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5090B -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5090B
CN113595090B CN202110874288.5A CN202110874288A CN113595090B CN 113595090 B CN113595090 B CN 113595090B CN 202110874288 A CN202110874288 A CN 202110874288A CN 113595090 B CN113595090 B CN 113595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lement load
load data
area
targe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42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5090A (zh
Inventor
潘玲玲
李峰
耿建
杨胜春
刘建涛
王勇
周竞
焦建林
宫成
毛文博
徐鹏
陈风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08742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5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5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5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02J3/144Demand-respons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02J3/32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the battery being on-board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e.g.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power aggregation, use of the battery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coordinated or cooperative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8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将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调控云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庞大的社会负荷资源的全面接入,同时有效提升调度人员实时掌握电网可调能力,为调度业务的监视控制、分析计算和优化决策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模型服务,促进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优化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进入新时代,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规模快速扩大,高渗透率新能源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型能源及用能设备大量接入,负荷侧设备的更加多元化,用户不再仅仅是末端用电负荷,可以通过负荷侧管理实现与调度机构互动。相比于常规电源,上述负荷侧资源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且同时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角色,运行特性复杂多变。例如规模化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将对城市电网带来显著影响,势必加剧电力系统峰谷差、电压偏移、局部阻塞等突出矛盾;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分布式储能特性,将为电网调峰、调压、新能源消纳等提供丰富的可调度资源。因此,亟需将多元负荷有效纳入电网可调控资源,实现数据贯通以提升电网优化配置能力。
现有专利1:一种储能电站调控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专利申请号:202010989273.9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调控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市调模块和地调模块分别部署在省地两级调度中心,与储能子站通过调度数据网通信,对储能电站进行监视与调度控制,实现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等功能,市调模块实现省区内所有储能电站的集中监视与调度。
现有专利2:一种配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专利申请号:201911119972.1
该专利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主站调度系统通过GPRS网络主站与充电桩终端交互信息,根据调度控制策略调节电网峰值负荷,在接收到电动车用户输入的目标充电桩后,先确定目标充电桩的对应的变压器,然后调取的该变压器的实时负荷超过预设重载值,则向用户发送所述目标充电桩不可用的消息,从而可以引导电动汽车充电。
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储能、电动汽车等负荷资源,是通过调度数据网通信实现对储能电站进行监视与调度控制,或者是通过GPRS网络主站与充电桩终端交互信息,主要针对的是发电侧储能资源及电动汽车聚合商负荷资源,不能实现对庞大的社会负荷资源的全面接入。另一方面,没有对上送模型和数据的质量进行监视,上送数据不能完全体现当前负荷资源运行状态。传统的负荷侧资源数据展示手段比较匮乏,调度人员对负荷侧数据不具有全局观的问题,需要对可调度资源进行全景集中监视,便于调度人员掌握电网可调资源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以克服不能实现对庞大的社会负荷资源的全面接入,以及传统的数据展示手段匮乏,调度人员对多元负荷数据不具有全局观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庞大的社会负荷资源的全面接入,同时有效提升调度人员实时掌握电网可调能力,为调度业务的监视控制、分析计算和优化决策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模型服务,促进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
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
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调控云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
进一步地,所述模型数据包括负荷侧资源的物理维度信息、空间维度信息及调控维度信息;
所述量测数据包括n分钟总加量测数据和N分钟设备量测数据,其中n和N均表示正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负荷聚合商平台;所述第二目标区为车联网及负控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的步骤,具体为:
