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7920B - 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7920B
CN113607920B CN202110868898.4A CN202110868898A CN113607920B CN 113607920 B CN113607920 B CN 113607920B CN 202110868898 A CN202110868898 A CN 202110868898A CN 113607920 B CN113607920 B CN 113607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ma
re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determining
str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88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7920A (zh
Inventor
张向涛
吴琼玲
肖张波
李敏
赵庆
阙晓铭
鲜本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1108688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7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7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7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7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7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4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geolog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根据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确定受改造地层的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根据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进行三维解释,确定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根据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通过建立参数定量表征岩浆底辟作用对沉积盆地地层的改造强度,为定量分析恢复古地理格局(原型盆地)、重建沉积盆地演化历史,明确改造强度差异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盆地分析技术领域中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背景技术
沉积盆地是油气等沉积矿产聚集的主要场所,盆地类型不同构造演化阶段不同。岩浆活动依据是否喷出地表可以分为喷出地表的火山作用与侵入岩层的底辟作用,岩浆底辟作用对地层的活动及分布具有一定改造作用,进而影响充填地层的形态和盆地结构。岩浆底辟作用由于期次、活动强度、发育部位的不同,其对盆地地层结构与充填地层的改造强度存在差异。
目前岩浆底辟作用对沉积盆地改造强度的表征处于定性描述阶段,集中于分岩浆活动期次开展岩浆底辟对盆地结构、地层构造样式等改造类型的研究,缺乏参数指标定量表征岩浆底辟发育部位与底辟活动对沉积地层及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进而影响后续对盆地演化与古地理格局恢复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改造强度的定量分析实验装置与方法,通过建立参数定量表征岩浆底辟作用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为定量分析盆地演化与恢复古地理格局,明确改造强度差异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包括: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根据所述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确定所述受改造地层的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
根据所述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进行三维解释,确定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
根据所述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根据所述改造强度参数确定岩浆底辟作用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分析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实验装置,包括:
沉积盆地沙箱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受伸展作用、挤压作用、走滑作用下沉积盆地的沙箱模型;
塑性岩浆注入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岩浆规模、流变性质模拟实际研究地区岩浆底辟的过程;
动力装置模块,用于根据沉积盆地力学背景、构造演化及岩浆底辟规模及速率,为沉积盆地中岩浆底辟作用的发生提供动力来源;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岩浆底辟过程的变形图像及变形参数采集,根据所述变形图像和变形参数对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进行确定,使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受改造地层;根据受改造地层的形态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根据受改造地层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确定改造参数;根据改造参数分析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实现通过建立参数定量表征岩浆底辟作用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为定量分析盆地演化与恢复古地理格局,明确改造强度差异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原始地层形态和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地层形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根据受改造地层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确定改造参数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岩浆底辟改造强度定量表征的实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定量分析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实验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受改造地层。其中,三维地震数据是指按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设计要求将一定数量的激发点和接收点以面积方式布设,并在面上进行地震数据采集的结果。通过三维地震数据可以对沉积盆地的剖面结构进行准确描述,根据三维地震数据可以得到层位结构以及岩浆的分布位置。在岩浆的分布位置进行钻井,得到钻井数据,通过钻井数据可以对岩浆底辟作用对地层的改造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确定。
受改造地层是指在岩浆底辟作用影响下,形态被改造的地层。如图2所示为原始地层形态和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地层形态的示意图,图2中的A部分表示未受到岩浆底辟作用影响的原始地层形态,其中的黑粗线表示地层;图2中的B部分、C部分和D部分中的箭头表示岩浆底辟作用,可以看出在岩浆底辟的不同作用影响下,该地层的形态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改造。在岩浆底辟作用影响下,形态发生改造的地层为受改造地层。
具体的,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底辟型岩浆的分布位置,并确定受各底辟型岩浆影响下的受改造地层位置,以及原始位置和现今改造位置。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包括: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底辟型岩浆的分布数据和地层层位数据;
