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0248A - 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0248A
CN113590248A CN202110830639.2A CN202110830639A CN113590248A CN 113590248 A CN113590248 A CN 113590248A CN 202110830639 A CN202110830639 A CN 202110830639A CN 113590248 A CN113590248 A CN 113590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unted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screen projection
display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06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德全
崔硕
陈长健
覃永进
杨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06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0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分别建立投屏应用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并在车载终端上显示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接收车载终端通过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发送的触控指令,按与第一转换规则对应的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触控指令转换成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功能应用。本发明实现了功能应用在车载终端上的适应性显示和流畅的操作,提高了功能应用投屏到车载终端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兴起,手机车联网及车机车联网是其发展的两大趋势。其中手机车联网是通过智能手机自身的通讯模块、不依赖其他任何硬件设备、依托手机的算力而实现的车联网技术,迅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效。通过将手机屏幕投屏到车载终端显示屏幕上,使得用户可以在更大的屏幕上使用手机的应用,但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功能应用投屏到车载终端的适配性较差,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可操作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功能应用投屏到车载终端的适配性较差,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可操作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建立投屏应用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
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并在车载终端上显示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接收车载终端通过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发送的触控指令,按与第一转换规则对应的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触控指令转换成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功能应用。
优选地,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
发送第二绑定请求给车载终端,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和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
获取车载终端基于第二绑定请求完成绑定后发送的的绑定反馈信息,所述绑定反馈信息中包括完成绑定的车载终端识别码和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
并将所述车载终端识别码和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集成于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
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集成的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一致,则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
优选地,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
将所述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集成于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步骤包括:
判断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是否有所述功能应用的账号权限;
若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没有所述账号权限,则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
优选地,所述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车载终端的第二显示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将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并显示车载终端的车辆监控信息;
控制所述车辆监控信息在移动终端负一屏中显示。
优选地,所述连接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触发解锁指令时,向车载终端发送解锁请求,所述解锁请求中包括权限鉴定信息,所述解锁请求用于向所述车载终端请求权限鉴定和开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时实现上述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投屏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投屏应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通过将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实现了移动终端上的功能应用在车载终端上的适应性显示,通过将用户在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转换成对应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操作,实现功能应用的投屏在操作上的良好适配,待投屏的功能应用通过本发明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即可完成在车载终端上的适应性显示和流畅的操作,提高了功能应用投屏到车载终端的适配性,提高了车载终端显示界面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0之前、步骤S10之后的新增步骤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将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将用户在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上的触控指令转换成对应的移动终端上功能应用的操作指令。
手机车联网是通过智能手机自身的通讯模块、不依赖其他任何硬件设备、依托手机的算力而实现的车联网技术。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具有通讯功能的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代替手机实现对车载终端的投屏功能。但目前,移动终端中各应用向车载终端投屏时,由于软硬件差异的原因,导致将移动终端屏幕投屏到车载终端显示屏幕上使用时,会出现投屏授权过程繁琐、显示画面不完整或不匹配、投屏后仅可显示不可操作或可操作的功能极少等问题,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使功能应用可以在车载终端上适应性显示并实现流畅的操作,提高功能应用投屏到车载终端的适配性。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装置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
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分别建立投屏应用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
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并在车载终端上显示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接收车载终端通过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发送的触控指令,按与第一转换规则对应的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触控指令转换成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功能应用。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
发送第二绑定请求给车载终端,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和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
