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2031A - 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2031A
CN113612031A CN202110873626.3A CN202110873626A CN113612031A CN 113612031 A CN113612031 A CN 113612031A CN 202110873626 A CN202110873626 A CN 202110873626A CN 113612031 A CN113612031 A CN 113612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quare ring
medium substrate
metal
surfac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36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
杨歆汨
朱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736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2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2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2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0006Devices acting selectively as reflecting surface, as diffracting or as refracting device, e.g. frequency filtering or angular spatial filtering devices
    • H01Q15/0013Devices acting selectively as reflecting surface, as diffracting or as refracting device, e.g. frequency filtering or angular spatial filtering devices said selective devices working as frequency-selective reflecting surfaces, e.g. FSS, dichroic plates, surfaces being partly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 H01Q15/0026Devices acting selectively as reflecting surface, as diffracting or as refracting device, e.g. frequency filtering or angular spatial filtering devices said selective devices working as frequency-selective reflecting surfaces, e.g. FSS, dichroic plates, surfaces being partly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said selective devices having a stacked geometry or having multiple lay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and is thereafter removed from such areas of the surface which are not intended for current conducting or shielding
    • H05K3/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and is thereafter removed from such areas of the surface which are not intended for current conducting or shielding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removed chemically or electrolytically, e.g. by photo-etch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该表面结构包括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之间设置有多个频率选择单元,多个频率选择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布,每个频率选择单元均包括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第二金属方环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方环内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很好地模拟金属车身的反射特性,具有较好的极化稳定性和角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雷达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节约成本,在对整车的车载雷达系统功能进行碰撞测试时,一般使用模型车代替真车作为电磁波散射体产生雷达回波,而为了让车载雷达接收到与实际场景相似的增强的雷达回波信号,也就是使电磁波照射模型车体后产生的回波信号与照射在真实车辆上的反射信号相似,使后续信号处理器解析的数据尽可能与真实情况相近,需要为测试模型车设计合适的RCS(Radar Cross section,雷达散射截面)模拟覆盖物,以模拟真实汽车车体不同部位的雷达散射截面。
RCS是电磁波雷达识别物体的手段;RCS越大的物体,相对越容易被雷达系统识别。在车载雷达测试时,为了检验雷达的性能,通常使用角反射器或龙勃透镜等RCS增强器来模拟汽车金属车身对于入射电磁波的全反射特性,但是角反射器和龙勃透镜装配不便,无法与模型车身较好地贴合,因此,在转弯等特定测试场景中无法很好地模拟金属车身的反射特性;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金属网格状的编织物模拟金属车身的RCS,这类编织物虽然能够罩住车身,使各角度入射的电磁波良好反射,但在共形性能方面表现较差,也难以和车身紧密贴合,容易发生因与车身贴合不紧密而被卷到车底的情况,影响测试效果。
因此,现有的RCS增强表面结构存在无法较好地模拟金属车身的反射特性的问题,无法满足测试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RCS增强表面结构无法较好地模拟金属车身的反射特性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包括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之间设置有多个频率选择单元,多个所述频率选择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布,每个频率选择单元均包括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所述第二金属方环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方环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频率选择单元中的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呈同心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均采用聚酰亚胺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上设置有金属覆盖层,每个所述频率选择单元的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均是在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的金属覆盖层上蚀刻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所述第二柔性介质基板之间通过粘合层相粘结,所述粘合层位于所述频率选择单元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层采用环氧树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均呈正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频率选择单元的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之间留有空隙。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正反面均覆盖有金属覆盖层的柔性基板作为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将第一柔性介质基板正面的金属覆盖层腐蚀掉,然后在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反面的金属覆盖层上蚀刻出多个频率选择单元的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并使得多个所述频率选择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布;