根据分布数据和地层层位数据确定各底辟型岩浆与地层层位的配置关系;
根据各底辟型岩浆与地层层位的配置关系,确定不同地区各底辟型岩浆的同期岩浆活动及同一地区不同期岩浆活动对沉积盆地的改造,确定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底辟型岩浆的分布数据和地层层位数据;根据各底辟型岩浆与地层层位的配置关系,确定各底辟型岩浆的活动期次,并确定受单期次底辟型岩浆底辟作用的受改造地层。具体的,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各底辟型岩浆的分布位置数据,以及沉积盆地的地层层位发育数据。根据各底辟型岩浆与地层发育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各底辟型岩浆的活动期次,例如,根据各底辟型岩浆是在地层的发育前还是发后形成的,对活动期次进行划分,活动期次用于描述岩浆的活动时间范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的准确性,对单一期次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进行分析,即对同一活动时间范围内被改造的受改造地层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底辟型岩浆的分布数据和地层层位数据,包括: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对沉积盆地进行构造解释和层位解释,得到地层层位数据;根据钻井数据中岩浆发育信息与地震反射特征,得到底辟型岩浆的分布数据。
具体的,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在高密度网格控制下(具体密度大小根据具体工区设置,在此不作限定)逐条剖面开展现今构造与层位解释;结合钻井资料中岩浆发育情况与地震反射特征,井震结合刻画底辟型岩浆分布。
步骤102、根据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确定受改造地层的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
由于需要定量表征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地层的改造强度,因此需要建立特征参数指标对地层进行表征。根据受改造地层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确定改造参数,从现今改造后的结果和假设未改造的结果对该地层的改造进行表征。示例性的,由于岩浆底辟部位存在差异,建立特征参数指标对地层分布及改造面积进行表征;由于岩浆底辟活动强弱对断裂体系改造规模存在差异,建立特征参数指标对岩浆隆升高度与改造体积进行表征,所建立的特征参数指标即为改造参数,通过改造参数从多方面对改造规模进行表征。
改造参数包括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步骤102,包括:
确定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初始改造位置,为改造原点;
根据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改造的地层趋势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
确定受改造地层的现今位置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相交位置,为改造终点;
根据改造原点和改造终点确定改造范围。
根据受改造地层的地层形态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由于受改造地层的地层形态受到了岩浆底辟作用的影响,因此原始地层形态发生变化,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即是确定在未受到岩浆底辟作用该地层的原始发育形态。示例性的,若受改造地层的现今改造后地层形态如图2所示中的右半部分,则需要根据现今改造后的地层面形态确定原始地层形态,即根据图2中右半部分确定其对应的左半部分的原始地层形态,由于原始地层形态是假设未受到岩浆底辟作用下的发育结果,因此属于虚拟面,称之为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
根据受改造地层的地层形态采用趋势法延伸地层面进行断面虚拟解释,得到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具体的,定义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初始改造位置为改造原点,从改造原点开始根据改造原点前的地层形态采用趋势法延伸地层面进行断面虚拟解释,得到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
具体的,在岩浆底辟区域逐条剖面定义地层初始改造部位为改造原点,采用趋势法延伸地层面进行断面虚拟解释;定义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与现今改造后的受改造地层面交点为改造终点,进而明确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平面范围为改造平面展布。
步骤103、根据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进行三维解释,确定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步骤103,包括:
根据受改造地层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确定最大改造高差;
根据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平面范围确定改造面积。
在确定改造原点和改造终点后,对测量剖面进行时深转换,测量现今受改造地层到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垂直距离,取最大改造高差为最大改造高差;改造原点到改造终点位移为改造范围,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平面范围即改造面积参数。示例性的,逐条剖面测量改造部位至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垂直距离,取最大改造高差为改造高度参数;测量改造原点至改造终点位移为改造范围;测量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平面范围即改造面积参数。如图3所示为根据受改造地层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确定改造参数的示意图,其中,O表示改造原点,O’表示改造终点,L表示改造范围,H表示最大改造高差。
步骤104、根据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由于改造参数可以从多方面对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规模进行表征,因此通过对改造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定量表征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示例性的,根据改造参数对沉积盆地中单一期次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断裂体系的改造强度进行定量比较并表征。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步骤104,包括:
根据改造面积和最大改造高差之积确定岩浆改造体积参数;
根据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范围之比确定岩浆底辟峰度参数;
综合岩浆改造体积参数和岩浆底辟峰度参数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由改造面积参数与改造高差参数通过体积法确定岩浆改造体积参数,由最大改造高差/改造范围确定岩浆底辟形态,定量评价了单一期次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断裂体系改造强度。示例性的,改造体积参数V=改造面积参数S*改造高差参数H,H/L=最大改造高差H/改造范围L。H/L表征岩浆底辟形态,综合改造面积,隆升高度与改造体积定量评价沉积盆地断裂体系岩浆底辟改造强度。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钻井资料,分析了底辟型岩浆活动期次,明确了底辟范围,通过建立参数指标定量表征单一期次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断裂体系改造强度。
如图4所示为岩浆底辟改造强度定量表征的实例示意图,从图4中两个实例可以看出,L表示改造范围,H表示最大改造高差,箭头表示岩浆底辟作用,虚线表示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实线表示现今改造后的受改造地层。岩浆底辟可使地层发生明显的错断或不发生错断的挠曲,其隆升高度与改造面积因底辟活动强弱而存在差异。当改造体积参数V相同时,可存在高隆升低面积的岩浆底辟作用,或大面积底辟但隆升高度较低的岩浆底辟作用,因此在确定改造体积参数V的同时还需结合H/L参数表征底辟形态,提高对底辟形态表征的全面性,为恢复盆地格局,古地貌起伏形态提供依据。如图4中的上半部分的实例为高隆升低面积的岩浆底辟作用,下半部分的实例为大面积底辟但隆升高度较低的岩浆底辟作用。