获取车载终端基于第二绑定请求完成绑定后发送的的绑定反馈信息,所述绑定反馈信息中包括完成绑定的车载终端识别码和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
并将所述车载终端识别码和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集成于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
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集成的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一致,则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
将所述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集成于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步骤包括:
判断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是否有所述功能应用的账号权限;
若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没有所述账号权限,则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车载终端的第二显示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将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连接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并显示车载终端的车辆监控信息;
控制所述车辆监控信息在移动终端负一屏中显示。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连接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触发解锁指令时,向车载终端发送解锁请求,所述解锁请求中包括权限鉴定信息,所述解锁请求用于向所述车载终端请求权限鉴定和开锁。
参照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包括:
步骤S10,分别建立投屏应用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是投屏应用,投屏应用是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用于投屏的应用程序,投屏是通过将一个屏幕中的画面投射到另一个屏幕上显示及信息传输来完成两个屏幕间的显示和操作的互动。
投屏应用通过网络端口、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方式或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等有线连接方式分别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建立通讯连接的过程还可以包括投屏应用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三方互相之间进行权限鉴定,所述权限鉴定是根据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需求对投屏应用的账号进行鉴定,投屏应用可以通过关联邮箱、关联电话号码、实名认证等方式设置账号信息及账号验证信息,以通过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权限鉴定,所述权限鉴定可以通过预留的电话号码获取验证码、预留身份信息比对、人脸识别比对、指纹识别比对等方式进行鉴定,权限鉴定通过后允许投屏应用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并显示车载终端的车辆监控信息;
车辆监控信息是通过车辆监控系统获取到的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状态等信息。
向车载终端获取车辆监控信息,并在投屏应用中设置区域或页面进行显示。
控制所述车辆监控信息在移动终端负一屏中显示。
向移动终端获取负一屏显示权限,将车辆监控信息区域或页面设置为负一屏显示内容。
通过在负一屏显示车辆监控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远程查看车辆位置、行驶状态等信息的方法,随时了解车辆情况,以及更快更方便的解决寻车、失窃等突发状况。
可选地,所述连接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触发解锁指令时,向车载终端发送解锁请求,所述解锁请求中包括权限鉴定信息,所述解锁请求用于向所述车载终端请求权限鉴定和开锁。
触发解锁指令的方式可以通过在投屏应用主界面中设置触控指令、投屏应用后台运行时从其他快捷键或操作指令触发、或投屏应用后台运行时从语音功能等其他功能中触发,当触发解锁指令时,向车载终端发送解锁请求。
权限鉴定信息是根据车载终端设定的解锁权限鉴定需求发送的验证信息,所述解锁权限鉴定需求可以在建立连接时获取也可以在发送解锁请求时向已连接设备获取。
在投屏应用中增加车辆解锁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便利的解锁车辆的方法。
步骤S20,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
功能应用是移动终端上安装的投屏应用之外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用户有投屏到车载终端使用的应用程序,例如地图应用程序、音乐播放应用程序、聊天应用程序、视频播放应用程序等。
投屏请求可以由功能应用直接向投屏应用发送后获取,也可以由投屏应用向功能应用发出获取投屏请求的请求后获取。
可选地,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
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是软件工程师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建立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
将所述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集成于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
将获取到的功能应用的第二SDK发送给服务器或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或移动终端将第二SDK集成于投屏应用的第一SDK中。
通过将功能应用的SDK集成于投屏应用中,可以全面地、任意地且快速地使用或调取功能应用,增加了功能应用投屏后的功能,解决了功能应用投屏后功能缺失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步骤包括:
判断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是否有所述功能应用的账号权限;
若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没有所述账号权限,则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
在获取功能应用的第二SDK之前,通过判断是否已经有账号权限来判断是否已经获取过功能应用的SDK,若已经有账号权限,则说明已经集成过该功能应用的SDK,可以是曾经使用时集成的,也可以是投屏应用开发时为了方便使用就已经集成了一些功能应用的SDK,因此不需要再重复操作,可简化操作过程;若还没有账号权限,则说明还未集成该功能应用的SDK,此时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SDK,以扩展可投屏的功能应用。
步骤S30,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并在车载终端上显示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可以是功能应用的当前显示界面,也可以是功能应用的全部显示界面,包括:启动封面、整体框架、面板、菜单界面,按钮界面,标签、图标、滚动条、菜单栏目栏、及状态栏属性的界面等。
第一转换规则可以是根据车载终端型号、车载终端识别码等车载终端信息确定车载终端显示屏幕规格、分辨率等显示参数,根据功能应用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显示参数与车载终端显示参数的差异,通过一系列图像处理基技术将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实时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也可以是向功能应用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车载终端显示屏幕适配的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并存储,然后将每个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与车载终端屏幕功能区的触控指令(例如:关联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歌词”功能区和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中的歌词显示界面,当触摸“显示歌词”功能区时,调取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中的歌词显示界面在车载终端上显示。)或对应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例如:关联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中的歌词显示界面和移动终端显示界面中的歌词显示界面,当移动终端显示界面中的歌词显示界面被调取时,调取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中的歌词显示界面在车载终端上显示。)进行关联;也可以提前将获取到的功能应用的全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或重新规划设计的方式生成对应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并存储,再将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与车载终端屏幕功能区的触控指令或对应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进行关联。
