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0844A -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0844A
CN113610844A CN202111010061.2A CN202111010061A CN113610844A CN 113610844 A CN113610844 A CN 113610844A CN 202111010061 A CN202111010061 A CN 202111010061A CN 113610844 A CN113610844 A CN 113610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image
detected
skin car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00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鹏
林镇清
李军
胡亮军
郭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sl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arbyexpr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arbyexpr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arbyexpr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00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08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0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08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62Arrangements for scanning
    • A61B5/0064Body surface scan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e.g. skin, hair or nails
    • A61B5/441Skin evaluation, e.g. for skin disorder diagnosis
    • A61B5/442Evaluating sk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e.g. elasticity, hardness, texture, wrinkle assess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e.g. skin, hair or nails
    • A61B5/441Skin evaluation, e.g. for skin disorder diagnosis
    • A61B5/443Evaluating skin constituents, e.g. elastin, melanin, wa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04Bio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88Skin; Derm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智能护肤推荐方法包括:接收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保存;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对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粗糙度值;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对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毛孔参数;将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输入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得到肤质评估结果;基于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控制模块控制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实现科学分析用户的皮肤状态来进行最合适的美容模式的推荐,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美容护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身容貌越来越重视,各种各样的美容仪器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帮助人们保养和提高自己的容颜,这些美容仪器不少都是利用光、电、声等物理效应来应对皮肤或人体的各种问题,常见的有射频美容技术、微电流技术、激光照射、超声波技术等。
现有的小型美容仪通常是用户根据说明书建议选择不同的美容模式,由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感受来主观评价美容效果,用户体验并不完美,而且每个用户的判定标准不一样,很难选择最佳的美容模式,以及美容的频率和每次美容的时间。并且通过AI摄像头分析皮肤特征的方法一般应用在大型美容仪器上,,现有手持小型家用美容仪多采用一种或两种美容模式,无法科学分析用户的皮肤状态来进行美容模式的推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实现科学分析用户的皮肤状态来进行最合适的美容模式的推荐,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种智能护肤装置实现,所述智能护肤装置包括摄像头模块、美容模块、控制模块和与之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智能护肤推荐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保存;
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
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粗糙度值;
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毛孔参数,所述皮肤毛孔参数包括毛孔位置和毛孔数量;
将所述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输入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得到肤质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
可选的,所述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毛孔参数,包括:
对所述待测皮肤图像按多个预设数量进行多次分块处理,得到多个分块图像;
采用语义分割算法依次对多个分块图像进行检测,分别得到多个对应的分块毛孔参数;
基于多个分块毛孔参数校正分块图像的边界区域的毛孔参数,得到皮肤毛孔参数。
可选的,所述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包括:
将所述待测图像转换成HSV空间,并通过阈值对饱和度和亮度空间进行分割和二值化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图像的二值化空间;
对所述待测图像的二值化空间进行逻辑运算,划分所述待测图像中的明亮区域和暗色区域,得到所述待测图像的皮肤油性程度值。
可选的,所述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对应的皮肤粗糙度值,包括:
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分别得到角二阶矩、熵、对比度和相关性的参数值;
将角二阶矩、熵、对比度和相关性的参数值按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对应的皮肤粗糙度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包括:
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为超声波模式、射频模式或微电流模式中的一种,发送所述目标护肤模式至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护肤模式的参数的调整和/或确认操作,更新所述目标护肤模式的参数;