将第一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一次隔离处理;将经过第一次隔离处理的多元负荷数据通过JDBC接口保存到缓存数据库;
将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的步骤,具体为:
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二次隔离处理,将第二次隔离处理后的多元负荷数据同步到调控云数据库。
进一步地,针对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根据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将多元负荷数据经过模型数据解析和量测数据解析后重新写入调控云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主动补招和反馈补招对接入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补缺矫正;
通过图形展示、统计分析技术,完成多元负荷数据全景集中监视。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补招过程具体为: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检测量测数据是否连续,若是,则等待下一次检测;若否,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向第一目标区域发起主动补招请求,获取补招数据送入缓存数据库,随后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补招过程具体为:
通过量测数据解析进程分析接入调度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是否符合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将不符合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标记;
通过数据同步进程检测调控云数据库中是否有被标记的数据,若不存在标记,则等待下一次检测,若存在标记,将调控云数据库和缓存数据库中该标记数据记录删除,并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进行主动补招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全景集中监视包括:负荷侧资源总体监视、负荷侧资源多维监视、对多元负荷数据质量进行跟踪记录,当发现质量问题,实时推送告警信息。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互联网外网接入区的数据采集模块、设置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的数据缓存模块、设置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的数据同步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
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调控云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还设置有量测数据解析模块和模型数据解析模块,其中:
量测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量测数据进行解析;
模型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模型数据进行解析;
经数据同步模块同步到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经量测数据解析模块和模型数据解析模块分别进行量测数据解析和模型数据解析后,通过数据同步模块重新写入调控云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互联网外网接入区部署有统一互联网出口服务器与信息内外网隔离装置;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部署在统一互联网出口服务器中,且数据采集模块采用SOAP汇集第一目标区域上送的多元负荷数据;
所述信息内外网隔离装置用于将上送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一次隔离处理;
所述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与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边界部署有防火墙,用于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二次隔离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互联网外网接入区的数据补招模块、设置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的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
所述数据补招模块:用于通过主动补招和反馈补招对接入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补缺矫正;
所述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用于通过图形展示、统计分析技术,完成多元负荷数据全景集中监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构建从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到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再到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的数据信息通道,实现多元负荷全面跨安全区接入,显著提升了调度人员实时掌握电网可调资源的能力,为调峰、消纳新能源及备用决策等高级应用功能提供基础模型和量测数据。
本发明通过主动补招和反馈补招对多元负荷量测数据进行补缺和矫正,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跟踪记录,实时推送告警信息,确保负荷侧资源量测数据及模型数据质量,为调度业务的监视控制、分析计算和优化决策提供统一的负荷侧资源数据及模型服务。
本发明通过图形展示、统计分析技术对多元负荷数据全景集中监视,克服传统的数据展示手段比较匮乏,调度人员对负荷侧数据不具有全局观的问题,实现多元负荷数据全景集中监视,从物理、空间、调控业务等维度实现对各类负荷资源进行聚合计算和按需筛选,量化计算电网可调潜力,进一步提升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技术方案图;
图2为主动补招数据流程图;
图3为反馈补招数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以下实施例中,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具体为电力内网安全IV区;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具体为电力内网安全III区。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
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安全IV区;
