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3648B - 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3648B
CN113583648B CN202110906117.6A CN202110906117A CN113583648B CN 113583648 B CN113583648 B CN 113583648B CN 202110906117 A CN202110906117 A CN 202110906117A CN 113583648 B CN113583648 B CN 113583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xyethylene ether
fatty amine
amine polyoxyethylene
surfactan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61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3648A (zh
Inventor
丁志光
白清贤
白红梅
白红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Za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Za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Za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Za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61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3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3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3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3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3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 C09K8/584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surfact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化学驱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石油磺酸钠20~32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5~8wt.%,工业氯化钠15~25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所述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4:1。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10 4mN/m以下,将其与碱和/或聚丙烯酰胺复配形成的复合驱油体系,可有效地提高驱油效率,进而可使原油采收率较水驱提高至少3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化学驱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进行,世界上的许多地域的油田都已经进入开发后期的高含水和特高含水阶段。为了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目前多采用三次采油的方法来提高水驱后原油的采收率,该方法又称提高采收率(EOR)方法,通常是指,二次采油后,通过注入化学剂、热量、混相溶剂等物质,来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之间的性能,以便开采出更多的石油。
世界上现在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采油。其中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水驱及复合驱技术。
根据我国目前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注水开发油田适合于化学驱方法的覆盖地质储量60亿吨以上,增加可采储量9亿吨,占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潜力的76%,是我国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的主攻方向。为提高现有的油田采收率,三次采油技术的开发势在必行。以表面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驱油技术是油田三次采油的主要技术,驱油降水效果明显。目前在大庆油田等大型油田已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在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油以不连续的油膜被圈闭在油藏岩石孔隙中,作用于油珠上的两个主要力即粘滞力和毛细管力。如使用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体系,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便减少了使残余油移动时油珠变形所带来的阻力,从而提高了驱油效率。
现有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钠盐、石油羟酸盐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四大类,都不同程度的进入了先导试验阶段,取得了提高采收率15~20%的效果。但是综合考虑各自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成本较高,这正是国际上复合驱油技术处于低潮的根本原因;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储层中原油性质、储层温度、孔隙度、渗透率和润湿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对石油采收率的提升效果有时并不显著,尤其在高温下(70℃以上)表活剂性能不稳定,易失效。只有研究出廉价且高效的表面活性剂和驱油体系,复合驱油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因此,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生产方面,高效、廉价、质量稳定、工艺可靠、无污染的驱油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如中国专利CN104694103 A公开的一种具有油藏适应性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组成,其中表面活性剂A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1:1型);表面活性剂B选自α-烯烃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石油磺酸盐、脂肪酸乙酯磺酸盐、烷基羧酸盐、磺基甜菜碱或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选自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该发明涉及的复配驱油剂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胜利油田原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并具有一定的油相适应性,但是其组成至少包括三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且均由表面活性剂构成,一方面,导致其生产成本及最终的使用成本过高,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还不太理想。
如中国专利CN108130064 A公开的一种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稠油降粘剂,是由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脂肽醇溶液30~80%;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0.5~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0.5~10%;醇溶剂余量。虽然其中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选自石油磺酸盐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选自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等,但是其中的主要成分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后制得的脂肽进一步调整成的醇溶液,由此导致其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且生产成本及最终的使用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10-4mN/m以下,较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至少30%以上的表面活性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认真严谨、严肃和持续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特定组成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其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10- 4mN/m以下,将其与碳酸钠和/或聚丙烯酰胺复配形成的复合驱油体系,可有效地提高驱油效率,进而可使原油采收率较水驱提高至少30%以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石油磺酸钠20~32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5~8wt.%,工业氯化钠15~25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所述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4:1。