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按更新后的目标护肤模式对用户进行护肤。
可选的,在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之时,还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定时拍摄的美容皮肤图像,并进行保存;
将所述美容皮肤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实时展示。
可选的,在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结果图像,并进行保存;
将所述待测皮肤图像与所述结果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展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护肤装置,包括:摄像头模块、美容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移动终端;
所述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用户的皮肤表面图像,得到待测皮肤图像;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测皮肤图像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移动终端,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对所述美容模块进行控制;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检测,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美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对用户进行护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护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摄像头,用于采集皮肤表面图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
本发明通过智能护肤装置的摄像头获取用户的皮肤图像,分别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和语义分割算法对待测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基于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根据得到的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并按此模式对用户进行护肤,解决用户难以根据经验选择最佳的美容模式,以及家用美容仪美容模式较单一的问题,实现科学分析用户的皮肤状态来进行最合适的美容模式的推荐,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护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语义分割算法对待测图像进行分块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语义分割算法对待测图像进行分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护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智能护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护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用户在家进行智能护肤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智能护肤装置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种智能护肤装置实现,所述智能护肤装置包括摄像头模块、美容模块、控制模块和与之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智能护肤推荐方法包括:
步骤110、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保存。
在用户使用智能护肤装置护肤前,将智能护肤装置护肤贴近脸部皮肤,摄像头模块自动拍摄的用户的脸部皮肤生成待测皮肤图像,并通过通信模块将待测皮肤图像传输至移动终端进行肤质分析。摄像头模块可生成多张待测皮肤图,移动终端从多张待测皮肤图像中选择一张最清晰的图像进行后续检测处理。
其中,摄像头模块为内置的微孔近焦摄像头,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
步骤120、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
通过对待测皮肤图像的检测,得到肤质参数,从而确定肤质评估结果和对应的目标护肤模式。皮肤的肤质参数包括老化程度、紧致程度、油性程度和毛孔平均大小等,其中油性程度包括油份指标和色素指标。
对皮肤的皮肤油性程度的检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21、将所述待测图像转换成HSV空间,并通过阈值对饱和度和亮度空间进行分割和二值化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图像的二值化空间。
皮肤的油份指标和色素指标的检测是基于HSV空间中的S和V进行逻辑运算的颜色模型。移动终端将接收到的待测图像由原始空间转换为HSV空间,对饱和度空间和亮度空间通过阈值分割和进行二值化处理后,得到所述待测图像的二值化空间。其中,HSV空间中,S表示饱和度,V表示亮度。
步骤122、对所述待测图像的二值化空间进行逻辑运算,划分所述待测图像中的明亮区域和暗色区域,得到所述待测图像的皮肤油性程度值。
对阈值分割后的S和V二值化空间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将图像中的明亮区域和暗色区域进行划分,S的值越接近1表示颜色越饱和,V的值越接近1表示颜色越亮。其中,S的值接近0且V的值接近1的像素点为图像中的明亮区域,S的值接近1和V的值接近0的像素点为图像中的暗色区域;明亮区域代表油分区域,暗色区域代表色素区域。
步骤130、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粗糙度值。
皮肤的粗糙度是客观反映皮肤状态和皮肤老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得到皮肤粗糙度值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31、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分别得到角二阶矩、熵、对比度和相关性的参数值。
步骤132、将角二阶矩、熵、对比度和相关性的参数值按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对应的皮肤粗糙度值。
灰度共生矩阵,指的是一种通过研究灰度的空间相关特性来描述纹理的常用方法。由于纹理是由灰度分布在空间位置上反复出现而形成的,因而在图像空间中相隔某距离的两像素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灰度关系,即图像中灰度的空间相关特性。灰度共生矩阵是对图像上保持某距离的两像素分别具有某灰度的状况进行统计得到。
取待测图像(N×N)中任意一点(x,y)及偏离它的另一点(x+a,y+b),设该点对的灰度值为(g1,g2)。令点(x,y)在整个画面上移动,则会得到各种 (g1,g2)值,设灰度值的级数为k,则(g1,g2)的组合共有k2种。对于整个画面,统计出每一种(g1,g2)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排列成一个方阵,再用 (g1,g2)出现的总次数将它们归一化为出现的概率P(g1,g2),这样的方阵称为灰度共生矩阵。
灰度共生矩阵四个参数值:角二阶矩(Angular second moment)与纹理粗细成正相关,即纹理粗的图像角二阶矩大;熵(Entropy)与纹理粗细成反相关,即纹理粗的图像熵值小;对比度(Contrast)与纹理粗细成反相关,即纹理粗的图像对比度小;相关性(Correlation)与纹理粗细成正相关,即纹理粗的图像相关性大。
将角二阶矩、熵、对比度和相关性的参数值按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对应的皮肤粗糙度值。
步骤140、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毛孔参数,所述皮肤毛孔参数包括毛孔位置和毛孔数量。
皮肤毛孔的数量和大小的检测受图像背景的影响较大,待测图像通过算法进行检测时,预先并不知道待测图像中是否有斑块或者阴影,而且斑块可能出现在图像的各个位置。