以及选择正反面均覆盖有金属覆盖层的另一柔性基板作为第二柔性介质基板,将第二柔性介质基板正面和反面的金属覆盖层均腐蚀掉;
2)并利用粘合层将第二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一柔性介质基板粘结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覆盖层为覆铜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能够很好地模拟金属车身的反射特性,具有较好的极化稳定性和角稳定性,相对带宽较宽、剖面极其低、轻薄、柔软、加工且装贴简便,易于共形贴覆在模型车表面。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频率选择单元中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的组合正视图;
图3是单个频率选择单元的装配分解图;
图4是单个频率选择单元的组装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在不同角度TE极化波入射下的反射系数幅度仿真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在不同角度TM极化波入射下的反射系数幅度仿真曲线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柔性介质基板;2、频率选择单元;21、第一金属方环;22、第二金属方环;3、粘合层;4、第二柔性介质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包括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之间设置有多个频率选择单元2,多个频率选择单元2呈矩形阵列排布,每个频率选择单元2均包括第一金属方环21和第二金属方环22,第二金属方环22位于第一金属方环21内部。
上述表面结构采用具有柔性的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作为基板,增加了结构的柔性和共形特性,利于和模型车身完全贴合,从而更好地模拟金属车身的反射特性;另外,每个频率选择单元2均包括嵌套设置的第一金属方环21和第二金属方环22,从而使得一个频率选择单元2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谐振频率,可以使得该结构对于电磁波的反射范围更广,从而达到增强反射效果的目的,使得谐振频率附近入射的电磁波能够几乎被全部反射,使得整个表面呈现出强反射也即RCS增强效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2-图3,每个频率选择单元2中的第一金属方环21和第二金属方环22呈同心设置,从而使得结构具有旋转对称性,反射面整体在24G和77G双雷达工作频带内对极化不敏感,有较好的极化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频率选择单元2的排布周期为2.5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上设置有金属覆盖层,每个频率选择单元2的第一金属方环21和第二金属方环22均是在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的金属覆盖层上蚀刻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之间通过粘合层3相粘结,粘合层3位于频率选择单元2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粘合层3采用环氧树脂。
参阅图3-图4,每个频率选择单元2的第一金属方环21-第二金属方环22结构均与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粘合层3、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形成周期单元。
进一步地,粘合层3的厚度为0.0127mm,以更好的保证粘合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均采用聚酰亚胺板,具有很好的柔性和共形特性,其占比远超过金属方环和环氧树脂(FR4)材料,能够在反复的弯曲和折叠中,有效消除金属方环和环氧树脂粘合层的应力拉伸,适用于多次弯折及扭曲,从而更好地模拟金属车身的反射特性。
另外,介质基板材料为聚酰亚胺,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强,对雨水盐雾等耐候性较强,不易受环境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方环21和第二金属方环22均呈正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方环21的边长为2.4mm,每个边的宽度为0.18mm;,第二金属方环22的边长为1.52mm,每个边的宽度为0.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频率选择单元2的第一金属方环21和第二金属方环22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正反面均覆盖有金属覆盖层的柔性基板作为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将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正面的金属覆盖层腐蚀掉,然后在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反面的金属覆盖层上蚀刻出多个频率选择单元2的第一金属方环21和第二金属方环22,并使得多个频率选择单元2沿x轴、y轴方向周期排布而形成矩形阵列;
以及选择正反面均覆盖有金属覆盖层的另一柔性基板作为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将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正面和反面的金属覆盖层均腐蚀掉;
2)并利用粘合层3将第二柔性介质基板4和第一柔性介质基板1粘结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金属覆盖层为覆铜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金属覆盖层的厚度为0.018mm,第一柔性介质板的厚度为0.0254mm,第二柔性介质板的厚度为0.0127mm;粘合层的厚度为0.0127mm。
上述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在使用时,只需贴合在模型车身上即可。
上述实施例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在不同角度TE极化波照射下的性能变化情况参阅图5,当入射波频率在23GHz~25GHz和76GHz~79GHz时,对于0°~360°全范围入射方位角和0°~30°范围内的入射俯仰角,反射系数幅度均在-0.1dB附近,几乎实现了全反射。
上述实施例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在不同角度TM极化波照射下的性能变化情况参阅图6,当入射波频率在23GHz~25GHz和76GHz~79GHz时,对于0°~360°全范围入射方位角和0°~30°范围内的入射俯仰角,反射系数幅度均在-0.1dB附近,几乎实现了全反射。
本实施例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采用矩形阵列排布的频率选择单元2,结构周期较小且旋转对称,在保证了24GHz和77GHz双雷达工作频带有高反射率的同时,也有较好的极化稳定性和角稳定性。较之传统的车载雷达反射增强材料或器件具有相对带宽较宽、剖面极其低、轻薄、柔软、加工和装贴简便的优点,易于共形贴覆在模型车表面,装配方便,即使在转弯等特定测试场景中也能够很好地模拟金属车身的反射特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之间设置有多个频率选择单元,多个所述频率选择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布,每个频率选择单元均包括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所述第二金属方环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方环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频率选择单元中的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呈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均采用聚酰亚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上设置有金属覆盖层,每个所述频率选择单元的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均是在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的金属覆盖层上蚀刻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和所述第二柔性介质基板之间通过粘合层相粘结,所述粘合层位于所述频率选择单元和第二柔性介质基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采用环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均呈正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频率选择单元的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之间留有空隙。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正反面均覆盖有金属覆盖层的柔性基板作为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将第一柔性介质基板正面的金属覆盖层腐蚀掉,然后在第一柔性介质基板反面的金属覆盖层上蚀刻出多个频率选择单元的第一金属方环和第二金属方环,并使得多个所述频率选择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布;
