括AC/DC换流器的基础信息、DC/DC换流器的基础信息、光伏的基础信息、风电的基础信息、超级电容的基础信息、冷热供应站的基础信息、天然气的基础信息、充电桩的基础信息、直流开关测控的基础信息和交流开关测控的基础信息;
根据所述全站的基础信息和预设的优化参数,分别对所述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风电、超级电容、冷热供应站、天然气、充电桩、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通信的运行进行协调控制,其中,所述优化参数包括能耗成本、碳排放量、运行损耗和弃风弃光率;
通过所述MMS协议对所述风电、所述冷热供应站、所述天然气、所述直流开关测控和所述交流开关测控进行协调控制;
通过goose协议对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进行协调控制;
获取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
根据所述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所述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对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进行协调控制。
可选的,所述全站的基础信息还包括负荷预测子系统的基础信息,并根据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的基础信息和所述优化参数,对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进行协调控制。
可选的,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功率输出、安装容量、能耗成本和碳排放情况。
可选的,所述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包括AGC控制信息和AVC控制信息。
本申请涉及综合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站控层交换机、快速控制交换机、站外调度主站、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数据通信网关机、源网荷储互动终端。通过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采集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基础信息,并结合优化参数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进行协调控制;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对风电、冷热供应站、天然气、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进行协调控制;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对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超级电容和充电桩进行协调控制;根据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对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进行协调控制。综上所述,本申请实现了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统一调节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综合能源站中包含了大量的可调节资源,电力系统以及综合能源站中存在多种调节需求,亟需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以实现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统一调节和控制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两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包括: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站控层交换机、快速控制交换机、站外调度主站、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数据通信网关机、源网荷储互动终端。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二次系统架构上包括快速通信网与站控层网络,站控层交换机和与之通信连接的设备共同形成了站控层网络,快速控制交换机和与之通信连接的设备共同形成了快速通信网。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包括直流场控制设备、综合能源设备和开关测控,所述直流场控制设备包括AC/DC换流器和DC/DC换流器,所述综合能源设备包括光伏、风电、超级电容、冷热供应站、天然气和充电桩,所述开关测控包括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
所述站控层交换机通过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数据通信网关机、源网荷储互动终端、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风电、超级电容、冷热供应站、天然气、充电桩、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通信连接。
具体来说,在站控层网上主要通过MMS协议等慢速信息进行组网,主要包括综合能源设备、直流场控制设备、开关测控的所有监视类信息以及执行指令响应速度较慢的设备如风电、冷热供应站、天然气和开关测控。
所述快速控制交换机通过goose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通信连接。
具体来说,在快速通信网通过goose组网,主要传输需进行快速控制的控制类信息与需要进行功率调节的调节类信息,主要包括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超级电容以及充电桩等。快速通信网控制信息执行周期在1ms以内。
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风电、所述超级电容、所述冷热供应站、所述天然气和所述充电桩、所述直流开关测控和所述交流开关测控通信连接。
具体来说,在监视信息流上,全站所有直流场控制设备、开关测控以及综合能源设备信息直采直送至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直流开关测控与交流开关测控由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直接控制,从而在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中实现全站直流开关与交流开关的分合操作。
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过所述goose协议与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通信连接。
具体来说,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过goose协议采集直流场设备,并根据当前直流场设备状态自主切换运行模式,实现不停电启停。本实施例可以在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中实现一键式启停功能,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发送某台AC/DC换流器或者DC/DC换流器启停机指令至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根据当前AC/DC换流器或DC/DC换流器状态,例如定电压或定功率状态,确定是否进行模式切换后再执行启停机。
在运行时间尺度上,综合能源站包括日前优化调度,滚动优化调度和实时调度三种运行尺度,时间尺度覆盖从日前到小时级、分钟级以及毫秒级控制。日前优化调度,滚动优化调度在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中进行计算。实时调度在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中实现分钟级至毫秒级调节控制。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包括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主机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备机,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主机通过所述goose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备机通信连接。
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作为全站调节控制的核心设备需实现主备配置,即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主机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备机,主机和备机之间通过goose心跳报文进行互相监视,主备机切换可通过手动切换与自动切换实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对下的goose控制指令中,两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共用一个APPID,任何时刻仅有一台主机一台备机,备机对下不发送goose报文,仅接收goose报文。当发生主备切换时,当前主机通过采集当前功率实时值进行功率指令下发,避免出现功率跳变。其中,Goose是一种快速控制的协议,在某个局域网中都是goose报文就称为goose组网。Goose心跳报文是goose协议中的一种报文形式
具体来说,在控制信息流上,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可接受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调节与控制,也可自主下发调节控制指令,除开关测控外,全站控制指令均由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统一判断下发,确保所有设备在一个时间断面上仅执行一次控制或调节指令。
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和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具体来说,站外调度主站与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作为站外控制源通过数据通信网关机与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信并发送调节指令。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包括AGC控制模块和AVC控制模块。
具体来说,AGC控制和AVC控制是调度主站的两种控制功能。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和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通过104协议与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通信连接。
其中,在站控层网上还通过104协议等慢速信息进行组网,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和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通过数据网及104协议与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源网荷储互动终端连接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
