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9365B - 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89365B CN113589365B CN202010370988.6A CN202010370988A CN113589365B CN 113589365 B CN113589365 B CN 113589365B CN 202010370988 A CN202010370988 A CN 202010370988A CN 113589365 B CN113589365 B CN 1135893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ervoir
- stratum
- thickness
- pinch
- out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620 mathematical fun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04 pastoral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包括:对目的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追踪,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将等时地层层序体进行wheeler域转换成相对年代体;利用等时地层层序体建立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利用速度模型对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进行定量描述;利用地质统计学,对相对年代体内各沉积层的实钻井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进行统计,并拟合两者数学函数关系;利用得到的数学函数关系对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进行转换实现各沉积层的储层定量描述,明确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该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客观可靠,可以明确三角洲前缘前积末端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背景技术
三角洲前缘前积末端薄层砂体油藏成为了新的勘探目标,这种类型沉积体沉积末端地层厚度稳定,在地震上反射连续性好,能比较好的进行地层描述,但是由于内部储层薄,对地震反射强度贡献不大,难以从地震反射轴上识别储层尖灭位置。目前常用的薄层预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井震进行反演预测。这种方法在单层砂体厚度大,横向分布稳定的地层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对井控程度低、砂体厚度薄且横向变化比较快的地层中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刻画储层尖灭点位置。二是对利用平面属性预测。这种方法依赖于储层厚度,储层太薄时贡献信息较弱,平面上识别能力差。
在申请号:201510704780.2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超深层煤上储层砂体刻画与描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对井曲线中声波时差曲线的分析,获取储层段和煤层速度以及密度值,根据速度以及密度建立不同模型进行正演,分析尖灭点处幅值变化以及煤层对储层段的影响;其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覆地层下波谷属性极值点对应实际尖灭点的位置;二是煤层信号掩盖了目的层信号,因此,煤层需要去除;通过对井旁道信号的波形和频谱进行分析,得到煤层、目的层的频谱,为剥离煤层时选取匹配控制因子和基于广义S变换进行时频域重构打下基础;b在分频的基础上,利用优选的上覆地层下波谷属性极值点对应尖灭点这一结论,识别砂体的尖灭线;利用层位控制下的多道匹配追踪方法进行煤层强屏蔽剥离;强屏蔽剥离目标处理后,得到新的地震数据体,为下一步储层描述奠定基础;c对煤层强屏蔽剥离后的数据体,利用广义S变换在时频域对有效信息频谱分量重构,其有效信息的选取是基于储层频带范围的分析,处理后得到的有效频带范围的数据体,对该数据体提取RMS属性,用于准确描述储层;d对煤层强屏蔽剥离后的数据体,通过GR拟声波曲线约束稀疏脉冲反演进行阻抗分析,得到三维波阻抗数据体,对储层进行精细刻画;与数据体提取的RMS属性结合,预测储层。该利中提出利用RMS属性与反演波阻抗预测结果结合,综合预测储层。该方法对于单层砂体厚度大,沉积环境突变的储层尖灭线预测结果比较好,对于沉积环境较稳定,储层厚度非常薄的储层尖灭线预测不适用。
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了常规人为地层厚度的计算,建立的方法客观可靠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该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钻井、地震数据对目的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追踪,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步骤2,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将步骤1的等时地层层序体进行wheeler域转换成相对年代体;步骤3,利用步骤1的等时地层层序体,建立步骤2中的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步骤4,利用步骤3的速度模型,对步骤2中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进行定量描述;步骤5,利用地质统计学,对步骤2中的相对年代体内各沉积层的实钻井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进行统计,并拟合两者数学函数关系;步骤6,利用步骤5得到的数学函数关系,对步骤4中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进行转换实现各沉积层的储层定量描述,明确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在利用钻井及三维地震数据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时,首先进行多口实钻井的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地质层位与地震反射轴对应关系,然后对各目的层进行地震解释追踪闭合,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
在步骤2中,在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将步骤1的等时地层层序体进行wheeler域转时,首先将步骤1中的等时地层层序体内的各沉积层均进行层拉平,然后将拉平后的层序体进行wheeler变换,转换成地质年代体,明确层序体内各沉积地层的横向展布规律。
在步骤3中,利用等时地层层序体建立层序体的速度模型时,将步骤1中的多口实钻井的合成记录生成的DT曲线作为输入,以步骤1中的层序体的顶底面的地震解释层作为控制层面,以步骤2中相对年代体反映的沉积规律作为指导,建立步骤2中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
在步骤4中,利用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对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进行定量描述时,将各沉积地层的顶底面的地震解释层面作为输入,速度模型作为控制条件,将各沉积层地层从地震时间域转换成实际地层厚度。
在步骤5中,利用地质统计学对步骤2中的相对年代体内的实钻井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储层厚度、砂地比这些参数进行统计,并对各参数间的数学函数关系进行拟合,明确相关性最高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的数学函数关系。
在步骤6中,对储层进行定量描述时,将步骤4中的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利用步骤5得到的数学函数关系进行转换得到各沉积地层的储层厚度,明确储层尖灭线准确位置。
