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8255A -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8255A
CN113608255A CN202110911145.7A CN202110911145A CN113608255A CN 113608255 A CN113608255 A CN 113608255A CN 202110911145 A CN202110911145 A CN 202110911145A CN 113608255 A CN113608255 A CN 113608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module
data
wireless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11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岩
李尧
张宝利
刘丛林
田连辉
顾佳俊
唐华伟
黑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iya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iya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iya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iya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08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82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60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01073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2Transmitting seismic signals to recording or processing apparatus
    • G01V1/223Radioseismic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4Recording seismic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4Recording seismic data
    • G01V1/26Reference-signal-transmitting devices, e.g. indicating moment of firing of sho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系统及终端,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实现过程包括:上位机通信连接无线接入主站,无线接入主站无线连接多台无线采集终端;开机,通过上位机设置采样参数;启动采样,主站进行AD采样,并向终端下发启动采样指令,终端开始进行AD采样;主站读取AD采样结果,在结果超过设定阈值时,主站同时向终端和上位机传送触发完成指令;上位机收到触发完成指令后开始计时,经设定采样时间后,终端完成采样;上位机向接入的终端下发上传数据指令,终端将存储的AD采样数据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解析,并显示各无线采集终端、各通道的波形。本方法的采样数据具有精度高、可回溯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安全,需要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如断层、含水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否则将会导致安全隐患。目前,使用地震波超前探测方法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是探测不良地质体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常是采用主动源(亦称人工震源,如大锤、液压震源、气动震源等)在隧道边墙上激发地震波,由检波器及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地震波信号,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反演,从而反映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其中,该方法最前端的环节即是如何准确、高效、便捷的探测到高质量地震信号数据。
在现有技术中,有的探测系统采用有线方式连接地震信号检波器和采集主机。虽然有线连接的技术相对成熟,但是检波器输出信号为电压型或电流型模拟信号,在长达数十米的长电缆上传输时不可避免的受到隧道施工现场电焊机、施工机械等设备的电磁干扰,造成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的叠加。此外,需要大量施工人员进行布线、收线等操作,施工效率低;且电缆易磨损,造成成本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使用无线数据传输的地震采集系统完成对数据的采集、保存和传输。但现有技术中地震波无线采集系统通常存在的问题有:①采样精度及采样率较低,无法准确还原地震波形;②仅采用单分量检波器,无法获取隧道x/y/z三个方向上的地震波数据;③未考虑触发延迟和多个无线采集终端之间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系统及终端。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无线模块、采样模块、延时消除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CPLD模块的管理及采样数据的读取;
