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9227A - 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9227A
CN113589227A CN202110792939.6A CN202110792939A CN113589227A CN 113589227 A CN113589227 A CN 113589227A CN 202110792939 A CN202110792939 A CN 202110792939A CN 113589227 A CN113589227 A CN 113589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underwater robot
cleaned
underwat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29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9227B (zh
Inventor
陈晓博
刘羽菁
官涛
车明
张运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mabin Qingd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mabin Qingd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mabin Qingd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mabin Qingd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29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9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9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9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9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9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6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该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包括:设置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设置在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以及上位机,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利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最后利用上位机根据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和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在长期海上航行过程中,船体表面附着难以清除的贝类、海藻、锈皮和锈斑等,导致船舶速度下降10%至50%,船舶要消耗更多的燃油以弥补速度的下降,极大的增加了运输成本。为了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保证船舶的经济及安全运行,船舶必须定期进行清理。
目前,主要采用水下机器人潜入船底对船舶进行清洗,水下机器人在清洗船舶的过程中,由于水下环境十分复杂,技术人员需要及时获知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以便掌握水下机器人的动向以及水下机器人与船舶的位置关系。常用的定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水下机器人的空间位置,难以确定水下机器人与船舶的位置关系,不能满足机器人精细移动的要求。
因此,如何准确高效地确定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以及其相对被洗船的位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在水下机器人对待清洗船进行清洗过程中,利用设置在待清洗船、作业母船、下潜设备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检测装置和定位装置获得计算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位置关系所需的数据,解决了水下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定位精度低、实时性差、信息采集难等问题,实现了水下机器人精准高效定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包括:设置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设置在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以及上位机;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并将所述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还用于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并将所述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和所述艏向角上传至上位机;
所述第一水下定位装置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并将所述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还用于当机器人位于水下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位置数据通过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上传至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所述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以及所述艏向角、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和水下位置数据以及所述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还用于通过定位算法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和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无线载波模块和第一姿态仪;
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连接,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
所述第一姿态仪用于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第二姿态仪以及激光扫描模块;
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连接,向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发射超宽带脉冲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根据接收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还用于与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连接,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所述第二姿态仪用于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所述激光扫描模块用于对待清洗船进行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下定位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三姿态仪以及计算模块;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
所述第三姿态仪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以及下潜设备的下潜距离数据确定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包括第三无线载波模块和水下定位模块;
所述第三无线载波模块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与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连接,向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发射超宽带脉冲信号,以使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根据接收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所述水下定位模块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下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上传至上位机。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的显示组件;
所述显示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与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关联,并进行图形化展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待清洗船的姿态角、作业母船的姿态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利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进行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
利用上位机对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处理,确定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待清洗船的姿态角、作业母船的姿态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包括:
控制第一无线载波模块接收第二无线载波模块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根据该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
利用第一姿态仪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并利用第二姿态仪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利用激光扫描模块对待清洗船进行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利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进行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以及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包括:
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控制第二无线载波模块接收第三无线载波模块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根据该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下时,利用水下定位模块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利用第三姿态仪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利用计算模块根据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以及下潜设备的下潜距离数据确定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上位机将所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与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关联,得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
利用显示组件将所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在水下机器人对待清洗船进行清洗过程中,为了确定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位置关系,利用待清洗船上的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检测装置检测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利用作业母船上的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定位装置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最后通过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和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位置关系,解决了水下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定位精度低、实时性差、信息采集难等问题,实现了水下机器人精准高效定位。
应当理解,上述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远海区域作业时,对目标船进行清洗需要作业母船携带水下机器人航行至待清洗船附近,控制水下机器人下潜至待清洗船的船底,利用水下机器人携带的清洗设备对船底进行清洗。由于海洋作业环境复杂,水下机器人在作业时可能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对船舶清洗工作造成阻碍,因此需要实时确定水下机器人的准确位置。