本发明中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包括利用井震资料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对其进行Wheeler域转换,形成地质相对年代体;完成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对相对年代体内各沉积地层进行地层厚度的定量描述;以及利用地质统计学获得地层厚度与砂层厚度的数学函数关系;最终实现各沉积地层的储层厚度的定量描述,明确各沉积地层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该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包含地震数据揭示的层序格架和沉积规律,地层厚度与砂层厚度的数学函数关系,减少了常规储层描述中人为因素的过多参与,避免了常规人为地层厚度的计算,建立的方法客观可靠,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储层定量描述可以明确三角洲前缘前积末端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目的层系等时地层层序体某一横剖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对年代体的某一横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某一横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对年代体某一沉积层的地层厚度等值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对年代体内某一沉积层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间的函数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对年代体内某一沉积层的储层厚度等值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01,利用钻井、地震数据对目的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追踪,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
在井震数据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时,将实钻井数据进行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地质层位与地震反射轴的对应关系,然后对目的层系各地震反射轴进行解释追踪闭合,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
步骤102,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将步骤101的等时地层层序格架进行wheeler域转换成相对年代体。
将步骤101的等时地层层序体进行wheeler域转时,是利用地震地层的原理,将步骤101中的等时地层层序体内各沉积地层均进行层拉平,然后将拉平后的层序体进行wheeler变换,转换成地质年代体,明确层序体内各沉积地层的横向展布规律。
步骤103,利用步骤101的等时地层层序体建立步骤102中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
利用在步骤101中的多口实钻井的合成记录生成的速度曲线,以步骤101中的层序体的顶底面的地震解释层作为控制层面,以步骤102中相对年代体反映的沉积规律作为指导,建立步骤102中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
步骤104,利用步骤103的速度模型对步骤102中地质年代体的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进行定量描述。
将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地层的顶底面的地震解释层面作为输入,速度模型作为控制条件,将各沉积地层从地震时间域转换成实际地层厚度。
利用步骤103的速度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对步骤102中的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地层从地震时间域转换成实际地层厚度。
步骤105,利用地质统计学,对步骤102中相对年代体内的实钻井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进行统计,并拟合两者数学函数关系;
利用地质统计学统计相对年代体内的实钻井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储层厚度、砂地比。并对各参数间的数学函数关系进行拟合,明确相关性最高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的数学函数关系。
对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通过步骤105得到的数学函数进行约束后能得到各沉积地层的储层厚度,明确各沉积地层储层的尖灭线的准确位置。
在建立数学函数关系时,选取表征参数包括地层厚度、砂层厚度、砂地比。
步骤106,利用步骤5得到的数学函数关系对步骤4中相对年代体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进行转换实现各沉积地层的储层定量描述,明确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
将步骤104中的各期沉积层的地层厚度作为输入,以步骤105中的函数关系作为约束,计算各期沉积地层的储层厚度,明确各沉积地层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了以下步骤:
在步骤1,利用实钻井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地质层位与地震反射轴对应关系,对目的层系地震反射轴进行追踪闭合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图2为目的层层序体某一横剖面照片。
在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等时地层层序体内各沉积地层均进行层拉平,然后将拉平后的层序体进行wheeler变换,转换成地质年代体,明确层序体内各地层的横向展布规律。图3为目的层层序体相对年代体某一横剖面。
在步骤3,根据步骤1中的实钻井的合成记录生成的DT曲线作为输入,以步骤1中的等时地层层序体内的沉积地层的的顶底面的地震解释层面作为控制层面,以步骤2中相对年代体反映的沉积规律作为指导,建立步骤1中等时地层层序体的速度模型。
在步骤4,将步骤2中的相对年代体内各沉积地层顶底面的地震解释层面作为输入,步骤3中的速度模型作为约束条件,计算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图4为基于时频域信息获得的某一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图。
在步骤5中,利用地质统计学,对步骤2中相对年代体内的实钻井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进行统计,并拟合两者数学函数关系,优选出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相关性最高的函数关系。图5为某一沉积层的储层厚度与地层厚度函数关系图,箭头指示为地层尖灭线位置。
在步骤6中,将步骤4得到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作为输入,利用步骤5中的函数关系作为控制,计算各沉积地层各点的储层厚度,明确各沉积地层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
图6为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分布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对年代体内某一沉积层的储层厚度等值图,箭头指示储层尖灭线位置。
本发明的基于时频域的信息建立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包含地震地层学揭示的目的层系相对年代体内各沉积层所体现的地层横向变化规律及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储层定量描述可以明确三角洲前缘前积体末端地层尖灭线与储层尖灭线不一致且未受剥蚀的沉积地层的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能够对三角洲前积体末端地层尖灭线与储层尖灭线不一致且未受剥蚀的地层进行储层的定量刻画。
Claims (7)
1.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钻井、地震数据对目的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追踪,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
步骤2,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将步骤1的等时地层层序体进行wheeler域转换成相对年代体;
步骤3,利用步骤1的等时地层层序体,建立步骤2中的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
步骤4,利用步骤3的速度模型,对步骤2中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地层的地层厚度进行定量描述;
步骤5,利用地质统计学,对步骤2中的相对年代体内各沉积层的实钻井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进行统计,并拟合两者数学函数关系;