具体来说,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接收AGC控制、AVC控制、站内的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控制、源网荷储互动终端控制以及自身一次调频和动态无功调压调节控制,并根据控制调节的时间响应要求划分控制调节优先级。具体来说,源网荷储互动终端控制>动态无功调压调节控制>一次调频>AGC控制>AVC控制>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控制>站内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控制。本实施例可以在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中实现一次调频、源网荷储互动调节、动态无功调压等快速调节功能。其中,动态无功调压调节控制是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根据电压的跌落自主进行无功功率的输出并将电压稳定在正常水平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还包括负荷预测子系统,所述站控层交换机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通过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
其中,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结合负荷预测系统及价格信息进行站内的经济优化调度调节。
具体来说,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采集全站的基础信息,包括当前全站综合能源设备的功率输出,安装容量,能耗成本,碳排放情况,结合气象因素,新能源发电机组日前预测,负荷预测情况等,建立控制运行策略,然后以能耗成本最低、碳排放量最低,运行损耗最低,弃风弃光最少等为优化目标进行运行控制。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在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中进行计算资源的划分,包括level1:250µs;level2:833µs;level3:5ms;level4:10ms;其中一键式启停、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主备机切换、源网荷储互动终端以及动态无功调压调节控制放置level2以下进行计算,其他控制放置level3及以上进行控制。其中,level为运算的执行周期。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当直流微网或交流微网发生故障时,由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进行故障判断,隔离故障区域并进行AC/DC换流器与DC/DC换流器模式切换启停控制恢复直流微网供电。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参见图2所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1,获取全站的基础信息,所述全站的基础信息包括AC/DC换流器的基础信息、DC/DC换流器的基础信息、光伏的基础信息、风电的基础信息、超级电容的基础信息、冷热供应站的基础信息、天然气的基础信息、充电桩的基础信息、直流开关测控的基础信息和交流开关测控的基础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全站的基础信息还包括负荷预测子系统的基础信息,并根据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的基础信息和所述优化参数,对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进行协调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功率输出、安装容量、能耗成本和碳排放情况。
步骤S22,根据所述全站的基础信息和预设的优化参数,分别对所述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风电、超级电容、冷热供应站、天然气、充电桩、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通信的运行进行协调控制,其中,所述优化参数包括能耗成本、碳排放量、运行损耗和弃风弃光率。
步骤S23,通过所述MMS协议对所述风电、所述冷热供应站、所述天然气、所述直流开关测控和所述交流开关测控进行协调控制。
步骤S24,通过goose协议对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进行协调控制。
步骤S25,获取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
步骤S26,根据所述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所述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对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进行协调控制。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包括AGC控制信息和AVC控制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设备进行协调控制没有先后顺序的要求,但是需要明确的是,除开关测控外,全站控制指令均由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统一判断下发,所有设备在一个时间断面上仅执行一次控制或调节指令。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站控层交换机、快速控制交换机、站外调度主站、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数据通信网关机、源网荷储互动终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采集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基础信息,并结合优化参数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进行协调控制;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对风电、冷热供应站、天然气、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进行协调控制;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对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超级电容和充电桩进行协调控制;根据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对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进行协调控制。综上所述,本申请实现了对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统一调节控制。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站控层交换机、快速控制交换机、站外调度主站、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数据通信网关机和源网荷储互动终端;
所述站控层交换机通过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数据通信网关机、源网荷储互动终端、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风电、超级电容、冷热供应站、天然气、充电桩、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通信连接;
所述快速控制交换机通过goose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通信连接;
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风电、所述超级电容、所述冷热供应站、所述天然气和所述充电桩、所述直流开关测控和所述交流开关测控通信连接;
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过所述goose协议与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通信连接;
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和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源网荷储互动终端连接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包括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主机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备机,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主机通过所述goose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备机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包括AGC控制模块和AVC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还包括负荷预测子系统,所述站控层交换机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通过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外调度主站和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通过104协议与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网关机通过所述MMS协议与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7.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所述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基础信息,所述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基础信息包括AC/DC换流器的基础信息、DC/DC换流器的基础信息、光伏的基础信息、风电的基础信息、超级电容的基础信息、冷热供应站的基础信息、天然气的基础信息、充电桩的基础信息、直流开关测控的基础信息和交流开关测控的基础信息;
根据所述全站综合能源设备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基础信息和预设的优化参数,分别对所述AC/DC换流器、DC/DC换流器、光伏、风电、超级电容、冷热供应站、天然气、充电桩、直流开关测控和交流开关测控通信的运行进行协调控制,其中,所述优化参数包括能耗成本、碳排放量、运行损耗和弃风弃光率;
通过所述MMS协议对所述风电、所述冷热供应站、所述天然气、所述直流开关测控和所述交流开关测控进行协调控制;
通过goose协议对所述AC/DC换流器、所述DC/DC换流器、所述光伏、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充电桩进行协调控制;
获取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