所述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优选为十八胺聚氧乙烯醚(变性剂1815);其含量优选为6-7wt.%,最优选为6wt.%。
所述石油磺酸钠的结构式为RSO3Na,其中R为平均14-18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烷基。
所述石油磺酸钠可以用苯磺酸钠(C6H5SO3Na)来替代。
所述工业氯化钠的含量更优选为18~22wt.%,最优选为20wt.%。
所述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物料A:按照计量比,先将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混合,随后搅拌至均匀,得到物料A;
2)配制物料B:按照计量比,先加入水,然后加入工业氯化钠,搅拌至溶解均匀,得到物料B;
3)混合:将物料B与物料A混合,搅拌至均匀即可。
所述步骤1)中,优选搅拌15-45分钟以得到物料A,更优选搅拌30分钟。
所述步骤2)中,优选加入工业氯化钠后搅拌15-45分钟,更优选搅拌30分钟。
所述步骤3)中,优选搅拌15-45分钟,更优选搅拌30分钟。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相对于将所有原料直接混合的一步法,可以明显地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尽管其机理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但可能与原料的预处理步骤(即先分别配制物料A和B)有效地改善了混合所形成的胶束性质有关。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在提高油藏采收率中的应用。
应用时,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可与碱和/或聚丙烯酰胺形成二元或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其一是,利用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能够有效进入低孔低渗的储层,减少岩层吸附,并能提高返排率,进而能有效地提高驱油效率;其二是,利用聚丙烯酰胺降低驱体相的流度,扩大波及和调剖,其三是,利用碳酸钠来改变岩石表面的电荷性质,保护价格较贵的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减少它们在地层中的损失;同时碳酸钠还可以与原油中的酸性组分反应,原位生成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可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通过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与碳酸钠和/或聚丙烯酰胺的协同作用可实现油藏采收率的大幅度提高。
所述的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200-2500万,优选为1800-2000万。
所述的聚丙烯酰胺更优选为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其水解度为15~30,最优选的水解度为18-22。
本发明人发现,为了使表面活性剂驱油成功,表面活性剂与油水之间形成超低界面张力是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在油水界面存在单分子表面活性剂层的情况下,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条件是: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对油分子的亲和力要尽量等于亲水基对水分子的亲和力。否则表面活性剂会被拉入亲和力强的液相中,容易溶于水相或油相中,表面活性剂很难富集到油水界面上。因此适宜作为驱油剂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或油溶性都应相对适中,而不能失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可降至1.0×10-4mN/m以下),例如在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1~0.3wt.%,碳酸钠浓度为0.6~1.2wt.%时,均可使界面张力降至1.0×10-4mN/m以下。
2、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可有效地提高驱油效率,可使原油采收率较水驱提高至少30%以上。
3、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其中的石油磺酸钠组分可以用苯磺酸钠(C6H5SO3Na)来替代,也能使界面张力降至1.0×10-4mN/m以下,并能取得类似的驱油效果。
4、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可与碳酸钠和/或聚丙烯酰胺形成二元或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有效地提高对原油的采收率。
5、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备过程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6、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均可以从市场购得,且来源广泛,可使本发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极为低廉。
另外的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示出,并部分地可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得以了解。尤其是借助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指出的化学组合物、方法及其组合,将实现和得到下述优点。应当理解,前文的一般性描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均仅仅为示例性和阐释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补充定义
本发明所述的材料、化合物、组合物和组分,可用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组合物、或可与其结合使用、或可用于实施所述方法和制备所述组合物、或作为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应当理解,当公开这些材料的组合、子集、相互作用、群组等时,虽然可能不会明确地具体提及这些化合物的每一个和集体组合以及排列,但是在本发明中具体考虑和描述了其中的每一个。例如,如果公开和讨论提取助剂组分,并且讨论该组分的多种另选的固态形式,则除非存在具体的相反指示,否则具体地考虑了可能的提及助剂组分和固态形式的每一种组合和排列。该概念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在制备和使用所公开的组合物的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如果存在可以执行的多个另外的步骤,则应当理解,这些另外的步骤的每一个可通过所公开的方法的任一具体的实施方案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组合而执行,并且具体考虑了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它们应被视为均已公开。
在本说明书及其之后的权利要求书中,将提及许多术语,它们应被定义为具有以下含义:
必须指出的是,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否则如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单数形式“一”、“一个/种”和“该/所述”既可包括一个指代物,又可包括多个指代物(即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因此,例如,提及“所述的碱”可包括单一碱,或两种或更多种碱的混合物,等等。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为大约的,并且因此可以包括在所述范围外的值。所述数值范围可在本发明表述为从“约”一个特定值和/或至“约”另一个特定值。当表述这样的范围时,另一个方面包括从所述一个特定值和/或至另一个特定值。相似地,当通过使用先行词“约”将值表示为近似值时,应当理解,所述特定值形成另一个方面。还应当理解,数值范围中每一个的端点在与另一个端点的关系中均是重要的并独立于另一个端点。
在说明书和最后的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组合物或制品中特定元素或组分的重量份是指组合物或制品中该元素或组分与任何其它元素或组分之间以重量份表述的重量关系。因此,在包含2重量份组分X和5重量份组分Y的组合物中,X和Y以2:5的重量比存在,并且无论组合物中是否包含另外的组分均以该比率存在。
除非具体指出有相反含义,或基于上下文的语境或所属技术领域内惯用方式的暗示,否则本发明中提及的所有分数以及百分比均按重量计,且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基于包含该组分的组合物或产品的总重量。
本发明中提及的“包含”、“包括”、“具有”以及类似术语并不意欲排除任何可选组分、步骤或程序的存在,而无论是否具体公开任何可选组分、步骤或程序。为了避免任何疑问,除非存在相反陈述,否则通过使用术语“包含”要求的所有方法可以包括一或多个额外步骤、设备零件或组成部分以及/或物质。相比之下,术语“由……组成”排除未具体叙述或列举的任何组分、步骤或程序。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术语“或”是指单独以及以任何组合形式列举的成员。
此外,本发明中任何所参考的专利文献或非专利文献的内容都以其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发明,尤其关于所属领域中公开的定义(在并未与本发明具体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的情况下)和常识。
具体实施方式
提出下列实施例是为了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提供如何制得和评价本发明所述的并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化合物、组合物、制品、装置和/或方法的完整公开内容和描述,并且旨在仅仅为示例性的,而非旨在限制申请人视为其发明的范围。已做出了努力以确保关于数字(例如量、温度等)的准确性,但是应当考虑到一些误差和偏差。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份数均为重量份,温度均以℃表示或处于环境温度下,并且压力为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存在反应条件(例如组分浓度、所需的溶剂、溶剂混合物、温度、压力和其它反应范围)以及可用于优化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产物纯度和收率的条件的多种变型形式和组合。将只需要合理的常规实验来优化此类方法条件。