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调控云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安全III区。
实现本发明方法的软件架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社会聚合商平台、互联网外网接入区、电力内网安全IV区和电力内网安全III区,社会聚合商平台部署有聚合商A、聚合商B、聚合商C等,互联网外网接入区中部署有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补招模块,电力内网安全IV区中部署有数据缓存模块及缓存数据库,电力内网安全III区中部署有数据同步模块和调度云数据库。
从社会聚合商平台接入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充换电站)、电采暖、虚拟电厂(可控负荷)等负荷侧调节资源,获取多元负荷数据,互联网外网接入区的数据采集模块对多元负荷数据进行采集汇聚,汇聚后的多元负荷数据经逻辑增强隔离装置隔离后,通过JDBC接口发送至电力内网安全IV区,同时电力内网安全IV区汇聚通过信息通讯骨干网接入的车联网及负控系统的多元负荷数据,电力内网安全IV区汇集的多元负荷数据通过电力内网安全IV区的数据缓存模块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电力内网安全III区的数据同步模块将缓存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同步到调控云数据库,调度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经量测数据解析和模型数据解析后进行数据分析与展示,在此过程中,数据补招模块通过主动补招和反馈补招对多元负荷数据进行补缺和矫正,确保多元负荷数据质量,最终利用图形展示、统计分析等技术,对负荷侧资源运行状态进行全景集中监视。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包括:
(1)采集多元负荷数据。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负荷聚合商平台(包括聚合商A、聚合商B、聚合商C等)获取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充换电站)、电采暖、虚拟电厂(可控负荷)等负荷侧资源的模型数据、申报计划、量测数据。
(2)建立数据链路。构建从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到电力内网安全IV区再到电力内网安全III区的数据信息通道,实现多元负荷数据全面接入调控云数据库。
(3)监视数据质量。数据补招模块通过主动补招和反馈补招对多元负荷数据进行补缺矫正,确保多元负荷数据质量。
(4)全景集中监视。通过图形展示、统计分析技术,实现多元负荷数据全景集中监视。
所述步骤(1)中多元负荷数据的组成具体包括:
(1-1)所述模型数据包括以下信息:
充电桩的模型数据包括:充电桩在运营系统内部ID,名称,所属站,桩容量,装直流交流类型,桩厂家,桩公专用类型,位置经度,位置维度,充电桩的模型数据更新时间,投资方;
充电站的模型数据包括:充电站在运营系统内部ID,名称,站点类型,运营商类型,所属行政区域,全站额定容量,全站桩数量,所属聚合商,位置经度,位置维度,充电站的模型数据更新时间,可控;
聚合商的模型数据包括:聚合商ID,聚合商名称,聚合商类型,注册地区,拥有者,更新时间,国网桩数量,社会桩数量,专用桩数量,公用桩数量,直流桩数量,交流桩数量,充电站总量,桩总量,额定功率;
储能站的模型数据包括:运营系统内部ID,储能电站名称,储能电站类型,所属行政区域,所属聚合商,全站容量,并网变电站数量,PCS(过程控制系统)总个数,电池组总个数,电压等级,剩余电量上限,剩余电量下限,最大充电功率,最大放电功率,最大充电功率可用时间,最大放电功率可用时间,更新时间;
电采暖的模型数据包括:用户名,容量,所在区域,用户类型,业主方,是否可控,运营系统内部设备ID;
非功空调的模型数据包括:用户名,容量,所在区域,用户类型,业主方,运营系统内部用户ID;
虚拟电厂的模型数据包括:用户名,容量,所在区域,用户类型,业主方,运营系统内部用户ID。
(1-2)所述申报计划数据包括:可控负荷ID,可控负荷名称,充用电类型,充用电功率,充用电容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日最大充用电次数,响应时间,功率调节速率,申报人,申报时间,日前申报或日内申报。
(1-3)所述量测信息数据从时间尺度上分为n分钟总加量测数据和N分钟设备量测数据,其中n=1,N=15。
其中,1分钟总加量测数据包含:
充电桩:在线桩容量,在线桩数量,在线桩功率;
充电站:电动汽车总有功,电动汽车基础负荷,电动汽车可调负荷,电动汽车收益;
聚合商:资源聚合商总有功,参与调节总有功,终端聚合数量,电量,功率总和可上调空间,功率总和可下调空间,资源聚合商功率计划(日前),资源聚合商功率计划(日内),资源聚合商功率预测(日前),资源聚合商功率预测(日内);
储能站:储能有功实际功率,储能在线容量。储能在线数量,储能电站总有功,储能电站申报总有功。储能电站基础负荷,储能电站可调负荷,储能电站收益;
电采暖:电采暖AGC投退状态。电采暖有功实发命令(返回值),系统中电采暖AGC正控信号(返回值),可参与调节的电采暖实时数量,参与调节的电采暖实时有功(单位MW,以用电为﹢),参与调节的电采暖功率可维持最大时间,参与调节的电采暖有功上限(最大用电),参与调节的电采暖下限(最小用电),参与调节电采暖功率最大允许命令步长;
非功空调:工业负荷有功实发命令,可参与调节的工业负荷实时有功,可参与调节的工业负荷终端数量;
虚拟电厂:用户有功,用户无功,用户电流,用户当日零点电量,运营系统内部用户ID。
15分钟设备量测数据包含以下单设备量测数据:
充电桩:有功功率,电流,桩电量;
充电站:全站总有功功率,全站参与调节总有功功率,全站电量,功率上调空间,功率下调空间;
储能站: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全站电量;
电采暖:用户名,用户有功,用户无功,用户电流,用户当日零点电量,运营系统内部用户ID
虚拟电厂:用户有功,用户无功,用户电流,用户当日零点电量,运营系统内部用户ID。
所述步骤(2)中,构建数据信息通道包括:
(2-1)互联网外网接入区部署有统一互联网出口服务器与信息内外网隔离装置,统一互联网出口服务器的数据采集模块采用SOAP汇集各类社会聚合商平台上送的多元负荷数据,将数据送入信息内外网隔离装置进行第一次隔离处理;
(2-2)数据采集模块通过JDBC接口将多元负荷数据送入电力内网安全IV区数据中台数据库。安全IV区汇聚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提供的社会聚合商平台上送数据,同时,安全IV区通过综合信息网接入的其他负荷聚合商运营系统(车联网)、营销负控系统的上送数据,安全IV区数据库缓存2天内的负荷侧资源数据;
(2-3)经过位于电力内网安全III区与安全IV区边界部署的防火墙进行第二次隔离,数据同步模块将隔离后的数据同步到安全III区调控云数据库,根据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经过模型解析和量测数据解析后重新写入调控云数据库。
所述步骤(3)中,多元负荷数据补缺矫正方法包括:
(3-1)由于网络抖动等原因造成数据丢失,可以通过主动补招重新获取数据,流程如附图2所示。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每5分钟查询安全IV区数据库中1分钟总加量测数据,每15分钟查询安全IV区数据库中15分钟设备量测数据,查询数据是否连续,如果有缺少某个时刻的数据,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向社会聚合商服务端发起主动补招请求,获取补招数据按照(2-2)送入安全IV区数据库,随后按照正常流程进行数据传输。
