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5709A -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5709A
CN113595709A CN202110874405.8A CN202110874405A CN113595709A CN 113595709 A CN113595709 A CN 113595709A CN 202110874405 A CN202110874405 A CN 202110874405A CN 113595709 A CN113595709 A CN 113595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target
base station
new
rn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44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44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5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5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基站;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基站需要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TA;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新的TA;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本公开简化了用户端的随机接入过程,有利于节省用户端功率,且可以避免对第二目标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分案申请声明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CN201880002320.7,申请日为2018年11月0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数据传输流程可以如图1A所示,用户端需要先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得到基站授权后,才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但是在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的物联网的场景中,随机接入过程会带来巨大的信令开销。因此,可以采用免授权的方式,不需要进行随机接入核接收上行授权,用户端自动在预留资源上按照预设方式传输上行数据,如图1B所示。从而减少信令开销,避免功率浪费。
考虑到大多数物联网用户端的业务是周期性的上报的,比如电表,水表等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业务数据的上报,因此在免授权上行调度中配置的预留资源也是周期性出现的。
在传统的LTE系统的上行传输中,为了保持来自不同用户端的数据同时到达基站,从而保持数据间的正交性,减少干扰,用户端会按照基站所配置的TA(Timing Advance,传输时间提前量)提前发送数据。一般情况下,初始的TA是基站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根据用户端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确定的,并在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发送给用户端。当用户接入网络后,由于无线环境的变化或者用户位置的移动可能会导致原来配置的TA无法满足条件,此时需要再次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更新TA。
在非授权调度过程中,用户端会首先使用当前存储的TA,并验证此时存储的TA是否还有效。如果当前的TA已经失效,此时用户端需要启动随机接入过程,来重新获得新的TA。
在物联网中,用户端为了省电,一般会在紧邻基站为用户端配置的预留资源前醒来,启动相应的流程去判断当前的TA是否有效,如果发现无效,则用户端会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更新TA,因此可能会造成用户端错过使用所述预留资源进行数据传输,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外传统的随机接入过程需要步骤较多,对于只有获得新的TA需求的用户端来说,整个过程太过繁琐,不利于功率的节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是在第一目标资源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间单元之前的任一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单元,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基站;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基站需要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TA;
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新的TA;
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指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所述指定条件还包括: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
其中,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新的TA,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PDSCH是由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一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二PDSCH是由第二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二目标DCI是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二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第二RNTI的值与所述第一RNTI的值不同。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
可选地,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三RNTI:
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
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指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所述指定条件还包括: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PDSCH是由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一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二PDSCH是由第二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二目标DCI是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二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第二RNTI的值与所述第一RNTI的值不同。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
可选地,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三RNTI:
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
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是在第一目标资源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间单元之前的任一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单元,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基站;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基站需要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TA;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新的TA;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指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所述指定条件还包括: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
其中,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PDSCH是由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一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二PDSCH是由第二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二目标DCI是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二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第二RNTI的值与所述第一RNTI的值不同。
可选地,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指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所述指定条件还包括: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可选地,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PDSCH是由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一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二PDSCH是由第二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二目标DCI是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二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第二RNTI的值与所述第一RNTI的值不同。
可选地,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用户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是在第一目标资源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间单元之前的任一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单元,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基站;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基站需要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TA;
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新的TA;