无线模块,用于与无线接入主站、上位机进行无线通信,包括接收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启动采样指令或触发完成指令或接收上位机下发的上传数据指令并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
采样模块,用于在收到启动采样指令或触发完成指令后对检波器输出进行AD采样;
延时消除模块,包括时间记录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其中,时间记录模块,用于记录采样时间Ts和采样回溯时间Tb,并将采样时间Ts减去采样回溯时间Tb,即Tc=Ts-Tb;
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存储区1和存储区2,将无线模块在收到启动采样指令后采样回溯时间Tb时长内的采样数据存储于存储区1,将无线模块整个采样时间Ts内的采样数据存储区2。
当无线模块接收到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启动采样指令后,采样模块进行采样,并将采样数据存储至存储区1,当无线模块接收到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触发完成指令后,停止将AD数据存储至存储区1,并记录此时指针1的位置,此时指针1的位置为当前采样率Sr和采样回溯时间Tb所对应全部4个通道、每个通道4字节数据的字节数N1,即N1=Sr*Tb*4*4;然后开始将AD转换结果存储在存储区2,存储区2为当前采样率Sr和采样时间Ts所对应全部4个通道、每个通道4字节数据的字节数N2,即N2=Sr*Ts*4*4,存储区2在起始处为回溯数据预留出所需的空间N1,数据存储指针2从存储区2的N1处向后移动,当移动到存储区2的末尾处后表示已达到采样时间Ts,无线采集终端停止采样,此时存储区2内存储数据的字节数N3=Sr*Tc*4*4;
根据收到触发指令时指针1的停止位置,将存储区1中长度为N1的数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并拷贝到存储区2的起始处;此时存储区2内的数据为采样回溯时间Tb所对应数据N1与触发后的采样时间Tc所对应数据N3之和,即采样时间Ts对应的数据N2。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包括:
接收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启动采样指令,在收到启动采样指令后对检波器的输出进行AD采样;
将采样的AD数据存储在存储区1中;
接收到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触发完成指令后,停止将AD数据存储至存储区1,并记录此时指针1的位置,然后开始将AD转换结果存储在存储区2;其中存储区2在起始处为回溯数据预留出所需的空间N1,数据存储指针2从存储区2的N1处向后移动;
经过采样时间Ts后停止采样;
根据收到触发指令时指针1的停止位置,将存储区1中长度为N1的数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并拷贝到存储区2的起始处;
接收上位机下发的上传数据指令;
将存储区2的采样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系统,包括上位机、无线接入主站以及多台无线采集终端,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无线接入主站连接,所述无线接入主站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至少一台无线采集终端,所述无线采集终端为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无线采集终端。
所述无线采集终端执行上述无线采集方法。
所述无线采集终端还包括外置于终端保护箱的检波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采样模块、所述CPLD模块、所述无线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时钟模块,用于完成所述检波器的AD采样控制和采样数据存储、无线模块的发送和接收、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管理;所述检波器用于采集x/y/z三个方向的地震波信号,并通过航插方式向所述AD模块传送电流信号;所述采样模块将电流信号转换为串行移位数据,所述CPLD模块将串行移位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进行读取;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无线采集终端提供电源;所述时钟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采样模块提供高精度外部时钟源。
所述采样模块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及AD芯片,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将检波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送入所述AD芯片;所述AD芯片为四通道同步采样AD转换器,第一通道用于转换x轴地震波信号,第二通道用于转换y轴地震波信号,第三通道用于转换z轴地震波信号,第四通道用于转换噪声信号,噪声信号可以在处理数据时消除无线采集终端自身引入的干扰;所述CPLD模块用于将所述采样模块同步输出的四路串行移位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其实现基于一台上位机、一台无线接入主站以及多台无线采集终端,其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S1、上位机通过USB方式通信连接无线接入主站,无线接入主站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至少一台无线采集终端;