步骤6,利用步骤5得到的数学函数关系,对步骤4中相对年代体内的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进行转换,实现各沉积层的储层定量描述,明确储层尖灭线的准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利用钻井及三维地震数据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时,首先进行多口实钻井的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地质层位与地震反射轴对应关系,然后对各目的层进行地震解释追踪闭合,建立等时地层层序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将步骤1的等时地层层序体进行wheeler域转换时,首先将步骤1中的等时地层层序体内的各沉积层均进行层拉平,然后将拉平后的层序体进行wheeler变换,转换成相对年代体,明确层序体内各沉积地层的横向展布规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利用等时地层层序体建立层序体的速度模型时,将步骤1中的多口实钻井的合成记录生成的DT曲线作为输入,以步骤1中的层序体的顶底面的地震解释层作为控制层面,以步骤2中相对年代体反映的沉积规律作为指导,建立步骤2中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利用相对年代体的速度模型对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进行定量描述时,将各沉积地层的顶底面的地震解释层面作为输入,速度模型作为控制条件,将各沉积层地层从地震时间域转换成实际地层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利用地质统计学对步骤2中的相对年代体内的实钻井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储层厚度、砂地比这些参数进行统计,并对各参数间的数学函数关系进行拟合,明确相关性最高的地层厚度与储层厚度的数学函数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对储层进行定量描述时,将步骤4中的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利用步骤5得到的数学函数关系进行转换得到各沉积地层的储层厚度,明确储层尖灭线准确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0988.6A CN11358936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0988.6A CN11358936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89365A CN113589365A (zh) | 2021-11-02 |
CN113589365B true CN113589365B (zh) | 2023-04-11 |
Family
ID=78237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70988.6A Active CN113589365B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893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31038A (zh) * | 2022-08-19 | 2024-03-0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年代地层域地层沉积旋回分析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80951A (zh) * | 2018-03-22 | 2018-10-1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一种基于地震信息判断煤层气富集沉积控制作用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15678B2 (en) * | 2010-07-29 | 2013-08-20 |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Chrono-stratigraphic and tectono-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 on seismic volumes |
CN104853822A (zh) * | 2014-09-19 | 2015-08-19 | 杨顺伟 | 一种评价页岩气储层及寻找甜点区的方法 |
CN106354895A (zh) * | 2015-07-16 | 2017-01-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断块油藏多层砂岩储层层间穿层建模方法 |
CN107991714B (zh) * | 2017-11-28 | 2020-02-28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复的定量方法 |
CN110321648B (zh) * | 2019-07-10 | 2020-07-03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确定页岩多孔介质返排长度的计算方法 |
CN110888164B (zh) * | 2019-12-10 | 2020-11-0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确定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砂体尖灭点的方法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10370988.6A patent/CN1135893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80951A (zh) * | 2018-03-22 | 2018-10-1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一种基于地震信息判断煤层气富集沉积控制作用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89365A (zh) | 2021-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02812B (zh) | 一种井震融合的地层岩性反演方法 | |
CN104237945B (zh) | 一种地震资料自适应高分辨处理方法 | |
CN102109611B (zh) | 一种利用低频地震属性预测油藏优质储层的方法 | |
CN111596364B (zh) | 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地震沉积微相组合分析方法 | |
CN104570067B (zh) |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相控地震反演方法 | |
CN109541685B (zh) | 一种河道砂体识别方法 | |
CN105759312A (zh) | 一种储层特征法井震标定方法 | |
CN105445800A (zh) | 一种厚层砂体顶部分异岩性油藏的识别方法 | |
CN111522063B (zh) | 基于分频联合反演的叠前高分辨率流体因子反演方法 | |
CN105093306A (zh) |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储层自动解释与厚度求取方法 | |
CN105093313A (zh) | 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4994758B (zh) | 碳酸盐岩断控储层的波阻抗提取与结构表征方法和系统 | |
CN111722284B (zh) | 一种基于道集数据建立速度深度模型的方法 | |
CN113589365B (zh) | 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 | |
CN112505754B (zh) | 基于高精度层序格架模型的井震协同划分沉积微相的方法 | |
CN110703329B (zh) | 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 | |
CN110244383B (zh) | 基于近地表数据的地质岩性综合模型创建方法 | |
CN109283577A (zh) | 一种地震层位标定方法 | |
CN111077578B (zh) | 岩层分布预测方法和装置 | |
CN107703548A (zh) | 基于沉积物品质因子和回波损失级曲线峰谷的浅地层层界划分方法 | |
CN114152985B (zh) | 一种确定地下古河道边界及其内部薄砂体厚度的方法 | |
CN113806674B (zh) | 古河道纵向尺度的量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632660B (zh) | 基于地震数据体的薄砂体表征方法及装置 | |
CN104345337B (zh) | 一种用于地震反演的时控储层参数建模方法 | |
CN113514884A (zh) |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预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