(3-2)由于聚合商上送数据不符合规则,可以通过反馈补招重新获取数据,流程如附图3所示。量测数据解析程序分析同步到安全III区的数据不符合规范,如数据不正确或者数据量异常,将此数据进行标记。数据同步模块中采用多线程服务,其中检测标记线程每10分钟查询安全III区数据库中是否有被标记的数据,若存在标记,将安全III区和安全IV区数据中该数据记录删除,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发现缺少此时刻的数据,进行(3-1)主动补招流程。
所述步骤(4)中,全景集中监视内容包括实时数据和统计数据,展示方式有GIS图、曲线、列表、饼图、柱状图,全景集中监视包括:
(4-1)资源总体监视:全网/各省市负荷实时运行状态、负荷预测曲线、负荷侧资源总体可调节量、收益展示。
(4-2)资源多维监视:可以从物理、空间、调控维度对各类负荷侧资源进行聚合统计,按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调控需求等对多元负荷进行筛选,量化计算电网可调潜力。
物理维度:将多元负荷根据资源类型进行统计,包括资源数量、可调节总量。将同类型的单体调节资源自动聚合,形成聚合后的调节总量进行监视。
空间维度:按照资源从属及分布进行管理,以行政地区、电网运行分区、省市或全网为对象进行资源聚合,统计资源分布情况和电网可调节量,利用GIS图等手段,展示各类源网荷储可调控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电网分布情况,展示各分区的可调节量、分区不同可调资源总体可调量。
调控维度:为了适应电网调频、调峰、备用以及新能源消纳需求,将筛选出的可调控资源进行统计和展示,充分体现不同可调资源之间的差异,从调节成本、可调量等多维度构建可调控资源的全息雷达图。
(4-3)对多元负荷的数据质量进行跟踪记录:若步骤(3)中多元负荷数据进行补缺矫正,意味着发生质量问题,则实时推送告警信息,以便工作人员根据告警信息进行后续处理,确保多元负荷模型和监测数据正确。
本发明将电动汽车(充电桩、充换电站)、分布式储能、电采暖、虚拟电厂(可控负荷)等负荷侧调节资源数据通过聚合商平台接入调控云进行全景集中监视控制,从而有效感知负荷侧资源运行状态,挖掘包括多元负荷的可调度能力,丰富电网调节手段,提升电网辅助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电网新能源消纳,支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对以上涉及相关术语解释如下:
1)安全区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为解决系统网络安全问题,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建立完备的安全防护体系。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各相关业务系统的重要程度和数据流程、目前状况和安全要求,将整个电力二次系统分为4个安全区:Ⅰ实时控制区、Ⅱ非控制生产区、Ⅲ生产管理区、Ⅳ管理信息区。Ⅰ区、Ⅱ区的纵向网络专用,与Ⅲ区、Ⅳ区的纵向网络从物理上隔开,避免影响调度核心业务。
2)聚合商
聚合商作为协调大量中小规模用户和电网控制中心的中间机构,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配电公司、政府实体或电网公司自身的负荷管理中心,也可是代表单一类型或多种类型负荷的第三方机构,其共同点是将大量电力终端用户聚合在一起参与电网调度,并努力实现电网公司、负荷聚合商和电力终端用户各方的既定目标。
3)调控云
将云计算的概念引入电网调控领域,提出调控云总体架构,调控云是面向电网调度业务的云服务平台。
4)SOAP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这种协议定义了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消息传输规范。SOAP使用XML来格式化消息,用HTTP来承载消息。通过SOAP,应用程序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
5)JDBC
JDBC是Java数据库连接技术的简称,提供连接各种常用数据库的能力。有操作便捷、可移植性强、通用性好的特点。
以上实施例为包含多元负荷数据全面接入以及全景监视的完整处理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施例还能够单独实现多元负荷数据的全面接入方案,也能够实现在多元负荷数据全面接入基础上进行多元负荷数据全景监视方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后依然可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发明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负荷聚合商平台;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车联网及负控系统;
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所述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的步骤,具体为:将第一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一次隔离处理;将经过第一次隔离处理的多元负荷数据通过JDBC接口保存到缓存数据库;将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
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调控云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所述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的步骤,具体为: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二次隔离处理,将第二次隔离处理后的多元负荷数据同步到调控云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包括负荷侧资源的物理维度信息、空间维度信息及调控维度信息;
所述量测数据包括n分钟总加量测数据和N分钟设备量测数据,其中n和N均表示正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根据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将多元负荷数据经过模型数据解析和量测数据解析后重新写入调控云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主动补招和反馈补招对接入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补缺矫正;
通过图形展示、统计分析技术,完成多元负荷数据全景集中监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补招过程具体为: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检测量测数据是否连续,若是,则等待下一次检测;若否,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向第一目标区域发起主动补招请求,获取补招数据送入缓存数据库,随后进行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补招过程具体为:
通过量测数据解析进程分析接入调度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是否符合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将不符合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标记;