步骤S2、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通过上位机设置采样参数,采样参数包括采样率Sr、采样时间Ts、采样回溯时间Tb、触发灵敏度,其中,触发后的采样时间Tc为采样时间Ts减去采样回溯时间Tb,即Tc=Ts-Tb;
步骤S3、启动采样,无线接入主站对固定在人工震源的触发传感器的输出进行AD采样,并向接入的所有无线采集终端下发启动采样指令,所有无线采集终端在收到启动采样指令后对检波器的输出进行AD采样,以保证所有无线采集终端启动采样的同步性;
步骤S4、激发人工震源后,无线接入主站读取触发传感器的AD采样结果,在AD采样结果超过设定的触发阈值时,无线接入主站向所有无线采集终端下发触发完成指令,同时,无线接入主站向上位机上传触发完成指令;
步骤S5、上位机收到触发完成指令后开始计时,经过采样时间Ts后无线采集终端完成采样;
步骤S6、上位机依次向接入的无线采集终端下发上传数据指令,无线采集终端将存储的AD采样数据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解析,并显示各无线采集终端、各通道的波形。
执行步骤S3-步骤S5过程中,在启动采样后、触发完成之前,无线采集终端将AD数据存储在存储区1中,存储区1的大小为当前采样率Sr和采样回溯时间Tb所对应全部4个通道、每个通道4字节数据的字节数N1,即N1=Sr*Tb*4*4;数据存储指针1从存储区1的起始处向后移动,当移动到存储区1的末尾处后再跳转到起始处,即数据在存储区1中循环覆盖。
执行步骤S4过程中,无线接入主站向所有无线采集终端下发触发完成指令,随后,所有无线采集终端接收该触发完成指令,停止将AD数据存储至存储区1,并记录此时指针1的位置,然后开始将AD转换结果存储在存储区2,存储区2为当前采样率Sr和采样时间Ts所对应全部4个通道、每个通道4字节数据的字节数N2,即N2=Sr*Ts*4*4;
存储区2在起始处为回溯数据预留出所需的空间N1,数据存储指针2从存储区2的N1处向后移动,当移动到存储区2的末尾处后表示已达到采样时间Ts,无线采集终端停止采样,此时存储区2内存储数据的字节数N3=Sr*Tc*4*4;
无线采集终端停止采样后,根据收到触发指令时指针1的停止位置,将存储区1中长度为N1的数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并拷贝到存储区2的起始处;此时存储区2内的数据为采样回溯时间Tb所对应数据N1与触发后的采样时间Tc所对应数据N3之和,即采样时间Ts对应的数据N2。
可选的,所涉及无线接入主站包括主站保护箱,内置于主站保护箱的MCU模块一、信号调理模块、无线模块一、USB模块、电源模块一、时钟模块一,外置于主站保护箱的触发传感器;MCU模块一分别连接信号调理模块、无线模块一、USB模块、电源模块一、时钟模块一,用于完成触发传感器的AD采样控制和采样数据存储、无线模块一的发送和接收、USB模块的发送和接收、电源模块一的电源管理;触发传感器用于固定在人工震源上,向信号调理模块发送电流信号;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送入MCU模块一;MCU模块一对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并判定AD数据是否超出设定阈值,在AD数据超出设定阈值时,MCU模块一一方面通过无线模块一向多台无线采集终端下发触发完成指令,另一方面通过USB模块向上位机发送触发完成指令;电源模块一用于为整个无线接入主站提供电源;时钟模块一用于为MCU模块一提供高精度外部时钟源;
无线接入主站还包括SRAM模块一,SRAM模块一用于扩展MCU模块一的内存空间,以存储人工震源触发前及触发后的触发传感器采样数据,SRAM模块一还用于MCU模块一的运行内存。
进一步可选的,所涉及无线采集终端包括终端保护箱,内置于终端保护箱的MCU模块二、AD模块、CPLD模块、无线模块二、电源模块二、时钟模块二,外置于终端保护箱的检波器;MCU模块二分别连接AD模块、CPLD模块、无线模块二、电源模块二、时钟模块二,用于完成检波器的AD采样控制和采样数据存储、无线模块二的发送和接收、电源模块二的电源管理;检波器用于采集x/y/z三个方向的地震波信号,并通过航插方式向AD模块传送电流信号;AD模块将电流信号转换为串行移位数据,CPLD模块将串行移位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并传送至MCU模块二进行读取;电源模块二用于为整个无线采集终端提供电源;时钟模块二用于为MCU模块二和AD模块提供高精度外部时钟源;
无线采集终端还包括SRAM模块二,SRAM模块二又包括存储区1和存储区2,SRAM模块二用于扩展MCU模块二的内存空间,以存储人工震源触发前及触发后的检波器及噪声通道的AD数据,SRAM模块二还用于MCU模块二的运行内存。
进一步可选的,所涉及AD模块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及AD芯片,信号调理电路将检波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送入AD芯片;AD芯片为24位、四通道同步采样AD转换器,第一通道用于转换x轴地震波信号,第二通道用于转换y轴地震波信号,第三通道用于转换z轴地震波信号,第四通道用于转换噪声信号,噪声信号可以在处理数据时消除无线采集终端自身引入的干扰;每个通道除24位AD转换结果之外,还有8位数据校验,即每个通道每次转换输出32位串行移位数据;
CPLD模块用于将AD模块同步输出的四路32位串行移位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优选的,所涉及电源模块一包括数字电路使用的3.3V电源、模拟电路使用的5V电源以及触发传感器使用的24V电源;
电源模块二包括数字电路使用的3.3V电源、模拟电路使用的5V电源以及检波器使用的24V电源;电源模块二采用内置可充电锂电池组供电,可充电锂电池组的电池电压经分压后送入MCU模块二,MCU模块二实时读取电池电压并上传至上位机;在暂时不需要采样时,MCU模块二控制关闭5V电源和24V电源,以延长无线采集终端的待机时间。
优选的,所涉及无线模块一和无线模块二分别采用2.4G射频无线收发芯片;
无线模块一用于与无线采集终端之间进行双向通信,以实现发送控制指令、接收指令响应及地震波采样数据;
无线模块二用于与无线接入主站之间进行双向通信,以实现接收控制指令、发送指令响应及地震波采样数据。