步骤105、根据改造强度参数确定岩浆底辟作用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分析结果。
如图3中所示,改造强度定量分析方法包括:(1)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利用岩浆底辟引起的地层变形现象,确定二维剖面上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改造作用形成的受改造地层改造原点(O)、改造终点(O’)和改造范围(L),借助未改造区受改造地层趋势分析,明确受改造地层原始位置虚拟面;(2)利用三维地震工区,完成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三维解释与成图,测量改造受改造地层变形最高点与垂直改造原点(O)和改造终点(O’)连线(OO’)垂直、到受改造地层原始界面的垂直距离,落实各二维剖面最大改造高差(H),结合改造范围(L)计算改造面积(S),受改造地层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3)根据受改造地层标志层及其原始位置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形态差异和三维地震资料及时深转换,计算确定沉积盆地改造强度参数:改造总体积V和岩浆底辟峰度(H/L);(4)根据上述改造参数分析,完成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岩浆底辟作用改造强度定量评价受改造地层。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受改造地层;根据受改造地层的地层形态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根据受改造地层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确定改造参数;根据改造参数分析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实现通过建立参数定量表征岩浆底辟作用对沉积盆地断裂体系的改造强度,为定量分析盆地演化与恢复古地理格局,明确改造强度差异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实验装置,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实验定量分析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断裂体系的改造强度的情况。该实验装置包括:
沉积盆地沙箱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受伸展作用、挤压作用、走滑作用下沉积盆地的沙箱模型;
塑性岩浆注入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岩浆规模、流变性质模拟实际研究地区岩浆底辟的过程;
动力装置模块,用于根据沉积盆地力学背景、构造演化及岩浆底辟规模及速率,为沉积盆地中岩浆底辟作用的发生提供动力来源;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岩浆底辟过程的变形图像及变形参数采集,根据所述变形图像和变形参数对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进行确定,使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
可选的,沉积盆地沙箱模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不同动力机制下沉积盆地中不同部位的沉积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初始改造位置和改造终点,并建立正地层、逆地层及走滑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改造下的改造原点和改造终点发育样式;
确定不同类型沉积盆地或不同构造样式下沉积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改造强度的计算模型。
可选的,塑性岩浆注入模拟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不同岩浆规模的岩浆底辟作用改造下改造原点、改造终点改造范围差异及表征方法。
可选的,图像采集模块,具体用于:
为确定不同类型沉积盆地、不同类型岩浆底辟作用改造下沉积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改造强度的确定提供参数。
实施例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分析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断裂体系的改造强度的情况。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地层位置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改造参数确定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确定所述受改造地层的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
三维解释模块530,用于根据所述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进行三维解释,确定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
改造强度参数确定模块540,用于根据所述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改造强度分析模块550,用于根据所述改造强度参数确定岩浆底辟作用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分析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受改造地层;根据受改造地层的地层形态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根据受改造地层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确定改造参数;根据改造参数分析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实现通过建立参数定量表征岩浆底辟作用对沉积盆地断裂体系的改造强度,为定量分析盆地演化与恢复古地理格局,明确改造强度差异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可选的,改造参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初始改造位置,为改造原点;
根据所述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改造的地层趋势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
确定所述受改造地层的现今位置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相交位置,为改造终点;
根据所述改造原点和所述改造终点确定改造范围。
可选的,三维解释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受改造地层和所述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确定最大改造高差;
根据所述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平面范围确定改造面积。
可选的,改造强度参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改造面积和所述最大改造高差之积确定岩浆改造体积参数;
根据所述最大改造高差和所述改造范围之比确定岩浆底辟峰度参数;
综合所述岩浆改造体积参数和所述岩浆底辟峰度参数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可选的,地层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底辟型岩浆的分布数据和地层层位数据;
根据所述分布数据和地层层位数据确定各底辟型岩浆与地层层位的配置关系;
