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5462B -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5462B
CN113605462B CN202110896850.4A CN202110896850A CN113605462B CN 113605462 B CN113605462 B CN 113605462B CN 202110896850 A CN202110896850 A CN 202110896850A CN 113605462 B CN113605462 B CN 113605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page
frame
caulking groove
drainage structur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68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5462A (zh
Inventor
曾兵
王德咏
王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ei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8968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5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5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5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5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5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2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4Sealing lin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包括建筑底板,所述建筑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渗框架,所述防渗框架的中部嵌设有集水嵌槽,所述集水嵌槽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面盖设有分隔板,且所述支撑框架和分隔板位于防渗框架的内部,所述分隔板和防渗框架之间的间隙上部填充有结构层,所述结构层的上端面与防渗框架的上端面相水平,所述结构层的上端面覆涂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上端面安装有装饰层,所述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内壁喷涂有防水层,所述防渗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指示带,且所述指示带与集水嵌槽相贴合,所述指示带用于对集水嵌槽内水分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层:为了防止室内用水、其他用水或地下水进入屋面,渗入墙体、地下室及地下构筑物,渗入楼面及墙面等而设的材料层。
对理想防水层的要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施工后不透水和在设计年限内不透水,且是经济的。这要求防水层不仅保持良好的完整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破损的能力。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1560990A,本发明涉及防渗水排水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渗水排水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均匀设置有锥台支柱,相邻的两个锥台支柱之间设置有内凹加强槽,内凹加强槽的外侧边设置有加强筋组,相邻的四个加强筋组与其相对应的四个锥台支柱之间组成矩形内凹槽。该地下室防渗水排水结构,有效的加强锥台支柱的中空结构与细石混凝土之间的嵌入配合强度,加强筋组有效的加强锥台支柱与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保障相邻锥台支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障相邻锥台支柱的支撑强度,避免渗透水对锥台支柱的顶部端面积水,锥台支柱与基板之间的高度差,便于雨水在锥台支柱之间的流通,保障地下水防渗透排水结构的稳定使用。
现有的,尤其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在卫生间等多采用防水涂层形式进行防水,施工由于建筑装配以及后期使用拆卸的问题容易导致防水层破裂产生渗漏,且渗漏后水容易对楼体以及下层建筑造成损坏,且防水层发生泄漏有由于防水层表面附着有装饰物如地砖等难以寻找漏点,将装饰物拆除后修补也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包括建筑底板,所述建筑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渗框架,所述防渗框架的中部嵌设有集水嵌槽,所述集水嵌槽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面盖设有分隔板,且所述支撑框架和分隔板位于防渗框架的内部,所述分隔板和防渗框架之间的间隙上部填充有结构层,所述结构层的上端面与防渗框架的上端面相水平,所述结构层的上端面覆涂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上端面安装有装饰层,所述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内壁喷涂有防水层,所述防渗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指示带,且所述指示带与集水嵌槽相贴合,所述指示带用于对集水嵌槽内水分进行检测。
