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8001A -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8001A
CN113598001A CN202111010941.XA CN202111010941A CN113598001A CN 113598001 A CN113598001 A CN 113598001A CN 202111010941 A CN202111010941 A CN 202111010941A CN 113598001 A CN113598001 A CN 113598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temperature
sweet potatoes
planting method
sweet pota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09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荣
黄晓艳
毛蕾
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yang Youte Potato Product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yang Youte Potato Product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yang Youte Potato Products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yang Youte Potato Product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09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80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8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80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属于种植领域。包括(1)整地,(2)选种育苗,(3)移栽定植和(4)田间管理,结薯期管理保持棚内温度28‑35℃,茎叶盛长期管理日间保持棚内温度为28‑30℃,膨大期日间棚内地温控制在28‑30℃,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18‑20℃。本发明通过整地能够保持土壤内的温度在20℃,利于红薯生长,在育苗阶段采用水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存活率,缩短在土壤中根系发展的时间,从而缩短红薯成熟时间;在田间管理中,不同的时期保持特定的温度、光照和营养成分,促进红薯块茎生长,提高产量,缩短红薯成熟时间,从而解决了在低温红薯不结块茎或产量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
红薯一般采用块茎育苗,红薯块茎一般是在春季天气回暖后开始发芽,发芽后将其埋入土壤中进行催芽育苗,出苗后将幼苗进行扦插。但采用土壤育苗时间固定,大部分地区春季3月份育苗种植,早熟的红薯6-7月份开始采收,常规的要9月份才能收获。一年只能播种一季,缩减了红薯供应时间,每年的 3-7月,窖藏的红薯使用完后,市场无大量的红薯销售,该时段的守红薯只能从海南等热带地区运输,增大了运输成本。
为了缓解该时段红薯的缺乏,现有尝试两季种植,即在秋收后再进行第二次种植,等到开春即可收获,该方法能够满足红薯全年供应。但是蔬菜型红薯种植后需要越冬,冬季温度太低,红薯虽能存活,但是地下温度太低,地下无法结红薯,或红薯茎蔓小,产量低。
公开号CN111727832A公开了一种紫云红芯红薯双季栽培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选育后浸种,30-35℃环境中放置处理4h,然后在3-6℃环境处理,播种于苗床,培育种苗,大棚内的温度为25-30℃,种苗出来后直接扦插在土壤中,收获后进行二次栽培。该方案主要是通过大棚室温和营养的投入,防止红薯连作障碍。公开号CN106797773A公开了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也是通过大棚温度,控制大棚温度18-32℃、湿度80-88%,并采用堆肥进行营养的补充。公开号CN110972861A公开了一种红薯种植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也是通过增施农家肥,并改用大棚种植,但大棚的温度不定。
川渝地区冬季红薯种植中,由于川渝地区冬季阳光较少,湿度较大,在进行大棚种植的过程中,棚内温度仍旧较低,尤其是地下温度,对红薯的生长和茎蔓的生长具有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的红薯双季种植或越冬种植,主要是在大棚中进行棚内种植,且大部分是补充肥料和养分。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地温在大棚内仍旧较低,红薯的茎蔓生长收到影响,冬季红薯产量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应川渝地区冬季红薯种植,提高红薯产量的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择沙地作为大棚种植基地,挖40-60厘米的深坑,在坑内填充秸秆、锯末和农家肥,填平深坑,并在坑上起20-30厘米的垅;