目前,水下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搭载定位设备,并结合算法的方式确定自己的位置,例如基于水声的定位方法、基于GPS的定位方法以及基于概率算法的定位方法等。
水下机器人在清洗船舶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水上和水下环境,例如雾天或者浑浊水域,单靠肉眼和简单定位技术很难获得准确的水下机器人以及其相对被洗船的位置,技术人员需要及时获知水下机器人的位置和被洗船的位置,以便精准作业,保障水下机器人的正常作业。因此,如何准确高效地确定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以及其相对被洗船的位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研究发现,由于作业母船和待清洗船均位于水面,且作业母船与水下机器人相连接,因此可以利用待清洗船上的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检测装置检测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利用作业母船上的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定位装置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最后通过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和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位置关系。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1包括:设置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11、设置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12、设置在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13、设置在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14以及上位机15;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11用于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并将所述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上传至上位机15;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用于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还用于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并将所述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和所述艏向角上传至上位机15;
所述第一水下定位装置13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并将所述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上传至上位机15;
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14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上传至上位机15;还用于当机器人位于水下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位置数据通过第一水下定位装置13上传至上位机15;
所述上位机15用于接收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所述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以及所述艏向角、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和水下位置数据以及所述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还用于通过定位算法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和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通过图1所提供的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1,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11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12检测得到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和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并上传至上位机15,利用上位机15计算得到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利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12、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13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14检测得到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以及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位置数据,并上传至上位机15,利用上位机15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最后利用上位机15根据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和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位置关系,解决了水下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定位精度低、实时性差、信息采集难等问题,实现了水下机器人精准高效定位。
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基础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所述第一检测装置11包括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和第一姿态仪112;
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用于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连接,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
所述第一姿态仪112用于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其中,无线模块载波是利用无线技术进行无线传输的一种模块,广泛地应用于电脑无线网络,无线通讯,无线控制等领域,无线模块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和控制器组成,姿态仪在船舶姿态监测、声学测深姿态补偿以及海洋浮式平台监测等应用中,姿态仪都作为姿态监测系统的核心设备,姿态仪的本质是陀螺仪,加速度计及其数据融合的计算。
针对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作为接收端,接收第二检测装置12发射的多个超宽带脉冲信号,测出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之间的多个距离,由此可以计算出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的相对距离数据。
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基础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3,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2包括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第二姿态仪122以及激光扫描模块123;
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121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连接,向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发射超宽带脉冲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根据接收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还用于与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14连接,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14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所述第二姿态仪122用于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所述激光扫描模块123用于对待清洗船进行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其中,激光扫描模块123为激光测距仪。
针对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包括多个发射单元,向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发射多个超宽带脉冲信号,用以测出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之间的多个距离,从而计算出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激光扫描模块包含的激光测距仪的数量和激光测距仪的位置在这里不做限制,只要满足测量要求即可。
具体实施时,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设有3个发射单元,3个发射单元安装于特定位置,向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发射3个超宽带脉冲信号,测出第一无线载波模块111与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之间的3个距离,用以计算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基础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4,所述第一水下定位装置13包括压力传感器131、第三姿态仪132以及计算模块133;
所述压力传感器131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
所述第三姿态仪132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133用于根据所述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以及下潜设备的下潜距离数据确定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31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第三姿态仪132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通过下潜设备的缆绳长度获得下潜设备的下潜距离数据,利用计算模块133计算得到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基础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5,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14包括第三无线载波模块141和水下定位模块142;
所述第三无线载波模块141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与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连接,向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发射超宽带脉冲信号,以使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根据接收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所述水下定位模块142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下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上传至上位机15。
由于水下机器人可能位于水面、也可能位于水下,当水下机器人属于不同位置时,采用不同的设备来测量。
具体实施时,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三无线载波模块141作为发射端,向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发射超宽带脉冲信号,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设有3个接收单元,3个接收单元安装于特定位置,测出第三无线载波模块141与第二无线载波模块121之间的3个距离,用以计算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下时,水下定位模块142与第一水下定位装置13建立连接,将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发送至第一水下定位装置13,并由第一水下定位装置13上传至上位机15。
在获得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的基础上,为了更直观的展示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位置关系,可以利用显示设备显示水下机器人和待清洗船的位置,以使技术人员能够实时查看二者的相对位置,掌握水下机器人的动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6,所述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1,还包括:与所述上位机15连接的显示组件16;