具体使用时,在建筑底板的表面固定有防渗框架,防渗框架的底部开设有集水嵌槽,且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的内壁喷涂有防水层,当防水层表面出现渗透或泄露后,渗透液体穿过防水层,在防渗框架的限流下,逐渐流入建筑底板中进行收集,避免液体流入建筑底板,对建筑底板的结构造成影响,且集水嵌槽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表面放置有分隔板,从而分隔板与防渗框架的内壁形成一定大小的空腔,通过在空腔内部注入有结构层,通过结构层和支撑框架可有效提高防渗框架的支撑强度,且在集水嵌槽的内壁贴合有指示带,指示带可对集水嵌槽内部水分湿度进行检测,且指示带滑动设置在集水嵌槽的内部,可通过对指示带的抽出对集水嵌槽内部状态进行监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集水嵌槽的内壁呈倾斜设置,所述集水嵌槽呈漏斗状。
具体使用时,通过将集水嵌槽的内壁设置成倾斜状态,便于防水层内渗透水分沿着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的内壁留下并逐渐汇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集水嵌槽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集水嵌槽贴合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集流凸起,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流凸起,所述第一集流凸起和第二集流凸起为锥状或半球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有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通过弹性牵引绳与排水管的内壁弹性相连,且所述发声装置位于第二集流凸起下部。
具体使用时,通过第一集流凸起和第二集流凸起对集水嵌槽内部液体进行汇集,使其形成水滴,且第二集流凸起设置于发声装置上方,通过第一集流凸起将水滴集流落入集水嵌槽的内部,再通过第二集流凸起集流形成水滴,滴落并冲击发声装置,通过发声装置振动产生声音,且由于集水嵌槽采用空腔,且结构底小上大,可将声音进行有效放大,从而对使用者进行警示,防水层表层有破损需要及时检修,同时通过排水管可将集水嵌槽内的集水进行排除,避免过度堆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发声装置的内部开设有碰撞空腔,所述碰撞空腔的内部放置有碰撞球,且所述发声装置内壁固定连接有碰撞凸起。
具体使用时,由于发声装置通过弹性牵引绳弹性连接在排水管的内壁,当第二集流凸起汇集的水滴滴落后,冲击发声装置在弹性牵引绳的作用下发声装置上下摆动,进而碰撞球在碰撞空腔的内部与发声装置内壁不断撞击,进而形成声音,且通过在发声装置的内壁设有碰撞凸起,当碰撞球与发声装置内壁撞击时可通过碰撞凸起改变碰撞球反弹方向,进而提高碰撞球的撞击频率和效果,从而提高发声装置的发声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集水嵌槽至少设有一组,均匀嵌设在防渗框架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带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防渗框架的内部设有与滑轮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指示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标签,且所述集水嵌槽内壁开设有与防水标签相适配的检测窗。
具体使用时,指示带与集水嵌槽相贴合,通过在集水嵌槽开设有检测窗,当集水嵌槽内壁有水产生时,水通过检测窗浸润至防水标签,防水标签在接触水后则会显色或颜色改变,以反应显色处的集水嵌槽发生了渗漏,从而对防水层的渗漏位置进行大概的定位,且通过设有滑轮,便于使用者对指示带的抽出和放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指示带包括指示带主体、刻度线、输料槽和支撑环,所述指示带主体滑动连接在防渗框架的内部,所述刻度线嵌设在指示带主体的侧端面,所述输料槽开设在指示带主体的中部,所述支撑环嵌设在指示带主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标签的边缘设有易撕线,且所述易撕线贯穿指示带主体与输料槽相贯通。