(2)选种育苗:在8-10月份,选择即将收获的高产和抗病性强的红薯藤蔓作为种苗,剪取2-3个藤节作为进行水体栽培或直接扦插;
所述水体栽培为在含有营养物质的水中进行栽培,栽培的温度为28-35℃,水体栽培15-20天,平均根须长度为10厘米,根须数量为15-30即可出苗;
(3)移栽定植:10-11月份,在垅上浇水,水浇透,浇透一天后,在垅上起种植穴,在种植穴中移栽水培有根的秧苗,或移栽无根秧苗;
(4)田间管理:
发根期管理:移栽定植1-2个月,控制大棚温度为25-30℃,保持棚内湿度 70-80%,继续发展根系,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结薯期管理:保持棚内温度28-35℃,日间光照8-10h,根系继续发展,地下不定根分化程小薯块,同时补充氮肥、钾肥和磷肥,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茎叶盛长期管理:日间保持棚内温度为28-30℃,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 20-23℃,补充氮肥、钾肥和磷肥,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膨大期:日间棚内地温控制在28-30℃,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18-20℃,日间光照12-14h,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5)收获,在膨大期结束后进行收获。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锯末在最底层,所述锯末的厚度为5-10厘米;所述锯末上层设有10-15厘米的沙土层;
所述沙土层的上表面为秸秆,所述秸秆与农家肥混合铺设,铺设的厚度为 10-20厘米;
所述秸秆的上表面回填沙土。
进一步的,步骤(1)中秸秆为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和微生物的混合物;
所述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按照比例(1-2):(1-2):(1-2): (3-5),所述微生物占所述秸秆的0.5-2%。
进一步的,所述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按照比例2:2:2:5。
进一步的,所述秸秆的粒径为5-10mm。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为好氧厌氧型微生物。
优选的,微生物为大肠杆菌,农家肥中也含有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为兼性好氧厌氧型细菌,大肠杆菌与秸秆混合后,在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将秸秆分解,秸秆中含有大量利于红薯块茎生长的钾元素,通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有机钾,更加利于红薯吸收,促进结束期和膨大期红薯块茎的增大,提高产量,减少含钾化肥的使用。
进一步的,步骤(4)田间管理中,结薯期的棚内温度为28-31℃,补充氮磷钾的比例为2:1:1。
优选的,每亩补施氮肥为2kg,磷肥1kg,钾肥1kg。将氮磷钾肥溶解在水中,与水一起喷施或滴管。
进一步的,步骤(4)田间管理中,茎叶盛长期,补充氮磷钾的比例为 1:1.15:2.15。
优选的,每亩补施氮肥为0.7kg,磷肥0.8kg,钾肥1.5kg。将氮磷钾肥溶解在水中,与水一起喷施或滴管。
进一步的,步骤(4)田间管理中,在大棚内设置白炽灯,日间阴天采用白炽灯补充光照。
本发明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
(1)在整地的过程中,通过锯末、秸秆和农家肥埋入地下深处,锯末在红薯的生长周期中,通过水与大棚、白炽灯的结合,能够提高土壤的温度和透气性,还具有保水保湿的能力,从而使低温保持在20℃以上,有效促进红薯的生根、结薯和膨大,提高产量。
(2)整地过程中,加入秸秆,秸秆中的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均含有大量利于红薯块茎生长的钾元素,通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有机钾,更加利于红薯吸收,促进结束期和膨大期红薯块茎的增大,提高产量,减少含钾化肥的使用。而玉米芯内部具有海绵结构,进一步的保水保湿保温,从而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大棚加热使用的能耗和灌溉水量,促进红薯的膨大,提高产量。
(3)在茎叶盛长期和膨大期,通过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控制,满足茎叶和块茎的生长,且昼夜温差保持在8-10℃,温差较大,有利于块根膨大和养分的积累,提高红薯产量。
(4)本发明通过整地能够保持土壤内的温度在20℃,利于红薯生长,在育苗阶段采用水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存活率,缩短在土壤中根系发展的时间,从而缩短红薯成熟时间;在田间管理中,不同的时期保持特定的温度、光照和营养成分,促进红薯块茎生长,提高产量,缩短红薯成熟时间,从而解决了在低温红薯不结块茎或产量低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择沙地作为大棚种植基地,挖60厘米的深坑,在坑内填充秸秆、锯末和农家肥,填平深坑,并在坑上起垅;