本实施例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对待测图像进行皮肤毛孔参数的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1、对所述待测皮肤图像按多个预设数量进行多次分块处理,得到多个分块图像。
步骤142、采用语义分割算法依次对多个分块图像进行检测,分别得到多个对应的分块毛孔参数。
步骤143、基于多个分块毛孔参数校正分块图像的边界区域的毛孔参数,得到皮肤毛孔参数。
示例性的,将待测皮肤图像按照2*2、3*3和4*4进行多次分块处理。如图 2A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先将待测皮肤图像按照2*2分割为4个分块图像,标记为A1-A4,将A1单独进行颜色空间投影,获取色彩频率密度曲线从而得到A1 中颜色分布最集中的颜色范围,由于正常皮肤的面积肯定大于毛孔的面积,所以皮肤的颜色在频率密度曲线中占了主要部分,从而将此颜色区间定义为背景皮肤。用A1图像按像素减去背景皮肤图像,得到了含有毛孔和毛发的图像,由于毛孔和毛发有明显的形态不同,所以采用形态学处理,如根据长宽比例即可分辨出来,从而滤除掉毛发,得到皮肤毛孔参数。对A2~A4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得到4块的毛孔数量,由于是按像素计算的毛孔位置,所以也能计算出毛孔的面积。做完2*2分块计算后,再做3*3,4*4分块,并作相同计算,即可得到不同大小分块下的皮肤毛孔参数。
在按多个预设数量进行多次分块处理时,分块越大,越有可能分块的边界穿过斑块或阴影,由于分块图像中既有皮肤,又有斑块或阴影还有毛孔,做色彩空间投影得到色彩分布密度曲线时,可能出现双峰的情况,从而不能准确的分辨出背景颜色。分块越小则越有可能在这个小块中全是斑块或者全是阴影,通常斑块或阴影要大于毛孔的面积,所以上述的方法依然可以找到背景,此时的背景为斑块或者阴影,但同时产生另一个问题,分块越小,分块的边界线越有可能穿过毛孔,将一个毛孔一分为二,这样毛孔数量和面积的计算都将不准确。
通过不同数量分块图像的毛孔位置的计算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由于不同数量的分块,分块图像的边界线位置是不同的,例如,2*2分块的分块图像的边界线和3*3分块的分块图像的边界线不会重合,如图2A和图2B所示,A1、 A2、A3和A4的边界线均在B2、B4、B5、B6和B8的图像中间。所以,可以基于多个分块毛孔参数校正分块图像的边界区域的毛孔参数,得到最终的皮肤毛孔参数,示例性的,在2*2分块的分块图像中边界线周边的毛孔计算都忽略掉,以3*3分块的分块图像对应位置的毛孔计算为准,而3*3分块的分块图像边界位置的毛孔计算也都忽略掉,以2*2分块的分块图像对应位置的毛孔计算为准。在实际应用中,找到第一次的分块图像边界在另一次的分块图像的中间位置的分块方式,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步骤150、将所述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输入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得到肤质评估结果。
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等肤质指标参数的数值并不能直观体现肤质状况,所以需要将这3个肤质指标输入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把以上三类肤质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并定义其分类属性。构建肤质评估模型,依据中国台湾CBS专业皮肤测试系统的检测标准以及主观目测,对100幅样本图像的肤质状况打分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肤质评估模型训练时的样本标签,输入肤质评估模型。对肤质评估模型的训练和测试采用5折交叉验证的方式进行交叉验证,从而得到训练好的肤质评估模型,最后将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输入练好的肤质评估模型中进行肤质评估。其中,肤质评估模型采用SVM分类模型。
步骤160、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
移动终端对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肤质评估结果,再根据预存的肤质评估结果和护肤模式的对应关系,得到目标护肤模式,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目标护肤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控制模块,从而控制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
具体包括:
步骤161、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为超声波模式、射频模式或微电流模式中的一种,发送所述目标护肤模式至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步骤162、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护肤模式的参数的调整和/或确认操作,更新所述目标护肤模式的参数。
步骤163、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按更新后的目标护肤模式对用户进行护肤。
目标护肤模式包括超声波模式、射频模式和微电流模式,其中各模式下的参数可调整,在移动终端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并提醒用户进行确认或调整,一般用户使用默认设置即可,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对目标护肤模式的参数的确认操作,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控制模块,对美容模块进行控制,对用户的脸部皮肤进行护肤操作。其中,超声波模式为通过3M的超声波,每秒300万次的微震荡,使皮肤随之震荡,产生细微的按摩效果,改变细胞容积,从而软化组织,刺激细胞,使皮肤富有光泽和弹性。射频模式为利用RF射频波直接穿透表皮、抵达真皮,利用皮肤形成的阻抗作用时射频波还可以使细胞分子产生强烈的共振旋转产生热能从而达到胶原组织加热和脂肪细胞加热的目的,使得皮肤底层的温度瞬间升高,利用真皮层的刺激会产生即刻性的胶原蛋白收紧及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原理。微电流模式利用弱电流对肌肉和淋巴的刺激,从而达到收缩肌肉、去水肿、提拉紧肤的效果。可刺激ATP的产生,激发面部肌肉的活力、促使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生成。
用户可以选择默认设置也可自由选择参数,例如,用户可以选择性设置美容模块的LED的颜色,当用户根据舒适程度和喜好调节选定模式的强度后,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对目标护肤模式的参数的调整操作,确定参数更新后的目标护肤模式,移动终端通过通信模块将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对美容模块进行控制,对用户的脸部皮肤进行护肤操作。
现有的小型美容仪为了做到便携,体积通常做到很小,只能内置微距,微角度的摄像头,拍摄的皮肤区域较小,皮肤上有斑点,或者在鼻梁附近皮肤不平整时,拍到的照片有阴影,导致皮肤检测算法无法正确的识毛孔的数量、大小和其他特征参数。本发明通过智能护肤装置的摄像头获取用户的皮肤图像,分别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和语义分割算法对待测皮肤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基于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根据得到的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并按此模式对用户进行护肤,解决用户难以根据经验选择最佳的美容模式,以及家用美容仪美容模式较单一的问题,实现科学分析用户的皮肤状态来进行最合适的美容模式的推荐,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在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之时,还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定时拍摄的美容皮肤图像,并进行保存;
将所述美容皮肤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实时展示。