根据各底辟型岩浆与地层层位的配置关系,确定不同地区各底辟型岩浆的同期岩浆活动及同一地区不同期岩浆活动对沉积盆地的改造,确定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具备执行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12的框图。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装置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装置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装置总线或者存储装置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装置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装置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装置(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装置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装置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6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装置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包括: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根据所述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确定所述受改造地层的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
根据所述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进行三维解释,确定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
根据所述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根据所述改造强度参数确定岩浆底辟作用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分析结果。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包括: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根据所述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确定所述受改造地层的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
根据所述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进行三维解释,确定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
根据所述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根据所述改造强度参数确定岩浆底辟作用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分析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其特征包括: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根据所述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确定所述受改造地层的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包括:确定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初始改造位置,为改造原点;根据所述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改造的地层趋势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确定所述受改造地层的现今位置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相交位置,为改造终点;根据所述改造原点和所述改造终点确定改造范围;
根据所述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进行三维解释,确定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
根据所述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包括:根据所述改造面积和所述最大改造高差之积确定岩浆改造体积参数;根据所述最大改造高差和所述改造范围之比确定岩浆底辟峰度参数;综合所述岩浆改造体积参数和所述岩浆底辟峰度参数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根据所述改造强度参数确定岩浆底辟作用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沉积盆地的改造强度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改造原点、改造终点和改造范围进行三维解释,确定最大改造高差和改造面积,包括:
根据所述受改造地层和所述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确定最大改造高差;
根据所述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平面范围确定改造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沉积盆地中受岩浆底辟作用下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包括:
根据沉积盆地的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数据,确定底辟型岩浆的分布数据和地层层位数据;
根据所述分布数据和地层层位数据确定各底辟型岩浆与地层层位的配置关系;
根据各底辟型岩浆与地层层位的配置关系,确定不同地区各底辟型岩浆的同期岩浆活动及同一地区不同期岩浆活动对沉积盆地的改造,确定受改造地层的原始位置和现今位置。
4.一种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积盆地沙箱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受伸展作用、挤压作用、走滑作用下沉积盆地的沙箱模型;
塑性岩浆注入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岩浆规模、流变性质模拟实际研究地区岩浆底辟的过程;
动力装置模块,用于根据沉积盆地力学背景、构造演化及岩浆底辟规模及速率,为沉积盆地中岩浆底辟作用的发生提供动力来源;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岩浆底辟过程的变形图像及变形参数采集,根据所述变形图像和变形参数对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进行确定,使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
改造参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初始改造位置,为改造原点;根据所述受改造地层受岩浆底辟改造的地层趋势确定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确定所述受改造地层的现今位置和原始地层位置虚拟面的相交位置,为改造终点;
改造强度参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改造面积和所述最大改造高差之积确定岩浆改造体积参数;根据所述最大改造高差和所述改造范围之比确定岩浆底辟峰度参数;综合所述岩浆改造体积参数和所述岩浆底辟峰度参数确定沉积盆地受岩浆底辟作用的改造强度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沉积盆地沙箱模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不同动力机制下沉积盆地中不同部位的沉积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的初始改造位置和改造终点,并建立正地层、逆地层及走滑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改造下的改造原点和改造终点发育样式;
确定不同类型沉积盆地或不同构造样式下沉积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改造强度的计算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塑性岩浆注入模拟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不同岩浆规模的岩浆底辟作用改造下改造原点、改造终点改造范围差异及表征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图像采集模块,具体用于:
为确定不同类型沉积盆地、不同类型岩浆底辟作用改造下沉积地层受岩浆底辟作用改造强度的确定提供参数。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
