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7214B -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7214B
CN113607214B CN202110883801.7A CN202110883801A CN113607214B CN 113607214 B CN113607214 B CN 113607214B CN 202110883801 A CN202110883801 A CN 202110883801A CN 113607214 B CN113607214 B CN 1136072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determining
metal
coil
prob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38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7214A (zh
Inventor
毛雪飞
王霜
陈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1108838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7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7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7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7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7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7/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G01B7/1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using magnetic means, e.g. by measuring change of reluct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根据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的交点确定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根据不同金属管道参数对应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和上述对应关系确定管道厚度和电导率。本发明能够降低提离噪声和线圈偏转误差的影响,实现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同时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的无损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管道承担着工业生产中的运输功能,在化工、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管道参数的在线检测是保障工业生产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涡流检测技术是以电磁感应定律为理论基础,当被测金属试件处于时变磁场中时,试件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二次磁场又会反作用于原磁场,二次磁场蕴含着被测金属试件的信息,通过对二次磁场信息处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被测试件的信息。相比于其他检测方法,涡流检测由于其非接触性、高灵敏度、高效率特点常用管道参数的无损检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离和线圈偏转是影响涡流检测精度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提离噪声和线圈偏转误差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降低提离噪声和线圈偏转误差的影响,实现管道厚度和电导率参数的同时测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包括:
将金属管道外放置探头线圈,并获取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所述探头线圈参数包括:探头线圈的内半径、外半径、高度以及匝数;所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包括:垂直距离、水平旋转角以及垂直仰角;所述垂直距离为探头线圈的中心到金属管道的中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金属管道参数包括:金属管道内半径、外半径、电导率以及相对磁导率;所述垂直仰角为探头线圈的圆柱中心横截面的法向矢量与金属管道的管道轴线的夹角;
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并根据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所述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以频率为横坐标,以相对阻抗增量的虚部为纵坐标;
获取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并根据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的交点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
确定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
根据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并对关系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根据不同金属管道参数对应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所述金属管道厚度为金属管道外半径减金属管道内半径;
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
可选地,所述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21
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
其中,ΔZ为阻抗增量,ω为角频率,Decm为相关系数,Csm为探头线圈系数,为复数,μ0为空气磁导率,I为探头线圈内通过电流的幅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之后还包括:
对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线圈相对阻抗增量;所述无量纲化处理以空气中线圈的自感抗为归一化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具体包括:
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
根据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
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截距和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电导率。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将金属管道外放置探头线圈,并获取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所述探头线圈参数包括:探头线圈的内半径、外半径、高度以及匝数;所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包括:垂直距离、水平旋转角以及垂直仰角;所述垂直距离为探头线圈的中心到金属管道的中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金属管道参数包括:金属管道内半径、外半径、电导率以及相对磁导率;所述垂直仰角为探头线圈的圆柱中心横截面的法向矢量与金属管道的管道轴线的夹角;
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并根据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所述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以频率为横坐标,以相对阻抗增量的虚部为纵坐标;
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并根据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的交点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
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
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并对关系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对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金属管道参数对应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所述金属管道厚度为金属管道外半径减金属管道内半径;
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
可选地,所述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相对阻抗增量确定单元,用于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41
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
其中,ΔZ为阻抗增量,ω为角频率,Decm为相关系数,Csm为探头线圈系数,j为复数,μ0为空气磁导率,I为探头线圈内通过电流的幅值。
可选地,还包括:
无量纲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线圈相对阻抗增量;所述无量纲化处理以空气中线圈的自感抗为归一化因子。
