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8637A - 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8637A
CN113608637A CN202110796888.4A CN202110796888A CN113608637A CN 113608637 A CN113608637 A CN 113608637A CN 202110796888 A CN202110796888 A CN 202110796888A CN 113608637 A CN113608637 A CN 113608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silver
silver wire
film
functio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68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敏
邵国安
王乐跃
郭佳亮
周红霞
马海霞
周慈航
王莉莉
姚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cky Huaguang Graph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cky Huaguang Graph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cky Huaguang Graph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cky Huaguang Graph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68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86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8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86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AG功能层位于位于AG膜的上表面,以重量百分比计,AG功能层的原料包括: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5%‑15%,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0%‑20%,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5%‑15%,2官的活性稀释剂10%‑20%,功能树脂2.5%‑5%,光引发剂1%‑4%,流平剂0.3%‑1%,消光粉0.5%‑8%,剩余为溶剂。AG功能层的特殊效果为,能有效抵御指纹侵袭,手指触摸不易留痕;就算留下汗水、污渍,只需用手轻抹即可清理,最大程度保证了设备屏幕表面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 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电视机大多数都是采用遥控器或者语音的方式进行操控,用户和数字家庭设备的互动方式也只能通过遥控器或语音来实现。不管是亲民的选红外遥控器、个性的选2.4G无线遥控器、高端的选蓝牙智能遥控器很多操作都实现不了或者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不能满足用户对人机交互的需求。语音控制与消费者实现了生动有趣的、有情感的交谈,能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和帮助,真正意义上拉近了电器与消费者的距离。但就目前来说,语音控制还只是限于一些基本操作,不能完全取代按键操作,语音控制技术还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除此之外,当前绝大多是触控显示模组、电视、电脑都是采用玻璃盖板,玻璃虽然光学性能优异,也能起到保护液晶面板的作用,但同样存在易碎存在安全隐患,重量较重也不便于运输和搬运。
市场和用户都非常期待轻薄化、人机交互体验良好的新一代电视,而触控显示模组是实现功能的核心所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要提供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AG功能层位于位于AG膜的上表面,以重量百分比计,AG功能层的原料包括: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5%-15%,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0%-20%,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5%-15%,2官的活性稀释剂10%-20%,功能树脂2.5%-5%,光引发剂1%-4%,流平剂0.3%-1%,消光粉0.5%-8%,剩余为溶剂。
2官活性稀释剂为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乙酮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流平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有机硅类流平剂、聚酯类流平剂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假醚、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消光粉为气相二氧化硅;功能树脂为聚酯树脂。
一种AG膜,由上至下依次是AG功能层、底层、透明基材;所述AG功能层为所述的AG功能层。
透明基材为PET薄膜、CPI、COP或亚克力;底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改性亲水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丙烯酸树脂层。AG功能层厚度为2-6μm,硬度2-6H;PET薄膜的厚度为150-350μm;AG膜的透光率为大于等于87%,雾度5-15%,AG面水接触角≥105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的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
所述的AG膜在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中的应用。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AG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液晶面板、背光模组组成。
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与AG膜、液晶面板之间通过光学胶贴合。
以重量份计,光学胶包括环氧丙烯酸树脂30-40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0-50份、活性稀释剂10-15份、光引发剂0.1-2份、抗氧化剂0.2-1份、非极性溶剂20-35份。
光学胶中,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酯类,有机硅类、聚酯类,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乙酮酸甲酯,抗氧化剂为苯丙三唑类,非极性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假醚、丁酮等。
将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和液晶面板贴合在一起所使用的光学胶厚度为150-800μm,光学胶是单层或者至少两层,光学胶的pH为6.5-7.5。
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由上至下依次为,使用纳米银线导电膜制备而成的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的电容发射层和接收层,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由上至下依次为,使用纳米银线导电膜制备而成的电容发射层和接收层;蚀刻电容触控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形成电容发射层和电容接收层。
发射层和接收层蚀刻在同一纳米银线导电膜相对的两面上,或者发射层和接收层分别蚀刻在不同的纳米银线导电膜上,并且通过光学胶相连。
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38-188μm,方阻为10-60Ω/□,纳米银线直径10-40nm、长径比500-1500。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膜丝印油墨,将AG膜在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2)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生产
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0-150℃、40-5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30-140℃、30-4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即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4-0.6MPa压力下脱泡20-4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3)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然后通过脱泡机在0.4-0.6MPa压力下脱泡20-40min,形成TP;
(4)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然后通过脱泡机在0.4-0.6MPa压力下脱泡20-40min,安装背光模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AG功能层的特殊效果为,能有效抵御指纹侵袭,手指触摸不易留痕;就算留下汗水、污渍,只需用手轻抹即可清理,最大程度保证了设备屏幕表面的视觉效果。涂布有AG功能层的AG膜,有效消除强眩光,提高设备户外使用可适度。高耐磨,经硬化处理,高度防刮花(3H)。高透光,颗粒感不明显,透光度比普通磨砂贴膜高5%-8%。高灵敏,厚度自主可控,触控灵敏。