以及选择正反面均覆盖有金属覆盖层的另一柔性基板作为第二柔性介质基板,将第二柔性介质基板正面和反面的金属覆盖层均腐蚀掉;
2)并利用粘合层将第二柔性介质基板和第一柔性介质基板粘结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覆盖层为覆铜层。
CN202110873626.3A 2021-07-30 2021-07-30 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612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3626.3A CN113612031A (zh) 2021-07-30 2021-07-30 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3626.3A CN113612031A (zh) 2021-07-30 2021-07-30 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2031A true CN113612031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3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3626.3A Pending CN113612031A (zh) 2021-07-30 2021-07-30 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203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0951A (zh) * 2014-01-10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复合介质双层fss结构srr金属层超轻薄吸波材料
CN107171065A (zh) * 2017-05-05 2017-09-1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新型的宽带低剖面介质透镜天线
CN108879109A (zh) * 2018-06-28 2018-11-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加载FSS的超宽带角度稳定Salisbury吸波屏
CN111562551A (zh) * 2020-04-28 2020-08-21 苏州瑞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强表面结构
CN112290225A (zh) * 2020-10-26 2021-0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大角度宽带频率选择表面
CN213181997U (zh) * 2020-04-28 2021-05-11 苏州瑞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强表面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0951A (zh) * 2014-01-10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复合介质双层fss结构srr金属层超轻薄吸波材料
CN107171065A (zh) * 2017-05-05 2017-09-1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新型的宽带低剖面介质透镜天线
CN108879109A (zh) * 2018-06-28 2018-11-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加载FSS的超宽带角度稳定Salisbury吸波屏
CN111562551A (zh) * 2020-04-28 2020-08-21 苏州瑞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强表面结构
CN213181997U (zh) * 2020-04-28 2021-05-11 苏州瑞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强表面结构
CN112290225A (zh) * 2020-10-26 2021-0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大角度宽带频率选择表面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家祥等: "《广东省电子制造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 31 January 2017,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8369B2 (en) Radar assembly
US7403152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ducing the radar cross section of integrated antennas
US4716417A (en) Aircraft skin antenna
US20190165462A1 (en) Antenna device
JP7442457B2 (ja) レーダー定在波減衰構成要素及びシステム
US11726169B1 (en) System for augmenting 360-degree aspect monostatic radar cross section of an aircraft
Mittra A look at some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Franson et al. Gigabit per second data transfer in high-gain metamaterial structures at 60 GHz
CN107611575A (zh) 一种基于表面波波导与超表面吸收器复合结构的端射天线
CN106935970A (zh) 超材料结构、天线罩和天线系统
CN102856653B (zh) 频率选择复合材料及由其制成的频率选择天线罩和天线系统
CN107946754B (zh) 一种宽带宽角覆盖平面阵列天线
CN113612031A (zh) 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柔性反射增强表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US4477815A (en) Radome for generating circular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waves
US4480256A (en) Microwave absorber
JP2003243920A (ja) レドーム
US5642118A (en) Apparatus for dissipa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US20200295467A1 (en) Electromagnetic bandgap iso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355034A (zh)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双通带透波结构
CN213181997U (zh) 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强表面结构
CN113394569B (zh) 一种应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环境的低剖面双频段吸波表面及其制作方法
CN111562551A (zh) 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测试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强表面结构
CN218975798U (zh) 天线及车载雷达
CN103296417A (zh) 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CN108134213B (zh) 宽频段复合吸波器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