可选地,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管道厚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
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
电导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截距和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电导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利用放置式线圈金属管道涡流场的线圈相对阻抗增量解析解,对多个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进行计算,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的拟合直线,利用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信息,根据管道参数与拟合直线斜率、截距信息的对应关系,实现金属管道厚度、电导率参数的高精度测量。仰角交叉点几乎不受垂直仰角变化的影响,可以降低线圈偏转造成的测量误差;管道厚度与曲线斜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便于工程实现。并且若仅需要测量管道厚度,本发明只需要确定距离间隔,可以降低提离噪声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金属管道外任意放置探头线圈的三维视图和俯视图;
图3为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示意图;
图4为垂直仰角为0°、30°、70°和90°时,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虚部的仿真计算图;
图5为垂直仰角为0°和90°时,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的线性拟合结果示意图;
图6为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7为管道厚度一定时,不同金属管道电导率对应的线圈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拟合曲线示意图;
图8为管道厚度一定时,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降低提离噪声和线圈偏转误差的影响,实现管道厚度和电导率参数的同时测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原理是:基于管道外任意放置线圈涡流场解析解的仿真计算,发现几乎不受线圈垂直仰角变化影响的线圈仰角交叉点。仰角交叉点的横坐标随管道参数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因此仰角交叉点可以作为表征管道参数的特征信号用于管道的无损检测。计算发现,在管道参数和探头线圈参数确定的情况下,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线圈仰角交叉点频率与垂直距离呈指数关系,即仰角交叉点频率的对数与垂直距离呈线性关系。改变管道参数,观察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垂直距离拟合直线的变化,发现:电导率不改变拟合直线的斜率,但是斜率受管道厚度的影响,且二者的线性度很高;在管道厚度确定时,拟合直线的截距随电导率的增大而减小,截距与电导率一一对应。因此,选择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垂直距离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作为管道参数涡流检测的特征量,提出一种同时检测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方法。由斜率和管道厚度的线性关系式测量管道厚度,然后由截距与电导率的关系确定待测管道的电导率。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包括:
S101,将金属管道外放置探头线圈,并获取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所述探头线圈参数包括:探头线圈的内半径、外半径、高度以及匝数;所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包括:垂直距离、水平旋转角以及垂直仰角;所述垂直距离为探头线圈的中心到金属管道的中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金属管道参数包括:金属管道内半径、外半径、电导率以及相对磁导率;所述垂直仰角为探头线圈的圆柱中心横截面的法向矢量与金属管道的管道轴线的夹角;
S102,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并根据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所述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以频率为横坐标,以相对阻抗增量的虚部为纵坐标;
S102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71
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
其中,ΔZ为阻抗增量,ω为角频率,Decm为相关系数,Csm为探头线圈系数,j为复数,μ0为空气磁导率,I为探头线圈内通过电流的幅值。
选择固定的垂直仰角θ1、θ2,设定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线圈半径)和电导率参数的初始值,探头线圈中心到金属管道中轴线的垂直距离为d1
把探头线圈参数(线圈内半径rei、外半径reo、高度h、匝数N)带入公式(1)计算线圈区域所在的积分,然后配合位置参数(垂直距离d、水平旋转角ψc、垂直仰角θc)、角频率ω通过公式(2)计算线圈系数Csm,再把管道参数(管道内半径ri、外半径ro、电导率σ、相对磁导率μr)带入公式(4)~(20),得到相关系数Decm,最后Csm和Decm带入线圈阻抗增量解析式(3),计算得到线圈在ψc=0,θc=θ1时的线圈阻抗增量,以空气中线圈的自感抗ωL0为归一化因子,对阻抗增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线圈相对阻抗增量;
改变频率,计算不同频率下,线圈垂直仰角为θ1时线圈相对阻抗增量;
以频率为横坐标,线圈相对阻抗增量虚部为纵坐标绘制垂直仰角为θ1时,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
其中,公式(1)~(20)如下: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1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2
其中,Gn是线圈所在区域的积分;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3
是线圈匝数密度;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4
是连带勒让德函数;Im,Km分别表示m阶第一类修正贝塞尔函数和m阶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sinθ0=x0/r0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5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6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7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8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9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810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91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92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93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94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95
J=I′mkri)-QI′mkro) (13)
M=K′m(|α|ro)/Km(|α|ro) (14)
N=I′m(|α|ri)/Im(|α|ri) (15)
L=Kmkro)/K′mkro) (16)
P=Kmkri)/K′mkri) (17)
Q=K′mkri)/K′mkro) (18)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96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97
其中:I′m、K′m分别表示m阶第一类修正贝塞尔函数的导数、m阶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的导数;k2=-jωσμ0μr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098
改变线圈垂直仰角为θ2,其他参数保持不变,重新计算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在上述相同的坐标系中绘制垂直仰角为θ2时,线圈相对阻抗增量虚部的扫频曲线。
S103,获取两个不同垂直仰角θ1、θ2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并根据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的交点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
S104,确定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即分别改变探头线圈中心到管道中轴线的垂直距离为d2、d3、d4,重新带入公式(2)~(20)中,计算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
S105,根据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并对关系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所述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以垂直距离d为x轴,仰角交叉点频率的对数为y轴。