优选的,所涉及无线模块一和无线模块二分别包括射频发送功率放大电路、接收功率放大电路和外置天线。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控制指令及地震波采样数据,无须铺设电缆,无线采集终端的数量及位置可自由布置,能够使所有无线采集终端同步开启采样、同步触发,保证各无线采集终端的时间一致性,具有便于携带和安装、采样精度及采样率高、可适配不同人工震源、同步性好、可回溯触发前的采样数据等特点,可以满足隧道施工环境的要求;
(2)本发明可以采集x/y/z三个方向的地震波信号及一路噪声信号,采样精度为24位、采样率最高支持64kSPS,可以采集到高质量地震波原始信号,并且可利用噪声信号消除无线采集终端自身引入的干扰;
(3)本发明可以回溯无线采集终端触发前的采样数据,消除从人工震源实际触发到无线采集终端接收到触发完成指令之间的信号传输带来的延时,防止丢失数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实现连接框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无线接入主站的结构连接框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无线采集终端的结构连接框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SRAM模块二存储数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信息表示:
1、上位机,2、无线接入主站,3、无线采集终端;
2-1、MCU模块一,2-2、触发传感器,2-3、信号调理模块,2-4、SRAM模块一,
2-5、无线模块一,2-6、USB模块,2-7、电源模块一,2-8、时钟模块一;
3-1、MCU模块二,3-2、检波器,3-3、AD模块,3-4、CPLD模块,
3-5、SRAM模块二,3-6、无线模块二,3-7、电源模块二,3-8、时钟模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其实现基于一台上位机1、一台无线接入主站2以及多台无线采集终端3,上位机1与无线接入主站2通过USB接口连接并通信,无线接入主站2与各无线采集终端3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本实施例中无线采集终端3的数量不超过12台。
上位机1为计算机(通常为笔记本电脑或工控机)和软件的总称,主要功能为:向无线接入主站2和无线采集终端3下发控制指令、接收并处理控制指令的响应、接收并保存地震波采样数据、显示地震波形。
本实施例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其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S1、上位机1通过USB方式通信连接无线接入主站2,无线接入主站2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至少一台无线采集终端3;
步骤S2、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通过上位机1设置采样参数,采样参数包括采样率Sr、采样时间Ts、采样回溯时间Tb、触发灵敏度,通常来说,采样率Sr支持1k、2k、4k、8k、16k、32k、64k,对应的采样间隔分别为1ms、0.5ms、0.25ms、0.125ms、62.5us、31.25us、15.625us;最大可设置的采样时间Ts与采样率Sr成反比,在8k采样率时,采样时间可设置的范围为1~16384ms,通常设置为2的n次方毫秒,例如512ms、1024ms等;采样回溯时间Tb,即无线采集终端3收到触发信号前缓存采样数据的时间,可设置的范围为0~16ms,触发后的采样时间Tc为采样时间Ts减去采样回溯时间Tb,即Tc=Ts-Tb;触发灵敏度可根据不同类型的人工震源或不同使用环境设置为超高、高、中、低、超低五个档位,以保证只有在实际激发时触发传感器2-2才会触发,可以有效避免误触发;
步骤S3、启动采样,无线接入主站2对固定在人工震源的触发传感器2-2的输出进行AD采样,并向接入的所有无线采集终端3下发启动采样指令,所有无线采集终端3在收到启动采样指令后对检波器3-2的输出进行AD采样,以保证所有无线采集终端3启动采样的同步性;
步骤S4、激发人工震源后,无线接入主站2读取触发传感器2-2的AD采样结果,在AD采样结果超过设定的触发阈值时,无线接入主站2向所有无线采集终端3下发触发完成指令,同时,无线接入主站2向上位机1上传触发完成指令;
步骤S5、上位机1收到触发完成指令后开始计时,经过采样时间Ts后无线采集终端3完成采样;
步骤S6、上位机1依次向接入的无线采集终端3下发上传数据指令,无线采集终端3将存储的AD采样数据上传至上位机1,上位机1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解析,并显示各无线采集终端3、各通道的波形。
执行步骤S3-步骤S5过程中,在启动采样后、触发完成之前,无线采集终端3将AD数据存储在存储区1中,存储区1的大小为当前采样率Sr和采样回溯时间Tb所对应全部4个通道、每个通道4字节数据的字节数N1,即N1=Sr*Tb*4*4;数据存储指针1从存储区1的起始处向后移动,当移动到存储区1的末尾处后再跳转到起始处,即数据在存储区1中循环覆盖。
执行步骤S4过程中,无线接入主站2向所有无线采集终端3下发触发完成指令,随后,所有无线采集终端3接收该触发完成指令,停止将AD数据存储至存储区1,并记录此时指针1的位置,然后开始将AD转换结果存储在存储区2,存储区2为当前采样率Sr和采样时间Ts所对应全部4个通道、每个通道4字节数据的字节数N2,即N2=Sr*Ts*4*4;
存储区2在起始处为回溯数据预留出所需的空间N1,数据存储指针2从存储区2的N1处向后移动,当移动到存储区2的末尾处后表示已达到采样时间Ts,无线采集终端停止采样,此时存储区2内存储数据的字节数N3=Sr*Tc*4*4;
无线采集终端3停止采样后,根据收到触发指令时指针1的停止位置,将存储区1中长度为N1的数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并拷贝到存储区2的起始处;此时存储区2内的数据为采样回溯时间Tb所对应数据N1与触发后的采样时间Tc所对应数据N3之和,即采样时间Ts对应的数据N2。