此外,下列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列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实施例1: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购自济南永泰化工有限公司)20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AC-1815,购自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5wt.%,工业氯化钠15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其制备过程如下:
1)配制物料A:按照计量比,先将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30分钟,得到物料A;
2)配制物料B:按照计量比,先加入水,然后加入工业氯化钠,搅拌30分钟,得到物料B;
3)混合:将物料B与物料A混合,搅拌30分钟,即可。
实施例2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32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8wt.%,工业氯化钠25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8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7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4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6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苯磺酸钠24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6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16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4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34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8.5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30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省略添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步骤。
对比例4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30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省略添加石油磺酸钠的步骤。
对比例5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4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6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
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省略添加工业氯化钠的步骤。
对比例6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5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5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其中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5: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7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2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8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其中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2.75: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8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采用如下的一步法制备工艺:
将各原料按照计量直接混合,然后搅拌30分钟,即可。
测试条件及测试结果
油水界面张力测试条件为:测试温度为75℃,水样为大庆油田地层水,油样为大庆油田井口原油,测定仪器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旋转滴界面张力仪500型;在碳酸钠浓度为0.6wt.%、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wt.%,分别对实施例1-5、对比例1-8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进行测试。
提高原油采收率测试条件为:首先,用注入水(注入清水、回注污水或地层水)配制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其中含有0.1wt.%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0.6wt.%的碳酸钠和0.15wt.%的水解度为20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2000万),搅拌均匀配制成三元复合体系(碱-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的驱油溶液。具体测试步骤为:先将贝雷岩心抽空饱和水,再饱和原油,然后水驱至含水94%时,转注复合驱油体系段塞0.3PV,水驱至连续含水98%以上停止试验,分别记下水驱采收率及注入复合驱油体系提高的增加值。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201646550000111
Figure BDA0003201646550000121
从实施例1-4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生产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均可使界面张力降至1.0×10-4mN/m以下,实现了超低的油水界面张力;从而可使原油采收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较水驱提高至少30%以上。其中实施例4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即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4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6wt.%,工业氯化钠20wt.%,水余量,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4:1的特定组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综合性能相对最佳;而实施例2虽然也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综合性能,但是其中烷基苯磺酸和苯磺酸钠的含量偏高,生产成本明显增加。
从实施例5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利用苯磺酸钠来替代石油磺酸钠,无论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还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等方面,均能取得与实施例4较为接近的优良性能。
将实施例4与对比例1-2的测试结果相比,可以发现,构成表面活性剂的各组分的含量对其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对各组分含量的巧妙选择(这也是本发明的智慧贡献之一),出乎意料地发现,只有在本发明所限定含量范围内的表面活性剂,才能解决本发明前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如果各组分的含量不在本发明限定的范围内,即使提高了各组分的含量(如对比例2),以增加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为代价,却仍然无法获得与本申请生产成本低廉的表面活性剂相当的驱油性能。
从对比例3-5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中缺少石油磺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工业氯化钠中的任意一种,即使其除水之外的其它组分的含量之和与实施例4相同,都无法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10-4mN/m以下,由此也表明了本发明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中的石油磺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工业氯化钠,这三种组分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这也是本发明的另一智慧贡献)。本发明正是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组分的调变,出乎意料地发现,只有采用本发明所限定组分的表面活性剂,才能解决本发明前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缺少其中任意一种组分,都会使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以及最终的驱油性能出现十分明显的变劣,而这种变化显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期的。