使用时,通过在指示带主体侧端面嵌设有刻度线,便于使用者对显色后的防水标签进而位置判断,在防水标签的边缘设有易撕线,且易撕线表面可通过覆盖密封橡胶等,提高指示带与检测窗接触处的密封性,当防水标签发生显色后,则表面防水标签位置所对应的集水嵌槽内部有渗漏现象,通过易撕线可将渗漏处防水标签与输料槽进行贯通,从而通过输料槽可针对性的对集水嵌槽内部注入防水剂或干燥剂以解决渗漏问题,通过易撕线与输料槽贯通后,对输料槽进行部分封闭且,防水标签位置与检测窗相对应,通过在输料槽的一端注入物料,即可通过输料槽,随易撕线破口处流入集水嵌槽,从而实现对渗透点位的精准定位与缓解,必要时还可对集水嵌槽全部注入防水材料,从而避免对防水层进行返工修补从而破坏装饰层成本较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建筑底板的一端延伸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端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卷锟,且所述指示带的一端与转动卷锟固定相连,所述收纳槽内部转连接有防护盖板。
具体使用时,通过延伸有延伸板,可将延伸板设置于建筑底板的边缘区域,如装配式建筑的边缘,或卫生间等建筑的接缝处,通过将延伸板表面通过装饰件覆盖,通过在延伸板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转动设有转动卷锟,通过转动卷锟绕接指示带,对指示带进行收纳,使得指示带的长度留有余量,且通过转动卷锟也便于将指示带由防渗框架内部抽出,对集水嵌槽内渗透状态进行检查,且收纳槽设有防护盖板,提高收纳槽内密封性,也进一步提高延伸板美观度,当使用者听到发声装置振动产生声响,结合实际情况,可通过转动卷锟将相应指示带抽出,观察防水标签的状态对集水嵌槽内状态进行判断,同时也可通过指示带进行一定补救或缓解处理。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建筑底板的表面固定有防渗框架,防渗框架的底部开设有集水嵌槽,且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的内壁喷涂有防水层,并在集水嵌槽的表面架设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端面放置有分隔板,并将分隔板与防渗框架接触处边缘密封,在分隔板与防渗框架之间的间隙中浇筑形成结构层,对结构层和防渗框架进行找平操作,找平后在结构层表面喷涂防水层,并在防水层上方搭建相应装饰层,完成防渗透排水结构施工。
工作原理:在建筑底板的表面固定有防渗框架,防渗框架的底部开设有集水嵌槽,且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的内壁喷涂有防水层,当防水层表面出现渗透或泄露后,渗透液体穿过防水层,在防渗框架的限流下,逐渐流入建筑底板中进行收集,避免液体流入建筑底板,对建筑底板的结构造成影响,且集水嵌槽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表面放置有分隔板,从而分隔板与防渗框架的内壁形成一定大小的空腔,通过在空腔内部注入有结构层,通过结构层和支撑框架可有效提高防渗框架的支撑强度,且在集水嵌槽的内壁贴合有指示带,指示带可对集水嵌槽内部水分湿度进行检测,且指示带滑动设置在集水嵌槽的内部,可通过对指示带的抽出对集水嵌槽内部状态进行监测,通过将集水嵌槽的内壁设置成倾斜状态,便于防水层内渗透水分沿着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的内壁留下并逐渐汇集,同时通过第一集流凸起和第二集流凸起对集水嵌槽内部液体进行汇集,使其形成水滴,且第二集流凸起设置于发声装置上方,通过第一集流凸起将水滴集流落入集水嵌槽的内部,再通过第二集流凸起集流形成水滴,滴落并冲击发声装置,通过发声装置振动产生声音,且由于集水嵌槽采用空腔,且结构底小上大,可将声音进行有效放大,从而对使用者进行警示,防水层表层有破损需要及时检修,同时通过排水管可将集水嵌槽内的集水进行排除,避免过度堆积,进一步的由于发声装置通过弹性牵引绳弹性连接在排水管的内壁,当第二集流凸起汇集的水滴滴落后,冲击发声装置在弹性牵引绳的作用下发声装置上下摆动,进而碰撞球在碰撞空腔的内部与发声装置内壁不断撞击,进而形成声音,且通过在发声装置的内壁设有碰撞凸起,当碰撞球与发声装置内壁撞击时可通过碰撞凸起改变碰撞球反弹方向,进而提高碰撞球的撞击频率和效果,从而提高发声装置的发声效果并且通过延伸有延伸板,可将延伸板设置于建筑底板的边缘区域,如装配式建筑的边缘,或卫生间等建筑的接缝处,通过将延伸板表面通过装饰件覆盖,通过在延伸板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转动设有转动卷锟,通过转动卷锟绕接指示带,对指示带进行收纳,使得指示带的长度留有余量,且通过转动卷锟也便于将指示带由防渗框架内部抽出,对集水嵌槽内渗透状态进行检查,且收纳槽设有防护盖板,提高收纳槽内密封性,也进一步提高延伸板美观度,当使用者听到发声装置振动产生声响,结合实际情况,可通过转动卷锟将相应指示带抽出,观察防水标签的状态对集水嵌槽内状态进行判断,同时也可通过指示带进行一定补救或缓解。
本发明在建筑底板的表面固定有防渗框架,防渗框架的底部开设有集水嵌槽,且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的内壁喷涂有防水层,当防水层表面出现渗透或泄露后,渗透液体穿过防水层,在防渗框架的限流下,逐渐流入建筑底板中进行收集,避免液体流入建筑底板,对建筑底板或下层的结构造成影响,且集水嵌槽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表面放置有分隔板,从而分隔板与防渗框架的内壁形成一定大小的空腔,通过在空腔内部注入有结构层,通过结构层和支撑框架可有效提高防渗框架的支撑强度,且在集水嵌槽的内壁贴合有指示带,指示带可对集水嵌槽内部水分湿度进行检测,且指示带滑动设置在集水嵌槽的内部,可通过对指示带的抽出对集水嵌槽内部状态进行监测,便于使用者在渗漏时对漏点的查找和定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渗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防渗框架去除分隔