另外,AG膜可以采用三层结构,结构简单。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采用人体的电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既可用于电视领域生产新一代智慧触控电视,也可用于电子白板领域。其核心是通过电容触控提供一种高效、舒适的人力交互方式,产品使用AG膜替代玻璃盖板,至轻至薄,当产品采用多点触控系统时,能实现多点操控,使触觉更生动。特有的人性化设计、健康、环保、节能和低耗。
新一代电视的电视功能和传统的电视相比,触控电视机依然拥有着电视功能,同时可以连接WIFI上网,内置安卓系统,可以下载海量应用和游戏。可以发布相应的资讯,连上wifi可在触控电视机上打游戏,还可以实现教学功能。触摸电视机的教学功能,内置一套教学软件,通过触摸功能,让孩子更好的互动起来,同样也可以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AG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G膜,2.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3.液晶面板,4.背光模组,11.AG功能层、12.底层、13.PET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11,AG功能层11位于AG膜的上表面,以重量百分比计,AG功能层的原料包括: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5%-15%,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0%-20%,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5%-15%,2官的活性稀释剂10%-20%,功能树脂2.5%-5%,光引发剂1%-4%,流平剂0.3%-1%,消光粉0.5%-8%,剩余为溶剂。
2官活性稀释剂为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乙酮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流平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有机硅类流平剂、聚酯类流平剂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假醚、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消光粉为气相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的形状可以为无定型;功能树脂为聚酯树脂。聚酯树脂在本申请的体系中用于提供附着力。
一种AG膜,由上至下依次是AG功能层11、底层12、透明基材13;所述AG功能层为所述的AG功能层。
AG膜还可以为两层或者多层,只要AG膜是透明结构,表层为AG功能层11就可以了,针对这里提出的三层结构,PET薄膜也可以替换为其它的透明结构层。
透明基材13为PET薄膜、CPI、COP、亚克力;底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改性亲水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丙烯酸树脂层。AG功能层厚度为2-6μm,硬度2-6H;PET薄膜的厚度为150-350μm;AG膜的透光率为大于等于87%,雾度5-15%,AG面水接触角≥105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的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0.1μm≤Ra≤0.5μm、0.1μm≤Rz≤1.0μm、0.2μm≤Rt≤1.0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所述的AG膜在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中的应用。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AG膜1、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2、液晶面板3、背光模组4组成。
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与AG膜、液晶面板之间通过光学胶贴合。
以重量份计,光学胶包括环氧丙烯酸树脂30-40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0-50份、活性稀释剂10-15份、光引发剂0.1-2份、抗氧化剂0.2-1份、非极性溶剂20-35份。
光学胶中,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酯类,有机硅类、聚酯类,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乙酮酸甲酯,抗氧化剂为苯丙三唑类,非极性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假醚、丁酮等。
将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和液晶面板贴合在一起所使用的光学胶厚度为150-800μm,光学胶是单层或者至少两层,光学胶的pH为6.5-7.5。
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由上至下依次为,使用纳米银线导电膜制备而成的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的电容发射层和接收层,蚀刻电容触控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形成电容发射层和电容接收层。
发射层和接收层蚀刻在同一纳米银线导电膜相对的两面上;或者发射层和接收层分别蚀刻在不同的纳米银线导电膜上,并且通过光学胶相连。
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38-188μm,方阻为10-60Ω/□,纳米银线直径10-40nm、长径比500-1500。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膜丝印油墨,在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油墨边框的作用是遮挡非可视区的FPC、布线等,保证肉眼看到的电视可视区为图像或者黑屏,非可视区为黑边。
(2)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生产
这些老化缩水、丝印银浆、银浆烘烤、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贴合、脱泡、绑定排线是现有工艺,具体的本申请中的步骤(2)可以为: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0-150℃、40-5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30-140℃、30-4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即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4-0.6MPa压力下脱泡20-4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3)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然后脱泡机,形成TP;具体脱泡可以为:通过脱泡机在0.4-0.6MPa压力下脱泡20-40min,形成TP;
(4)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然后脱泡,安装背光模组。具体脱泡可以为: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4-0.6MPa压力下脱泡20-40min,安装背光模组。
实施例1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自上而下依次由AG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液晶面板、背光模组。
制备方法为:
(1)AG膜制备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 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5%,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0%,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5%,2官的活性稀释剂10%,特种树脂2.5%,光引发剂1%,丙烯酸酯类流平剂0.3%,气相二氧化硅0.5%,溶剂65.7%,2官活性稀释剂为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流平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溶剂为乙酸乙酯,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AG功能层2μm,硬度为2H,透光率为89.0%,雾度5.0%,AG面水接触角105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的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1μm、Rz=0.1μm、Rt=0.2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底层为改性亲水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5℃、4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40℃、4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即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2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5MPa压力下脱泡30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4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30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0份、活性稀释剂10份、光引发剂0.1份、抗氧化剂0.2份、非极性溶剂20份。厚度150μm,pH为6.5。活性稀释剂为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抗氧化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乙酸乙酯。