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主站2包括主站保护箱,内置于主站保护箱的MCU模块一2-1、信号调理模块2-3、无线模块一2-5、USB模块2-6、电源模块一2-7、时钟模块一2-8,外置于主站保护箱的触发传感器2-2。MCU模块一2-1分别连接信号调理模块2-3、无线模块一2-5、USB模块2-6、电源模块一2-7、时钟模块一2-8,用于完成触发传感器2-2的AD采样控制和采样数据存储、无线模块一2-5的发送和接收、USB模块2-6的发送和接收、电源模块一2-7的电源管理。触发传感器2-2选用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固定在人工震源上,通过外部电缆及航空插头连接至信号调理模块2-3,并向信号调理模块2-3发送电流信号。信号调理模块2-3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送入MCU模块一2-1。MCU模块一2-1对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并判定AD数据是否超出设定阈值,在AD数据超出设定阈值时,MCU模块一2-1一方面通过无线模块一2-5向多台无线采集终端3下发触发完成指令,另一方面通过USB模块2-6向上位机1发送触发完成指令。电源模块一2-7用于为整个无线接入主站2提供电源,电源模块一2-7包括数字电路使用的3.3V电源、模拟电路使用的5V电源以及触发传感器2-2使用的24V电源。时钟模块一2-8采用温度补偿有源晶振,频率精度优于0.1ppm,用于为MCU模块一2-1提供高精度外部时钟源。
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主站2还包括SRAM模块一2-4,SRAM模块一2-4用于扩展MCU模块一2-1的内存空间,以存储人工震源触发前及触发后的触发传感器2-2采样数据,SRAM模块一2-4还用于MCU模块一2-1的运行内存。
本实施例中,无线采集终端3包括终端保护箱,内置于终端保护箱的MCU模块二3-1、AD模块3-3、CPLD模块3-4、无线模块二3-6、电源模块二3-7、时钟模块二3-8,外置于终端保护箱的检波器3-2。MCU模块二3-1分别连接AD模块3-3、CPLD模块3-4、无线模块二3-6、电源模块二3-7、时钟模块二3-8,用于完成检波器3-2的AD采样控制和采样数据存储、无线模块二3-6的发送和接收、电源模块二3-7的电源管理。检波器3-2选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x/y/z三个方向的地震波信号,并通过外部电缆及航空插头连接至AD模块3-3,向AD模块3-3传送电流信号。AD模块3-3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及AD芯片,信号调理电路将检波器3-2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送入AD芯片;AD芯片为24位、四通道同步采样AD转换器,第一通道用于转换x轴地震波信号,第二通道用于转换y轴地震波信号,第三通道用于转换z轴地震波信号,第四通道用于转换噪声信号,噪声信号可以在处理数据时消除无线采集终端3自身引入的干扰;每个通道除24位AD转换结果之外,还有8位数据校验,即每个通道每次转换输出32位串行移位数据。CPLD模块3-4用于将AD模块3-3同步输出的四路32位串行移位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并传送至MCU模块二3-1进行读取。电源模块二3-7用于为整个无线采集终端3提供电源,包括数字电路使用的3.3V电源、模拟电路使用的5V电源以及检波器3-2使用的24V电源;电源模块二3-7采用内置可充电锂电池组供电,可充电锂电池组的电池电压经分压后送入MCU模块二3-1,MCU模块二3-1实时读取电池电压并上传至上位机1;在暂时不需要采样时,MCU模块二3-1控制关闭5V电源和24V电源,以延长无线采集终端3的待机时间。时钟模块二3-8采用温度补偿有源晶振,频率精度优于0.1ppm,用于为MCU模块二3-1和AD模块3-3提供高精度外部时钟源,以在AD模块3-3采样期间最大限度避免时钟累计误差造成的采样数据不同步。
本实施例中,无线采集终端3还包括SRAM模块二3-5,SRAM模块二3-5又包括存储区1和存储区2,存储区1和存储区2的大小均由MCU模块二3-1动态分配。SRAM模块二3-5用于扩展MCU模块二3-1的内存空间,以存储人工震源触发前及触发后的检波器3-2及噪声通道的AD数据,SRAM模块二3-5还用于MCU模块二3-1的运行内存。
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主站2和无线采集终端3中,无线模块一2-5和无线模块二3-6分别采用2.4G射频无线收发芯片,其中:无线模块一2-5用于与无线采集终端3之间进行双向通信,以实现发送控制指令、接收指令响应及地震波采样数据;无线模块二3-6用于与无线接入主站2之间进行双向通信,以实现接收控制指令、发送指令响应及地震波采样数据。当然,无线模块一2-5和无线模块二3-6还分别包括射频发送功率放大电路、接收功率放大电路和外置天线,用于提高射频发送和接收功率、增加无线通信的通信距离。
需要补充的是,MCU模块二3-1、CPLD模块3-4、SRAM模块二3-5、无线模块二3-6、AD模块3-3的AD芯片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上,AD模块3-3的信号调理电路、电源模块二3-7集成于另一块电路板上,可以有效降低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之间的干扰,还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减小无线采集终端3的终端保护箱设计尺寸。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的步骤。
综上可知,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具有便于携带和安装、采样精度及采样率高、可适配不同人工震源、同步性好、可回溯触发前的采样数据等特点,可以满足隧道施工环境的要求。