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防渗框架去除分隔板和支撑框架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集水嵌槽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排水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发声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指示带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延伸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图10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饰层;2、防水层;3、结构层;4、建筑底板;5、防渗框架;6、集水嵌槽;7、指示带;8、支撑框架;9、分隔板;10、第一集流凸起;11、排水管;12、延伸杆;13、第二集流凸起;14、检测窗;15、弹性牵引绳;16、发声装置;17、碰撞凸起; 18、碰撞球;19、碰撞空腔;20、指示带主体;21、滑轮;22、刻度线;23、易撕线;24、防水标签;25、输料槽;26、支撑环;27、延伸板;28、收纳槽;29、转动卷锟;30防护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包括建筑底板4,建筑底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渗框架5,防渗框架5的中部嵌设有集水嵌槽6,集水嵌槽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8,支撑框架8的上端面盖设有分隔板9,且支撑框架8和分隔板9位于防渗框架5 的内部,分隔板9和防渗框架5之间的间隙上部填充有结构层3,结构层3的上端面与防渗框架5的上端面相水平,结构层3的上端面覆涂有防水层2,防水层2的上端面安装有装饰层1,防渗框架5和集水嵌槽6内壁喷涂有防水层2,防渗框架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指示带7,且指示带7与集水嵌槽6相贴合,指示带7用于对集水嵌槽6内水分进行检测。
使用时,在建筑底板4的表面固定有防渗框架5,防渗框架5的底部开设有集水嵌槽6,且防渗框架5和集水嵌槽6的内壁喷涂有防水层2,当防水层2表面出现渗透或泄露后,渗透液体穿过防水层2,在防渗框架5的限流下,逐渐流入建筑底板4中进行收集,避免液体流入建筑底板4,对建筑底板4的结构造成影响,且集水嵌槽6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框架8,支撑框架8的表面放置有分隔板9,从而分隔板9与防渗框架5的内壁形成一定大小的空腔,通过在空腔内部注入有结构层3,通过结构层3和支撑框架8可有效提高防渗框架5的支撑强度,且在集水嵌槽6的内壁贴合有指示带7,指示带7可对集水嵌槽6内部水分湿度进行检测,且指示带7滑动设置在集水嵌槽6的内部,可通过对指示带7的抽出对集水嵌槽6内部状态进行监测。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集水嵌槽6的内壁呈倾斜设置,集水嵌槽6呈漏斗状。
使用时,通过将集水嵌槽6的内壁设置成倾斜状态,便于防水层2内渗透水分沿着防渗框架5和集水嵌槽6的内壁留下并逐渐汇集。
如图1-6所示,集水嵌槽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与集水嵌槽6贴合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杆12,延伸杆12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集流凸起13,且支撑框架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流凸起10,第一集流凸起10和第二集流凸起13为锥状或半球状。
如图1-7所示,排水管11的内部设有发声装置16,发声装置16通过弹性牵引绳15与排水管11的内壁弹性相连,且发声装置16位于第二集流凸起13下部。
使用时,通过第一集流凸起10和第二集流凸起13对集水嵌槽6内部液体进行汇集,使其形成水滴,且第二集流凸起13设置于发声装置16上方,通过第一集流凸起10将水滴集流落入集水嵌槽6的内部,再通过第二集流凸起13集流形成水滴,滴落并冲击发声装置16,通过发声装置16振动产生声音,且由于集水嵌槽6采用空腔,且结构底小上大,可将声音进行有效放大,从而对使用者进行警示,防水层2表层有破损需要及时检修,同时通过排水管11可将集水嵌槽6内的集水进行排除,避免过度堆积。
如图1-8所示,发声装置16的内部开设有碰撞空腔19,碰撞空腔19的内部放置有碰撞球18,且发声装置16内壁固定连接有碰撞凸起17。
使用时,由于发声装置16通过弹性牵引绳15弹性连接在排水管11的内壁,当第二集流凸起13汇集的水滴滴落后,冲击发声装置16在弹性牵引绳15的作用下发声装置16 上下摆动,进而碰撞球18在碰撞空腔19的内部与发声装置16内壁不断撞击,进而形成声音,且通过在发声装置16的内壁设有碰撞凸起17,当碰撞球18与发声装置16内壁撞击时可通过碰撞凸起17改变碰撞球18反弹方向,进而提高碰撞球18的撞击频率和效果,从而提高发声装置16的发声效果。
如图1-6和9所示,集水嵌槽6至少设有一组,均匀嵌设在防渗框架5的内部。
如图1-6和9所示,指示带7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转动连接有滑轮21,防渗框架5的内部设有与滑轮21相适配的滑槽,指示带7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标签24,且集水嵌槽 6内壁开设有与防水标签24相适配的检测窗14。