S106,根据不同金属管道参数对应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所述金属管道厚度为金属管道外半径减金属管道内半径;
S107,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实际测量垂直距离分别为d1、d2、d3、d4时,不同频率下,管道外放置式线圈在垂直仰角为θ1、θ2线圈阻抗变化,以频率为横坐标,线圈相对阻抗增量虚部为纵坐标绘制两条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提取两条扫频曲线的交点,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即实测的仰角交叉点频率;
以垂直距离为x轴,仰角交叉点频率的对数为y轴,绘制实际测量的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线性拟合曲线,记录拟合直线的斜率k和截距b。
S108,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
S108具体包括:
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
根据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
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截距和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电导率。
下面对测量管道厚度(外半径已知、内半径未知)和电导率的金属管道参数测量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在无限长直圆柱金属管道外任意放置线圈C,如图2(a)所示。假设管道材料是均匀的、线性的。管道的内半径为ri,外半径为ro,电导率为σ,相对磁导率为μr,空气磁导率为μ0。线圈的匝数为N,线圈内半径为rei,线圈外半径为reo,线圈高度为h,线圈在空气中的自感为L0。线圈内通过幅值为I、角频率为ω的时谐交流电。
以管道轴线为z轴建立坐标系Oxyz,其中x轴穿过线圈中心。以线圈中心为原点,建立线圈的局部坐标系Oexeyeze,其中xe轴和x轴方向一致,ze轴和z轴方向一致。引入三个变量表示线圈和管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定义线圈中心到管道中轴线的垂直距离为d,如图2中的(b)部分所示;水平旋转角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111
为线圈圆柱中心横截面法向矢量ne在Oexeye平面投影与xe轴的夹角;垂直仰角θc为线圈圆柱中心横截面法向矢量ne与ze轴的夹角,如图3所示。
图4为垂直仰角为0°、30°、70°和90°时线圈相对阻抗增量虚部的仿真计算图,图中每两条曲线的交点为不同垂直仰角组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选择一组垂直仰角θ1=0°、θ2=90°以及垂直距离d,将线圈水平旋转角0°、实际管道参数、探头线圈参数带入解析表达式中,得到线圈相对阻抗增量随激励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记录两条线圈相对阻抗增量扫频曲线的交点横坐标,即为仰角交叉点频率;在保证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只改变垂直距离,计算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对仰角交叉点频率取对数,绘制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与垂直距离呈线性关系,即频率对数随垂直距离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改变管道厚度和电导率参数,重复上述过程,拟合不同参数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垂直距离曲线,记录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从图7可知,四条曲线的斜率相同,即在管道厚度确定时,不同电导率对应拟合直线的斜率相同;而不同管道厚度会改变拟合直线斜率,如图6所示,拟合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得到管道厚度与斜率的线性关系表达式。管道厚度一定时,截距与电导率参数一一对应,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如图8所示。因此,以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垂直距离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为特征量,其中θ1、θ2可以进行选择,垂直距离d的个数也可根据需要改变。将实测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垂直距离拟合直线的斜率带入管道厚度与斜率的线性关系表达式,得到待测管道的厚度D;将实测管道厚度D和实测对数拟合直线的截距代入管道厚度、电导率和截距的数据表中,即可实现待测管道电导率σ的测量。为提高测量的精度,实际测量选择的垂直距离应该尽量与理论计算的垂直距离相同。将待测管道实际测量得到的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垂直距离拟合直线斜率和截距代入相应的关系曲线就可以得到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测量结果。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901,用于将金属管道外放置探头线圈,并获取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所述探头线圈参数包括:探头线圈的内半径、外半径、高度以及匝数;所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包括:垂直距离、水平旋转角以及垂直仰角;所述垂直距离为探头线圈的中心到金属管道的中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金属管道参数包括:金属管道内半径、外半径、电导率以及相对磁导率;所述垂直仰角为探头线圈的圆柱中心横截面的法向矢量与金属管道的管道轴线的夹角;
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并根据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所述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以频率为横坐标,以相对阻抗增量的虚部为纵坐标;
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模块903,用于获取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并根据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的交点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
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模块904,用于确定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
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模块905,用于根据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并对关系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拟合结果的斜率和截距;
对应关系确定模块906,用于根据不同金属管道参数对应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所述金属管道厚度为金属管道外半径减金属管道内半径;
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模块907,用于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确定模块908,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
所述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模块902具体包括:
相对阻抗增量确定单元,用于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3193207380000131
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
其中,ΔZ为阻抗增量,ω为角频率,Decm为相关系数,Csm为探头线圈系数,j为复数,μ0为空气磁导率,I为探头线圈内通过电流的幅值。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还包括:
无量纲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线圈相对阻抗增量;所述无量纲化处理以空气中线圈的自感抗为归一化因子。
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确定模块908具体包括:
管道厚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
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
电导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截距和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电导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金属管道外放置探头线圈,并获取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所述探头线圈参数包括:探头线圈的内半径、外半径、高度以及匝数;所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包括:垂直距离、水平旋转角以及垂直仰角;所述垂直距离为探头线圈的中心到金属管道的中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金属管道参数包括:金属管道内半径、外半径、电导率以及相对磁导率;所述垂直仰角为探头线圈的圆柱中心横截面的法向矢量与金属管道的管道轴线的夹角;