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让用户端提前对当前的TA进行检测,通过第一目标资源,即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指示基站重新分配新的TA。进一步地,用户端可以通过第二目标资源,即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进行数据发送。上述过程简化了用户端的随机接入过程,有利于节省用户端功率,且可以避免对第二目标资源的浪费。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指定条件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进一步地,所述指定条件还可以包括:目标差值最小;或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确保了第一目标资源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之前,且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距离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最近,实现了在用户端提前对当前的TA进行检测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随机接入信号可以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则是由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以便基站接收到该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可以确定用户端当前需要基站重新配置新的TA。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端可以在接收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之后,不再执行现有技术中后续的随机接入过程,而是由用户端直接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通过上述过程,简化了用户端的随机接入过程,有利于节省用户端功率,且可以避免对第二目标资源的浪费。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用户端可以接收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一PDSCH,该第一PDSCH中可以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实现了在用户端获取基站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的新的TA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一RNTI加扰后的第一DCI去调度第一PDSCH,便于让用户端从第一PDSCH中获得基站为用户端新配置的TA。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端还可以接收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二PDSCH,该第二PDSCH中可以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进行简化,无需包括预留值,从而得到简化后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同样实现了在用户端获取基站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的新的TA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PDSCH是由第二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二目标DCI是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二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便于让用户端从第二PDSCH中获得基站为用户端新配置的TA。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RNTI的值与所述第一RNTI的值不同。通过不同的RNTI对不同的DCI进行加扰后,去调度相应的PDSCH,实现了让用户端获得基站为用户端新配置的TA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端还可以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进行进一步简化,将至少携带新的TA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通过第三目标DCI发送给用户端,同样实现了在用户端获取基站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的新的TA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用户端可以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者用户端可以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三RNTI标识所述用户端,使得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可以只携带所述新的TA。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如果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接收到了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并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使得用户端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上报目标数据到基站。简化了用户端的随机接入过程,有利于节省用户端功率,且可以避免对第二目标资源的浪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相关技术中数据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1B是相关技术中免授权方式的数据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流程图。
图3A至3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
图1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于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先从用户端侧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可以用于用户端。参照图2所示,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是在第一目标资源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间单元之前的任一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单元,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物联网中的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在步骤102中,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基站;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基站需要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TA;
在步骤103中,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新的TA;
在步骤104中,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简化了用户端的随机接入过程,有利于节省用户端功率,且可以避免对第二目标资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步骤101,先介绍一下第二目标资源,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则是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例如图3A所示。
而第一目标资源则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用于进行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资源。其中,可以由用户端直接获取协议中预定义的指定条件,或者可以由基站为用户端配置所述指定条件,用户端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预设信令,例如RRC信令发送的所述预设条件即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且目标差值最小。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例如,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是第7个子帧,随机接入资源设置在第2、4、6个子帧上,则用户端可以将第6个子帧所对应的资源单元作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如图3B所示。
或者,所述指定条件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且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例如,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是第7个子帧,随机接入资源设置在第2、4、6个子帧上,预设值为2,则用户端可以将第4个子帧所对应的资源单元作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如图3C所示。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端需要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TA进行测量,即在上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的任一个时间单元对当前的TA进行检测,确定当前的TA是否有效。
可选地,用户端可以测量当前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值,如果当前的RSRP的值与上次成功传输数据时测量到的RSRP的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可以确定当前的TA仍有效,否则确定当前的TA已经失效。
针对上述步骤102,用户端在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时,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基站根据随机接入信号为用户端重新配置新的TA。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可以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可选地,用户端可以通过第一随机接入信令,例如msg.1信令将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给基站,基站在接收到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就可以确定当前需要为所述用户端重新配置新的TA。
针对上述步骤103,基站在为用户端配置了新的TA之后,可以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例如msg.2信令发送新的TA给所述用户端。用户端进行接收即可。
可选地,用户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接收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
第一种方式,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
此种方式下,基站会在第一PDSCH中携带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可以与现有技术中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相同,且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可以与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复用同一个PDSCH。
现有技术中,当用户接收到的第一PDSCH中包含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时,用户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对接收到的第一PDSCH进行分割的。例如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为48bit,此时收到的第一PDSCH为480bit,那么用户端依次可以将第一PDSCH分割为10个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用户端依次判断这10个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内容,找到与自身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
如果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携带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占8bit,每个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均为10bit,则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的预留值的长度值为2bit。
用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之后,可以只读取其中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预留值可以不再读取。
另外,基站会通过第一目标DCI来调度第一PDSCH,所述第一目标DCI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一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NTI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RA-RNTI。
第二种方式,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
此种方式下,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进行了简化,可以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如果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不携带预留值,则第二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与现有技术中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是不同的。用户端在接收到第二PDSCH之后,无法得知每个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因此,应当注意地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不能与现有技术中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复用同一个第二PDSCH。