(6)测试功能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
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实施例2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主要组分组成: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7%,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1%,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6%,2官的活性稀释剂13%,特种树脂2.5%,光引发剂1%,芳烷基改性硅油流平剂0.3%,气相二氧化硅0.5%,溶剂58.7%;2官活性稀释剂为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溶剂为乙酸丁酯;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底层为聚氨酯树脂层;AG功能层3μm,硬度为3H,透光率为88.4%,雾度5.9%,AG面水接触角106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的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2μm、 Rz=0.3μm、Rt=0.4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0℃、5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30℃、3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即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30 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20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4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40份、聚酯丙烯酸树脂50份、活性稀释剂15份、光引发剂2份、抗氧化剂1份、非极性溶剂35份;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抗氧化剂为2-(2-羟基-3,’-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乙酸丁酯。厚度500μm,pH为7.3。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实施例3: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主要组分组成: 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5%,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2%,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6%,2官的活性稀释剂11%,特种树脂2.5%,光引发剂1%,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流平剂0.3%,气相二氧化硅0.5%,溶剂61.7%;2官活性稀释剂为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二苯基甲酮,溶剂为乙二醇单假醚,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底层为丙烯酸树脂层;AG功能层6μm,硬度为6H,透光率为87.1%,雾度15.0% ,AG面水接触角112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5μm、 Rz=1.0μm、Rt=1.0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50℃、45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30℃、45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5MPa压力下脱泡4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20 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4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35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5份、活性稀释剂12.5份、光引发剂1份、抗氧化剂0.6份、非极性溶剂28份;活性稀释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引发剂为二苯基甲酮,抗氧化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乙二醇单假醚。厚度800μm,pH为7.0。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实施例4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主要组分组成: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0%,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5%,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2官的活性稀释剂15%,特种树脂4%,光引发剂2.5%,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流平剂0.6%,气相二氧化硅0.6%,溶剂42.3%。2官活性稀释剂为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溶剂为丁酮,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底层为聚氨酯树脂层;AG功能层4μm,硬度为4H,透光率为88.0%,雾度8.0%,AG面水接触角109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3μm、 Rz=0.5μm、Rt=0.6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5℃、4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40℃、4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2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5MPa压力下脱泡30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4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40份、聚酯丙烯酸树脂50份、活性稀释剂15份、光引发剂2份、抗氧化剂1份、非极性溶剂35份;活性稀释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抗氧化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丁酮。厚度500μm,pH为7.3。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实施例5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主要组分组成: 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8%,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6%,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2%,2官的活性稀释剂16%,特种树脂4%,光引发剂2.5%,芳烷基改性硅油流平剂0.6%,气相二氧化硅0.6%,溶剂40.3%。2官活性稀释剂为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苯乙酮酸甲酯,溶剂为乙酸乙酯,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底层为改性亲水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AG功能层4μm,硬度为4H,透光率为88.2%,雾度8.2% ,AG面水接触角110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3μm、 Rz=0.5μm、Rt=0.6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5℃、4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40℃、4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4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40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2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32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3份、活性稀释剂10份、光引发剂0.3份、抗氧化剂0.4份、非极性溶剂28份;活性稀释剂为二元醇的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苯乙酮酸甲酯,抗氧化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乙二醇单假醚。厚度200μm,pH为6.5。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实施例6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主要组分组成: 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5%,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0%,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7%,2官的活性稀释剂14%,特种树脂3%,光引发剂3%,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流平剂0.6%,气相二氧化硅2%,溶剂45.4%。