所述上位机15还用于将所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与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关联,得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
所述显示组件16用于将所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
具体实施时,将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导入上位机15,上位机15将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与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关联,确定水下机器人映射至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上的位置,得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通过与上位机15连接的显示组件16将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以直观地展示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位置关系。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待清洗船的姿态角、作业母船的姿态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待清洗船的姿态角、作业母船的姿态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具体包括:控制第一无线载波模块接收第二无线载波模块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根据该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利用第一姿态仪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并利用第二姿态仪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利用激光扫描模块对待清洗船进行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S2、利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进行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控制第二无线载波模块接收第三无线载波模块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根据该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下时,利用水下定位模块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利用第三姿态仪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利用计算模块根据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以及下潜设备的下潜距离数据确定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S3、利用上位机对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处理,确定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待清洗船的姿态角、作业母船的姿态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利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进行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利用上位机对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处理,确定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解决了水下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定位精度低、实时性差、信息采集难等问题,实现了水下机器人精准高效定位。
在图7所示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S4、利用上位机将所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与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关联,得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
S5、利用显示组件将所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
本实施例中,为了直观地展示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位置关系,将预先构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导入上位机15,上位机15将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与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关联,确定水下机器人映射至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上的位置,得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通过与上位机15连接的显示组件16将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
结合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以下具体示例,可以理解地,以下具体示例仅对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进行示例性阐述,并非对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限定。
具体来说,预设的参数包括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3个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的位置关系数据、缆绳滚轮在作业母船坐标系下的坐标、缆绳长度数据以及滚轮距离水面的高度数据,还设有4个预设坐标系,分别为以第一无线载波模块为坐标系原点的待清洗船坐标系、以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1个发射单元为坐标系原点的作业母船坐标系,以缆绳滚轮为坐标系原点的滚轮坐标系以及以下潜设备为坐标系原点的下潜设备坐标系,具体步骤为:(1)在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时,已知第一无线载波模块与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3个发射单元之间的3个距离(d1、d2、d3)、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3个发射单元的位置关系数据、待清洗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作业母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根据d1、d2、d3以及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3个发射单元的位置关系数据计算得到待清洗船坐标系与作业母船坐标系的平移矩阵,并根据待清洗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作业母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计算待清洗船坐标系与作业母船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将待清洗船坐标系与作业母船坐标系的平移矩阵和旋转矩阵作为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关系;(2)在确定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时,已知缆绳长度数据、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滚轮距离水面的高度数据以及滚轮与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1个发射单元的位置关系,根据缆绳长度数据、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以及滚轮距离水面的高度数据计算下潜设备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根据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计算作业母船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旋转矩阵,根据滚轮与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1个发射单元的位置关系确定作业母船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平移矩阵;(3)在确定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时,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已知第三无线载波模块与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3个接收单元之间的3个距离(d4、d5、d6)和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3个接收单元的位置关系数据,根据d4、d5、d6和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的3个接收单元的位置关系数据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在作业母船坐标系下的坐标,再根据水下机器人在作业母船坐标系下的坐标以及待清洗船坐标系与作业母船坐标系的平移矩阵和旋转矩阵计算水下机器人在待清洗船坐标系下的坐标;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下,下潜设备获取水下机器人上的水下定位模块测得的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从而确定水下机器人在下潜设备坐标系下的坐标,然后根据水下机器人在下潜设备坐标系下的坐标和下潜设备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水下机器人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并根据水下机器人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以及作业母船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计算水下机器人在作业母船坐标系下的坐标,最后根据水下机器人在作业母船坐标系下的坐标以及待清洗船坐标系与作业母船坐标系的平移矩阵和旋转矩阵计算水下机器人在待清洗船坐标系下的坐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端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设置在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以及上位机;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并将所述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还用于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并将所述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和所述艏向角上传至上位机;
所述第一水下定位装置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并将所述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还用于当机器人位于水下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位置数据通过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上传至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待清洗船的位姿数据、所述作业母船的姿态数据以及所述艏向角、所述水下机器人的水面位置数据和水下位置数据以及所述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还用于通过定位算法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和计算,得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无线载波模块和第一姿态仪;
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连接,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
所述第一姿态仪用于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第二姿态仪以及激光扫描模块;