在此种方式下,用户端接收到第二PDSCH之后,可以读取其中与自身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会通过第二目标DCI来调度第二PDSCH,所述第二目标DCI是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二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RNTI可以采用RA-RNTI’,第二RNTI的值不同于第一RNTI的值。
例如,RA-RNTI'=1+t_id+10×f_id+offset;或
RA-RNTI'=1+a×t_id+10×t_id。
其中,t_id表示发送前导码的起始位置的子帧标识(取值范围为0至9),f_id表示四元素组中的f_RA值(取值范围为0至5),a和offset可以是预设的数值或者可以由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层配置的数值。
第三种方式,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
此种方式下,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可以通过第三目标DCI发送给用户端,则基站无需再发送PDSCH给用户端了。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至少携带了所述新的TA。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其中,可选地,用户端可以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
例如,第三目标DCI由C-RNTI进行加扰,C-RNTI则是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
或者用户端还可以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直接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例如,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是m,那么此时的第三RNTI的值也为m。
用户端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第三RNTI对接收到的第三目标DCI进行解扰,从而获得其中的新的TA。
针对上述步骤104,用户端在接收到所述基站返回的新的TA之后,无需再执行现有技术中的msg.3和msg.4的传输,可以直接在第二目标资源上发送目标数据给基站。其中,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下面再从基站侧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可以用于用户端。参照图4所示,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单元,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在步骤202中,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在步骤203中,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在步骤204中,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简化了用户端的随机接入过程,有利于节省用户端功率,且可以避免对第二目标资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步骤201,本步骤中的第一目标资源的确定方式与上述步骤101中第一目标资源的确定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基站可以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通过第一随机接入信令,例如msg.1信令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可以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针对上述步骤202,如果基站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用户端通过第一随机接入信令,例如msg.1信令发送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则基站可以根据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确定需要为
Figure BDA0003190100910000221
用户端配置新的TA。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更新TA的方式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TA。
针对上述203,可选地,步骤203可以具体为: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可以是msg.2信令。
进一步地,基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第一种方式,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一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到用户端。
此种方式下,基站会在第一PDSCH中携带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可以与现有技术中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长度值相同,且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可以与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多个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复用同一个PDSCH。
用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之后,可以只读取其中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预留值可以不再读取。
另外,基站会通过第一目标DCI来调度第一PDSCH,所述第一目标DCI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一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NTI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RA-RNTI。
第二种方式,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到用户端。
此种方式下,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进行了简化,可以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应当注意地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不能与现有技术中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复用同一个第二PDSCH。
在此种方式下,用户端接收到第二PDSCH之后,可以读取其中与自身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在此种方式下,用户端接收到第二PDSCH之后,可以读取其中与自身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第三种方式,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到用户端。
此种方式下,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可以通过第三目标DCI发送给用户端,则基站无需再发送PDSCH给用户端了。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至少携带了所述新的TA。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其中,可选地,基站可以将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
例如,第三目标DCI由C-RNTI进行加扰,C-RNTI则是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
或者基站还可以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直接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例如,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是m,那么此时的第三RNTI的值也为m。
针对上述步骤204,基站已经为所述用户端更新了TA,则用户端无需再执行现有技术中的msg.3和msg.4的传输,可以基于新的TA,可以直接在第二目标资源上发送目标数据给基站。基站可以直接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用户端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是在第一目标资源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间单元之前的任一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单元,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在步骤302中,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用户端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基站。
用户端可以通过第一随机接入信令,例如msg.1,同时通过第一目标资源将随机接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在步骤303中,基站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步骤304中,基站确定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则基于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在步骤305中,基站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基站可以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例如msg.2信令发送第一PDSCH、或第二PDSCH、或第三目标DCI到用户端。
在步骤306中,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让用户端提前对当前的TA进行检测,简化了用户端的随机接入过程,有利于节省用户端功率,且可以避免对第二目标资源的浪费。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应用功能实现装置、及相应的用户端和基站的实施例。
参照图6,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装置用于用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410,被配置为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是在第一目标资源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间单元之前的任一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单元,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第一发送模块420,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基站;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基站需要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TA;
第一接收模块43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新的TA;
第二发送模块44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指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所述指定条件还包括: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
其中,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参照图7,图7是根据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30包括:
接收子模块43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