在用户使用智能护肤装置进行护肤时,摄像头模块间隔预设时间进行定时拍摄用户的皮肤图像,将拍摄的美容皮肤图像保存并发送移动终端进行实时展示。手机保存不同时间的图像可以记录用户皮肤的变化过程,从而可以让用户随时查看使用智能护肤装置前和整个过程中皮肤的变化以及多次使用后的变化对比;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实时展示时,可以让用户在使用时进行直观的观察和体验。
可选的,在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结果图像,并进行保存;
将所述待测皮肤图像与所述结果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展示。
在美容模块完成对用户的护肤之后,接收摄像头模块拍摄的结果图像,并与护肤之前的待测皮肤图像同时在移动终端进行展示,给用户最直观的护肤变换的展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护肤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一种智能护肤装置,包括:摄像头模块310、美容模块320、控制模块330、通信模块340和移动终端350;
所述摄像头模块310,用于拍摄用户的皮肤表面图像,得到待测皮肤图像。
在用户使用智能护肤装置护肤前,将智能护肤装置护肤贴近脸部皮肤,摄像头模块自动拍摄的用户的脸部皮肤生成待测皮肤图像,并通过通信模块将待测皮肤图像传输至移动终端进行肤质分析。摄像头模块可生成多张待测皮肤图,移动终端从多张待测皮肤图像中选择一张最清晰的图像进行后续检测处理。其中,摄像头模块为内置的微孔近焦摄像头。
所述通信模块320,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移动终端。
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330,用于将所述待测皮肤图像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移动终端,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对所述美容模块进行控制。
将所述待测皮肤图像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对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肤质评估结果和目标护肤模式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对美容模块进行控制,从而对用户进行护肤。
所述移动终端340,用于接收所述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检测,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移动终端340可以为与控制模块330通信连接的手机或平板等设备,移动终端接收到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并根据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得到肤质评估结果,从而确定待测皮肤图像对应的目标护肤模式,对控制模块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
所述美容模块350,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对用户进行护肤。
美容模块包括:超声波子模块、射频子模块和微电流子模块,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启动对应的子模块对用户的脸部皮肤进行护肤。
其中,超声波子模块通过3M的超声波,每秒300万次的微震荡,使皮肤随之震荡,产生细微的按摩效果,改变细胞容积,从而软化组织,刺激细胞,使皮肤富有光泽和弹性。
射频子模块利用RF射频波直接穿透表皮、抵达真皮,利用皮肤形成的阻抗作用时射频波还可以使细胞分子产生强烈的共振旋转产生热能从而达到胶原组织加热和脂肪细胞加热的目的,使得皮肤底层的温度瞬间升高,利用真皮层的刺激会产生即刻性的胶原蛋白收紧及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原理。
微电流子模块利用弱电流对肌肉和淋巴的刺激,从而达到收缩肌肉、去水肿、提拉紧肤的效果。可刺激ATP的产生,激发面部肌肉的活力、促使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生成。
美容模块还包括LED照射单元,所述根据目标护肤模式选择最佳的LED 照射模式。LED照射模块包括3种波长的灯珠,分别是波长为622nm的红色光,波长为467的蓝色光,波长为590的黄色光;不同颜色的光对皮肤的作用不同,比如红色光减少肌纹,促进代谢,蓝光可以抗痘,黄光可以美白。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护肤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护肤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智能护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智能护肤设备包括处理器40、存储器41、输入装置42和输出装置43;设备中处理器4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0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40、存储器41、输入装置42和输出装置4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护肤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 (例如,智能护肤置中的摄像头模块310、通信模块320、控制模块330、移动终端340和美容模块350)。处理器4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智能护肤方法。
存储器4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3可包括摄像头、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保存;
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
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粗糙度值;
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毛孔参数,所述皮肤毛孔参数包括毛孔位置和毛孔数量;
将所述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输入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得到肤质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护肤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智能护肤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护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一种智能护肤装置实现,所述智能护肤装置包括摄像头模块、美容模块、控制模块和与之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智能护肤推荐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保存;
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
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粗糙度值;
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毛孔参数,所述皮肤毛孔参数包括毛孔位置和毛孔数量;
将所述皮肤油性程度值、皮肤粗糙度值和皮肤毛孔参数输入肤质评估模型进行肤质评估,得到肤质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语义分割算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毛孔参数,包括:
对所述待测皮肤图像按多个预设数量进行多次分块处理,得到多个分块图像;
采用语义分割算法依次对多个分块图像进行检测,分别得到多个对应的分块毛孔参数;
基于多个分块毛孔参数校正分块图像的边界区域的毛孔参数,得到皮肤毛孔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预设的颜色模型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皮肤油性程度值,包括:
将所述待测图像转换成HSV空间,并通过阈值对饱和度和亮度空间进行分割和二值化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图像的二值化空间;
对所述待测图像的二值化空间进行逻辑运算,划分所述待测图像中的明亮区域和暗色区域,得到所述待测图像的皮肤油性程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对应的皮肤粗糙度值,包括:
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待测图像进行检测,分别得到角二阶矩、熵、对比度和相关性的参数值;
将角二阶矩、熵、对比度和相关性的参数值按预设权值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对应的皮肤粗糙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包括:
基于所述肤质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护肤模式为超声波模式、射频模式或微电流模式中的一种,发送所述目标护肤模式至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护肤模式的参数的调整和/或确认操作,更新所述目标护肤模式的参数;
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美容模块按更新后的目标护肤模式对用户进行护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之时,还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定时拍摄的美容皮肤图像,并进行保存;
将所述美容皮肤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实时展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美容模块对用户进行护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结果图像,并进行保存;
将所述待测皮肤图像与所述结果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展示。
8.一种智能护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模块、美容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移动终端;
所述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用户的皮肤表面图像,得到待测皮肤图像;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测皮肤图像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移动终端,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对所述美容模块进行控制;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待测皮肤图像并进行检测,确定目标护肤模式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美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对用户进行护肤。
9.一种智能护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摄像头,用于采集皮肤表面图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智能护肤方法。
CN202111010061.2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6108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0061.2A CN113610844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0061.2A CN113610844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0844A true CN113610844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09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0061.2A Pending CN113610844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084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5334A (zh) * 2021-12-09 2022-04-12 深圳贵之族生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美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7127A (zh) * 2021-12-07 2022-04-29 广州贝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护肤品调配配方的确定方法、护肤品调配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0514A (zh) * 2022-07-06 2022-10-11 湖北紫藤慧美容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特征数据分析的医美诊疗效果智能评价系统
WO2023193798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上海康乃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喷射超声导入美容系统
CN117257243A (zh) * 2023-11-23 2023-12-22 深圳市美莱雅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脱毛仪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6364A (zh) * 2015-01-19 2015-05-0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肤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529429A (zh) * 2016-10-27 2017-03-2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面部皮肤分析系统
CN106600585A (zh) * 2016-12-08 2017-04-26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皮肤状态定量评价方法
CN106650215A (zh) * 2016-10-11 2017-05-10 武汉嫦娥医学抗衰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肤质检测及个性化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0292358A (zh) * 2019-06-27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信息推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759203A (zh) * 2020-06-17 2020-10-13 深圳市晶祥鑫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洁面护肤的方法、洁面护肤仪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4520A (zh) * 2019-04-12 2020-10-23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肤质检测方法、肤质等级分类方法及肤质检测装置
CN112396573A (zh) * 2019-07-30 2021-02-23 纵横在线(广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面部皮肤分析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6364A (zh) * 2015-01-19 2015-05-0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肤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650215A (zh) * 2016-10-11 2017-05-10 武汉嫦娥医学抗衰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肤质检测及个性化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06529429A (zh) * 2016-10-27 2017-03-2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面部皮肤分析系统