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连接,向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发射超宽带脉冲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无线载波模块根据接收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还用于与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连接,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所述第二姿态仪用于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所述激光扫描模块用于对待清洗船进行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下定位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三姿态仪以及计算模块;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
所述第三姿态仪用于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以及下潜设备的下潜距离数据确定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包括第三无线载波模块和水下定位模块;
所述第三无线载波模块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与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连接,向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发射超宽带脉冲信号,以使所述第二无线载波模块根据接收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所述水下定位模块用于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下时,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并将所述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水下定位装置上传至上位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的显示组件;
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将所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与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关联,得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
所述显示组件用于将所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
7.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待清洗船的姿态角、作业母船的姿态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利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进行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
利用上位机对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处理,确定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待清洗船上的第一检测装置和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待清洗船的姿态角、作业母船的姿态角以及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包括:
控制第一无线载波模块接收第二无线载波模块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根据该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待清洗船与作业母船的相对距离数据;
利用第一姿态仪检测获得待清洗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并利用第二姿态仪检测获得作业母船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利用激光扫描模块对待清洗船进行扫描,获得待清洗船相对于作业母船的艏向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作业母船上的第二检测装置、下潜设备上的第一水下定位装置以及水下机器人上的第二水下定位装置进行检测,获得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和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包括:
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面时,控制第二无线载波模块接收第三无线载波模块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根据该超宽带脉冲信号确定水下机器人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当水下机器人位于水下时,利用水下定位模块检测获得水下机器人与下潜设备的相对位置数据,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利用第三姿态仪检测获得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利用计算模块根据下潜设备的水深数据、下潜设备的姿态数据以及下潜设备的下潜距离数据确定下潜设备与作业母船的相对位置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上位机将所述水下机器人与待清洗船的相对位置数据与预设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关联,得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
利用显示组件将所述含有水下机器人的待清洗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
CN202110792939.6A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589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2939.6A CN11358922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2939.6A CN11358922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9227A true CN113589227A (zh) 2021-11-02
CN113589227B CN113589227B (zh) 2022-03-29

Family

ID=78247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2939.6A Active CN11358922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92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2245A (zh) * 2022-02-10 2022-03-08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下悬浮隧道试验多维度运动位姿测量系统及计算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9484A (zh) * 2004-11-17 2006-05-3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无固定参考点的载人潜水器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定位方法
US20070140057A1 (en) * 2005-12-15 2007-06-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Location and ranging system for divers
CN106526598A (zh) * 2016-12-30 2017-03-22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侧扫声纳水下高精度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7153192A (zh) * 2017-03-31 2017-09-12 大鹏高科(武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机器人目标定位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0109121A (zh) * 2019-04-26 2019-08-09 西湖大学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47168A (zh) * 2019-07-10 2019-10-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实时追踪水下机器人的方法、系统和无人中继装备
CN112462322A (zh) * 2020-11-12 2021-03-09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一种水下蛙人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9484A (zh) * 2004-11-17 2006-05-3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无固定参考点的载人潜水器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定位方法
US20070140057A1 (en) * 2005-12-15 2007-06-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Location and ranging system for divers
CN106526598A (zh) * 2016-12-30 2017-03-22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侧扫声纳水下高精度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7153192A (zh) * 2017-03-31 2017-09-12 大鹏高科(武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机器人目标定位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0109121A (zh) * 2019-04-26 2019-08-09 西湖大学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47168A (zh) * 2019-07-10 2019-10-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实时追踪水下机器人的方法、系统和无人中继装备
CN112462322A (zh) * 2020-11-12 2021-03-09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一种水下蛙人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2245A (zh) * 2022-02-10 2022-03-08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下悬浮隧道试验多维度运动位姿测量系统及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9227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01704B2 (en) Underwater object positioning system
CN102495420B (zh) 一种水下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6768043B (zh) 海洋多参数剖面测量仪
US20090287414A1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the precise positioning of subsea units
CN208515797U (zh) 一种rov水下组合定位系统
CN203349841U (zh) 一种舰船波浪运动检测装置
CN109613520A (zh) 一种基于滤波的超短基线安装误差在线标定方法
CN105793725A (zh) 水下跟踪系统
EP2732931A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location of underwater vehicl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9901205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与运动轨迹预测方法
CN113156413B (zh) 一种基于双程声路径的海底基准校准方法
WO2014029160A1 (zh) 声学海底验潮仪
Kinsey et al. Towards in-situ calibration of gyro and doppler navigation sensors for precision underwater vehicle navigation
CN113589227B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5651264B (zh) 一种海底电缆探测系统
CN207181664U (zh) 一种观测水下潜航器相对位置的装置和系统
CN115019412A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水下auv海缆巡检系统及方法
CN114199224A (zh) 水下机器人的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及水下机器人组件
CN112147578B (zh) 一种高精度深水发射阵及多元垂直接收阵阵元定位系统与方法
CN114910024A (zh) 一种水下淤泥厚度探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1427009A (zh) 一种遥控无人潜航器水下定位方法及系统
KR101408211B1 (ko) 수중로봇의 위치 측정장치
CN114370868B (zh) 一种无人船编队深拖作业系统、方法
JPH10299020A (ja) 水中構造物の据付・沈設方法及び装置
CN113218372B (zh) 一种海底基准点位置标校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