以上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技术内容。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出的任何改进和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无线模块、采样模块、延时消除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CPLD模块的管理及采样数据的读取;
无线模块,用于与无线接入主站、上位机进行无线通信,包括接收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启动采样指令或触发完成指令或接收上位机下发的上传数据指令并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
采样模块,用于在收到启动采样指令或触发完成指令后对检波器输出进行AD采样;
延时消除模块,包括时间记录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其中,时间记录模块,用于记录采样时间Ts和采样回溯时间Tb,并将采样时间Ts减去采样回溯时间Tb,即Tc=Ts-Tb;
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存储区1和存储区2,将无线模块在收到启动采样指令后采样回溯时间Tb时长内的采样数据存储于存储区1,将无线模块整个采样时间Ts内的采样数据存储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无线模块接收到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启动采样指令后,采样模块进行采样,并将采样数据存储至存储区1,当无线模块接收到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触发完成指令后,停止将AD数据存储至存储区1,并记录此时指针1的位置,此时指针1的位置为当前采样率Sr和采样回溯时间Tb所对应全部4个通道、每个通道4字节数据的字节数N1,即N1=Sr*Tb*4*4;然后开始将AD转换结果存储在存储区2,存储区2为当前采样率Sr和采样时间Ts所对应全部4个通道、每个通道4字节数据的字节数N2,即N2=Sr*Ts*4*4,存储区2在起始处为回溯数据预留出所需的空间N1,数据存储指针2从存储区2的N1处向后移动,当移动到存储区2的末尾处后表示已达到采样时间Ts,无线采集终端停止采样,此时存储区2内存储数据的字节数N3=Sr*Tc*4*4;
根据收到触发指令时指针1的停止位置,将存储区1中长度为N1的数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并拷贝到存储区2的起始处;此时存储区2内的数据为采样回溯时间Tb所对应数据N1与触发后的采样时间Tc所对应数据N3之和,即采样时间Ts对应的数据N2。
3.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启动采样指令,在收到启动采样指令后对检波器的输出进行AD采样;
将采样的AD数据存储在存储区1中;
接收到无线接入主站下发的触发完成指令后,停止将AD数据存储至存储区1,并记录此时指针1的位置,然后开始将AD转换结果存储在存储区2;其中存储区2在起始处为回溯数据预留出所需的空间N1,数据存储指针2从存储区2的N1处向后移动;
经过采样时间Ts后停止采样;
根据收到触发指令时指针1的停止位置,将存储区1中长度为N1的数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并拷贝到存储区2的起始处;
接收上位机下发的上传数据指令;
将存储区2的采样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4.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无线接入主站以及多台无线采集终端,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无线接入主站连接,所述无线接入主站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至少一台无线采集终端,所述无线采集终端为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无线采集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系统,所述无线采集终端执行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采集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采集终端还包括外置于终端保护箱的检波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采样模块、所述CPLD模块、所述无线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时钟模块,用于完成所述检波器的AD采样控制和采样数据存储、无线模块的发送和接收、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管理;所述检波器用于采集x/y/z三个方向的地震波信号,并通过航插方式向所述AD模块传送电流信号;所述采样模块将电流信号转换为串行移位数据,所述CPLD模块将串行移位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进行读取;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无线采集终端提供电源;所述时钟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采样模块提供高精度外部时钟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及AD芯片,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将检波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送入所述AD芯片;所述AD芯片为四通道同步采样AD转换器,第一通道用于转换x轴地震波信号,第二通道用于转换y轴地震波信号,第三通道用于转换z轴地震波信号,第四通道用于转换噪声信号,噪声信号可以在处理数据时消除无线采集终端自身引入的干扰;所述CPLD模块用于将所述采样模块同步输出的四路串行移位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11145.7A 2021-04-12 2021-08-06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Pending CN113608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36013 WO2023010737A1 (zh) 2021-04-12 2021-12-07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78717 2021-04-12