使用时,指示带7与集水嵌槽6相贴合,通过在集水嵌槽6开设有检测窗14,当集水嵌槽6内壁有水产生时,水通过检测窗14浸润至防水标签24,防水标签24在接触水后则会显色或颜色改变,以反应显色处的集水嵌槽6发生了渗漏,从而对防水层2的渗漏位置进行大概的定位,且通过设有滑轮21,便于使用者对指示带7的抽出和放入。
如图1-6和9所示,指示带7包括指示带主体20、刻度线22、输料槽25和支撑环26,指示带主体20滑动连接在防渗框架5的内部,刻度线22嵌设在指示带主体20的侧端面,输料槽25开设在指示带主体20的中部,支撑环26嵌设在指示带主体20的内部。
如图1-6和9所示,防水标签24的边缘设有易撕线23,且易撕线23贯穿指示带主体20与输料槽25相贯通。
使用时,通过在指示带主体20侧端面嵌设有刻度线22,便于使用者对显色后的防水标签24进而位置判断,在防水标签24的边缘设有易撕线23,且易撕线23表面可通过覆盖密封橡胶等,提高指示带7与检测窗14接触处的密封性,当防水标签24发生显色后,则表面防水标签24位置所对应的集水嵌槽6内部有渗漏现象,通过易撕线23可将渗漏处防水标签24与输料槽25进行贯通,从而通过输料槽25可针对性的对集水嵌槽6内部注入防水剂或干燥剂以解决渗漏问题,通过易撕线23与输料槽25贯通后,对输料槽25进行部分封闭且,防水标签24位置与检测窗14相对应,通过在输料槽25的一端注入物料,即可通过输料槽25,随易撕线23破口处流入集水嵌槽6,从而实现对渗透点位的精准定位与缓解,必要时还可对集水嵌槽6全部注入防水材料,从而避免对防水层2进行返工修补从而破坏装饰层1成本较高。
如图1-6和9-10所示,建筑底板4的一端延伸有延伸板27,延伸板27上端面开设有收纳槽28。
如图1-6和9-11所示,收纳槽28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卷锟29,且指示带7的一端与转动卷锟29固定相连,收纳槽28内部转连接有防护盖板30。
使用时,通过延伸有延伸板27,可将延伸板27设置于建筑底板4的边缘区域,如装配式建筑的边缘,或卫生间等建筑的接缝处,通过将延伸板27表面通过装饰件覆盖,通过在延伸板27内部开设有收纳槽28,收纳槽28内转动设有转动卷锟29,通过转动卷锟 29绕接指示带7,对指示带7进行收纳,使得指示带7的长度留有余量,且通过转动卷锟 29也便于将指示带7由防渗框架5内部抽出,对集水嵌槽6内渗透状态进行检查,且收纳槽28设有防护盖板30,提高收纳槽28内密封性,也进一步提高延伸板27美观度,当使用者听到发声装置16振动产生声响,结合实际情况,可通过转动卷锟29将相应指示带7 抽出,观察防水标签24的状态对集水嵌槽6内状态进行判断,同时也可通过指示带7进行一定补救或缓解处理。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建筑底板4的表面固定有防渗框架5,防渗框架 5的底部开设有集水嵌槽6,且防渗框架5和集水嵌槽6的内壁喷涂有防水层2,并在集水嵌槽6的表面架设支撑框架8,支撑框架8的上端面放置有分隔板9,并将分隔板9与防渗框架5接触处边缘密封,在分隔板9与防渗框架5之间的间隙中浇筑形成结构层3,对结构层3和防渗框架5进行找平操作,找平后在结构层3表面喷涂防水层2,并在防水层 2上方搭建相应装饰层1,完成防渗透排水结构施工。
工作原理:在建筑底板4的表面固定有防渗框架5,防渗框架5的底部开设有集水嵌槽6,且防渗框架5和集水嵌槽6的内壁喷涂有防水层2,当防水层2表面出现渗透或泄露后,渗透液体穿过防水层2,在防渗框架5的限流下,逐渐流入建筑底板4中进行收集,避免液体流入建筑底板4,对建筑底板4的结构造成影响,且集水嵌槽6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框架8,支撑框架8的表面放置有分隔板9,从而分隔板9与防渗框架5的内壁形成一定大小的空腔,通过在空腔内部注入有结构层3,通过结构层3和支撑框架8可有效提高防渗框架5的支撑强度,且在集水嵌槽6的内壁贴合有指示带7,指示带7可对集水嵌槽 6内部水分湿度进行检测,且指示带7滑动设置在集水嵌槽6的内部,可通过对指示带7 的抽出对集水嵌槽6内部状态进行监测,通过将集水嵌槽6的内壁设置成倾斜状态,便于防水层2内渗透水分沿着防渗框架5和集水嵌槽6的内壁留下并逐渐汇集,同时通过第一集流凸起10和第二集流凸起13对集水嵌槽6内部液体进行汇集,使其形成水滴,且第二集流凸起13设置于发声装置16上方,通过第一集流凸起10将水滴集流落入集水嵌槽6 的内部,再通过第二集流凸起13集流形成水滴,滴落并冲击发声装置16,通过发声装置 16振动产生声音,且由于集水嵌槽6采用空腔,且结构底小上大,可将声音进行有效放大,从而对使用者进行警示,防水层2表层有破损需要及时检修,同时通过排水管11可将集水嵌槽6内的集水进行排除,避免过度堆积,进一步的由于发声装置16通过弹性牵引绳 15弹性连接在排水管11的内壁,当第二集流凸起13汇集的水滴滴落后,冲击发声装置 16在弹性牵引绳15的作用下发声装置16上下摆动,进而碰撞球18在碰撞空腔19的内部与发声装置16内壁不断撞击,进而形成声音,且通过在发声装置16的内壁设有碰撞凸起 17,当碰撞球18与发声装置16内壁撞击时可通过碰撞凸起17改变碰撞球18反弹方向,进而提高碰撞球18的撞击频率和效果,从而提高发声装置16的发声效果并且通过延伸有延伸板27,可将延伸板27设置于建筑底板4的边缘区域,如装配式建筑的边缘,或卫生间等建筑的接缝处,通过将延伸板27表面通过装饰件覆盖,通过在延伸板27内部开设有收纳槽28,收纳槽28内转动设有转动卷锟29,通过转动卷锟29绕接指示带7,对指示带 7进行收纳,使得指示带7的长度留有余量,且通过转动卷锟29也便于将指示带7由防渗框架5内部抽出,对集水嵌槽6内渗透状态进行检查,且收纳槽28设有防护盖板30,提高收纳槽28内密封性,也进一步提高延伸板27美观度,当使用者听到发声装置16振动产生声响,结合实际情况,可通过转动卷锟29将相应指示带7抽出,观察防水标签24的状态对集水嵌槽6内状态进行判断,同时也可通过指示带7进行一定补救或缓解。