参照图8,图8是根据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接收子模块431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431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PDSCH是由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一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参照图9,图9是根据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接收子模块431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431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二PDSCH是由第二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二目标DCI是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二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第二RNTI的值与所述第一RNTI的值不同。
参照图10,图10是根据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接收子模块431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431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
参照图11,图11是根据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50,被配置为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
第二确定模块460,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参照图12,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装置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510,被配置为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执行模块520,被配置为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第三发送模块530,被配置为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第二接收模块54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指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所述指定条件还包括: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用户端预先获取的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指定随机接入前导码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参照图13,图13是根据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第三发送模块530包括:
发送子模块531,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参照图14,图14是根据图1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发送子模块531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5311,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PDSCH是由第一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一目标DCI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一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参照图15,图15是根据图1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发送子模块531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5312,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二PDSCH是由第二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PDSCH;其中,所述第二目标DCI是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所述第二RNTI是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资源块的RNTI。
可选地,所述第二RNTI的值与所述第一RNTI的值不同。
参照图16,图16是根据图1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发送子模块531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5313,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DCI是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后的DCI。
参照图17,图17是根据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框图,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550,被配置为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
第四确定模块560,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用于用户端侧的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用于基站侧的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用户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是在第一目标资源所对应的第一个时间单元之前的任一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单元,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基站;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基站需要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TA;
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新的TA;
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如图18所示,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1800的一结构示意图。装置1800可以被提供为一用户端。参照图18,装置1800包括处理组件1822、无线发射/接收组件1824、天线组件1826、以及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处理组件1822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处理组件1822中的其中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用户端侧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与第二目标资源关联的满足指定条件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用于进行免授权数据上报的资源集合中的任一资源单元;
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是所述用户端当前需要上报给所述基站的数据。
如图19所示,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1900的一结构示意图。装置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基站。参照图19,装置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无线发射/接收组件1924、天线组件1926、以及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处理组件1922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处理组件1922中的其中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基站侧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者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4)

1.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TA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
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新的TA;
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新的TA,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DSCH由第一目标DCI所调度,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第一RNTI进行加扰;
第二PDSCH由第二目标DCI所调度,所述第二目标DCI通过第二RNTI进行加扰;
其中,所述第一RNTI与所述第二RNTI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式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三目标DCI进行加扰的第三RNTI:
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
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11.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DSCH由第一目标DCI所调度,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第一RNTI进行加扰;
第二PDSCH由第二目标DCI所调度,所述第二目标DCI通过第二RNTI进行加扰;
其中,所述第一RNTI与所述第二RNTI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包括:
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式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三目标DCI进行加扰的第三RNTI:
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所述第三RNTI;或
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所述第三RNTI的值。
21.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用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新的TA;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所述新的TA。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PDSCH由第一目标DCI所调度,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第一RNTI进行加扰;
第二PDSCH由第二目标DCI所调度,所述第二目标DCI通过第二RNTI进行加扰;
其中,所述第一RNTI与所述第二RNTI不同。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用于对所述第三目标DCI进行加扰的第三RNTI;或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用于对所述第三目标DCI进行加扰的第三RNTI的值。
31.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之前。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目标差值最小;或
所述目标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且所述目标差值最小;
其中,所述目标差值是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与所述第二目标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之间的差值。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所述基站预先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端当前的TA已经失效的前导码。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一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一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新的TA和预留值。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二PDSCH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只携带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新的TA。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PDSCH由第一目标DCI所调度,所述第一目标DCI通过第一RNTI进行加扰;
第二PDSCH由第二目标DCI所调度,所述第二目标DCI通过第二RNTI进行加扰;