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并根据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所述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以频率为横坐标,以相对阻抗增量的虚部为纵坐标;
获取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并根据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的交点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
确定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
根据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并对关系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根据不同金属管道参数对应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所述金属管道厚度为金属管道外半径减金属管道内半径;
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1
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
其中,ΔZ为阻抗增量,ω为角频率,Decm为相关系数,Csm为探头线圈系数,j为复数,μ0为空气磁导率,I为探头线圈内通过电流的幅值,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2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3
d为垂直距离,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4
为水平旋转角,θc为垂直仰角,Gn为线圈所在区域的积分,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5
为线圈匝数密度;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6
为n阶1次连带勒让德函数,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7
为n阶v次连带勒让德函数;Im,Km分别为m阶第一类修正贝塞尔函数和m阶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rei为线圈内半径,reo为线圈外半径,h为线圈高度,N为线圈匝数;ro为管道外半径,ri为管道内半径,μr为管道相对磁导率,σ为管道电导率;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8
k2=-jωσμ0μr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9
M=K′m(|α|ro)/Km(|α|ro),I′m、K′m分别为m阶第一类修正贝塞尔函数的导数、m阶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的导数,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10
Λ=BE-AF,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11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212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31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32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33
N=I′m(|α|ri)/Im(|α|ri),L=Kmkro)/K′mkro),P=Kmkri)/K′mkri),Q=K′mkri)/K′mkro),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34
J=I′mkri)-QI′mkro),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35
m和α为分离常量,n和v为求和次数、Pn为勒让德多项式,Km-v、Km+v分别为m-v阶和m+v阶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之后还包括:
对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线圈相对阻抗增量;所述无量纲化处理以空气中线圈的感抗为归一化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具体包括:
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
根据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
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截距和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电导率。
5.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将金属管道外放置探头线圈,并获取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所述探头线圈参数包括:探头线圈的内半径、外半径、高度以及匝数;所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包括:垂直距离、水平旋转角以及垂直仰角;所述垂直距离为探头线圈的中心到金属管道的中轴线的垂直距离;所述金属管道参数包括:金属管道内半径、外半径、电导率以及相对磁导率;所述垂直仰角为探头线圈的圆柱中心横截面的法向矢量与金属管道的管道轴线的夹角;
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探头线圈参数、探头线圈与金属管道的位置参数以及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并根据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所述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以频率为横坐标,以相对阻抗增量的虚部为纵坐标;
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并根据两个不同垂直仰角对应的探头线圈相对阻抗增量的扫频曲线的交点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
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
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垂直距离对应的仰角交叉点频率确定仰角交叉点频率对数关于垂直距离的关系曲线;并对关系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对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金属管道参数对应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所述金属管道厚度为金属管道外半径减金属管道内半径;
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阻抗增量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相对阻抗增量确定单元,用于利用公式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1
确定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
其中,ΔZ为阻抗增量,ω为角频率,Decm为相关系数,Csm为探头线圈系数,j为复数,μ0为空气磁导率,I为探头线圈内通过电流的幅值,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2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3
d为垂直距离,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4
为水平旋转角,θc为垂直仰角,Gn为线圈所在区域的积分,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5
为线圈匝数密度;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6
为n阶1次连带勒让德函数,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7
为n阶v次连带勒让德函数;Im,Km分别为m阶第一类修正贝塞尔函数和m阶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rei为线圈内半径,reo为线圈外半径,h为线圈高度,N为线圈匝数;ro为管道外半径,ri为管道内半径,μr为管道相对磁导率,σ为管道电导率;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8
k2=-jωσμ0μr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9
M=K′m(|α|ro)/Km(|α|ro),I′m、K′m分别为m阶第一类修正贝塞尔函数的导数、m阶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的导数,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10
Λ=BE-AF,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11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512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61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62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63
N=I′m(|α|ri)/Im(|α|ri),L=Kmkro)/K′mkro),P=Kmkri)/K′mkri),Q=K′mkri)/K′mkro),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64
J=I′mkri)-QI′mkro),