2官活性稀释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苯乙酮酸甲酯,溶剂为乙酸乙酯,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底层为丙烯酸树脂层;AG功能层4μm,硬度为4H,透光率为88.5%,雾度8.5%,AG面水接触角110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3μm、 Rz=0.5μm、Rt=0.6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0℃、5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40℃、35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5MPa压力下脱泡3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30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3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38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1份、活性稀释剂11份、光引发剂0.9份、抗氧化剂1.1份、非极性溶剂25份;活性稀释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抗氧化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乙二醇单假醚。厚度200μm,pH为7.0。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实施例7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主要组分组成: 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5%,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20%,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5%,2官的活性稀释剂20%,特种树脂5%,光引发剂4%,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流平剂1%,气相二氧化硅8%,溶剂12%。2官活性稀释剂为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溶剂为乙酸丁酯,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底层为聚氨酯树脂层;AG功能层6μm,硬度为6H,透光率为87.5%,雾度14.5%,AG面水接触角110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5μm、 Rz=1.0μm、Rt=1.0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5℃、4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40℃、4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2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5MPa压力下脱泡30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4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38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2份、活性稀释剂14.5份、光引发剂1.2份、抗氧化剂0.4份、非极性溶剂26份;活性稀释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抗氧化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丁酮。厚度200μm,pH为7.0。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实施例8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主要组分组成: 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4%,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9%,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3%,2官的活性稀释剂18%,特种树脂4.5%,光引发剂3%,芳烷基改性硅油流平剂0.7%,气相二氧化硅7%,溶剂20.8%。2官活性稀释剂为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溶剂为乙二醇单假醚,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底层为丙烯酸树脂层;AG功能层2μm,硬度为2H,透光率为88.8%,雾度5.3%,AG面水接触角105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1μm、 Rz=0.1μm、Rt=0.2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5℃、4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40℃、4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2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5MPa压力下脱泡30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4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30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0份、活性稀释剂10份、光引发剂0.1份、抗氧化剂0.2份、非极性溶剂20份;活性稀释剂为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光引发剂为二苯基甲酮,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乙酸丁酯。厚度200μm,pH为6.6。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实施例9
AG功能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主要组分组成: 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2%,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8%,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4%,2官的活性稀释剂16%,特种树脂3%,光引发剂3%,流平剂1%,气相二氧化硅6%,溶剂27 %。2官活性稀释剂为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5%、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5%、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流平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0.4%,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流平剂0.3%,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流平剂0.3%;溶剂为乙酸乙酯18%、乙酸丁酯9%,功能聚酯树脂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功能型树脂UC7412。
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G功能层的原料搅拌均匀后,通过微凹涂布或者条缝式挤压涂布的方式涂布到带有底层的250μm厚PET上面,经20-100℃加热和UV固化制得AG功能层,底层为改性亲水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AG功能层5μm,硬度为5H,透光率为87.8%,雾度9.5%,AG面水接触角111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表面粗糙度范围Ra=0.4μm、 Rz=0.7μm、Rt=0.8μm(参见标准GB3505-2000)。
(2)AG膜边框印刷
在AG膜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3)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制备
所使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125μm,方阻为25Ω/□,纳米银线直径20nm、长径比1000。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烘箱在145℃、40min条件老化缩水,然后通过网版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140℃、40min条件在烘箱中对丝印银浆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进行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通过镭射激光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脱泡机在0.4MPa压力下脱泡20min,绑定机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4)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5MPa压力下脱泡30min,形成TP;
(5)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后,通过脱泡机在0.6MPa压力下脱泡40min,安装背光模组。