CN202110868898.4A 2021-07-30 2021-07-30 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Active CN113607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8898.4A CN113607920B (zh) 2021-07-30 2021-07-30 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8898.4A CN113607920B (zh) 2021-07-30 2021-07-30 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7920A CN113607920A (zh) 2021-11-05
CN113607920B true CN113607920B (zh) 2023-10-24

Family

ID=7830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8898.4A Active CN113607920B (zh) 2021-07-30 2021-07-30 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792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3772A (zh) * 2016-08-31 2017-02-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去底辟原始地层厚度恢复方法
CN107015290A (zh) * 2017-03-13 2017-08-04 西北大学 一种改造型断陷盆地原始沉积面貌恢复的方法
CN107884549A (zh) * 2017-11-20 2018-04-06 东北石油大学 模拟地层变形构造特征的砂箱物理实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CN110794474A (zh) * 2018-08-02 2020-02-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浆底辟与伸展作用叠合的模拟装置及分析方法
CN111766630A (zh) * 2020-07-02 2020-10-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盆地古地貌的恢复方法
CN11178163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近海底水合物储层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2233524A (zh) * 2020-10-27 2021-01-15 东北石油大学 模拟不同构造类型复合底辟作用的实验装置以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3772A (zh) * 2016-08-31 2017-02-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去底辟原始地层厚度恢复方法
CN107015290A (zh) * 2017-03-13 2017-08-04 西北大学 一种改造型断陷盆地原始沉积面貌恢复的方法
CN107884549A (zh) * 2017-11-20 2018-04-06 东北石油大学 模拟地层变形构造特征的砂箱物理实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CN110794474A (zh) * 2018-08-02 2020-02-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浆底辟与伸展作用叠合的模拟装置及分析方法
CN11178163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近海底水合物储层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1766630A (zh) * 2020-07-02 2020-10-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盆地古地貌的恢复方法
CN112233524A (zh) * 2020-10-27 2021-01-15 东北石油大学 模拟不同构造类型复合底辟作用的实验装置以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幕式裂陷控洼背景下的烃源岩分布及岩浆改造;高阳东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第第41卷卷(第第3期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7920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mall et al. The SCEC unified community velocity model software framework
Wilson et al. From outcrop to flow simulation: Constructing discrete fracture models from a LIDAR survey
WO2020123084A1 (en) Machine learning-augmented geophysical inversion
US10385658B2 (en) In-situ wellbore, core and cuttings information system
AU2015390914A1 (en) Fracture-size-correlated aperture mapping for localized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determination
CN111339691A (zh) 一种基于voxler软件的智慧岩土工程参数三维分析与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1783304A (zh) 矿山的仿真分析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3024B (zh) 基于地层记录沉降反演被动陆缘地壳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016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ologic surface reconstruction using implicit functions
US2019020446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in a Subsurface Region
Ameen Fractography: fracture topography as a tool in fracture mechanics and stress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CN113607920B (zh) 岩浆底辟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分析方法、实验装置和介质
CN115758792A (zh) 一种基于数字数值一体化的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及装置
US9213117B2 (en) Dip seismic attributes
US20090043549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products for seismic ray tracing
CN111025393B (zh) 针对含薄煤层地层的储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yret Morphodynamics and geometry of channels, turbidites, and bedforms
Tesfamariam Comparing discountinuity surface roughness derived from 3D terrestrial laser scan data with traditional Field-based methods
Berg Methods for Estimating Fracture Abundance and Size From Borehole Observations (includes associated erratum)
CN109100802A (zh)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1899150B2 (en) Velocity model for sediment-basement interface using seismic and potential fields data
RU2563862C2 (ru) Атрибут напряжения в горных породах
CN103154931B (zh) 计算缺省3d变差函数模型的系统和方法
CN116400403A (zh) 储层物性参数直接反演方法及相关设备
Liang et al. A Workflow for Interpretation of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Digital Outcrop Models: A Case Study on Ebian XianFeng Profile in Sichuan Bas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