根据所述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所述站外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子系统的信息、所述综合能源能量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所述源网荷储互动终端的信息和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的信息,对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装置进行协调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站的基础信息还包括负荷预测子系统的基础信息,并根据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的基础信息和所述优化参数,对所述负荷预测子系统进行协调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功率输出、安装容量、能耗成本和碳排放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外调度主站的信息,包括AGC控制信息和AVC控制信息。
CN202110996946.8A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612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6946.8A CN113612259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6946.8A CN113612259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2259A true CN113612259A (zh) 2021-11-05
CN113612259B CN113612259B (zh) 2024-05-10

Family

ID=7830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6946.8A Active CN113612259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综合能源站协调控制二次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22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3413A (zh) * 2021-12-31 2022-04-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3229A (zh) * 2014-10-14 2015-01-1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子系统自治方式的储能电站综合协调控制系统
KR20150051029A (ko) * 2013-11-01 2015-05-11 현대오토에버 주식회사 에너지 통합 네트워크 제공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958638A (zh) * 2016-06-08 2016-09-21 上海南华兰陵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站用电系统
CN107026461A (zh) * 2017-05-11 2017-08-0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站参与一次调频的快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7171361A (zh) * 2017-06-13 2017-09-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网源荷储协调控制的智能配电站和网源荷储协调控制系统
CN207475284U (zh) * 2017-09-29 2018-06-0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站进行快速功率控制的通讯系统
CN108736522A (zh) * 2018-06-29 2018-11-02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交直流混合分布式系统的运行控制系统
CN109347115A (zh) * 2018-10-24 2019-02-15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电压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176784A (zh) * 2019-05-31 2019-08-27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移动储能配电网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10414743A (zh) * 2019-08-06 2019-11-05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园区的综合能源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0426590A (zh) * 2019-07-15 2019-11-0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信息交互装置
CN112994059A (zh) * 2021-02-22 2021-06-18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站网互动型光储充智慧充电站控制架构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51029A (ko) * 2013-11-01 2015-05-11 현대오토에버 주식회사 에너지 통합 네트워크 제공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283229A (zh) * 2014-10-14 2015-01-1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子系统自治方式的储能电站综合协调控制系统
CN105958638A (zh) * 2016-06-08 2016-09-21 上海南华兰陵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站用电系统
CN107026461A (zh) * 2017-05-11 2017-08-0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站参与一次调频的快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7171361A (zh) * 2017-06-13 2017-09-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网源荷储协调控制的智能配电站和网源荷储协调控制系统
CN207475284U (zh) * 2017-09-29 2018-06-0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站进行快速功率控制的通讯系统
CN108736522A (zh) * 2018-06-29 2018-11-02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交直流混合分布式系统的运行控制系统
CN109347115A (zh) * 2018-10-24 2019-02-15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电压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176784A (zh) * 2019-05-31 2019-08-27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移动储能配电网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10426590A (zh) * 2019-07-15 2019-11-0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信息交互装置
CN110414743A (zh) * 2019-08-06 2019-11-05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园区的综合能源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2994059A (zh) * 2021-02-22 2021-06-18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站网互动型光储充智慧充电站控制架构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志强 等: "电网侧储能电站监控系统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 48, no. 10, pages 61 - 7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3413A (zh) * 2021-12-31 2022-04-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2259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al control methods for gri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Iqbal et al. Aggregation of EVs for primary frequency control of an industrial microgrid by implementing grid regulation & charger controller
CN102931653B (zh) 一种风光直流微电网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
CN102710013B (zh) 基于微电网的园区能源网能量优化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001225B (zh) 基于mas的多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仿真方法
WO2018113265A1 (zh) 无功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38836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型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148258A1 (zh) 一种用于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001223B (zh) 一种基于储能换流器控制的离网型微电网频率调节方法
CN104022528A (zh) 一种基于多元复合储能的微网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CN106505551A (zh) 一种基于协调控制装置的光储直流供电系统
CN105406515B (zh) 分级控制的独立微网
AU2010285341B2 (en) Power regulating system for solar power station
JP6549190B2 (ja) 電力補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687473B (zh) 一种复合型动态功率支撑系统及其方法
CN108054775A (zh) 一种微网控制方法
CN204168208U (zh) 一种光伏微电网组网
Babaiahgari et al. Coordinated control and dynamic optimization in DC microgrid systems
CN102882206A (zh) 一种基于四维能量管理空间的多级微电网控制方法
CN104993516A (zh)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单元的微网系统
CN102931683A (zh) 基于变电站典型日负荷曲线的风光直流微电网并网控制方法
CN105337306A (zh) 一种光储一体化发电系统
CN102738835A (zh) 基于多智能体的“风-火-水”协同调度方法
CN115441498A (zh) 一种基于柔性直流互联的台区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28048A (zh) 一种基于多台区柔性互联的协同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