Claims (10)

1.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包括建筑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渗框架,所述防渗框架的中部嵌设有集水嵌槽,所述集水嵌槽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面盖设有分隔板,且所述支撑框架和分隔板位于防渗框架的内部,所述分隔板和防渗框架之间的间隙上部填充有结构层,所述结构层的上端面与防渗框架的上端面相水平,所述结构层的上端面覆涂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上端面安装有装饰层,所述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内壁喷涂有防水层,所述防渗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指示带,且所述指示带与集水嵌槽相贴合,所述指示带用于对集水嵌槽内水分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嵌槽的内壁呈倾斜设置,且所述集水嵌槽呈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嵌槽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集水嵌槽贴合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集流凸起,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流凸起,所述第一集流凸起和第二集流凸起为锥状或半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有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通过弹性牵引绳与排水管的内壁弹性相连,且所述发声装置位于第二集流凸起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的内部开设有碰撞空腔,所述碰撞空腔的内部放置有碰撞球,且所述发声装置内壁固定连接有碰撞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嵌槽至少设有一组,均匀嵌设在防渗框架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带包括指示带主体、刻度线、输料槽和支撑环,所述指示带主体滑动连接在防渗框架的内部,所述刻度线嵌设在指示带主体的侧端面,所述输料槽开设在指示带主体的中部,所述支撑环嵌设在指示带主体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标签,所述防水标签的边缘设有易撕线,且所述易撕线贯穿指示带主体与输料槽相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底板的一端延伸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端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卷锟,且所述指示带的一端与转动卷锟固定相连,所述收纳槽内部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板。
10.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底板的表面固定有防渗框架,防渗框架的底部开设有集水嵌槽,且防渗框架和集水嵌槽的内壁喷涂有防水层,并在集水嵌槽的表面架设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端面放置有分隔板,并将分隔板与防渗框架接触处边缘密封,在分隔板与防渗框架之间的间隙中浇筑形成结构层,对结构层和防渗框架进行找平操作,找平后在结构层表面喷涂防水层,并在防水层上方搭建相应装饰层,完成防渗透排水结构施工。
CN202110896850.4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605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6850.4A CN113605462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6850.4A CN113605462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5462A CN113605462A (zh) 2021-11-05
CN113605462B true CN113605462B (zh) 2022-10-14

Family

ID=7830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6850.4A Active CN113605462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5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9458B (zh) * 2021-12-27 2024-02-09 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自流式预制地下室排水底板及其干湿结合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8355Y (zh) * 2004-11-19 2006-02-15 成都鑫隆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防排水隔离板