具体的,锯末在最底层,锯末的厚度为10厘米;锯末上层设有15厘米的沙土层;沙土层的上表面铺设20厘米的秸秆与农家肥的混合物,混合物的上表面回填沙土,回填沙土后再起30厘米的垅;
秸秆为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和微生物的混合物,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按照比例1:1:1:3,微生物占秸秆的0.5%。秸秆的粒径为5-10mm,粉碎的粒径要求在该范围内即可;
农家肥为含有草木灰的家禽农家肥,农家肥与秸秆的质量比例为1:2,主要为鸡粪、鸭粪、鹅粪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其中草木灰与家禽粪便的混合物为2:1。草木灰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一般含钾6-12%,其中90%以上是水溶性,以碳酸盐形式存在;其次是磷,一般含1.5-3%;还含有钙、镁、硅、硫和铁、锰、铜、锌、硼、钼等微量营养元素。在等钾量施用草木灰时,肥效好于化学钾肥。含有草木灰的农家肥可增加底肥和营养土的有效养分,促进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还有减轻病虫害的作用;
微生物为好氧厌氧型微生物,优选为大肠杆菌,农家肥中也含有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为兼性好氧厌氧型细菌,大肠杆菌与秸秆混合后,在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将秸秆分解,秸秆中含有大量利于红薯块茎生长的钾元素,通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有机钾,更加利于红薯吸收,促进结束期和膨大期红薯块茎的增大,提高产量,减少含钾化肥的使用;
(2)选种育苗:在8-10月份,选择即将收获的高产和抗病性强的红薯藤蔓作为种苗,剪取2-3个藤节作为进行水体栽培;
水体栽培为在含有营养物质的水中进行栽培,栽培的温度优选为30℃,水体栽培15-20天,平均根须长度为10厘米,根须数量为15-30即可出苗;
具体的,在水体栽培中,水体内含有营养元素,主要为氮磷钾和生根剂,促进根部伸张。补充充足的营养,加上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能够加快根系发育;
(3)移栽定植:10-11月份,在垅上浇水,水浇透,浇透一天后,在垅上起种植穴,在种植穴中移栽水培有根的秧苗,或移栽无根秧苗;
(4)田间管理:
发根期管理:移栽定植1-2个月,控制大棚温度为28℃,保持棚内湿度70%,继续发展根系,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结薯期管理:保持棚内温度30℃,日间光照8h,根系继续发展,地下不定根分化程小薯块,同时补充氮肥、钾肥和磷肥,每亩补施氮肥为2kg,磷肥1kg,钾肥1kg。将氮磷钾肥溶解在水中,与水一起喷施或滴管。其中氮肥可为尿素,磷肥可为硫酸钾,磷肥可为磷酸二氢钾;保持土壤湿度为60%;结薯期一般为 30-40天;
茎叶盛长期管理:日间保持棚内温度为30℃,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20℃,补充氮肥、钾肥和磷肥,保持土壤湿度为60%。茎叶盛长期补充氮磷钾的比例为 1:1.15:2.15,具体的,每亩补施氮肥为0.7kg,磷肥0.8kg,钾肥1.5kg。将氮磷钾肥溶解在水中,与水一起喷施或滴管。
茎叶盛长期一般为40-70天;茎叶盛长期的时间在冬季的大棚种植中一般为第二年的1-2月份,这个时期为最寒冷的时期,降温只需将大棚通风,进风口进自然风,控制进风口的大小,并检测温度,当棚内温度降至20℃,关闭进风口,棚内为温度可保持为20℃恒定;而日间升温,一般日间的温度较高,开启白炽灯会进一步升高温度,若遇天气寒冷,可适当在棚内通热风,提升温度;
膨大期:日间棚内地温控制在28℃,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18℃,日间光照 14h,保持土壤湿度为50%;在膨大期增加钾肥,能够促进块茎的膨大,提高产量;且在昼夜温差将近10℃,能够促进红薯块茎的增大,养分的积累,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5)收获,在膨大期结束后,在第二年3-4月份进行收获。
实施例2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择沙地作为大棚种植基地,挖40厘米的深坑,在坑内填充秸秆、锯末和农家肥,填平深坑,并在坑上起垅;
具体的,锯末在最底层,锯末的厚度为5厘米;锯末上层设有10厘米的沙土层;沙土层的上表面铺设10厘米的秸秆与农家肥的混合物,混合物的上表面回填沙土,回填沙土后再起20厘米的垅;
秸秆为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和微生物的混合物,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按照比例2:2:2:5,微生物占秸秆的2%。秸秆的粒径为5-10mm,粉碎的粒径要求在该范围内即可;