通过数据同步进程检测调控云数据库中是否有被标记的数据,若不存在标记,则等待下一次检测,若存在标记,将调控云数据库和缓存数据库中该标记数据记录删除,并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进行主动补招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集中监视包括:负荷侧资源总体监视、负荷侧资源多维监视、对多元负荷数据质量进行跟踪记录,当发现质量问题,实时推送告警信息。
8.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互联网外网接入区的数据采集模块、设置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的数据缓存模块、设置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的数据同步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负荷聚合商平台;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车联网及负控系统;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
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调控云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
所述互联网外网接入区部署有统一互联网出口服务器与信息内外网隔离装置;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部署在统一互联网出口服务器中,且数据采集模块采用SOAP汇集第一目标区域上送的多元负荷数据;
所述信息内外网隔离装置用于将上送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一次隔离处理;
所述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与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边界部署有防火墙,用于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二次隔离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还设置有量测数据解析模块和模型数据解析模块,其中:
量测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量测数据进行解析;
模型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模型数据进行解析;
经数据同步模块同步到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经量测数据解析模块和模型数据解析模块分别进行量测数据解析和模型数据解析后,通过数据同步模块重新写入调控云数据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互联网外网接入区的数据补招模块、设置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的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
所述数据补招模块:用于通过主动补招和反馈补招对接入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补缺矫正;
所述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用于通过图形展示、统计分析技术,完成多元负荷数据全景集中监视。
CN202110874288.5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595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4288.5A CN113595090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4288.5A CN113595090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5090A CN113595090A (zh) 2021-11-02
CN113595090B true CN113595090B (zh) 2023-08-25

Family

ID=7825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4288.5A Active CN113595090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50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8619B (zh) * 2022-05-07 2023-08-04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元负荷调控系统跨安全区数据集成监视方法和系统、介质
CN117728569A (zh) * 2023-12-08 2024-03-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多元协同管控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639A (zh) * 2012-05-31 2012-10-03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ActiveMQ数据总线的跨电力安全区实时数据交换方法
CN103067366A (zh) * 2012-12-21 2013-04-24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分区网络架构
CN103685270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跨安全区数据分发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528385A (zh) * 2017-06-29 2017-12-2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47357A (zh) * 2017-10-20 2018-04-20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全接入区的配电自动化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
CN108053630A (zh) * 2017-11-28 2018-05-1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安全区无线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
CN112332404A (zh) * 2020-10-12 2021-02-0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采暖服务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396217A (zh) * 2020-11-02 2021-02-2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可控负荷资源长距离优化调度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734098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源-荷-网平衡的配电网电力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836884A (zh) * 2021-02-07 2021-05-2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于Copula-DBiLSTM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精确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639A (zh) * 2012-05-31 2012-10-03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ActiveMQ数据总线的跨电力安全区实时数据交换方法