CN101041952A (zh) * 2006-03-24 2007-09-26 任再永 水平排水板
KR100924449B1 (ko) * 2009-06-08 2009-10-30 이갑준 플라스틱 그레이팅
CN210508093U (zh) * 2019-08-24 2020-05-12 慕战鸽 一种建筑工程防渗水结构
CN111560990A (zh) * 2020-06-15 2020-08-21 龙游华翊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防渗水排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5462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9061B (zh)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防渗透排水结构用间歇排水装置
CN113605462B (zh) 一种防渗透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195104B (zh) 一种在建筑结构防水部位采用防排组合的构造方法
CN106942019A (zh) 基于自净式雨水桶的绿地浇灌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4988955B (zh) 超深地下室防排结合式防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5297743B (zh) 一种地连墙缺陷渗漏止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701446U (zh) 车库顶板种植用屋面结构
CN101096850A (zh) 塑料排水板在地下工程墙面、底板、顶板的应用方法
CN208748668U (zh) 空心抗滑桩自动降水装置
CN207314135U (zh) 一种铁路桥梁聚氨酯弹性体伸缩缝现场浇筑工装
CN206916795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防积水结构
CN203247778U (zh) 一种新型屋面高缝防水结构
CN205444449U (zh) 地下室外挡墙高低层预防水结构
JP3312069B2 (ja) 地下構造物の防水工法
CN209324384U (zh) 一种隧道锚锚塞体的防水系统
CN208899545U (zh) 一种降低基础底板下水压力的结构
CN213868359U (zh) 一种厨卫门洞口地面防水防潮系统
CN208650075U (zh) 一种施工阶段集水坑降水构造
CN207063010U (zh) 一种地下建筑渗漏治理排涝结构
CN207987984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CN111236155A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防渗引排封堵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79441U (zh) 一种防渗水塑胶跑道
CN204609233U (zh) 卫生间门槛石防水结构
CN205776404U (zh) 一种建筑物基础防水一体化结构
CN206090551U (zh) 地下桩头防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2

Address after: Room 1802, No. 57, Lane 839, Chenhua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Applicant after: Zhang Zhiyong

Address before: 210000 room 913, No. 22, Jianning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JIAYI DECORATION DESIG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7

Address after: Room A40, Floor 6, No. 106 and 107, Lane 825, Ledu West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Beihe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802, No. 57, Lane 839, Chenhua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before: Zhang Zhiy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Room A42, Floor 6, No. 106 and 107, Lane 825, Ledu West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bei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40, Floor 6, No. 106 and 107, Lane 825, Ledu West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eihe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