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8181A - 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88181A CN113588181A CN202110837824.4A CN202110837824A CN113588181A CN 113588181 A CN113588181 A CN 113588181A CN 202110837824 A CN202110837824 A CN 202110837824A CN 113588181 A CN113588181 A CN 1135881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ooling
- negative pressure
- pressure liquid
- bubble
- heat dissip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hydroxyacetaldehyde Natural products OCC=O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07—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 G01M3/2815—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using pressure measur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控制模块连接有气泡传感器和告警模块;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设置在服务器内部,且服务器内部的高热元器件与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贴合设置;气泡传感器设置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控制模块还与服务器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再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本发明大大降低负压液冷系统管路漏气导致液冷失效的风险,从而避免了服务器宕机或芯片超温烧毁,同时减少漏报率,提高负压液冷系统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液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CPU、GPU等部件功耗的成倍增长,传统风冷技术已经达到其经济有效的散热极限,可以解决更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且同时具有更高能效的液冷散热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常用的芯片级液冷技术有浸没式液冷和冷板式液冷,但浸没式液冷由于成本高、维护困难,应用规模较小,而冷板式液冷是采用泵驱动冷却液如水和乙二醇等流过芯片背部的通道,冷却液在通道内通过板壁与芯片进行热交换,带走芯片上的热量达到散热目的,该技术具有技术成熟、节能降噪等优势,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常规液冷系统内部为正压,即系统内气压大于外部大气压,存在着当系统某处发生破裂或者松动时冷却液泄漏的缺陷,而水和乙二醇等冷却液具有导电性,会造成服务器损毁的致命危害。为此,负压冷板式液冷技术进入应用,其原理是采用真空泵将系统气压保持在低于大气压的状态,当液冷系统某处存在破损时,冷却液不会泄漏至服务器,而是外部气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液冷系统中。此时,虽然少了漏液的风险,但进入液冷系统的空气会影响散热效果。
在正压冷板式液冷系统上目前主要应用漏液检测线检测冷却液泄漏,而负压冷却系统由于不会有冷却液泄漏到管路外,漏液检测线无法使用,目前并无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的技术方案。
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现有负压液冷系统的缺陷,即虽然少了漏液风险,但当系统出现漏气后进入液冷系统的空气会影响散热效果和系统正常稳定运行,且目前缺少负压液冷漏气检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
控制模块连接有气泡传感器和告警模块;
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设置在服务器内部,且服务器内部的高热元器件与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贴合设置;
气泡传感器卡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部,通过超声波检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内的气泡信号;
控制模块还与服务器连接;
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再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进一步地,气泡传感器呈凹字型,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端,第一端、连接端以及第二端依次连接,形成凹字型;
气泡传感器通过凹字型的口部卡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侧;
第一端内设置有超声波发送单元,第二端内设置有超声波接收单元。
进一步地,服务器内部高热元器件包括内存和CPU。服务器内部高热元器件包括但不限于此,还包括GPU以及电源芯片等其他大功率元器件。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S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S3.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控制模块获取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频率信号;
S22.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个数相同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没有气泡信号;
S23.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脉冲个数少于超声波发送单元的脉冲个数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存在气泡信号。气泡传感器采用超声波检测,能够准确检测出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气泡。
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S31.控制模块获取根据气泡传感器判断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气泡信号的状态;
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不存在气泡信号时,进入步骤S32;
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存在气泡信号时,进入步骤S33;
S3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间隔第一设定时间段后,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返回步骤S21;
S33.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进行设定次数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的监测,并统计监测结果;各相邻次监测的时间间隔相同;
S34.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检测气泡的次数。
进一步地,步骤S34具体步骤如下:
S341.控制模块获取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
S342.当存在气泡的次数为0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无漏气,返回步骤S21;
S343.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0,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一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结束;
若否,进入步骤S344;
S344.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二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结束;
若否,进入步骤S345;
S345.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三阈值;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三级,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的同时,通知服务器关机。
进一步地,步骤S32中,第一设定时间段为1s;
步骤S33中,第二设定时间段为3s,设定次数为6次;
步骤S343中,第一阈值为2次;
步骤S344中,第二阈值为4次;
步骤S345中,第三阈值为6次。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装置,包括:
气泡传感器设置单元,用于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气泡信号监测单元,用于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漏气判断单元,用于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理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进一步地,气泡信号监测单元包括:
脉冲频率信号获取子单元,用于控制模块获取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频率信号;
无气泡判定子单元,用于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个数相同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没有气泡信号;
存在气泡判定子单元,用于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脉冲个数少于超声波发送单元的脉冲个数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存在气泡信号。
进一步地,漏气判断单元包括:
气泡信号状态获取子单元,用于控制模块获取根据气泡传感器判断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气泡信号的状态;
等待子单元,用于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不存在气泡信号时,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间隔第一设定时间段后,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气泡再判断子单元,用于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存在气泡信号时,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进行设定次数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的监测,并统计监测结果;各相邻次监测的时间间隔相同;
报警及服务器关机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进一步地,报警及服务器关机控制子单元包括:
存在气泡次数获取组件,用于控制模块获取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
无漏气判定组件,用于当存在气泡的次数为0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无漏气;
一级漏气判断组件,用于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0,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一级漏气判定组件,用于存在气泡次数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一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
二级漏气判断组件,用于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存在气泡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
二级漏气判定组件,用于存在气泡次数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二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
三级漏气判定组件,用于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第二阈值时,判断存在气泡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时,并在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三级,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的同时,通知服务器关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大大降低负压液冷系统管路漏气导致液冷失效的风险,从而避免了服务器宕机或芯片超温烧毁,同时减少漏报率,提高负压液冷系统可靠性。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气泡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6是本发明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中,1-控制模块;2-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3-气泡传感器;3.1-第一端;3.2-第二端;3.3-连接端;4-告警模块;5-服务器;6-气泡传感器设置单元;7-气泡信号监测单元;7.1-脉冲频率信号获取子单元;7.2-无气泡判定子单元;7.3-存在气泡判定子单元;8-漏气判断单元;8.1-气泡信号状态获取子单元;8.2-等待子单元;8.3-气泡再判断子单;8.4-报警及服务器关机控制子单元;9-管路;10-超声波发送单元;11-超声波接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和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
控制模块1连接有气泡传感器3和告警模块4;
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设置在服务器5内部,且服务器5内部的高热元器件与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贴合设置;
气泡传感器3卡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外部,通过超声波检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内的气泡信号;
控制模块1还与服务器5连接;
控制模块1通过气泡传感器3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再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5关机。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和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
控制模块1连接有气泡传感器3和告警模块4;
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设置在服务器5内部,且服务器5内部的高热元器件与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贴合设置;服务器5内部高热元器件包括内存和CPU;服务器内部高热元器件包括但不限于此,还包括GPU以及电源芯片等其他大功率元器件;
气泡传感器3设置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外部,通过超声波检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内的气泡信号;
控制模块1还与服务器5连接;
控制模块1通过气泡传感器3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再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5关机;
如图2所示,气泡传感器3呈凹字型,包括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连接端3.3,第一端3.1、连接端3.3以及第二端3.2依次连接,形成凹字型;
气泡传感器3通过凹字型的口部卡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9外侧;
第一端3.1内设置有超声波发送单元10,第二端3.2内设置有超声波接收单元1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S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S3.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S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具体步骤如下:
S21.控制模块获取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频率信号;
S22.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个数相同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没有气泡信号;
S23.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脉冲个数少于超声波发送单元的脉冲个数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存在气泡信号;
S3.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具体步骤如下:
S31.控制模块获取根据气泡传感器判断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气泡信号的状态;
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不存在气泡信号时,进入步骤S32;
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存在气泡信号时,进入步骤S33;
S3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间隔第一设定时间段后,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返回步骤S21;
S33.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进行设定次数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的监测,并统计监测结果;各相邻次监测的时间间隔相同;
S34.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实施例5: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S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具体步骤如下:
S21.控制模块获取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频率信号;
S22.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个数相同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没有气泡信号;
S23.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脉冲个数少于超声波发送单元的脉冲个数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存在气泡信号;
S3.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具体步骤如下:
S31.控制模块获取根据气泡传感器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气泡信号状态;
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不存在气泡信号时,进入步骤S32;
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存在气泡信号时,进入步骤S33;
S3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间隔第一设定时间段后,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返回步骤S21;第一设定时间段可取1s;
S33.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进行设定次数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的监测,并统计监测结果;各相邻次监测的时间间隔相同;第二设定时间段可取3s,设定次数可取6次;
S34.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具体步骤如下:
S341.控制模块获取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
S342.当存在气泡的次数为0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无漏气,返回步骤S21;
S343.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0,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取2次;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一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结束;
若否,进入步骤S344;
S344.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二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结束;第二阈值可取4次;
若否,进入步骤S345;
S345.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可取6次;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三级,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的同时,通知服务器关机。
在上述实施例5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漏气等级共分为三级,一级表示管路存在少量连续气泡,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存在少量漏气,对液冷循环散热影响较小;二级表示管路存在较多连续气泡,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存在大量漏气,对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影响较大,需及时处理;三级表示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基本已完全为气体,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基本失效;