CN103067366A (zh) * 2012-12-21 2013-04-24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分区网络架构
CN103685270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跨安全区数据分发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528385A (zh) * 2017-06-29 2017-12-2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47357A (zh) * 2017-10-20 2018-04-20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全接入区的配电自动化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
CN108053630A (zh) * 2017-11-28 2018-05-1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安全区无线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
CN112332404A (zh) * 2020-10-12 2021-02-0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采暖服务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396217A (zh) * 2020-11-02 2021-02-2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可控负荷资源长距离优化调度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734098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源-荷-网平衡的配电网电力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836884A (zh) * 2021-02-07 2021-05-2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于Copula-DBiLSTM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精确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5090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47349A1 (zh) 配电网运行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3595090B (zh)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7710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架构的配电网多维可视化平台
CN114362212B (zh) 一种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数据处理与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2122843B (zh)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异常预警方法
CN105678467A (zh) 特高压交直流联网下调控一体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及方法
CN111008795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调度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otdar et al. Big energy data management for smart grids—Issues, challeng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Bagdadee et al. Smart grid: a brief assessment of the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for modern power system
CN112332401A (zh) 基于区块链的绿色供能充电站系统及管理设备与方法
CN117439177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协调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552867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多维感知与安全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8921443A (zh) 一种电网预警调度系统、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208384B (zh) 一种智能电网管理系统
CN116599160B (zh) 新能源场站集群主动感知方法、系统和新能源场站
CN117639034A (zh) 一种台区分布式储能的资源互动系统
CN117057547A (zh) 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多形态负荷资源调度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09961376A (zh) 一种分散式储能设备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5333112A (zh) 一种电网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CN115620497A (zh) 一种园区能耗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
CN211880177U (zh) 一种商业园区源储荷系统的综合能量管理系统
CN103430204A (zh) 社会基础设施控制系统、服务器、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12271821A (zh) 基于云计算的用电终端降损节能智能化监测与分析系统
CN117713091B (zh) 基于未来超短期数据的d+1日图形化校核方法、装置及设备
Yang et al. Technology research on adjustable load resource participating in power grid dispatching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