CN202120737871 2021-04-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8255A true CN113608255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0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1145.7A Pending CN113608255A (zh) 2021-04-12 2021-08-06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8255A (zh)
WO (1) WO202301073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737A1 (zh) * 2021-04-12 2023-02-09 山东智岩探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17689A1 (en) * 2016-07-15 2018-01-18 Nomis Seismographs, LLC Sensor system for a seismograph
CN107346032A (zh) * 2017-06-21 2017-11-14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控传加速度传感器的隧道超前预报系统及方法
CN107843918B (zh) * 2017-12-15 2024-01-26 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负延时功能的地震勘探仪及其数据采集方法
CN110554430A (zh) * 2019-09-10 2019-12-10 山东知微智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数据无线采集节点的ad转换与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10907986B (zh) * 2019-11-11 2022-07-19 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地震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08255A (zh) * 2021-04-12 2021-11-05 山东智岩探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737A1 (zh) * 2021-04-12 2023-02-09 山东智岩探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0737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6813B (zh) 无线遥测存储式地震仪系统
CN108761522B (zh) 搭载于隧道掘进机上的地震波超前探测系统及方法
CN201796490U (zh) 一种地层深部位移自动监测系统
CN105137477A (zh) 一种多功能的无线数据传输地震波勘探仪
CN104749636A (zh) 分布式槽波地震勘探系统及其勘探方法
CN102353983A (zh) 便携式山地无线地震勘测系统
CN113608255A (zh) 一种隧道主动源地震波无线采集、终端、系统、方法及介质
CN107478326A (zh) 一种多通道可听噪声同步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8761524B (zh) 一种便携式隧道地震波超前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2768364A (zh) 组合了无线和无缆功能的地震采集站
CN102628355B (zh) 基于同步技术的无缆钻孔测斜仪及其同步测斜方法
CN114252909A (zh) 一种搭载式激发极化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刀盘接线盒
CN202166747U (zh) 便携式山地无线地震勘测系统
CN103998714A (zh) 井下可视化方法
CN102628958B (zh) 有线、无线和无缆三合一数字地震仪
CN102466814B (zh) 无线遥测地震仪系统
CN203337830U (zh) 一种以掌子面放炮为震源的监测装置
CN210038183U (zh) 一种槽波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CN219512419U (zh) 一种多节点被动源地震勘探装置
CN116626748A (zh) 一种节点式地震仪
CN110554430A (zh) 地震勘探数据无线采集节点的ad转换与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4950328A (zh) 分布式槽波地震数据采集记录仪及其记录方法
JP2007188299A (ja) 多点計測システム及び多点計測方法
CN111476985A (zh) 一种高速高频冲击波超压数据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203299399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连续振动信号自动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