农家肥为含有草木灰的家禽农家肥,农家肥与秸秆的质量比例为2:3,主要为鸡粪、鸭粪、鹅粪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其中草木灰与家禽粪便的混合物为2:1。草木灰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一般含钾6-12%,其中90%以上是水溶性,以碳酸盐形式存在;其次是磷,一般含1.5-3%;还含有钙、镁、硅、硫和铁、锰、铜、锌、硼、钼等微量营养元素。在等钾量施用草木灰时,肥效好于化学钾肥。含有草木灰的农家肥可增加底肥和营养土的有效养分,促进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还有减轻病虫害的作用;
微生物为好氧厌氧型微生物,优选为大肠杆菌,农家肥中也含有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为兼性好氧厌氧型细菌,大肠杆菌与秸秆混合后,在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将秸秆分解,秸秆中含有大量利于红薯块茎生长的钾元素,通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有机钾,更加利于红薯吸收,促进结束期和膨大期红薯块茎的增大,提高产量,减少含钾化肥的使用;
(2)选种育苗:在8-10月份,选择即将收获的高产和抗病性强的红薯藤蔓作为种苗,剪取2-3个藤节作为进行水体栽培;
水体栽培为在含有营养物质的水中进行栽培,栽培的温度优选为30℃,水体栽培15-20天,平均根须长度为10厘米,根须数量为15-30即可出苗;
具体的,在水体栽培中,水体内含有营养元素,主要为氮磷钾和生根剂,促进根部伸张。补充充足的营养,加上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能够加快根系发育;
(3)移栽定植:10-11月份,在垅上浇水,水浇透,浇透一天后,在垅上起种植穴,在种植穴中移栽水培有根的秧苗,或移栽无根秧苗;
(4)田间管理:
发根期管理:移栽定植1-2个月,控制大棚温度为25℃,保持棚内湿度80%,继续发展根系,保持土壤湿度为60%;
结薯期管理:保持棚内温度28℃,日间光照10h,根系继续发展,地下不定根分化程小薯块,同时补充氮肥、钾肥和磷肥,每亩补施氮肥为2kg,磷肥1kg,钾肥1kg。将氮磷钾肥溶解在水中,与水一起喷施或滴管。其中氮肥可为尿素,磷肥可为硫酸钾,磷肥可为磷酸二氢钾;保持土壤湿度为60%;结薯期一般为 30-40天;
茎叶盛长期管理:日间保持棚内温度为28℃,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20℃,补充氮肥、钾肥和磷肥,保持土壤湿度为60%。茎叶盛长期补充氮磷钾的比例为 1:1.15:2.15,具体的,每亩补施氮肥为0.7kg,磷肥0.8kg,钾肥1.5kg。将氮磷钾肥溶解在水中,与水一起喷施或滴管。
茎叶盛长期一般为40-70天;茎叶盛长期的时间在冬季的大棚种植中一般为第二年的1-2月份,这个时期为最寒冷的时期,降温只需将大棚通风,进风口进自然风,控制进风口的大小,并检测温度,当棚内温度降至20℃,关闭进风口,棚内为温度可保持为20℃恒定;而日间升温,一般日间的温度较高,开启白炽灯会进一步升高温度,若遇天气寒冷,可适当在棚内通热风,提升温度;
膨大期:日间棚内地温控制在30℃,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20℃,日间光照 14h,保持土壤湿度为50%;在膨大期增加钾肥,能够促进块茎的膨大,提高产量;且在昼夜温差将近10℃,能够促进红薯块茎的增大,养分的积累,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5)收获,在膨大期结束后,在第二年3-4月份进行收获。
田间实验:
选取同一片沙地,划分出10块相同大小作为试验田,每块试验田的大小为 100m2,分别为1#试验田、2#试验田、3#试验田、4#试验田、5#试验田、6#试验田、7#试验田、8#试验田、9#试验田、10#试验田;其中5#试验田和10#试验田为实施例2的种植方法;开始种植的时间为10-11月份。
对照组1
1#试验田和6#试验田,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整地、移栽定植和田间管理,不同的是在选种育苗中剪取红薯藤节直接扦插。
对照组2
2#试验田和7#试验田,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选种育苗、移栽定植和田间管理,不同的是在整地中直接采用农家肥作为底肥增施。
对照组3
3#试验田和8#试验田,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整地、选种育苗和移栽定植,不同的是在田间管理中,采取25-28℃的恒温。
对照组4
3#试验田和9#试验田,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整地、选种育苗和移栽定植,不同的是在田间管理中,不采取任何的升温和降温措施,保持自然的大棚温度。
将1#试验田、2#试验田、3#试验田、4#试验田、5#试验田进行红薯产量的测定,5块试验田的成熟时间不同,以成熟后为标准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各试验田的产量的结果
试验田 产量(斤) 亩产(斤)
1#试验田 1113 7426
2#试验田 846 5639
3#试验田 973 6487
4#试验田 315 2103
5#试验田 1177 7844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整地、田间种植温度对红薯的产量影响较大,且本发明中的产量较高。