从对比例6-7的测试结果可以进一步看出,当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不满足4:1的条件时,无论是大于4:1(如对比例6的5:1),还是小于4:1(如对比例7的2.75:1),都会使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以及最终的驱油性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劣,而这种变化显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期的,由此也进一步证明了本发明对于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特定质量比的选择(这也是本发明的又一智慧贡献)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将对比例8与实施例4的测试结果相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相对于一步法,可以明显地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尽管其机理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但可能与原料的预处理步骤有效地改善了混合所形成的胶束的性质有关。
在本发明全文中,引用了各种出版物。这些出版物的公开内容全文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发明中,以便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
可对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做出各种修改和改变。考虑到说明书和本发明所公开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的实践,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的其它方面将显而易见。说明书和实例旨在被视为示例性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石油磺酸钠20~32wt.%,脂肪胺聚氧乙烯醚5~8wt.%,工业氯化钠15~25wt.%,水余量,各组分的含量以表面活性剂的总重量计;所述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其中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为十八胺聚氧乙烯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其中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含量为6-7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其中石油磺酸钠用苯磺酸钠来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物料A:按照计量比,先将石油磺酸钠与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混合,随后搅拌至均匀,得到物料A;
2)配制物料B:按照计量比,先加入水,然后加入工业氯化钠,搅拌至溶解均匀,得到物料B;
3)混合:将物料B与物料A混合,搅拌至均匀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述步骤1)中,搅拌15-45分钟以得到物料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加入工业氯化钠后搅拌15-4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中,搅拌15-45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或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所述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可与碱和/或聚丙烯酰胺形成二元或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CN202110906117.6A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583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6117.6A CN113583648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6117.6A CN113583648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3648A CN113583648A (zh) 2021-11-02
CN113583648B true CN113583648B (zh) 2022-05-06

Family

ID=7825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6117.6A Active CN113583648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364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4788A (zh) * 2011-10-25 2012-06-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油田开发的发泡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4788A (zh) * 2011-10-25 2012-06-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油田开发的发泡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与LA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王凤等;《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15;第28卷(第3期);11-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3648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4815B (zh) 一种纳米微乳液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US3977471A (en) Oil recovery method using a surfactant
Zou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biosurfactants produced by Acinetobacter baylyi ZJ2 isolated from crude oil-contaminated soil sample toward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applications
US4544033A (en) Oil recovery process
EP2451890B1 (en) Method for enhanced hydrocarbon recovery from a formation containing a crude oil with specific solubility groups and chemical families
CN102690644B (zh) 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二元无碱复合驱油用组合物及应用
WO2019195606A1 (en) Alkoxylate emulsions
EP2242815A1 (e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enhanced hydrocarbons recovery
CN109294547B (zh) 一种驱油用阴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475B (zh) 降低高含蜡原油界面张力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4554974A (en) Method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employing thickened amphoteric surfactant solutions
Ahmadi et al.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CN109135709A (zh) 一种适用于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及驱油体系
CN112266776B (zh) 一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2960B (zh) 含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增强乳化型复合驱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583648B (zh) 一种提高采收率用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347B (zh) 烃基咪唑啉磺酸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51209B (zh) 一种高效提高采收率用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7865A (zh)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Nasr-EI-Din et al. The role of surfactants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
CN112251210B (zh) 一种普适性提高原油采收率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CN111019623A (zh) 一种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复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CN108314998B (zh) 疏水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组合物及其复合驱体系
CN114479810B (zh) 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16938B (zh) 一种调驱用含聚醚链段的自增粘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