告警模块会发出报警声并根据报警声音不同表示不同漏气程度,通知维护工作人员紧急程度,同时,告警模块还能显示出具体的漏气液冷服务器节点。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装置,包括:
气泡传感器设置单元6,用于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气泡信号监测单元7,用于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漏气判断单元8,用于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理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实施例7:
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装置,包括:
气泡传感器设置单元6,用于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气泡信号监测单元7,用于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气泡信号监测单元7包括:
脉冲频率信号获取子单元7.1,用于控制模块获取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频率信号;
无气泡判定子单元7.2,用于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个数信号相同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没有气泡信号;
存在气泡判定子单元7.3,用于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脉冲个数少于超声波发送单元的脉冲个数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存在气泡信号;
漏气判断单元8,用于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理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漏气判断单元8包括:
气泡信号状态获取子单元8.1,用于控制模块获取根据气泡传感器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气泡信号状态;
等待子单元8.2,用于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不存在气泡信号时,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间隔第一设定时间段后,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气泡再判断子单元8.3,用于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存在气泡信号时,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进行设定次数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的监测,并统计监测结果;各相邻次监测的时间间隔相同;
报警及服务器关机控制子单元8.4,用于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实施例8:
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装置,包括:
气泡传感器设置单元6,用于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气泡信号监测单元7,用于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气泡信号监测单元7包括:
脉冲频率信号获取子单元7.1,用于控制模块获取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频率信号;
无气泡判定子单元7.2,用于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个数相同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没有气泡信号;
存在气泡判定子单元7.3,用于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脉冲个数少于超声波发送单元的脉冲个数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存在气泡信号;
漏气判断单元8,用于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理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漏气判断单元8包括:
气泡信号状态获取子单元8.1,用于控制模块获取根据气泡传感器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气泡信号状态;
等待子单元8.2,用于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不存在气泡信号时,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间隔第一设定时间段后,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气泡再判断子单元8.3,用于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存在气泡信号时,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进行设定次数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的监测,并统计监测结果;各相邻次监测的时间间隔相同;
报警及服务器关机控制子单元8.4,用于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报警及服务器关机控制子单元8.4包括:
存在气泡次数获取组件,用于控制模块获取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
无漏气判定组件,用于当存在气泡的次数为0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无漏气;
一级漏气判断组件,用于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0,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一级漏气判定组件,用于存在气泡次数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一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
二级漏气判断组件,用于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存在气泡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
二级漏气判定组件,用于存在气泡次数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二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
三级漏气判定组件,用于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第二阈值时,判断存在气泡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时,并在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三级,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的同时,通知服务器关机。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和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
控制模块(1)连接有气泡传感器(3)和告警模块(4);
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设置在服务器(5)内部,且服务器(5)内部的高热元器件与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贴合设置;
气泡传感器(3)卡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9)外部,通过超声波检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内的气泡信号;
控制模块(1)还与服务器(5)连接;
控制模块(1)通过气泡传感器(3)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再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5)关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泡传感器(3)呈凹字型,包括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连接端(3.3),第一端(3.1)、连接端(3.3)以及第二端(3.2)依次连接,形成凹字型;
气泡传感器(3)通过凹字型的口部卡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2)的管路(9)外侧;
第一端(3.1)内设置有超声波发送单元(10),第二端(3.2)内设置有超声波接收单元(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服务器(5)内部高热元器件包括内存和CPU。
4.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S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S3.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控制模块获取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频率信号;
S22.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个数相同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没有气泡信号;
S23.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脉冲个数少于超声波发送单元的脉冲个数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存在气泡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S31.控制模块获取根据气泡传感器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气泡信号的状态;
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不存在气泡信号时,进入步骤S32;
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存在气泡信号时,进入步骤S33;
S32.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间隔第一设定时间段后,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返回步骤S21;
S33.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进行设定次数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的监测,并统计监测结果;各相邻次监测的时间间隔相同;