将6#试验田、7#试验田、8#试验田、9#试验田、10#试验田进行红薯成熟的测定,5块试验田均培育150天后收获,通过红薯状态判定红薯成熟时间,得到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各试验田的红薯成熟时间的测定结果
试验田 红薯状态 测定结果
6#试验田 块茎小,藤蔓健壮 未成熟
7#试验田 块茎较小,藤蔓开始枯萎 未成熟
8#试验田 块茎较小,藤蔓开始枯萎 未成熟
9#试验田 块茎较小,藤蔓开始枯萎 未成熟
10#试验田 块茎大,藤蔓大部分枯萎 成熟
从表2可以看出,在培育5个月后,本发明基本成熟,从藤蔓可以看出红薯的生长状态,6#试验田的块茎小,藤蔓健壮,说明其还在生长阶段。而7#试验田、8#试验田和9#试验田,块茎较小,藤蔓开始枯萎,说明处于即将成熟,但是产量低。10#试验田块茎大,藤蔓大部分枯萎,成熟度高。
综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能够提高产量,同时缩短红薯培育的时间,且有利于川渝地区在寒冷冬季的红薯种植。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择沙地作为大棚种植基地,挖40-60厘米的深坑,在坑内填充秸秆、锯末和农家肥,填平深坑,并在坑上起20-30厘米的垅;
(2)选种育苗:在8-10月份,选择即将收获的高产和抗病性强的红薯藤蔓作为种苗,剪取2-3个藤节作为进行水体栽培或直接扦插;
所述水体栽培为在含有营养物质的水中进行栽培,栽培的温度为28-35℃,水体栽培15-20天,平均根须长度为10厘米,根须数量为15-30即可出苗;
(3)移栽定植:10-11月份,在垅上浇水,水浇透,浇透一天后,在垅上起种植穴,在种植穴中移栽水培有根的秧苗,或移栽无根秧苗;
(4)田间管理:
发根期管理:移栽定植1-2个月,控制大棚温度为25-30℃,保持棚内湿度70-80%,继续发展根系,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结薯期管理:保持棚内温度28-35℃,日间光照8-10h,根系继续发展,地下不定根分化程小薯块,同时补充氮肥、钾肥和磷肥,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茎叶盛长期管理:日间保持棚内温度为28-30℃,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20-23℃,补充氮肥、钾肥和磷肥,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膨大期:日间棚内地温控制28-30℃,夜间棚内温度保持为18-20℃,日间光照12-14h,保持土壤湿度为50-60%;
(5)收获,在膨大期结束后进行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锯末在最底层,所述锯末的厚度为5-10厘米;所述锯末上层设有10-15厘米的沙土层;
所述沙土层的上表面为秸秆,所述秸秆与农家肥混合铺设,铺设的厚度为10-20厘米;
所述秸秆的上表面回填沙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秸秆为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和微生物的混合物;
所述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按照比例(1-2):(1-2):(1-2):(3-5),所述微生物占所述秸秆的0.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叶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玉米芯按照比例2:2: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的粒径为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为好氧厌氧型微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田间管理中,结薯期的棚内温度为28-31℃,补充氮磷钾的比例为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田间管理中,茎叶盛长期,补充氮磷钾的比例为1:1.15:2.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田间管理中,在大棚内设置白炽灯,日间阴天采用白炽灯补充光照。
CN202111010941.X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35980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0941.XA CN113598001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0941.XA CN113598001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8001A true CN113598001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0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0941.XA Pending CN113598001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800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177A (zh) * 2008-12-18 2009-05-20 浙江大学 冬季温室自热型有机基质栽培系统