若是实时转换,则每次转换完成后,在车载终端上显示转换完成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若是提前转换完成并存储,则每次触发时调取对应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车载终端的第二显示参数;
显示参数包括像素点距、分辨率、扫描频率、刷新速度、功耗、电磁辐射等。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将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根据第一显示参数与第二显示参数的差异,利用缩放、图像数字化、图像增强和复原、图像数据编码、图像分割和图像识别等一项或多项图像处理技术对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进行调整,转换成适合车载终端显示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参数为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分辨率的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第二显示参数为车载终端的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根据车载终端的显示屏幕的水平像素与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水平像素的比值,对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进行水平方向的拉伸,根据车载终端的显示屏幕的垂直像素与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垂直像素的比值,对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进行垂直方向的拉伸,以将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分辨率转换成车载终端的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生成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对显示参数进行显示界面的转换,可很好的完成功能应用在车载终端上的适应性显示,提高了功能应用投屏的适配性。
步骤S40,接收车载终端通过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发送的触控指令,按与第一转换规则对应的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触控指令转换成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功能应用。
触控指令是采用人手触摸屏幕的方式来操作控制的指令,通过定位设备,用户可以直接用手向主机输入坐标信息。
第二转换规则是根据第一转换规则中将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车载终端显示界面的对应关系,当获取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的触控指令时,可对应得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触控指令,以此生成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将此操作指令发送给移动终端以完成此操作,例如,获取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歌词”位置的点击指令,根据第一转换规则中的对应关系,得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显示歌词”位置的点击指令,生成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展示歌词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发送“展示歌词显示界面”操作指令给功能应用,以完成展示歌词显示界面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实现了移动终端上的功能应用在车载终端上的适应性显示,通过将用户在车载终端显示界面上的操作转换成对应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操作,实现功能应用的投屏在操作上的良好适配,待投屏的功能应用通过本发明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即可完成在车载终端上的适应性显示和流畅的操作,提高了功能应用投屏到车载终端的适配性,提高了车载终端显示界面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1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
移动终端识别码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的唯一号码,如:MEID(mobile equipmentidentifier,移动设备识别码)、SN(Serial Number,产品序列号)、ICCID(Integratecircuit card identity,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等。
步骤S12,发送第二绑定请求给车载终端,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和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
发送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和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给车载终端,使车载终端可以完成与移动终端的绑定并获得投屏应用的使用权限,车载终端可以将投屏应用的第一SDK集成于车载终端,以简化后续投屏时与投屏应用交互时的操作。
步骤S13,获取车载终端基于第二绑定请求完成绑定后发送的的绑定反馈信息,所述绑定反馈信息中包括完成绑定的车载终端识别码和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
步骤S14,并将所述车载终端识别码和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集成于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
若收到绑定成功的反馈信息,则将绑定成功的反馈信息中的车载终端识别码和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发送给服务器或移动终端,以使服务器或移动终端将车载终端识别码和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集成于投屏应用的第一SDK中,在后续投屏时无需对集成的车载终端识别码和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进行验证,可简化投屏时权限验证的操作。
若收到绑定失败的反馈信息,则执行步骤S11,重新进行绑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账号权限以集成的方式录入投屏应用和车载终端,简化后续投屏时权限验证的操作,使投屏操作更流畅。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
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集成的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一致,则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
若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不一致,则无法与车载终端进行投屏,并通过向预留的联系方式(如:手机号码、邮箱等)发送信息的方式提示用户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终端没有绑定关系。
通过对移动终端识别码的验证防止其他设备恶意连接车载终端造成的安全问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装置,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建立投屏应用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通信连接;
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
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并在车载终端上显示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接收车载终端通过所述车载终端显示界面发送的触控指令,按与第一转换规则对应的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触控指令转换成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功能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
发送第二绑定请求给车载终端,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和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
获取车载终端基于第二绑定请求完成绑定后发送的的绑定反馈信息,所述绑定反馈信息中包括完成绑定的车载终端识别码和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
并将所述车载终端识别码和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集成于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
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集成的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识别码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识别码一致,则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功能应用的投屏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