CN106600585A (zh) * 2016-12-08 2017-04-26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皮肤状态定量评价方法
CN111814520A (zh) * 2019-04-12 2020-10-23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肤质检测方法、肤质等级分类方法及肤质检测装置
CN110292358A (zh) * 2019-06-27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信息推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396573A (zh) * 2019-07-30 2021-02-23 纵横在线(广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面部皮肤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759203A (zh) * 2020-06-17 2020-10-13 深圳市晶祥鑫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洁面护肤的方法、洁面护肤仪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7127A (zh) * 2021-12-07 2022-04-29 广州贝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护肤品调配配方的确定方法、护肤品调配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7127B (zh) * 2021-12-07 2022-08-05 广州贝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护肤品调配配方的确定方法、护肤品调配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5334A (zh) * 2021-12-09 2022-04-12 深圳贵之族生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美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93798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上海康乃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喷射超声导入美容系统
CN115170514A (zh) * 2022-07-06 2022-10-11 湖北紫藤慧美容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特征数据分析的医美诊疗效果智能评价系统
CN117257243A (zh) * 2023-11-23 2023-12-22 深圳市美莱雅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脱毛仪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57243B (zh) * 2023-11-23 2024-04-16 深圳市美莱雅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脱毛仪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10844A (zh) 一种智能护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237811A1 (en) Method for Testing Skin Texture, Method for Classifying Skin Texture and Device for Testing Skin Texture
EP3249562B1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care information, method for sharing care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111245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008023B1 (ko) 컬러 이미지로부터 미용 및 영양 요법을 제공하는 웹 사이트
CN104586364B (zh) 一种肤质检测系统及方法
JP6473401B2 (ja) 肌の光沢評価装置、光沢評価方法および光沢評価プログラム
CN113397480B (zh) 美容仪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00146B (zh) 基于颜色建模的中医面色识别方法
KR20120132383A (ko) 피부 또는 외피의 톤을 특화하기 위한 방법
JP2023052849A (ja) 美容的皮膚属性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機器及び方法
US202001466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smetic skin treatment
CN11106289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32274B (zh) 一种超声波美容、减脂、纤体装置及方法
JP2013534851A (ja) 皮膚ゾーンにおける皮膚症状の検出および量子化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810672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4305334A (zh) 智能美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3639A (zh) 处理眼底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TWM582826U (zh) 具有人工智能的回饋式能量釋放系統
CN212546423U (zh) 基于人脸图像解析的智能镜子
TWI691309B (zh) 人工智慧能量釋放系統及方法
KR20210069495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11626127A (zh) 基于人脸图像的用户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064346B (zh) 智能皮肤护理方法、设备和介质
WO2023217626A1 (en) Det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cutaneous signs using a heat m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7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705, building e, phase II, Xinghe world, Minle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any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701, 702, 703, 705, 706, 708, 709, building e, Xinghe world phase II, Minle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NEARBYEXPRE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803b, building C, Xinghe world phase II, Minle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sl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705, building e, phase II, Xinghe world, Minle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Danya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