贴合光学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环氧丙烯酸树脂40份、聚酯丙烯酸树脂50份、活性稀释剂15份、光引发剂2份、抗氧化剂1份、非极性溶剂35份;活性稀释剂为芳烷基改性硅油,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抗氧化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 –苯并三唑,非极性溶剂为丁酮。厚度600μm,pH为7.3。
按照设备驱动软件进行测试。触控功能优异,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AG膜具备抗摩擦、防指纹等功能,能满足新一代触控电视的要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及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及作出的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其特征在于:AG功能层位于AG膜的上表面,以重量百分比计,AG功能层的原料包括:9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5%-15%,6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10%-20%,2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5%-15%,2官的活性稀释剂10%-20%,功能树脂2.5%-5%,光引发剂1%-4%,流平剂0.3%-1%,消光粉0.5%-8%,剩余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膜的AG功能层,其特征在于:2官活性稀释剂为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乙酮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流平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有机硅类流平剂、聚酯类流平剂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假醚、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消光粉为气相二氧化硅;功能树脂为聚酯树脂。
3.一种AG膜,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是AG功能层、底层、透明基材;所述AG功能层为权利要求1或2的AG功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G膜,其特征在于:透明基材为PET薄膜、CPI、COP或亚克力;底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改性亲水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丙烯酸树脂层;AG功能层厚度为2-6μm,硬度2-6H;PET薄膜的厚度为150-350μm;AG膜的透光率为大于等于87%,雾度5-15%,AG面水接触角≥105º,硬化面耐磨性使用#0000钢丝绒10N的力摩擦20次无摩擦痕。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AG膜在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中的应用。
6.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AG膜、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液晶面板、背光模组组成,AG膜为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AG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与AG膜、液晶面板之间通过光学胶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将纳米银线触控模组和液晶面板贴合在一起所使用的光学胶厚度150-800μm,光学胶是单层或者至少两层,光学胶的pH为6.5-7.5;以重量份计,光学胶包括环氧丙烯酸树脂30-40份、聚酯丙烯酸树脂40-50份、活性稀释剂10-15份、光引发剂0.1-2份、抗氧化剂0.2-1份、非极性溶剂20-35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由上至下依次为,使用纳米银线导电膜制备而成的电容发射层和接收层;蚀刻电容触控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形成电容发射层和电容接收层;发射层和接收层蚀刻在同一纳米银线导电膜相对的两面上,或者发射层和接收层分别蚀刻在不同的纳米银线导电膜上,并且通过光学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厚度为38-188μm,方阻为10-60Ω/□,纳米银线直径10-40nm、长径比500-1500。
11.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AG膜丝印油墨,将AG膜在非AG功能层面丝印油墨边框;
(2)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生产
首先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通过老化缩水,然后在老化缩水后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丝印银浆、银浆烘烤,银浆烘烤好后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上蚀刻电容触控电路、蚀刻电路后的纳米银线导电膜即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的电容的发射层和接收层贴合在一起形成电容触控模组的两个电极,然后脱泡,将FPC绑定到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银浆位置;
(3)丝印边框后的AG膜与纳米银线电容触控模组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然后脱泡机,形成TP;
(4)TP与液晶面板使用光学胶贴合在一起,然后脱泡,安装背光模组。
CN202110796888.4A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6086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6888.4A CN113608637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6888.4A CN113608637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8637A true CN113608637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3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6888.4A Pending CN113608637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86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8371A (zh) * 2021-12-20 2022-03-25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线互联智慧黑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8371A (zh) * 2021-12-20 2022-03-25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线互联智慧黑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9805B (zh) 聚合物镜片上设有触摸传感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67695A (zh) 一种整合型的触控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98381A (zh) 触控面板、应用于触控面板之光学匹配胶及前述制造方法
CN113608637A (zh) 一种ag膜的ag功能层、一种ag膜、一种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31380A (ko) 윈도우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2472601U (zh) 触控装置
CN215679330U (zh) 一种ag膜及包含其的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
CN201594244U (zh) 新型结构触摸窗
CN101694604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04515258U (zh) 一种3d触控显示装置
CN203773526U (zh) 一种圆形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
CN109254702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05788136U (zh) 一种整合型的触控显示器
CN205050572U (zh) 一种防雾耐热手机导电薄膜
CN211742084U (zh) 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设备及智慧黑板
CN205121531U (zh) 一种曲面超薄触摸屏结构
CN108595058B (zh) 一种可触控式触摸屏
CN207764776U (zh) 一种高精度车载导航触摸屏
CN202486750U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202404569U (zh) 一种触摸装置以及具备它的车载全触摸娱乐系统
CN102375642B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触摸终端
CN202422055U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
CN206301131U (zh) 柔性电子纸触摸显示屏
CN205353986U (zh) 一种具有cof胶结构的触摸屏
CN203054806U (zh) 一种可弯折的电阻式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