Figure FDA0003665891460000065
m和α为分离常量,n和v为求和次数、Pn为勒让德多项式,Km-v、Km+v分别为m-v阶和m+v阶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量纲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探头线圈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增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线圈相对阻抗增量;所述无量纲化处理以空气中线圈的感抗为归一化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管道厚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斜率和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与斜率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
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和截距关于管道厚度和电导率的关系数据表确定所述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
电导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测金属管道的拟合直线的截距和待测金属管道的管道厚度对应的电导率与截距的关系曲线确定待测金属管道的电导率。
CN202110883801.7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607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3801.7A CN11360721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3801.7A CN11360721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7214A CN113607214A (zh) 2021-11-05
CN113607214B true CN113607214B (zh) 2022-08-05

Family

ID=7830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3801.7A Active CN113607214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721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3885A (en) * 1979-06-18 1981-12-01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Digitally controlled multifrequency eddy current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9908360A1 (de) * 1998-12-18 2000-06-29 Micro Epsilon Messtechnik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Wirbelstromsensors und Wirbelstromsensor
JP3816071B2 (ja) * 2003-10-17 2006-08-30 神鋼検査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渦流探傷装置
CN104266579B (zh) * 2014-10-08 2016-1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对铁磁构件进行脉冲涡流检测的信号特征量的提取方法
CN106289040B (zh) * 2016-09-30 2019-11-22 清华大学 用于晶圆铜层厚度多点测量的标定系统
CN107677888A (zh) * 2017-08-24 2018-02-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金属电导率涡流检测方法
CN109444257B (zh) * 2018-11-26 2020-11-1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频域提离交叉点的脉冲涡流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256574B (zh) * 2020-03-25 2021-01-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管道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1999378B (zh) * 2020-08-18 2023-08-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tmr传感器的金属材料电导率和厚度的测量方法
CN113074620B (zh) * 2021-05-11 2022-04-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仰角交叉点的金属管道复合参数测量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7214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Novel noncontact eddy current measurement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ziczkowski Elimination of coil liftoff from eddy current measurements of conductivity
Chen et al. Inversion method in pulsed eddy current testing for wall thickness of ferromagnetic pipes
Ge et al. Analysis of signals for inclined crack detection through alternating current field measurement with a U-shaped probe
Jin et al. Methods of controlling lift-off in conductivity invariance phenomenon for eddy current testing
Huang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radius of metallic plates based on a novel finite region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FREE) method
CN109668506B (zh) 一种基于涡流稳态特性的磁性金属材料厚度检测方法
CN115406959A (zh) 一种涡流检测电路、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Sheng et al. Influence of coupling interference on arrayed eddy current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CN113607214B (zh) 一种金属管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3640369A (zh) 适用于金属表面裂纹的交流电磁场提离效应补偿方法
CN113074620B (zh) 一种基于仰角交叉点的金属管道复合参数测量方法及系统
Dmitriev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eddy-current method to meas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in films
Huang et al. Decoupling conductivity and permeability using sweep-frequency eddy current method
Zhang Analytical model of an I-core coil for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a conducting cylinder below an infinite plane conductor
CN111879446A (zh) 一种铁磁构件无方向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传感器
Zhao et al. Lift-off point of intersection for eliminating Lift-off noise in alternating current field measurement
G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velocity-adaptable alternating current field measurement device for crack inspection in rails
CN111044604B (zh) 一种acfm单轴磁信号评估方法
Egorov et al. Using signals of special form in multi-frequency eddy current testing
Klein et al. Estimation of unknown parameters of the equivalent electrical model during an eddy current test
Hu et al. Thickness measurement for spherical balls based on a frequency difference feature
Čuljak et al. Eddy current probe for inspection of steel tubes based on rotating field principle
Mao et al. A novel measurement method of nonferromagnetic metal pipe thickness based on the tilt angle intersection
Wang et al. An Eddy Current Testing Probe with Dual-Frequency Excitation to Detect Deep Cra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