CN104920051A (zh) * 2015-06-30 2015-09-2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一种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
CN106900313A (zh) * 2017-01-24 2017-06-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于垄台下的方法
CN107624583A (zh) * 2017-10-20 2018-01-2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丘陵旱区有机甘薯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13040016A (zh) * 2021-04-22 2021-06-29 怀宁县小市镇平坦社区经济联合社 红薯秋苗冬繁春插育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177A (zh) * 2008-12-18 2009-05-20 浙江大学 冬季温室自热型有机基质栽培系统
CN104920051A (zh) * 2015-06-30 2015-09-2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一种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
CN106900313A (zh) * 2017-01-24 2017-06-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于垄台下的方法
CN107624583A (zh) * 2017-10-20 2018-01-2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丘陵旱区有机甘薯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13040016A (zh) * 2021-04-22 2021-06-29 怀宁县小市镇平坦社区经济联合社 红薯秋苗冬繁春插育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河南省办公室主编: "《作物栽培学》", 30 September 1983,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吴金山主编: "《发酵床养鸡技术》", 31 May 2011,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潘胜屏: "蔬菜省种栽培技术漫谈(五) 藤茎扦插,提早上市又省种", 《当代蔬菜》 *
莫利人: "《四季花开》", 30 April 2019, 商务印书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9278B (zh) 一种日光温室西瓜栽培方法
CN102210212B (zh) 小麦、玉米轮作中缓/控释氮肥施肥方法
CN114175977B (zh) 一种日光温室番茄的栽培方法
CN111316877A (zh) 一种木薯抗倒伏高效增产的栽培方法
CN102960223A (zh) 一种简易快速培育烟草苗的方法
CN111820086B (zh) 一种高原多花芽草莓苗的培育方法
CN107211717B (zh) 一种日光温室早春甜瓜-秋冬草莓种植方法
CN112189498A (zh) 一种有机茶园套种方法
CN104137729A (zh) 一种高粱育种材料一年三代加代方法
CN110169349A (zh) 一种枣树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CN113598001A (zh) 一种红薯大棚冬季种植方法
CN102893802A (zh) 利用烤房快速培育烤烟苗的壮苗方法
CN106962013A (zh) 一种春油菜的优质高产种植方法
CN109452104B (zh) 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
CN108112433B (zh) 一种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制种方法
CN107810806B (zh) 一种压采两作区青饲玉米的生产方法
CN112997821A (zh) 玉米-花生-玉米一年三熟的栽培方法
CN112314374A (zh) 一种华南沿海地区中早熟长豇豆品种冬春季露地栽培方法
CN113491216A (zh) 一种可降低裂果率的甜樱桃种植方法
CN112056066A (zh) 一种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纳米硒肥的施用方法
CN112075279A (zh) 一种杨梅果树北方引种栽培的方法
CN111386956A (zh) 一种水果木瓜套种冬瓜的栽培方法
CN111011147A (zh) 一种洞庭湖区白籽豇豆詹豇215的繁殖方法
CN110574648A (zh)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12970544B (zh) 一种巨型观赏甘薯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