S34.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4具体步骤如下:
S341.控制模块获取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
S342.当存在气泡的次数为0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无漏气,返回步骤S21;
S343.当存在气泡的次数大于0,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一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结束;
若否,进入步骤S344;
S344.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二级,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结束;
若否,进入步骤S345;
S345.判断存在气泡的次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三阈值;
若是,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漏气,且漏气等级为三级,通过告警模块发出警报的同时,通知服务器关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第一设定时间段为1s;
步骤S33中,第二设定时间段为3s,设定次数为6次;
步骤S343中,第一阈值为2次;
步骤S344中,第二阈值为4次;
步骤S345中,第三阈值为6次。
9.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泡传感器设置单元(6),用于在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的管路外设置气泡传感器;
气泡信号监测单元(7),用于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判断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部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漏气判断单元(8),用于控制模块根据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理内部气泡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泡信号监测单元(7)包括:
脉冲频率信号获取子单元(7.1),用于控制模块获取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频率信号;
无气泡判定子单元(7.2),用于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发送单元与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脉冲个数相同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没有气泡信号;
存在气泡判定子单元(7.3),用于当气泡传感器的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脉冲个数少于超声波发送单元的脉冲个数时,判定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内部存在气泡信号;
漏气判断单元(8)包括:
气泡信号状态获取子单元(8.1),用于控制模块获取根据气泡传感器判断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气泡信号的状态;
等待子单元(8.2),用于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不存在气泡信号时,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间隔第一设定时间段后,监测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
气泡再判断子单元(8.3),用于当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存在气泡信号时,控制模块通过气泡传感器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进行设定次数的负压液冷循环散热系统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信号的监测,并统计监测结果;各相邻次监测的时间间隔相同;
报警及服务器关机控制子单元(8.4),用于控制模块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监测结果为存在气泡的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漏气报警以及控制服务器关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37824.4A CN113588181B (zh) | 2021-07-23 | 2021-07-23 | 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37824.4A CN113588181B (zh) | 2021-07-23 | 2021-07-23 | 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88181A true CN113588181A (zh) | 2021-11-02 |
CN113588181B CN113588181B (zh) | 2024-02-27 |
Family
ID=78249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37824.4A Active CN113588181B (zh) | 2021-07-23 | 2021-07-23 | 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8818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46694A (zh) * | 2022-05-30 | 2022-09-13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8303A (zh) * | 2016-01-15 | 2016-06-22 | 北京大德海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便携式血液净化系统中的气泡监测装置及方法 |
US20160205810A1 (en) * | 2016-03-21 | 2016-07-14 | Sam A Marshall | Inherently leak free liquid cooling of equipment |
CN108132299A (zh) * | 2018-03-06 | 2018-06-08 | 杭州森威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管路中气泡的气泡传感器及方法 |
US20190297754A1 (en) * | 2019-06-14 | 2019-09-26 | Intel Corporation | Liquid cooling system with sub atmospheric pressure coolant |
-
2021
- 2021-07-23 CN CN202110837824.4A patent/CN1135881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8303A (zh) * | 2016-01-15 | 2016-06-22 | 北京大德海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便携式血液净化系统中的气泡监测装置及方法 |
US20160205810A1 (en) * | 2016-03-21 | 2016-07-14 | Sam A Marshall | Inherently leak free liquid cooling of equipment |
CN108132299A (zh) * | 2018-03-06 | 2018-06-08 | 杭州森威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管路中气泡的气泡传感器及方法 |
US20190297754A1 (en) * | 2019-06-14 | 2019-09-26 | Intel Corporation | Liquid cooling system with sub atmospheric pressure coolant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46694A (zh) * | 2022-05-30 | 2022-09-13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5046694B (zh) * | 2022-05-30 | 2024-01-16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88181B (zh) | 2024-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58702A1 (zh) | 海上风力发电机叶片故障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 |
CN113588181A (zh) | 一种负压液冷系统漏气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06404274A (zh) | 基于无线监测技术的超高层施工泵管堵管预警系统及方法 | |
CN104570899A (zh) | 环境监控装置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 |
CN116608100B (zh) |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液体循环冷却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
CN101551759A (zh) | 互连带宽节流器 | |
CN208581440U (zh) | 一种电力设备散热架 | |
CN109974311B (zh) | 一种太阳能泄露检测系统 | |
CN107906058B (zh) | 一种防止核电厂真空泵汽蚀的监视系统和方法 | |
CN114281168A (zh) | 一种浸没式服务器液位警示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216646699U (zh) | 一种gis局部放电声电联合检测系统 | |
CN115095908A (zh) | 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巡检装置和方法 | |
WO2020186859A1 (zh) | 抽屉式cdu | |
CN113339688A (zh) | 一种疏水阀泄漏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 |
CN2733331Y (zh) | 锅炉蒸汽管道状态检测及泄漏报警装置 | |
CN112484797A (zh) | 一种极低功耗超声波水表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7763648U (zh) | 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巡检装置 | |
CN220729404U (zh) | 一种储能电箱液位监测装置 | |
CN217356921U (zh) | 一种宽幅调位声波吹灰器 | |
CN220173563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耗采集装置 | |
CN217719689U (zh) |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 | |
CN213582487U (zh) | 一种检测范围全面的智能家居安防报警系统 | |
CN206258234U (zh) | 太阳能热水器漏水监控装置 | |
CN210089777U (zh) | 一种带有摄像识别远传设备的nb-iot水表 | |
CN218387136U (zh) | 一种高效散热型铝合金电机外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