其中,所述第一RNTI与所述第二RNTI不同。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第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第三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到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DCI中包括与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所述第三目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所述新的TA。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分配给所述用户端的、用于标识用户业务的RNTI作为用于对所述第三目标DCI进行加扰的第三RNTI;或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编号,作为用于对所述第三目标DCI进行加扰的第三RNTI的值。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20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
43.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用户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目标时间单元对当前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当前的TA已经失效,则通过第一目标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
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新的TA;
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第二目标资源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44.一种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如果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重新为所述用户端配置新的传输时间提前量TA;
将所述新的TA返回给所述用户端;
接收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新的TA,通过第二目标资源发送的目标数据。
CN202110874405.8A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595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4405.8A CN113595709A (zh)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4405.8A CN113595709A (zh)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113718 WO2020087506A1 (zh)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201880002320.7A CN10956542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320.7A Division CN10956542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5709A true CN113595709A (zh) 2021-11-02

Family

ID=6587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4405.8A Pending CN113595709A (zh)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201880002320.7A Active CN10956542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320.7A Active CN10956542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22257A1 (zh)
EP (1) EP3876579B1 (zh)
CN (2) CN113595709A (zh)
ES (1) ES2956020T3 (zh)
PL (1) PL3876579T3 (zh)
WO (1) WO20200875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5459B (zh) * 2019-02-14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38472A1 (en) * 2019-08-27 2021-03-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ng parameters
CN113518417A (zh) * 2020-04-09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573401B (zh) * 2020-04-28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09506A1 (en) * 2015-04-19 2016-10-20 Seau Sian Lim Dynamic determination and signaling of a rar window size to a coverage enhanced low complexity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995636A (zh) * 2016-10-26 2018-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099387A1 (en) * 2016-11-29 2018-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scheme for uplink synchronization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926B (zh) * 2011-05-02 2015-05-2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833055B (zh) * 2011-06-17 2018-08-31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Pusch信道解调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EP4075707A1 (en) * 2012-02-07 2022-10-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timing adjustment
WO2014168570A2 (en) * 2013-04-10 2014-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user equipment,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performing and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004064B2 (en) * 2013-07-01 2018-06-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rect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f terminal in idle mode using simila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550415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同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686669B (zh) * 2015-11-11 202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及装置
WO2018058255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er equipment acces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09506A1 (en) * 2015-04-19 2016-10-20 Seau Sian Lim Dynamic determination and signaling of a rar window size to a coverage enhanced low complexity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995636A (zh) * 2016-10-26 2018-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099387A1 (en) * 2016-11-29 2018-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scheme for uplink synchronization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6579A4 (en) 2022-07-06
EP3876579A1 (en) 2021-09-08
WO2020087506A1 (zh) 2020-05-07
CN109565426B (zh) 2021-08-17
US20220022257A1 (en) 2022-01-20
CN109565426A (zh) 2019-04-02
PL3876579T3 (pl) 2023-11-13
ES2956020T3 (es) 2023-12-11
EP3876579B1 (en) 202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5426B (zh) 传输时间提前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7836127B (zh) 寻呼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524563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based gran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9026129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EP3496500B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09922508B (zh) 资源重配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3304982B1 (en) Enabling multiple numerologies in a network
CN109565774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80014694A (ko) 머신 타입 통신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기
KR20180013889A (ko) 머신 타입 통신 방법, 단말기 및 기지국
CN110583088B (zh) 从多种类型的前导码组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
CN105191458B (zh) 一种发送、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19814B (zh) 通信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6658739B (zh) 一种多ue上行子帧聚合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042143B (zh) Pdcch的监听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587806B (zh) 一种调度请求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EP299928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 servi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9374820B2 (en) Dynamic temporary block flow scheduling
CN107295614B (zh) 控制信道检测方法、tti长度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JP2023536236A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システム情報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および伝送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0913463B (zh) 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EP352691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ment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6559875B (zh) 一种rnti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453361B (zh) 一种上行时域资源指示方法及系统
US11963179B2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scheduling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