将所述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集成于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步骤包括:
判断投屏应用的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是否有所述功能应用的账号权限;
若所述第一软件开发工具包中没有所述账号权限,则获取所述功能应用的第二软件开发工具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预设的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车载终端的第二显示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将所述功能应用的移动终端显示界面转换成所述功能应用的车载终端显示界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并显示车载终端的车辆监控信息;
控制所述车辆监控信息在移动终端负一屏中显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触发解锁指令时,向车载终端发送解锁请求,所述解锁请求中包括权限鉴定信息,所述解锁请求用于向所述车载终端请求权限鉴定和开锁。
9.一种车载终端的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投屏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的投屏程序投屏应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30639.2A 2021-07-22 2021-07-22 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5902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0639.2A CN113590248A (zh) 2021-07-22 2021-07-22 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0639.2A CN113590248A (zh) 2021-07-22 2021-07-22 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0248A true CN113590248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9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0639.2A Pending CN113590248A (zh) 2021-07-22 2021-07-22 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02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6161A (zh) * 2021-12-31 2022-04-15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40706A1 (en) * 2013-05-14 2014-11-20 Konica Minolta, Inc. Cooperativ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cooperativ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5743958A (zh) * 2015-04-13 2016-07-06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377250A (zh) * 2019-06-05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场景下的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24327A (zh) * 2020-02-20 202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306436A (zh) * 2019-07-26 2021-02-02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559200A (zh) * 2019-09-25 2021-03-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模块的处理方法、门口机及存储介质
CN112799577A (zh) * 2021-01-26 2021-05-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窗投屏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61638A (zh) * 2021-01-14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40706A1 (en) * 2013-05-14 2014-11-20 Konica Minolta, Inc. Cooperativ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cooperativ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5743958A (zh) * 2015-04-13 2016-07-06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377250A (zh) * 2019-06-05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场景下的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306436A (zh) * 2019-07-26 2021-02-02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559200A (zh) * 2019-09-25 2021-03-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模块的处理方法、门口机及存储介质
CN111324327A (zh) * 2020-02-20 202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861638A (zh) * 2021-01-14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12799577A (zh) * 2021-01-26 2021-05-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窗投屏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6161A (zh) * 2021-12-31 2022-04-15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0295B2 (e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wireless connection
CN107231607B (zh) 蓝牙智能锁的解锁方法、解锁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144786B1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fingerprint input information
CN107742072B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35286B (zh) 一种防止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15640B (zh) 语音识别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3253B (zh) 一种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07682359B (zh) 一种应用注册方法、移动终端
CN111867000A (zh)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70654B (zh) 电子锁解锁方法、系统、终端、电子锁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090866A (zh) 应用权限管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00273A (zh) 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8499B (zh) 快速配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579137A1 (en) Touch response method and device
CN108664818B (zh)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590248A (zh) 车载终端的投屏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45062A (zh) 视频会议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2039282A (ja) 電子機器、その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情報表示方法
CN111078113A (zh) 侧边栏编辑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43689B (zh) 移动终端及超级截图实现方法
CN111867003A (zh)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71940B (zh) 游戏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7868A (zh) 跨境店铺登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904247B2 (en) Server fo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context information of particular loc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026298A (zh) 一种账户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